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系軍閥

[拼音]:Afulaxi'abu Chengzhi

[英文]:City Site at Afrasiab

中亞古代粟特城市遺址。位於今蘇聯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撒馬爾罕城北郊。該城是撒馬爾罕的舊城,一般認為即古代希臘人所說的馬拉坎達。始建於公元前 6~前 5世紀,公元10~12世紀達於鼎盛,1220年被蒙古軍破壞,此後在其廢墟南面建立新城。阿夫拉西阿卜一名源於古代伊郎史詩中所傳說的國王吐蘭的名字。從《史記》開始,該城以康居地、悉萬斤、康國、颯秣建、薩末鞬等名屢見於中國史書。中國唐代僧人玄奘曾到此訪問。1874年起,俄國和蘇聯考古學家先後作過數次發掘,1958年起由B.A.希什金主持進行大規模的系統發掘。

該城址平面大致呈三角形,北寬南窄,面積約219公頃。早期的文化層屬前6~前4世紀,發現有土坯、草泥建的房屋遺蹟和輪制的陶器。前4~前2世紀,居住區已擴充套件至整個古城,成為粟特最大的政治經濟中心。出土許多陶質小塑像和浮雕,其中僅極少數與古希臘羅馬的神話有關,大多數則具地方性特徵,與祆教崇拜相關。特別流行模製的手持石榴或陶器的安娜希塔女神像。 8世紀該城併入阿拉伯哈里發國家之後,城市由城堡、城區和外郭3部分組成。有4道城牆,每道開有2~3個城門,城上建有望樓。 城內發現有宮殿、 清真寺、住房、商店、廣場、石鋪街道、供水裝置等遺蹟。出土有釉陶、玻璃器皿和串珠、屍骨甕、武器、工具、飾物等。這些遺物及製陶、磨面和玻璃串珠工場、麵包房等遺蹟,表明城內有發達的手工業。

在宮殿遺址中發現中世紀早期的多彩壁畫,儲存良好,色澤如新,有的留有粟特文題記。壁畫內容為表現康國君主會見各國使節的場面和“公主出嫁康國圖”等(見中亞中世紀早期粟特壁畫)。此外還發現一些殘存的木雕和灰泥雕像。這些發現對研究伊斯蘭時期的粟特文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