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反思範文

科學課《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反思範文

  科學探究的過程主要包括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觀察實驗製作、蒐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等活動,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科學課《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反思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課《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反思範文1

  透過本節課,我認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有如下幾點:

  1、精彩的情景匯入

  本節課,我不像一般的操作那樣,以電路複習為切入。而是先讓學生從身邊的日常生活當中去感受電對人們的重要;然後話題一轉,透過孩童觸電身亡的事件告誡學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電安全。整個過程精彩而且貼合學生實際生活認知,能開啟學生思維,誘發他們的思考,對本節課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2、靈活運用教材

  針對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我先讓學生進行幾分鐘的自學掌握規則,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上提供的研究計劃,讓學生利用教材作為學習資源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然後,再抽出其中一組演示一次,讓全體同學共同落實研究計劃,這樣做可以減少時間,又能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又如,儘管教材中要求檢測25種物品,但我只選用了15種,而且,我只為學生提供了10種物品,這裡教師沒有提供全部的15種物體,留一些"空白"給學生,期望學生能從身邊找出可以供檢測的東西,體會到身邊處處有科學。透過檢測15種物體,讓孩子有足夠的經驗認識生活中的導體和絕緣體。這樣,我根據學生的情況創造性地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實驗結果,找出新的問題,這樣做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將來的發展鋪路。

  3、重視與生活的聯絡

  科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著科學。在本課教學中,我把問題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這是我本節課的亮點之一!本節課,處處體現著課堂與生活實際相聯絡這個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匯入階段、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課外拓展以及作業的佈置都體現了這個要求。在這幾個環節中,我認為實施得最好的就是課堂上透過全班同學一起制定《課室安全用電守則》到課外的與家人一起制定《家庭安全用電守則》。我透過以點帶面,不僅將安全用電知識與學生一起分享,更透過學生這一途徑將這一意識帶到家庭、社群。這些貼近生活的設計使科學教學貼近生活,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認知需要,使學生對科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其學習科學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奠定心理基礎。

  4、、注重學生對課外知識的獲得

  這是我本節課的又一個亮點之一。《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指出:學校科學教育資源可以分為教室內的課程資源和教室外的課程資源兩類。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更廣闊天地;所以我並沒有把上下課鈴聲當作教室的起點和終點。小學探究科學的活動往往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因此,我更重視學生在課後的更有意義的後續活動,注重拓展學生的資訊渠道,廣泛利用存在於教科書以外的各種資源。因此,我搜羅了一些課外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和認識,並在作業中要求部分家庭條件允許的學生透過網路與科學課進行整合,從多方面去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操。

  5、培養學生的科學的良好習慣

  1)、培養學生細緻實驗觀察的習慣

  實驗觀察是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途經。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我給合檢測計劃,在指導學生檢測實驗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有序觀察、仔細觀察、全面觀察、重點觀察,著力培養學生細心實驗觀察的習慣。

  2)、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的習慣

  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課標指出:“探究的範圍包括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實驗、觀察、蒐集證據等活動,查閱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因此,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著重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的習慣,就是科學教師的一種責任。

  3)、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好的東西經常做,就會形成習慣,所以在課堂中我著重培養學生好的實驗習慣,那麼實驗中的動作就一定要規範,教師自己要做到熟練、自如,準確地示範給學生看,清晰地講給學生聽,尤其要強調怎麼做、怎麼做的更完美的意思,這樣才有利於學生接受正確的技術動作。動作規範本來就是一種良好的實驗習慣,這一點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更重地加以強調。

  科學課《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反思範文2

  一、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這節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前提,面向全體學生,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同時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科學探究的過程主要包括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觀察實驗製作、蒐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等活動,但是不可能一節課把所有的內容都一一體現,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逐步突出和培養,可以側重某一環節,每節課側重幾個環節,進行培養,逐步養成學生的科學習慣。

  這節課我主要體現了、制定計劃、實驗和彙報交流這四個部分,在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我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愉悅的教學氛圍,由教師設定一個情境,引起學生注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讓學生體驗設計計劃的重要。

  眾多物體都是學生熟悉的,教師則要培養在動手之前先動腦,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學生先提出自己的想法,經過小組討論後確定下來,選擇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放手讓學生動眼觀察、動手實驗、動腦思考、動口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給每個學生自行探究的機會,施展才智的舞臺。

  這時學生可以利用混合的知識製作飲料,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動手能力,在實驗中學生學會用簡單的工具進行較細緻和有秩序的實驗過程,來得到更多的資訊。

  實驗結束後的彙報和交流是為了培養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學生能傾聽和尊重同學的不同觀點。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我引導學生:“老師知道同時們一定有很多收穫,下面我們就召開一個小小的飲料展示會,當聽眾要認真傾聽,得能聽出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同時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徹底性、深刻性也得到了訓練。

  二、教學中的疏漏

  1、時間不夠用:

  從制定計劃到實驗探究需要很多時間,這些時間和內容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很重要,所以不能壓縮,這樣後面的彙報和實際應用部分相對的時間就緊了一些。

  2、有的學生制定完計劃以後並沒有完全實施:

  在實驗時,有的學生容易忘記計劃中的某個環節,比如忘記預測,或忘記2次檢測,但大部分的程式還能按計劃去完成。

  三、科學素養的培養

  學會傾聽和學會評價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科學素養,但是,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更別說去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或是在評價時去發現別人的優點了,為此,我進行了很大的努力。

  在每次彙報與交流的之前,我都讓學生明白,你必須放下手中的工作,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聽聽別人的優點,找找別人的不足,這樣做的重要性,但僅僅是老師講是不行的,我還對傾聽好的學生加大表揚力度,評他們為傾聽能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我引導學生:“,當聽眾要認真傾聽,得能聽出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如果發現不一樣的地方,先在你的報告單上做個記號,等別人說完再提出來。”

  科學課《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反思範文3

  1、溫習匯入在教前做了修改。利用一個燈泡和一節電池組成的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電路檢測器的電路圖進止對比,鞏固有關“迴路、斷路和短路”的概念,為下面的檢測判斷導體和絕緣體做常識準備。從教學效果來看,這樣教學思路較著清晰,效果很好。

  2、自制教具的做用。導體,一般情況下不導電,但在有些時候,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一根木棒,乾燥時不導電,但是在淋溼了後就會導電。這是本節課該當告訴學生的安全用電常識。開始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由於靈敏度不高,電路檢測器的導線兩端搭上淋溼的小木棒絲毫沒有反應,即便把導線兩端浸入水中也是這樣。後來黃佩清教員拿來了他自制的“導體、絕緣體檢測器”教具。這個教具反應非常靈敏,人的手碰到兩個觸電,小喇叭就叫了起來,指導燈也亮了起來。把淋溼的小木棒放上往也發出了叫聲。

  課上,我就用這個教具向學生做了演示,使學生很形象天看到了原本不導電的小木棒在淋溼了後就改變了效能,成為了導體。同時也加深了“水是導體,人體是導體”的認識。這個教具演示效果很好,製做也非常簡單,本錢不高,該當多製做幾個,在以後教學中學生分組實驗中利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