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理想之燈相關作文20篇

點亮理想之燈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88字

人生匆匆幾十載,說多則多,說少則少,為何?有人碌碌無為,幾十年過得幾近無差,不過多看幾次日升日落,春去秋來罷了。有人則肩負著各種使命,無論誰給予的,總覺得時間不夠。老人們常說:“人活一口氣,活個精氣神!”沒錯呀,人活在世,是該有個奔頭,活就該活出個樣,活出個彩兒,不然,枉在世上走一遭。

試問日間行路與夜間行路,明眼人行路與盲人行路,哪個更容易,哪個更有效率?這就好比有理想人與沒理想人。再問,縱使你身不乏,腳程也飛快,但不知終點在哪兒,你又何時能到達,不如呆在原地。這與南轅北轍頗為相似,但又不盡相同:起碼人家車主還知道去何處,即使背道而馳,但地球也還好是圓的。那麼,你呢?漫無目的,何時是終期,恐怕是無期。

所以,立志尤為重要,當然更要儘早。

或許有些前輩要笑我:“哈哈,小丫頭,你才多大,講什麼立志呀、奔頭呀!”我以為不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有內容、有感情、有深度、有氣節的話,周恩來總理不也是在青年時代說出的嗎,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年。

生活好似巨大的迷霧森林,充滿了未知和神祕,卻也使人找不到目標和正確方向,青春美得像贊歌,又怎能在摸索中浪費。我們已在其中摸索了十餘年,明明燈火在心中,此時不燃,更待何時?

理想不是名詞,不是形容詞,它是動詞。它不需要你的供奉,不需要你的灌溉,不需要你的仰望,能得到它垂青的是汗水,是努力。是讓腳踩在土裡,而不是讓整個人類浮在幻想與美夢的雲朵裡。

口水說盡三千丈,理想的重要與時機我已說了不少,但行動永遠比語言更有說服力,何況青年時代正是可選答案最多的年齡,所以我們更應持起理想的明燈。須知,破浪需乘風,揚帆才可遠航。問一問你的心它想要什麼,看一看現實我們必須選擇什麼,著眼現實,踏上希望,讓理想既不那麼衝動又不那麼無趣。

讓理想像一束火苗,點燃在你心中,然後拿出你的熱情,拿出你的勇氣,為未來鋪路,一路踏著祈望與激動,一路闖過困難與險阻,一路溫暖與冰冷交替,一路人生五味盡嘗,但你永遠不必擔心方向,心中有光明,路上有光明,心早已知道方向,身又怎會迷失方向?

那麼請點亮你心中的理想,帶你去尋找,尋找你一直夢想的遠方。

點亮理想之燈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8字

理想每個人都有,俗話說:“人無志而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人生目標,就像一隻沒有翅膀的鳥,怎樣飛也飛不高。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為理想而努力,為理想而付出,這樣人生才會被理想點亮!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白衣天使──醫生。一次我到醫院探視一個病人,恰巧看到一名醫生正在奮力搶救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見醫生翻開病人的眼瞼看了看,立即摘下氧氣罩,不顧一切地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壓、靜脈注射……就在家屬絕望時,奇蹟出現了──病人甦醒了!死神終於離去,病人慢慢睜開了雙眼。家屬們見狀欣喜地圍上去,緊緊地拉著醫生的手連聲說:“謝謝!謝謝醫生!”……看著醫生為挽救了一個鮮活的生命而舒了一口氣的樣子,我心中情不自禁地對這位醫生肅然起敬。又看著地些家屬為自己的親人能死裡逃生而高興不已的樣子,此時的我不由得更加堅定了當一名醫生的決心。

在當今,有許多不治之症無情地奪去了人們寶貴的生命,讓人們早早地離開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啊!為了幫助人們解除病痛的折磨,為了幫助那些在“死亡線”上痛苦掙扎的人們。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採用各種先進的治療方法,消滅病魔;我還要研究一種能治療絕症的藥物,病人服下我研製的新藥病情就會痊癒。從此,世界上將不會再有人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將不會再聽到病人痛苦的呻吟;將不會再看到病人家屬悲痛的淚水。讓人們永遠擺脫疾病的困擾,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生活。

我知道,只有奮鬥,只有拼搏,理想之燈才會亮出絢麗的色彩,照亮我的人生路。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為自己點亮那盞理想之燈吧!

點亮夢想之燈——讀《燈光》有感 篇3

讀後感 ,825字

夜幕降臨,家家點起了燈。燈光璀璨,照亮了整個漆黑的夜。燈下,我正專心品讀著王願堅先生的《燈光》,合上嶄新的書本,望著這燈光,光亮漸漸模糊,腦海中的那個身影卻越發清晰了。

1949年初秋的那場戰役,年輕的郝副營長舉起火把為部隊指引前進之路,卻因此暴露了位置,犧牲了自己。文中有一段描寫戰鬥開始前,郝副營長點著火柴看書,書中畫著一個在電燈下學習的孩子。郝副營長是滿滿的渴望。他從未接觸過電燈,甚至從沒真正看過,他對電燈的幻想是美好的。我們國家的孩子都能在電燈下學習是郝副營長畢生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帶著無憾的笑容犧牲了,而今,他永遠睡在了黑暗之中,可是他的夢想之燈已在中華大地閃耀不息。

此時的燈光顯得格外溫暖,那些無私無畏的革命先輩走進我的心中,一位又一位先烈的英雄事蹟映入我的眼簾。

語文課上,我認識了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對敵人的鍘刀從容不迫的劉胡蘭;領略了江竹筠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而堅貞不屈的風采;想起了用血肉之軀舉起炸藥包的董存瑞,明白他炸掉的何止是碉堡,他炸掉的是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憶起了那用胸膛堵住槍口的黃繼光,讀懂他堵住的何止是槍口,他堵住的是美國侵略者的鐵蹄……

思品課中,我看到了茫茫雪山草地上,寫滿真誠的每一個腳印,閃亮著希望的每一顆紅星,氣壯山河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地球上最鮮豔的紅絲帶永遠飄揚;我看到了奔騰的黃河,在為向著侵略者發出怒火的中華兒女高奏凱歌;我看到了共和國的旗幟上留下了愛國志士血染的風采……

無數的革命先輩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只因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夢:國安寧,民有家。而今,英雄的事蹟在中華大地爭相傳誦,他們的夢想之燈亮出絢麗的風采。

燈下有書香,生活充滿了溫馨和美好。恰同學少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讓中國夢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綻放,在心底蔓延,編織,盪漾……在每個人心裡,繪出那些長長短短,肥肥瘦瘦,深深淺淺無數無數的夢,那裡一定會有屬於祖國的夢。今晚,點亮中華情,少年夢的燈吧!

點亮“書海”之燈 篇4

國二作文 ,972字

我們是魚,是在書海中生活的魚,願書香長長久久地瀰漫在你我他之間,願時間老人將這一充滿幸福的時刻停住,願書海永不幹涸。

但你捧起一本書,翻開第一頁,那可愛的字元就會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向你探出機靈的小腦袋—打招呼。然而你也會一如既往地迴應它,揣摸它,用內心去感受它,發現它的小祕密,它們是能說會道的小娃娃,不是小呆板,栩栩如生。在一頁書中,成千上百的它們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那是會動的,有聲音的。

自從上了中學以來,我就變成了書呆子,只要一到了下課的時候,雖然時間很短—只有那杯水車薪的十分鐘,可我還是要做一隻快樂的書蟲。

記得那一次,臨下課前的五分鐘,我就已經像屁股紮了針一樣坐不定了,心裡一直唸叨著:“快點下課,快點下課……”也許是上帝聽到我的禱告,下課鈴立馬打響了,我心裡暗暗地想:“真是太好了,剛剛那五分鐘簡直就是度日如年啊!現在我又可以繼續看我的《城南舊事》了。”

我像一隻飢餓的小羊來到一片芬芳的嫩草地上,拿起書,快活地沉浸在書海中。我已經與書中的林英子合二為一了,我也和她一樣住在北京的老胡同中,冬天來了,駱駝隊也來了,它們在陽光的撫摸下顯得那麼得精神,我看著書中玲瓏嬌小的“小精靈”們,同時彷彿耳邊漂浮著駱駝們咀嚼的聲音,“吱吱吱”地,眼簾中也映入了駱駝口中那白如雪的唾沫。“小精靈”們像導遊一樣形影不離地帶著我在書海中遨遊。

在書海中,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書海中,那千變萬化的畫面像水中的倒影,如此的真實,但又夾雜這朦朧;書海中,那俏皮可愛的聲音像天上鳥鳴,彷彿近在眼前,可仰頭一望卻遠在天邊。

我在書海中,看著英子正在幫著大人們卸煤,耳邊一直傳來“嘿唷,嘿唷”的吆喝聲。“卸煤了!”這時,眼前的駱駝晃動起來,這樣的場景令我十分詫異,等我回過神來原來是同桌搖著我的身體,提醒我上課了,而不是“駱駝”在晃,同桌反問我:“你卸完煤了吧!都上課了,甭看了。”於是,我不情願地把書放回抽屜裡,抱怨道:“人家看得正香呢,上課鈴怎麼就這麼愛打斷別人看書?”

就這樣,我下課去一次書海,就好像去了一次環遊旅行一樣快樂與幸福。在書海中,我看到了許多人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

我為我能讀書感到幸福,為能去遨遊書海感到快樂。但我還是不滿足,我想吃盡、消化盡書中的精髓,帶著我的好朋友一起一樣遨遊那百聞不如一見的書海。

點亮文明之燈 篇5

點亮文明之燈作文 ,1506字

孔子在《泰伯篇》中曾說道:“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可見禮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自古以來就為人所知。我們耳熟能詳的張良拜師,程門立雪等都無不都體現著古人高尚的道德品質與素養,正是由於他們的守禮文明的行為,美名才得以流芳千古,為後人所崇敬。

禮,是內心道德的訴求,也是對秩序的遵守。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學校作為我們接受知識的神聖殿堂,更應該是一個文明和諧的集體。不僅是在文明禮貌月時做文明人,而是養成一種講禮貌的習慣。只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我們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質勝於文則野,文勝於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偉人列寧不僅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創造者,更是禮貌的典範。有一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準備自己退回去。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呢?

某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例如在學校食堂文明用餐,不插隊,不浪費,隨手歸還餐具這一細節便能體現出個人的素質。在升旗儀式上,面對著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尊敬的行注目禮更是基本素養。

在新的時代下,我們對文明的詮釋也更顯多樣化,這也要求我們在把握基本文明素養的前提下融入時代精神。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應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文明禮貌月,讓校園都瀰漫著文明禮貌的芳香。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點亮文明之燈吧。

感恩點亮生命之燈 篇6

國一作文 ,520字

曾有人說過,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生活的人,一定是個幸福快樂的人。是呀,感恩是愛的根源,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對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能心存感激,便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人間的溫暖及生命的價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會更有意義。而沒有感恩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懂得愛,更不會得到別人的愛。

我們在一天天成長,而父母卻在一天天變老,拿什麼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我們受到挫折而情緒低落的時候,才發現誰都可能拋棄我們,但父母不會!當我們成績不盡人意的時候,才發現誰都可能冷漠我們,但父母不會!當我們迷惘不知所措的時候,才發現誰都可能背叛我們,但父母不會!

可人卻是最善於索取的動物,在親人無私的愛護下,我們漸漸覺得父母所做是理所當然,在接受時漸漸變得心安理得。不反僅視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辛勞,更忽略了父母那顆默默付出的心。當歲月的風霜一點點染白了父母的雙鬢時,才後悔以前所做的種種?

其實我們的父母要求十分簡單:他們不需要珍貴的珠寶,也不需要太多的錢財,只需要一個孝順的電話、一杯溫暖的茶水,或是一次體貼的談話。沒有什麼比一顆孝順的心更令人感動了。因為,珠寶有價,孝心無價。

愛,需要大聲表達,現在就去做!你的一句話對父母而言,勝過他們所擁有的任何一件珍寶。

點亮靈魂之燈 篇7

國三作文 ,1446字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如今坐在由種種人工智慧環繞堆砌而成的電子世界裡的我們,在新奇便捷之餘卻又不禁略感迷茫空虛,彷彿置身於一個完全虛構的幻境,卻又不願去探求幻境背後濃稠的黑暗。

縱觀人類數千年來的漫長史詩,進化與變革的代價往往是戰爭與殺戮的鮮血,其中種種矛盾與糾紛,似乎是每人心中不同的價值觀碰撞的後果。那麼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電子時代裡,失去了對價值觀的敏感度的人們,又將造就怎樣的新歷史?不由令人細思恐極。

在《福爾摩斯》中,有這樣一位與夏洛克智力相當,人生軌跡卻與之背道而馳的頭號對手-莫里亞蒂教授。在與夏洛克周旋時,他似乎總是遊刃有餘,從容應對,體現出極高的智商以及對處事方式的嫻熟透徹。他不僅在數學、物理學等理性學術領域中頗具成果,甚至對藝術、音樂也有極高的造詣。可在這累累盛名與碩果後,卻掩藏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倫敦居民都為之顫慄的靈魂。他從不讓自己算寫數字,彈奏琴鍵的雙手沾染血跡,卻一次次將開膛手傑克等陷入人生迷途的孩子推上犯罪道路,宛如惡魔一般蠶食著倫敦人的心靈,留下無數的缺口與毒液。一個失去了人類基本底線與道德的空殼是令人不甚恐懼的。可常有人言,莫里亞蒂教授畢竟只是書中的虛構人物,現實中並不可能存在。這又不禁令我回憶起近來常常佔據新聞頭條的ISIS與其它極端恐怖組織。他們中有黑客,僱傭兵等各界的亡命徒,他們的行事手段極為殘忍,連剛滿三歲的孩童都不放過。一位僥倖從極端組織逃出的法國青年曾這樣說:“那真是地獄,”他顫抖著,“一旦他們認為你對‘真主’的禱告不夠虔誠,他們便會威脅你並殺害你摯愛的親人。”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當這樣的惡魔與我們的生活不再有著一紙之隔,是否還會有這樣多的人對道德觀與價值觀嗤之以鼻,置若罔聞呢?

但在這鉅細靡遺的浩渺世界中,也不僅只有喪心病狂者的橫行與暴力。如今我們家喻戶曉的科學家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兒時也因與學校教育的格格不入遭受無數排擠與校園暴力。但因為他有著一個包容的家庭與善解人意的母親,使得他沒有跌入黑暗的泥沼,而成為了對人類歷史有所貢獻的偉大人物。由此可見,智力的高度與經歷並不是造就犯罪者的主要成因,而應當在於一個人內心所受的薰陶。這樣的薰陶與優良的教育是不可分離的,一昧地沉浸在虛浮的電子產品中只會消磨我們對三觀的理解與生活的熱情,在不知不覺中戴上了“冷漠”的面具,認為周遭一切無關自我利弊的事都與自己無關。前兩日微博熱門的“虐貓”視訊便呈現了這讓人膽戰心驚的一幕。一個五年級的孩子正用麻繩把小貓的四肢綁在樹幹上,用刀劃破它的身體,享受著它嘶啞的鳴叫與流出的鮮血。當有人不忍觀望,問他何出此舉時,他只是自然地笑起來:“這樣不是很有趣嗎?我只是想嘗試一下。”這樣令人觸目驚心的回答震撼了每一個看到這條推送的人。父母長期不在家中,奶奶平時忙著搓麻將,對他缺乏管教。這樣的家庭境遇造就了令人心痛的結果。孩子臉上的笑容透著孩童特有的天真無邪,那雙彎彎的眼睛裡,充斥著的是無邊的黑暗與殺意。這樣可怖的無知,是否還有人願意為之辯解呢?

我們在城市的喧囂與流光溢彩的宴席裡沉浮,我們在繁瑣的事務與對未來的憧憬中沉浮,或是觥籌交錯,夜夜笙歌;或是不辭晝夜,汗滴禾下土。每個人似乎都有著奔波的理由,可奔波與紛擾並不能成為停止思考,封閉自我的藉口。倘若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靈魂點上一盞燈,為周遭的一切獻出自己的一份關懷,對萬物的變遷抱有一種悲憫的態度。或是春暖花開,或是落葉歸根,當一個人與世界密不可分時,無數的悲劇都將渙然冰釋,煙消雲散。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點亮感恩之燈 篇8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878字

人類使用網際網路,是進入一個精神高度文明,物質高度豐富的美好世界。移動網際網路滿足我們隨時的工作、娛樂、學習、社交……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悄然影響著我們。

地鐵車廂裡,大多數乘客都有座位。車緩緩停下,一對頭髮花白的老年夫婦一邊四下尋找座位一邊手提重物走進車廂。我不假思索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老奶奶。老奶奶高興地說:“小弟弟,謝謝你哦!”說完,她招呼老爺爺去坐,兩位老人推搡了半天,最後老爺爺拗不過老伴,只好坐了下來。老爺爺連連舉起手謝謝我,我微笑著迴應。

老爺爺的身體看上去沒有老奶奶的硬朗,瘦瘦巴巴的身架,臉上的皺紋密如漁網。頭頂上灰白的頭髮,好像帶著一頂小氈帽,因為嘴裡沒有幾顆牙了,嘴脣深深地癟了進去。老奶奶扶著欄杆,站在我的身邊,身體隨著車廂一搖一搖的。雖然她染了頭髮,但是看上去也並不年輕了,其實,老奶奶也需要一個座位啊。

我環顧四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們,各個拿著手機在看,有的貌似在打遊戲,手指不停地滑來滑去。還有兩個打瞌睡的,其中一個男青年半眯著眼睛,眼皮一眨一眨的,一看就是在裝睡。“唉—”我的心裡嘆了口氣。

地鐵靠站,沒有人下車。這時,又上來了三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們看到老奶奶站的不穩,終於忍不住發聲了:“誰能給老人讓個座!”還沒等坐著的乘客反應,老奶奶連忙擺手說:“不要不要,他們都年輕人,上班很辛苦的,讓他們坐,讓他們坐。”頓時,車廂裡一片寂靜,只聽見地鐵行駛的聲音。

許是老奶奶的話太讓人害羞了,剛才睡覺的小夥子和另一位中年婦女幾乎同時站起來,示意老奶奶去坐,老奶奶笑著道謝,說:“你們坐,我站一會沒事的。”中年婦女說:“阿姨,我馬上下車了,你過來坐吧。”老奶奶這才走過去坐了下來,還不停地說著“謝謝”。

如今,碎片式的生活讓低頭刷屏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應該做什麼。人生不過是你的幾次伸手,和你的幾次予人溫暖。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會把愛傳遞給別人,那麼每次你的伸手之勞,也會反過來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把刷屏的頭抬起來,用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去關注身邊的風景,點亮心中感恩之燈,讓生活更加美好!

點亮環保之燈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672字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愛護我們的家園是每一個人共同的責任。現在我們的城市鄉村都在倡導文明綠色環境,只要我們不汙染地球的環境,不浪費地球的資源,就能讓地球變得更綠色,更環保。有想法就要有行動,於是,我們一家開始了低碳生活。

我們一家人商議決定,要求人人做到:每天用淘米水澆花,用洗手、洗臉的水沖洗廁所;不隨便使用一次性用品,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出門旅遊自帶水杯、餐具;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電,夏天開空調,溫度調到26°C以上。以上的決定不僅要求人人做到,而且還要互相監督。

小小花布四方方,整整齊齊好端莊,講究衛生天天洗,乾乾淨淨帶身上,這是什麼?手帕。為了做到少用紙巾,媽媽給我們姐妹倆各準備了一塊手帕。

晚上,爸爸回來了,拿著一個蛋糕,我閃電般地跑過去,連忙說:“爸爸,快切蛋糕吧!”爸爸把蛋糕切好了。我們姐妹倆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蛋糕吃掉了,我發現自己手上粘乎乎的,嘴上全是蛋糕,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一張紙就想擦,媽媽不滿地說:“我不是給你們準備了手帕嗎?”我聽了,把紙放進去,趕緊摸出了自己的手帕,擦擦手和嘴。心想:我今天又節約了一張紙,為保護環境做出了一點點小小的貢獻,也不錯呀!

我們的地球正遭遇氣候變暖,不時有颼風、暴雨、乾旱、霧霾等惡劣天氣來襲,青山禿了,清水黑了,草原荒了……傳染性疾病時有發生,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美好了。怎麼辦?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只要我們人人都重視起來,點亮環保之燈,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我們的地球將會變得更加美麗。

理想之燈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9字

一個諾大的院子。

一個獨居的老人。

一盞亮亮的頭燈。

我的爺爺,如今已兩鬢斑白,一道道深深地皺紋留著歲月的痕跡,微駝的背顯示著他已不再健壯。他是全村之長,他的夢想就是想要幫助有困難的人,有人急需用錢,他會毫不猶豫的捐出省吃儉用的每一分錢,而被幫助的人總是淚流滿面。

那一次的事情更是讓全村的人為之一振。

那天,天空上飄著鵝毛大雪。烏雲密佈,天上黑壓壓的一片,地上的能見度降到了最低,溫度極速下降,一場暴風雪悄然而至。路上結冰了,走在上面的人時不時會摔倒,爺爺心急如焚,腦袋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不行!”爺爺堅定地說了這兩個字,穿上棉襖,套上手套,戴上頭燈,拿著破冰機和鐵鍬,衝進了雪中。

爺爺開啟頭燈,使用鑽冰機把堅硬的冰層破開,再用鐵鍬把冰塊鏟到水溝裡,爺爺就這樣來回地破冰鏟冰,鐵鍬壞了再換一個,終於清理了一段道路。此時的爺爺已滿頭大汗,頭燈披上了一層“紗衣”,看到人們可以正常的行走了,他欣慰的笑了起來。

但天公不作美,暴風雪像故意刁難爺爺一般瘋狂地下了起來,爺爺臉色大變,不顧身體有多累,拿起大掃帚,把剛落到地上的雪掃到水溝裡。為了不讓行人們滑倒,爺爺可謂拼盡了全力,沒過一會兒爺爺的頭燈便壞了,但爺爺仍然堅持不懈,繼續努力著,終於爺爺因為體力不支倒下了,但是因為爺爺的行為更多人蔘加到了掃雪隊伍裡面。

爺爺的頭燈壞了,但爺爺的那盞理想之燈深深的印在我的心裡,爺爺捨己為人的精神會成為引領我前進的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