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相關作文20篇

煙雨江南 篇1

高一作文 ,1006字

最令我魂牽夢繞的是那江南煙雨。

十里柳堤,煙雨迷濛;槳櫓咿呀,碧水微漾。獨坐木舟,輕抿香茗,極目遠望: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若隱若現。那粉牆黛瓦在朦朧的雨霧中漸漸交融,宛若一幅浸潤在水中的國畫,暈染著江南的婉約與恬靜。

水汽一點點氤氳開來,江南的雨更顯得柔美。那如牛毛般的細絲在微風中輕輕地舞動,透露著幾分宛如寶石般的晶瑩,密密地斜織著一面朦朧的面紗,靜靜地蓋在了江南古鎮古樸的額上。幾縷銀絲,滑過溼潤的瓦片,輕輕地點在了厚重的青石板上,緩緩地滲入了黝黑的泥土,滲入了江南的魂中。久久佇立在兩岸的垂柳漸漸地在這柔美的煙雨中扭動著婀娜的身姿,梳洗著一頭翠綠、迷人的長髮。長久沉浸其中,江南的女子自然也如這垂柳般婉約動人。她倚著一頂油紙傘,漫步在悠長的小巷,伸出纖纖素手,捧起幾滴泛著銀光的水珠,淺淺含笑,微微顰眉,如煙如雨,暈入江南淡雅的黑白底色。

細雨綿綿,潤物無聲,江南的雨也蘊含著生機。憑欄遠望:青松佇立,鳥語啾啾,斑駁的石牆旁青翠的雜草鑽出縫隙,吮吸著細雨的甘甜,舒展著生意盎然的身軀。近旁飽經風霜的古亭長廊,在細雨的滋潤下,彷彿泛著油光,釋放著生命的活力。腳下,那一池碧水微微地蒸騰著綠色的水汽,裹挾著生機,撲面而來。人,也在這綠色的海洋中喚醒了久眠的活力,鼓足了勞動的幹勁,建設著江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千年悠悠古城,繁華不斷,江南便是在這不斷蓬勃著生命的雨霧中,脫去老去的面容,換上清麗的新衣。

雨漸漸大了,但絕不是滂沱,只是如銀針般地“打”在端莊的粉牆黛瓦上。江南的雨不獨有柔美,也更有那份倔強。它把那種精神融入每一個江南兒女的骨子裡,讓他們有勇氣經歷歷史變遷、經歷人情冷暖。顧炎武在國家危亡之時高聲吶喊,歸有光在外敵入侵時勇敢反抗……一代代偉人在這片剛柔並濟的土地上,沐浴著煙雨,沉積著江南厚重的文化底蘊。

不知不覺,江南雨又如孩童般調皮地停了。前方的道路漸漸清晰,遠處的行人似乎長舒了一口氣,加快了沉重的腳步;躲在屋簷下的,不約而同地湧向燈火通明的城市。江南的雨似乎成了累贅,落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裡,只留下一陣刺耳的殘音。三千年煙雨江南,無人再留念那迷濛的細雨,或許是堆積在城市表面的塵土阻隔了雨與人們心靈的交流,阻隔了那份濃濃的鄉土情結,但我堅信那片厚土依然存在,那倔強的細雨依舊迷人。

船行放緩,雨又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著,沖刷著城市的黯淡,沖刷著心靈盤結的絲。

江南的雨是柔情的,更是倔強的。

煙雨江南 篇2

國二作文 ,419字
為一,感受著江南的美學。我算不上什麼文人墨客,沒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薄人格,也寫不出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華美詩章,我只是,在編制的夢中孤芳自賞罷了。

霧濃,煙雨中那種柔美的感覺愈使我陶醉。終於,為那一場煙雨負了天下,世間榮華,落幕後不過一場山河永寂,不如做一場煙雨,淡泊,瀟灑,與江南合二為一,盡享那憂愁的唯美。溫柔的風,吹散了心靈的塵埃;唯美的雨,洗滌了內心的汙穢。古琴的聲音變的深緩抑鬱,我獨自尋找象徵緣分的三生石,銘刻下三生的諾。

雨止,煙散,夢醒,終於看清了那隱於霧中的塵世。古典唯美的瓦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古琴婆娑的聲音不見了,隨即而來的是刺耳的鳴笛。江南,就這樣消失了,彷彿從未出現,它的足跡,它的身影,放眼現在,再也尋不到了。社會,在進步,人卻忘了某些東西,那人性最初的真善美。風不在溫柔,變的凌烈:雨不在唯美,變的渾濁。

夢中的江南,是夢,還是未來?

最美不過煙雨江南 篇3

高二作文 ,808字

倘將山河作畫,江南便是那筆墨勾勒的寥寥數筆,無需丹砂點染,亦無需過多修飾,至清至雅,卻是素面朝天的旖旎煙景。

十里鶯啼,柳絮逐風朦朧薄煙飄渺似紗,清籠百尺危樓,恍臨鹿臺仙境。這是江南的詩,陣陣墨香透過泛黃紙頁彌散鼻間,一如三月春風,摻雜屬於江南的獨特韻味,如絲如扣。撩撥著探訪者的心絃。對於江南,那些文人墨客似乎從未吝嗇過自己的筆墨,字字篇篇,未有過分誇大渲染,卻總能描繪出江南煙雨的空靈和沉靜,將它繪入流傳千古的佳句名篇。

有人說,江南是那陌上如玉的亭亭佳人。日暮黃昏,你可曾聽見廿四玉橋旁傳來的陣陣天籟?那是江南在歌。新燕翅尖掠過湖面所帶出的漱漱水聲,落英隨風而舞的簌簌花聲,六棹擊水的嘩嘩浪聲,船舷旁的漁歌唱晚,具是江南這曼妙佳人吟唱的噥噥嬌語。她以她的纖纖素手,折桃枝做琴,撫柳葉為瑟,歌盡這水鄉獨有的情懷。

我是去過江南的,那時正值人間四月,恰是百卉奪豔、蜂繞蝶舞的時節。西子湖畔,煙雨朦朧,偶見一葉扁舟,尚未賞盡孤篷蘭漿的典雅,轉瞬卻又超脫視線之外。遙岑遠目,遠山合杳重疊,竹喧林躁,芭蕉似被晨風拂綠,入目處攜一絲清雅,比之幽蘭勝三分。此時的江南,恰被初陽喚醒,詩中描繪的清寂消退了些許,甚至更摻雜幾分令人舒適的慵散。

身居仙境,免不了要俗套一番。僱了渡口邊的一隻烏篷船,緩步而上,還不忘叫船伕沏一杯清茶,也算是附庸高雅。船篷很矮,篷下的空間很小,中央置一方紅漆四方小桌,僅容兩人相對而坐。我與同行的朋友細細品著杯中香茗,杯緣氤氳霧氣撲在臉上,留下絲絲暖意。許是泛舟並未有想象中那般樂趣盎然,我開始亂了心神,竟開始偷偷打量起那老船伕來。他是個地道的江南人,身形生得修長,雙臂緊繃的肌肉似乎蘊了無窮的力道。他不很會說話,只專心地打著他的槳,但當朋友問起江南的景況時,他卻莞爾應答,好似與我們相識已久。

或許,這才是江南,平平淡淡,卻如初春暖陽,融開人們心底的堅冰。世間美有萬種,然於我,最美不過這煙雨江南。

水墨丹青,煙雨江南 篇4

高三作文 ,1888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細柳搖曳,水波漣漪。撐一支竹篙或是乘一葉扁舟,推開千層波,盪漾在這江南的綠波上。兩邊是青的瓦,白的牆,柳枝從樹梢上垂進水裡,垂進舟上人的心裡。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遠處青山倒映在寧靜的湖面中,隱隱約約傳來青苔的淡淡清香。撇開鋼筋水泥的囂鬧,忘掉快節奏生活中的紛紛擾擾,來到江南的煙雨中走一走。

當第一場春雨澆灌大地,那就是江南水鄉最美的時候。綿綿的雨滴順著屋簷滑落,一行行的雨簾濺落在地上,暈開了青石板的顏色。春雨淅淅瀝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街邊的弄堂中傳來悠揚的琴聲,伴隨著雨滴的聲音,“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走在悠長的老街上的,那位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打著油紙傘,哼著吳儂軟語的小調從身邊走過,一襲青衣,薄縷如紗,漸行漸遠。斑駁的牆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排房屋整齊排列,簷角輕輕上揚,似乎是一個絕美的笑容。煙雨中的江南,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細柳搖曳,水波漣漪。撐一支竹篙或是乘一葉扁舟,推開千層波,盪漾在這江南的綠波上。兩邊是青的瓦,白的牆,柳枝從樹梢上垂進水裡,垂進舟上人的心裡。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遠處青山倒映在寧靜的湖面中,隱隱約約傳來青苔的淡淡清香。撇開鋼筋水泥的囂鬧,忘掉快節奏生活中的紛紛擾擾,來到江南的煙雨中走一走。

當第一場春雨澆灌大地,那就是江南水鄉最美的時候。綿綿的雨滴順著屋簷滑落,一行行的雨簾濺落在地上,暈開了青石板的顏色。春雨淅淅瀝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街邊的弄堂中傳來悠揚的琴聲,伴隨著雨滴的聲音,“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走在悠長的老街上的,那位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打著油紙傘,哼著吳儂軟語的小調從身邊走過,一襲青衣,薄縷如紗,漸行漸遠。斑駁的牆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排房屋整齊排列,簷角輕輕上揚,似乎是一個絕美的笑容。煙雨中的江南,歲月無聲地流逝,風拂過橋頭,拂過碧水,古琴悠悠,訴說著累積幾千年無人問津的陳年舊事。

在煙雨江南之中,沒有“枯藤老樹昏鴉”的無盡哀愁,沒有“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悲壯,有的只是“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的婉約。江南的小城市中,一條條巷子如同深閨中的少女,隱藏在僻靜之中,若隱若現,乍一看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這些小巷,蜿蜒曲折,青苔隨意地在它身上攀爬。在無人陪伴的黃昏後,一個走進幽靜的深巷中靜靜地徘徊徜徉,樁樁心事說給自己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放心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這令人陶醉的片刻時光裡,有做不完的夢,尋不盡的夢。

行走江南小鎮中,連時間都會變得很慢。華燈初上,一對年老的夫婦坐在庭院前,共看日漸西沉,回憶著走過的往事,歷歷在目。從日出到遲暮,又一歲枯榮,踏遍青山後,攜手共白頭。來到斜坡拱橋,水岸碼頭,晚風拂柳笛聲殘。千叮嚀,萬囑咐,即將遠去的人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臉上的笑在剎那間成為永恆……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就蘸一筆水墨丹青,描繪出江南的山青水秀;如果我是一個作家,我就寫一書彩色的長卷,寫盡這江南的纏綿。

花燈明影映月如昨,聽橋上笑語隨歡歌,船頭溼已推開波褶,江南宛若一位婀娜的姑娘,穿著一搖一蕩的綠蘿裙,微微笑著,走進了你心裡。

月無聲地流逝,風拂過橋頭,拂過碧水,古琴悠悠,訴說著累積幾千年無人問津的陳年舊事。

在煙雨江南之中,沒有“枯藤老樹昏鴉”的無盡哀愁,沒有“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悲壯,有的只是“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的婉約。江南的小城市中,一條條巷子如同深閨中的少女,隱藏在僻靜之中,若隱若現,乍一看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這些小巷,蜿蜒曲折,青苔隨意地在它身上攀爬。在無人陪伴的黃昏後,一個走進幽靜的深巷中靜靜地徘徊徜徉,樁樁心事說給自己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放心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這令人陶醉的片刻時光裡,有做不完的夢,尋不盡的夢。

行走江南小鎮中,連時間都會變得很慢。華燈初上,一對年老的夫婦坐在庭院前,共看日漸西沉,回憶著走過的往事,歷歷在目。從日出到遲暮,又一歲枯榮,踏遍青山後,攜手共白頭。來到斜坡拱橋,水岸碼頭,晚風拂柳笛聲殘。千叮嚀,萬囑咐,即將遠去的人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臉上的笑在剎那間成為永恆……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就蘸一筆水墨丹青,描繪出江南的山青水秀;如果我是一個作家,我就寫一書彩色的長卷,寫盡這江南的纏綿。

花燈明影映月如昨,聽橋上笑語隨歡歌,船頭溼已推開波褶,江南宛若一位婀娜的姑娘,穿著一搖一蕩的綠蘿裙,微微笑著,走進了你心裡。

煙雨江南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9字

那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小城—蘇州。沒有北京的繁華,也沒有杭州的典雅,但她那小家碧玉般的溫潤氣質卻令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江南美,美在那白牆黑瓦的水鄉建築。

江南美,美在那綠樹掩映的小橋流水。

江南美,美在那幽深庭院的崑曲評彈。

江南美,更美在那清新迷人的濛濛細雨。

推開窗子,只見靈動的雨仙子正在輕輕撫弄春姑娘的琴絃,肆意揮灑清脆的音符。原本平靜的湖面泛起了一圈圈漣漪,宛若一朵朵雪蓮在盛開,冰清玉潔、賞心悅目。那湖,好似恬靜溫婉的少女;那波,好似少女臉上泛起的甜甜酒窩—呵!恍惚之間,湖兒笑了,笑得天真爛漫!一葉漁舟悠然劃過,驚破了兩岸靜寂;一隻銀白色的水鳥驀然飛起,在天幕中劃出幾道優美的弧線,忽而又不見了蹤跡。一座亭亭玉立的小橋橫跨在兩岸,幾縷婀娜纖細的柳條輕拂在半空。漁舟、白鳥、小橋、柳絲都沉浸在淡淡的煙色裡,如詩如畫。

湖邊古韻悠悠的古石板上,一群窈窕淑女,撐著油紙花傘,邁著凌波微步,芳影漸去漸遠。麗人入畫,伊人入詩,江南更美了。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在這紛飛的雨絲中,容我係掛幾分情趣,靜靜地,靜靜地,品味這煙雨江南。

煙雨江南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1字

這幾天,煙雨濛濛,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江南烏鎮。寒冬隱退,江南變得鳥語花香,春回大地,百花皆開。記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過:“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的是旅遊勝地,這裡有著清澈見底的河流。整個江南被河水包裹著,看起來有著詩情畫意,好似一幅巨大的國畫,這是誰創造出來的呢?青山遍佈著江南,被綠色的地毯裹蓋著,也像是一位位聳立的士兵維護者江南風光。

江南的綠樹雖說不多,但是每一棵都被大地滋潤了,棵棵旺盛著強大的生命力。江南有著雨霧的襯托,變得美侖美奐,讓人賞心悅目。楊柳被雨水撫摸著,那晶瑩的露珠停在了楊柳紙條上,像雨珠在柳條上休息。雨霧把楊柳打扮得活靈活現,晶瑩剔透。霧覆蓋於江南,讓江南變得迷茫,像是神仙居住的天山。

江南不只有這些美麗的景物,還有著一座座拱橋,這些拱橋似乎是聯絡著兩個地方的人友好往來的紐帶。一條條小巷也是那麼神祕,似乎永遠走不完。

街道上有著許多青石板凳,這些板凳上有著青藤綠蔓,說明這些青石板凳的歷史很久了。澄澈的河流上白露翻飛,有時俯衝河面,叼起一條肥胖胖的魚吞進肚子裡,才向遠處飛去。漁民們在河上捕魚,一艘艘竹筏停在河上,給河面增添了風景,江南被清澈河流渲染了。

煙雨漸漸消去,雨聲漸漸地小了。煙雨消失在江南,江南的風光沒有了雨的襯托,少了幾分靈動。

煙雨江南 篇7

國三作文 ,400字

小的時候曾在浙江待過兩三年,唯一百看不厭的,便只有江南的細雨了。南方氣候總是溼潤的,一年四季雨不間斷。那時候玩笑,自稱雨神。似乎能夠“呼風喚雨”,其實也不過是因為雨季降雨頻繁罷了。

不上學的日子裡,也就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將手上精緻漂亮的油紙傘扔到一邊,不管不顧地漫步絲絲細雨中。可惜人走的再慢,快樂的時光也不會因此而放緩流逝的速度,總是‘咻’地飛快劃過,不留蹤跡。

很快,我即將畢業,因著父母工作調動不得不離開。

走的那一天,雨不由分說驟然傾盆。一滴滴豆大的雨珠,混雜著酸澀的淚落在地上,綻放一朵朵晶瑩的小水花。我怔怔看著站臺外,沒有絲毫停歇之意的雨幕。忽然伸手,捧住從天而降支離破碎的雨水,輕輕啜泣起來。

至今也忘不了的,冰涼的觸感,時不時在心底瀰漫一股恬淡的憂傷。

每逢放長假之時,總忍不住去回訪。但卻好像再沒遇見那樣一場大雨,斷人肝腸。

至今忘不了,四周燎繞著的,散不盡的煙霧,聽不盡的淒涼。

煙雨江南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08字

煙雨江南,江蘇,曾經是一副小橋流水的景象。即使是在城市中也是如此,在一天的偶然遭遇時,我深深的領略了這一點。那是一個星期六早晨,我正準備去上課,忽見一場春雨落下。雨下的不大,我帶了把傘出發。

那時車正在拐彎,我正漫無目的的看著窗外忽然眼前出現了一條河。河的盡頭那處有一座若隱若現的橋,橋中間的橋洞被雲霧罩著剩下半邊橋與水形成了一番娥眉月。透過雲霧,水面似乎波光粼粼,又似乎水平如鏡,這彷彿在夢境之中又彷彿是幻覺,我又看橋的一邊是雲霧,似仙界,橋的另一邊則為人間。這真像是人間通往仙境的道路啊,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在我看來他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江南最重要的景色莫過於煙雨中的小橋流水。

對。無煙雨不成江南。一座座拱橋,一曲曲流水,一重重煙雨迷住了多少遊人,江南不以山的雄壯豪放著稱,而以清新婉約的小橋流水為名。

正思著,已過小橋,只聽流水尚在。

我眼中的煙雨江南 篇9

國一作文 ,863字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但我覺得,喜歡一座城,是因為這座城本身的意蘊悠揚。

—題記

如夢江南,永遠像夢境一般落在每個人的心裡。多少行色匆匆的旅人相逢在山水間,從這道楊柳依依的堤,擺渡至那道煙花紛飛的岸。一如窗外這淅瀝的春雨,撩人心懷。

泛舟河上,黛瓦白牆的屋子矗立在河旁,一如既往的古樸寧靜,屋瓦上溼潤的青苔在雨中純淨生長。密密的雨絲斜織在一起,地上嫋嫋升起一陣乳白色的薄霧,悄悄漫過初綻的垂絲海棠。那白色的帷幕中,閃著幾點靈動的鮮紅,彷彿是潔白的宣紙上描繪的那幾尾紅魚,簡單幾筆,卻生意盎然,靈動至極。一切如初時那般美好。一切都沒有改變。你還是你,我亦是我。

小樓獨坐,半爐香燃盡,雨仍淅瀝地下著,下著,不知疲倦,偶有行人悠閒走過,把恍惚的記憶遺落在時光裡。一柄素雅簡樸的油紙傘,就為這浪漫而又悠然的雨天,增添了一抹明麗的色彩。望向窗外,墨綠的葉子在清水中沉浮,一抹明綠漸漸暈染開來,清謐的茶香在空氣中氤氳,以為縈繞不盡,轉眼天地清明。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美景在側,更應有美食相伴。在這溼冷的雨季,來一碗熱呼呼的藕粉便好。稠稠的藕粉,泛著一種溼潤的光澤,通透可愛,白色的瓷碗更顯粉嫩。滑滑的,稠稠的,口感清甜爽潤。

若是想來些煙火,炸藕夾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脆脆的藕夾著香酥的肉,藕荷包與褐色的視覺衝擊,讓人很快就鎖定了它。清謐與煙火的碰撞,美妙的口感就已讓人流連忘返,精緻的外形又讓人難以忘懷。

陽春三月,煙雨朦朧,更讓這古樸靈動的城增加了幾分神祕優雅。讓我們在這裡尋找一處讓靈魂棲息的地方,在這裡蓄養感情,安身立命。或許這裡並不是故鄉,看不到兒時天然純樸的風景,但這裡勝似故鄉。

那些因為來過這多情之地的人,原來淡然超脫的心性,也開始有了牽掛。總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在煙雨小樓中品茗的閒情,愛上了午後陽光下打盹的慵懶,愛上了一朵花的歡顏,愛上了一剪流光的浪漫,愛上了那個人迷人的微笑。

窗外又下起了細雨,幾叢綠意,滿徑落紅,迷濛的春雨,夢裡的江南,從來不曾修改過模樣……

煙雨江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2字

我是那江南的濛濛細雨,我用“滴答”聲撥開歷史的雲煙,隔著數百年的光陰輕釦你金闕的玉扃。我打在那冰裂紋瓷做的風鈴上,風鈴搖曳,其聲似羽調商聲般飄蕩,穿過茂林修竹,穿過十里荷花,聲聲入耳,撩撥遊人的心絃。是你嗎,江南?

我落在江南城頭,看瀟瀟暮雨中簷鈴輕顫,看你望著北歸的大雁長嘆。你眉眼間深切的渴望,是陸放翁的憂思,鐫刻在沈園的石碑上;你脣齒邊呢喃的思念,是烏將軍未完成的夙願,化作辭世前的一聲喟嘆。江南啊,你的民族風骨,是偉人們氣節的拓荒!

我在江南的烏篷船中小憩,懷念百草園中蟋蟀的吟唱,我在搖櫓聲中入眠,帶著江南如玉的溫潤。遠處的田田蓮葉間傳來陣陣嬉笑,我滴在美人的眼瞼,滴落成如花的美麗,銀鈴在凝霜的皓腕上泠泠鳴響。頑皮的小娃在溪頭嬉戲,被我浸溼一身小衫,仍不忘臥剝蓮蓬。我看見你在船頭垂釣,戴著斗笠的樣子像極了漁翁。稻花香裡,是誰在笑說豐年?梅雨時節,是誰在閒敲棋子?

捲起珠簾,我俯瞰被我浸透的江南。你已沏好一壺龍井,邀我共品。呷一口,濃烈中透著清冽。轉身的一瞬,東風夜放花千樹,冠蓋滿途的車騎留下醉人的粉墨蔻丹之香。我淺笑清嗅,月光散落我肩頭,為我的雨絲鍍上了一圈淡淡的光暈。我用想象勾勒出市肆瓦舍的模樣,描摹著亭臺樓閣的精美,傾聽著吳儂軟語的媚好。繁華巷陌中,藝郎的絲竹管絃響徹瞭如晝的燈市,歌伎的婉轉吟唱響遏了纖巧的行雲。

江南月下,我與你長輯作別。秋風漸起流螢飛,我願枕著你的古琴聲入夢,醉於其間,永不醒來。山迴路轉,我再也無法輕敲你的心門,可我分明還能聽到,你崇古的琴聲在雲煙中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