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學研究機構
[拼音]:huanjing wuran zonghe fangzhi
[英文]:integrate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從整體出發對環境和環境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作出環境質量評價,制訂環境標準,擬定環境規劃,採取防治結合、人工處理和自然淨化結合等措施,以技術、經濟和法制等手段,實施防治汙染的最佳方案,以達到保護裹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5/315630.html' target='_blank' >透納蘋肪持柿康哪康摹Ⅻ/p>
這種綜合防治思想,是近30年逐漸形成的。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利用,1972年,又在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全面規劃,合理佈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中國環境保護工作方針,明確了環境汙染的綜合防治思想。由於許多國家走了以汙染環境、破壞資源和生態為代價發展經濟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以來,公害日益嚴重,人們開始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後果是極其深遠的,治理環境的費用是巨大的,而且傳統的治理技術同環境汙染的嚴重性是不相適應的。因此,許多國家十分重視原料綜合利用和資源合理開發,限制汙染物排放等,以使環境汙染防治做到經濟、合理和有效。
環境汙染綜合防治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將環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按照汙染物的產生、變遷和歸宿的各個環節,採取法律、行政、經濟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汙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用最經濟的方法獲取最佳的防治效果。
環境汙染綜合防治是與單項治理相對的概念。從物件上說,它綜合考慮大氣、水體、土壤等各種環境要素,而不是著眼於其中某一個環境要素;從目標上說,它綜合考慮資源、經濟、生態和人類健康等方面,而不是侷限於其中某個單一目標。對於各種不同的環境汙染問題應採取各種不同的綜合防治措施。
環境汙染綜合防治應根據當地具體條件,遵循以下原則:
(1)技術和經濟相結合。制定綜合防治方案,除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外,還必須考慮經濟上的合理性。方案中應包括相應的經濟分析。
(2)防治結合,以防為主。在“防”的方面,著重加強環境規劃和管理;在“治”的方面,著重考慮各種治理技術措施的綜合運用。
(3)人工治理和自然淨化相結合。為了節省環境治理費用,應充分利用自然淨化能力,如依據地區環境中大氣、水體、土壤的自然淨化能力,確定經濟合理的排汙標準和排放方式。
(4)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相結合。生產部門應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加強資源管理,防止資源浪費,並通過改革工藝、綜合利用,實行企業內部的環境綜合治理措施,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和處理量。
搞好環境汙染綜合防治必須搞好環境汙染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的研究工作。環境汙染監測是綜合防治的基礎,環境質量評價是綜合防治的前提。對於新建工廠企業和工程專案,在其興建之前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近年來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數學模擬以及控制論和系統工程的發展,為環境汙染綜合防治提供了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