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戰精神相關作文20篇

銘記抗戰精神 篇1

高一作文 ,696字

我們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在享受著豐足衣食和發達科技時,也漸漸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能過上現今的生活,同時開始逐漸變得自私起來……因此,我要在這裡疾呼:不能忘記那些革命先烈揮灑的鮮血與汗水;不能忘記那個時代所具有的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陸游說得好:“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在我大中華受侵略之時,國共兩黨統一協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受屈辱的國人都站起來,抵抗敵人,衝鋒陷陣,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知識,以便在將來追夢的路上,為自己的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文天祥說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與其畏懼平淡地度過一生,不如轟轟烈烈地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切。我們現在雖處於和平年代,但這種精神仍不可缺,我們現在應該為自己的目標、理想努力拼搏、奮鬥,即使獻出生命也不足惜!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劉禎說得好:“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不畏艱險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重要因素,如果遇到點困難就退縮,那麼長征將不會完成,那麼起義將不會成功,那麼抗日戰爭將不會勝利!我們在追夢的路上,難免會有一重重的困難,但只要我們踩穩腳步,無所畏懼,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

百折不撓,堅韌不拔。鄭燮說得好:“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抗戰時期我們的軍隊配置和戰鬥條件很差,可是先烈們卻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越挫越勇,越艱苦的條件,越可以鍛鍊人的品質,培養人的吃苦耐勞精神。我們在利用現代科技的同時,也要自己動動手做一些事,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耐勞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銘記長征精神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1字

201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九月一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回顧了那一段艱苦的歲月和偉大的勝利。

《開學第一課》以紅軍長征的四個精神為主題: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就是這四個精神讓紅軍們走完了這不可思議的兩萬五千里長徵。而《開學第一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念不移”和“勇往直前”兩個篇章。

什麼是信念不移?在先輩的長征路上,他們的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取得勝利。有多少紅軍為了物資,為了戰友而犧牲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更是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和信念不移的紅軍,就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現在這樣的生活,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國,也不會有現在的我們。

而戰爭中勇往直前也是必不可少的,“勇”就是勇敢!如果在戰場上沒有莫大的勇氣,沒有不怕犧牲的精神,那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紅軍。在長征中,戰士們身經百戰,從來都沒有畏懼過,當他們面對著槍林彈雨時,究竟是靠著怎樣的毅力支撐到長征結束,那就是勇往直前。

紅軍受的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而現在我們只要受一點苦就“鬼哭狼嚎”,而那時紅軍48天不吃一口飯,而且很少有飯吃,就算有飯吃也只能吃一粒黃豆,就是這種精神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讓我們銘記長征精神,對紅軍戰士們發出由衷的敬佩:紅軍叔叔,謝謝你們!我們要以你們為榜樣,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有堅定的信念,有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

銘記長征精神——2016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9月1日晚8點,我們全家人一起,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仔細聆聽了許多感人的長征故事,感觸很深,收穫很大。

長征是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英雄史詩。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經過了11個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紅軍戰士從開始的30多萬人,到最後只剩下3萬多人,他們歷經千難萬阻,以百折不撓的意志戰用了敵人,創造了人間奇蹟。充分體現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所罕見的。沒有吃的,他們吃野菜、樹皮,甚至連自己的皮帶也都煮了吃;沒有鞋穿,他們赤腳爬雪山、過草地,走荊棘路;沒有學習用具,他們在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

長征的故事令人感動,長征的精神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要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克服各種困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更加壯麗的詩篇。

我心中的抗戰精神 篇4

高二作文 ,1570字

在華燈初上的上海,我卻依稀看到昔日淞滬會戰的星星戰火;在車水馬龍的南京,我卻依稀嗅到昔日南京大屠殺的腥風血雨;在繁花似錦的武漢,我卻依稀辨出昔日武漢會戰中頑強拼搏的身影。

我不禁喟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灑滿了多少先烈的鮮血,這片清澈的天空下閃爍著多少忠勇的英靈。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之際,我用一顆自豪的心唱起那嘹亮的國歌,用一顆哀痛的心緬懷他們逝去的、不屈抗爭的身軀,更用一顆崇敬的心讚頌他們永存的、鼓舞人心的抗戰精神!

魯迅先生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是的,當民族危難的時候,中國的勇士們,個個都直面過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正因如此,他們的事蹟才能被後人所銘記,他們的精神才會深深地根植於後人心中。

我仍然記得小學課本中那篇令人熱血沸騰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那五位驍勇善戰的英雄,在面對來勢洶洶、步步逼近的敵人時,仍臨危不懼、英勇狙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但最終敵眾我寡,敵人上山來了!他們卻沒有屈服,毀掉槍支後,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的懸崖,英勇犧牲!只為了不落入敵人之手,只為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他們是在以怎樣的氣概,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篇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啊!幼時的我只敬佩他們那奮不顧身跳下懸崖的勇氣,而現在的我更崇拜他們那滿腔的愛國之情和寧死不屈的抗戰精神!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被祖國所銘記,被後人深深頌揚!無法忘懷那英雄捐軀的壯舉,給予我對抗日精神的啟迪!

我知道《小兵張嘎》。嘎子是白洋澱的一名小小偵察員,他聰明勇敢的形象總是被我們津津樂道。他端過敵人的老窩,打過敵人的崗樓,還進城執行過偵察任務。他機敏伶俐,讓人常常忘了他的悲痛:奶奶的死讓他無依無靠;老鍾叔被敵人抓去時他也曾無路可走。可他拼搏自強的精神讓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八路軍,不畏艱險地配合其他偵察員執行任務,最後為奶奶報了仇,也救出了老鍾叔。嘎子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抗戰英雄,他不畏強暴、奮起抵抗,他身上的抗戰精神給予了我心靈上的鼓舞。

我還記得一位少年抗戰英雄—雨來。他同嘎子一樣機靈勇敢,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也沒有說出交通員李大叔的位置,說要拿雨來去槍斃,但水性好的雨來跳入河中躲過一劫,讓我覺得既驚險又刺激。歲月過往,抗日精神已經深埋於我的腦海中!

還記得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這麼一條錚錚漢子,犧牲後被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震驚的是日本人,扼腕嘆息的是中國人!我想,那時的楊靖宇心裡想的一定是:活下去活下去,為了我偉大的祖國;生存啊生存,為了我偉大的祖國!捨身救國的奉獻精神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愛國戰士捐身救國的英雄氣概被他完美地演繹。他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中國人心中不屈的脊樑!

狼牙山五壯士、小嘎子、雨來、楊靖宇等這些在抗日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而奮鬥的英雄們是我心中的旗幟,是我心中抗戰精神的化身。戰士們對抗日精神的詮釋,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如此的令人感動!在他們的故事中彷彿我也成了一位抗日戰士,不顧生死地前進和消滅敵人,為抗戰勝利作出一份貢獻,只為祖國母親繁榮富強的明天!

身為中學生的我,自然不可能參與到當年那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中。但我的一腔愛國情彷彿已回到那廝殺的戰場上。我願成為一顆手榴彈,只要能炸燬敵人的一方堡壘;我願成為一座壘土,只要能掩護一名勇士的生命;我願成為戰場上飛揚的一粒沙,見證愛國將士們用無數犧牲換來的每一場勝利!

偉大的抗戰精神鑄就了中國抗戰史上的奇蹟,成就了今天中國的獨立和繁榮。不只是紀念和緬懷,他早已成為中國人的烙印,賦予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力量。

我心目中的抗戰精神如同一股永不幹涸的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每時每刻提醒我,隨時為國家、社會去拼搏、去奉獻、去自強。它永遠是我的精神動力,鼓舞我不斷前進!

弘揚抗戰精神共築強大國防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9字

自從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被抗戰時期的那些英雄事蹟深深地震撼了,我開始如飢似渴的探索歷史人物,其中,左權這個“偉人”是我最熟悉和最難忘的人!

關於左權將軍,有很多感人的事例,他作為八路軍的高階將領,為革命勇於犧牲的精神讓我敬佩。

1942年五月中旬以後,日本鬼子在一次戰役中包圍了左權的軍隊,無奈之下,中國軍隊殺出一條血路,準備撤回安全區。左權本可以帶著先頭部隊離開,但他卻在後面壓陣,指揮大夥兒安全撤退。記著他說過一句話:“既然我不能保證團隊的安全,我就要和大夥兒死在一起!”果然,真是這樣。眼看大部隊已經安全,後面再翻過一座山丘就逃脫了,就在這時,左權身邊飛來一顆炮彈,“轟”的一聲,左權便永遠的離開了。

這讓我嚴肅了起來,是千千萬萬個像左權一樣的革命先輩們用革命先驅用鮮血、用生命給所有的人換來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讓我們深刻緬懷這些為了抗戰勝利而犧牲的革命烈士,這種偉大的抗戰精神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

清朝年間,李鴻章從國外購買了先進的軍艦,正式組建了北洋艦隊,在當時一度為規模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可是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我認為北洋海軍最大的失敗是無法繼續更新武器,由於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用於艦隊建設的資金太少,導致武器裝備得不到更新,而當時世界海軍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才導致了最終的慘敗,成為了中國的一大恥辱。

縱觀中國歷史,還有太多的血淚史,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過去西方國家之所以敢來侵略中國,正式因為當時我們的國家不夠強盛,經濟不夠發達,武器不夠先進,國防觀念不夠堅固。如果我們的國家能夠跟上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那麼像左權這樣的優秀人才就不會早早離去。像我們現在,科技發達,武器精良,如果中國人民能上下一心,我們將勇不可擋。有人會認為,國防教育離我們學生很遙遠,而我卻不這麼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我們作為新一代,只有從小強化國防意識,增強支援國防建設的責任感,將來才能擔負起讓祖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的歷史使命。建設祖國的下一棒,將要傳到我們這裡,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幸福生活,樹立遠大理想,為了祖國的美好明天而奮發努力!

您的故事,我們何曾忘記——長征精神 篇6

國三作文 ,1093字

曾幾何時,中華神州在日寇與美英等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慘遭摧殘,無數炎黃子孫被肆意屠殺,鮮血染紅了神州大地,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卻有近三十萬偉大的先輩,完成了世界奇蹟—二萬五千裡的長征。

革命聖地延安的紅軍們在毛主席的率領下,四渡赤水河,急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還要隨時防備敵人的追擊,以犧牲無數革命先輩的性命完成了長征。那些逝去的紅軍戰士,甚至連墳墓都沒有一座,有的埋在青山,有的葬在綠水,而他們的魂魄,葬在這悠悠的天地之間,葬在這藍天白雲之間。

長征途中環境惡劣,裝備條件落後,最小的紅軍僅有三歲,她—就是賀龍將軍的親生女兒。賀龍將軍作為一位將軍,同時作為一位父親,在艱苦的旅途中沒有被挫折所擊垮,反而帶領隊伍戰勝重重困難,讓敵人望而生畏,最終取得勝利。這是革命者的信仰,不摧的信仰,堅信中國—這隻雄獅甦醒的信仰!正是因為數十萬紅軍戰士都有著共同的信仰與目標,才能勝利完成長征。

長征旅途何其艱辛,光有信仰又怎能克服萬千難關?紅軍的偉大更體現在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長征途中,賀炳龍也是一位出色的紅軍戰士。在一次戰鬥中,這位戰士不幸受傷,在治療時,因裝備不足,不用麻藥直接進行手術。如今的我們,一道細微的傷口足以讓父母擔憂不已,可在那個年代,這位意志堅強如鐵的戰士,僅僅憑藉意志力,支援自己完成了手術。這是革命者的意志,不屈的意志,堅忍不拔的意志!正是因為數十萬紅軍戰士都有著同樣堅強的意志,才能勝利完成長征。

長征如此艱苦,可為何革命先輩們一個個視死如歸?在那個硝煙紛飛的年代,這些革命先輩們不為自己,只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淪為日寇及美英帝國主義等國家的奴隸,只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國家,只為了向世人證明,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只為了向世人證明,我們—是炎黃子孫,軒轅傳人,是不可被欺辱的英雄!為了這份尊嚴,為了這份榮譽,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之危,向世人展現出了中國雄起的資本!這是革命者的精神,無私的精神,捨己為人的精神!正是因為數十萬紅軍有著同樣無私的精神,才能勝利完成長征。

如今的中國,在一代代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奉獻之下,如同甦醒的雄獅,再次昂揚起高傲的頭顱,俯瞰曾經欺辱過我們的帝國主義國家。南海之爭—中國用實力向世界證明,中國是不可欺凌的!

中國,母親!您的故事,我們何曾忘記!我們得以生存在這樣一個幸福安寧的國家之中,是您的恩賜!我們還有什麼是不滿足的呢?每每想到革命先烈們所作出的犧牲,我們又怎麼能碌碌無為,虛度年華呢?我們會為了報效您,祖國,為了報答紅軍先烈而努力的!

抗日精神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11字

要抗日,首先要愛國,不愛國如何抗日?抗日戰爭發生時,全國的人民都一心向國,都是愛國的。為了國家都願舉起手中的武器,與敵人做鬥爭。這樣的人有很多: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左權將軍,為了指揮隊友翻過山頭逃離,自己留在了隊伍的最後,卻被敵人的炮彈擊中,英勇獻身;人盡皆知的王二小,看見敵人後,鎮定地把敵人帶入包圍圈,也英勇獻身。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是中國人只要愛國,他們都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哪怕是生命,這就是我們最需要的抗日精神。

勇敢,它附著在每一個心向抗日的中國人。閻富平是王小二的原型。一次他在山中看見了日本人,連忙讓夥伴告訴電臺轉移。他把生死交給了自己,卻把生命交給了隊友,夥伴。

他自己一個人冒著生命危險給日本人帶路,在他的身後每時每刻都有日本人的刺刀定在他的背後,可他仍然堅毅地拖延時間,把敵人帶到一個隊伍的埋伏的岔口。戰火打起時,他貓著腰抓住敵人的腿,想要同歸於盡,可惜年少體弱。最後被刺刀穿過胸膛刺死,摔下懸崖。雖然他還是孩子可他是那麼勇敢,捨己為人。勇敢讓他擁有與敵人做鬥爭的勇氣,勇敢讓抗日戰士們敢於衝鋒。

團結。抗戰時我國用許多盟友。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中國人熱情接待他們,與他們共同作戰。

一次一個外國飛行員墜機地點離日本人的據點非常近,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快速集結隊伍去救援,不僅僅是因為他對我們很重要,更是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盟友。在那次救援中我們取得了極大的勝利—我傷亡一百五十多人而敵方死傷三百多號人。不僅如此我們還繳獲了許多槍械,救回了五名飛行員。在之後的抗戰中他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團結把我們與盟國的心繃在一條線上。讓我們共同對敵。

自強。抗戰中我們的槍械對於敵人差了不止一個層次,雖然我們堅持不懈用手裡的武器一步步趕走敵人,取得了勝利。可是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戰爭,跟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捱打”。如果中國自古以來都能學會自強努力發展壯大自身我們一定不會受到他們的欺壓。戰爭過去了,現在我們應當自強不息為國家做貢獻,為祖國日後的壯大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有一種精神讓我銘記 篇8

高二作文 ,1084字

高一暑假,我認真閱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故事講述了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行了三天後才筋疲力盡。聖地亞哥把殺死的馬林魚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他又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很顯然作為漁夫的聖地亞哥是失敗的,但作為硬漢的聖地亞哥卻是成功的。

他先是在八十四天一無所獲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放棄出海捕魚的決心,又在險惡的大海上,與巨型馬林魚搏鬥了三天三夜,最終將其制服,在返程的途中,他憑著堅強不屈的意志,利用簡陋的工具一次又一次的擊退了鯊魚的襲擊,成功返回港口。

這樣悲劇式的結尾並不讓人感到傷痛反而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因為這是奮鬥的結果,是拼搏的證明!

他在面對與自己力量懸殊的強敵時所表現出來的從容與反抗,體現出了明知不可戰勝卻又勇於超越絕望的頑強精神,他的事蹟雖無法證明人類面對大自然時的強大力量,卻體現出人類在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時的剛毅與堅韌,他一次次向不可戰勝的困難發起挑戰,他所追求的不是勝利,而是對自我極限的超越,對個人意志的磨練。所以恰恰是這樣悲劇的結尾更能體現出聖地亞哥從骨髓中滲透出的鬥志與決心,也成就了世界文學長廊中不朽的“硬漢”形象。

在我們的成長中也會面對一些難以攻克,甚至是無法攻克的難關,但這不能成為我們退縮的理由,我們應該向聖地亞哥學習,即使前路艱辛也要堅強地走下去。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人告訴我世界上沒有越不過去的坎,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但看了這本書,我知道命運有時真的無法改變,困難有時真的無法克服,然而這並不讓我沮喪,相反,我們更要繼續向前,因為聖地亞哥告訴我,奮鬥不再只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磨練意志,超越極限,突破自我,這又比一味強調“人定勝天”更有實際意義。

這時我又想起聖地亞哥夢中的獅子,它在文中一共出現了5次,我想在這裡說的是最後一次,老人從海上歸來後在夢境中的獅子。它不僅是老人搏擊風浪的硬漢形象的真實寫照,更是充滿希望的奇蹟,年邁的老人與英俊的雄獅,暗淡的色彩與金色的光輝,無不預示著老人心境在經歷磨難後的曠達與放鬆,他所擁有的成就感不是一般勝利者所能擁有的,而是對自我極限挑戰後的滿足與充盈。

《老人與海》給我們的啟示實在太多太多,難怪著名作家葉兆林說:海明威教給我的東西,抵得上大學裡所有老師傳授給我的學問。

一本好書給人的啟迪就像無邊的大海,它能豐富我們的知識,堅定我們的信念,給予我們動力,培養我們的情操……

銘記戰爭珍愛和平 篇9

高一作文 ,723字

大雨沖刷了樹葉上的塵灰,但永遠不能沖淡歷史的悲劇。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們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是我們不可忘卻的屈辱歷史,讓我們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同去追憶。

“砰砰”的槍聲打破了黎明的安寧,打破了生活的安靜,打碎了兒童心中美好的夢想,日本、俄羅斯、德國法西斯的鐵蹄踏入了其他國家的領土,日本打敗中國侵略朝鮮,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他覬覦中國的美麗河山,將侵略的魔爪伸入中國的大門。蔣介石起初採用不抵抗的政策,任日本侵略者為所欲為,讓中國處於危急時刻,多虧有中國共產黨的出現,他們領導全國人民奮勇殺敵,保衛祖國河山,讓中國成為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九一八事變,迫使多少東北人民離開家鄉;盧溝橋事變,使多少人民解放軍戰死橋頭;南京大屠殺,更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們殺害了我們30萬同胞!日本在美麗的北京城也曾殺燒搶奪,無惡不作,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永遠定格在中國歷史上。後來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奮戰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大力支援,終於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來中國領土。法西斯滅亡了!日本無條件投降了,人們奔走相告。

當今世界仍不太平,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都是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釣魚島問題,無疑是日本的挑釁;面對歷史,日本卻美化侵略,掩蓋自己的侵略行為。

寬恕,但不能忘記。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驅們用血肉換來的,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只有振興中華,才能免遭侵略。

讓橄欖枝永遠青翠,讓和平鴿永遠展翅高飛,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和平永駐我們心中。

讓我們銘記那慘烈的戰爭,讓我們共同珍愛和平。

讀書,滋養我的精神生命——讀《竊讀記》有感 篇10

讀後感 ,661字

書籍,是我生命中的精神食糧。讀書,滋潤了我渴雨的心房;讀書,啟迪了我求知的心靈;讀書,滋養了我的精神生命;讀書,繁茂了我的生命之樹!我愛讀書,愛讀它時幸福的感覺;我愛讀書,愛讀它時沉甸甸的收穫;我愛讀書,愛讀它時每有會意時的心有靈犀。書,已成了我尋找樂趣的源泉;書,已成了我汲取知識的寶庫;書,已成了指導我的生活導師。

《竊讀記》中,林海音也非常喜歡閱讀,她想讀書想得失魂落魄,但又沒錢買書,就只得想方設法地去竊讀。林海音絞盡了腦汁:有時貼在一個大人身旁讀、挑人多的地方去讀、下雨時口是心非……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躲避老闆的注意力而多看一會兒、再多看一會兒……

為了讀書,她千方百計;為了讀書,她小心翼翼;為了讀書,她廢寢忘食。這一切,源於她對書籍深沉的熱愛,而令她產生這種熱愛的根源是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盡職盡責地把寶貴的知識一代代傳遞下去。

讀完這篇文章,我掩卷深思: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也有閱讀的習慣:每天晚上至少要看一小時書,要不然我根本無法入睡,有時我甚至會因為看書而忘記了睡覺。記得有一次,因為媽媽要洗澡,所以她無法像往常那樣來陪我讀書。我獨自捧卷閱讀,時間在光影中不知不覺地流淌,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直到媽媽洗完澡後我還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媽媽見我還沒睡,來不及吹乾頭髮就趕忙過來給我講故事,結果我害得媽媽感冒了,我很過意不去。但是媽媽說,她很高興我喜歡看書,無論如何她都會無條件地支援我看書。

我是吃飯長大的,因為吃飯能補充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我也是讀書長大的,因為讀書可以滋養我的精神生命!我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