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新編相關作文20篇

鑿壁偷光新編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0字

話說大家都知道鑿壁偷光的故事吧,講的是西漢宰相匡衡小時候因家貧而在牆上鑿了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看書的故事。照道理,這樣的事應該不會在現在發生了,可在我的身上,這個故事又重演了。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我作業做到很晚,剛想看會書就被媽媽趕上了床:“去去!睡覺去!”我不情願地爬上了床。雖然已經夜深人靜,父母也呼呼入睡了,可我的書癮犯了,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心中猶豫著:起來看書,怕被爸媽抓住,臭罵一頓;而接著睡覺,我的心中卻還是念念不忘那本尚未看完的“福爾摩斯”。終於下定了決心:看!可又陷入了難題,怎麼看?若是光明正大的開燈看書,怕多半要被爸媽抓住;而坐在廁所裡看書,“安全”是“安全”了,可我又不滿意那裡的環境……

終於,一個天才的點子浮現在我的腦中---我要“被裡偷光”!我二話不說,飛速鑽出被窩,拉開抽屜,拿出手電筒,再抄起那本書,快速地躲回床上,將自己蒙在被子裡,翻開書頁,開啟手電筒,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開始我還是很警惕的,不時拉開被子,四處張望一番,再回去接著看書……有時聽到“咚咚”腳步聲,趕忙將書放到旁邊的書桌上,手電筒塞到枕頭底下,探出頭,假裝睡著了,實則偷偷地觀察四周,卻發現只是虛驚一場,便長吁了一口氣,繼續“偷光”。第二個晚上,我故伎重演……連著幾個晚上都相安無事,我也漸漸地放鬆了警惕,沉浸在書的海洋裡了。直到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被窩裡有滋有味地看著我心愛的“哈里波特”。突然,被子猛地被掀開了,媽媽凶神惡煞的臉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嚇得把書和手電筒都扔了出去。毫不疑問,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爸爸聽說了這件事,嘲笑我這是“新鑿壁偷光”。

匡衡鑿壁偷光,讓他名留千史,引得眾人讚美,而我的“鑿壁偷光”卻這招來了一頓毛栗子。同樣是讀書,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下,結果卻大相徑庭,其實世間不少事也是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合適的事情。(公眾號:我們555666)

鑿壁偷光新編 篇2

國一作文 ,834字

話說匡衡小時候家裡窮,沒有燈,於是偷偷在牆上鑿了個洞,借鄰居家的光讀書。長大之後當了官發了財,鄰居便找上門來。

只見鄰居找到匡衡理直氣壯地說:“你必須給我五十兩銀子。要不是你鑿穿了我家的牆,藉著我家的光來讀書,你怎麼可能當上大官?”匡衡一言不發,旁邊的侍衛輕蔑地說道:“據說你當初連一根蠟燭都不借給主子,但凡你肯借拉出給主子,我們主子也不至於要藉著牆縫的一點點光來看書!更何況你那牆本就是自己裂的!你居然敢反來向主子要錢!不要臉!”匡衡喝到:“不得無禮!”,又朝著鄰居微微行了一個禮,“鑿壁借光之恩匡衡自然沒齒難忘,只是五十兩銀子數目過大,城中饑荒之人甚多,匡衡願救濟更多人。您若是不嫌棄,還望能以酒水謝恩。”鄰居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憤憤然離開了。到家之後心想道:這個匡衡實在頑固,看來得從他身邊人入手。

鄰居找到匡衡的侍衛說:“你回頭替我說話,就說我的日子苦,妻子得了風寒……事成之後我就把錢分一半給你。”侍衛猶豫了片刻禁不住誘惑,答應了。

果然鄰居又來了,不耐煩的說:“總而言之,你給我錢,這就完事了。”“你家牆上本就有一小道裂縫,我只是稍微鑿寬了一點點,你又為什麼要這麼糾纏不清!這五十兩銀子你不知可救助多少百姓!我去幫你把洞填上可好!”匡衡漲紅了臉,拂袖而去。鄰居趕緊給侍衛使眼色,侍衛立馬就追上前去。悄悄地對著匡衡說:“一到冬天寒風都從那小洞進來了,害得他妻子得了一身病,又沒錢給他妻子治療,您就可憐可憐他吧!”匡衡一時愣在原地,稍加思索覺得侍衛說的對,心懷歉意地給鄰居送去了五十兩銀子。

傍晚,侍衛偷偷地找到那個鄰居,鄰居言而無信,不願分錢給侍衛,侍衛很是氣憤,卻又不敢去匡衡那爾揭穿他,只能懊惱的離去……

鑿壁偷光新編 篇3

國二作文 ,834字

話說匡衡小時候家裡窮,沒有燈,於是偷偷在牆上鑿了個洞,借鄰居家的光讀書。長大之後當了官發了財,鄰居便找上門來。

只見鄰居找到匡衡理直氣壯地說:“你必須給我五十兩銀子。要不是你鑿穿了我家的牆,藉著我家的光來讀書,你怎麼可能當上大官?”匡衡一言不發,旁邊的侍衛輕蔑地說道:“據說你當初連一根蠟燭都不借給主子,但凡你肯借拉出給主子,我們主子也不至於要藉著牆縫的一點點光來看書!更何況你那牆本就是自己裂的!你居然敢反來向主子要錢!不要臉!”匡衡喝到:“不得無禮!”,又朝著鄰居微微行了一個禮,“鑿壁借光之恩匡衡自然沒齒難忘,只是五十兩銀子數目過大,城中饑荒之人甚多,匡衡願救濟更多人。您若是不嫌棄,還望能以酒水謝恩。”鄰居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憤憤然離開了。到家之後心想道:這個匡衡實在頑固,看來得從他身邊人入手。

鄰居找到匡衡的侍衛說:“你回頭替我說話,就說我的日子苦,妻子得了風寒……事成之後我就把錢分一半給你。”侍衛猶豫了片刻禁不住誘惑,答應了。

果然鄰居又來了,不耐煩的說:“總而言之,你給我錢,這就完事了。”“你家牆上本就有一小道裂縫,我只是稍微鑿寬了一點點,你又為什麼要這麼糾纏不清!這五十兩銀子你不知可救助多少百姓!我去幫你把洞填上可好!”匡衡漲紅了臉,拂袖而去。鄰居趕緊給侍衛使眼色,侍衛立馬就追上前去。悄悄地對著匡衡說:“一到冬天寒風都從那小洞進來了,害得他妻子得了一身病,又沒錢給他妻子治療,您就可憐可憐他吧!”匡衡一時愣在原地,稍加思索覺得侍衛說的對,心懷歉意地給鄰居送去了五十兩銀子。

傍晚,侍衛偷偷地找到那個鄰居,鄰居言而無信,不願分錢給侍衛,侍衛很是氣憤,卻又不敢去匡衡那爾揭穿他,只能懊惱的離去……

《鑿壁偷光》讀後感 篇4

《鑿壁偷光》讀後感作 ,510字

今天,我又一次看了《成語故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鑿壁偷光》這個故事。它講述的是古代西漢經學家匡衡小的時候家裡貧困,常常吃不飽飯。於是他去有錢人家幹活,提議以借書來讀作為工錢。借來了書,匡衡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可是晚上看書要點燃油燈,他家又沒錢買油燈,怎麼辦呢?他在屋子裡轉來轉去,突然發現破屋的牆隱隱約約的透出光亮來。於是匡衡乾脆在這牆上鑿開一個洞,更多的光亮就透進小破屋來了。從此以後,匡衡每天夜裡就拿著書靠近牆洞藉著鄰居家的油燈光,認真刻苦的讀書,直到燈滅,才去睡覺,後來他成為了有名的大學問家。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刻苦學習的道理,我們今天不需要鑿壁偷光,學校和爸爸媽媽都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上課不懂的地方老師總是耐心的講了一遍又一遍
,家裡媽媽給我買了好多好多的課外書以及對學習有幫助的教程。可是我總是很少看,倒是看電視,玩遊戲我是最積極的。看看匡衡,為了看書,不惜去給別人做工。讓我感到很羞愧。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老師經常跟我們講這個道理,我也知道學習的路上充滿了艱辛,但是以後我要向匡衡學習,不怕困難,不放棄,認真學習。我相信我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加油!

讀《鑿壁偷光》有感 篇5

讀後感 ,440字

我非常的喜歡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叫《鑿壁偷光》。故時候一個小孩叫匡衡。他小的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買書看。匡衡是跟一個親戚學認字的。這才有了看書的能力。那時的書非常了貴重,匡衡只好向有書的人借書,因為當時的書很珍貴沒有借給匡衡看,但是匡衡為了看書,去給別人家打短工,他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幾年過去了,匡衡有了足夠的書可以看。但他白天還要幹活晚上沒有燈,不能看書。所以,他就偷人家的光。由這件事我想到爸爸給我講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他不珍惜時間,他小的時候不努力學習。等長大了,他卻後悔沒在小的時候學習,長大就後悔了。所以,你小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學習,長大才有好的日子過。

從這兒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了好的學校,上好學,長大才不會後悔。

聽了爸爸的這幾句話,我又聯想到老師講過的一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意思是,小的時候每一分鐘,每一秒都要珍惜,如果你不珍惜時間,千金也買不回來。

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否則,千金也買不回來時間。

《鑿壁偷光》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344字

前幾日,翻閱媽媽給我買的《成語故事》無意中讀到了《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故事雖然簡短,我卻深受啟發!

《鑿壁偷光》講得是西漢時期的匡衡,幼年因家貧白天打工幹活,夜晚鑿壁借鄰居燈光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丞相的故事。故事剛看完,我的臉就紅了,內心也是對匡衡丞相深深的敬佩。

看看匡衡那是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他不畏艱難,想學肯學自己動腦筋,勤學苦練,再想想我自己,今天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我卻不珍惜。時常對老師和父母的教誨衝耳不聞,甚至反感偷懶,也時常因媽媽給我買課堂外的書籍和學習資料,覺得是在給我增加學習負擔而發脾氣。對比匡衡,我真的覺得很羞愧。

我很慶幸在我此時的年紀讀到了這個故事。認識了匡衡,為時不晚矣。今後,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認真努力學習。爭取和匡衡一樣,最終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鑿壁偷光》讓我明白了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5字

我們學校有一個“天天故事會”的活動,就是每天上下午第一節課的前五分鐘,每位同學都會輪流講故事。記得那是下午的第一節課,一位同學給我們講了《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匡衡勤奮好學,但家裡沒有蠟燭。鄰居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由於匡衡勤奮好學,終於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想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學習一定要勤奮、刻苦。條件越艱苦,越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聽完這個故事,我感覺到很羞愧。記得有一次,我一邊做著作業一遍看著動畫片,聽見隔壁的小夥伴喊我去踢足球,我放下手裡的筆和沒寫完的作業,就迫不急待地和小夥伴玩去了。等到媽媽下班回來檢查作業,發現我的作業還未完成,並且有很多的錯誤,字也寫的不端正。媽媽嚴厲地批評了我,我也羞愧地低下了頭。

再想想匡衡,他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都不忘讀書,還鑿壁偷光讀書。而我呢?學習上只要一遇到困難就叫苦叫累。爸爸每天開車接送我上學放學,把我送到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爸爸媽媽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如果不知道好好珍惜,怎麼對得老師和爸爸媽媽呢?在課堂上,當老師站在講臺上教給我我們知識時,有的同學在講話,有的同學在玩筆和橡皮擦,有的坐著發呆……這麼寶貴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珍惜時間,好好學習,以匡衡為榜樣,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鑿壁偷光》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344字

前幾日,翻閱媽媽給我買的《成語故事》無意中讀到了《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故事雖然簡短,我卻深受啟發!

《鑿壁偷光》講得是西漢時期的匡衡,幼年因家貧白天打工幹活,夜晚鑿壁借鄰居燈光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丞相的故事。故事剛看完,我的臉就紅了,內心也是對匡衡丞相深深的敬佩。

看看匡衡那是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他不畏艱難,想學肯學自己動腦筋,勤學苦練,再想想我自己,今天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我卻不珍惜。時常對老師和父母的教誨衝耳不聞,甚至反感偷懶,也時常因媽媽給我買課堂外的書籍和學習資料,覺得是在給我增加學習負擔而發脾氣。對比匡衡,我真的覺得很羞愧。

我很慶幸在我此時的年紀讀到了這個故事。認識了匡衡,為時不晚矣。今後,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認真努力學習。爭取和匡衡一樣,最終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觀《鑿壁偷光》有感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1字

今天我在陋室觀看了《鑿壁偷光》這個視訊。其中講了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小孩叫匡衡,他的家裡十分貧窮。他為了讀書,就去給別人家打短工,卻不要工錢,只要借書給他看。但是匡衡在別人家裡的時候只能在中午讀書,所以他決定把書借回去,晚上閱讀,可是家裡沒錢買燈油。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在東邊的牆上的有一點點光,他便把洞鑿大了一點來看書。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讀書不是靠優越的環境,而是靠刻苦的學習。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匡衡家裡沒燈,他卻能刻苦的讀書。這真是令人佩服呀!

現在想想我們,我們有書、有燈、甚至還有自己專門的讀書室。但是,我們卻還要過得更好。媽媽催我們讀書時,我們還想著玩耍;爸爸叫我們上學,我們卻還想著睡覺,有一些人甚至還想逃課!而匡衡,沒有書、沒有燈、更沒有讀書室,他卻會抽用夜晚的時間,利用鄰居的光亮,借別人的書來讀。同樣的周恩來小時候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有一天已經很晚了,他就用涼水洗臉,把瞌睡趕跑了。還有許多名人的刻苦故事,怎能不讓我慚愧!

有人曾說過:“海洋深處魚兒大,書海深處學問多。”所以,我們應當像匡衡學習!像周恩來等名人學習!我相信:我會以認真、刻苦的心態來學習!並且我會以吃喝玩樂為恥辱,以認真刻苦為榮耀!

這就是我看《鑿壁偷光》的觀後感受!

鑿壁偷光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2字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是一個很愛讀書的孩子,很想讀書,但家裡很貧窮。他每天清晨出門砍柴、放牛,傍晚回來,到家時天已黑了。他邊走邊對著夕陽唉聲嘆氣,他多想把夕陽抱在懷裡帶回家啊,這樣在天黑之後還可以坐在桌前看書。每當他路過私塾的時候,從私塾裡傳來的朗朗讀書聲,都使他的腳步慢下來、停下來,他多想像私塾裡的孩子一樣讀書。可是,因為家裡貧窮,他想的事可以說是“白日做夢”。

他找私塾的老師借了一些舊書,但連市場上最便宜的煤油蠟燭都買不起。他的鄰居家很富有,經常在深夜時候點起很多蠟燭,把屋子照得透亮。這一次,小男孩鼓起勇氣,敲開鄰居家的門,對鄰居說:“請您行行好吧,我想讀書,可一直沒錢買蠟燭,讓我借用一小塊,就一小塊也好!”鄰居看不慣窮人,沒好氣地說:“既然這麼窮,就不要讀書了!”他聽了心裡很痛苦。

回到昏暗的家裡,他發現牆縫隱約有些光,過去一看,原來牆角有一條小縫,鄰居家的光線通過縫隙透到自己的房間。他驚喜萬分,連忙拿起書本對著牆壁看書,但是光線依然不足。他想:我要是把這個小縫給鑿大一點,那就不是可以看書了嗎?但是我要輕聲,絕不能讓鄰居發現!他躡手躡腳地拿起白天用的砍柴刀,先將砍柴刀的刀尖伸入縫隙中,再一點點地鑿,不時地趴上去看一看鑿到什麼程度了,也時不時地把耳朵貼在牆角,聽鄰居有沒有起床。不好!刀尖碰到了牆壁上的硬磚,發出了一聲刺耳的聲響。隔壁似乎傳來人的說話聲,他嚇得屏住了呼吸。等鄰居家裡又安靜的時候,他又開始一點點鑿磚,用刀尖把縫隙鑿大之後,又把整把刀伸進去把牆縫撐大。就這樣,他忍住白天干農活的勞累,不肯放棄這唯一的讀書機會。終於,一道黃色的光線射到他的臉上,他興奮極了,似乎剛才鑿牆的辛苦都不見了,他趕緊把書拿來蹲在牆角繼續看完。在這個深夜裡,他是多麼幸福!

最後,他考上了狀元,當了一個大官,卻一直都記得當初那個白天干活,晚上偷光讀書的日日夜夜。只有保持學習的熱情和信念,想盡辦法解決困難,學習一定會回報你。

鑿壁偷光擴寫500字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1321字

【鑿壁偷光擴寫】

于傑

在古時候,有一個窮人家裡有一個孩子叫匡衡,他非常的勤奮好學。

一日,匡衡知道了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老爺,名叫文不識,聽說他們家的中有許多的書。於是,匡衡就到他家裡去,想當長工,家中老爺問他:“小小年紀就來當長工,你不怕苦嗎?”匡衡回答道:“我不怕苦!”家中夫人說道:“小小年紀本是遊玩之時,而這個孩子卻不怕苦,來當長工,實在難得。”又問匡衡:“你什麼時候開始幹活?”匡衡說:“現在就可以幹活。”女主人又問匡衡:“你要多少薪水?”匡衡說:“我不要薪水,我想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說:“你真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啊。”

有一天晚上,匡衡正要回家。主人對他說:“這些書你先拿回家看吧!”匡衡聽了高興地說了聲:“謝謝老爺。”主人說:“不用謝,快回去吧!”他回去之後,天也黑了,匡衡很著急,因為他的家中沒有一根蠟燭,這可如何是好?匡衡走來走去,想到一個辦法,就開始鑿鄰居家的牆,鄰居聽到咚咚的鑿牆聲,趕緊跑到匡衡家裡,以為是匡衡要偷東西,於是氣急敗壞地跟他母親說:“你看看你家匡衡,小小年紀就不學好,居然鑿牆想偷東西。”母親聽後,問匡衡:“這是怎麼回事?”匡衡說:“主人家借給我一些書讀,但天黑了,我便想借鄰居家的光讀書。”鄰居聽了,說:“原來你是為了讀書啊,以後你就到我家來讀書吧!”匡衡聽了特別高興。

就這樣,匡衡最後成了一代大學問家。

【鑿壁偷光擴寫】

張一棟

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孩子,勤奮好學,但因為家中太窮,實在買不起蠟燭,這可怎麼辦?

一天,匡衡突然想到一個辦法:旁邊鄰居家有亮光,可以鑿一個小洞,讓亮光透進來,就能讀書了。但是家中的書讀完了,沒有書看,後來聽到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主人名叫文不識,家中富有,還有很多的書。匡衡就在他家去做長工。主人問他:“你想要多少報酬?”匡衡回答:“我不要報酬,但是主人要借我一些書看。”主人聽後又問他:“你為什麼不要報酬?”匡衡回答道:“我希望能看遍主人家中的書。”主人又說:“你那麼愛看書,能否教我家孩子讀書?他不像你一樣愛看書,能不能教教他?”“可以。”匡衡答道。

到了第二天,匡衡發現主人在玩。讓他玩一會兒就去讀書,可是少爺壓根不聽話的話。讓匡衡在書房等他,過了許久,少爺回到書房看到匡衡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一直不走。匡衡說:“書中有很多知識,很有趣。”少爺隨手拿起一本書讀起來,發現書中的內容很好看。就說,明天不出去玩了,要在家中讀書。主人見自家孩子這樣喜歡讀書,非常感謝匡衡,就送了一些書籍給他。

後來,匡衡成了一個大學問家。

鑿壁借光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28字

去年暑假期間,我讀過一篇成語故事叫《鑿壁借光》,至今記憶猶新。因為它轉變了我對學習的態度,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古時候,有個叫匡衡的人,他小時候家裡非常窮,但是他很喜歡看書,卻又買不起書,只好找別人借書來讀。他為了讀到更多書,經常到有錢人家裡免費給別人打工,他不要工錢,只求別人給書他看。那時,他白天給人打工,很少有時間讀書,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讀書,但是晚上天很黑,他家又沒有錢買燈,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抽空讀過的書,突然從牆縫裡射出一束光來,匡衡走到牆邊一看,原來是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把牆縫擴大,挖成了一個洞,讓光線從洞裡射進來。就這樣,他每晚都通過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光看書學習。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直到後來成了一個有學問的人。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古人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鑿壁借光,努力學習,而我們現在能在環境優美的校園裡,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裡,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指導我們學習,我們更應該克服困難,好好學習,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以前學習時,遇到困難就退縮,甚至有不想讀書的想法,讀了這個故事後,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能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成績也慢慢提高了。從不愛學習,怕學習,變得愛學習,自覺學習了。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讓我明白: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學習古人那種勤奮刻苦的精神,如果浪費資源,浪費時間,那將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鑿壁借光》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492字

成長的路上,我讀過許多國學經典故事,比如《跪羊圖》、《紫荊樹》、《孟母三遷》……但是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鑿壁偷光》的故事。

西漢時期少年時的匡衡非常的勤奮好學,由於家境貧寒,所以他每天白天必須幹活養家餬口,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坐下來安心的讀書,但是匡衡又買不起蠟燭,鄰居也不願意讓他到家裡讀書,他只好悄悄的在鄰居家的牆上鑿了一個小洞,讓鄰居家的燭光通過小洞透出來,藉著從洞中透過來微弱的燭光,匡衡如飢似渴很快的把家裡的書都讀完了。讀完家裡的書之後他覺得自己所學的知識遠遠不夠,他又到一個大戶人家裡給主人幹活不要報酬閱讀完了主人家所有的書,他通過自己的勤奮、刻苦、好學後來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匡衡勤奮好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學習時遇到各種困難並不氣餒,反而迎頭向上,以聰明的智慧來幫助自己解決困難,為我們樹立了刻苦讀書的好榜樣。現在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應該持之以恆,刻苦勤學。這個故事還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只要志向堅定,刻苦勤奮,有恆心,有毅力就會學有所獲,取得成功!

《鑿壁借光》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630字

去年暑假期間,我讀過一篇成語故事叫《鑿壁借光》,至今記憶猶新。因為它轉變了我對學習的態度,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古時候,有個叫匡衡的人,他小時候家裡非常窮,但是他很喜歡看書,卻又買不起書,只好找別人借書來讀。他為了讀到更多書,經常到有錢人家裡免費給別人打工,他不要工錢,只求別人給書他看。那時,他白天給人打工,很少有時間讀書,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讀書,但是晚上天很黑,他家又沒有錢買燈,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抽空讀過的書,突然從牆縫裡射出一束光來,匡衡走到牆邊一看,原來是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把牆縫擴大,挖成了一個洞,讓光線從洞裡射進來。就這樣,他每晚都通過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光看書學習。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直到後來成了一個有學問的人。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古人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鑿壁借光,努力學習,而我們現在能在環境優美的校園裡,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裡,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指導我們學習,我們更應該克服困難,好好學習,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以前學習時,遇到困難就退縮,甚至有不想讀書的想法,讀了這個故事後,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能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成績也慢慢提高了。從不愛學習,怕學習,變得愛學習,自覺學習了。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讓我明白: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學習古人那種勤奮刻苦的精神,如果浪費資源,浪費時間,那將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鑿壁借光》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337字

今天,我讀了一則故事,名字叫《照壁借光》。

這則故事講的是匡衡小時候家了特別窮,買不起油燈。他非常喜歡讀書,可是一到晚上就看不了書了,他非常著急。有一天,他發現從牆縫裡射過一絲光亮,原來鄰居家點起了油燈。他高興極了,就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藉助鄰居家射進來的燈光讀書,憑著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他最後成為了一位有學問的人。

這則故事讓我覺得:匡衡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刻苦學習,我們現在學習環境這麼優越,又怎麼能不努力呢?

記得前幾天,我寫作業時,一邊寫一邊玩,作業寫的馬馬虎虎,最後媽媽回來檢查時,作業沒寫完,還錯誤很多,媽媽嚴厲的批評了我。還要求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完這則故事後,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像匡衡那樣刻苦認真的學習,取得好的成績,做一個有用的人。

成語故事新編——黔驢技窮 篇16

國一作文 ,869字

在一個熱鬧的街市上,到處人聲鼎沸,街道上各種各樣的商店的大門,在人潮的對比下,顯得格外小。

一個蛋糕店,門口的隊伍已經排得很長了,似乎是最受歡迎的。每一個從這家店裡出來的顧客,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微笑,有的手上還拎著“戰利品”,向還在排隊的人們炫耀,有的在走出店門的時候就開始吃了,看得排隊的人們口水直流。這家蛋糕店的老闆—劉凌,是一個只會做麵包的人,很死板、只會循規蹈矩,不懂來一點新花樣的人,但因為他做蛋糕很有經驗,所以做出來的蛋糕很好吃,雖然樣子沒新意卻還是被很多人喜歡。當然,他還不至於不知道招人幫忙做,因為客人太多,他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經過半個月的訓練,學徒們都熟悉了工作流程,開始工作了!然而,在學徒中,卻有一位“不速之客”—她就是這家店左對面的大蛋糕店的老闆:雪晴。為什麼她會在這?因為這家店搶了她的生意,她是來深入觀察的,她想:只要深入觀察到他家蛋糕的不足之處,就可以針對這個缺點來大作文章,擊垮他,那我就是贏家!於是雪晴,每天第一個到蛋糕店報道,一有和廚房有關的工作就搶著做,想在廚房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雪晴終於發現了一個大祕密。這天,雪晴依然和平時一樣早早地來到了蛋糕店裡,正好碰到劉凌在和麵,她發現這是一個好機會,可是不能表現得太異常,就假裝在打掃衛生,在她正準備慢慢移動到劉凌旁邊的時候,劉凌剛好喊住了她。雪晴疑惑地轉過頭,他先朝門口瞄了瞄,確定暫時沒人來後,才神祕兮兮地說:“我看你最近非常努力,就告訴你一個可以讓蛋糕變得好吃的祕方……”就這樣,雪晴知道了他的“歪門邪道”。在當晚,雪晴回到家後,寫了一封挑戰信,並明確規定只能用傳統的方法來做蛋糕,輸了的人必須退出蛋糕界,離開這個小鎮。寫好信後,差人送到了劉凌的手中,並告訴他,如果不來就把祕方的事說出來,讓他顏面無存,聲名狼籍,從此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第二天,劉凌無奈應戰,可是他只會用那個“歪門邪道”,離開了祕方,他就做不出美味的蛋糕。結果可想而知,雪晴贏了比賽,劉凌只好遵守規則,退出蛋糕界,離開了這個小鎮。

《狐狸和烏鴉》新編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7字

自從狐狸騙了烏鴉的一塊肉以後,烏鴉媽媽不停地提醒小烏鴉:“狐狸詭計多端,你千萬不能上當了……”

有一天,小烏鴉也找到了一塊肉,他站在樹枝上準備吃,忽然,一陣風吹過,肉掉到了地上,小烏鴉正想去撿,這時,小狐狸走了過來,小烏鴉心想,真是冤家路窄呀!正想飛走,突然,他聽到小狐狸說:“小烏鴉,給你肉。”“不要了,我才不上當呢!”小烏鴉說。“小烏鴉,我是來道歉的。”小狐狸說、“如果你真心誠意的道歉,就把你自己綁起來。”沒想到,小狐狸竟然聽了小烏鴉的話,把自己五花大綁起來。這時,小烏鴉問:“綁著疼嗎?我來幫你解開。”“不疼,因為你肯原諒我了。”小烏鴉不好意思地笑了,連忙幫他鬆了綁。

從此以後,不管兩家人如何反對,都會看見小狐狸和小烏鴉,一飛一跑,在森林裡快樂地玩耍,大家都說他們之間有著真誠的友情。

《龜兔賽跑》新編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4字

兔子輸了以後很不服氣,於是就在家裡哇哇大哭,把眼睛給哭紅了。

於是,它就去找烏龜說:“烏龜,我們再來第一次,看誰贏?地點:大潤發,從一樓到五樓。時間:2016年9月10日,上午8點鐘。”烏龜爽快地答應了。到了那天,兔子和烏龜準時到達了地點。

開始比賽了。兔子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而烏龜呢?邁著它堅定的步伐,慢悠悠地走著。

兔子到達五樓時,烏龜已經到了,烏龜說:“咦?你怎麼才到呀?我都等了你一個小時了。”兔子問:“你怎麼這麼快呢?”烏龜答道:“現在的人類科技發達了,發明了電梯,我乘著電梯上來的。你只知道爬樓梯,比賽可不能光靠蠻力,要靠腦子呀!”兔子聽完,恍然大悟。

從此,它們天天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發明了許多非常奇怪的東西,它們倆也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成語新編——彬彬有禮 篇19

成語新編作文700字 ,722字

彬彬有禮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它出自於《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有禮稍進。”

它還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兔子,它非常謙虛,待人處事彬彬有禮。有一次,它到農民的菜園子裡去偷菜吃,把肚子吃的圓鼓鼓的,正準備往回走,突然,它看見了一隻狐狸。這隻狐狸要回到森林裡去,半路上突然肚子餓了,所以想到農民家的院子裡去偷只雞吃,沒想到,雞沒有偷到,卻被農民打了一頓。它現在又餓有生氣,正想找些東西吃呢!

兔子見到狐狸,心中十分害怕,可是光害怕也沒有用啊!於是,它想到了一條妙計:跑!它飛快的跑到了一個山洞前。可是它萬萬沒有想到,洞裡等待著它的是一個更加危險的敵人—一條巨大無比的蛇!

好在這是一隻很有教養的兔子,它知道,未經主人允許是不可以進入別人的住宅的。“應該要先打一個招呼”。兔子想,“可是我該跟誰打招呼呢?山洞當然啦,應該先跟山洞打招呼!"兔子把屁股往爪子上一蹲,彬彬有禮的說:“親愛的山洞,你好啊!你可以讓我進來嗎?”

大蛇聽出這是兔子的聲音,它喜出望外,因為他現在肚子很餓,特別想吃兔子肉。“快進來吧!快進來吧!"大蛇回答到。它想:這一回終於可以吃到兔子肉啦,這隻兔子可要上當啦!可是,這隻聰明的兔子一聽聲音,就知道里面是誰了。

“對不起,請原諒,我打擾到你休息了。”兔子說:“剛才我忘了,媽媽還在家裡等我呢,我該回去了,再見!”它一拔腿,便跑的不知去向了。

兔子回到了自己的洞裡後,總結出了一條經驗:講究禮貌,這對任何人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而大蛇切在洞裡縮成了一團,懊喪地說:“我真不應該回答他呀!唉,這些彬彬彬有禮的兔子真該死!他們進來之前先問好,原來是別有用心啊。”

成語新編——愚公移山 篇20

成語新編作文 ,1286字

釋義: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出處:選自《列子汤問》,相傳作者是列禦寇。該作品的體裁是神話故事,也是一篇有啟示的寓言。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新語:話說今天愚公看著天氣好,想帶著孫子出去溜溜,可一開門就看著堵在家門口的兩座大山,心情就很鬱悶,他絞盡腦汁地在想:有啥辦法能讓自己家不被這兩座山堵著呢?

吃完晚飯,愚公把一家子人都召集在一起,愚公邊吸著菸袋邊說:“大傢伙都想想辦法,咱家門口的兩座大山越來越礙事,平時不覺得,可是以後我這寶貝孫子總得上學,這大山堵著,還咋上學,總不能每天天沒亮就得趕路,每天天黑還沒趕到家,這也不是個事兒呀!”小兒媳婦聽了立馬附和:“就是,這可咋辦,以後娃每天上學就光路上就得七八個小時,我可捨不得!”大兒子愁眉苦臉地說:“那咋辦,咱要不搬家?”愚公立馬對大兒子瞪起了眼珠子,火急火燎地說:“不能搬,咱列祖列宗都在這裡。”大兒子一聽立馬蔫了,愚公看著沉默不說話的二兒子,就問道:“老二,你有啥想法?”老二撓撓頭,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坐在老二旁邊的老三老四老五也是愁眉不展,一時想不到法子。愚公把菸袋在鞋幫上敲了兩下,彷彿下了決定似的,鄭重其事地說:“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一家人聽了都傻眼了,這是兩座大山,又不是兩個小土堆,這得移到猴年馬月呀?愚公繼續說:“大家堅持不要停手,總有一天能移走這兩座大山,我希望為我的子孫後代開山築路,再也不用走這麼多的冤枉路。”

一家子聽了愚公的話都精神振奮,說幹就幹,五個兒子都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買了5輛大卡車,還有鑿山的工具,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在山的北邊有個老頭叫智叟,人精明又圓滑,他聽說愚公一家子的搬山事情,覺得很可笑。有一天,他繞了山路來到愚公家,說:“愚老頭,你都這把歲數了,還折騰啥?”愚公抬都不抬頭理智叟,繼續挖著,智叟不死心繼續笑他:“就你們這幾個人想搬走這兩座大山,簡直是痴人說夢!”愚公冷冷地說:“我雖然算大半截身子進了土裡,可我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總有一天能搬走這兩座大山。”智叟覺得自討沒趣,悻悻地走了。

愚公一家子,每天都起早貪黑地挖。這件事很快傳到了附近的鄉親那裡,大家都覺得愚公一家子做的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是大大的好事,大家倡議一起幫忙挖山,大家自發帶上自家的竹簍和鋤頭,把挖出的石塊填進附近的大海里,漸漸的,挖山的隊伍不斷壯大。這樣的壯舉引起了縣領導的關注,縣裡向省裡彙報了這件事,省裡也高度重視,派了專業的爆破專家小組來到了大山腳下,並制定了爆破方案,很快的,兩座大山在短短的兩年裡被夷為了平地,並修了一條寬寬的柏油馬路,大大地改善了附近鄉親的生活水平。

愚公移山的故事之所以流傳至今,那是因為它強調的是一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不要灰心,要有恆心,有毅力,朝著自己明確的目標前進,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