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B.

[拼音]:Hanbao

[外文]:Hamburg

聯邦德國最大城市和港口,與不來梅同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城市州。位於北部易北河下游,阿爾斯特河和比勒河匯入處,距北海121公里。面積753平方公里,人口160萬(1984)。

市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僅6米。河道縱橫,水域約佔全市面積7.7%。易北河自城東南流入,分成南、北兩汊,至城西重新會合,向西北注入北海。阿爾斯特河在市內形成兩個相連的湖泊,稱內、外阿爾斯特湖。通過一系列天然水道和運河,與波羅的海和西歐其他水系相連,兼有海港和河港之利。氣候溫溼多霧,1月平均氣溫0℃,7月17.3℃,年降水量740毫米。

公元9世紀初,在易北河和阿爾斯特河交匯處始建漢瑪城堡。早期僅是宗教中心。12世紀商業漸盛,港口始建。1188年開始在城堡附近興建城市。13世紀後,漢堡與北德各港口城市組成自由貿易聯盟──“漢薩同盟”,發展為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區之間的重要貿易中心,金融、保險業興起,經濟地位日益增強。17世紀末已是德國僅次於科隆的第二大城市。1815年成為德意志聯邦成員。1860年興建潮汐港,開始向現代化港口發展。1817年德國統一,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19世紀末城市人口70萬。20世紀30年代阿爾託納等鄰近城鎮併入,城區範圍擴大到目前規模,人口增至113萬(193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嚴重破壞,戰後幾乎全部重建,並迅速恢復到戰前水平。

港口在城市職能中佔突出地位,素有“通向世界的門戶”之稱。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積37.8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2.2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8.5%)。海港通過 300多條航線與世界1100多個港口相聯絡。碼頭岸線長39公里,擁有37個海輪泊位,包括石油、煤炭、礦物、穀物、飼料、食品和集裝箱等各種專業碼頭,以及現代化的裝卸、倉儲設施。易北河通海主航道水深達13~16米,可供9~10萬噸海輪出入。港區設有佔地16.2平方公里的“自由港”,主要經營轉口貿易,為斯堪的納維亞和中歐地區各國貨物的重要轉口港。1980年過港海輪15570艘,貨物吞吐量6310萬噸,佔全國海港總吞吐量的 2/5以上。易北河河口附近的庫克斯港為漢堡的外港,相距90公里,有鐵路相連,以客運為主。此外,還有20個內河港區,碼頭長達22公里,1980年貨運量1100萬噸,為全國第三大河港。北部地區的陸路交通樞紐。郊區建有歐洲最大的火車調車場。有 650公里港區專用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接,水陸聯運便捷。市內有橋樑2000多座,為世界上橋樑最多的城市之一。由隧道和地鐵構成的地下交通網四通八達。建有兩個機場,其中北部的福爾斯位元爾機場為繁忙的國際機場。 (見彩圖)

全國主要經濟中心。 1980 年國民生產總值佔全國4.8%,人均產值居各州首位。港口帶動了城市對外貿易、製造業和金融業的發展。設有幾千家批發和零售商號,約2000家專門從事外貿的企業,1980年進出口額分別佔全國總額的12.1%和 2.8%。進口以植物油、油脂、茶、咖啡、熱帶水果和原油為主;出口機器、電子產品、燃料油、潤滑油、銅製品、藥品等。製造業部門多樣,多中、小型企業。造船、煉油、有色冶金(銅)等工業居全國首要地位;機械、電子、電機、化學、橡膠、食品、菸草等工業也很發達。銀行、保險業興旺,設有150多家銀行,其分支機構遍佈全市,包括不少外國銀行。有許多與外貿、遠洋運輸有關的保險公司和國內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1558)。

文教事業發達,為全國新聞出版業中心。德新社總部所在地。漢堡大學是全國著名高等學府之一,下設15個系和 180個研究所。有許多反映漢堡歷史、藝術、工藝美術等方面的博物館,以及劇場、歌劇院、體育俱樂部等。富有音樂傳統,是著名音樂大師門德爾鬆和勃拉姆斯的誕生地。

舊城區位於易北河北汊的北岸,被狹窄的運河網環繞,以市政廳為中心,附近是商業和金融區。舊城區以北至內、外阿爾斯特湖為新市區,街道以議會廣場為中心,呈扇形伸展。湖濱地帶是城市的精華所在,集中了全市主要的文化設施、旅館、辦公大樓等,有最繁華的商業街和獨具一格的室內商業街。湖區綠樹成蔭,景色幽美,闢有阿爾斯特公園,為市民主要休息場所。為緩和市中心的擁擠,在湖北地區興建了北城商業、辦公和住宅區。港區和工業區位於舊城以南,沿易北河南汊兩岸分佈。舊城以西的聖波利區,為著名的“紅燈區”,多酒巴、餐館和夜總會;再向西為住宅區。城市邊緣是城郊農業區,農地約佔全市面積3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大城市人口向郊區擴散,在漢堡郊區形成十餘座城鎮,與中心城共同構成漢堡大城市集聚區。

參考文章

漢堡包的由來飲食漢堡經濟學的相關內容經濟百科漢堡經濟學理論的研究與發展經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