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盤鶴蝨
藥材名稱:蟛蜞
名稱出處:《本草經集註》
概況
異名:螃蜞(《集韻》)。
基源:為方蟹科相手蟹屬(螃蜞屬)動物無齒相手蟹或其同屬近緣動物,藥用其肉、內臟和脂肪。
原動物:無齒相手蟹Sesarma dehaani(H.Milne-Edwards)
形態:全體被堅硬的甲殼。頭胸甲長約3.8cm,寬約4.4cm,四方形。額寬大,大於頭胸甲寬度的1/2,前緣中部有較寬的凹陷,額後部有4個並立的突起。眼具短柄,能活動,外眼窩齒呈三角形,背眼窩緣光滑,甚凹陷。側緣具光滑隆線,無齒。螯足1對,長節背緣近末端處具一刺,腕節背面具橫皺壁,內末角鈍,掌節高,外側面具鱗形顆粒,背緣具1條顆粒隆線。步足4對,密具長短不等的硬剛毛,腹部退化,雌雄異形,雄者呈三角形,雌者圓形。
生境與分佈:生活於河流泥灘上,穴居河岸或田埂。分佈於遼東半島、江蘇、福建、臺灣、廣東等地。
生藥
採集:夏季捕捉,鮮用。
化學性質
含脂肪、遊離型類胡蘿蔔素,其中葉黃素43%,次為玉米黃質、蝦青素式、β-胡蘿蔔素、毛茛黃素、抗壞血酸等[1]。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第2冊.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年79頁.。
▸ 沙盤模擬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