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改寫相關作文20篇

贈汪倫改寫 篇1

續寫改寫 ,415字

有一天,唐代詩人李白到汪倫家做客。於是,汪倫天天陪他飲酒,李白教汪倫作詩。

時間飛逝,李白在汪倫好友家已經住了一個星期。第二天清早,天剛矇矇亮,李白整理好行李,悄悄地離開了汪倫家。李白來到桃花潭邊,近處的桃樹被濃濃的大霧所淹沒。枝頭的小鳥在唱著悲傷的歌兒,好像不願李白的離去。李白站在船頭欣賞桃花潭清早美麗而迷人的風景。

忽然,汪倫唱著動聽悅耳的歌聲朝桃花潭岸邊走來。站在船頭的李白隱隱約約聽到岸上汪倫好友的歌聲,李白知道汪倫好友來為他送行。

汪倫大聲地問:“李白老兄,你怎麼一聲不響就悄悄地離開。要不是我早起,看見你的離別信,恐怕我現在見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說:“你和我都是非常重情重義的人,我不願看到我的離去而讓你感到傷心,我只好悄悄地離開。”

汪倫聽了李白的回答,臉上露出了一絲憂傷。

於是,兩人互相告別。李白站在船頭,看著多情的汪倫。順口吟唱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篇2

續寫改寫 ,420字

村裡有一個窮苦人家—汪倫。李白被請到了汪倫的家,汪倫家境貧寒,家中有幾頭豬,幾隻雞和幾頭牛。汪倫殺了雞和豬做成菜,再將家中的牛賣掉了一頭,換了酒,盛情款待了李白。兩人在閒暇時對酒當歌,吟詩作賦,在山水間寄情於詩篇中。李白和汪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快樂的時光總過得那麼快,李白要走了。

李白收拾好了行李,走到桃花潭邊,只見李白身邊有幾棵桃樹,桃花飄落到了水中。李白抬頭向村子裡望去,眼前彷彿浮現出了李白和汪倫在邊喝酒邊取樂的情景。

李白上了船,船伕解開繩子,船開走了。突然,李白聽見了在岸上有人踏著步子,唱著高歌。李白回頭一看,竟然是汪倫。李白讓船伕調轉了船的方向,向岸上開去,汪倫對李白說:“李兄,我實在不捨你去,不如在小弟家再住幾日否?”李白說:“我是四海為家的人,我要遊走天下,我會記住你的深情厚誼的!”

李白又向遠方駛去,在紙上揮筆寫下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題名《贈汪倫》。

贈汪倫改寫 篇3

續寫改寫 ,627字

清晨,大霧籠罩著青衣江,遠處的汪倫家莊門口小小的燈籠在風中搖曳著。

丹鳳眼,一對濃眉,方圓的臉,腰上插著鑲著玉的佩劍,頭上戴著軟翅官帽,凝視著遠方的汪家莊,不知在想著什麼,等待著什麼,此人便是李白。

李白在碼頭上踱著方步,低著頭沉思,“客官,已寅時了,還得上鎮甸打尖呢!”船家又在船頭催了,“再等一刻吧,汪兄說話算數!”李白在碼頭急促地喊,忽聞遠處的汪家莊門前傳來一陣陣踏歌聲:“長亭外,古道邊,……”帶頭的正是汪倫,濃眉大眼,一抹腰帶上,插著一把金光閃閃的寶劍,背後一陣人喧馬嘯,邊舉著酒罈邊跟著汪倫齊踏歌。“李兄啊,飲吧,飲吧!”李白也語到“謝兄弟多日來的照顧,怎能在送別時還如此張狂呢?”“講的什麼話呢!其實兄弟該向您道歉,騙您到這既沒有十里桃花,也沒有萬家酒店的地方,實在對不起您啊!”汪倫也語道。

“客官,已卯時,再不走就真趕不上了!”船家再次催行道。李白抬頭望天,天空早已染成一片紅,微風一陣,江邊的柳樹也隨風舞動,便疾步轉身向船走去,本早醉酒的汪倫,紅著臉,朝李白喊:“李兄等一等,桃花潭水深千尺啊!傳說能通往金城,李兄遠行時,必要繞行而過呀!此日遠行,何時方能再見呀!”說完李白便上了船,直到船接近紅日時,才回頭遙望碼頭,吟誦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望著遠去的李白,汪倫不禁轉頭失聲痛哭。江上映著紅光,粼粼的波光,將大地照得金光閃閃的。

船遠去了,酒也醒了,只有兩人深深的友情還停留在時光中。

贈汪倫改寫 篇4

續寫改寫 ,897字

時間:清晨

地點:汪倫家

人物:李白,汪倫,漁夫,汪倫鄰居

李白(持酒壺向汪倫敬酒):“我和你聚了好幾天了,我該回去了。這最後一個夜晚,咱們來痛飲一場吧!”

汪倫(作敬酒狀):“什麼?今晚要走了!可否留下來?多住幾晚?”(汪倫用期盼的目光望著李白)

李白(搖頭,無奈狀):“唉,好吧。”

(李白在汪淪入睡後,整理好了東西。第二天清早,李白在桃花碼頭旁等候船隻,時不時看看汪倫家,看汪倫有沒有來。與此同時,汪倫的鄰居出來晒穀子,看見了早早就在此等待船隻的李白,連忙跑來汪倫家。)

汪倫鄰居(急急忙忙趕來):“你的朋友…那個…那個叫…李白的詩人…大清早就…打算…回去了,快去送送他…現在可能…還在…還在等船…”(汪倫的鄰居跑得飛快,說話都喘氣)

汪倫(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睡衣還沒來得及換,就跑向了桃花碼頭,邊跑邊喊):“太白兄!太白兄!你等等我!太白兄!”

(突然吹來了一陣風,吹得水面波光粼粼,水面上的桃花瓣圍著一艘遠處的船隻緩緩地向岸邊靠近,好像要把李白的情感全部牽制到對岸那一頭。李白久久的注視著水面,沒有聽見汪倫的話語。)

汪倫(心想):“太白兄是不是沒有聽見?我哼一首他喜歡的歌曲,沒準能迴應我。”

(汪倫在離李白還有十幾米的時候開始哼起了他最愛的小曲子。他越唱越響,希望他能回首看看他,兄弟的情深難盡!)

李白(聽見了熟悉的小曲,回首看見了正在唱歌的汪倫,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你…你…你…為什麼要來送我!…你我都會傷心的…因為這次可能是永遠的分別了…”

汪倫(拍拍李白的肩,停下了歌聲):“我們可是好朋友,應該時時想著對方,很正常。唉唉,你怎麼騙我了?你不是說多多陪我幾天嗎?”

李白(皺眉,躲著汪倫的目光):“我不想讓你送我。”

汪倫:“留下來,咱們可是兄弟。”

漁夫:“走不走?”

李白(苦笑,揮手):“汪倫兄,真抱歉,我不能再久留了。”

汪倫(皺著眉頭,作高呼狀):“太白兄……”

漁夫(準備開船):“到底走不走!快點快點!”

李白(無奈,在桃花樹下的石頭上題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罷,踏船而去,不再回頭。

《贈汪倫》改寫 篇5

續寫改寫 ,700字

李白獨自前往碼頭,上了船。

他站在船上,等著汪倫來相送。船伕道:“可以走了嗎?”李白忙說:“等一下,再等一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汪倫始終沒有出現,李白開始灰心了。

然而在那頭,汪倫正急匆匆的趕著路。他邊跑心裡邊想:“快!快!再慢就趕不上太白兄了!”汪倫想著,腳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終於,趕上了,李白的船正要開走,汪倫看見,唱起歌聲,腳下更快了。

李白見汪倫來了,感動得眼淚都流了下來,他想起了他們在一起遊山玩水的情景: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偉大的詩人李白接到多年未見的老友—汪倫的邀請,前去喝酒敘舊,小住幾日。李白在第二日清晨便來到好友汪倫的住所,汪倫住在一間小茅屋裡,茅屋很簡陋,邊上是一片樹林,鬱鬱蔥蔥的樹木,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像是在歡迎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李白上前扣門,汪倫忙請他進屋,並邀李白下一盤棋,兩人都下得一手好棋,最後誰勝誰負也搞不清楚。後來,汪倫說:“你先歇息歇息,待我先去拿了好酒好菜。”說罷,便起身前去了。

吃過喝過後,他們出門去遊山玩水。他們先去了屋後的樹林,在那裡有說有笑。幾日相處下來,他們的感情逐漸增加,日益昇華,竟到了難捨難分的程度。

一天早晨,李白對好友汪倫說,“這遊玩了數日,我也該走了,該去辦點正事了。明日一早我便出發,你也不必送我,我自個兒就好,免得更加悲傷!來,我敬你!”他們倆酒杯一碰,一飲而盡。

此時,憶起往事,看著這美麗的桃花,深深的潭水,李白落淚了,心想:“這一切,都不能與我的好友—汪倫送我之情義相提並論。”頓時靈感乍現,題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篇6

續寫改寫 ,673字

李白在汪倫家住了數日,兩人相談甚歡。突然有一天接到訊息說家有急事,需立即趕回,李白匆匆收拾了一下,為避免離別傷情,便不辭而別。

李白整理完行李後,就匆匆忙忙向桃花潭奔去。春天的桃花潭四周綠樹環繞,兩岸桃花盛開,一陣風吹過,一片片桃花飄落在湖面上,再加上那一片綠如翡翠的湖水,遠遠望去,粉色的桃花配上滿山的翠綠,倒影在水中,一副大自然的巧筆畫即刻生成,細細品來別有一番風味。“如此美景,以前都有汪倫兄陪我一起欣賞。”此時李白腦海中不由想起汪倫,汪倫和自己一樣都愛喝酒,無論何時何地,都會隨身攜帶一壺美酒。“那我們就可以在此美景下一起吟詩作對,對酒當歌。”以往與汪倫暢飲的場面此刻不斷浮現在眼前,這邊卻要離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聚首,李白不禁悲從中來,紅了眼眶。

只是此刻身不由己,李白還是邁著沉重的步伐上了船,兩岸美景彷彿不再那麼美麗誘人了。將行之際,岸上傳來一陣笛聲,低沉傷感,似乎在為李白送行。李白回頭一看,果然是汪倫,離別前還能再見一面,喜從中來,李白上岸,給了汪倫激動的一抱:“汪倫兄!”汪倫急切道:“太白兄,為何這麼匆忙?”“家有急事,不辭而別,實在抱歉!”李白無奈的解釋。

“原來如此,你我兄弟講什麼抱歉,他日我們再聚。”兩人不禁淚滿眼眶。李白上船後,汪倫急忙吹著笛為李白送行,李白站在船頭看著岸上的汪倫越來越遠,詩興大發,大聲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注視著李白的船漸行漸遠,一直到小船從他的視線中消失……想起李白的詩,感動異常,把這首詩收藏起來,這便是千古名篇《贈汪倫》了。

贈汪倫改寫 篇7

續寫改寫 ,608字

子時已過,春光透過窗紗,灑進了昏暗的屋子。

李白收拾好行囊,快步走出了房門。船停於岸邊,艄公揮揮手:“相公,上船吧!”李白踏上了小舟,心中不免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朋友們離的離,別的別,惟有他自己,猶如這潭上的小船,泊在這靜靜的深潭之上……

春雨像個調皮的孩子,從空中飄落,輕如牛毛,細如絲線。小舟隨著微風悠悠飄蕩,潭面漾起陣陣漣漪。

“這裡的景色真美……”李白輕聲痴喃道,“可惜汪倫兄……唉,不提也罷……”坐在船頭,他痴痴地望著遠方的縷縷炊煙,眼前不禁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幕—

黃鶴樓上,兩人把酒言歡,不醉不歸;長江岸邊,情深意切,依依惜別;鴻雁寄書,道不盡男兒之志,報國之心……

想把這記憶抹去,可惜,不知何時這回憶已深烙於心,不能褪去。

憶昨夜,美酒佳人,兄弟暢談;望今宵,手足分離,各散一方。

“罷罷罷,忘了也罷。”

李白長嘆一聲,回過身去,命艄公啟航。伴著竹梆敲擊江底石塊的輕響,小舟漸漸消逝在迷霧盡頭。

此時,岸上傳來了汪倫的歌聲:“太白太白,胡不歸,何忍別!不知今日一別,何日方能相聚?”

江心,傳來了李白爽朗的笑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卻不及汪倫兄予我之情啊!一生得此知己,足矣,足矣!”

一瞬間,李白詩性大發,潑墨揮毫,寫下了那首千古流傳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霧裡,茫茫一片。

小舟漸行漸遠,隱沒于山谷之中……

《贈汪倫》改寫 篇8

續寫改寫 ,1209字

凌晨,碼頭上大霧漫天,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對方的臉。岸上迷霧環繞,四周靜悄悄的,連一個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這時,已是丑時,天上黑朦朦的,星星的亮光彷彿跟白天的太陽一樣。

在汪家莊上,隱隱約約亮起一絲光,走近一看,一道光芒照來。一彎明月掛在空中,微微的月光照在地上,照進了屋子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名男子,穿著白長袍,繫著白腰帶,一把白鬍子垂在在下巴下,一把長劍掛在腰間,一副堂堂君子的模樣。他,正是詩仙李太白。他提著一件件衣服,慢慢地推開了門—此時此刻,他正在想:汪倫現在正忙呢,我也就不去找他了,免得打擾到他。船已在碼頭停下了,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一些雨絲飄下來,落到了李白的傘上。看著汪家莊,他揮手再見。心裡默唸著:“汪家莊,再見了。”

正當李白要上船時,岸上響起了歌聲—“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這時,一個撐著傘的人出現在李白麵前,手裡拿著盤纏,身後跟著一些童子。此人正是汪倫。李白見了,拿著傘,緩步走去。這時,已是寅時,李白站在汪倫面前,嘴微微顫動著。

船伕見了,不禁開口抱怨:“哎,兩個文人吶,難伺候……”說著,開始搖頭了。岸邊的挑花已探出了腦袋,水中泛起一絲波紋。一絲聲音從李白的口中傳出:“汪倫,你,怎麼來了,你不是……”李白說著,不禁失聲了。“太白兄,沒事的,你是我的朋友,即使再忙,我也回來給你送行的。”汪倫穿著藍袍,繫著寶藍腰帶,拉著李白的手,輕聲說。“謝謝你,汪倫,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送我。我們在汪家莊的記憶永遠在我的心頭。”“太白兄,話也別這麼說,今日,我帶了絲段十條,還帶了一罈美酒,讓我們再喝一杯吧。”說著,只見汪倫背後的童子拿出一罈酒,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放著十條絲段。

“來,太白兄,乾一杯!”汪倫大喝一聲,端起酒杯。李白也隨之端起酒杯,兩人的酒杯一碰,“嘭”的一聲輕響,一飲而盡,酒杯空了。“汪兄,還記得嗎,你帶我遊過了那個桃花潭,那的水可真深你,那,再怎麼深,也比不上我們之間的情誼!還有你的府,綠樹環繞,重巒疊嶂,令我記憶深刻。”“哪裡哪裡,小的還比不上您這位大詩人呢!”汪倫摸著頭,臉頰紅了,有些不好意思。一陣風拂過,幾片樹葉從樹上掉下了,飛過了李白上空,飛過了汪倫頭頂。李白這才接過那十條絲段,飽含深情地看著汪倫,汪倫也注視著李白。

此時,只聽船伕的吶喊聲:“客官,時辰不早了,你再不走,我可要先行一步了!”李白聽了,忙跟汪倫和告別:“汪兄,我們後會有期!”“太白兄,有空再來看看我們!”汪倫說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李白上了船,汪倫和自己的童子一齊朝李白揮手。船伕划著槳,走了。隨著汪倫的影子越來越模糊,兩行淚劃過李白的臉頰。正當汪倫他們要離開碼頭時,遠處傳來吟詩的聲音—“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汪倫聽了,藏在眼眶已久的淚,流出來了。

贈汪倫改寫 篇9

續寫改寫 ,927字

【《贈汪倫》改寫】

陳螢

汪倫很崇拜李白,一天,汪倫想請李白來做客,知道他喜歡喝酒看桃花,就寫通道:“此處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李白收到信後,風塵僕僕地趕來了。汪倫把李白安頓好後,李白說:“我是來賞十里桃花,遊萬家酒樓的。”汪倫說:“十里桃花為一潭,萬家酒樓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李白知道自己上當了,就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

接下來的日子裡汪倫帶李白遊山玩水,飲酒作詩。一天,家裡捎來一封信,說有急事,要李白回去。李白不想讓汪倫失望,便留下一張紙條,說明回去的原因,便不辭而別了。

第二天一早,李白便來到桃花潭,坐上船,船伕剛要開船,岸上傳來踏步的聲音,李白回頭一看,發現是汪倫,汪倫朝李白喊:“既然要走,不早說,好讓我來送你。”船越開越遠,岸上傳來踏步唱歌的聲音,越來越遠。李白回頭向岸上喊:“再會了,汪倫兄!”船越開越遠,漸漸看不到岸了,李白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就這樣寫出來,並留傳下來了。

【《贈汪倫》改寫】

黃樂一

聽聞李白好酒,所交之友也都能與他飲酒作樂。近日,這賈村汪倫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李兄,我這兒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邀李兄來我這兒小住幾日,不知可否?李白一看,若坐在十里桃花下飲著那萬家好酒,此不為美事一樁?便立即起身去那賈村尋汪倫。

渡船到此,一見汪倫,張口便問:“那十里桃花,萬家酒樓在何處?”汪倫不由一笑,帶李白到一座酒莊前面。李白放眼望去,這四周也就一家酒樓,不禁納悶:“說這萬家酒樓,可只有一家?”汪倫指著酒樓的牌匾:“這戶人家姓萬,開了個酒樓,叫萬家酒樓,名聲甚好。”李白開懷大笑,繼續問道:“那十里桃花呢?”“離我家十里外有棵桃樹,李兄若不嫌路途遙遠,在下也願意捨命陪君子。”

雖無美景與好酒,可這兒空氣清新,有著最淳樸的氣息,也不枉費李白走這兒一遭了。

幾日後……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出現了一條獨木舟,詩人挺立在船頭,欲去遠方,目光卻依舊留戀著這兒的鄉間風光。詩人揮了揮手,彷彿在告白這兒的一切。忽然,岸上傳來一陣踏歌聲,這是汪倫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對李白最真摯的友誼。

李白心下十分感動,望了望身旁的桃花潭水,不禁感嘆:水深三千尺,也不比汪倫待我的情誼!

贈汪倫改寫 篇10

續寫改寫 ,516字

又是一年春光到。遠望,山坡上奼紫嫣紅,鶯歌燕舞。一潭深水,嵌在山坡之上,倒映著蔚藍的天空。天空是多麼明朗啊,萬里無雲;可我如今起程遠航,告別老友,怎是個明朗心情?望著河上飄著的片片桃花瓣,我心傷悲。真是個多愁的春啊!

緩步踏上船隻,前去遠航。與其前方未知的路程,我便思念與汪倫一起的時光。或許,此後不再見了吧。正想著,忽聞岸上“踏踏的歌聲傳來”。轉頭望去,見汪倫在岸上送別。他唱著《送別》,朝我招手:“此去,不知何時再歸?汪倫在此送別,願有緣再見!”有他招手,想起之前飲酒作樂的時光,悲傷漫上心頭。此去離別恐怕再尋不到一個與汪倫一般的知音吧!

猶記得,當年汪倫邀我前來,齊飲酒,常聚會,與汪倫相見恨晚。如今,我將離去,又送上離別禮物。唯有汪倫一人吧!

船開了,迎著陣陣桃花雨,踏著悠悠清潭水,故夢已離我遠去。我凝視著漸漸遠去的汪倫身影,眼淚不禁從臉頰滑過。汪倫,你這份情,這份意,我永不忘懷!又看看底下的這潭深水,心想,這潭水有多深,也不及汪倫對我的情這份深啊!

船漸漸遠去,已看不見汪倫的身影了。我回到船艙內,思起汪倫,不禁寫下: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題罷,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