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創造生活相關作文20篇

自我創造生活 篇1

國二作文 ,646字

一排整齊的鐵皮屋頂,藍色的油漆已經褪色,灰塵一層一層積累本一日伴成雨水混為泥漿,淤積在屋簷。

風送來一顆種,深埋在汙泥中,如此艱苦的環境,似鋼鐵戈壁上一塊爛泥?——它發芽了,長成一株稚嫩的樹苗。它的枝條撐著整個身體,斜著從屋頂衝出來,向著陽光生長。我很擔心它會因此失去重心而倒下。但是它卻不,它強大的根基豎在屋頂上,而且會繼續發展壯大!它腳下的淤泥在多天的乾旱後結成一整塊,猶如石頭般僵硬,全無水分、營養可言,但它的枝條雖柔嫩卻是那般堅強,煥發著青春的光彩,它的葉,日裡晒雨裡淋,早由嫩綠變為深綠,並泛有光澤,嫣然一副少年老成的持重,此刻的它在用它頑強的精神詮釋著生命的力量!

鐵一般的意志,寶石般光彩照人的青春氣息,像極了許多人的生命。

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上帝給了我們生來不同的待遇。有的人生於豪門,猶如溫室裡的花朵,無憂無慮在優越的環境中生長著,不曾經歷絲毫風雨;有的人則出生身艱苦,似戈壁灘上的白楊,荒原的參天大樹,環境越是艱苦他越發頑強,自幼便學會了抵抗風雨,雖時不時會傷痕累累甚或失去樹冠,但正是這風雨練就了它們鋼鐵一般的意志!

出身並不決定人生,生活需要雙手自我創造,艱苦的人往往比幸福的人更瞭解它的來之不易,明白想要幸福你就得付出許多的代價,這樣他們會比其他人更懂得努力創造幸福的生活,也必將能成功創造出一番偉業。

生活出自自我,自我創造幸福。你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環境,但你擁有雙手,擁有一顆鐵血雄心,行動吧!用心、用手、用頑強意志去創造幸福生活!

勞動創造生活之美 篇2

高三作文 ,831字

為什麼同樣是水,農民、牧羊人和那個綠蔭下的人卻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是水質的不同嗎?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真正造成這一結果的是勞動。農民辛勤地勞動而大汗淋漓,牧羊人勤懇地勞動而口乾舌燥,這時一杯水對於他們來說便是上帝的恩賜,於是他們便能體會到水的重要性。而那個綠蔭下的人伸手可得水,也就感受不到水的甜美了。可見,勞動創造出生活之美。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你說陶淵明是不快樂的嗎?不。陶淵明隱居於田園,終日勞作,過著農夫般的生活,雖然勞動後的他難免筋疲力盡,但他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之美,如果陶淵明過著的是一種衣食無憂的生活,那麼他能感受到的,只會是生活的單調乏味罷了,生活之美又何從談起呢?

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可以感受到生活之美,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亦是如此。

唐代詩人賈島勉勵自己:“一日不作詩,便如廢渴之井。”清代皇帝康熙的座右銘是:無一日不讀書,無一日不寫詩。畫家齊白石的條幅是:不教一日閒過。作家王安憶:寫作是我最快樂的事……賈島、康熙、齊白石、王安憶這些人真可謂大智之人,他們深諳讀書人之道:一日不讀書便會變得空虛。腦力勞動讓他們得以思考,思考的過程也許有曲折,但思考後的豁然開朗該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刻了。從腦力勞動中,人們也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兩個有錢人玩了這樣一個遊戲,他們出錢讓一個乞丐住在一個空蕩的房間裡,吃的喝的全都不缺,兩人打賭這個乞丐是否會快樂。乞丐一開始很高興,認為是天上掉下了餡餅,什麼都不用做便吃喝無憂。然而一年過去了,面色憔悴的乞丐終於忍受不住空虛,找到有錢人說:“你們還是讓我在大街上乞討吧,那比讓我整日無所事事快樂的多!”乍聽起來你會覺得可笑,其實乞丐在不勞動後才體會到,勞動帶給他的不只是辛苦,更多的是辛苦後的快樂。

造物主賜予我們雙手雙腳與大腦,便是讓我們用來勞動的,不會勞動或不勞動的人體會不到生活之美。正如我國童謠所說:“幸福的生活在哪裡?要靠勞動來創造!”

你還不知道如何去感受生活之美嗎?那就去勞動吧!

完善自我學會生活 篇3

國三作文 ,675字

生命如素淨纖薄的宣紙,執筆的是芸芸眾生,畫下的是生命軌跡,或淡雅或濃墨,或繽紛,或蒼白。經歷是筆桿,學習便是研出的墨汁,學習的內容決定了畫卷的色彩。

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總想讓生命變得飽滿而不外溢,總想讓理想變得簡單而不平凡,總想在畫卷之上,飛出蒼勁有力令人讚歎的一筆;學習便是讓生命充實的陽光,便是理想的指航,便是手腕的轉騰。

做人、自律、學習、思考、樂群、審美、創造、健身、生活、勞動。也許我們無法一一將之踐行,但潛移默化之中,我們將收穫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由修身到齊家,完善自我是第一步。

一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追求卓越,成功自然會屬於你。”而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擇手段的追求成功,通過各種炒作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罵聲越多者,越揚揚自得。這是一個靠獵奇和惡搞博得眼球的時代,鮮有人去重溫幼時的啟蒙教育;愛學習,愛勞動,樂於助人,團結同學,善於思考,嚴於律己;這些在成長中漸漸氣化,被我們拋之腦後。《弟子規》《三字經》也漸漸從孩子的口中淡出,這些本是做人之根本,處事之基礎。沉澱在千年文明中的是,簡單卻深刻的人生箴言。

聖者之所以為聖者,千年搖櫓於文化的長河之中,並非他們擁有至上的權勢,和豐富的財富,而是他們恪守著內心的準則和純真的性情。孔子並無驚天動地之舉卻流傳百世於《論語》,其言行如一,亦只是遵守了一個人的內心。

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有希望、有事做、有人愛、簡單而純真的生命才是人生的真諦。

在自律中學會做人,在思考中學會學習,在分享中學會樂群,在欣賞中學會真善美,在生命的畫卷中繪出絢麗的色彩。

交流創造生活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0字

在生活中,交流無處不在:老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是一種交流,父母向孩子傳授思想是一種交流,朋友之間互相述說是一種交流,同學之間對知識的討論是一種交流,科學家間的學術交流也是一種交流……是交流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精彩。

如果沒有交流就會成為一潭死水,一張黑白照片。

坐在教室裡,我們每時每刻所學的知識是通過交流傳承下來的;我們每時每刻接受的思想教育,也是在交流中產生的,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同樣也是在交流中產生的,科學家的卓著成就也是交流所鑄就的……如果沒有了交流,同時知識、高尚的思想、真摯的友誼、卓著的成就也就不復存在了……不難想象,我們的生活也就少了本該擁有的色彩,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產生的,如果沒有了交流,我們每個人就會成為孤獨而寂寞的個體。

人的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如果沒有了交流,語言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實際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活是基於交流而產生的,也就是說交流創造了生活。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多與他人交流,多多與他人溝通,做到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自己,改變生活,使自己成為生活的主宰,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那一切都是因為交流。

科技創造生活 篇5

國一作文 ,714字

五千年的歷史滾滾而去,到了21世紀,這是一個科技突飛猛進的世紀,這是科技創造生活的世紀。

科技,體現在生活中,上個世紀的人們,生活是那麼的不方便,那時電話還沒有普及,人們溝通需要前往鎮上的郵局寫信,這花費許多時間和金錢。即便是最緊急的資訊,都要好幾天。現在,人們發明了手機,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論兩人隔多遠,在天涯海角,隨時隨地都可以聯絡。

七八十年代的人們,拍一張照片也是十分困難,要到專門的照相館去拍照,而且不能長久儲存。現在的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拍,並且可以長久儲存。並且從原來的基本能拍,到現在對畫質的極致追求。單反中專業術語引進手機,專業攝影中的技術也加入手機相機。現在的手機光圈,畫素,降噪,防抖,焦距,景深,感光度都和專業級的單反有得一拼。現在手機不僅能拍照,還能拍出高質量的照片。科技創造了美好的生活。

但科學家們仍不滿足,他們希望科技可以創造更好的生活,他們便在操作方式上做了許多改變。於是智慧音箱誕生,比如天貓精靈,叮咚叮咚,小愛同學,homepad,人們在它們的機身中加入人工智慧晶片,它們可以陪你聊天,給你講故事,笑話,他還是你的助手,他可以操縱家裡的電器,只需你的一句話。它採用遠場拾音,聲紋識別等技術,給人帶來便捷的體驗。

這時,科學家們又想,智慧音箱只能放在家中,我們能否在手機中加入AI晶片呢?

於是帶有人工智慧晶片的手機問世。手機變得更加智慧。他們通過機器學習,在人臉識別,和拍照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高階技術,成果也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

21世紀是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一年,高階科技正在一步步走進我們的生活,給生活帶來一次一次創新,我們也要努力創造,協助這些高科技,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科技創造生活 篇6

國二作文 ,1102字

在這個新時代裡,人們過去以為是異想天開的事物都已逐一變成了現實,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不可分開的一部分。那些天馬行空的幻想,都隨著時代的變化,科技的進步,出現在了我們身邊,帶給了我們驚喜和前所未有的便捷,更是創造出了我們的新生活。

古時候是沒有燈的,家家戶戶都是點起蠟燭照明。但是後來出現了一個人,他就是愛迪生,在他小時候,母親生了重病要請來醫生,可卻因為光照不足,沒法手術,愛迪生便去鄰居家借來了幾面鏡子,圍在病床周圍,又將蠟燭擺在了旁邊,從而發出了強烈的光線,使手術能成功進行。從這以後,愛迪生便發明起了燈,他經過千百次的實驗,失敗了一次又一次,最終制作出了燈泡。這也使他後來成為了一名偉大科學家。現在燈已經是每家每戶中必有的了,它們還做成了各式各樣的,令人賞心悅目,眼前一亮。在樓道里的燈也都成了聲控的,既方便又簡單,而且用處也越來越大。手術檯上,辦公桌上,大街小巷……場所隨處可見,更給夜晚的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們不能否認,這是科技的飛躍發展和進步,創造出了我們的便捷生活。可以說改變了人們以前的舊生活,給人們的新生活帶來了無限光明!

以前的人們出行都是步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有了馬車,人力車伕來代步。雖然有了這些改善,但還是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需要,便有人開始嘗試製造小汽車,在民國時候,就能有許多在馬路上行使的小車了。然後從那時起,人們就有了更多的想法,想有更快捷,更方便的交通工具,他們不懈堅持著,努力著,伴隨著科技飛快發展的腳步,人們終於製造出了飛機,火車等。例如現在的地鐵,分佈在各個大小城市裡,隨處可見,它們成了我們出行遊玩和上班、上學等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速度也比公交車快了許多,也更乾淨,空間也更大了。又或者是想吃熱帶美味的水果,食物,也能用飛機空運過來,既便捷又不耗時間,還能保鮮。再也不用像古時候那樣,如給楊貴妃運去荔枝就要花好幾天時間,還不知累壞了多少匹馬呢!我們有了現在這些交通工具,誰又能說不是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改變,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呢?

除了這些,其它的科技發展也是突飛猛進,有著不小的改變。就像手機,從前是沒有的,人們便靠著書信來傳遞資訊。戰火升起的時候,真是應了那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啊!不過現在好了,手機的出現,帶給了人們生活上不小的變化,發信息,打電話已經是很普遍的了。現在的手機還可以上網,玩遊戲,購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樂趣,能快捷的瞭解到身邊發生的事件,學到更多的知識。這種科技進步,創造了我們更快捷的美好生活。

如今,我們已處在新的21世紀中,這裡的科技已經在飛快的進步著,發展著,科技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生活,更是創造了更美好的生活!

科技創造生活 篇7

國一作文 ,911字

對於這個標題,我曾經這樣以為,“科技可以創造別樣的生活,而不是拘泥於一種軌跡中”。同時,我也這樣以為,“科技創造生活”好似離我們很遙遠。因為,我們並不是研發人員,只是在各類學科中遨遊和探索的中學生,使得這句話變得那樣的空洞。而今年寒假我卻通過社會實踐體驗到了科技創造生活。

在期末考試之前,語文老師下發了一張A4紙,上面列印著的是關於說明文閱讀的小練,而其說明物件則是當今流行的3D列印技術。對於3D列印技術,我也是略有所聞。3D列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檔案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同時,3D列印技術的儀器也是比較豐富的,比如3D印表機、3D列印筆、3D掃描器等。3D列印技術製作出的物體精美,有些也獨具實用性(用3D列印成房屋),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2005年,一位猛禽專家和一位牙醫,用18個月的時間,用3D列印技術為一隻被子彈擊碎了半個喙的白頭雕製造了一個“義喙”。因而,這隻幸運的鳥兒就擺脫了進食管,可以自主進食、飲水,梳理羽毛了。但是,沒有一樣物品是完美的,3D列印技術用於大批量的生產時效率不高,且成本昂貴,所以暫時還無法得到廣泛應用。

因經費有限,所以此次親身體驗3D列印,採用的是較為便宜的3D列印筆。將同3D列印筆配套的3D列印材料(PLA材料)放入筆中,啟動電源,它便自行進入加熱器內,吐出後的便是成膠狀的彩色顏料。而更有趣的是,儘管筆內加熱器的溫度高達190攝氏度,待材料一吐出來,10秒鐘後即可凝固、定型。我手中的PLA材料為紫色,因而加熱熔化後的顏色依舊是紫色,這也就使得我的作品大部分顏色一致。

第一個作品是眼鏡,我小心翼翼地描繪邊框,並均勻塗滿,最後,待兩根鏡架、一個鏡框冷卻後,將其剝下,再用材料將其貼上,一個三維立體的眼鏡便完成了。第二個作品,是一朵花,三片紫色的花瓣搭配著一個透明的花蕊,這種一個主色的色調搭配使物品看起來很有視覺衝擊力,靈動而優雅,讓人為之沉迷。我嘗試著把這朵花粘在了鏡架側上的位置,想給眼鏡增添一點美感,它卻總是掉下來,彷彿一而再地宣示它的獨立性!

科技可以創造生活,使人為之驚訝、震撼。

科技創造生活 篇8

國二作文 ,595字

在現在的生活中,科技無處不在,無時不刻都充滿著科技,科技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加充滿樂趣。

科技創造生活,科技給我們創造了便捷的生活。幾百年前,人類想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飛翔環遊世界。隨著人類文明的高升,人類發明了飛機,人類也發明了汽車,這讓人們出行更加的方便,讓人們的旅程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了。科技創造了奇蹟,科技所給我們創造的便捷,不僅侷限於交通方面,還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科技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得越來越近了。從有了科技電子產品—電腦、手機,人們可以不用經常登門拜訪,直接和親人朋友開始視訊或簡訊聊天,只要有時間,時時刻刻都能開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而且更加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科技創造生活,科技給我們創造了舒適的生活,在過去,冬天的到來使人們心裡恐懼,有些人因為抵擋不住寒冷而失去了生命,因此,生火取暖是當時人們取暖的唯一方式,可這樣既花費精力,又浪費時間。但是,科技改變了這一切,現在我們擁有了空調,它能自動調節室內的溫度,讓人們躲了避了刺骨的寒風,也讓人們在嚴熱的夏日感受到涼爽。

科技創造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幸福,更加溫暖,科技時時刻刻為人類服務,為人類做出貢獻,科技創造我們的生活。所以,作為將來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我們需要關注科技,認真學好知識,要發展科技、創新科技、造福人類。

用雙手去創造生活的美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2字

在靜靜的教室裡,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祖父》,心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

莎莎,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父母因為莫須有的罪入獄後,被祖父那雙粗糙的手抱到了鄉下,與祖父相依為命。祖父很窮,他用勤勞的雙手,幹著普普通通的石匠工作,整天搬石頭,錘石頭,再按尺寸把石頭鑿得整整齊齊運進城,蓋大樓,壘臺階。他的手因為常年的工作,已不能完全伸直,而且一到冬天,寒風一吹,手就裂出一條條血口。而他就用這雙手讓莎莎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莎莎的父親出獄後將祖父接進城享福,當祖父看到用自己鑿的石頭砌成的宮殿時,感到非常自豪。可祖父在城裡沒住幾天,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手也閒得沒處擱,便“逃”回鄉下繼續鑿石,他就用這雙龜裂的黑褐色的手繼續創造著人間的美麗……

讀著讀著,我也想到了我的祖父那雙粗糙的手。那雙手因為將貧瘠的土地變成翡翠般的菜園而變得粗糙不堪;因為想讓我們吃到健康營養的白米飯,吃到香噴噴的烤紅薯,喝到可口的甜豆漿而佈滿老繭;因為長期蓋房子,修東西而龜裂流血……

寫著寫著,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無數雙這樣的手—黑褐色的手背,粗短的手指,硬幣厚的老繭,他們默默地給我們溫暖,他們默默地迸發著力量。我也想擁有一雙這樣的手,去創造生活的美!

生活由自己創造 篇10

高二作文 ,1371字

生活是門自修課,自己今天的得失,來自於自己往日對生活的態度和抉擇。所以說苦心人,天不負。走在人生路上的我們,要時刻銘記: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與奮鬥!

古人云: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就像形容海倫。凱勒一般,她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努力地從一個讓人憐惜的少女成長為讓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這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便到了極致。她看不到萬山紅遍,漫江碧透的美景,聽不到百鳥爭鳴,驚濤駭浪的聲音。她完全可以鞠捲縮著身體在陰暗角落痛哭,也沒人責怪她。可她沒有,她懷揣著對生活的好奇心,吃力學習盲文,觸控陌生的事物。我想,她一個人走在黑暗的道路上是多麼孤寂,可她的眼神雖空洞卻異常堅定,她邁著沉穩步伐踏破霧靄,用黑色的眼眸,去尋找獨屬於她的隔世光明。她吃得苦中苦終成人上人,生活的巨浪已無法撼動她的意志。她的心如磐石,守心不移的境界,試問如今有誰能做到?

不失本心,為至善者也。而毅力就是守心條件,但生活中卻仍有人意志不堅,墜入深淵,與美好生活無緣。

正如牛頓所說:”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海倫凱勒是如此,李白亦是如此。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那時他並不是人們所想的那種才華橫溢的才子。可在他因學習不行而輟學時,看到一位老人不停歇的磨著粗大的鐵杵,領悟到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便專心投入到學習中,這才有後來的詩仙。所以當我們面對他”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磅礴之時,也要他為這份美好所付出的努力而心生敬意。要知道生活不是侍衛,呼之即來,遣之即去。

王勃曰: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而蘇軾,這個學生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在經歷烏臺詩案後貶到黃州,可謂時運不濟,命運多舛。他難免流露出對人生無常的哀怨,但他能主動解脫。雖”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但他認為”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正因為他的樂觀開朗,積極面對生活,所以他才能”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而現在,我們常找好多理由原諒自己在生活中的不盡力,原諒自己在生活中敷衍與懈怠。不,我們應該站起來掌控生活,而不是生活來掌控我們。當我們置身於漫無邊際的黑夜時,要去想頭頂是一片豔陽天;當我們走在浩渺無垠的沙漠時,要去想綠洲就在眼前。

居里夫人曾說:”我們不應該虛度一生,應該盡力做我能做的事。“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做事時盡力而為之了嗎?一個將要離開建築行業的木匠,在建最後一棟房子時散漫工作,用軟料,出粗活,沒想到自己所制的”爛“房子竟是老闆送他的。而我們是否要像他一樣因今天的不努力而收穫一棟爛房子嗎?

南宋時期文天祥抗元失敗,元人皇帝以他的妻子威脅他,用高官厚祿誘惑他。但錚錚鐵骨的文天祥即便面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不屈服,決然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毅然為國捐軀。我們面對事情,猶豫再三;面對挫折,噓嘆無能;面對偉人,仰慕至極。但我們有無試問過自己,我們的傲骨何在?手握火熱青春的我們,註定要用不凡解釋。

我們不甘心對美的憧憬只是其妙的幻想,更不願與美好的生活互不相識,只是偶爾彼此點頭,微笑,繼而擦肩而過。偶爾想起生活,但對它我不曾進一步去詮釋,當我驀然回首,才發現陽光依舊,生活卻從我身邊悄悄走過。

生活由我們自己創造,我們要時刻記住:事事盡力而為之,態度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