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牛頓流體實驗相關作文20篇

非牛頓流體實驗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4字

有一種東西,它不動是液體,用力觸碰它,它就會像鋼鐵一樣堅硬。

你知道是什麼嗎?是非牛頓流體,網上都說它吃軟不吃硬,所以我想試一下,材料特別簡單:澱粉、水、小碗。

我在網上看到了製作過程,過程比材料更簡單,放澱粉再加比麵粉多一半的水,攪啊攪……ok!

不過,我好像……做錯了!我也厲害,把一半看成多一半,因為我做的非牛頓流體放太多的水,變得很稀,所以我要再做一次。

水、澱粉和起來,攪啊攪,嘿嘿,可以了。

外觀……是白色的真的像水一樣,我一碰,很硬。我一斜杯子,又像水一樣流動了。

我要開始硬度測試了,我用手一錘,呀!疼,我的手是測試不了,不過,我有工具,我有一個鉛球,特別的重,我一錘,非牛頓流體嘛事都沒有。我還就不信了,我去工具箱中拿了個小錘子子,用力一錘,非牛頓流體沒事,錘子卻飛了。

非牛頓流體被我試了這幾下,我也就信了。

非牛頓流體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8字

最近,我在學校裡看見有的同學玩一種是溼的時候就像牛奶,乾的時候就像麵粉一樣的玩具。我問喻奕銘這白色的東西是什麼?他說,這叫非牛頓流體,也叫非牛頓,可以吃,就是味道有一些怪,我了問他怎麼做?他說用玉米澱粉和水就能做出來,水不要放太多,不然會很稀,也不要太少,容易幹。

週六,我奶奶給了我12元,我找到一家商店,我問老闆,有玉米澱粉嗎?老闆說:“當然有啊!”。“四元錢"。正好可以買三包,我給完錢很快跑回家了。

我找了一個沒有用的大鐵盆,一次性把玉米澱粉全倒進去了。又到了半瓶水,拿著筷子,一直攪拌,一會兒筷子卡住了,我用力一把筷子斷了。我覺得很好奇。

後來我在手機上搜了非牛頓體的原理:多數溶體的米度對剪下速度敏感,稱為非牛型流體,某些非牛頓型流體的粘度隨剪下速度的增加而升高(成為切力綢現象),如果有增稠劑的塑料糊、少數有填米的塑料熔體等,而另一些非牛頓流體,的黏度隨剪下速,的增大而降化(成為剪下稀化現象)。

到了後來,我終於弄明白了,什麼叫非牛頓流體。

牛奶彩虹實驗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7字

一上課了,老師就從桌子裡拿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有顏料、水、牛奶和棉籤。同學們都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老師葫蘆裡買的什麼藥。這是老師提高嗓門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小實驗—牛奶彩虹,同學們都高興地手舞足蹈。

首先老師把絢麗的顏料倒進盤子裡,同學們都睜大了眼睛,好奇的看著老師手裡的顏料盤。老師又請了兩位同學當老師的小助手,他們彎著腰細心地做著,一位同學把提前準備好的清水倒入顏料盤中,另一位同學拿起棉籤把加水的顏料攪拌均勻。攪拌完後,同學們看顏料盤裡每個格子裡,裝有不同顏色的顏料水,有紅色、藍色、黃色……同學雖然不知道老師究竟要做什麼,但覺得很好玩。然後老師又請一位同學來把牛奶倒到盤子裡,只見那個同學彎著腰,目不轉睛地盯著顏料盤,生怕把牛奶給倒灑了,但是牛奶還是調皮地灑了出來。看著牛奶,我忍不住的舔了舔嘴脣,心想:老師可真浪費啊,給我們喝了該多好啊!這時老師滿面笑容地說:“接下來我們要把顏料水蘸到牛奶裡……”老師話音還未落,同學們已經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我們把顏料蘸到牛奶裡,讓我們驚訝的是牛奶中的顏料並沒有擴散開,而是緊緊地擠在了一起,看起來非常得漂亮。

老師叫了一位同學去老師辦公室拿了一樣神祕的東西—洗潔精。同學們都疑惑不解,有的人說是用來洗顏料盤子,自言自語地說著:“這實驗也太簡單了,真沒意思!”有的人說是把洗潔精放入加了顏料的牛奶,顏色會還原;還有的人說會變成了一道道美麗的彩虹。老師要把洗潔精放入顏料盤中時,同學們都瞪大了銀鈴般的眼睛,伸長了脖子盯著顏料盤。當老師把洗潔精放入顏料盤中時,同學們都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這神奇的現象,只見牛奶中的顏料就像是見到瘟神似的,迅速的逃離開去,一圈圈顏料像波紋似的向四周散開,美麗極了。

試驗後,老師給我們講了實驗的原理,原來牛奶裡面住著一個叫脂肪的精靈,洗潔精裡面住著一個叫活性因子的小精靈,兩個精靈在一起就會打架,從而產生力量,把顏料給推開了。

牛奶彩虹的實驗真有趣,不僅能開闊我們的視野,還能學到很多課本外的知識,我喜歡做科學小實驗。

化學實驗心得體會 篇4

化學實驗心得體會 ,1185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化學實驗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我們觀察、思維、獨立操作能力,同時也是激起學習化學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為此,我認為學好化學實驗,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善於總結出簡潔、形象的語言

簡潔而又形象化的語言,能引起我們的注意並能激發我們學習實驗的興趣。如藥品取用“三不”原則;過濾實驗操作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在製取氧氣時,可用順口的歌訣:“查-裝-定-點-收-離-熄”來諧音記憶製取步驟。以上例項可知,在實驗學習中採用簡潔而又有形象化的語言,對加強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和鞏固化學概念,有較好的作用。

二、認真觀察演示實驗

教師的演示實驗,是我們學習實驗的榜樣,能起到示範作用。我們剛接觸化學實驗,都有好奇心,在教師演示實驗時,我們要仔細觀察這樣才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在做演示實驗時,會力求做到:裝置正確,整潔美觀,操作規範,速度適中,嚴格要求,講解清楚,現象明顯,結果準確。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觀察老師做的演示實驗。

三、認真上好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課

實驗基本操作的訓練十分重要,我們要注重:

1、注重良好實驗習慣的養成

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必須從開始抓起,從學習化學實驗的第一堂課起,就要認真學習,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為此,在第一堂實驗課中,就要認真學習實驗室安全規則,嚴格按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儘量杜絕損壞儀器、浪費藥品的現象,並養成每次實驗完畢,都要清洗、清點和擺好實驗用品的習慣。只有注意了這些方面的實驗注意事項,我們才能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2、嚴格要求、嚴格練習

要掌握每一個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程式,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在進行基本操作訓練的過程中,若發現有錯誤,立即糾正。如往試管裡裝入粉末狀藥品時是否做到“一平二送三直立”,裝塊狀藥品是否做到“一橫二放三慢豎”,以及在實驗過程中藥品、儀器是否用過之後及時放回等。

四、藉助多媒體輔助學習實驗

運用多媒體輔助學習實驗,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和理解化學知識。例如:運動的水分子這一節,內容比較抽象,老師藉助多媒體講解這一節內容,使抽象的內容簡單化,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學習化學實驗時,要善於運用多媒體,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的學好化學實驗。

五、注重家庭小實驗

家庭小實驗可以鍛鍊我們動手、觀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學好化學的一種重要途徑。我也做了很多家庭小實驗,並從中受益匪淺,如自制酸鹼指示劑、製作葉脈書籤、試驗蛋白質的性質等。在做家庭小實驗時,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實驗報告,這樣,才能從做家庭小實驗的過程中學到更多、體會更多。

總之,在化學實驗學習中,我們始終要保持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這樣我們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中學的更多更好,因此,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一定要重視化學實驗學習,才能有效的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

《科學實驗王之電流與磁力》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27字

在我的書架上,有漫畫書,在文學書,還有科普書。可是我對《科學實驗王之電流與磁力》情有獨鍾,它就像一塊磁鐵牢牢把我吸住了,令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通過漫畫讓我懂得很多電的知識,通過實驗和比賽等有趣的故事讓我在快樂接觸了許多的科學知識,與主角一起分享其中做實驗的樂趣。裡面有些很有個性的主角,幽默而機靈,他們勝利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實驗。

我最喜歡的精彩實驗是自動鉛筆筆芯燈泡實驗。實驗的器材有:自動鉛筆芯1根、回形針2個、泡棉1塊、6V電池1節、小鱷魚夾測試線2條。把回形針的一端拉直分別插入泡棉上,自動鉛筆筆芯平放在兩個回形針之間,接著將小鱷魚夾測試線的兩端分別連線至兩個回形針的底端,別外兩端與電池連線,使之通電。這樣自動鉛筆筆芯燈泡就製作成功了!自動鉛筆筆芯能發光呢!你一定跟我一樣很好奇吧,為什麼會發光呢!自動鉛筆筆芯是導體,它的主要成份是石墨和黏土,石墨可以導電,黏土會阻礙電的傳遞,我們稱為電阻。當電流流過時,電能會耗損而轉變成光能和熱能。這個實驗很有趣吧!

看完《科學實驗王之電流與磁力》這本書後,我根據書上的步驟動手做了些實驗,如用氣球點亮日光燈、魔力吸管等等,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在實驗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識,也讓我動手能力更強了。

蝸牛小實驗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2字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這個問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正巧碰上一次機會,我認真地做了一次“蝸牛小實驗”,才揭開這個謎。

一天,姥爺正在擺弄他那些“寶貝”花兒。我在一旁欣賞著,看見花壇裡面有好多蝸牛。我想:蝸牛到底是不是害蟲呢?接著,我走到姥姥的白菜小園一看:哎呀,每棵白菜上都有不少於三隻蝸牛。

我的腦海裡冒出一連串的問題,於是,我決定做一個小實驗。

為了證明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用“食品引誘法”來驗證。我找了一片白菜葉和一塊小饅頭,還有幾隻小蚊子,放在我捉到的小蝸牛面前,它們各自爬向自己喜愛的食物,只不過,它們都選擇了白菜葉。不一會兒,它們就把白菜葉吃掉一大半了。因此,我的初步結論是:蝸牛是害蟲。接著,我又想:為什麼它們經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道白沫沫呢?於是,我查閱資料,知道了那道白沫沫是蝸牛的排洩物,而且有助於蝸牛行走。

最後,我又做了一個對蝸牛的鼻子、眼睛的實驗。我拿了一片小白菜葉放在蝸牛甲的面前,它先用長的觸角碰了碰白菜,再用短觸角碰了碰白菜,就大吃起來。我覺得,一雙可能是眼睛,那另一雙就是鼻子。可到底哪雙是眼睛,哪雙是鼻子呢?之後,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和白菜,放在蝸牛乙面前,由於差別不是很大,就沒有用長觸角,而是用小的觸角碰了碰白菜,就準備開吃了。現在我知道:大觸角等於眼睛,小觸角等於鼻子。

通過這次小實驗,我不但瞭解了蝸牛和它的小祕密,而且還明白了一個道理:若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一次刺激的漂流體驗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2字

“媽媽,我好害怕。”“沒事的,寶貝,我和爸爸會保護你的!”

我那柔弱的小身軀登上漂流船後,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工作人員一推,“呀——呀!”一聲聲尖叫回蕩在整個峽谷之中,清澈的泉水不斷向我臉頰撲打而來,我緊緊地依偎著爸爸,不敢有一絲怠慢。

這時,我勇敢地睜開眼睛後,發現河水像一隻生猛的老虎,咆哮著,不斷攻擊著人類,像是誰惹怒了它似的。河水趁我不注意,一下子朝我的小臉蛋狠狠地一潑,害得我嗆了好幾口水,就小聲地抽噎著。媽媽看見了,急忙鼓勵我說:“寶貝,加油,你一定要挑戰自我!”我頓時振作起來,再也不畏懼凶猛的河水。

河水漸漸緩和下來,再也不是生猛的老虎,而是一隻溫順可愛的小兔子,我們齊心協力把船靠到了岸邊。我靈機一動,想到了水槍還在船上,就拿起水槍,到處亂射,可把我高興壞了。

正當我得瑟高興時,危險正在來臨。船竟向瀑布那移去。“啊——啊!”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獅吼功”重現江湖了,那可是震得地動山搖,天崩地裂。

所幸,我們最後躲過了這場危險,然後我默默地想著:這河水“變臉”也太快了吧!

“哎,又要到河水湍急的時候了!”我嘆息著說。但心裡卻在為自己加油打氣:加油!梅意檬,這次一定要勇往直前!衝呀!隨後,我突破了自我,在接下來的漂流過程中並沒有尖叫,而是在心中默唸:我是勇敢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了終點,結束了這場驚心動魄、刺激的神龍峽漂流。

感謝這次刺激驚險的漂流,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勇往直前!

我的非遺工藝體驗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7字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花燈、刻紙、木偶頭、繡品、陶瓷製品等民間工藝蜚聲四海。今年“五一”假期,我在金魚巷和泉州非遺傳統工藝花燈、珠繡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

每到元宵節,泉州的小朋友總喜歡提著一盞小小的花燈上街去看花燈。看著那些精美的花燈,我羨慕不已。但今天,讓我吃驚的是我居然能在金魚巷裡自己親手製作一盞花燈。一開始,材料盒裡只有13張五邊形的黃色卡紙片,紙片上刺有一些荷花花紋,除了這些,什麼都沒了。可是這些東西怎麼能變成一盞花燈呢?我百思不解。老師走了過來,先讓我把每一個五邊形的邊折起來,用雙面膠一條邊一條邊地粘起來,等粘到最後一條邊時,把燈穗粘在裡面,這樣花燈就做好了。當我拿起自己做成的花燈時,我突然感覺,其實製作花燈並不難呀!

後來,老師告訴我,這是“針刺無骨花燈”,泉州還有刻紙料絲花燈、刻紙工藝花燈……都是巧奪天工的工藝品。我忍不住開啟燈源,只見燈光從密密麻麻的針孔中射出來,顯得玲瓏剔透,光彩奪目。

做完花燈,我還去體驗了珠繡製作。老師先給了我一個繡花架和一塊畫有圖案的白布,我拿起針、穿好線,一次挑起三顆珠子,按照圖案繡上去……,我繡啊繡,繡了好久,才繡了半個袖子。你們知道泉州的珠繡最早是從哪裡來的嗎?是從菲律賓引進來的。

泉州的傳統工藝不但泉州人喜歡,許多外地人也喜歡,許多來泉州的外地人總要帶一些精美的工藝品回去,送給親朋好友。有了這次經歷和體驗,我更加喜歡家鄉泉州的傳統工藝了。

一次失敗的實驗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9字

這天,我迅速的趕回了家,為的就是拿我訂的科學道具來做實驗。我拆開了盒子,按照書上所說的,準備了:一隻塑料火箭、一個底座、一瓶白醋、一包小蘇打粉。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吧!

我首先把火箭拿來在手裡,往裡倒入20~30毫升的醋,並往瓶底座裡放了兩小勺蘇打粉,然後再拿起底座,接著,把底座與火箭箭身裝在了一起,趕緊把火箭和裝在一起的底座給放到地上,並迅速躲了起來。因為發射後,火箭會射上三四層樓高,萬一抻掉下時砸到人頭,那就慘了。過了好幾分鐘,火箭並沒有象想象中的那樣一飛沖天。我走近一看,醋竟從介面處爆了出來,我當時想:可能是我沒有按緊吧!沒關係,再試一次!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我象之前的那樣,把事都給做好了,繼續把火箭連同底座放好,並趕緊躲了起來。過了幾分鐘後,火箭仍然沒有任何反應,我走了出去。一看醋竟還是從介面處飛濺出來了,還把我專門要搞實驗的書給弄溼了。我實在是沒辦法了,只好向剛剛回家的父親求助。父親知道了情形後,叫我用生料帶把火箭與底座的介面處用生料帶纏上幾圈。我頓時醒悟,想:對哦,我可以用生料帶把介面處纏幾圈,加強密封性,使火箭成功發射,我之前怎麼沒有想到呀!我趕緊照父親說的纏了幾圈,並開始了第三次實驗。

我還是按照之前的做法做好了所有事,並放好火箭。這次,我沒有躲開,而是觀察著。突然,我發現介面上方竟漏醋了,而介面卻沒有飛濺。我趕緊把父親叫過來。父親說:“因為醋與小蘇打會產生化學反應,由於火箭是由塑料製作的,且塑料太薄,不能承壓。因此產生的氣體和醋就從變形了的縫隙中漏出來了。由於火箭本身的質量不好,留不住反應產生的氣體,火箭就無法飛起來了。

聽了父親的解釋,我很是沮喪,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實驗地。雖然這次實驗以失敗告終,但卻學到了新知識,也讓我有了一個新體會:科學神奇而充滿魅力,但要領略她的魅力,必須先學好科學知識!

奇幻實驗秀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9字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們懷著期待而又激動的心情,參觀了一場奇幻實驗秀。

大幕緩緩拉開,映入眼簾的是一顆顆閃耀的行星,緊接著,臺上出現了一個精緻的“宇宙飛船”。飛船裡鑽出了三個滑稽的“阿爾法”星人,他們擁有彩色的爆炸頭,身穿長長的披風和一身先進前衛的太空服,實在是頗為有趣!

瞧,那個紅髮的“阿爾法”星人正咧著嘴向我們介紹“阿爾法”星的獨特發明—空氣大炮,空氣?大炮?空氣也能做大炮?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呢!不一會兒,“阿爾法”星人都握住大炮:“三、二、一,發射!”只見炮口噴出一個白色的圓圈,煙霧形成的白圈就像一個巨大的甜甜圈,看起來神奇而又可愛,這“甜甜圈”在空中越飄越遠,漸漸地,那一層薄薄的煙霧也在空中飄散開來,消失殆盡。臺下一片歡呼聲,我也不禁感嘆:“真是不可思議啊!”

這時,銀髮“阿爾法”星人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他微微一笑:“我表示不服!這有什麼呢?我還有‘獨門祕籍’呢!你們想看嗎?”“想!”臺下的觀眾們都沸騰了起來,誰不想見識見識“獨門祕籍”呢?他推來一個大大的實驗杯,然後拿出一個大盒子,他瞪大眼睛神祕地問道:“嘿!你們知不知道這是什麼?”大家好奇地睜大雙眼。我盯著那其中的純白液體,可怎麼想也想不出來。“就知道你們猜不上來,這可是零下196度的液氮哦!設想一下,當液氮太碰上熱水,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說罷,銀髮“阿爾法”星人將一盒液氮倒入實驗杯中,剎那間,杯中噴出一大片純白色的煙霧,只聽“嘭”的一聲,潔白的煙霧直衝舞臺頂端,多麼像柔軟潔白的片片雲朵,這潔白的雲霧,在空中飄散開來,然後緩緩落下,在舞臺中央濺起一朵碩大的“白棉花”,整個舞臺瞬間變成了一片雲海,那仙境般的舞臺,與燈光交輝相映,變得繽紛而絢麗,令人震撼而又驚喜,銀髮“阿爾法”星人在舞臺中央站著,從朦朧漸漸清晰,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許多同學都大聲叫好,我激動得快要說不出話來了,不得不承認這場表演真的太精彩了!

這次參觀令我覺得印象深刻,收穫頗豐,這更讓我覺得是一次奇幻之旅,讓我流連忘返,恍若夢境一般,真希望以後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凸透鏡燒紙實驗 篇11

敘事作文 ,566字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科學老師告訴我們,你們能不用打火機就能把紙燒著嗎?我們聽了以後很驚訝:不用火就能把物體點燃,這簡直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思議的。何老師笑眯眯的說,這件事有可能發生。

不一會兒,老師從辦公室裡拿來了一件實驗道具—一個不同尋常的鏡子。這個鏡子和普通的鏡子很不一樣。普通的鏡子鏡面是平的,而這個鏡子鏡面卻往外凸。這是什麼?我們驚訝地問。老師告訴我們:“心是一種特殊的光學原件—凸透鏡。”他告訴我們,不用其他東西,就用這個就能把紙點著。我們半信半疑。

只見老師拿出來一張比較薄的紙,然後將凸透鏡放到陽光底下。只見紙得上面出現了一個又小又亮的光斑。老師慢慢調整了幾下,只見這個光斑更小更亮了,老師告訴我們:這其實就是太陽光的焦點,是可以把紙燒透的。

我們稍微等了幾分鐘,只見紙冒出了青煙,我們大叫道:“原來不用火,真的可以把紙張燒透,這是為什麼呢?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違法的科學定理的嗎?老師嘿嘿一笑,對我們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科學道理,因為凸透鏡對光又會聚作用,如果把太陽光看成視平行光的話,會得到一個焦點,這個焦點溫度很高,一定會把紙燒透的。

我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頓時感到科學的奇妙。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一定要多研究科學,多研究科學道理,爭取讓自己的知識更充實。將來當一個小小科學家!

遊戲生活中的物理實驗探究 篇12

國一作文 ,1341字

日常現象、生活中的小遊戲以及我們的玩具中都蘊含著物理知識,隨著我們不斷增長的物理學知識和探究實驗的興趣,用物理知識的儲備來尋找所需要的資訊源,挑戰我們的學習興趣,開創遊戲的空間增長物理知識,讓我們意識到實驗不僅僅是走進實驗室才能完成的探究,更是讓生活中得到的實驗探究興趣。

許多生活現象都能引發我們遐想,一個不經意的想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會引導著我們去探索,去實驗。當我們用老花眼鏡(凸透鏡)看近處或遠處物體,我們會被意想不到的現象吸引;當新鮮的雞蛋在水中下沉,卻在不斷加入鹽的水中浮起,我們會為之驚訝;當我們用線和紙杯製成的土電話體會小時的樂趣;當我們可以用水杯和紙板托起水的激動。經過了大膽證實猜想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發現,原來物理是這樣充滿奧祕與神奇,充滿著樂趣。

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蘊含著物理道理,甚至一些小遊戲和生活現象都有讓我們覺得很驚奇,要來了解這個神奇的世界就用我們儲備的物理知識來解決。物理這門學科,培養著我們的小組實驗精神,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使我們對生活充滿好奇……

就拿我們人人熟悉的手機來說:當前手機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了,當我們在用它進行通訊、娛樂甚至上網時,還可以用它來做小實驗解決我們的學習知識,例如撥打放在桌面上調至振動的手機[1],可以聽到手機與桌面間因為振動而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進而我們會想,如果把教科書中可抽真空罩的實驗中的小鬧鈴換成手機,當撥打置於鈴聲狀態的手機時,以及不斷抽空氣的手機時,體會可以聽到鈴聲以及感到聲音在變小的過程,體會學習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但是在撥打時,發現手機是有訊號的,甚至是可以接通的,看來雖然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那手機訊號直接傳播的可能不是聲音,其實手機的訊號是一種電磁波,可以猜想出電磁波應該是可以在真空中進行傳播的。這就啟發我們,聲音與電磁波的性質並不一樣,宇航員就是藉助無線電來傳遞資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物理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的想象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而我們從小玩起來的小玩具也可以讓我們從物理知識中得到解決。

像如飲水鳥,將飲水鳥的頭按低,使其嘴接觸到水,讓後釋放,之後會發現它不斷地抬頭又不斷低頭完成飲水動作,也許之前我們會覺得這很好玩,現在我們會想到那飲水鳥是不是會永遠飲水下去?首先我們給予鳥一定的能量,可以猜想這種能量不是平白生成的。可會不會永遠存在下去,所以我們聽到的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這個玩具卻稱為“愛因斯坦也吃驚的玩具”,也想徹底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還有很多的探究去完成。也許現在我們的猜想或許不完善甚至是不正確的,而在生活中有很多現象我們可以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隨著我們物理知識的不斷掌握,更能體會到物理的神奇。

物理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它可以引導我們走入一個神奇的世界中,我們需要不斷觀察、提出質疑和探究實驗,我們的能量是無窮的,我們可以用永動機的精神去追求科學真理。

物理激發我們的興趣,培養我們的求知精神,我們能夠在玩耍中獲得知識,在生活中懂得物理道理,我們要對生活現象懷有疑問,用自己的物理知識來解決,去發現,這樣我們會發現,只有這樣做了,才會是成功者的作為,探究物理讓我們從走進實驗開始,興趣從探究中獲得!

感受科學實驗的魅力 篇13

國一作文 ,901字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步入初中,我們交到了許多新的朋友,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面對新的校園、新的生活,我們也很懵懂的,更多是興奮,正因為這樣才有了更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接觸嶄新的學科,第一次走進實驗室,感受科學實驗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它無窮的魅力。

記得第一次走進實驗室是要學習如何使用顯微鏡。當時生物老師剛開啟實驗室的門,同學們就蜂擁了進去,看到一排排整齊的顯微鏡,每個人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得高興。每個同學都迅速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恨不得馬上用顯微鏡來觀察。但是,在生物老師的強烈勸阻下,同學們還是剋制住了激動的心情,仔細的聽著老師講解。老師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講完觀察細胞的要點和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好給我們留下足夠的操作時間。感到時間過得真慢,老師終於講完了,可以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了。每兩個人一臺顯微鏡,於是我和我同桌開始分工:我做切片,同桌來切洋蔥膜。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載玻片,用紗布擦拭乾淨後,滴了一滴水在中央。這時,同桌也把表膜切下來了,我用鑷子夾起表膜來,放到水滴中展平。然後同桌把蓋玻片擦乾淨後,先把一邊放到蓋玻片上,另一端緩緩地落下,避免產生氣泡。這樣,一個洋蔥表皮的臨時切片就基本做好了。我把它染過色後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緊緊地夾住。剛開始一看,黑漆漆的,什麼東西也沒有,原來是忘了對光呀!我們一起把顯微鏡的反光鏡,粗準焦和細準焦調整合適之後,掂起了腳,仔細地觀察著,又看了看書,簡直是完全一樣啊!

從此我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和在實驗中科學家們對科學的熱愛。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在課餘多閱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參與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無論是美國的挑戰者號爆炸,還是全球計算機病毒的升級,從來都不能阻止人類追求科技進步的步伐。“知識就是力量”,培根這句膾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勵了多少渴求知識的人。如今,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

走進生物實驗室 篇14

國三作文 ,1218字

微塵中閃爍的晶體,昆蟲閃閃發亮的眼睛,水中搖曳的矽藻……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格外迷人的微生物世界。當微小的事物變得清晰可見,我們就可以弄清花粉的構成、鞭毛蟲的運動、植物的呼吸……

步入初一上學期,我們在老師的領導下練習使用顯微鏡。顯微鏡是生物科學研究中常用的觀察工具,從它被髮明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是人們瞭解微觀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瞭解了顯微鏡的構造後,我們開始學習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和整理等操作方法。我們觀察了有秩序有活力的動植物細胞,看到了許許多多生動輕靈的小生命。像洋蔥鱗片、黃瓜果肉細胞、苦草葉片細胞等植物細胞有著多樣的結構,它們具有各自的功能與用途,它們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在顯微鏡下,在實驗室中,一切生物都變得更加清晰和親切,顯微鏡以及多種精彩的實驗就這樣伴隨了我們一學期的學習。

令我記憶深刻的是觀察草履蟲的實驗。草履蟲、衣藻等屬於單細胞生物,因此用肉眼很難看見,我們從池塘和水溝中採集一些水樣,製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我細心操作著,在低倍鏡下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在顯微鏡的幫助下我發現草履蟲的運動並不是毫無規律的旋轉著,而是在遇到牛肉汁時主動前進,遇到食鹽時逃避刺激,因為那外形略像倒置的草鞋,所以我在觀察時會產生疑惑:草履蟲是否在任何時候都能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反應呢?我對這一疑問展開進一步實驗,反覆幾次後,終於得出結論。雖然草履蟲只由一個細胞組成,但也能準確地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能獨立完成營養、呼吸、排洩、運動等複雜的生命活動。這次試驗讓我認識到兩點,第一,在產生問題時一定要進行多次試驗,重複次數越多,獲得正確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自然界中的萬物生靈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本領,在實驗過程中要儘量避免傷害它們的行為,愛護和尊重這些生物王國中的精靈。

到了初二下學期,實驗已漸漸脫離不開我們生物上的學習,它也不僅僅幫助了學習,更在生活方式上給予我們啟示,像如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水蚤體型較小,要觀察心臟部位只能用顯微鏡。首先要配製不同體積分數的酒精,與蒸餾水形成一組對照。然後準備實驗用的水蚤、計時器,通過顯微鏡觀察水蚤在不同濃度酒精中的心率。經過略顯繁瑣的操作步驟後,我們小組列出一個數據表格,得出如下結論:水蚤心率會隨著酒精濃度的增加而降低,當酒精的體積分數達到20%時,水蚤會因酒精濃度過大而死亡。資料表明,酗酒會嚴重影響身體各器官的活動,使其功能衰退,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甚至是死亡。因此,青少年要更加註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健康。

在剛接觸實驗時我認為“探究”是一種科學的實驗方法,而現在,它更像是一種實驗態度,先有疑惑,再進行分析解決,永遠只為一個實驗目的而努力。我們可能做不到科學家們那般鍥而不捨,但我們能在不斷的實驗中找到探索的樂趣,能在實驗室中經歷成功與失敗,體味歡樂與辛酸。走進實驗室,走向另一條成長之路。

第一次做實驗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9字

老師說下個星期要去實驗室做實驗,我們懷著期盼的心情等待這一天。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一天!同學們走著整齊的隊伍大踏步走向實驗室,到了實驗室,我們眼花繚亂,有嶄新的黑斑,整齊的桌椅,各種各樣的實驗器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實驗器材了!但是,有很多器材我都叫不上名字,沒關係,等以後就知道了呢!

終於開始做實驗了,我們很想自己做,但很快的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實驗室法則的某一條,不能自己做,要等老師講了才行。“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是讓蠟燭熄滅!”劉老師說道,很多同學在下面討論,有的人說:“一吹就滅了!”劉老師又補充道:“用一個去了底的瓶子。”很多同學都有了疑問,劉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遍,先把蠟燭點燃,再把蠟燭滴到玻璃片上,把蠟燭固定上去,再把去了底的瓶子罩在上面,慢慢的蠟燭就滅了。劉老師告訴我們因為氧氣不夠,燃燒需要氧氣,老師讓我們試一試。

我們學著老師的樣子,先把蠟燭點燃,我們組都是女生,都不敢點火,我自告奮勇,把蠟燭點好了,再把蠟油滴在玻璃片上,固定住蠟燭,然後把去了底的瓶子放在上面,蠟燭過了一會兒就自己滅了。“我們成功了!”我歡呼道。做完了這個實驗我們很驚訝!這個實驗太有趣了!

自從這個實驗成功了,我就很有成就感,也很驚訝。太有趣了!

奇妙的實驗室 篇16

國三作文 ,837字

今天,我們要上一節校園實驗課。全班都將出發前往實驗室,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好期待啊。

一大早,我就到了學校。不久,同學們一個一個陸續進入教室。等人到齊了後,我們就進入了空間穿越門,準備前往實驗室。注意,我現在可不是在2016年,而是在60年後,也就是2076年。在這60年間,科學家們發現了空間節點,只需10秒就能繞地球轉一圈,使人類可以在各個地方暢通無阻。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偉大發明,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以後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通過穿越門,瞬間我們就來到了實驗室。剛走進實驗室,我們就看見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蝴蝶,閃爍著各種顏色的光,宛如仙境一般,美麗極了。正當我們陶醉其中之時,突然,剛看到的一切都消失了。一個穿著白色外套、滿臉鬍鬚的男人走了過來,說:“同學們,剛剛的蝴蝶美嗎?”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美!”“其實,剛剛的那些蝴蝶都是我們用3D虛擬技術虛構出來的。這節實驗課就是讓同學們瞭解一下3D虛擬技術,順便放鬆一下,你們說好不好?”“好”“OK,那我就開始了。”

突然,一下子四周就黑了起來。當光線逐漸明亮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正在一片大草原上。一隻龐然大物緩慢地向我們走來,同學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一隻暴龍,恐龍中最凶殘的一種。我們都害怕極了,但是它居然就這樣從我們的身體中穿了過去。過了幾分鐘,我們才回過神來,想起這只是虛構的影像而已。

不一會兒草原上就熱鬧起來。翼龍在天上飛,三角龍、劍龍、暴龍在地上跑,各種恐龍應有盡有。同學們也因為想起了這些只是虛擬的,因而更加放肆,四處奔跑,看這看那。這場景就像是一個動物園一般,只不過是遠古時期的,動物也沒有被關起來。人們都說好奇心害死貓,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有個同學想知道遠方的叢林裡有什麼東西,結果他一頭撞在了實驗室的牆上,而且還撞壞了牆上的裝置,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於是,我們就被他一下子撞回了現實。

面對這種突發情況,老師只好讓我們先回教室,可是我們全班人都在想:哎,要是能讓我們在實驗室再多待一會兒,該多好啊!

實驗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1字

從小我就對自行車上的齒輪很好奇,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便給我們講了關於齒輪的知識。

剛到實驗室,每個小組就去拿儀器。老師讓我們把組裝好的儀器拆了,然後自己動手組裝。有些同學把儀器的紅點給裝反了。有些同學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裝好後,有同學在轉大輪玩。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問題。這些題目一寫出來,同學們都開始認真思考,並提出自己的觀點。經過實驗後,我明白了:大輪轉動一圈,小輪轉動二圈。小輪轉動一圈,大輪轉動半圈。如果大輪順時針轉動,小輪則逆時針轉動。如果大輪逆時針轉動,小輪則順時針轉動。由此得到一個結論:大輪轉得慢,而小輪則轉得快。老師又讓我們數了數大輪的個數和小輪的個數。我們數了一下:大輪有三十個,小輪有十五個。呵,大輪正好是小輪的二倍。最後,老師給我們總結了三點做實驗的過程和注意:組裝儀器,記得不要把齒輪裝反。大輪轉一圈,小輪轉一圈,比較快慢。轉動大輪看小輪,比較方向。

這次的實驗不僅讓我知道了關於齒輪的知識,也讓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科學,只要你能善於觀察這個世界。讓我們一起愛上科學,愛上大自然,也愛上這個非常神奇的世界

奇妙的實驗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8字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只見老師拿著一把尺子走進了教室。

“真奇怪!這節課不是科學課嗎?汪老師為什麼要拿尺子呀!”

汪老師一言不發,先把準備好的紙撕成碎片,零零星星地放在桌子上,再拿出那把透明的塑料尺,裹在一塊毛巾裡來回地摩擦,教室裡鴉雀無聲,所有同學都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老師的實驗過程。汪老師的尺子在毛巾上摩擦了兩分鐘後,用被摩擦的那一頭向小紙片靠近,這些小紙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一塊兒想方設法地向著被摩擦的那一段“跳”,有的小紙片“跳躍”成功,緊緊地貼在尺子上;有的小紙片始終沒能成功,但從不氣餒;有的小紙片一動不動像故意反抗……

當汪老師把尺子向左移動時,大部分小紙片就像“舞女”一樣跟著尺子“翩翩起舞”,當汪老師把尺子向右移動時,那些“舞女”又隨著尺子“翩翩起舞”。同學們都希望老師把魔力傳授給自己,而汪老師卻微微一笑說:“我的技巧是使用了靜電現象,靜電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脫毛衣時會產生靜電,摘帽子時也會產生靜電,大家可以照著我的樣子,自己去體驗一下靜電的神奇吧!”

我們都學著老師的樣子去做,大部分都成功了,老師寫下了這節課的總結:物質同時具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當我們用尺子靠近紙片時,尺子有負電荷,紙片有正電荷,在靠近時就產生了相互吸引的現象了。我們恍然大悟,這節課真有趣呀!

不僅學會了靜電知識,還了解了靜電的奇妙。

有趣的實驗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4字

隨著悠揚的上課鈴聲響起,我們班的科學老師—沈老師大步走進教室,笑眯眯地向我們宣佈:“同學們,今天我要帶你們去操場做一個實驗。”我們都很喜歡做實驗,自然全都大喊“好”。

大家跟著老師來到了操場。只見操場上驕陽似火,一片片樹葉躺在地上,舒舒服服地晒著太陽。這個時候,老師突然神祕地拿出了一個放大鏡,對我們說:“同學們,下面我們做的實驗就是用放大鏡燒樹葉。”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全都議論了起來:“放大鏡怎麼燒樹葉?”“難道放大鏡不光能放大東西,還能當打火機?”老師聽見了我們的議論,說:“做完實驗,你們就知道了。”

只見沈老師蹲在地上,細心地找起了樹葉,看那片,搖搖頭,摸摸這片,又搖了搖頭。過了好一會兒,老師終於找到了樹葉,對我們說:“大家快過來,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一隻手拿著樹葉,另一隻手把放大鏡舉到了樹葉上空,頓時,樹葉上出現了一個閃亮的光點,圓圓的,小小的。我心想:“這是什麼啊?”老師似乎好知道我們在想什麼,還沒等我們發問,便說:“這個光點是放大鏡的焦點,放大鏡把太陽的光和熱聚集在這個點上,便出現了這個光點。”這時,焦點下的樹葉變成了焦黑色,樹葉上也冒出了一陣淡淡的青煙。我們的雙眼全都緊緊盯著這個焦點,生怕漏掉了什麼神奇的事情。這時,樹葉上似乎冒出了火花。老師連忙移開放大鏡,舉起樹葉。只見樹葉的中間多出了一個小圓洞,洞的周圍一片焦黑,一看就是被燒的。我們看了,全都驚訝地喊了聲“哇”。

回到教室,老師說:“為什麼放大鏡能夠把樹葉點燃呢?因為放大鏡是一種凸透鏡,凸透鏡有聚光、聚焦的作用。它把太陽的熱量全都聚集在了一點,溫度自然就變高。當溫度達到樹葉的燃點時,樹葉自然就燒起來了。”聽了老師的話,我心想: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中國很難出現牛頓作文 篇20

高三作文 ,5168字

【篇一:被同化的天才】

現在最經常聽到的一句抱怨便是:為什麼諾貝爾獎的得主中,中國人那麼少?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人才的要求與渴望。然而,歸根結底,中國不出牛頓的原因便是浮躁與鑽研精神的缺失。天才都被同化了。

人說,毛毛蟲只有靜下心來化繭,經歷數週的磨難,才能化蝶。人才不也是如此?有哪個人才是每天吃喝玩樂,輕輕鬆鬆地得了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一邊高呼著人才的誕生,彷彿就要發起“全民大鍊鋼”運動,卻沒有人靜下心來。若是牛頓也天天這樣,連蘋果樹的影子都摸不著,哪怎還會有牛頓三大定律呢?屠呦呦在實驗室中做了多少實驗啊?數年的努力才讓青蒿素聞名於世。若是一直浮躁,不要說科學的理論了,就連科學隱藏在什麼現象中,你也發現不了。

另一種現象就是鑽研精神的缺失。在學校裡,學習的知識都好像僵硬的鴨飼料,一直持續不斷地填充著被關在籠子裡的鴨子們。在這個灰色的沒有疑問與好奇的世界裡,極少人選擇發問,哪怕是生活中任何細小的部分。偶爾有孩子成為灰色世界中的一抹亮色,提出“為什麼”,也很快被成人馬虎的應對所同化。中國人啊,失去了好奇的能力,又怎能帶著問題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呢?不好奇,不思考,頭腦空空。這樣的社會風氣是導致中國天才被同化的最大原因。

這兩種問題的實質便是資訊時代下必然導致的問題。在各種高科技的便利下,人們舒適地享受著生活,鮮少有人願意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去思考一些問題。此外還有填鴨式教育對孩子們思想的僵化與毒害。學校只塞給孩子們知識,卻從未讓孩子們學會好奇與提問。最重要的並非答案正確,而在於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這大概便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缺陷吧。

百年前,魯迅先生寫下《未有天才之前》呼籲民眾做培養天才的泥土。而如今我卻想呼籲人們去嘗試以天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改善浮躁的社會風氣。因為培養天才的泥土已經有足夠的營養了,花朵卻仍然不盛放。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政治強國,人們卻總有一種科技滯後的自卑感。因此國人應當戒浮躁,多思考。畢竟要仰望星空的話,首先應當做到腳踏實地。不要讓天才被不良的社會風氣同化,才能使中國出得了牛頓。

【篇二:建木與泥土】

茫茫人海,在中國這片豐盈的土地上,淡薄的蒼穹下曾有多少“建木”拔地而起,俯視著大洋彼岸,而如今,繁花凋零,在這片土地上似乎只有漫天沙石和寥寥幾根野草,幾株盆栽。

是什麼造成了這片大地的荒蕪,相較於創新之意日益強盛的西方,我們欠缺的是文化底蘊嗎?是天賦上的差距嗎?我認為不是。魯迅曾對於天才的養成作過評價,他認為天才確實是有一定天賦的,而這個培養的過程是需人民做泥土,從此來輔助天才的出現。

而今的中國社會確實是重視學習的,我們有完備的教育體制,精緻而美麗的圖書館,不可謂不重視學習、不重視教育。那究竟與西方相較差在何處?猶太人被稱為“天空上的民族”,他們人口僅為千萬,也即我國的百分之一,但世上大多數傑出的科學家都是猶太人。他們有個特點,十分喜歡對著天空,半眯著雙眸深思著內心的疑惑。我恰認為這點十分重要,我們的社會環境過於刻意,刻意地模仿西方的城市。我們應該堅持自身的文化品質,而非從他人處複製而來,以此作基石,而非如白巖鬆所說:“中國人沒有閒暇功夫坐在樹下。”

說到底,這就是社會風氣所決定的。若每一箇中國人都如猶太人一般堅持自身的內在,而非外來文化的衝擊,那整個社會必然不再如現在一般功利。

同時,整個社會想要做好泥土,不僅僅需要獨立自主的文化,還需要人們自發的,自主地對自我精神品質的提高。

古時有多少人從亡國的痛苦、被貶的失意中走來,但最後卻是因此而得到了內在的昇華。李白依舊狂放不羈,瀟灑自在;陶淵明的棄官歸隱,在《歸去來兮辭》中看出他內心的豁達,較之前也是一種境界上的提高。這些都是值得借鑑的例子,我認為現在的中國人之所以出不了天才,刻意追求成功卻一事無成是因為內心中缺乏真正的堅毅。

而當每一箇中國人能夠真正的擁有堅定的信念,發展自己獨有的人生觀,堅守著傳統文化,社會風氣才會有大的提高,也就能造成肥沃的“泥土”,養育神樹“建木”,而不至於如白巖鬆所說“現今的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

【篇三:天才在哪】

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鬆曾說中國難以成就出一個牛頓,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為什麼中國成就不了一個天才?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按照常理來說,尋找出一個天才並非難事,那為何我們卻找不到呢?或者說為什麼我們成就不了一個天才呢?魯迅先生曾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寫出環境對人才的作用。一方水土和一方百姓都是孕育天才的土壤,那我們便不得不自我剖析一下原因了。

為何中國出不了牛頓?白巖鬆說,因為中國人沒有時間坐在樹下。這理由有些可笑,但事實不就是如此。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口大國,其生活壓力不言而喻,孩子之間的學業競爭,成人之間的工作競爭,讓人已無閒暇時間再去思考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我們是孕育天才的土壤,而我們自身都缺少養分何以鑄就一個天才誕生。我們缺乏思考的給養,理性認知的滋潤,我們無法為一個天才創造生存發育的條件,所以現今的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

但這些都不是最後根本的原因,因為無論土地本身多麼貧瘠總還是可以提供一個立足之地,生存之源,而究其本源,為什麼中國難以造就一個牛頓,主要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影響下,人們變得不再充滿成為天才的鬥志,他們思想上的不重視使得他們行為表現上的不作為,這該如何造就天才?

土壤本身其實總是一種外部條件,而一顆種子若本身就失去了萌芽的希望,那麼再肥沃的土地也成就不了一個天才的誕生。

當中國人有空坐在蘋果樹下時,他們也只會抱怨蘋果為什麼會砸到頭或者心中竊喜地吃下意外收穫的蘋果。或許在一個旁觀者看來這樣的行為有些可笑,但我們此時正是那個抱怨的人或竊喜著吃蘋果的人。

是我們過於追求表象,太過重視眼前的利益而讓我們失去了探究事物真相的動力。我們不懂得追根溯源尋求蘋果落地的真相,而只知聲討蘋果砸到頭的痛楚,我們不明白蘋果落地的原理,只知享受其甘甜美味。

假使有一天,當我們坐在蘋果樹下,能像牛頓一樣思考,我們便可不必擔心中國的天才在哪,只需坦然成為孕育天才的土壤等待人才出。

【篇四:心有幽蘭】

多一點寧靜,閒看庭前落花,輕搖羽扇綸巾。多一點思考,在星子如晝的時分倚在南窗旁看月明星稀、河漢清淺。在心中栽下一株幽蘭,讓自己的心慢慢沉澱,不失為人生的大智慧。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如猛獸追逐獵物般急功近利的現代人時時刻刻都在匆匆趕路,生怕自己沒有跟著手錶上滴答的秒針保持一致的步伐,但這一切卻又是徒勞無功、碌碌無為。現代人都活得太表面、太浮躁。

私以為,唯有戒掉驕躁、戒掉膚淺,方能成就大事。

“現今的中國很難出現一個牛頓,第一,中國人沒有閒暇功夫坐在樹下,第二,蘋果砸到了中國人,中國人第一選擇是抱怨,憑什麼砸到我頭上呢,第二選擇就是吃了”,白巖鬆如是說。

誠然,在大時代背景下,所有人都是忙碌的,可是真的沒有閒暇嗎?美國心理學者勞倫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指出精英們的時間都是付諸於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而可悲的是,現今我們都太過急功近利,活得太驕躁,若將重要的東西都認為是名利和慾望,自然沒有時間坐在樹下,更無謂創造輝煌。

“將自己的心奉給思考而不是抱怨,才可以創出自己的天地。”顏寧留學回國後潛心研究,不急於求成。當她的學生替她惋惜,生活無法帶給她《歡樂頌》中安迪的豪車和衣飾時,她是這樣回答的。此言妙哉!只會抱怨而不會思考的人永遠是膚淺的人,是鄙俗的人。生活在生活的表面,隨波逐流,將會迷失你的雙眼,無法分辨周圍的汙濁與澄清。如此,你將無法成為衝破淤泥而不染自身的蓮藕,被人讚頌;只會成為裹挾著淤泥而生的田螺,為人恥笑。

試想,若人們面對掉下樹的蘋果不是抱怨亦或是吃了,而是多了一點思考和感悟,那麼現如今的社會上、在物理學界的新星或許就會是“諾貝爾哥”郭英森或者是其他中國人了。

要像三毛從沙漠回來後一樣洞明世情,不隨波逐流,方能學會做人;要像林徽因在雲端漫步一樣看清世事,不被名利所擾,方能感悟生活;要像路遙“與其認真,不如隨意”一樣不爭名利,淡泊自然,方能直麵人生。

蘭秀深林,不以無芳而自抑;傲雪寒梅,不因無人欣賞而凋落。學會戒掉驕躁與膚淺,學會忘掉功名與利慾,心有幽蘭,才能成就自我。

【篇五:拒絕浮躁,靜心生活】

仍記得幾年前季羨林先生去世,中國人無不扼腕嘆息,說中國再無大師。但是這種扼腕嘆息之後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中國再無大師的結果呢?央視主持人白巖鬆的話一語中的,現在的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一是沒有閒暇功夫坐在樹下,而是即使有蘋果砸下來,也不會去思考原因,或是抱怨,或是乾脆把它吃掉,這真是可憐的結果。然而面對著這樣的一個結果,我們該有哪些反思呢?

改革開放數十載,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日新月異,但是幸福指數卻是緩慢爬行。在北上廣擁擠的人潮中,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著匆忙,大家都在奔走,都在趕時間,但是最終我們的時間都用到了什麼地方呢?地鐵裡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捧著手機或是ipad,放著的是搞笑的電視節目,或是冗長的電視連續劇。據統計,德國人平均每週的閱讀一本書,每月的全國讀書量數以萬計,但是中國幾乎每天都會有新書出來,中國每個人的讀書量呢?據統計每人每年不足三本,真是少的可憐,難道不是嗎?所以,我們需要向浮躁的生活說“不!”,學著拒絕,然後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去學習和思考。

回頭想一想,為什麼當蘋果砸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我們或是抱怨,或是乾脆吃了呢?對於自我舒適的追求方面,人們是永遠不會滿足的。相信生活中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嫌棄生活過於舒適,食物太過好吃,高鐵的速度太快,生活過於方便,我們一直奔走在這條不斷滿足於自己的路上。我們需要更多的金錢來讓自己住上大一點的房子,開上好一點的車子,讓自己過更舒適的生活,但是對物質方面的無限追求讓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精神仍舊出於飢餓的狀態,並且它已經飢餓了很久很久了。

當蘋果砸中我們的腦袋時,果斷吃掉是對“食物的尊重”,畢竟“吃貨”這樣一個詞也漸漸的成為人們標榜自己個性的詞語了。但也有可能我們在追求舒適度的同時已經漸漸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不是沒有靜下心去思考,而是靜下心之後發現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思考,從何思考!這對我們來說更是可悲的!

固然一個大師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每個人自己都應該在不斷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時,多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拒絕浮躁,真正靜下心來感受生活,將來的某一天,當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時,希望我們中能夠有人能夠成為下一個“牛頓”。

【篇六:未有牛頓之前】

白巖鬆曾言道:“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的原因一是當今中國人閒暇時間過少,二是中國人在被蘋果砸到之後的反應卻是抱怨與吞食。”相似的共通感從魯迅先生的言語中與白巖鬆先生的話中連起了一條線。魯迅寫道:未有天才之前。而如今我卻想提:未有牛頓之前。

“現今的中國社會很難出一個牛頓。”一句話卻足以使心靈受到震動。魯迅先生指出是環境扼殺了天才的出現,而如今看似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大國—中國,不也正面臨著如此的窘境嗎?有時也會令我感慨,歷史歷史,以史鑑今,不無道理。

現今的中國人在時間與價值觀上較之以往發生了改變。人們忙碌於各種鬧市喧囂之中,很難再有閒情逸致去靜心思索一個問題,人們總忙於奔波看似各種的高價值事物,卻忽略了其實最有價值的是人類自身的思想。若都如《變形記》中機械可怕的社會一般,那麼人們確實失去了其自身的價值,被麻木所操控著,而民族思想與精神文明便會走向泯滅,更別提是否會出現第二個牛頓了。“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而關鍵在於,人們是否願意去擠,去質疑與發現。

於是在當今社會之中,“工匠精神”成了治癒浮躁的一味良方。“中國人第一選擇是抱怨。”這句話多麼觸目驚心,在浮躁之中徒添抱怨只會使負能量積累,而對於創新、發展毫無用途。近期熱映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使人們深切地體會到了工匠精神的傳承與那一份可貴的專注與細緻,在社會中引起廣泛反響。亦如日本眾人皆知的“煮飯爺爺”與“壽司之神”,是他們願意靜心於自己所專注的事務併為之奉獻,在浮躁的社會中注入一劑強心劑。我想,如果人們都醉心於自我事業,甘於深究與奉獻,那麼現今中國再出一個牛頓並非難事。

白巖鬆的第三句話是極富諷喻意味的,“中國人把蘋果吃了!”人們在一笑而過之後卻從心底感受到了人們的漠然與從眾心理。貨車在高速傾覆卻遭鄰近村民哄搶之事已屢見不鮮,人心善意的淡薄化、自私化與從眾化又如何激發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如何造就中國的牛頓?

未有牛頓之前,讓中國的國民素質與創新素質能與發展速度相匹配,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寬容對待這些現象,堅信在時間的淘洗下,中華民族會有價值觀、時間觀、工匠精神與社會正能量,如此而來,千萬牛頓必會孕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