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

[拼音]:daqi zheshe

[英文]:atmospheric refraction

天體射來的光線通過地球大氣層,受到大氣的折射,這種現象和由此引起的折射量統稱為大氣折射,又稱蒙氣差。在上稀下密的地球大氣層中,天體S發出的光因大氣折射率的變化而逐漸彎曲,以致在M點的觀測者看到天體在S(的方向。假如z0為天體的真天頂距,z為視天頂距,角ρ=z0-z就是大氣折射。大氣折射使天體向天頂方向偏折,在天體測量工作中必須修正大氣折射的影響。

約在公元前二世紀,希臘的波西東尼烏斯發現大氣折射對測量的影響。後來,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光學》中進一步論述了大氣折射問題。在中國,晉代的姜岌是最先提到大氣折射的學者。十六世紀,第谷測定了大氣折射值。十七世紀,G.D.卡西尼首先建立大氣折射理論。此後,不少著名學者,如牛頓、布拉得雷、拉普拉斯和貝塞耳等都對大氣折射進行過研究。他們都將密度不同的大氣層,假定為一層層與地球同心的均質球殼。由於地球半徑很大,天頂附近的各層大氣也可以近似地用平行平面層模型來表示。這種模型稱為均勻大氣模型,即不考慮實際大氣中存在的區域性不均勻性和不對稱性。在對大氣物理性質隨高度而改變的規律作了某些假定後,可匯出若干種計算大氣折射的方法。在天頂距小於70°時,算得的結果與實際尚能符合。但當接近地平時,大氣折射的精確計算,至今仍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

根據均勻大氣模型,大氣折射ρ 可表為:

ρ=Atgz+Btg3z,

式中z為觀測天頂距,係數A、B僅與測站的大氣折射率有關,因而主要與該處大氣的溫度、壓力等物理引數有關。在溫度為0℃、壓力為760毫米汞柱時大氣折射ρ為:

ρ=60.29tgz-0.0669tg3z,

當天頂距不太大時,可近似地表為:

ρ=60.29tgz。

為便於計算,已編有各種大氣折射表。根據觀測的天頂距和觀測時記錄的氣溫和氣壓,從大氣折射表中可以查出大氣折射值。至今應用最廣的是普爾科沃天文臺所編的大氣折射表(1870年初版)。

由於大氣的折射率與光的波長有關,大氣折射也就因光的顏色而異。這種大氣色散效應使得不同光譜型的恆星有不同的大氣折射,因而會在觀測的天頂距中引入與光譜型有關的誤差。由於觀測處的氣溫、氣壓、水汽壓和光波長等引數隨時在變化,而且不易測準,所以即使測量了觀測處的氣溫、氣壓後,算得的大氣折射仍含有一定的誤差。另一方面,大氣結構還受地區性區域性氣象因素的影響,因而其對稱性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所以用理想的均勻大氣模型算得的大氣折射也就與實際情況有差異。這種差異通常稱為反常折射。反常折射可達到十分之一角秒的量級,嚴重地影響地面光學天體測量儀器的測角精度。除天頂距方向的折射外,還有水平方向的大氣折射,稱為旁折射,它會給近地面的天文方位角觀測帶來誤差。在人造衛星或月球鐳射測距工作中,因為大氣折射使觀測到的光行時間與真空中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必須從測距結果中扣除因大氣折射所引起的光程影響。甚長基線干涉測量(見甚長基線干涉儀)和人造衛星多普勒觀測也受到大氣折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