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藕

藥材名稱:尼泊爾鼠李

名稱出處:《湖南藥物志》

概況

基源:為鼠李科鼠李屬植物尼泊爾鼠李的葉和果實。

原植物:尼泊爾鼠李Rhamnus napalensis(Wall.)Laws.,又名染布葉(《中國植物誌》),纖序鼠李(《廣西植物名錄》)。

形態:直立或藤狀灌木,枝無刺,幼枝被短柔毛,小枝具皮孔。葉柄長1.3~3cm;葉片薄革質。大小二型,交替互生,小葉近圓形,長2~5cm,大葉寬橢圓形,長6~17cm,寬3~8.5cm,頂端圓形或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被簇生毛,葉脈羽狀,側脈6~9對,中脈在上面下凹。花單性,雌雄異株,5基數,聚傘狀總狀花序或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長達12cm,花序軸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外面被微毛;花瓣匙形,頂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具爪;子房球形,花柱3淺裂或半裂。核果倒卵狀球形,基部有宿存萼筒,分核3,種子背部有縱溝。花期5~9月,果期8~1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48卷.第1分冊.49頁.圖版11∶1-4)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海拔1800m以下的山谷,山坡林中或林緣灌叢中。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及西藏。尼泊爾、錫金、孟加拉、印度、緬甸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湖南藥物志》:“微甘、澀,平。”

功效:祛風除溼,利水消腫。

主治:風溼痺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腹水,瘡疥。 ①《湖南藥物志》:“祛溼,消水。治風溼關節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腹水。” ②《中國植物誌》:“果實及葉煎水洗瘡疥,有一定的療效。” ③《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根:用於風溼痺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