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記

[拼音]:zaoxiangbei

中國古代以雕刻佛像為主的石刻。全形似碑,在其上開龕造像,多為佛教造像,只有極少數與道教有關。並常銘刻造像緣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貫、官職等,有時也有線刻的供養人像。盛行於北朝時期,多發現於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宋趙明誠《金石錄》記載有光初五年(322)前趙浮圖澄造釋迦像碑,是見於著錄的年代最早的一例。現存的實物,以北魏時期的最早,而以東魏-北齊和西魏-北周時期的數量最多,說明其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趨衰落,唐代僅偶有發現。其造像題材和造型風格等方面的特徵,一般近於同時期的石窟寺藝術。但因雕刻於碑石上面,故多系高浮雕作品,且形體較小,雕琢得更加精細,是研究當時宗教藝術及宗教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造像碑的形狀與題材大致可以分為扁體碑形和四面體柱狀兩類,以前一類為多。

扁體碑形造像碑

又可分為有碑額和無碑額兩式,主要像龕雕於碑體正面,碑陰及碑側有的也雕像龕,但多是造像人題名及供養人像等。有碑額的一式,例如山西新絳東魏武定二年(544)釋迦多寶造像碑,碑額作雙龍盤曲狀,與一般碑額相同,但額上居中處刻一尊立佛。碑身上部開龕雕一佛、二菩薩,下部為銘刻。碑側上部開龕造像,以下分3排線雕供養人像,並各有榜題。無碑額的一式,碑首又有作圓拱形和方形兩種。圓拱形頂的如麥積山石窟“麥察” 133號窟中第10號造像碑,碑分3段,上段為圓拱狀,居中刻釋迦多寶並坐龕,龕楣尖拱上刻七尊化佛。下段刻主龕,內雕一佛、二菩薩,龕外兩側有力士和獅子。龕側稍上處左刻鹿野苑雙鹿聽法,右刻維摩詰像。中段刻交腳彌勒像龕。在上、中兩段的主龕兩側雕有佛傳故事。碑首作方形的,如河南襄縣北齊天統四年(568)造像碑,上端方形,雕垂帳紋,底部刻寶爐和雙獅,其上中分為二,各開龕3層,合計6龕,龕內造像。除立碑形造像碑外,也有作臥碑形的,如河南襄縣北齊天統五年造像碑,高僅53釐米,而寬達137釐米,碑面居中開小龕造像,為交腳彌勒及二脅侍。其餘部分均刻造像記銘文。

四面體柱狀造像碑

四面寬度大致相同,均有雕刻,以河南浚縣北齊武平三年(572)造像碑最精美。 該造像碑下有碑座,上有雕成磚木建築袋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8789.html' target='_blank' >木偶溝ラ苄絞獎ァ1硭拿婢逃猩現邢?層小龕,龕內造像。據造像銘記,可知正面上龕為彌勒,中龕為釋迦,下龕為阿彌陀;左側上龕為彌勒、觀世音雙尊,中龕為普賢菩薩,下龕為無量壽佛;背面上龕為釋迦,中龕為大勢至菩薩,下龕為釋迦多寶並坐;右側上龕為維摩詰,中龕為涅槃變,下龕為薄師佛。題材多樣,刻工精細,是很少見的。常見的還有以千佛為題材的造像碑,是在佛龕上下或四周雕刻千佛,如山西高平出土的北魏王黃羅等人造像碑。

道教造像

多見於陝西耀縣的造像碑上,常與佛教造像合雕於一碑。像多戴冠蓄髯,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絳雙魯造像碑等,特別是保定二年(562)李曇信造像碑發願詞中,記明為“敬造釋迦、太上老君諸其菩薩石像一區”,可確證為佛、道像合雕的造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