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章 (1907~1968)
[拼音]:jifaguangpu
[外文]:excitation spectrum
發光效率(或量子效率)隨激發光波長λ的變化規律,它表徵什麼波段的激發光對發光最有效。計算效率時要算出整個發光光譜範圍內的積分強度(激發光是單色的)。在分析發光機理時,有時可以監視某一波段範圍內的積分強度,或者單一波長處的強度。以I表示發光強度,E表示激發光強度,α是吸收係數,d是樣品厚度,則有
, (1)
式中η(λ)是發光效率。如果樣品很厚,或者發光中心的濃度很高,吸收很強,所有的激發光都被樣品吸收了,則近似地得到
η(λ)=I/E(λ)。 (2)
如果吸收很弱,則可近似為
η(λ)=I/[2.3E(λ)α(λ)·d]。 (3)
激發光譜的測試方法如圖,其中S為光源,M為單色儀,PD為光檢測器,檢測激發光的強度,C為樣品,經光接收系統等得到發光強度隨λ的變化。這可以得到有關激發態的幾種資訊:
(1)激發態的能譜。
(2)利用式(2)可以確定η隨激發光光波長的變化。從而瞭解無輻射躍遷。
(3)利用②的結果和式(3),可以在不能測準吸收光譜的情況下,獲得高解析度的吸收光譜。這時需要用強度高的激發光源,例如可調諧鐳射器。
(4)利用偏振光激發,可以判斷髮光中心在晶體中的位置的對稱性。
(5)可以用來分析在發光體中從敏化中心 (S)到發光中心(A)的能量傳遞效率。這時,只需測出只有S被激發時A的發光效率ηA及A直接被激發時A的發光效率ηA,其比值ηB:ηA即代表能量傳遞的效率。
激發光譜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例如日光燈燈管中水銀蒸氣發出的紫外線能量的90%集中在254nm,就得選擇激發光譜峰值在此附近的熒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