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古詩相關作文20篇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965字

今年暑假我讀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這本書。邊讀邊背,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裡面的一些名句讓我記憶深刻,而且我還因此在“國學達人”裡做題得分做到了“禮部侍郎”呢!

書中有很多勸慰、警醒世人的詩句。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句來自漢樂府的《長歌行》,告訴我們要趁著年輕勤奮努力,要不然到老時只有後悔和失望!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鄭板橋)一首《竹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擲地有聲、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發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感慨,愛國之情,溢於言表!而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則表達了對母親濃濃的感激之情!這些詩句代代相傳,鼓舞激勵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書中還有很多描寫美景的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來自賀知章的《詠柳》,讓人看到了無數剛剛抽出嫩芽的柳葉隨風搖擺,彷彿垂下了千萬條的綠絲帶。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則因為調皮的蜻蜓的到來賦予了初夏小池的動感之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圖,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達詩人夜宿農家那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讀了這本書,我還認識了很多詩人。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七步成詩的曹植,號稱“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詩聖”杜甫,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詩仙李白,喜歡他樸實無華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喜歡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奔放;喜歡他“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神來之筆;更喜歡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誠地祝願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被注入了它獨有的詩魂,彷彿帶我進入了一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寶貝啊——《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背古詩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2字

過完年,爸爸看到王小西的日記才知道,寒假作業還有背古詩呢!我傻眼了,快開學了,我才背了一首“口袋詩”。

我該怎麼辦呢?我害怕到時候老師檢查,我背不出來,老師批評我;萬一我背的很結巴,老師告訴我爸爸怎麼辦?如果因為我背不好古詩,別人都嫌棄我,恥笑我,我該怎麼辦?此時,我的心情就像烏雲一樣在天空中翻滾,頓時那焦急的淚水湧出了我的雙眼。

我要抓緊一分一秒背古詩了。在爸爸的幫助下,我背會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滿江紅。怒髮衝冠》等。為了背會這些詩詞,我用了許多方法,我聽詩詞歌曲,抄寫詩詞,理解詞義。這些詞真是難背呀!比如《滿江紅》中有句“靖康恥、猶未雪”。雖然爸爸給我講了“靖康”是一個年號,“恥”是恥辱的意思。爸爸說那一年,匈奴把北宋的皇帝和大臣都抓住了,北宋滅亡了,可是我還是記不住這一句。於是我就想成了我的同學康熙軒的恥辱,沒有報仇雪恨,這樣我就記住了這句話。

明天就要開學了,我只背會了6首古詞,我該怎麼辦呢?真希望老師只讓我揹我會背的這幾首詩詞呀!

背古詩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1字

背古詩!還差這一項就可以完成上午所有的任務了。這首古詩對我而言簡直是小菜一碟!我立刻拿起語文書,邁著自信而輕快的步伐向老師辦公室走去。

我第一個衝到老師面前,伴隨我一起到達的還有臉上洋溢著的自信的笑容。站在老師面前,看看身後那長龍般的隊伍,我的心中滿是得意:幸好第一個,不然還不知道排多久呢!待老師坐定,我書也不瞅瞅,便背了起來。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頭兒背得還算流利,可不料,揹著揹著竟然卡了殼。“一日難再晨,一日……難再晨……”後面,後面是什麼呀?那原本超級熟練的內容一下子變得那麼陌生。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絞盡腦汁地想著,可卻只記起了後面似乎有“勉勵”這兩個字?可是,它前面是什麼呢?

因為我的卡殼,辦公室裡也突然變安靜了。我總算明白了什麼叫“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了。那沉默的環境夾雜著我的緊張,使我之前臉上的自信飄到九霄雲外去了,緊張早已佔據了我的心,我心中好似滾油煎,額頭上沁出了許多汗珠,嘴巴微張著,一副想說話卻又說不了話的樣子。我看了看老師,老師表面平淡無奇,可是我的預感告訴我,老師待會兒準會發火。情急之下,我趕快平靜了自己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疏理了一下名言的意思,之後便背了出來。老師也頗不滿意地在我的書上敲下了章。我長舒了一口氣,飛也似地逃離了辦公室。

這次背書對我而言可謂是“大意失荊州”,下回,我可不會因為太過自信而讓自己出醜了!

背誦古詩詞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897字

午自習,黃老師走進教室,開啟電腦,說:“今天我們進行古詩詞初賽,請大家準備好。”同學們反應不一,有的驚訝,有的欲哭無淚,也有的興高采烈。

老師在電腦上開啟一個檔案,我們看見了幾個字:古詩詞75首。還有一個開始鍵、一個停止鍵、一個抽中內容鍵和一個重新開始鍵。正當我納悶是怎麼回事時,黃老師點了開始鍵。電腦上就有數字在不停滾動,黃老師一點停止鍵,數字停止滾動。黃老師一點抽中內容鍵,上面就出現了抽中古詩的標題。能夠背過關,背不出淘汰。從1小組第一個輪流。

到了我背的時候,我額頭上直冒汗。前面的人只有兩個背出來了,我應該也背不出吧。

電腦的螢幕上出現《古朗月行》,這個我背過。我聽見孫愷直說:“《古朗月行》《古朗月行》,李思張未免也太幸運了吧。”

我很流利地背誦出來,滿意地坐下了。同桌不會背《小池》,喪氣地坐下,說:“唉,我怎麼會敗在《小池》上呢?話說,《小池》怎麼背來著?”他嘰裡咕嚕說了一大堆,我懶得理他,就當沒聽見。

第一輪結束,全班就只剩下十幾個人了。第二輪開始,我手心也直冒汗。黃老師會不會為我抽到《示兒》《竹石》什麼的呢。這幾首詩我可不會背呀。我探腦一看,好朋友劉靜瑤和張思涵都刷下來了,不由得又緊張了一些。

我站起來時,黃老師為我抽到了《飲湖上初晴後雨》。這個我三年級就背過了,難怪同學們一個勁地羨慕我:“這也太簡單了吧,我也會呀!”但我的大腦有點短路了。本來是宋苏軾,我卻背成了唐苏軾。幸好及時改了過來。背到第三句時,我又卡住了,可能是太緊張了。思索幾秒後,我終於背出來了。

等到第三輪,最後剩下六個人。老師要從中選出兩個去參賽。看著前面的幾位接連失敗,只有謝可馨過關,我腿都發抖了。我背的時候,大螢幕上出現的詩題是《楓橋夜泊》。我想了幾秒,記得詩句是:月落烏啼霜滿天……但不記得詩人叫什麼名字了。“楓橋夜泊,唐……”我一直卡在這裡。

最終,我還是被刷下去了。後來我才知道詩人的名字叫張繼。唉,一步之遙,我與成功擦肩而過。

早知道,我就背熟練一點,比賽的時候也就用不著那麼緊張了。如果有後悔藥就好了。我一定要多讀多背古詩詞,爭取在以後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古詩背誦大賽 篇5

敘事作文 ,613字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背古詩能手登場了,我對我同桌說我背古詩很快,記憶力很強,他不相信,他說他有一朋友背古詩也很快,為何不讓我倆比一比呢。

就這樣,“戰爭”拉開了序幕。

在同桌家裡,同桌說的那個人走了進來頭抬的高高的,雙眼微微閉著,帶著一副小眼鏡,有一種目中無人的感覺。

他霸氣地說:“聽說你記憶力很強,可否與在下對決一二。”“好的,請開始。”他挑了一首簡單的五言古詩,開始計時,他用時32秒背會,我用時31秒背會。空氣中有點火藥味兒,我們倆人好像有仇似的,一直盯著對方,總擔心對方會搶先一步背會,終於到了最後一首,是《長恨歌》,我有點急了,他見我那樣子就知道我有點困難了。他得意地站起來背,而此時的我頭腦發昏,汗嗒嗒地流著,我嚥了口唾沫,對自己說,加油,一定能行。我拼盡全力,可還是輸了,沒關係,這次沒贏,只要多背,就一定會贏。

我剛想走,又想到自己有兩盒樂高積木,不如再比試一場,我叫住他,對他說比這個,而且只看一遍圖紙把它拼出來。他有點發虛,因為平常他不玩這個,而他又很愛面子,說:“行,我有什麼不敢,來吧!”

比賽開始,我倆看完圖紙後,就開始拼。我見他抓耳撓腮,恨不得看著圖紙拼的樣子,就感到非常高興,像一名獲勝的戰士一樣。叫你得意,繼續得意呀。拼到中間,他猛的站起來說不拼了,然後像落魄的獅子一樣跑了出去。

其實記憶力好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一點點鍛鍊積累的,就像蓋房一樣,地基要打好,讀書就是最好的地基。

看《最美古詩詞》後有感 篇6

讀後感 ,533字

今天看了最美古詩詞的比賽,我有許多的感受,我體會到古詩詞的美,也對文學多了一份崇敬。

節日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的,每個學校的同學一登場,首先都會以說、唱、舞的方式展現一段古詩詞,每當看到小演員穿著古代服裝,站在臺上說唱時,我都不禁連聲叫好。看,那位說《江南荷採蓮》的小選手,他生動的表情加上甜美的聲音真的是讓裁判都歎為觀止。聽,有人在唱蘇軾的《水調歌頭》,這首詞在經過現人的改變後,唱出來可真是無比的動聽,一旁伴舞的小學生個個動作也十分有趣,突然,“主角”有力的聲音一輛,我們不禁逗眼前一怔,當“主角”說到高潮部分時,我們所有觀眾都不禁為之感動,真是說得太好了。

節目的第二個部分是考驗選手的知識掌握程度,由裁判提問,選手來回答,有很多問題我都沒有聽說過,看來,我還需要繼續拓寬我的知識才行。每當一個個正確的牌子從裁判手裡舉出來時,我們這些觀眾真為某些學校的小選手捏一把汗。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一個提示性的問答題,簡單說就是給你三個提示,讓你來答一個問題,有的選手回答問題的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本來答對的改成錯的,而有的將錯的改成對的,有時真的是讓我們這些觀眾都大吃一驚,心情跌宕起伏。

其實,最後的第一、第二的名次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從這次活動中收穫到了什麼。

傳承——觀《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有感 篇7

觀後感 ,547字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篇8

讀後感 ,583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情不自禁地,這些詩句邊輕輕的從脣齒間流出。心中的親切感被一點一點的喚起,撫上質感的書頁,一縷縷詩意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

隨著作者的目光,透過每一首詩的背後,看看那一個字,一行詩,一首詞中,蘊藏了作者心中多少的深情。不禁佩服起作者的詩意來,一花一鳥,一葉一雲,一個個意象在她筆下盛開成美麗的花。這樣的詩意,讓她擁有了欣賞美的契機,擁有了與古人談天說地的機會。

這樣的詩意,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但卻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擁有。一個不懂詩的人也可以擁有詩意。詩意不單單隻針對於詩,在生活中,它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心情。一個有詩意的人,他會被世界美好的事物而打動,他會用心去發現去感受一切美的享受;一個有詩意的人,往往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即使很忙,也會忙裡偷閒,給自己一個享受美,放鬆自己的時間。

何謂詩意?我想,通俗的來說就是一種會享受美的心情,一種能發現美好的生活態度。詩歌本身也是一種美,懂得品味詩歌的人有詩意,那麼同樣,音樂又何嘗不是一種美?懂得享受音樂的人又何嘗沒有詩意?

詩意存在於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與時間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在有限的生命中,與其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地度過每一天,還不如為自己留一些詩意,讓我們的生命也因為詩意的存在而倍加美好起來。

畢竟,年華有限,而詩意無窮。不是嗎?

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經典古詩文有感 篇9

讀後感 ,929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古詩文,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很敬佩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他們腹有詩書,品德高尚:“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們腹有詩書,謙恭有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腹有詩書,胸懷大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從兩三歲還在牙牙學語時,我就開始背古詩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口齒不清的我被客人誇得原地打轉,一屁股摔在地上,還不停地咯咯笑著。每當吃飯時,桌上掉了飯粒,只要媽媽一開口:“誰知盤中餐”,我就會馬上接上“粒粒皆辛苦”,然後就趕緊把飯粒拾起來吃掉。

上學以後,隨著古詩越背越多,我逐漸領略到了古詩文的魅力。李白把我帶進激情的山川;王維使我融入如畫的意境;孟郊的拳拳報恩之心、陸游的殷殷愛國之情都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在古詩文的天地裡如痴如醉地翱翔。

秋風習習,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小區的涼亭裡乘涼,不禁吟誦起“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眼前彷彿看到了在皓月當空、人跡罕至的幽靜竹林中,王維獨自一人,彈著琴,和著歌,有明月相伴的怡然自得的樣子,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心情平靜而放鬆下來。

我常常驚歎那麼區區幾行詩,寥寥幾十個字,竟能蘊涵那麼豐富的感情。就拿送別詩來說吧,能讓我感受到朋友之間的友誼是那麼真摯,也感受到了詩的多姿多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如此的灑脫、豪邁;“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又是如此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和牽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卻把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李白和汪倫展現在我們眼前。古詩的奇妙真是讓我讚不絕口。

現在,我已經七年級了,誦讀古詩文已成為了我生命成長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每來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詩來。跟媽媽比賽背詩是我的一大樂趣,並挑戰著背更難的詩。《行路難》、《將進酒》、《短歌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每背出一首長詩都會令我欣喜若狂。《弟子規》、《三字經》早已不在話下,現在正向《百家姓》、《千字文》挑戰。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背誦並內化更多的詩歌吧!那我們也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古詩詞給我的啟迪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8字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積澱了中國數千年的文化遺產。

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古詩中的境界包羅永珍,不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生際遇,古詩詞都不復鉅細,一一呈現。我們讀古詩時便可培養自己的欣賞境界,即使不能親歷其境,但也可以移情神遊。

如古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幾句詩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彷彿不經意的一瞬間,我們可以盡情地欣賞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如古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簡簡單單的五言律詩,恬淡雋永,充滿禪意。那一幅人生畫像活映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去欣賞。

又如當我在日常生活中吃飯時不小心把幾粒飯粒撒落到地上時,腦海浮現出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聯想到農民們在田中辛勤勞動的情景,使我自覺地把飯粒一粒粒地撿了起來。最近我聽老師說某些地方把原有課本中的一些古詩刪除了,我和同學都覺得很難理解,詩歌是韻文,朗朗上口,易讀易記,也更讓人終身受益。為什麼非得刪除?

怪不得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文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

古詩詞言簡意賅,意味深長,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們的祖輩在誦讀古詩詞中增強和建立了我們獨特的文學體系,並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我們年青一代應該好好學習,努力吸收,並把古詩詞中的精華身體力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