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電影

[拼音]:Hua-E Daosheng Yinhang

[英文]: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йбанк

19世紀末沙皇俄國設立的殖民地銀行,是推行侵華政策的工具。1895年12月在彼得堡(今列寧格勒)設總行,次年在上海、天津、漢口設立分行,以後又陸續在北京、牛莊、哈爾濱(見彩圖)、吉林、海拉爾、長春、齊齊哈爾、大連、庫倫、滿洲里、恰克圖和煙臺等地設立機構,除京、津、滬、漢四大城市外,其餘機構多設在關外,它的擴張重點在東北。

設立時資本600萬盧布。其中法國銀行投資佔62.5%,俄國方面投資佔37.5%,但在董事席位中前者只佔三席,後者卻佔五席。另外,按照中俄密約的入股夥開合同中規定,清朝政府在“俄法借款”中劃出庫平銀 500萬兩,與華俄道勝銀行“夥做生意”,這一數額相當於俄法投資總額的70%左右,但沒有一個董事席位,無權過問該行的事務。

華俄道勝銀行的業務活動首先是出面承辦中東鐵路的建築和經營,以實現沙皇多年的侵華慾望。同時,千方百計推行和擴大盧布在東北的行使,以利俄國人對東北的投資和商品輸出;並利用發行紙盧布所得資金,控制東北大豆和糧食的收購和出口,壟斷東北對關內的匯兌。並通過資助俄國商人將大豆、糧食運往西歐各國換成外匯,然後在上海售出,進行關內外套匯。華俄道勝銀行上海分行吸收存款較多,併發行鈔票。1901年上海協隆沙廠即因積欠該行貸款而被該行拍賣。它也參加了1913年的五國銀行團(見國際銀行團),承貸善後大借款,其承受部分主要是依靠在倫敦、巴黎、柏林市場發行債券。

1905年俄國在日俄戰爭中戰敗,對該行擴充套件業務影響很大。1910年與法國的北方銀行合併,改名為俄亞銀行。此後雖仍積極在華活動,但聲勢已不如前。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宣佈銀行國有,其國內分支行被沒收。1920年將總行遷至法國巴黎。1926年9月,其巴黎總行決定總分行一起停業,中國政府因持有股份,曾派出清理督辦,督促其在華分支行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