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機

[拼音]:Bulongdi

[外文]:Burundi

東非內陸國,舊名烏隆迪。陸鄰坦尚尼亞、盧安達、扎伊爾。西南瀕坦噶尼喀湖。面積2.78萬平方公里。人口458.7萬(1984)。全國分為8個省。首都布瓊布拉。

自然條件

地處東非高原西北部,全境大部屬強烈切割的高原和山地。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海拔2000~2500米的斷塊上升山地,經長期流水侵蝕,地形崎嶇破碎。中部是海拔1400~1500米的高原,地面呈波狀起伏,形成許多棗形盆地和淺丘。東南部系淺平的馬拉加拉西盆地的一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其西北邊緣以一斷層崖同高原相接。東非大裂谷西支縱貫國境西部,谷底魯濟濟河和坦噶尼喀湖沿岸有地勢低平、土層深厚的沖積平原。

全境近赤道,受海拔影響,大部分地區終年溫暖,氣溫年較差僅2~4℃,年平均氣溫大部為22~23℃,西部山地不足20℃,裂谷底部則達25℃。降水量依地形而變化,中、東部1200~1300毫米,西部山地1400~1500毫米,裂谷底部則不足1000毫米,年內有兩個多雨期,4~5月降水最多,10~11月次之,1~2月偏旱,6~9月為旱季。熱帶森林多遭砍伐,為農田和熱帶草原所代替,僅在西部山地尚保留有茂密的常綠和落葉混交林。地處尼羅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分水區域。河網稠密。東北部有尼羅河上源卡蓋拉河分支魯武武河和阿卡尼亞魯河。西部注入坦噶尼喀湖的魯濟濟等河屬剛果河水系。各河水勢湍急,多急流險灘,富水力資源。

居民和發展簡史

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169人。 絕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山地和中部高原,裂谷底部和馬拉加拉西盆地人口密度較低。居民中,班圖語系的胡圖人佔85%,餘為尼洛特語系的圖西人和少數歐洲人、亞洲人。居民多信原始宗教和天主教,操基隆迪語和斯瓦希里語。官方語言是基隆迪語和法語。中世紀時,境內已存在若干部落聯盟,農業已有發展。19世紀末,歐洲殖民勢力侵入。1899年德國佔領布瓊布拉。1903年全境淪為德國殖民地後,與盧安達(今盧安達)合併組成盧安達-烏隆迪,成為德屬東非洲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由比利時統治,歸比屬剛果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為比託管地。1962年7月1日獲得獨立,成立蒲隆地王國1966年1月廢黜國王,成立共和國。

經濟地理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1982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80美元。 農業是國民經濟主導部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82%(1981),農業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56%(1981),農產品出口佔出口總額的99%。小農經濟佔絕對優勢,迄今仍是傳統的鋤耕農業,生產水平不高。全國可耕地130.6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46.9%,是非洲墾殖係數最高的國家之一。西部山地和中部高原許多坡地被開墾後,缺乏防護措施,水土流失嚴重。90%的耕地種植玉米、高粱、木薯、甘薯等糧食作物,供農民自身消費。獨立以來不斷組織移民墾荒,並在魯濟濟河沖積平原發展水稻生產。經濟作物以咖啡為主,多種植阿拉伯種,中部高原是主要產區。1982年產2.4萬噸,絕大部分供出口,佔出口總額80%以上,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棉花是第二位出口作物,1982年皮棉產量2000噸,裂谷底部沖積平原是集中產區。茶葉是1963年以後新發展的經濟作物,1982年茶園面積4000公頃,年產茶葉2000噸,主要分佈在西部山地,建有較大的加工廠。還種植少量油棕、除蟲菊、菸草等。全國草場面積92萬公頃,牧草生長茂盛,又無萃萃蠅為害,畜牧業發展潛力大。牧畜以牛和山羊為主,定居放牧,產品率和商品率均不高。坦噶尼喀湖是非洲重要淡水漁區之一,但多用傳統工具捕撈,水產資源未能更好利用。(見彩圖)

工業不發達,以咖啡加工、軋棉、製茶為主,還有食品、織布、木材加工、製鞋、金屬加工等小廠,大多集中在首都。電力工業薄弱,所需電力大部來自扎伊爾的布卡武水電站。礦產資源有待查明。現僅少量開採氟碳鈰、錫、鎢、金和鈮鉭礦等。1973年在穆鬆加蒂發現大型鎳礦,估計佔世界總儲量3%。

國內尚無鐵路,交通幾全靠公路,以中部城市基特加為樞紐的公路網總長5144公里(1981),其中國家級公路1710公里。深處內陸,距海最近處超過1400公里,進出口貨物須經鄰國轉運。自首都布瓊布拉經坦噶尼喀湖至坦尚尼亞的基戈馬,再轉鐵路出達累斯薩拉姆通印度洋,是對外聯絡的主要通道;其次是經扎伊爾的卡萊米,轉鐵路出馬塔迪港通大西洋。布瓊布拉有國際機場。

參考文章

蒲隆地共和國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阿爾及利亞、坦尚尼亞、蒲隆地、衣索比亞、茅利塔尼亞的由來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