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賦相關作文20篇

竹之賦 篇1

國三作文 ,896字

竹與梅、蘭、菊並稱四君子,與梅、鬆並稱歲寒三友。

那竹子如此纖細,卻常年生長於荒山野嶺之中,它用自己堅強的毅力,承受住了風吹雨打的痛苦,承受住了烈日炙烤的疼痛。即便如此,它仍然有著青翠欲滴的外衣。

可是,你見過竹子炫耀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嗎?見過竹子炫耀華麗的外衣嗎?竹子的低調高雅讓我想起了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一種多麼頑強的精神!無論它受到多麼惡劣地打擊,卻依然穩穩地站立於破巖之中!

在我看來,竹子不僅生命力頑強,它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實在可貴。

春天,萬物生長,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時你會發現竹林的竹子奮力生長著,那鮮嫩的小竹筍匆匆的從泥土中探出頭來,吸吮著雨露,一點點地脫去紫紅的外衣。這時,它就變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竹子卻從不苛求回報。這時的竹子,是勇於奉獻的!

到了盛夏,天氣炎熱,人們紛紛躲進那涼爽的竹林裡。那青翠的竹林好似天然的屏風,將那炎熱隔於竹林之外。孩子們在這裡嬉戲玩耍,年輕人在這裡讀書納涼,老人們在這裡喝茶下棋,人人心曠神怡,個個無比愜意。你瞧,那纖細而挺拔的身軀為人們遮住刺眼的陽光,卻忍受自己的傷痛,這時的竹子,是樂於助人的!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一轉眼,秋天就到了。可是你看,那小草大樹,田間地頭,天邊的晚霞,都只是一種單一的黃色,有些少了點生機。然而那竹林裡依然綠色盎然,充滿了勃勃的生命,看著它,心情也開闊了。

在這豐收的季節裡,竹子也將自己奉獻給人們——竹條可編制竹筐、竹蓆、竹簾等,用於生活之中。竹管可製成樂器,如笛子,笙簫……這時的竹子是無私的!

冬日雪花飛舞,寒風刺骨。平時嬌豔的花朵,一個個都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奄奄一息。然而竹子卻勇敢地與嚴寒搏擊。大雪將竹葉重壓,它卻不肯凋零;大風將竹竿吹彎了腰,它卻不肯倒下。忽然,我明白:竹子是頑強不屈的!

這竹子,讓我不覺想到了保家衛國的邊防戰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更為了祖國的平安,他們日日夜夜,風雨無阻,崢嶸歲月,用熱血鑄就不朽的品質!

竹子啊,我愛你那挺拔的身姿,更愛你那高貴的精神!

竹之雅 篇2

國二作文 ,622字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石縫中長出的一抹綠,美化了一處地,也美化了我的心。

曾幾何時,背上行囊,走進一座山,探尋竹的痕跡,只為尋求心靈深處的那份永恆不變的信念。

山頂荒無雜草,寒風颯颯,霧氣似仙氣飄在我身旁,幾分神祕,一抹綠格外顯眼,走進一看,哦,原來是竹。

人們都說,竹有高潔的品質,“立根原在破巖中”的追求,多少詩人用妙筆書寫對竹的喜愛,而後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多少人以竹為信念,以竹身上的品質來磨練自己,多少人渴望變成一根生長在懸崖峭壁的竹,靈魂自由,我亦如此。

寒風打在竹上,打上的石塊滿天飛,灰濛蔽了天空,而竹卻依然筆直的站在那,挺直了腰板,鐵骨錚錚,這正是我所追求的啊!面對困難險阻,迎面而上,不受任何誘惑,堅持自己心中那永恆不變的信念。噫!竹開花了。

一朵素淡的花兒開在竹中,增添了幾許柔情。竹為何會開出如此素淡的花?不正是一種奉獻精神嗎?為了新的生命得到延續,在生命結束之前開花,結果來繁衍後代,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蕭蕭翠竹,恍若出世的隱士,幽居深山,淡然隔塵,只求在寧靜中尋求平和,在平和中尋求淡定,在淡定中尋求樂趣,與白雲為伴,山水相擁,清風為鄰,像竹一樣,活的自由,灑脫。

這竿翠竹,以其清瘦的風姿,高潔的品格,深厚的涵養,滋長在歲月的長河中,給人以淡遠的風雅,留下無限遐想。

歲寒三友,竹雖沒梅的清雅,沒鬆的傲岸,但有它的雅緻,四君子,竹雖沒菊清貞,沒蘭清婉素淡的香氣,但有它堅貞高潔的人格。竹之雅,吾之愛。

竹之贊作文 篇3

狀物作文 ,1880字

【篇一:竹之贊】

竹,高潔而剛直,以其獨特的吸引力使古今無數文客為其留下筆墨,寫下詩篇。“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中便可看出人們對其的喜愛。

竹最初的形態被人們稱為筍,那看起來堅硬無比的筍尖,彷彿命中註定就是要鑽破岩石,擊穿大地,那粗糙的外衣彷彿在向我們展示它遭受的阻撓與磨難。在他破開地表的那一刻,你不得不為其堅韌的意志所折服,同時由衷地讚歎生命的偉大力量。看著它,就像看著一位戰士,身披戰甲,劍指蒼穹,初生之犢,傲骨凌雲。

在見慣了外界的繁花萬千與雷鳴電閃之後,它的模樣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立在地上,就彷彿一杆翠綠的鐵筆,那紛繁的枝葉,就像其書寫出的值得廣為傳誦的名篇。遠遠望去,似是將那方天地都染為了綠色。然而當你走到近處,你卻只能看到那綠的冰山一角,被你的雙眼所捕獲的,更多的是那筆直的身軀以及那一環環竹節。輕輕叩響竹身,傳來的是空闊的迴音,似是一位文人在向你謙虛的訴說他並沒有如何淵博的學問。

你既欣慰的同時,又有些惆悵,它的確是變了,變得高潔與謙遜了,然而你不免回想起最初之時,竹筍那一往無前的銳氣。或許世間萬物都是一樣,大家都是會變的,稜角終會被磨去,在歲月的打磨下,變得更能適應周邊的環境,這樣才能走得更遠。所以我們不斷地改造自己,或許我們會變得更優秀,更被大眾所接受,也能更加愉悅的生活下去。就像竹,世人喜愛的不就是它的高風亮節與謙遜儒雅嗎?但在寂靜無人的深夜中,誰也不免會懷戀起曾經那個年少輕狂的自己。

你踏上山坡,自己一個人走著,像是為迷茫的心靈找到一個方向,又像是漫無目的的邁動雙腳,不知不覺走到了山頂,向山腳望去,彷彿重重迷霧遮擋住了景物。於是你又下山了,走著走著,似乎迷霧散盡,隨意的一瞥,你又望見了那片竹林,這次竟驚訝的發現,原來少有人看見和注意的竹子頂端,依然是尖利無比,似深插在大地之上的一杆長槍。

【篇二:竹之贊】

背上行囊,去領略祖國的河山。只顧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夕陽西下,山上的那抹綠還未退去,抱著一種怡然自得的心情,卻又有了新的感悟……

眺望山上的竹林,我想到它破土生長的過程。剛開始,它還是一個幼小的竹筍,它不怕塵土的阻礙,不怕石頭的阻擋,更不怕雨打、雷鳴、電閃。它與堅硬的土層拼搏,與外來的阻礙抗爭,經歷許多苦難,最後直衝雲天,重見天日。它也有一種嚮往光明,自由的信念。

近望,悠悠的清香慢慢散開,它們從一個個小小的竹筍,變成一片竹林。“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竹子的根深深紮在山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經得起風吹雨打,一切都阻止不了它成長的腳步。它忍受了那麼多的苦難與折磨,今日,我才能親自領略它。我感嘆,它永不低頭,堅韌不屈的精神,因為它是四君子之一,它有著堅貞的氣節。果然,名不虛傳,今天的輝煌只為它昨日的艱辛而喝彩。

再走進看看,竹影,挺拔,不屈,竹葉伴隨著微風沙沙作響,而我置身於仙境中,難以釋懷。

我曾以為我見過太多世俗的眼光,可現在才覺得竹子的經歷更是滄桑,我曾以為我很堅強,可竹子卻有著堅貞的氣節。

只願獨步山林,靜靜聆聽你的聲音。

【篇三:竹之贊作文】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清朝善於畫竹的大詩人鄭板橋寫的,這讓我更加熱愛竹。讚揚竹子!

竹子,他經歷了風吹雨打才是那麼的堅硬。遠遠望去,一排排竹子緊密的湊在一起,如同一位位戰士堅強不屈。一陣風吹來,有些竹葉便淅淅瀝瀝的飄了下來。偶爾竹子上會有一兩隻鳥在上面停留或鳴叫。這美景讓我如痴如醉不禁想往近處摸一摸。我走了過來,用手摸了摸竹竿光滑極了!比任何樹木的幹都光滑,一節一節的。

那是一個春天,因為有些小竹筍在生長,我並沒有進到竹林深處。我用手敲了敲旁邊的一棵竹幹。我想這大概是它為自己備用的水吧!我摸了摸竹葉,它是那麼的鋒利,如果快的話幾乎能把我的手劃一道口子。又一陣風吹來!竹幹發出了撞擊聲。如同交響曲,這讓我好想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啊!竹子,我讚美你。讚美你的頑強,你從不畏寒風,你四季常開,沒有任何耐煩與寂寞。從嚴寒到酷暑,你經歷了風吹和雨打,但你們覺不會對困難低頭,永遠永遠朝著一個志向“頑強”。啊!勁竹,受到過打擊的你,培育了千千萬萬子孫,你是中華大地的驕傲。你那種品質永遠會流傳下去。受到過打擊的你,雖然低下了頭。但你那永遠不放棄的精神,最終彩虹會出現在你的面前的。你雖然不比牡丹高潔,不比玫瑰清香,不比荷花皎潔。但你的頑強,讓我敬佩。

啊!竹你是堅強、謙虛的。你不會為自己做什麼,只為別人奉獻了一生。我永遠讚美你,勁竹!
</p>

竹之韻 篇4

國三作文 ,754字

“數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百年後再誦此詩,隱約看見詩人當年所望之竹。

竹,學校的內部,便有一束。

閒走過去,我看到她們孤臥一角,碧波層層、綠茵蔥蔥的頭頂與矮小單調的根部實不相稱。與周圍的綠樹鮮花相比,又有一些弱小,尤其不如松樹,底部粗壯挺拔,頂部蒼翠蔥蔥,有龐然大物之勢。

此時正是稻子揚花灌漿的時節,絲綢似的竹葉染上了滿是愁容的枯黃色。有一些便飄飄搖搖,投向大地的懷抱,有人又將其掃入根部,雜亂地堆著。靈魂,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輪迴。

向上看,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世界盡是她搖曳的身影。竹葉組成了一片葉海,披羅戴翠,瀉入你的眼睛。好像一把巨大的翠綠的傘,也像一副翠綠的屏障,更像向上翹起的辮子。竹竿剛勁蒼翠、修長,頗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勢。

收攏視線和思緒,我看到了幾行拙劣的字,刻在了竹面上,那一刻,我感覺更刻在了心裡。陸陸續續的人流從它身邊閃過,行走匆匆的陌生人帶著一身的沉默、一臉的茫然,像一隻只灰色的螞蟻,吝嗇的人們不曾給予它一個眼神,儘管在她身邊歡聲笑語:鳥兒飛過,卻寧願停在旁邊矮小的桃樹、石榴樹上。春夏秋冬,均是如此。

有人說,竹子內部空,每一段有一個分節,像是一個階段的總結;有人說,竹也不像百花那樣花枝招展,就像我們生活中還堅守著什麼的人;也有人說,竹子懂得濃墨重彩是一輩子,風輕雲淡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是一輩子,所以竹子活得智慧,選擇後者,相當於選擇了物質上的消瘦,精神上的豐衣足食。

路過竹林,偶爾會想起一句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句“未出土時先有節;縱?R雲?I也無心”。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

我偏愛校園角落裡的這一束脩竹!

竹之戀 篇5

國二作文 ,822字

陽光下,竹子迅速生長。當你走進竹林,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青翠的綠色,霎時間,你會感到一股柔和的風迎面撲來,令人神清氣爽。

綠色的竹,卻不顯單調;青色的竹,卻不顯豔麗。竹,秀逸而神韻,纖細而柔美,長青而不敗,高風而亮節。遠望那片竹林,好似一塊無暇的翡翠,近觀那片竹林,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遮去了夏日的炎熱,投給大地一片陰涼。

竹之戀,戀在它的蒼鬱挺拔。初春,春雨一下,竹筍就齊刷刷地破土而出,它們像是一座座嫩黃色的小寶塔,又好像一個個小陀螺。盛夏,當時的竹筍已經長成了密林,只見一片如碧玉石般的瑩綠,這一片巨大的竹林,若要從空中俯視,那就像一塊碧玉鑲在了這養育無數中華兒女的土地上。深秋,筆直的竹子上泛著點點的光,就像迸濺的水花,在眼光下嬉戲。嚴冬,它們也個個精神抖擻,毫不畏懼,即使寒風吹落它們的枝葉,它們仍不肯低頭,仍清秀挺立著。

竹之戀,戀它的堅忍不拔。“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流芳千古的詩句,把竹子的堅貞不屈描寫的淋漓盡致。風雨中,花兒草兒被風颳倒了,被雨點濺倒了,然而,竹子卻勇敢地屹立在暴風雨中,無一絲畏懼的神色,那樣瀟灑,那樣自然。雨過天晴,風中透著一股泥土的清新,再看那一棵棵柱子仍然屹立在那片屬於它的土地上。

竹之戀,戀它的默默無私。老人向他索要手杖,船伕向它要船槁,獵人向它要弓箭,村婦向它要竹籃……無論誰都來向他索取。“寧可食而無肉,不可居而無竹。”竹子無私奉獻,卻不求回報,竹子為人們奉獻了他的全部,倒在地上,任由人們把自己的身軀砍成幾段,拿回去當柴燒,他也毫無怨言。一生清高簡樸,不為世俗感染,平凡的它不希望成為牡丹、蘭花,只要能為人們提供幹些什麼,哪怕是一點點,都不惜付出生命。

戀竹,戀它的品質,一生正直,堅強樂觀,在寒冬臘月時也會保持自己的本色,毫不畏懼,堅持自己的原則,成為冬天裡最美的景色,用竹子的精神捍衛中華名族在世界上屹立不帶,望每一個人都像竹子一樣,節節高升。

竹之贊 篇6

國二作文 ,642字

四季依舊,但每晚在微弱的星光下,有一個人,他一直筆直地站在院子的角落裡,除了我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暖春

春天,萬物復甦的日子,沒有誰會願意孤零零地待在家裡,我自幼好動,早晨,當第一束陽光射入我那間小屋時,我便立刻衝出,去欣賞院子裡百花爭豔的美景。月光般皎潔的玫瑰,烈火般熾熱的一串紅,天空般碧藍的蘭花……被我貪婪地擁抱著,還有誰會記得牆角的那個他,散發幽香的他。

盛夏

夏天,綠已不是淡淡的翠綠,早已變得張狂。而讓人們更討厭的是那炎炎的烈日,它使人們感到熱,令人窒息的熱,我和夥伴們卻仍然大汗淋漓地…玩著笑著,直到累了。無一絲氣力的我看到那擺弄風姿的花就討厭。突然,那個他,靜靜站在牆角的他,讓我奔了過去,坐下來。我似乎聞到了他獨特的幽香,這是我與他的第一次相識。

寂秋

秋天,百花凋零,似乎這些花兒已經離開了我,我只好孤身一人,靜靜沉默。這時,牆角的那個他又出現了,他依舊精神煥發,我毅然走過去,想細聞他那淡淡的幽香,可什麼也沒聞到。

嚴冬

冬天,所有生物都沉睡了,病中的我卻怎麼也睡不著,趴在視窗,凝望白色的世界。這時,綠,翠綠,刺入了我的眼睛,是竹子,沒錯,就是他。挺拔的身姿,煥發的面貌,仍是以往那般模樣。我突然感到內心在一點點萌動,一股新的活力似乎在心裡不停湧動,生命的靈氣在我身上一點點匯聚。冷漠,孤僻,消失在清淡的幽香中,慢慢地消融,這一切,似乎都來自於他,那片已生活了好幾年的竹林,他的堅強讓我又重獲新生了。

深夜裡,在夢中,我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捉摸不透的暗香……

竹之心 篇7

國二作文 ,806字

青山不可無綠水,古木不可無藤蘿,野花不可無蜂蝶,居室不可無翠竹。

—題記

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墨客作詩吟對,描繪山水之間也,而竹便是這山水寶地之間必不可少的一朵奇葩。

若說梅令人潔,蘭令人幽;若說菊令人談,蓮令人清;若說柳令人柔,楓令人爽;那麼竹,便是集山川若骨,日精月華於一身。

雪壓冬雲之際,竹依然挺拔,經受著霜雪的磨練;而在凍土之下,新筍已待破土而出。歷史的車輪輕輕劃過,世人只知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筍破新泥更可謂賞心悅目。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夜春雨,千竿新竹,細雨綿綿,柔柔深情。即使是桃紅李白,柳影婆娑,怎抵擋得十里竹林勃勃生機,一片青翠無限的風光呢?

初嘗夏爽,時逢驕陽似火,在翠竹的竹影中談笑風生,下棋品茗。舒枝密葉,清風翠微;日光月影,浮動其間,對灑當歌,人生幾何。殊不是人間一大樂事?

而到秋至,群芳落盡,而竹青碧依然。搖風弄雨,鏗然有音。無論高矮長短,或零然幾枝,或赫然巨族,或如柱擎天,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渾身勁節,凜凜然有君子之風。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古代莘莘學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豈非是受了竹的感染?難怪高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東坡,同樣也心存“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嚮往。

再茂盛的草,即使品味再高,也無法走出草的侷限。

再淡雅的花,終究是花。即使有九分素潔,也還要一分的嬌媚。

再靈性的樹,也還是樹。不然,漢字的“樸”何以用木來表意?

竹,非草非木非花,實在是造物主的一仵絕活。如同浩浩然有英雄氣的鬚眉男子枝痕雲夢,葉拍巷天;如同天然去雕飾的素妝少女,婀娜多姿。

竹,確實和我們民族有著不解之緣。你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離開過竹?

竹簫,唱出了竹子的靈性;竹筒,展現出了竹子的口味;竹簾,散發了竹子的氣息。竹子的卑微的用途中,卻有著質樸無華的貢獻。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便是竹之心。

竹之愛 篇8

國一作文 ,636字

山有竹則山青,水傍竹則水秀。在城市的花園裡,在農舍的庭院中,在學校的讀書亭旁,常常可見竹影搖拽。

竹,常綠多年生植物。莖圓柱形,中空,有節,挺拔向上,質地堅硬。葉青翠、美觀,凌霜不凋。中國人視竹為吉祥物。竹與蘭、梅、菊被譽為“四君子”。

一想到竹,就會想到于謙的詩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會引發許多聯想和感慨。在那光滑的岩石上,竹能紮根挺立,是那樣的堅強。

在故鄉,清明節看竹,正是很好的時節。春天剛剛離開,給竹換上了一件翠綠的新裝。看上去,竹是那樣的美,顯得格外年輕。腳下的竹筍正在快樂的生長著。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由此可見竹對人的影響很大。

竹之可愛,還在於當別的葉兒經秋枯落時,他偏偏綠得豔麗。他耐得住風雨交加,經得起秋之摧殘,戰西風而不怯,披嚴寒而愈麗,顯露出不怕困難的神采。竹與梅、鬆被譽為“歲寒三友”。

竹不僅美麗,還是農民們的農具。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人們常常用竹來紡織一些農具和生活用品。如:果盒、提籃、竹板、竹筏子、竹竿、竹椅等。

人們愛竹,愛它那灑脫的風姿:人們愛竹,愛它那挺拔的氣勢;人們愛竹,愛它那高雅的氣質。

一想到竹,往往又使我聯想到在各個崗位上勇於克服困難、敢於展示自我的勞動者。他們奮戰在各個崗位上,他們不畏不懼,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雖然他們很平常,但他們卻很英勇。我認為,用竹來比喻這些無私奉獻的人再好不過了。

竹,你是好樣的,我愛你!

竹之頌 篇9

國二作文 ,661字

竹子堅韌不拔的品質,令無數人讚歎不已。

竹子是筆直而交錯的,這說明它們喜歡聚在一起卻不會影響到他人;竹子青蔥而挺拔,這說明它們既年輕,又沉穩;竹中間是空的,卻有節,這說明竹子不僅不講架子,而且很講禮節。

看看,看看,竹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竹,它絲滑,你看得出來它的表面,很光滑,內心也是滑的,但竹身確實結實和粗的,這樣可以利於適應自然環境,並保護好自己。竹,也會長出一些竹葉,竹葉和他本身一樣挺拔,翠綠,充滿了朝氣,隨時向上揚著。竹,它也很結實,可以成為竹蒿,竹椅,竹扇等各種工藝品。

不僅如此,竹的子孫們也很有價值。

竹筍使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美味的食材,春天冒出來的筍尖同其他什麼東西炒炒,便是一道美味,能吃到新鮮的春筍,會是一種極大的幸福。竹筍上好的應該略帶甜味,而不是苦味,口感脆而又不失滑,吃起來有一種莫名的清香,經常吃竹筍,腦子也就會靈活些了。

喔,別忘了,竹筍還可以治療些古怪的病,入藥也不苦,但採集艱難,很難找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竹的生長能力特別強。如果不早採集,很快就硬得砍都砍不動了。

說到竹的生長能力,我又不由得想到竹的根,竹的根扎得很深,從地表一直可以扎到岩石層,岩石層鑽不破,就向左右兩邊伸去。竹的根根系發達。也為它們能長這麼高典定了基礎。

現在又來談談人吧,人有幾個如竹一般,能達到外面內心平滑,材質厚實,十分實用?幾個人能做到基礎紮實不會為了急於發展而險些失去生命,結出的果實實惠而成長迅速呢?

所以總體來看,竹是比人中的大多數要厲害一些的。

所以我喜歡竹,從中,我能看到許多名人的身影。

草之賦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1字

飽綻的夜來香,串串如銅鈴的紫藤花,累累滿枝的杏花,俏麗的白樺,盤旋扭曲的古柏中,小草竟顯得如此低賤與卑微,它其貌不揚,雖平凡,但不平庸,它的骨子裡有一種可貴的品質—堅韌。現在,我來吟一首草的詩賦,唱一首草的讚歌。

狂風夾雜著泥土的潮溼與傾倒般的雨水撕扯著萬物,雨衣像是鼓起的帆,在風中湧動著,雨傘被風瘋狂的蹂躪著。樹木呻吟著,花朵嗚咽著,它們自以為是的華麗外表被狂風獰笑著扯下,只留下光禿禿的枝條與落寞的樹椏。

不經意間,我瞥見了執著的小草那固執的身軀,它頑強地與殘酷的雨點抗爭著,子彈般的雨點無情的鞭韃著它羸弱的身軀,迫使它卑賤地彎下了腰,它在風雨中默默的抽噎著,草尖上晶瑩的雨珠是它從未落下過的淚……

雨漸漸地變小,慢慢地消失著,如轉瞬即逝的影子般終於不見了……

我貪婪的呼吸著雨後新鮮的空氣,惋惜地看著院子裡落敗的景象,看著死亡的、奄奄一息地饒幸活著的殘枝,才真正明白了“花飛花落花漫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真正含義—驚世紅顏,也許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另一番景象卻令我震動。小草經過風的洗禮,經過雨的沖刷,顯現出的新綠色令我眼前一亮。它們經歷暴風雨的磨礪後,高傲地挺立起來了。它那淺綠色的身姿,如一道不可逾越的牆。是的,它在風雨中迷惘了、倒下了、抗爭過、哭泣過、絕望過,但在風雨之後,它頑強挺立的身姿久久佇立在滿目淒涼中,卻顯得如此高大!

我曾蔑視過小草。的確,在一片奼紫嫣紅之中,它算不上驚世的浮華。國色天香的牡丹、嫵媚的月季、嬌豔的玫瑰顯赫一時,它們是聚光燈下的焦點。華麗的外表,嫵媚的身姿,是那樣璀璨奪目,博人眼球,攝人心魂。可是在一場暴風雨後,它們的美麗卻褪色了,露出的內心竟如此瘡痍滿目,慘不忍睹……小草則不然,它用羸弱的身軀,為自己撐起了一片天。那充滿希望的綠色身影,成為了暴風雨後最亮的一道風景線。

在現實生活中,暴風雨也會阻礙著我們前進的腳步,也會讓我們在風雨中迷失方向,視線一片模糊,感到無助般的迷茫。來吧,朋友!讓我們學習小草的精神,吟一曲小草的歌賦,唱一首小草的讚歌吧!

我發現竹之美 篇11

國三作文 ,899字

父親喜歡翠竹。

每到了閒暇時,父親總愛帶上我,尋一處有竹的地方靜坐——有時是小公園,有時是景點門口,甚至是小區門前的飯店外。總之,只要有竹,便足以讓父親看上半晌。

打我記事起,公園的那些翠竹便是我與父親的常駐之處。竹的位置很偏,在熱鬧的公園裡幾乎無人問津,因而,那竹很靜,賞竹的我們,也很靜。我從來不知道父親為何獨鍾竹,但在每次和竹的靜默中,我總能看到父親眼中黑色的亮光。

長大些了,學書學畫,每拎起毛筆,想到的便是竹。竹幹用淡墨暈染,竹節用濃墨勾點,竹葉則要飽蘸著墨色,剛勁有力一揮而就。那時,我就有些明白,竹,為何格外令人喜愛了。

春觀竹,竹從泥土中鑽出,謂之筍,那鮮而嫩的綠色,是春天萬花爭豔之時最惹眼的新鮮可愛。夏觀竹,竹葉掩映,青綠青綠的一叢,在烈日下折射著曼妙動人的光。秋觀竹,竹色依舊。冬觀竹,竹節凌風傲然。我明白了竹的生命——春天以抽芽,給人希望;夏天以茂盛,給人清涼;秋天以倔強,不甘枯萎;冬天以傲骨,挺立寒風。

於是,在畫竹時,便有了竹筍,竹節,雪竹,晴竹,但那些姿態不一、風情萬種的竹,都挺著、立著,一成不變地泰然處之著,就如竹的生命——春夏秋冬、風刀霜劍又耐我何?我只管挺胸抬頭立在那兒罷。

畫裡常有些詩,墨色點染竹,又用竹色書寫詩。據說當年東坡居士嗜竹如命,“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鄭板橋也孜然一身,遺世獨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自古文人獨愛竹,因為竹的空節虛心吧?它雖傲然,但無傲氣,那一叢青竹,便是人一生所求的,遙不可及的寧靜與淡泊。

竹不比牡丹,雍容華貴,紅紅火火地張貼在店鋪裡,以“招財進寶”,但竹又比牡丹強十倍,它淡泊名利,優雅閒適。竹的畫不適合被展出,不適合被張貼,不適合被把玩,不適合流浪在人群。它乾淨而美好,簡單而悽然,它純淨的心,只適合幽居在空谷,只適合歸隱與田間。

再次賞竹,就在我與竹間沉默的交談中,我發現了竹之美麗,也發現了竹之可愛。

用一顆漂泊於紅塵的心,做一生的,竹一樣的人。

竹之韻 篇12

國二作文 ,804字

“數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百年後再誦此詩,隱約看見詩人當年所望之竹。

竹,學校的內部,便有一束。

閒走過去,我看到她們孤臥一角,碧波層層、綠茵蔥蔥的頭頂與矮小單調的根部實不相稱。與周圍的綠樹鮮花相比,又有一些弱小,尤其不如松樹,底部粗壯挺拔,頂部蒼翠蔥蔥,有龐然大物之勢。

此時正是稻子揚花灌漿的時節,絲綢似的竹葉染上了滿是愁容的枯黃色。有一些便飄飄搖搖,投向大地的懷抱,有人又將其掃入根部,雜亂地堆著。靈魂,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輪迴。

向上看,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世界盡是她搖曳的身影。竹葉組成了一片葉海,披羅戴翠,瀉入你的眼睛。好像一把巨大的翠綠的傘,也像一副翠綠的屏障,更像向上翹起的辮子。竹竿剛勁蒼翠、修長,頗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勢。

收攏視線和思緒,我看到了幾行拙劣的字,刻在了竹面上,那一刻,我感覺更刻在了心裡。陸陸續續的人流從它身邊閃過,行走匆匆的陌生人帶著一身的沉默、一臉的茫然,像一隻只灰色的螞蟻,吝嗇的人們不曾給予它一個眼神,儘管在她身邊歡聲笑語:鳥兒飛過,卻寧願停在旁邊矮小的桃樹、石榴樹上。春夏秋冬,均是如此。

有人說,竹子內部空,每一段有一個分節,像是一個階段的總結;有人說,竹也不像百花那樣花枝招展,就像我們生活中還堅守著什麼的人;也有人說,竹子懂得濃墨重彩是一輩子,風輕雲淡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是一輩子,所以竹子活得智慧,選擇後者,相當於選擇了物質上的消瘦,精神上的豐衣足食。

路過竹林,偶爾會想起一句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句“未出土時先有節;縱?R雲?I也無心”。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

我偏愛校園角落裡的這一束脩竹!

竹之美 篇13

國二作文 ,517字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題記

它是虛心的,因為它中間是空的;它是有節氣的,因為它的節很多;它是實在的,因為它不妖媚;他是高潔的,因為它總是很高

竹子一般是虛心的、有氣節的象徵,它從來都是筆直的、樸實的站在那裡,看著竹葉離開他的懷抱,進入大地變為泥土,他從不埋怨竹葉,因為他的心胸寬闊。他不像路邊的野花那樣有著可以點綴自然的美麗,也不會有蜜蜂來和他戲耍。

置身竹林,你會聞到淡淡的清香,那是竹子的體香,竹子的葉子到過你的面龐,一陣陣微風吹來,那該是多美的事情啊,我喜歡竹子!

竹子的價值不僅僅是供人觀賞,他還有別的價值,例如:竹子的大熊貓的食物。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房子也是用竹子建造的,我沒住過竹屋,但我知道住在朱武裡的感覺肯定是無與倫比的……

我愛竹子,因為它是虛心的;我愛竹子,因為它是有節氣的;我愛竹子,因為他讓我知道,沒有密封的日子,他照樣會擁有更貴重的價值。

如果可以,我要成為一顆竹子,虛心、有節氣的活著,用自己有且只有的綠色去點綴自然,用自己的枝幹去建築房屋,如果我是一棵竹子,我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竹之語 篇14

國三作文 ,1089字

當我睜開眼時,入目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那麼深邃,似乎要把我吞沒一般。我張了張嘴,弱弱地喊了一聲,可迴應我的只有黑暗。在這茫茫無際的未知世界裡,我顯得那麼弱小、那麼無助。

慢慢地,我適應了這裡的光線,眼中出現了朦朧的景物。我四下張望,尋找著能減輕恐懼的東西,我默默祈求:哪怕只有一絲光亮也行啊!上天似乎聽到了我的祈求,頭頂上掉下幾塊小土礫,白亮的光從細小的縫隙中穿過,微弱的光芒似廣袤黑暗中的幾顆小星星,孤零零又卻狠狠地扣著我的心絃。

我要出去!我要光明!這念頭緊緊纏著我,還不時地像貓爪一般在心上撓一撓。我終於忍不住了,於是拼命紮根,吸吮著大地富含營養的母乳,讓我的身體更加壯實。一切就緒後,我緊握拳頭,咬緊牙關,大喊一聲,拼命地向上頂,無數小土塊似雪花一般紛紛落下。就在我洋洋得意之時,卻遇上瓶頸。你有多強的抗壓能力,上帝便會搬塊多大的石頭堵在你前進的道路上。此刻,盤踞在我頭頂的那塊大石頭正“和藹”地向我訴說著上帝有多麼地信任我的能力。看著那麼大塊的石頭,我不禁生起怯弱之心,儘管我能感受到外面的世界與我僅有一尺之遙。“或許,我還可以拼一拼。”自從生出這個念頭後,我便更賣力地向下紮根,不斷地為自己儲蓄能量,然後攥緊拳頭、閉緊雙眼,將全身的力量凝聚到頭頂,奮力向上頂。然而就算是這樣,依然無法撼動那塊大石頭。

我的根緊緊地抓著身邊的土塊,手臂在微微打顫,額頭青筋暴起,牙齦被咬得生疼,似乎已感受到那淡淡的血腥味。我在心中不斷鼓勁:“加油啊,你一定能行!”我再次蓄力,決定做“臨死前的掙扎”。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我準備放棄時,一絲碎裂的聲音自我頭頂傳來,我頓時按捺不住狂喜,順勢一頂,那大石頭便在一聲痛苦的呻吟中四分五裂。我在大石塊粉身碎骨之後,終於看到我夢想中的世界。

我仰著臉,欣喜地享受著微風的輕拂,炙熱的疼痛感也舒緩了不小。睜開眼,入目的是一片湛藍的天空,像沒有雜質的玻璃,那麼澄澈,那麼透亮。一排排挺拔的竹子,青翠的葉子相互交錯,將陽光也染成了綠色;和煦的春風帶來竹的清香,也送來黃鸝清脆的歌聲,那麼純粹乾淨,讓人沉醉其中。

一場貴如油的春雨過後,我生長得更加迅猛。沒多少時間,我便筆直地站在竹林中搖曳。看著眼前的一切,油然生起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由之情。

實現夢想的快樂像一朵花在我心中綻放。這一瞬間,我明白了:能否擊敗你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不在於你的抗壓能力有多強,關鍵在於你對夢想有多執著。

為了我們的夢想,奮力一搏吧!

竹之歌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0字

我渴望天空。當我還在泥土裡朦朧沉睡時,一個聲音千遍萬遍地告訴我:“去追求天空啊!快去完成你的使命吧!”在我清醒的那一刻,我立刻竭力地扭動著身子,奮力向上。

大地卻想阻撓我。他知道自己無法與天空相碰,對我心生嫉妒。於是我化作一把利劍,戳開了那硬梆梆的土塊。我看到,天空就在我的頭頂,好高好高。這一刻,完成使命成了我的夢想。

烈日也來阻撓。他想讓我對炙熱產生恐懼,可是我不怕。我奮力地長。我深知,我和天還有很大的距離。

狂風來惡作劇。他想將我吹倒,但我的根扎得深,我不怕。對我來說,他只是我的理髮師罷了。

雪也來搗亂。他狠狠地壓在我的身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感覺我的腰快要斷了。這時,那熟悉的聲音又響起了:“加油!別放棄,你不能倒下!”我還有我的夢想!我咬緊牙,挺起身子,狠狠地把雪抖下去。

我繼續向上,上面一定還有更大的困難。突然,我覺得面對困難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越大的困難使我越興奮。

漸漸地,我不再渴望天空,但我依舊奮發向上,自己的心中也不知不覺地多出了一片天。

竹之韻 篇16

國一作文 ,734字

最青翠的竹,長於野外。

——題記

竹,列於“歲寒三友”之中,位於“花中四君子“之內,自是不凡。

是啊,竹堅貞不屈、兩袖清風、高風亮潔、與世無爭、虛懷若谷、有氣有節、堅韌不拔、枝幹遒勁、頂天立地。正是“未曾出土先有節,即使凌雲也虛心。”由竹,我亦可想到……

孔明似竹,與世無爭。

他心存天下,與世無爭,不急出山爭名。三顧茅廬,隆中對,孔明出山。此後,巧借東風,舌戰群儒,火燒赤壁;勇平五路,計定南蠻,北伐中原。他鞠躬盡瘁、運等惟幄、智計無雙。這此榮譽貫穿了諸葛孔明的一生。但他雖為將相,卻常著布衣,食素食;他雖身居高位,卻不張揚自負;他雖連立戰功,卻不居功自傲。然蜀終究被滅。他欽恨而終,去世前留下《誡子書》亙古流傳。

昭君如竹,無私堅毅。

漢武帝雄才大略,終敗匈奴。匈奴提出和親,他欣然答應。因畫師之貪,昭君出塞。她,又何曾不留戀那盛世長安?又何曾不淚水漣漣?但她去了,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她去了。在莽莽黃沙中。她笑了,眼中卻滿是淚水。後人有詩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

恩師如竹,兩袖清風。

恩師時常教育我。他們用一枝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育我,又用十卷哥賦,九章句段,八素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二雅一心指導我。正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恩師如竹,兩袖清風。

不知我們,是否也能做與恩師、孔明、昭君,一般兩袖清風、與世無爭、無私堅毅之人?望著家裡的翠竹,我陷入了沉思。

竹之禮讚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9字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竹是植物界的“四君子”“歲寒三友”之一,它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讚美的物件,我也要讚美竹。

第一次見到竹是在奶奶的小區裡。小區的院子里長著一大片竹子。那些竹子一節一節,筆直筆直的,如一個個身穿軍裝的哨兵,挺立在小區一隅;放眼望去,這片竹林鬱鬱蔥蔥,又如點綴在小區一隅的綠寶石。一根根竹子高傲地挺立著,如利箭般直刺蒼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在這位赫赫有名的詞人心中,竹代表了品德高尚的人——君子。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堅韌不拔是竹的君子意志。可以說,竹一生都在與艱難險阻為敵。竹子幼年時期是竹筍,它們從小就奮發努力,不顧一切地往上長。或許在冬天,它們會在土裡暫時避居一時,可是春雨一來,誰都擋不住它們的衝勁!

春風一吹,萬物復甦,那些在冬天被埋在地底下的竹筍就會迅速突破泥土,冒出頭來。可是誰又知道它們破土而出的艱難?石頭阻擋了它生長的步伐,穿過它!泥土遏制了它前進的腳步,頂起它!路人拔走了新生的竹筍,重新往上長!長!長!正是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造就了竹類龐大的數量……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虛懷若谷是竹的君子風度。竹子尚未出土時便是一節一節的,長得愈高,心就愈空,謙虛至極。竹子一生不與繁花鬥豔,只是不起眼地躲在角落邊,在生命的盡頭,它從不悽悽哀哀,而是用盡生命最後的精力,綻放出自己的生命之花,那花不算大,更稱不上美,然而,那芳香卻飄揚開來。每當風兒來襲,竹子總是彬彬有禮地彎下腰,如君子一般,深鞠一躬後,伴隨著風兒的離開而挺起。真可謂“虛心竹有低頭葉”啊!竹子擁有寬廣的胸懷,只有心胸寬廣,才可包容萬物,包容了萬物方可立於不敗之地。竹不惹蟲,想必就是中空所致。

堅韌不拔、虛懷若谷,這就是竹,這不就是古今中外那些淡泊名利、為國家嘔心瀝血的君子嗎?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我愛竹、贊竹,我也要做竹一樣的人。

竹之道 篇18

國一作文 ,773字

透過窗子,我又看見了路邊那青青的竹林,一陣風吹過,竹子翩翩起舞,那情景真是美極了。

奶奶家門口有一條土路。土路的另一邊是一口堰,可能為了防止行人失足掉進水裡,奶奶就在堰邊種了這片竹林。

六歲那年的春天,我回奶奶家玩。堰邊,竹林青青,我高興地在土路上跑來跑去。突然,腳似乎被一個東西絆住了,隨即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我憤怒地爬起來,尋找著“害人精”,只見竹林的邊緣處有幾個嫩嫩出竹筍,如一個個“胖娃娃”似的從土裡探出半個腦袋。若在平時,可能會覺得很可愛,但那時我卻覺得它們像一個個矮墩墩的縮水了的“綠巨人”,醜陋極了。

於是,我猛地抬起腳,將那個絆倒我的“胖娃娃”及它周圍的小夥伴都狠狠地踩了幾腳。只見它們一個個都斷了半截,綠色的外衣被踩破了,露出裡面白白嫩嫩的肉,還從裡面溢位白色的汁液。我憤憤地想,這下不會再害人了吧。

第二春天,我又回奶奶家玩。沒想到那片曾被我踩踏過的竹林邊緣竟已長出了小竹子,嫩黃的綠,只有小拇指粗細,但已經抽出了幾個青翠、零星的枝丫。

看著在風中輕輕搖曳的那幾株嫩竹,心中悄悄湧出一絲驚訝,它們被我踩踏成那樣,竟還是長成了竹子。

等放暑假時,我又回奶奶家了,我想看看那些小竹子們長成什麼樣了。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裡用竹子編著籮筐,而路對面的那片竹林更密更盛了,遠遠地看去,深深的綠,還泛著點點銀光。走近細看,發現竹林最邊緣的那幾株竹子已有三根拇指粗細,幾乎和身後的那片竹林融為一體了,它們一截一截地向上伸展著,彷彿要直插雲天。腳下,又探出了許多黃花花的小腦袋,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

自此,我對竹子產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明白了竹子的精神。不管怎樣的生活環境,遇到怎樣的挫折,不放棄,向著天空倔強地生長,這就是所謂的竹之道。

竹之韻 篇19

國一作文 ,614字

我不知道是為什麼喜歡上的竹子,也許是它的精神,也許是它頑強的生命力,竹子堅韌不餘的外表下還透露這旺盛的生命力。總之,竹子深深吸引著我,令我感觸頗深。

雨後的竹林淡雅清新,我沒有去過大片的竹林,但家鄉時不時種植的小竹林也是讓我著迷。置身在竹林中,我靜靜地觀望著竹子,那一抹抹綠交織在一起,淡的,濃的,密的,疏的,彷彿一幅只有綠色的中國畫,詩意盎然。

也許,在那些不懂竹的人眼裡,這些竹子都長一個樣,那可真是大錯特錯。竹子的形態各異,有一些巍然聳立的翠竹,就像是一位剛剛步入紅塵的翩翩公子;那收枝閉葉的翠竹,活似一位害羞的姑娘;甚至連剛剛萌芽的竹筍都像一位俏皮可愛的孩童。下過雨之後的竹林,一滴滴水珠從竹葉上滴落,陽光照射在露珠上,閃閃發光,有一種”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感覺。

無論是初春,盛夏,深秋還是寒冬,竹都是依然的昂首挺胸,碧綠盎然,它不畏嚴寒酷暑,大雨冰霜,千古之間,正是竹這種不屈的精神一直被文人們所書寫,所讚美。”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吟的就是竹的頑強與不屈;”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誦的就是竹的高潔脫俗。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見一些艱苦的折磨,可是,如果我們可以和竹子一樣,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是也可以步步高昇嗎?

竹之韻,韻在不屈的精神,韻在節節高升的堅持,韻在它與命運鬥爭,不放棄的勇氣,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被竹深深地吸引了。

竹泉之旅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0字

在這個美麗又動人的秋天裡,我們全家來到了竹泉村。你們知道這個地方為什麼叫竹泉村嗎?因為那裡亭亭玉立的竹子非常多,竹子的顏色也比較多,有的是淺綠色的,有的是翠綠色的,還有的比較老是深綠色的。風吹過時會發出沙,沙,沙的響聲,像打擊樂裡的沙錘在輕聲演奏。

“泉”是因為村子裡有很多泉水,小池邊、家門口,幾乎到處都有泉水流過,聽導遊說“泉眼裡的水非常純淨,可以直接飲用”。我們都迫不及待的衝上去品嚐一下。嗯!泉水的確清涼、甘甜啊!

在竹泉村裡,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掛滿了豐收的果實、玉米、花生、芋頭、葫蘆等等,還有好多好多。我們在這兒還品嚐了當地特色美食,比如說蒙山炒雞、煎餅、山雞蛋,味道鮮美,好吃極了!

秋天,農民伯伯因為豐收而喜悅!秋天,我們因為竹泉村一行而收穫滿滿,我愛美麗的竹泉村,我更愛美麗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