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絕緣體-半導體系統

[拼音]:bianpo wendingxing

[英文]:slope stability

邊坡巖、土體在一定坡高和坡角條件下的穩定程度。按照成因,邊坡分為天然斜坡和人工邊坡兩類,後者又分為開挖邊坡和堤壩邊坡等。按照物質組成,邊坡分為巖體邊坡、土體邊坡,以及巖、土體複合邊坡3種。按照穩定程度,分為穩定邊坡、不穩定邊坡,以及極限平衡狀態邊坡。

不穩定的天然斜坡和設計坡角過大的人工邊坡,在巖、土體重力,水壓力,振動力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常發生滑動或崩塌破壞。大規模的邊坡巖、土體破壞能引起交通中斷,建築物倒塌,江河堵塞,水庫淤填,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研究邊坡穩定性的目的,在於預測邊坡失穩的破壞時間、規模,以及危害程度,事先採取防治措施,減輕地質災害,使人工邊坡的設計達到安全、經濟的目的。

邊坡破壞的型別很多,常見的是崩塌和滑坡。陡坡前緣部分巖、土體突然與母體分離,翻滾跳動崩墜崖底或塌落而下的過程和現象,稱為崩塌。邊坡部分巖、土體沿著先前存在的地質介面,或新形成的剪下破壞面向下滑動的過程和現象,稱為滑坡。在邊坡破壞中,滑破是最常見,危害最嚴重的一類。

所有的邊坡失穩,均涉及到邊坡巖、土體在剪下應力作用下的破壞。因此,影響剪下應力和巖、土體抗剪強度的因素,都影響邊坡的穩定性。例如,構成邊坡巖、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質及其變化;邊坡中斷層、層面、不整合面等不連續面的產狀與坡面傾向、傾角之間的關係;邊坡尺寸和形態的改變;坡腳遭受水的侵蝕或人工開挖;邊坡上天然或人工載入;邊坡巖、土體中地下水位的升降,以及地震和爆破引起的瞬時振動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邊坡的穩定性。

邊坡的穩定性通常以滑動面上的抗滑力與滑動力的比值,即抗滑穩定性係數來表示。這一比值越大,邊坡越穩定;反之,邊坡越不穩定。評價邊坡穩定性的常用方法有下列4類:

(1)定性分析法。通過對邊坡的尺寸和坡形、邊坡的地質結構、所處的地質環境、形成的地質歷史、變形破壞形跡,以及影響其穩定性的各種因素的研究,判斷邊坡演變階段和穩定狀況。

(2)極限平衡分析法。把可能滑動的巖、土體假定為剛體,通過分析可能滑動面,並把滑動面上的應力簡化為均勻分佈,進而計算出邊坡的穩定性係數。

(3)數值分析法。利用有限單元分析法,先計算出邊坡位移場和應力場,然後利用巖、土體強度準則,計算出各單元與可能滑動面的穩定性係數。

(4)工程地質類比法。將所研究邊坡或擬設計的人工邊坡與已經研究過的或已有經驗的邊坡進行類比,以評價其穩定性,並提出合理的坡高和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