革命根據地財政

[拼音]:Sitelawensiji

[英文]: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 (1882~1971)

美籍俄羅斯作曲家。20世紀最有影響的作曲家之一,西方現代音樂的代表人物。1882年6月17日生於俄國聖彼得堡附近的奧拉寧鮑姆,1971年4月6日卒於紐約。其父Ф.И. 斯特拉文斯基是聖彼得堡帝國劇院的男低音歌唱家。斯特拉文斯基9歲開始學習鋼琴,中學畢業後進入聖彼得堡大學法律系學習,1905年畢業。1903~1906年間從俄國作曲家Н.А.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學習。斯特拉文斯基的創作經歷複雜,音樂風格多變,不同時期的作品顯示出現代各個音樂流派的不同特徵。最初的作品如交響詩《煙火》(1908)等,帶有印象主義色彩。1910年,受俄羅斯舞蹈團主持人С.П.佳吉列夫的委託,根據俄羅斯童話題材寫了舞劇音樂《火鳥》。同年,舞劇在巴黎上演,獲得成功。接著又寫了表現俄國民間生活的舞劇《彼得魯什卡》(1911)和反映俄羅斯原始民族祭獻儀式的舞劇《春之祭》(1913)。這 3部作品都具有鮮明的俄羅斯音樂特色,同時也顯露了斯特拉文斯基獨特的創作風貌。在《春之祭》裡,為了表現原始民族的祭禮和他們強悍、粗獷的性格,作曲家使用了異常猛烈、緊張的節奏,大膽的和聲,以及濃重的管絃樂配器,使聽眾大為震驚。在巴黎首演時,劇場裡發生了騷動。

1910~1914年,斯特拉文斯基主要生活在巴黎,偶爾也回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瑞士度過。為適應戰時的演出條件,他創作了樂隊編制不大,音樂風格較輕巧的作品,如表現俄國農村風俗舞蹈的康塔塔《婚禮》(1917~1923),根據俄國民間故事為朗誦、舞蹈和小樂隊而寫的《士兵的故事》(1918)等。這個時期,他對爵士樂發生興趣,成為最早採用爵士樂語言進行創作的作曲家之一。

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遷往法國。這時,他的創作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脫離祖國,放棄了早期的俄羅斯風格,轉向所謂“新古典主義”。在後來約30年的時間裡,他主要從西歐古典音樂作品中汲取創作素材,然後加以個性化處理。最早的新古典主義作品如舞劇《普爾欽奈拉》(1920),引用了義大利18世紀作曲家G.B.佩爾戈萊西的音樂主題。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作還有舞劇《繆斯的主宰阿波羅》(1928,採用17世紀法國作曲家J.-B.呂利等人的音樂主題)、歌劇-清唱劇《奧狄浦斯王》(1927,根據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劇寫成)、《聖詩交響曲》(1930,歌詞選自聖經教義)、《C大調交響曲》(1940,表示作曲家對J.海頓和W.A.莫扎特的敬意)等。他的最後一部新古典主義作品是歌劇《浪子的歷程》(1951),指令碼根據18世紀英國畫家霍加斯的版畫改編而成,作品中汲取了莫扎特和G.F.亨德爾的音樂材料。

1939年,斯特拉文斯基應哈佛大學邀請,赴美國舉行有關音樂藝術的講演。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遂定居美國。到了50年代中期,他的創作越來越受奧地利作曲家A.von韋貝恩等人的影響,接受了十二音體系的作曲方法。從舞劇《阿貢》(1957)開始,創作了一系列無調性的序列音樂作品,如合唱《哀歌》(1958)、《追思聖歌》(1966)等。

對於斯特拉文斯基的創作,蘇聯音樂界曾長期持否定態度。1962年斯特拉文斯基應邀訪蘇,受到歡迎。他的作品在蘇聯得到重新評價。他的著作有《我的生活年譜》(1936)、《音樂詩學》(1947)、《同斯特拉文斯基的談話》(1959,與R.克拉夫特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