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

[拼音]:tonggan

文學理論術語,指文學藝術創作和鑑賞中各種感覺器官間的互相溝通。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等各種官能可以溝通,不分界限,它系人們共有的一種生理、心理現象,與人的社會實踐的培養也分不開。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如說“光亮”,也說“響亮”,彷彿視覺和聽覺相通,如“熱鬧”和“冷靜”,感覺和聽覺相通。用現代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通感”。

通感中之一是“聽聲類形”。馬融《長笛賦》:“爾乃聽聲類形,狀似流水,又象飛鴻。”(《文選》)這樣的通感是從《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聞樂來的:“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杜預注:“論其聲。”按在“曲而有直體”下又稱“曲而不屈”。孔穎達正義:“季札或取於人,或取於物,以形見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物有曲者失於屈橈,此曲而能不屈也謂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恆守尊嚴,不有屈橈。”此則聽《大雅》之樂聲,有類於王者以尊接下之形。《禮·樂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正義:“止如槁木者,言音聲止靜,感動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動也。倨中矩者,言其音聲雅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矩也。勾中鉤者,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累累乎端如貫珠者,言音聲之狀,累累乎感動人心,端正其狀,如貫於珠。言音聲感動於人,令人心想形狀如此。”都是聽聲類形。

“聽聲類形”,又如嵇康《琴賦》:“狀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湯湯,鬱兮峨峨。”琴聲有時如高山峨峨,有時如水聲湯湯。如山是聽聲類形,如水聲是聽聲類聲。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裡用急雨聲、私語聲、珠落玉盤聲、鶯語聲、幽咽泉聲、銀瓶破裂聲、刀槍相擊聲、裂帛聲來比琵琶聲,是以聲類聲。按《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說琴聲如太山,是聽聲類形;說琴聲如流水聲,是聽聲類聲。鍾子期說象太山時,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說“湯湯乎若流水”時,耳中既有流水聲,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聲類聲時兼有以聲喚起流水形的感覺。因此,在急雨聲、私語聲、珠落玉盤聲、鶯語聲、幽咽泉聲、銀瓶破裂聲、刀槍相擊聲、裂帛聲裡也會喚起各種形象,象急雨、私語、珠落玉盤直到刀槍相擊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聲類聲中也會喚起以聲類形,即聽覺通於視覺了。再象“鶯語花底滑”、“水泉冷澀”,“滑”和“冷澀”是觸覺,即聽覺通於觸覺了。“幽咽泉流水下灘”,“幽”是感覺,是聽覺通於感覺了。

這種以聲類聲,又能喚起別的形象的,《文心雕龍·比興》稱:“王褒《洞簫(賦)》雲:‘優柔溫潤,如慈父之畜子也。’此心聲比心者也;馬融《長笛(賦)》雲:‘繁縟絡繹,範(雎)蔡(澤)之說也。’此以響比辯者也。”這裡把簫聲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聲的繁響,比辯士遊說,也是以聲類聲,但同時又喚起慈父畜子和辯士辯論的形象。

韓愈《聽穎師彈琴》:“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兒女語”是以聲類聲,又喚起兒女談情。“勇士赴敵場”,是以聲類形了。浮雲柳絮的飛揚,既指琴音的縱橫變態,更是以聲類形。從百鳥的喧啾到忽見孤鳳凰,是類聲和類形的結合。“躋攀分寸不可上”到“失勢一落千丈強”,可以和“上如抗,下如墜”印證,指肌肉通於肌肉運動覺:隨著聲音的上下高低,身體裡起一種“抗”“墜”“攀”“落”的感覺。

李賀《李憑箜篌引》:“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絃動紫皇。”這裡的“玉碎鳳凰叫”,是以聲類聲,但也可以喚起形象。王琦注:“玉碎狀其聲之清脆;鳳叫,狀其聲之和緩。”又稱:“蓉泣,狀其聲之慘淡。蘭笑,狀其聲之冶麗。”就是以聲類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聲能變易氣候”,注“動紫皇”:“言其聲能感動天神。”是聽覺通於觸覺與感覺了。

通感還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個比喻轉到另一種感覺。韓愈《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香隨翠籠擎初到,色映銀盤寫未停。”櫻桃是紅的,說它香,是視覺通於嗅覺。但櫻桃並不香,這個香是從它象紅花,由紅花喚起的香。又韓愈《南山》詩:“或竦若驚雊(雉鳴)”,“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佑”,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頭,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鳴來,即曲喻,也即視覺通於“驚雊”的聽覺。有的石頭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惡”或“相佑”來,是曲喻,也即視覺通於“相惡”“相佑”的感覺。石頭不會發聲或相惡相佑,通過通感,打通了視覺與聽覺感覺的界限。

宋祁《玉樓春》詞:“紅杏枝頭春意鬧”,李漁《窺詞管見》七則:“此語殊難著解。爭鬥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實未之見也。”王國維《人間詞話》七:“‘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說“境界全出”表示寫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錢鍾書在《通感》中指出:“用‘鬧’字,是想把事物的無聲的姿態描摹成好象有聲音,表示在視覺裡彷彿獲得了聽覺的感受。”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審美物件,從而捕捉到完整的藝術形象。

參考文章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保健養生面神經的普通感覺神經通路是怎樣走行的神經與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