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歷史文獻

[拼音]:guoji jiesuan

[英文]: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國際間的自然人、法人和政府機關以貨幣表現的債權、債務的清結。亦稱國際清算。國際間的債權、債務是由於國與國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聯絡而產生的,它包括貿易往來,資本和利潤的轉移,勞務的提供和償付,國際交通、航運、保險費用的收支,僑匯、旅遊、政府的對外事務活動等所引起的國際間貨幣收付行為。

國際結算作為國際金融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求運用最科學、最迅速、最安全的方法來完成國際間債權債務中的票據、單據和貨幣資金的收付。

起源和發展

國際結算起源於國際貿易。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際結算的具體形式隨著整個社會政治、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形成各種為世界各國都能接受的結算工具和方式。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當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形式出現後,最初的國際結算形式是現金結算。中國從漢代開始,在對中亞及中、近東的陸上貿易和對日本及南洋各國的海上貿易,以及在古代和中世紀初期歐洲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對外貿易,都長期採用現金結算。

從15世紀末葉起,封建社會逐漸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在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各國都很重視發展出口貿易。由於在交易中現金的攜帶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於是促使國際結算從現金結算方式逐步轉變為非現金的票據結算方式。近代銀行的產生和發展,使國際結算從商人間的直接結算逐漸轉變為通過銀行中介的間接結算,銀行成為溝通國際結算的渠道。由於銀行信用較商業信用有更多的優越性,因而銀行發展成為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清算中心。這是國際結算的一個進步。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推動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不斷加強,國際貿易有了更大的發展。國際貿易中單據的“證券化”使得商品買賣可以通過單據買賣來實現,賣方提交單據代表提交了貨物,買方付款贖取單據代表取得了貨物。這種變化使得遠隔重洋的國際貿易商人可以不必見面,而以郵件、電報等通訊手段即可完成交易。國際間商品買賣的結算從“憑貨付款”轉變為“憑單付款”,這是國際結算的又一個進步。到了19世紀70年代,票據和單據在國際結算中已經完全結合起來,跟單匯票廣泛地運用於國際間商品買賣的結算,並且形成了通過銀行辦理跟單託收和跟單信用證的結算方式。這使得貿易商不僅能依靠銀行信用安全地收回貨款,同時還能以單據作為抵押品向銀行取得資金融通,使在途資金佔用的時間日益縮短。至此,國際結算進入一個比較完善的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金本位制度逐步走向崩潰,特別是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嚴重的打擊,大批工廠企業破產,拒付毀約的情況普遍發生,外匯管制以及各種排他性的結算方式在大多數國家廣為流行,造成出口收匯落空的風險比過去大大增加了,從而迫使出口商不得不減少使用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的跟單託收方式,更多地依靠以銀行信用為基礎的跟單信用證方式。

隨著現代通訊手段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飛躍發展,最新的科技成果逐步運用在國際結算上。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結算已經廣泛採用了綜合電子技術,使國際結算工作電子化和網路化。

當代的支付方式

當前,國際結算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匯款。指一國的付款人(一般是債務人),運用結算工具,委託銀行將資金轉移給另一國的收款人(一般是債權人)。

(2)託收。指一國的債權人出具匯票或其他各種代表一定貨幣金額的債權憑證,委託銀行向另一國的債務人收取款項。

(3)信用證。指銀行應開證申請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受益人簽發檔案。銀行在受益人嚴格遵守信用證條款規定的條件下辦理付款或承兌。它是一種銀行有條件的付款承諾。

(4)保證書。進口保證書是由買方委託銀行開給賣方,保證賣方交來和貿易合同相等的單據後,買方即按合同規定付款。如果買方不付,則由銀行代付。出口保證書的種類較多,有保證賣方收到合同定金或預付貨款後,如不履約交貨,又不退還貨款,就由銀行代退;也有保證參加工程專案的投標人得標後,必須簽訂有關合約,簽約後必須履約,否則由銀行按保證書規定賠償等。

(5)信用卡。發行的銀行(或公司)在審查申請人的資信可靠後,發給申請人(持卡人)的一種塑料卡片,憑以向約定的商店、旅館等賒購和支付不超過一定金額的貨物和勞務。有些信用卡還可以在約定的銀行或其代兌點支取一定的現金。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可以先消費後付款,等於享受一個時期的免息貸款。接受信用卡的商店、旅館等,收回貨款和費用較付現略遲,還要付給髮卡銀行一定數額的佣金;但信用卡可以為其多招徠顧客,加強競爭能力。因此,近30年來,信用卡業務發展很快。

(6)立即付款。由賣方按交貨共同條件和貿易合同發運貨物,並向賣方銀行提交全套單據,經銀行稽核與交貨共同條件和貿易合同相符後立即付款給賣方,同時借記買方銀行的貿易清算帳戶,並將單據和借記通告書寄買方銀行。買方銀行收到後,立即貸記賣方銀行的貿易清算帳戶,同時將單據交給買方並收回貨款。立即付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東歐等國在政府協定項下辦理貿易結算的一種方式。

另外,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金融機構,目前正在研究一種“不用紙的單據自動資料處理”來進行國際貿易結算,採用電子付款方法取代支票的開出。同時,一些國際間的大公司也在嘗試不通過銀行作為中介而直接進行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