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與歷史相關作文20篇

照片與歷史 篇1

國二作文 ,932字

家裡一面牆上掛滿了照片。其中有數不盡的故事,妝點著歷史長河。

所有人看到這些照片的第一眼感受,一定是“多不對稱啊”!是啊,上面是一片黑白照片,下面的則是彩色照片。

上面的第一張,是爺爺奶奶的合影—都穿著灰褂子、黑褲子,正正經經地坐在那兒,沒有一絲開心的感覺。我好奇地問:“奶奶,你們怎麼都不笑啊?”“唉,那時我們哪有心情笑啊!整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擔心這擔心那。當時照這張相我死活不肯,花錢挺捨不得的。可還是拗不過你爺爺。”奶奶說這話時,苦澀中有一股甜蜜。我問奶奶:“照一張相要多少錢呀?”“要八九角呢。”“什麼,八九角?一塊錢都不到,你們連一塊錢都要攢很久嗎?”“是的,你沒過那種日子,勞動一年還倒差生產隊的錢。”

我在照片牆上仔細搜尋爺爺奶奶的第二張照片,可再也找不出。不過倒有許多爸爸的照片。我想不明白:為什麼爸爸的照片這麼多?

對我的疑問,奶奶似乎不願回答,但在我的再三追問下,奶奶還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那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家裡只有你爸爸這一個兒子,理所當然,成了家中的寶貝。所以,不論花再多的錢,那也是心甘情願的。”這一次,我笑了,我笑我生活在了這樣的好時代。要不然,我哪來那麼多的照片。

這一張,是我一歲的照片—坐在屬於自己的坐椅上,穿著漂亮的新衣服,手裡還拿著一隻會嘎嘎叫的小鴨子,咧著小嘴笑得開心。“你小時候笑得可甜哩,再累再忙只要你一笑,我們一家人就舒心了。”

那一張,是我和媽媽的照片—這時的照相效果已經很好了,我和媽媽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看得是那麼真切。

那一排,是我十歲生日時爸爸特意給我拍的。他說:“你小時候,爺爺抱,奶奶捧,爸爸媽媽舉,姑姑們逗,儼然一個眾星捧月的小公主。”爺爺、奶奶以前沒有錢,也捨不得花錢,現在老了,想懷念一下過去的事只能憑藉腦海裡那些零碎的記憶。相比之下,我是不是幸運的寵兒呢?

對,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出生在了這樣的好時代。我是幸福的,因為我的身上沒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壓迫。我又是快樂的,因為我有了見證我快樂的證據—照片。

這些照片,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帶來的生活變化,也見證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換。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故事出現在這面牆上,繼續去延伸這條歷史長河。

好萊塢電影與歷史建構論 篇2

說明文 ,868字

歷史是客觀的嗎?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歷史的真相是唯一的,或曰,這是一種較為機械的唯物主義思想;一種說法是,從來不存在所謂的客觀的歷史,歷史的過程是人們的觀念所建構出來的。另一種較為折中的說法是,歷史,一方面是存在其客觀性的一面的,同時,歷史又因觀察者的出發點不同,以及因為觀察者自身的主體因素、視角不同,而導致了差異;另外,意識形態因素在歷史的建構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可以說,許多“歷史事實”,對於特定的群體而言,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下的“集體記憶”,這種記憶可能失真,也可能完全出於虛構。

今天,在看《金剛:骷髏島》,提及二戰勝利以及骷髏島上的大猩猩“金剛”。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對歷史的態度很有意思,一方面,意識形態因素對歷史的介入從未停止,所謂的“主流價值觀”、“民主”、“自由”的觀念的倡導與推進也不遺餘力。另一方面,在以好萊塢電影工業為代表的文藝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歷史的“戲仿”,或者說,是出於某種娛樂價值觀與文化價值觀影響下的“改寫”。而這種改寫,追求的不是像日本軍國主義那樣的“掩蓋歷史”,而是為了給“消費社會”提供一些養料,同時宣揚美國的價值觀,當然,順便取得一些商業上的收益。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所擔心的電視(現在是電影工業)帶來的大眾的淺薄化,畢竟,主體的思考能力從未消隱。我們反倒應該擔心好萊塢電影工業中傳匯出的精英霸權價值觀。

說回曆史敘事。我們可以在《阿甘正傳》中看到電影對越戰、總統、乒乓外交、搖滾、貓王的改寫;我們可以在《變形金剛》中看到電影對登月計劃、南極考察的歷史改寫;我們更可以看到,各種好萊塢故事片,對名人的合理改寫。

這些改寫,本身成為了電影工業歷史的一部分。電影工業的歷史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而其中傳到的價值觀,又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政治史、文化史的發展。可以說,歷史的改寫,最終影響著歷史;或者說,歷史的改寫,本身就在改寫著歷史。看似一個語序上的顛倒,實際上反映的是人類對待過去與未來的當下態度。

當生活不如意時,至少,還有電影。

與歷史對話 篇3

國三作文 ,492字

與歷史對話,我已感受到歷史長河中激盪出的不滅星光。

權力的巔峰,他觸手可及;忠誠的信條,他永生不忘。他火燒赤壁,血戰南郡,用自己短暫的生命,成就他人王者霸業。他深謀遠慮,助吳天下三分。何謂賢謀,何謂良臣,公瑾是也。

周瑜對孫氏忠貞不二。早年與孫策是摯友時,他盡心輔佐孫策,為孫策東渡江東立下汗馬功勞。孫策死後又效力孫權。一句“操直送死”,一計“火燒曹軍”,一場“赤壁之戰”,成就了他的輝煌。他將一生都奉獻於東吳霸業,直到最後一刻都不曾倒下。

與歷史對話,我已看到歷史潮流中的絲絲隱逸。

陶淵明是魏晉時重要詩人。他性格豁達,崇尚自然,放蕩不羈。因家境貧寒,29歲時才走上仕途,每次做官時間都很短。幾番出世入世後終歸於田園。

他蔑視權貴,重視個人情操,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話;他執著地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以超然物外的隱逸之心,為後世的士大夫們築了一個“巢”,成為他們靈魂的休憩之所,避免了虛偽與醜惡的精神家園。

與歷史對話,方知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

與歷史對話,方知生命長度有限,寬度不限;

與歷史對話,方知收穫的不僅僅是歷史。

與歷史對話 篇4

國三作文 ,855字

“大風起兮雲飛揚”、“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動人的詩歌、嚴謹的史書、迷離的傳說述中,一段段歷史被傳承下來。回顧歷史,我們唏噓不已,我們激情澎湃,我們對它褒貶不一。我想我們需要對話歷史,以史明智,以史為鑑。

歷史需要英雄。秦末,陳勝揭竿而起,天下雲集響應,六國殘餘各自為王。天下呼喚英雄,楚霸王破釜沉作戰鉅鹿,劉邦巧避鋒芒入主咸陽,秦漢相爭,霸王嘆息“力拔山兮氣蓋世”,劉邦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至此中國歸於統一,劉邦創立四百年之強漢,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但我們不僅要問“英雄為何是劉邦”劉邦出身卑微,品行不佳,就連他的老父親也不看好他。其實不然,劉邦雖謀少去多勇,劉邦在天下紛爭之時,不是去投奔有實力的諸侯,而是自立為王,高舉義旗,這是何等之勇,在鴻門宴上,劉邦也能臨危不亂,盡顯帝王本色。劉邦愛美人更愛江山,項羽滅秦後,大封諸侯,如果劉邦從此享受榮華富貴,又怎會與強大的項羽一爭高下,所以劉邦志氣高遠。歷史需要英雄。我們對話歷史,不禁會問“怎樣成為英雄呢?”,歷史給我們回答是:歷史需要英雄,而英雄需要有良好的品格,要有英雄般的志向,要審時度勢。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則昌,逆則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中國倍受屈辱,我們回想歷史,不禁會問“這是為何”。用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用儒家道德,對天賦人權;用君主專制,對民主共和。失敗在所難免。工業革命,世界走向統一,我們卻閉關鎖國,盡做天朝上國之美夢。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西方思想大為解放。八股取士,大興文獄,中國思想萬馬齊喑。英國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資本主義統治歐美各國。重農抑商,加強君主專制,自然經濟走向衰落。中國正在逆勢而行,不可避免會遭受“滑鐵盧之役”。歷史給我們的回答是:要緊跟時代,落後就會捱打。

歷史不能被改變,我們對話歷史,不是為了歡想去改變它,而是要吸取教訓。歷史需要英雄,歷史的潮流要緊緊跟隨,我們身處太平盛世,應把握這兩點,努力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中國夢”。

我與歷史人物比本領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0字

“譁,譁,譁……”一頁頁書在我的手上翻過去,睏意陣陣向我襲來。我搖搖頭,打了個哈欠竟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奇怪的世界裡。

涼風習習,我穿著單薄的睡衣站在街上讓我打了一個寒顫,我只覺得有無數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街上人來人往,身旁再也不是什麼高樓大廈,而是人們個個都穿了古裝。我抓住了一位叔叔,問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那位叔叔瞪大了眼睛,聲音顫抖地說:“三國時期啊!”接著輕聲說道:“這孩子沒事兒吧!”便走開了。

我心想:既然是三國時期,那我就要好好露一手。於是我拿出手機,開啟百度搜索了當時張飛的所在地點。

幾經波折,終於找到了張飛家。我躡手躡腳地走到了後院,那裡的樹沙沙作響,還傳來一聲獅子般的叫聲。我走進後院,張飛一見到我,驚訝地大叫:“你這個毛孩,怎敢如此大膽,竟敢擅闖我家的宅子!”我打量著站在我前面的那高大的男士—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勢如奔馬,實在讓人害怕。

我仰著頭,輕蔑地說道:“你,敢不敢跟我比獅吼功?”張飛大笑:“你這小毛孩是比不過我的,放棄吧!”“哼,你是怕輸吧!”我這激將法一出,張飛立刻就答應了。

比賽開始了,張飛卯足了勁兒,吸氣足足吸了兩分鐘,“啊—”氣帶著聲音全釋放了出來,樹葉沙沙作響,小鳥們都飛了出來。我慢悠悠地走了過來,站在張飛前面,轉身說了一句:“看好嘍!”接著拿出喇叭,啊的一聲就喊了出來。頓時,樹幹左右搖晃,塵土飛天,連張飛都捂住了耳朵,“我厲害吧!”我走到張飛面前一挑眉,只見張飛抱拳對我道:“在下實在佩服!”

“哈哈哈哈!”我得意地大笑。“笑什麼呢?給我起來!”媽媽揪起我的耳朵大吼道。我才發現這原來是個夢,要是是真的該多好!

時間與歷史的道理 篇6

國二作文 ,506字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王朝。可是群雄逐鹿,沒有一個王朝能長長久久的延續到現在。多少的百姓,在歷史上逝去,平淡而無聲,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為什麼無人只曉呢?經過我三年的探索得出了以下概念:

從古至今,那一些改觀歷史的人物讓人們口耳相傳,從西方耶穌、亞里士多德到東方的張騫、鄭和。歷史卻不會磨滅這些人留下的痕跡。為什麼,因為他們對歷史有重大影響,對歷史改變了很多稱為一級人物。

然而像國王之類的人物,因為他們在歷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可以改觀歷史,但是並沒有太多用處,我們稱之為二級人物。

至於像將領、大臣、官員、侍郎之內的人物,即為三級人物,在歷史上可能留下過痕跡,但是在歷史上有很多這種人物因為口耳相傳則被磨滅了,但是,他們對歷史有著一定的改觀度。

還有就是像李白,杜甫,詩人這一類的人物,因為有很多詩人不參與政治,但是對歷史文化有著巨大的改觀,即為四級人物,在歷史書上寫了很多。

五級人物就是所謂的白丁、百姓、奴隸。歷史上幾乎無人記載。

在浩瀚的歷史藍圖上人們能記住的人物只佔千萬分之一,只有一些王侯將相,文生才子被後人知曉。

這,就是時間與歷史的道理,人足夠強大,才能抵禦住歷史的摧殘與踐踏。

我與歷史有個約定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71字

在歷史這條長河中,每個人都是一朵微小的浪花,我們都是這條河流中微小的存在。

回顧歷史,在連綿不斷的金戈鐵馬中,一個個英雄留下了自己的獨特的印記。走進歷史,反省歷史,一個個英雄留下了自己的獨特的印跡,從秦始皇那威武的形象、天下只此一人的霸氣,到秦二世而亡,讓人感到了無線的惋惜與傷心;從漢高祖的馬上打天下到馬上治天下的雄心壯志,再到文景之治,使“漢”這個字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別稱;從光武帝的復興到漢獻帝的被迫讓位給曹丕,讓人痛心疾首。

從第一才子諸葛亮的隆中對,到五丈原前的金蟬脫殼,彰顯了他對蜀漢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從西晉司馬氏滅孫吳而統一天下,到各民族乘機舉兵、五胡亂華,三十餘年即亡,看出了這個朝代的腐敗;從隋文帝時隔幾百年來再次統一大江南北,到隋煬帝苛暴的徭役、兵役,讓人掩面嘆息。

從五代的戰亂紛飛,到宋朝的建立崛起,讓人感概良多;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岳飛的“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無不讓人感到悲傷。

從唐太宗被稱為“天可汗”,女皇武?成為第一個女皇,到唐玄宗時的紙醉金迷,到按時轉後的夜逃靈武,無不感到玄宗的無奈。從扁擔軍到陸秀夫殉國,無不讓人感慨良多;從皇覺寺的小沙彌,到鄱陽上大殺四方的君主,朱元璋用實力戰勝對手,從崇禎在煤山上大呼“眾臣誤朕!”到清軍入關,一切都灰飛煙滅。

從“天朝上邦”的大清國到《馬關條約》的開始,清成了被瓜分的物件;從辛亥革命的一聲槍響,到抗日戰爭讓人飽受摧殘,直到1949年,毛主席那一聲如雷貫耳般的聲音,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讓人深受鼓舞。

歷史,讓人著迷,歷史,令人反省。我與歷史有個約定,吸取教訓,振興國邦!

我與歷史 篇8

國一作文 ,1361字

不知道為什麼,我從小就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它那神祕的罐子裡,不知裝了什麼仙露瓊漿,讓我沉醉其中。

第一次接觸歷史,是在小學三年級。那天,媽媽給我帶回了一套書,也是我看過的第一套歷史書,名字叫作《穿越報》。看到書名,我感到很新奇,便翻開了它。它不同於普通的歷史書籍,裡面的內容雖簡單易懂,但卻詳實有趣,語言也很幽默,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興趣。就這樣,我的心魂被歷史勾走,再也回不來了。

後來,我就不斷央著父母給我買各種各樣的歷史書。雖然我識字不多,懂的知識也比較少,但我通過閱讀,從易到難,不斷學習。《中國歷史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各式各樣的歷史書籍伴隨著我,走過了我的小學時光。我的父母都很驚奇,在最喜歡鬧騰的兒童時期,我竟能靜下心來學習歷史。

因為對歷史的學習,我似乎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一些。我會通過歷史事件與歷史的發展,得到許多的感悟,也會有很多的想法。我喜歡太平的盛世,敬佩高明的君主;我也會為四分五裂的亂世而緊鎖眉頭,為昏庸軟弱的統治者而感到心寒。我從不會把歷史看作是以前與我們毫不相關的事,我總會覺得,各種各樣的事件就好像是剛剛發生的一樣,它們會牽動我的心緒,讓我隨著事件的發展,時而高興,時而沉迷,彷彿在看電視連續劇。每當看到英雄出現、戰爭勝利、國家統一時,我都會心頭一震,從而有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舒適感湧到全身。或許我極其強烈的愛國精神、民族情感,就是在研究歷史時產生的。

歷史像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大花園,而我則是被吸引來的小蜜蜂,被香氣縈繞著,暢遊在歷史的世界中,看秦朝一統天下,陪張騫出使西域,同文成公主去吐蕃和親……歷史在我的童年陪伴著我,讓我一步一步的向知識的殿堂攀登。就這樣,我慢慢長大。

上了初中,期待許久的歷史課終於來了。上課時,聽到老師講解我曾瞭解過的知識,我總會有一種自豪感。但這並沒有讓我飄飄然,我反而會聽得更加認真,因為我希望得到更多的新知識。由於提前接觸的緣故,我第一學期的歷史學習十分輕鬆,成績也很理想。漸漸地,我發現,課上講的內容遠不及書籍裡介紹得多,也不十分詳細。隨著語文課上對文言文的學習,我慢慢能讀懂一些古文了,於是,我便開始閱讀《史記》和《資治通鑑》。前人對於歷史的解讀,讓我大開眼界,“無韻之離騷”的評價一點不為過。我不斷汲取著其中的營養,也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中國古代的歷史,在初一的上學期就學習完了,我當時很納悶,接下來我們該學什麼?當我拿到後來的課本時,我才知道,原來歷史課上不僅僅要學中國古代史,還要學近代史、世界史,各種我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我有些心慌,我從沒了解過,甚至沒聽說過這些知識,能學得懂嗎?但是,當真正開始學習時,我的困難與擔心便迎刃而解了。我發現,其實各國的歷史都是相通的,只要有了學習的思想,就都能明白。我像一個待哺育的嬰兒,貪婪地吮吸著新的知識,新的思維,來填滿我自己的倉庫。雖然我瞭解的不多,但我在不斷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對世界歷史的學習,也讓我把眼光放到全世界,而不再是井底之蛙。

歷史是無窮無盡的,也是隨時都在發生的。所以,對歷史的學習,當然也不能停止。學習歷史,參透歷史,讓我懂得了堅持,擁有了信念。

歷史,這個神祕而又令人熱愛的詞語,在我金色的童年留下了美麗的童話。

與歷史的對話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7字

親愛的歷史,你好。我是中國的一名小學生,從5歲開始,我就仰慕你,在你編的故事裡成長、飛翔,你的故事裡有悲傷、有快樂,也有溫暖,你就像媽媽一樣哺育我成長,讓我學到了許多知道,受益匪淺。

今天,我先跟你敞開心扉地談一談,好嗎?

可我想跟你談一點建議:可以讓楊玉環(楊貴妃)不要出現在唐玄宗的面前,讓楊玉環繼續當好她的王妃,讓唐玄宗繼續創太平盛世的理想,也請不要讓奸臣楊國忠,李林甫出現,不要讓他們禍害朝廷,讓美麗多才的梅妃呆在唐玄宗的身旁,幫他管理朝廷,讓開元盛世繼續發展下去吧!

或許,他們聽不到,但如果某些人不出現,或許今天又是另一番模樣吧。歷史,你可以幫我解答一下我的疑惑嗎?我想知道建元帝去了哪?西施幫助夫差完成稱霸大業後又何去何從。

對了,我想說:你能不能多些一點冷酷無情的故事呢?畢竟,歷史太溫暖了也不太好,多些一些冷酷無情的,可以讓後人多一點話題,讓更多的人明確自己該去追求些什麼。

歷史,我也不想說太多了,多說無益。希望你能夠聽進去我這番肺腑之言。歷史,希望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與歷史對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之旅 篇10

國小二年級作文 ,548字

10月27日,我跟著小記者團來到了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博物館裡的文物可真多呀,我怎麼看都看不夠,好在有講解員阿姨為我們一一講解每件文物的來歷。

經過了兩個主題展廳,一直在我腦海念念不忘的兩件文物是一塊小孩的頭蓋骨部分和一艘獨木舟。

原來幾千多年前的小孩頭蓋骨是這個樣子的呀,與我在DK人體百科全書看到的人體骨骼與這個大不相同。時隔幾千年,人類的骨骼真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艘獨木舟的年齡,可是足足比我大了1000倍呢。八千多年前的人們在水上出行原來只靠著一艘獨木舟和幾根漿啊,真是不容易呢。在此之前的人們出行只靠一雙腳,遇到河流的時候,光靠腳過不去了,於是就發明出了獨木舟。

隨後,館長阿姨接受了我們的採訪。館長阿姨告訴我們:這些文物是八千多年前跨湖橋人留下來的,並且,這裡的文物都是真實的,沒有一個是仿製品,以及考古工作的開展非常不容易。

以前對考古不屑一顧的我通過今天的參觀,漸漸喜歡上考古了,考古是件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以後我想當考古學家,那現在必須好好努力學習歷史知識,要有耐心,有細心。

短暫的一個半小時飛快地過去了,我依依不捨地和館長阿姨道別,離開了博物館。回家後,我立馬和爸爸媽媽說:“下個週末,我還想去跨湖橋遺址博物館,還有些文物再仔細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