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由來相關作文20篇

端午的由來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7字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古詩是紀念屈原的,而端午節那天也是紀念屈原的,但這是為什麼呢?又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吃雄黃酒等習俗呢?那就由我來講解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古代的時候,由幾個國家統治著這片土地。其中一個就是楚國,為了打敗強大的秦國,屈原提議和齊國聯手,可是受到了很多貴族子弟的反對,還說這屈原的壞話。楚王聽信小人就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在流放的幾天裡屈原寫出了很多詩。可不久之後屈原就聽說秦國要打進自己的國家,就悲痛萬分。寫完《懷沙》這首詩就抱石投江了。百姓們後來知道就趕緊趕過來尋找屈原的屍體。但是怎麼也找不到了。百姓們為了尋找屈原依舊在尋找。之後,便有老百姓往江裡投入飯糰,這樣就可以驅逐蟲蝦去破壞去屈原的屍體。還有人把雄黃酒倒入河中,去驅趕蛟龍。可人們又怕蛟龍把飯糰吃完後又去吃屈原,於是就在飯糰外面包了竹葉。在一直不斷尋找屈原的屍體但是都沒有找到,百姓們就在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那天定為端午節,來紀念他。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傳說我們可以上網查資料或者看書去查吧。

端午節的由來 篇2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30 ,269字

今天是端午節,戴香包、系花繩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死後的屈原,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了端午節。下面我給大家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從前有一位國王他十分信任屈原,可是有兩個人在國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於是國王就不再信任屈原了,屈原十分氣憤就跳江死了,那個江叫汨羅江。

人們非常想念屈原,為了不叫魚蝦吃屈原的屍體,人們把雞蛋和包好的粽子仍到江裡讓魚蝦吃。

傳說江裡有一條惡龍,它偷偷吃屈原的屍體。人們非常生氣,就把它撈上岸打死了!還抽出它的龍筋,人們把龍筋晒乾就成了花花繩。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人們在這一天戴香包、系花繩、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 篇3

節日作文 ,413字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讓我說給你聽聽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僅是一位治理國家的人才,還是一位大詩人。當時,楚懷王被秦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頃襄王聯合齊國,共同去抗擊秦國,救回楚懷王。但楚頃襄王不願意。再兼之國王聽了讒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後來,秦國攻進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屈原聽到這個訊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絕。在五月初五這天,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著石頭投江自殺。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樂章,投身汨羅江而死。

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紛紛趕到江邊,有的拿飯糰,有的拿肉食,紛紛往江裡投,祈禱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一位老醫師拿出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用酒醉倒蛟龍、魚蝦,免得讓屈原大夫受傷害。再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粽葉包米團,外面纏好彩絲,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在往後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江中競賽,吃粽子來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的傳統。這節日被稱之為“端午”。

端午節的由來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4字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讓我說給你聽聽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有一年秦國攻打楚國,把楚國的國王楚懷王抓走了。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即位,他不想救他爸爸,因為他爸爸回來以後他就當不了國王了,所以他就找個藉口說:“秦國太強大了,咱們還是別惹他的好!”

屈原對楚頃襄王說:我們可以聯合齊國,共同去抗擊秦國。

當時有一個奸臣,怕屈原得到國王的信任,就向國王說了屈原很多的壞話。楚君襄王聽了這位奸臣的讒言,把屈原的官罷了,還把屈原流放到沅水、湘江一帶。

公元前278年,秦國功進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屈原居然聽到這個訊息,心裡很傷心。抱著石頭投江自殺了。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更會用各種方式,開展各種活動,來紀念屈原。如包粽子、競龍舟、喝雄黃酒。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5字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關於它,還又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有一個正面臨亡國之難的國王—楚王,它召集大臣們一起商議對策,屈原是國王非常重視的一個大臣,他想出了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而國王覺得不妥,另一個大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國王連連點頭稱讚,並賞了那個大臣,但屈原卻說不行,屈原要和國王爭議,不料,國王卻把屈原逐出了這個地方。

果然,楚國滅亡了。屈原見自己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他一氣之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進汨羅江自盡了。

聽說屈原投江,沿岸的老百姓紛紛划船去尋找他的屍體,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人們回來後,只見屈原夫人獨自立在江岸上,雙手捧著一個竹筒,大家都過來安慰她,屈原夫人平靜的說:‘我想,先生活在這個世上,憂愁太深了,這清清的汨羅江水或許能沖走他的憂愁,就讓他去吧,先生最愛吃糯米蒸飯,我這就給他獻上。’說著,將糯米蒸飯投進了汨羅江。

千百年來,人們忘不了憂國憂民的屈原,於是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報粽子,系五彩繩,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0字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那我來告訴你吧!有喝雄黃酒,掛艾草,賽龍舟,吃粽子。這些習俗都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認—屈原。

屈原因為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了信心十分傷心,所以他就投汨羅江而死。百姓們得知屈原死了,就把雄黃酒倒到河裡,把蛟龍灌醉了,再把粽子扔進河裡讓蛟龍去吃,這樣蛟龍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還有划龍舟這樣的活動,這樣是可以把小魚小蝦趕跑,這樣就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

掛艾葉是用來驅趕蚊子和蛇,以及一些對我們有危害的蟲子。

賽龍舟是表示屈原愛國,愛百姓的精神,這也是為了紀念他不給國家丟臉的精神。

他也說過很多有名的詩:《九歌》《離騷》等有名的詩歌。他的詩歌讓人看了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他寫的詩。屈原在死之前也是一個名聲不小的人呢!而且他還是楚國最有名的詩人,自從他走了之後,楚國沒有了如此有名的人了。屈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屈原真是一個愛國又偉大的詩人啊。

國慶節的由來 篇7

節日作文 ,536字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

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端午的粽子 篇8

國二作文 ,722字

來深圳定居十幾年,我們一家也漸漸沾染了不過節的習氣。

深圳大約是沒有什麼傳統風韻的,逢年過節最大的特色便是各大商場開始打折。商場裡都是人擠人,一派熱鬧喜慶的模樣,只是這節過的如何便不太好說。

在我們一家還過端午的時候(其實大概只是儀式性地參與一下),媽媽會在門口掛一束艾葉,我不大記得艾葉是否有香氣,只記得開關門時那束葉總晃來晃去,看著挺有趣。

龍舟自然是沒得賽的,頂多也就賽賽紙船—倒盆水,把紙船往水裡一放,看它慢慢悠悠漂一陣子,末了沉下水底,這有什麼意思!

這麼說來,端午節最有意思的也只剩吃粽子一環,這倒也是我們最期待的。

樓上心靈手巧的婆婆總送來親手包的粽子,這粽子確實好吃,也不太清楚是不是有什麼祕方。看得出來的只有糯米、紅豆、還有一塊分量很足的肉。

乍一看還挺普通的,但細看就會發現那米不是雪白的,而是帶著點淺棕色。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我發現了這美味的奧祕,並堅定地拒絕了所有白花花的粽子,現在想想大約只是入了味導致的。

粽子繩扎得很緊,把一隻肥嘟嘟的粽子勒成了一圈一圈的,活像要爆開了似的。那結用手解不開,得用剪刀剪斷草繩,才能吃上粽子的內容。

把那深綠色的粽葉剝開,裡面是一個有點鬆散的錐體,繩子勒著的地方明顯凹進去一圈,但重點還是在那撲鼻的香氣上。用筷子挑開米,裡面的內容一清二楚,紅豆已經煮得軟糯香甜,糯米很有嚼頭,肉塊溢著肥美的香氣……這些都是我們對著新煮的粽子不願停嘴的理由。

糯米不好消化,因此小孩子只吃了幾個就被勒令不許再吃,於是只得眼巴巴地圍著大人轉,等著能吃到一兩塊那讓人口水直流的肉。

到現在,偶爾也一時興起地嘗試把白米粽子滾著白砂糖吃,喀吱喀吱的口感倒也不錯,只是無論如何比不上那回憶裡的肉粽了。

端午的“旱龍舟” 篇9

國二作文 ,931字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啊!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尤其是家鄉的端午節,總有著神奇的魔力,將我緊緊地吸引住了,並經常沉浸其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我……

我家住在厚街鎮橋頭村。這裡民風淳樸,景色宜人,是個居住的好地方。雖然這裡沒有什麼大江大河,可以在端午時候舉行水上龍舟比賽。但是村民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端午節添上幾分喜慶—“旱龍舟”。

“旱龍舟”在我家們村可謂是一大盛事,它有著500年的悠久歷史。每到端午節那天,方圓幾百裡的村民,都特地趕來觀摩它的風采。橋頭分為七條村,即分七條隊伍來進行“旱龍舟”,每一條村子都要到其餘六村去巡遊,最後七條村子集中到橋頭廣場,由評委評選出哪條村子“舞旱龍”舞得最好。獲得第一名的村子能夠領取最多的獎金!

每到這時,我都要換上漂亮的服裝,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興高采烈地拉著爸爸的手,去看熱鬧。鼓聲越來越大,終於來到了祠堂!只見這裡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換上了靚麗的服裝,每個人都挑選了一根榕樹枝,我也不甘落後!三位年歲已高的長者祭奠了祖先後,大家便歡呼起來!隨之點燃了一大串鞭炮,我們開始出發了!兩名高大強壯的青年男子雙手舉起龍頭,龍頭是木頭雕刻而成的,上面還有一雙眼睛,顯得栩栩如生,它的兩旁還會發出霓虹燈呢!兩位大伯一邊敲鑼,一邊打鼓,那響聲可謂是震天動地!其餘的村民高高地揚起榕樹枝,“舞龍船!舞龍船!”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人們的熱情如排山倒海般湧現出來。

這一天晚上,橋頭“舉村同慶”,燈火通宵,熱鬧非凡!

那一條條“火龍”,穿過大街小巷,穿過喧鬧的人海,給人們送去歡樂,送去祝福。當兩條“火龍”碰面的時候,需用龍頭互相碰撞一下,以表示“祝福”,緊接著放一大串鞭炮,以表示“祝福”。此刻,仰望橋頭的上空,你會發現,一條條生猛的“火龍”蜿蜒盤旋,所到之處去,必定會泛起一股股火花,發出萬丈光芒!

這一天晚上,橋頭註定是個“不眠之村”。那扣人心絃的鼓聲、鑼聲;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那響徹雲霄的歡呼聲,使整個村子都沸騰了!使人的精神得以充盈,得以升騰!

啊!端午的“旱龍舟”,你那咚咚的鼓聲,仍縈繞在我的耳畔;如春雨,輕輕地灑落在我的心田;如潺潺的清泉,融入到我的內心深處;這使我陶醉在火光四射的世界中……

葫蘆絲的由來作文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2357字

【篇一:葫蘆絲的由來作文】

有個傣族男孩從小就沒有了媽媽和爸爸,靠著鄰居們給他送些飯菜,就這樣他慢慢長大了。雖然他從小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但長成了一個帥氣的小夥子。

小男孩長大成小夥子之後,每天早上就去山上砍柴,從早上一直砍到傍晚,才揹著一大捆柴火下山。寨子裡的鄰居們哪家想要柴火,小夥子就送給他們一些,每天給鄉親們送完柴火,等到還有剩餘的柴火,小夥子就背到鎮上去賣些零錢貼補家用。

有一天,小夥子又上山砍柴了。他砍了好多柴火。砍著砍著,他突然聽到一種叮叮噹噹的聲音,就順著聲音找去,看到了一個個葫蘆在山崖上生長。他爬上去摘了一隻葫蘆下來,然後在葫蘆口上用柴刀切了一個口,再挖出裡面的葫蘆瓤,再在葫蘆上戳出幾個小洞,然後送到嘴邊吹了起來。沒想到,吹出的聲音很好聽!吹著吹著,對面的山坡上有一個採茶的姑娘摘下一片茶葉,就和小夥子對起山歌來……唱著唱著,小夥子快樂極了,就在山坡的草地上睡了一覺。

快到晚上了,姑娘也要下山了。小夥子一看到姑娘就愛上了她。於是,兩人一起回了家。晚上,正在熟睡中的小夥子忽然聽到外面下大雨了,他聽到山谷裡傳來隆隆的聲音,就知道山洪要來了。他害怕地拿起葫蘆絲就往外面跑,一邊跑一邊吹著葫蘆絲,喊道:“馬上就要發洪水了,大家快跑呀,快跑到山上去!”鄉親們聽到小夥子的喊聲都往山上跑,小夥子看到人群中沒有白天自己相愛的姑娘,便一邊問一邊找,直到找到她的家中才看到姑娘還在床上熟睡。於是,二話不說,背起姑娘就往山上跑。他揹著姑娘剛跑到山上,洪水就來了,把村寨衝沒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小夥子和心愛的姑娘在山坡上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從此以後,葫蘆絲也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

【篇二:葫蘆絲的由來作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雲南傣族的部落裡有個小夥子,他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只能靠砍柴吃百家飯長大。

有一天,小夥子又上山砍柴了。這一天的天氣很好,藍湛湛的天空,白雲一絲一縷的,就像孩子們手中的一串串棉花糖,雪白雪白的,可漂亮了。

小夥子被山裡美麗的景色陶醉了,便哼起了他砍柴時經常唱的山歌來。一路上山,一路唱歌,一路砍柴。誰知,唱著唱著,他突然聽到對面的山頭上也傳來一陣歌聲,那是在和他對歌呢。小夥子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對面的山坡上採茶呢。漸漸地,小夥子和姑娘相愛了。過了一會兒,小夥子看了看天,心想:天還沒有到中午,我可以睡上一覺。於是,他選了一塊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的地方美美地睡了一覺。

當他醒來時,忽然聽到一陣“叮叮咚咚”的聲音,一看,原來是幾隻金黃金黃的葫蘆成熟了,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音。小夥子連忙拿起砍刀,砍下了一隻葫蘆。他用砍刀削掉葫蘆的根部,掏光了裡面的瓤,再在上面鑽了幾個孔,就吹了起來。他這一吹才發現,葫蘆發出的聲音太好聽了。

臨近中午,小夥子和姑娘一起回到了村寨。

晚上,小夥子吃了點飯,早早就睡覺了。半夜裡,小夥子突然聽到外面傳來“嘩嘩”的聲音,他一想,不對勁!就跑出去看了看。一看,原來外面發洪水了。他拿起自己的葫蘆,一邊吹一邊喊:“大家快到山上去呀,山裡發洪水啦!”村民們一聽到小夥子的警報,一個個都逃了出來。這時,小夥子發現心愛的姑娘沒有在人群中,便三步兩步跑到姑娘家中,見她還在熟睡,便背起姑娘安全地逃到了山頂上。

第二天,人們發現被洪水衝過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條走道,小夥子和姑娘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成了一對相愛的夫妻。

從此,葫蘆絲的傳說在傣族人家世代流傳下來。

【篇三:葫蘆絲的由來作文】

在雲南傣族,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葫蘆絲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吃“百家飯”的小夥子,每天上山大柴為生。打完柴,便給寨子裡每家每戶送去一些柴火。這樣一來,東家給他一點米,西家給他一點肉,以此來養家餬口。有時,如果柴火砍多了,便拿去集市上賣一些,掙些錢補貼家用。

一日,小夥子又上山砍柴了。那天天氣特別好,天藍藍,水清清,草兒綠,花兒紅,美麗的小魚水上漂,可愛的小鳥樹上鳴,漂亮的紫燕天上飛,靈巧的白兔地上跑……這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小夥子也特別高興,他一邊哼著小曲一邊砍柴,砍的柴特別多。後來,他砍呀砍呀,砍累了,看著這片綠油油的草地,紅豔豔的花兒,多想上去休息一會啊!小夥子把手中的柴刀放下,然後往草地上一躺,感到很舒服。他無意中往對面瞧了一下,哇!對面的山坡上有好多葫蘆呀。這時,他彷彿忘記了勞累,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朝對面的山坡上跑去。

終於到啦!小夥子放眼望去,滿藤的葫蘆正“叮叮噹噹”響個不停,彷彿在對他說:“來摘我吧!看我這金黃的外衣,多誘人哪!快來摘我呀!”小夥子高高興興地採下了一隻葫蘆,又砍了一根竹子,把竹子削尖了,然後在葫蘆上割一道口子,挖光裡面的瓤,再鑽幾個小孔,接著送到嘴邊“嗚嗚嚕嚕”地吹起來。他越吹越開心,不由得亮開嗓子唱起山歌來……

突然,小夥子發現對面有人在和他對歌呢!他順著歌聲望去,原來是一個採茶姑娘。小夥子高興極了,和那位姑娘一唱一和地對起歌來。

唱著唱著,兩人漸漸走到了一起,越唱越投機,漸漸愛上了對方。

晚上回到家,小夥子累極了,上床倒頭就睡。睡到半夜裡,他懵懵懂懂中突然聽到了一些異樣的聲音,一下子坐了起來,衝了出去。

呀,外邊下暴雨啦!這可不得了,會發洪水的。你看你看,遠處黑乎乎的那不是山洪的影子嗎?小夥子靈機一動,心想:“我不如就一邊吹著葫蘆絲一邊叫大家趕快起來逃生吧。”於是,小夥子一面吹起了葫蘆絲,一面大聲喊道:“山洪來啦,山洪來啦,大家快逃到山上去!”鄉親們聽到小夥子的叫喊,紛紛往山上跑去。

可是,那個心愛的姑娘呢?小夥子趕緊衝到姑娘家,不由分說背起姑娘就拼命往山上跑,緊跑慢跑,總算逃過了一劫。

第二天,山洪退去,小夥子帶著姑娘下了山,在鄉親們的祝福下結了婚,而葫蘆絲也成為了傣族人的傳統樂器。

名字的由來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4字

俗話說:“人如其名”。

又有“名至實歸”、“名垂青史”、“名符其實”等說法。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個人資訊,有的可愛,有的簡單,有的普通,有的與眾不同,有的詩意,有的氣勢磅礴,寓意也千差萬別。

但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出生前後由父母或其他有名望的長輩取的。比如“詩仙”李白的名字就是來自“李花怒放一樹白”這句詩。也有些歷史名人的名字是偶然流傳下來的,比如大部分的作家是用他們發表成名作品時的筆名。

而李四光的名字得來卻很好玩。相傳是在填寫表格將該填名字的一欄填了年齡,又不好塗改。於是隨機應變的他就將“十四”添了幾筆成了“李四光”。後來他成為了世界知名的地質學家,這個名字也一直流傳開來。

我的學名叫張大川,除了姓之外,一共只有六劃,是非常簡單的兩個獨體字。但是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張祿存,爸爸說這個只在我們張家族譜裡使用。

早些我問爸爸為什麼會給我取大川這個名字,爸爸很輕描淡寫的告訴我:“為了讓你早點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呀。”直到這一次我要寫這個題目的作文,爸爸才認真的告訴我緣由。

原來清朝有一位叫林則徐的大將軍寫過一副對聯自勉。其中上聯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爸爸說希望我“長大了做一個胸懷寬廣的男人,胸襟要像大海一樣廣闊,才能容納萬千的河流匯集,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就煩惱……”。爸爸還說大川就是大河的意思,他還希望長大後的我能像大江大河一樣奔騰不息,有“攜泥沙俱下之勢,摧千秋腐朽之力”。做一個大寫的“男人”。(這些我都還不能懂得)

爸爸還說我的名字中藏著一個謎語,可惜他現在還不會告訴我。

我的名字就是這樣的來由。

同學們,你們的呢?

端午的習俗 篇12

國二作文 ,627字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沒錯今天就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你們對它瞭解過什麼?

說道端午節啊,人們總不會忘了吃粽子與賽龍舟,可是它們的由來,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將讓我來告訴你吧:在古時候,有一位楚國的官員叫做屈原,等一下,這不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思美人》裡的主角之一嗎?沒錯,就是他,相傳他為了楚國,整天忙上忙下的,他一心想著報國,可卻空有一腔熱血,他已經無力迴天、他便投湖自盡了。這事傳了出去,許多百姓過來扔一個東西,沒錯,它就是粽子,我心裡就想:太浪費了吧。傳說湖裡有一個妖怪,專吃人肉,為了防止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所就扔粽子。賽龍舟這個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猜測,跟屈原脫不幹系,我想,是為了嚇唬,河裡的妖怪,所以才賽龍舟的。

說了這麼多關於端午的習俗,再給你們講一講端午的趣事吧:上一年端午,區裡舉行兒童端午比賽,我就琢磨著要不要去參加,可我看到獎品,立馬改變了主意了,我走進比賽門口,就看見5個區裡的學霸,我心想:這咋整,這不出來丟人嗎?當比賽開始,我就看見了第一個環節“包粽子”哈哈哈,我包粽子的功夫雖然只是菜寫,可是我會包啊,我向四周瞧了瞧,果然沒人會,我就包到比賽結束,包了五個粽子,他們有些人連一個都搞不出來。接著道了第二個環節“紙造船過江”,哎呦喂,這不存心讓我拿第一的節奏。很快比賽結束了,公佈了第一名居然不是我,額,被打臉了,還好我是第二,不然就睡著覺了。

最後,祝大家端午快,咦!端午不是用來祭奠屈原的,還快樂,算了,祝大家假期快樂。

名字的由來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9字

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的7月4日,一個嬰兒誕生了,她的名字叫錢家樂,這個女孩就是我本人了。我屬豬,小時候我就像小豬一樣吃吃睡睡,很快就在爸爸媽媽的精心照顧下,我快樂的長大了。

每當我自我介紹時,別人都會會心一笑—名字好特別呀!好記還挺有意思的。那天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的名字叫‘錢家樂’呀?”媽媽笑眯眯地向我說起了十年前的事情。

十年前的某天,媽媽覺得味口不開,人也有些勞累,爸爸陪著媽媽來到盈豐醫院。一檢查,原來媽媽懷孕了,這下可把老爸樂壞了,就要升級當爸爸了。很快喜訊就傳開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知道了,全家都非常高興,特別是老爸,還在“北幹聽風”論壇上寫了一篇文章,看看一家人快樂的樣子,老爸靈感一閃,對我媽媽說:“老婆,我們孩子的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叫‘家樂’,‘錢家樂’,全家都快樂!”媽媽說:“這個名字真好聽,好記也很有意義而且男孩、女孩都可以用,那就叫‘錢家樂’吧!”

我出生後,奶奶到算命先生排了“八字”,算命先生說我五行缺木,需要在名字中帶個“木”字。老爸想了想說:“咱家裡已經有兩個女孩了,再加上錢家樂,一共三個女孩,三朵金花,乾脆就取個小名叫‘朵朵’吧。”於是在家裡我的家人都叫我“朵朵”了。

這就是我名字的由來,看來取名字也是一門學問,它包含著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啊!在這裡也祝福我的家人—全家快樂到永久!

端午的味道 篇14

國二作文 ,707字

抬頭、望天,又是一年端午節。站在粽葉飄香的小街上,聞著童年時那最愛的味道,我似乎又記起了那塵封已久的記憶,那顆曾天真單純的心……

小時候,我最喜歡聞的便是端午裡粽子的味,香香的,甜甜的。似一朵正逐漸綻天的花朵迎面撲來的芳香,是那樣的清甜誘人。咬一口粽子,頓感柔軟,是那種不粘口,卻使人回味無究的酥糯。手拿著它,當年的我像個野丫頭一樣四處瘋跑,恨不得向全世界人炫耀一遍,想讓所有人知道,我對粽子的喜愛。

因為童年的我很懶,每逢端午佳節,父母及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包粽子,就連比我小的表弟表妹都在摻和,而我卻縮在被窩裡,看著他們忙碌的樣子,心裡喜滋滋的。等到粽子出鍋時,我瞄準自己最喜歡的紅棗粽子,頭一個伸手去搶,媽媽每次都罵我嘴饞,卻不幹活。

沒錯,我很嘴饞,至今依然如此,可是那香甜美味的粽子叫我怎能不迷戀?每一口的糯米,都融化進入我的心房,每一口的紅棗都甜蜜了我的脣。吃完後,我收斂了自己瘋野的性子,乖乖地回去坐在屋裡背唐詩。

也就是童年時那美味的粽子,那熱鬧的端午,陪我走過了屬於我的快樂時光。如今過端午,父母都忙於事業,再沒有那份悠閒的心情與空閒的時間包粽子了,只能去超市,到街上買現成的回來吃。

剝開一層層的粽葉,熟悉的味道又一次撲來。依舊是那麼酥軟的糯米,依舊是那麼甜蜜的紅棗,都沒有了曾經吃粽子時的感覺。是什麼感覺呢?溫馨?幸福?熱鬧?快樂?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曾經在家鄉熱鬧的端午,現在在大城市裡卻冷冷清清。孩子忙於上學,上班族忙於工作,白領忙於事業的發展,沒有多少人聚在一起重溫包粽子時的感覺,沒有多少人與親朋好友一起過端午,有的,只是那已逝的溫馨。

望著繁華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們,我不禁暗歎一聲……

端午的味道 篇15

國二作文 ,795字

端午從汩羅江的波浪裡悄然走來,幾千年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綠的翠汁,把中華錦繡大地染成粽葉成的奇綠。

—題記

一抹粽香,一斟酒醉,帶領我走進端午遺失了的美好。

端午,你就像那遺失的美好,一種跌跌撞撞,不曾與誰相伴,一直到銷聲匿跡,而我卻要始終帶著你的微笑,一路上尋找你遺失的味道。

端午的氣息再度瀰漫,氤氳在每一個細胞周圍,透過了我的心臟,浸溫了我的靈魂。

沁人心脾的艾香帶我走進了70年代的新中國。那時候,建國沒多久,農民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不富裕,每逢過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奢侈地包幾個粽子,幾片粽葉,幾粒糯米,再加上兩顆紅棗,粽子就包好了,孩子們一聞到幽香幽香的粽子味就會忙不迭地掀開鍋蓋,狼吞虎嚥似的吞下了粽子,想到這一幕,內心就泛起了漣?j,一股澀澀的苦,我們真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70年代的吃粽子事件都成為欣喜若狂的事,那人民生活,豈不是更悽慘?

我們現在依然記得,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我們現在依然記得,屈原是愛國詩人;我們現在依然包著粽子,賽著龍舟,祈禱江中魚兒不要傷害屈原……但是,我們現在還仍有誰在奉承著屈原的這種高度愛國精神,又有誰,一心牽掛都會百姓,想著祖國,我不禁發出一聲由衷的感嘆,唉!吃粽子只是滿足一下自己對美味的追求,賽龍舟也只成了一種娛樂的方式,再也見不到70年代貧窮生活中的插艾葉的景象了。70年代的環境悽慘,現在的精神內涵難道就不悽慘嗎?

汩羅江上,我又看到了一位長髮壯士,正直不阿,回頭一望,長嘆一聲,投入江中……

端午的味道,我不想做作也說聞到了什馬幽的艾香,我只聞到了這黑暗世界中一切事物發出腐朽的氣息,籠罩著每一個人,掙脫不了,被束縛在邪念的臂膀下。這新陳代謝的唯一可能,也被它把握在手中,正是這種不健康的理念讓我們把這端午淡淡默化。

是我們的那一份浮躁遺忘了它,還是那一份喧囂容不下它?

那物事人非的端午呀,讓我思,讓我想……

端午的味道 篇16

國二作文 ,1153字

清晨帶著一點艾草的清香的微風將我從睡夢中吹醒,這日與往常的日子不同,因為這一天是我與端午裡各種味道相會的日子。經過一番精心的打扮,唱著一首首愉快的山歌,與父母走上了去姥姥家的小山路。

到家門口之前,就聞到了一縷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好似春風拂過臉頰,又好似一股暖流流入心田。這香味是從那來的?原來在家門口前,兩邊各放一大把艾草,各自散發著清香。它們靜靜的倚在門前。姥姥說這樣可以驅邪的。雖說我不怎麼相信,但還是伸出小手,偷偷地拔了幾根,插在頭上。避避邪。

進了屋,就看見了姥姥忙碌的身影。每年姥姥都會煮一鍋雞蛋給我吃,今年也不例外。姥姥先將白胖胖的山雞蛋用清水洗幾遍,然後將艾草平平的鋪在水底,上面再放上剛洗完的山雞蛋。靜泡半個小時,讓艾草的清香與雞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大雜院裡,支起一大鍋,用秫秸稈將火點燃,之後再加木頭。要想讓雞蛋又嫩又香,這火中間不能間斷,又必須一直是小火。這可是一細活,我可做不來。可姥姥則練到了如火純清的地步。

半個小時過去了,這大鍋裡的水也沸騰了。姥姥先將雞蛋從水中拿去。將艾草放入鍋中,再將雞蛋輕輕的、穩穩的的放入水中。生怕將雞蛋碰碎。我則蹲在鍋前,死死地盯著鍋中的動靜。肚子裡的小蛔蟲早已開始了蠕動。

“冒白煙了!”我大叫著,姥姥掀開鍋一看,一股噴香噴香的雞蛋味撲鼻而來。姥姥將雞蛋從水中拿了出來,這雞蛋的外殼竟由白色變成了淡青色,並且外面還冒著熱氣。我趕緊的拿起一雞蛋,迅速倒入嘴邊。燙!雞蛋在我嘴裡打轉,終於燙的不行,雞蛋從嘴中跑了出來。姥姥在一邊笑著說:“心急吃不了熱雞蛋!”

這第一個雞蛋我沒嚐出什麼我味道,只吃了一嘴的熱。於是我長了一個小心眼,涼涼再吃。於是這第二個雞蛋送入了我的嘴裡。這蛋白嫩嫩的、軟軟的,輕輕一咬就碎;這蛋黃粘粘的、厚厚的,重重一咬,這蛋黃的渣渣就黏在了牙根上,怎麼弄都弄不下來。這用艾草煮的雞蛋不光有雞蛋的香味還有艾草的香味。它們的香味順著我的食道飄入到全身各處。不管在哪兒聞,都有一股這樣清新的味道。

吃完了雞蛋,就該喝酒了。這姥姥家的酒可不是一般的酒。而是姥姥自己釀的酒,這是用大米釀的酒。這米酒可不能亂喝。每當姥姥端出酒來,我便老老實實的跟在姥姥後面,要是姥姥看到我這麼老實,就賞我用筷子蘸一下,就一下讓我嚐嚐。說小孩喝多了會醉的。但每當姥姥一不留神,我就偷偷地,迅速用筷子在酒杯裡蘸好幾下,然後在快速伸入嘴中細細品嚐。這酒有一絲絲的辣,又有一絲絲的甜,又辣又甜,讓人只想多喝幾口。也許這就是姥姥釀的酒的魅力把。但我蘸了這麼多次,也沒醉,在心裡偷笑姥姥說的話不準。

在我與端午相聚的的短暫時光中,我聞到了她身上各種各樣的香氣。有艾草的清香,雞蛋的噴香,陳酒的飄香。讓我在平常的品到了節日的味道。這味道將永遠烙印在我的心中,直到永遠……

端午的味道 篇17

國一作文 ,1139字

門前的身影,微顫的雙手,花白的雙鬢,慈愛的的笑容,濃濃的粽香,無盡的味道……

—題記

記憶中,兒時的端午,都是在奶奶家度過的。奶奶的家在一個山溝溝裡,小山村裡的孩子都盼望著過節,因為節日總是充滿香甜的。那個時候,孩子們總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小心翼翼的捧在手裡,心裡是止不住的高興。我自然也不例外,期盼著端午的到來。

今日如往常一樣,天矇矇亮,鳥兒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奶奶也一早就去了相隔幾裡的集市上,照奶奶的話來說,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她這是提前去“搶購”呢。這個時候,我總站在門前,等著奶奶“得勝”歸來。

這不,大老遠就看到奶奶往家走,臉上掛滿了笑容。可是,此時的我內心受到了撞擊。眼前的情景與記憶重疊,奶奶依舊是掛著笑容,可笑容下卻隱藏著無盡的滄桑,滿臉的皺紋,花白的頭髮,提著大紅棗與白米的雙手微微顫抖著,腳步緩緩地移動著,這是歲月流逝的痕跡。原來,不知不覺中,奶奶已經大不如前了啊。我跑過去,接過奶奶手中的東西,心裡很不是滋味。袋中的白米散發著清香,可這味道進入我的鼻中,竟成了澀澀的。我不禁疑惑,端午,真的是香甜團圓的味道嗎?

奶奶泡好紅棗和白米後,用那滿是厚繭的手拉我坐下,笑容滿面的說:“孩兒啊,今天我們又有大紅棗吃嘍,你小時候啊,可最喜歡吃這個了,每到端午前,你總纏著奶奶問,‘奶奶,奶奶,我們什麼時候吃大紅棗啊’……”。我聽著,陷入了回憶:記憶中,確有一個小孩,總是拉著奶奶的手,撒嬌的纏著奶奶要大紅棗。只是,那時的手,沒有如今的滄桑。我再次疑惑,端午,真的不是酸澀的嗎?

不久,奶奶拿來粽葉和紅繩,我搬來板凳,就坐在院中與奶奶包起粽子來。奶奶微顫的雙手一抖一抖的,半天才包好了一個粽子,而我動作卻是極其嫻熟。將粽葉一擰,在倒錐形的粽葉裡放個紅棗,再放幾勺米,裹一層粽子,最後纏上紅繩,動作一氣呵成,顯然,當年那個笨拙的女孩已經不在了,如今比起奶奶竟是好上許多。

奶奶看到這情景,嘴裡叨唸著:“唉……人老嘍,手也不中用了,真不知再過幾年,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幹些什麼……”聽到這些,我猛地一怔,心微微發緊,眼眶微微發紅,內心的情緒滿是複雜。端午,端午,香甜的嗎……

奶奶搖了搖頭,笑著對我說:“我去燒水,一會兒啊,咱們就有粽子吃啦!”我連忙拉住奶奶,說:“奶奶,我來吧。”奶奶一怔,喃喃地說:“孩子長大了啊,我是真老了。”我聽到,忙說:“不是的,奶奶身子還硬朗著呢,才不會老。”說著,我鬆開了手,任由奶奶去燒火,煮水。

我坐在凳子上,望著奶奶的背影,那個背影顯然已經衰老,滿是滄桑,我內心的情緒終是找到了宣洩口,淚水止不住地流出來……

聞著蒸籠裡散發的縷縷清香,我不禁再次發問,端午,真的是香甜的嗎?

哪裡是呢,明明就是滄桑,心酸,苦澀的啊……

端午的味道 篇18

國二作文 ,672字

週末的清晨,太陽已升了半截,我才遲遲醒來,房間裡有人來過,窗簾已經拉開,陽光照進來,被太陽照得發亮的飛塵在空氣中輕鬆地飄著。昨夜睡得很飽,我伸了個懶腰,準備起床時,一股淡淡的苦味鑽進我的鼻子,我不禁皺起了眉頭,一會兒那苦味又成了輕微的香氣,在鼻孔裡打轉,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艾葉的香氣。

走出臥室,奶奶早已在客廳了,見我忙過來問:“你醒了!今天端午,我煮了艾葉水,快來洗把臉!”

我走進衛生間,鏡子前擺著一個水盆,盛著墨綠色的艾葉水,我俯下身子,捧起一把來洗了把臉,頓時神清氣爽,從頭到腳整個人都清醒了過來。

洗漱完畢後我便走到客廳活動一下,看見奶奶正坐在幾個大鐵盆前,盆裡盛著糯米,包粽子用的粽葉,紅棗等材料,“你去學習吧,中午給你蒸粽子吃!”奶奶一邊用雪白的糯米塞滿粽葉,一邊熱情的對我說。我點點頭,就進屋學習了。

中午,到了飯點,爸爸媽媽也下班回家了,一家人團坐在桌前,等著端午的粽子上桌。一會,奶奶便端著一盤粽子快步走了過來,把盤子往桌上一端,就坐下來和我們一起開始吃。

我終於按耐不住吃粽子的迫切之情,抓起一個,捧在手心,拆開外面的白線,扒開粽葉,露出亮紅的晶瑩剔透的紅棗和被粽葉染得白中透綠的糯米。一口咬下半個,香甜的糯米在口中綻開,滑嫩的紅棗也將自己的甜膩佔據了整個口腔,奶奶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樣子,一面興奮地說著自己用了多好的粽葉,紅棗又是從哪買的,臉上紅紅的,像喝了酒一樣。

端午的味道是清新淡雅的,像清晨的陽光,微苦的艾葉;端午的味道是幽香四溢的,像清香的粽葉,馥郁的香包;端午的味道是甜蜜美好的,像香甜的粽子,團圓的一家。

擂茶的由來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0字

Hi!大家好!你聽說過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嗎?你知道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兒嗎?它就在我沒美麗的家鄉—湖南桃源。如果你來到了我的家鄉桃源,可一定要品一品我們家鄉的特產—擂茶。滾燙的擂茶,色香味俱全的壓桌,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關於擂茶的由來,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呢?據說擂茶最開始的名字叫“三生湯”,為什麼會叫做“三生湯”呢?還是聽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相傳,東漢時期,伏波將軍馬援帶兵南征五溪蠻,路過我的家鄉桃源的烏頭村時,當時正是盛夏時節,暑氣蒸人。馬援的部隊裡大都是北方人,由於水土不服,一多半的士兵上吐下瀉,染上了瘟疫。馬援將軍自己也染病臥了床,只好在烏頭村紮營休息,並派士兵去找醫生。士兵找來當地的一位老婆婆,聽說她說能治好這種病。馬援讓老婆婆趕緊開藥治病。誰知老婆婆並沒有開藥,而是吩咐士兵找來生薑、生米、生茶葉;砍來山楂樹,把山楂樹削成長兩尺、粗兩寸的棒;再找來用岩石打造的石缽。老婆婆把生薑、生米、生茶葉放到石缽裡,讓士兵用山楂棒擂成糊糊,再把糊糊倒進滾燙的開水裡用棒和勻。一鍋又黃又黑的湯就做好了。老婆婆讓馬援和染上瘟疫的士兵每人喝上一大碗,矇頭蒙腦蓋上被子睡一覺。沒想到士兵們出了一身大汗,打了些許噴嚏,瘟疫就全好了。

由於這湯是用生薑、生米、生茶葉這三種材料製作而成,士兵們就把這神奇的湯叫做“三生湯”。

後來,人們又在湯里加入了花生、芝麻、黃豆等原料,喝湯時還配上了各種好吃的壓桌,天長日久,就演變成了今日的擂茶文化了。

端午的彩繩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5字

每一個事物的背後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題記

那天,一個人低著頭,漫不經心地走著,突然看到地上躺著一根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裡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凹。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著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學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過的,那時候的日子是多麼快樂。

那時,在端午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溫,和她的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地聽著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地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奶奶用她粗糙而溫暖的大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地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溫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裡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在這月光下,望著遠處從酒館裡冒出的點點燭光,似乎又想起奶奶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用粗糙的手輕撫入睡的我。在院子裡編織一個個彩繩,感動,溫馨,思念……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奶奶還在我身邊。快回去!快回去!心裡催促著。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現在心一下子被觸動起想起奶奶,以及奶奶的彩繩。我快速跑到家裡,拿起電話,按下數字:“奶奶,我想你了!對不起一直沒去看你,這周我去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