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從本心相關作文20篇

遵從本心勿忘初衷 篇1

高三作文 ,718字

人生的道路上,或悲或喜,或哭或笑,或波濤洶湧或風平浪靜。在面對挫折,面對選擇時,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勇敢面對,勿忘初心。

面對高考的失敗,面對是復讀一年,還是坦然接受,你的內心或許十分掙扎。你在擔心如果復讀,比今年更差怎麼辦?時光匆匆,又耽誤了一年年華。可你又不願如此平凡的被埋沒在小城市,想要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然而,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只希望你能遵從本心,而在選擇之後,勿忘初衷。

如果你為了一時的逞強、氣憤,違背了自己真實的意願,想必你的一生都將在懊悔中度過。未來的你將會責備現在的你。遵從本心是第一步,也是極其關鍵的一步。有人說:萬事開頭難。的確如此,但也有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務必謹小慎微,遵從本心。

當然,如果你只是遵從了本心,而忘卻了初衷,你的努力最終也將化為烏有。世上不乏有這樣的人,或半途而廢,或因放縱自己的慾望而毀了自己的一生……對於這樣的人,即使一開始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但是忘記了初衷,迎接他們的不會是鮮花、掌聲,而是深深的哀嘆、嘲笑。

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留下來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劣質的、弱小的都將慢慢地被淘汰。你不想被淘汰,就只能使自己變得更強大。

而變強是有條件的:遵從本心,勿忘初衷。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你只有真心想做,對它有興趣,你才會產生動力。謹記初衷則會不斷提醒你,你的目的,你的追求。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會變得強大,不被社會淘汰。

對於你來說,我們旁人不管說什麼,也只能作為參考,自己的人生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聽隨他人的意見。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或許別人會嘲笑你的選擇,只要自己無悔就夠了。

遵從本心,勿忘初衷。堅持向前進。

共享時代,請你遵從本心 篇2

國二作文 ,700字

清晨出門,看見了一輛輛整齊排列的共享單車,總是在手機上選了確認,跨上一輛騎走。看見過在路邊整齊擺放的共享雨傘,也在英語學習報上見到過共享旅館、共享宿舍,似乎什麼都可以共享,共享時代的這些事物就在你我之間。

隨時隨地地騎了車就走,不但幫助了環境的改善,又使市民們能隨時隨地地鍛鍊身體,又有哪裡不好呢?

但當你看到成噸的多餘的共享單車堆積在一個角落時,當你看到一輛輛輪子、把手損壞的,甚至鎖被拆了的共享單車時,當你看到一輛輛共享單車被騎進小區,無視著“不得進入小區”的提示時,還有看到新聞中報道的“消失了”的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時,你的心又怎不會為人們的道德水平低而感到心痛。

那些共享單車反映的正是人的道德。

我參加了學校的辯論社,六年級的最後一場辯論就是關於共享單車是否應該被停用。

在激烈的辯論中,我方堅持使用共享單車,因為錯的是我們,不是單車,只須我們秉承良好的德行,這些都不會發生,而對方認為為了消除這些對街容造成影響的事物,應該選擇停用。

王陽明在他的“知行合一”的學說中認為我們應該聽從我們的本心,而我們的本心,是最自然、最原始、最具有真善美的想法。正如《三字經》中人人都會背的句子那樣,“人之初,性本善”我十分認同王陽明的“不忘初心”的說法,因為那是事物本來就應從的倫理標準和人人都應恪守的道德水平。

最後的辯論,我們隊贏。我想我們本該贏,因為我們一直從道德的角度辯論。

看到街道上的一排車倒了,請扶起它;看到有人在拆車,請阻止他,這本是他自己應該提醒自己的,但我們也應學會遵守內心原本告訴你的去做,做到“知行合一”。

清晨,我又出門,一排排單車似乎變得整齊了。

共享時代,請你遵從本心。

遵從本心 篇3

高三作文 ,864字

“本”,樹之根,花之蕊,人之心。遵從本心就是迎風而飛的小鳥,就是傲然綻放的花朵,就是破土而出的綠草。

人活著很難,遵從本心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的本心,有多少人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活著而活著,又有多少人就算記的本心也只能屈服於現實?河南省實驗中學心理學教師的辭職信給了我們心靈重重的一擊。“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包含了最為珍貴的本心,也包含了巨大的勇氣,更召喚出了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渴望。試想我們是否有很大的夢想而只能被現實一拖再拖,我們的本心是否早已被現實的塵埃所掩蓋?其實,我們應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本心而活,只為活得更自由,更精彩。

英國12歲的芭蕾舞童星埃利,不幸由於骨癌準備截肢。這對於把舞蹈當做生命的她無疑是墜入了黑暗的深淵。朋友們紛紛前來安慰,加油鼓勁,只有戴安娜王妃把她摟進懷裡說:“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傷心,痛痛快快的哭吧,哭夠了再說。”這樣的話讓埃利內心充滿了陽光。淚與笑都是情緒的宣洩渠道,將淚流入內心,只能讓自己背上沉重的負擔,只能拖累自己前進的步伐。而我們常常以堅強為名來強迫自己,實際上是根本不必要的。我們只有遵從本心,才能增添前進的動力。

一位老者將攀登夢想的路途比做一隻小船的前行。它在小河中不喧譁,不急躁,藉著水流,一聲不吭的駛向前方。途中,蝴蝶,鮮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也不為所動,默默前行。它用飽含希望,堅定的目光,直直地望向前方,它時刻銘記著自己的夢想,排除一切干擾,用力地前行,實現自己內心的呼聲。其實,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只有遵從本心,不為金錢而駐足,不為美色而沉淪,不為名譽而浮躁,不為地位而難眠,不為一切誘惑所動,向著目標遵從本心默默前行,才能堅持到底,才能成功。試想,哪一位成功者不是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是遵從本心呢?只有遵從本心,才能心無旁騖,才能堅定的往前走。

遵從本心,活出自己,即使再大的風,再大的雨,自己也要保持清醒,堅守心靈,聆聽心聲,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願從本心清風自來 篇4

高三作文 ,938字

人們為什麼砍樹,取決於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砍楊樹為宜;如果想要制工藝品,紅松為上選。老教授的話令我心有感悟,恰如弘一法師所言:“問餘何適,廊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願從本心,得自來之清風。我踮起腳尖,仰望蒼穹,腳踏蒼茫大地,遐觀歷史溝渠: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潛歸隱山林,潛心種菊;于謙進京赴宴,不帶江西特產之物,只帶“兩袖清風”……漫步在歷史的繁華盛開的園裡,他們的堅守,如新桐初引,晨露清流,在這萬丈紅塵中,成為不可磨滅的印記。

輕叩紅樓之門,尋那樁百年來慢遠悠長的夢。你說《紅樓夢》裡眾相紛紜,哪個才是人們的最愛?從來都是眾口難調,然而亦都是雅俗共賞。我不會因為黛玉嬌憐而忽略熙鳳的精明能幹,我也不會垂首於寶釵的聰慧乖巧而忽略可卿的溫柔體貼。文學作品承載的是作家的美好心願,不應人為地去改變它,時光荏苒,沉澱下來的的是內涵,顯露出的是文學本質。當下作品多為“快餐作品”,暴露出的是人們的浮華與不切實際。而現在的我,只筆在手,彷彿聽到了那“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的張揚;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憂傷;那“妹妹好像哪裡見過”的欣喜;那“愛哥哥,愛哥哥”的親切呼喚,匯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不絕於耳,味之不盡……也許,紅樓的世界,最初的與世無爭也便是曹雪芹一生所求吧。

輕撫略微卷起的書頁,輕吟著愛的歌謠。是誰一世只為伊人,吟著因為愛,所以慈悲;是誰要在來生做一棵大樹,一半在土裡深藏,一半在風中飛揚?是我們敬仰的張愛玲。文字像是一把冰冷的長劍,她優雅地揮劍成河,只為一生堅持愛的本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屬於她的偏執往事。

然而,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生活觀已混淆大多數人的視聽。我忘不了梭羅在瓦爾登湖垂釣,莎翁的海鷗與波濤,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川端康成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沈從文的的邊城,汪曾祺的花花瓶瓶罐罐。他們的本心,早在一片朝華中,一襲星光下,純淨的一覽無遺。若有人問,世間浮華選擇無數,何以解愁?我說:

願從本心,清風自來。

從未迷失本心 篇5

國三作文 ,925字

我極少能看到父母,因為我不和他們住在一起。為了我的學業我住在離他們較遠的老房子裡。牆壁上的青苔和比房頂還高的樹木陪伴我度過了童年。

他們也偶爾回來看我,但我的腦子裡,只剩下他們吃完飯後匆匆離開的背影。留下的,只是電話裡那一句句帶著電流雜音的問候。但“家”還畢竟是家,我們三個人之間親情的線卻從未消失或折斷過,內心裡也一直保留著對他們最真摯的感情。

父母用他們微薄的力量,撐起這個家。如果將父親比喻成避風港,那母親就是溫柔的陽光,灑滿我的心房。

父親,我跟他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因為他總是一副嚴肅的面孔,較真的表情,而我恰恰選擇自由的天空,所以對於他的拘束,我也經常頂撞。

我又是一個人坐在房間裡,桌子上的試卷劃滿了大大小小鮮紅的叉。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想,從初三開始,本該提高的成績卻一路下滑,家裡人著急,卻不知道為什麼,我竟一點備戰中考的緊迫感都沒有。臉上還有點火辣辣的疼,父親剛剛的幾個巴掌在我臉上留下輕微的紅印子,眼淚滑過的時候帶起的不僅僅是皮肉上的疼痛,更是心裡疤上的創傷,房門外還會時不時響起父親憤怒的臭罵,甚至摔杯子,摔碗筷的聲音。我的連連失誤讓他徹底沒了信心。

小時候那個把我舉在頭頂說會愛護我一輩子的父親呢?為什麼我長大後他卻變了呢?時間給了我一個難題,但母親用她獨有的愛為我解答了它。

坐在一旁看完全程的母親良久後才開了口,“你讓爸爸太失望了。”她嘆了口氣,又開始她的循循教導。她幫我理好我和父親那根打了結的繩,我希望它越亂,母親卻越能有方法把它整理好。母親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能調整好我和父親的心情,重塑家庭的和諧。雖說不情願,但我還是被拉到了飯桌前,我頭都沒敢抬一下,只知道面前的男人不停地用筷子敲著飯碗卻一口不吃。媽媽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知道她的意思,也慢慢張了口,“對……”喉嚨彷彿被什麼東西哽咽住了。“對不起。”三個字,很小聲,如同耳邊蚊子飛過般一閃而過。媽媽上前進行下一個的調和,我坐在座位上開始用餐。“想讓我原諒,就拿成績來換。”他敲了敲我的碗,像是提示,又像是威脅。我點了點頭,才發現他的語氣已經緩和很多了。“吃吧。”他說,又像從前一樣開始給我夾菜。我看了看一旁的母親,後者朝我笑了笑。

家雖雜事繁多,但卻從未迷失本心。

堅守本心 篇6

高一作文 ,625字

是風帆,就要乘風破浪,又何必在意分是否順、浪是否穩?是雄鷹,就要展翅九天,又何必在意羽翼是否豐滿、是否堅韌?

—題記

莫畏風雨,奮力前行。任海枯石爛,拼搏的心不死,擔當的信念不滅,奮鬥的腳步不止。縱然人生充滿挑戰,但逆境之中誰主沉浮?唯一顆堅定的心與一個不變的靈魂,才能不為物擾,勇往直前。

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花開無聲,正因無聲,才無法訴說成功的艱辛。唯有堅守本心,不動搖信念,才能經受風雨的洗禮,將明豔的外表、迷人的芳香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世人,為的只是那一刻言語的誇讚與目光的聚焦。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相國公子,君主近臣,他,納蘭容若,身處樊籠,獨立於世,心不蒙塵。也許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孤傲,這份堅守,才得以將最本色的靈魂借其詩詞傳於後人。正是這份堅守,才使他選擇以手中之筆書世間最真情意,一洗文壇奢豔,清新雋秀,哀婉迷茫,為世人所銘記。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她是林長民的女兒,梁啟超的兒媳,一位滿腹才情的女子。堅守如徽因,她正直的本性一腔的熱血,使其身影永遠定格於康橋別戀,終生無悔。

鳶飛於天,魚潛於淵,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時代在變,思想在變,然而不變的,是那顆堅守的心。

堅守本心,保持本色,做最真實的自己,不以物喜,不隨物動,精神貫注,猛力向前,直達頂峰!

順隨本心,詩意生活 篇7

高二作文 ,803字

託翁曾說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短暫而又最無情,最寶貴而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時間。”人的一生便是在時間悄悄流逝中度過,短暫迅速,尚來不及回味便已悄然垂成。

短暫的人生如何才能不留遺憾地度過,最重要的便是順從內心,詩意地生活。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身影,恬淡適然。面對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世俗生活,他毅然選擇歸隱,順從自己的內心,在綠水青山之下,詩意自居。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之王;行在拉薩城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一生都在用情詩堅守自己內心所向。無論世俗如何黑暗,都不曾將他內心的聖潔染黑。在那片神聖的土地上,倉央嘉措用真情打動凡間,一葉一蒲堤,他不曾辜負自己,始終忠於內心,詩意棲居。

最羨慕的女子便是席慕容。一支畫筆,一快畫布,她便能在玄武湖畔畫一下午的荷花。一支鉛筆,一根蠟燭,她便能寫一整晚的詩歌。無論晴朗或是落雨,世間的日子,她都不曾辜負,事物總有兩面,她卻總能看到好的一面。等到繁華落盡,她都始終站在那裡,帶著盈盈笑意。用自己對生活的愛,詩意自居。

在物慾橫流,飛機尚不夠快的今天,林清玄卻從繁華中尋到清歡。一杯清茶,一抹陽光,便是最美的風景。他幼時有過許多的夢想,去埃及看看金字塔,去周遊歐洲,在忙碌飛速的這個時代,他都一一實現。背上行囊,踏上旅途,忠於內心的夢想,他終究不負自己,不負流光。錢鍾書終其一生,寫就《圍城》與《管錐篇》,燈光如豆,先生因書得名,也將名還與書,寂靜書途亦芬芳,是對他人生最好的寫照,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他的一生詩意而又芬芳。

于丹曾這樣解釋“辜負”:“這段時光著實從你的身邊渡過,你卻不曾和它有過關聯,這便是辜負。”

李白“對影成三人”,豪放而詩意;陶淵明“悠然見南山”,清傲而詩意;納蘭“賭書消得潑墨香”,隨性而詩意。

漫漫人生,曾經的滄海已成桑田,曾經的積雪已化成草原,只是忠於選擇,不負內心,在繁華而不真實的世界裡,做最真實的自己。

妥協中堅持本心 篇8

高一作文 ,775字

妥協,是一種智慧,在逆境中不死磕,不強上,在退讓中另尋他路,在忍耐中積蓄力量,堅守本心,讓妥協不再成為懦弱的表現。

江河選擇了妥協大地,所以變得蜿蜒曲折,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高大的山脈也無法阻止水向東流的決心,改變其本心。

韓信,曾經就有過“胯下之辱”。面對小人,它選擇了妥協。雖然有人鄙夷他的懦弱,但更多的則是稱讚他“大丈夫能伸能屈”的精神。在褒貶不一的議論中個,韓信並未被外界所幹擾,仍是潛下心來,努力研究兵法,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軍事家,流傳千古。倘若他沒有選擇妥協,而是在小人的挑釁下怒拔劍斬之,逞一時之英雄,那麼他肯定會被衙門繩之以法,即使不被處死,也會被關入大牢,怎能成其美譽?只不過是一個平常小卒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罷了。

汪國真曾經說過:“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的確,既然我們選擇了自己的路,也就選擇了路上的風雨,無法逃避。我們不應祈求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妥協,學會在風雨中翩翩起舞。

才華橫溢的蘇軾,在文壇上可謂叱吒風雲,但年少的他不懂妥協,不知收斂。最後被小人嫉妒、暗算,在“烏臺詩案”中被貶到黃州。初到黃州,悲憤欲絕的他丟失了自己的本心,喪失了生活的意義。漸漸地,他說服了自己,買下了東坡,重拾本心,過起了隨遇而安的生活。他學會了妥協,不在追求功名利祿;他堅守本心,成為了世人皆知的蘇東坡。“回首向來瀟灑出,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正是他在妥協中明白的:只要本心猶在,人生之路上便也無風雨也無晴。

妥協,並不是懦弱愈逃避,而是一種“此路不通,另尋他路”的變通與智慧。俗話說得好“過剛易折,善柔者不敗”。而本心,則是黑暗世界的一盞明燈,只要本心猶在,便不會迷路。不論是後退還是繞路,其目標不會改變,但一旦失去了本心也就喪失了前進的動力和生活的意義,終將逐漸消沉。

在妥協中堅守自己的本心。

克服盲目從眾心理 篇9

國三作文 ,838字

我們在思想品德上對從眾心理多少有過一些瞭解,我們都知道,從眾心理是一種正常現象,是學習成長的必經之路。但是從眾心理也有好有壞,你選擇了哪一方面就必然對應相應的結果。

積極健康的從眾心理可以使你品德高尚,全面發展,就像閱讀、運動等。而盲目從眾則是極其危險的,一旦養成盲目從眾的習慣,那麼你的一生甚至家人都會受到不可小覷的影響。

我們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從眾心理尤為普遍和強烈,若要在這個學習發展的黃金時段邁好前進的每一步,就必須正確對待自己的從眾心理,讓它成為你成長的好夥伴,而不要成為你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我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用“火眼金睛”去辨別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醜,從而避免盲從帶來的消極影響。

現在,我們走進了高速發達的資訊時代,網路進入了千家萬戶,他在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們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我不得不說,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你就可以平步青雲,利用不好則會一落千丈,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其中對青少年誘惑力居首位的就是網路遊戲了。談起網路遊戲,他只可以作為一種放鬆的工具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絕不能作為一種生活的習慣。要知道,一旦沉溺其中,就有可能玩物喪志,精神頹廢,成為一具毫無用途的行屍走肉。因此,對網路的正確利用是相當重要的。

此外,還有一些青少年認為別人吸菸、酗酒看起來很酷,特別有範兒,所以他們也嘗試著去做這些不良的事,尋找一些精神上的滿足。但是你想過沒有,結果呢?最終只能害人害己。你成長的這個階段需要這些東西嗎?我可以極其肯定地說:“這樣只能讓你們看起來更加虛偽,因為時間不對。”熟知一句話“吸菸等於慢性自殺”,如果你還留戀你的生命,就讓這一切停止了吧。

克服盲目從眾,迫在眉睫。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為了家庭的和諧美滿,當一些不良誘惑向你招手的時候,一定要果斷的對他們說“不”,只有這樣你的成長才會得到保證。

克服盲目從眾,學會獨立思考,將會使你受益終生。成功往往只屬於那些勇於開拓的人,而不是循規蹈矩的“跟屁蟲”。

超然象外,不失本心 篇10

高二作文 ,1121字

浩瀚宇宙,星光熠熠,從高處向下看,地球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塵埃。香港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說自己“一向觀世如史,保持著‘超乎象外’的心態,從高處向下看,不侷促於一草一木,四維空間,還有上下”,也含有同樣的道理。

從高處向下看,我們渺小得猶如微粒,又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不必要的事生氣呢?細細想來,當時覺得無法容忍、令自己火冒三丈的事,事後再看,也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完全可以付之一笑,當初那麼大的反應甚至讓自己都覺得好笑。宋代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何嘗不是一種從高處往下看的人生智慧呢?人生如白駒過隙,不過短短數十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一個人的壽命如同蜉蝣,何必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毫無益處的生氣上呢?反之,既然生命如此短暫,那就更應該珍惜眼前的人,去體驗沒經歷過的探險,去品嚐久負盛名的美食,去欣賞心生嚮往的美景。

從高處向下看,收穫的是海納百川的胸襟,是大度坦然的氣量,是天地任逍遙的灑脫。

曾經的人類,愚昧而又自負,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是最高階的物種,自己凌駕於自然界萬物之上。太陽、月亮、星星都是圍繞著我們而轉。在這種可笑而又可悲的思想指導下,愚蠢的人類一次又一次地挑戰大自然的權威,妄想征服自然。血淋淋的事實給了人類一個響亮的耳光:全球變暖、大氣汙染、生態破壞……這些無一不在威脅著人類的安全。終於,人類醒悟了。從高處向下看,哪怕是整個人類的力量都顯得微乎其微,如此弱小的人類,卻叫囂著要征服自然,結果只會得到了大自然的反擊。在莊子眼中,我們恐怕就是那學鳩,不僅所見甚小,還狂妄自大。

從高處向下看,收穫的是一份低調,是一份自知之明,是一份敬畏自然之心。

從高處向下看,萬物都臣服在自己腳下,而自己又如此高大,彷彿自己是能掌控一切的神,難免會有些飄飄然。而牛頓臨終前的遺言,或許能澆滅我們囂張的火焰。我們所熟知的牛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家。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總結出了運動三大定律,創立了經典力學系,成為那個時代人們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在許多人看來,擁有如此的成就和聲望,怎樣“目中無人”都不為過。但是,在臨終前,他說:“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還沒發現呢。”這樣一位物理學上的巨人,仍能如此謙遜,執著於自己的本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驕傲自負呢?

從高處向下看,是一種哲學的智慧,它教會我們灑脫,教會我們寬容,教會我們謙遜……從高處向下看,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我們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