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訓相關作文20篇

我的家訓 篇1

國三作文 ,755字

無論是社會和家庭,都要有規矩,人們常說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個道理。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家訓家規。

我的家訓簡單用一個字概括:誠。對家人誠實,對朋友誠實,對自己誠實。

《曾參殺豬》是媽媽經常給我講的一則故事:曾參的妻子準備去趕集,但由於兒子哭鬧不已,便允諾只要他不哭鬧,就殺一頭豬獎勵他。妻子剛從集市回來後,曾參便磨刀霍霍,準備殺豬,卻被妻子攔下:“我是和孩子鬧著玩的,別當真。”曾參毅然決然地說:“人無信不立。即使是孩子,也不能撒謊!”

從媽媽那陣陣清脆的聲音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可是人的理智終究還是鬥不過慾望:

那是一個靜謐的傍晚,西沉的太陽早已褪去了中午的火辣,變得恬靜起來。沐浴著這一層薄薄的陽光,我突然憶及媽媽佈置的奧數題還沒做!我心急火燎地開啟書本,大腦飛快地運轉起來。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手中緊握著的筆遲遲沒有落下,腦中只是一片漿糊。就在這時,我的腦中竄過一個壞點子,瞥了瞥壓在書堆底下的答案,我在猶豫著。白天使說:“媽媽一直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怎麼能做這種不勞而獲的事呢?”“翻吧翻吧,媽媽就要回家了,看到作業沒做又要生氣了,況且,看了也不一定會發現。”我心一橫,選擇了後者。媽媽檢查時,也很驚訝我怎麼會把這麼難的題目做起來,便刨根問底每步是什麼用意。剛開始我還強裝鎮定,勉強說出來,到後來,一道道錯綜複雜的算式看得我眼花繚亂,一時間像個丈二和尚,語無倫次。媽媽冷笑了一聲,突然站起身:“你抄答案了?”我的臉頓時漲得像個紅柿子。媽媽狠狠地教訓了我一下。

經歷了淚水的洗禮,我這才將“誠”深深地刻在心上。

誠實是一泓清泉,給乾渴難忍的人一絲清涼;誠實是一盞明燈,給浪子回頭照亮了方向;誠實是一根心鏈,拉近彼此的心……我希望我的家訓能夠世代相傳,繼承並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

我的家訓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4字

國慶節的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部兒童節目,突然,節目的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小朋友,你家的家訓是什麼呢?”,我撓著腦袋想了想,似乎以前爸爸媽媽給我講過,可現在我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兒童節目還沒有看完了,媽媽的飯菜卻做好了,我和媽媽把豐盛的佳餚端了上來,哇!真的太香了,我抄起筷子夾起一塊排骨就往嘴裡送,爸爸卻伸手把我攔住了,又聽爸爸一本正經地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們家的家訓哦!”哎,爺爺奶奶還沒上桌,我怎麼能先動手呢?老爸常說:“不論用餐就坐,或行走,或座公車,我們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看來我還沒有把我們家的家訓落到實處,確實應該感到慚愧。

到了8:30,媽媽的聲音像天使一樣傳來,你該練球了。我酷愛打乒乓球,但是每天都要反覆練習,機械的重複,正手,反手,搓球等等一系列的動作。我想放棄了,想懇求媽媽讓我暫時休戰幾天。我話還沒有說出口,爸爸就輕輕地推門進來,笑盈盈地對我說:“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我輕輕靠上了爸爸的肩膀,明白了我家的又一條家訓那就是:“堅持不放棄!”

我要讓我的“家訓”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裡,注入到我的一言一行中,讓它能夠成為我的“精神嚮導”,讓它熠熠生輝!

我的家訓家風 篇3

國一作文 ,733字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在中國,我們每個家庭,都有著承載下來的良好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家訓對人們的影響。好的家訓家風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人民優良的民族之風,更是社會良好風尚健康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潔白的紙張,要塗成什麼樣的圖案是由父母教育孩子決定的。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用家族的家訓家風教育我,她的教誨時常在我腦海中呈現。印象最深的事莫過於有一次我的同桌給了我兩包彩紙,我本想還給她的,可是那會兒放學她已經走了。我心神不寧的回到了家,寫完作業後,就把彩紙都放到了書桌裡。躺在床上,自己都還在想著,彩紙既然是我同桌給的,我就都用了,不再還給她了。

早上,媽媽給我收拾書桌的時候發現了兩包彩紙,拿在手裡叫我起床。我看著媽媽,偷偷看著媽媽發現她並沒有生氣,而是很溫柔的對我說:“這是從那兒來的?”我低著頭忸怩地說:“我的同桌給我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從小要養成自食其力,需要什麼了告訴媽媽,你還小,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後不許這樣,到學校了把彩紙還給你的同學。”當時的我對那句“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似懂非懂,但是我卻牢牢記住了這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並且在我心裡深深的紮下了根。

“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就是我的家訓家風,我的父母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這樣的家訓家風充滿了智慧、溫暖和愛,我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將這些好的家訓家風傳承下去,形成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傳統文化。

我的家訓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87字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都不同。有的家庭家風家訓注重文明、誠信,有的家庭注重自由、民主、平等。因為孩子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所以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特點。

我家的家訓是“博愛、拼搏”。從我記事起爸爸就經常教育我,作為一個男子漢要心胸寬廣,敢打敢拼,愛拼才會贏。不和同學生氣、吵架,要和睦相處。學習要拼搏,努力才會有回報。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同學給我開了一個玩笑,說我的壞話,正好我聽見了。氣的我大發雷霆,直接和他吵了一架,決定不理睬他了。放學回到家,爸爸聽說後,問我這位同學為什麼要說你壞話,當時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說我壞話,開我的玩笑。爸爸對我說,男子漢應該心胸寬廣,不要隨便生氣,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在學校要和小朋友搞好團結,和平友愛相處,正確處理好這件事情。只有心胸寬廣,才能博愛。從此我和這位同學盡釋前嫌,成了好朋友。博愛不是濫愛,也不代表不專情。博愛需要寬廣的心胸去容納這個大千世界,博愛需要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既愛自己也愛他人,對他人有一種熱忱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的人。要懂得先給予,然後才有可能獲得。博愛,既是無私的,又是廣大的。既能把愛給予親人,給予朋友,也能把這愛給予陌生的人,甚至在平時反目的敵人遇到困難時也能伸出援助之手!然而,這種愛並不濫施濫愛,博愛乃為“仁者之愛”,愛的博大精深才是博愛。“不獨親其親,不獨予其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愛是一種崇高偉大的愛。一直到現在,我和這個同學關係都非常要好。

爸爸還經常教育我,做一個人,就要努力拼搏,才會有所收穫。學生也同樣。只有好好學習,努力拼搏,才會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每當我學習厭煩,想出去玩耍時,或者學習中遇到困難,想竊取別人或者書上的答案時。只要想起這句話,我就像重新獲得了能量一樣,翻閱課本,認真思考,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努力拼搏使我受益匪淺。

今年的國慶閱兵,女排姑娘們在郎平的帶領下,豪取十一連勝,衛冕世界盃冠軍。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接受習主席的親切接見,並登上最後一輛國慶彩車,壓軸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萬眾矚目,無限榮光。女排精神就是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為國爭光。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以女排姑娘為榜樣,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就是我的家訓“博愛、拼搏”。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拼學習、拼紀律、拼成績、拼體育,才能做到最好,愛拼才會贏。我要努力把家訓繼承並傳承下去。

我的家訓 篇5

國三作文 ,748字

家人時常告誡我,人不能有太多貪慾,知足常樂矣,方好。

兒時喜歡吃糖。那時我總是一抓一大把糖塞進小小的衣兜裡,邊看動畫片邊吃。不一會兒便見底了,便又去拿,來來往往反反覆覆,日復一日,我的牙蛀得不行。奶奶拉著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我去補牙,路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囡囡,不是不讓你吃糖,一次一兩顆應該知足了,貪多的後果就是要蛀牙,知道了嗎?”

我忍著牙痛含糊不清地說著:"奶奶,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那時小小的我便嚐到了貪的惡果,對知足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

長大些,上學後與同學交談時,有時聽到同學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十分羨慕。年少無知的我回來告訴母親,母親非但沒有生氣,認真的把我叫過去坐下與我談心。

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人的貪慾是無底線的,你的同學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這會養成不好的啃老習慣,會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在以後步入社會是要吃虧的,沒有人有義務要像你的父母一樣,想要什麼給你什麼。並且一次一次的要,一次一次的給,總有給不起的時候,那時候同學們就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會變得暴怒無常。你有手有腳,相比於那些天生缺陷的孩子應該感到很知足,想要的可以自己爭取,沒有能力獲得的話,也應知足常樂,努力奮鬥,期望未來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知道了嗎?”

我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從此腦海中對知足的模樣更清楚些了。

現在,我已經思想較為獨立,有主見了,對知足更有自己的看法,人要是每天都期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貪慾每天都在琢磨著他,那麼他永遠都不會快樂。如果知足,便會常樂,在愉悅的心情下做事效率較高,也有助於身心健康發展。

這,就是我的家訓——知足常樂。

我的家訓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6字

家庭是園,孩子是苗;家庭教育如雨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因為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家風家訓是家教中重要的內容。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小時候的幾件事。

記得那年夏天,太陽火爐一樣烘烤著大地,樹木在微風中“沙沙”作響。我和小歡,在她家後院的陰涼裡玩泥巴,好不愜意。

我們用泥巴捏出一個又一個新奇可愛的小動物,一塊塊小小的泥巴在我們手中煥發出生機。泥塑小馬駒是我捏得最神氣的一個,它高昂著頭,兩眼炯炯有神,小馬蹄高高揚起,給人朝氣蓬勃奮起直追的感覺!小歡呢,也捏出了她的得意作品。我們越捏越入迷,天都快黑了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我媽媽,她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色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才想起回家,匆匆和小歡告別,趕緊往家奔。

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心裡不斷猶豫著:“完了完了,回去怎麼跟爸媽解釋呢?他們會不會責怪我呢?”終於,我鼓起勇氣,輕輕推開家門,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

進了客廳,只見爸爸坐在沙發上,臉上的表情很陰沉,看見我回來,立刻給媽媽打電話說:“已經回來了,別找了。”

媽媽跟著回來了,臉上的焦急和憂慮還沒散去,她忍住氣,鄭重地說:“孩子,你在外玩要早些回來,如果沒有時間觀念,媽媽和爸爸會很擔心的!”於是我們家的家訓上有了一條:按時回家。

每當我因為挑食浪費飯菜的時候,媽媽就會對我說起從前。她說以前放學回家肚子餓了也沒有飯吃,吃的饃饃黑黑的還是煳的。有一次我打算扔掉還沒用完的作業本,媽媽就教導我:“拿來當草稿本多好,這樣就不浪費了。”這就是我的家訓:勤儉節約。

這些家訓伴隨我長大,現在無論我做什麼事,無論在哪裡,父母的叮嚀囑咐都會時刻提醒我鞭策我。

我的家訓 篇7

國二作文 ,1267字

這個世界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成員組成,每個家庭都有家訓,每個家訓都富含濃濃的親情。

先介紹我的家庭成員,一個整天都在看書的老姐,一個整天拿微博來耍的老爸,一個“老奸巨猾”的老媽,還有一個什麼都愛的我。

先來介紹姐姐給我的家訓。在某一天,家裡開飯了,我衝進廚房把每一道菜都嚐了個遍,姐姐說:“中國傳統,要先讓長輩先吃!”我掃興地走出廚房看電視去了,家人到齊了之後,就可以開吃了哇,今天有貝殼吃!我看著盤子裡很多貝殼的肉都掉出來了,就挑啊挑啊,又是給老姐一頓臭罵,老姐說:“中國傳統,不要在夾菜的時候選菜!”好吧,我看好了一塊肉,迅速拔出筷子,筷子又給老姐打掉了,我納悶地又問:“又怎麼了?”“中國傳統,筷子上有東西不能有東西又去夾東西!”老姐又把我教訓了一頓,“以後公司老闆看到你這樣,不炒了你!”。我一餐飯沒吃幾口,最後還是老姐打包了一個手抓餅給我的。

再來介紹爸爸給我的家訓。我的老爸,不會拿什麼中國傳統來教育我,而是更有殺傷力的武器——微博。每次老爸玩微博,要不是說:“你看啊,夏天啊,就有人去偷偷游泳,就溺水啦,所以咧你千萬不要偷偷去游泳!”要麼說:“你看啊,晚上啊,就有小朋友出去玩,就被綁票啦,所以咧你千萬不要一個人晚上出去玩!”“拜託,老爸,我不是小朋友……”“你就是!”。

最後來介紹我最瞭解的媽媽給我的家訓。為什麼說我的老媽“老奸巨猾”呢,我的老媽就像一個曹操。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如果有朋友邀請我出去玩的話,老媽就說:“可以啊,吃完飯先。”我飛快的吃完飯,說:“老媽,開車回家啦。”老媽說:“等一下啊,客人沒吃完呢。”好吧,我等,等了半個鍾,他們又在聊天了,我說:“可以走了不。”“朋友約你多少點啊?”“八點到。”“哦,八點半了,九點我去接你。”還有半個鍾……在寒假,我說:“老媽去哪裡旅遊嗎?”“你想去哪裡啊?”“麗江。”“哦,可以啊,對了等下有朋友約我去吃燒烤,你來嗎?”“不來怎麼行。”晚上吃好飽回來,“老媽,幾時去麗江啊?”“哼,去麗江,都帶你去吃燒烤了,不去了。”“夠了!”。

我的家庭,就是一個逗比歡樂多的逗比聚集地,我的家訓,就是從各個事例中告訴我最深刻的道理:要想在社會立足,要長知識,要用腦子。

我的家風家訓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2字

我從小受到嚴格的家規教育,就是“勤儉節約,絕不浪費”。

我爸爸媽媽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勤快人,生活應該說屬於中上等水平。但是,生活中的浪費是決不允許的。有一次,我早上起床,匆匆洗漱過後,竟忘記了關掉水龍頭。爸爸發現後,非常憤怒,竟把我按到床上狠揍了一頓,嚴厲警告我不能再有第二次。

還有一次,我吃飯時不小心將米粒掉到了桌上,正準備隨手撥到地下,爸爸看見了,怒喝一聲:“住手,撥到碗裡吃掉。”接著便是一通有關勤儉節約的嚴厲教育。從此,我吃飯都是謹小慎微的“光碟”行動了。

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現在我已經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學校中筆記本要用正反兩面;筆總要用到不出色為止;橡皮要用到抓不住才能扔掉。為此,我還鬧出一些笑話。那天,我聽到同學們在議論“小氣鬼”,我湊上去,問:“‘小氣鬼’是誰啊?”就這一句話,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就是你啊。”於是我就有了一個響亮的綽號。

節儉並不代表吝嗇。有一次,學校舉行愛心捐款活動。看著同學們往捐款箱裡投著一元、兩元、五元。我雙手捧著一張鮮紅的百元大鈔,鄭重地投進箱裡,同學們不由得發出“哇”的一聲。從此,同學們開始對我刮目相看,我“小氣鬼”的綽號也就漸漸聽不到了。

感恩父母,讓我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我將用一生去踐行它。

古人云:儉以養德。希望更多的人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早日建成節約型社會,節約型國家。

我的家風家訓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37字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自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家庭這個單位裡,一樣也有每個家庭的規矩和風氣,良好的風氣和良好的規矩,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有了優良的家庭風氣,就容易鑄造出好的性格,有了優秀的家庭修養,則培養出美好品質。現在,我就來說說我們家庭中的家風家訓。

一代代的人組成了我們的家庭,先從我的姥爺的父親說起。在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期間,我的太姥爺作為一名抗日戰士,在南京駐紮,而我的太姥姥則是南京的一位大家閨秀,他們的相識相知並不美好,卻趕上了一場掀起世界驚歎的腥風血雨,南京大屠殺!四十九天,一箇中國的發達城市,多少人的性命,日本人舉起雪亮的刺刀,將中國人不分老少幼殘孕,讓他們倒在了一片血泊!而當時我的太姥姥的腹中已經在孕育著我的姥爺,而,南京大屠殺,一個不留,我的太姥爺身為一個男人,如何讓自己的妻兒送命?是愛情、親情,讓他負起了小家的責任,他做了逃兵,帶著妻兒,逃離了腥風血雨,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濰縣。他們一無所有了,做了平凡的農民。世事變遷,光陰似箭,他們從一個輝煌的大家庭,變得窮的揭不開鍋。

雖然他們已離我們而去,雖然他沒有全面完成黨的任務,但是他們都是我們尊敬熱愛的前輩,於是,我們的家風家訓便漸漸形成,尊老愛幼,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家風,孝敬老人,尊重師長,包容幼兒,愛護晚輩。但我們的家風家訓還不只這一個,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美德,那就是—勤儉節約。勤儉節約這個美好品質主要體現在我的姥姥,我的姥姥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她從不向有些老人一樣,自以為賺了大便宜,但是卻上當受騙。這也是在我姥姥身上的最讓我敬佩的優良品格,腳踏實地,不貪圖小便宜,更不會亂花沒有用的錢,而且非常懂得環保,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我們晚輩多開的燈,他都會及時關上,我們開的大大的水龍頭,她也會慈祥的對我們講,然後關小一點。她是我尊敬的姥姥,雖然沒有穿金戴銀,但是在我心中永遠都是最得體的,雖然沒有美豔的外表和年輕健壯的身體,但是她如花般豔麗的心靈中的美好讓我不得不認為,也不會動搖,她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她雖然沒有讀多少書,但是她一步步艱難的走來,悟出了人生的真理。她讓我們晚輩永遠逃不出她濃濃的愛,她讓我們晚輩永遠衝不出她那體貼,她教會了我們太多太多……

家訓,一個家的品格基準,也是後代必須擁有的傳統,那麼,在我們這個家庭中,父親常常教導我,“作為一個人,最為重要的就是誠實,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實,他這個都會很假,以至於永遠失去了自己的‘真’,自然而然,也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就如‘放羊的孩子’的故事,誠實是必不可少。”母親也常常對我說,“一個人要是不守信用,今天答應的事,回頭就忘記,這就說明,你並沒有把與別人的承諾放在眼裡,這樣,一次沒事,可是日積月累,你總是不信守承諾,你在別人的心裡就永遠貼上了不守信用的標籤,而今後,也沒有人會願意再和你達成諾言了,更沒有人會再相信你了,你這個人就失去了信任,是很嚴重的事。”誠實、守信、又是兩個美好的中華傳統美德,父母的教導並沒有白費,我也在他們的如甘霖般的教導的滋潤下,漸漸成長著。

家風家訓,一個家庭的風氣品格和修養。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在這些美好的品格修養下一步步向前大步邁著。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故事 篇10

高一作文 ,929字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而我家的家規的一些規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持家。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

有一件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爸爸在家裡請客,中午家裡要來許多客人,媽媽天不亮就開始忙活,她要為客人準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爸爸的主要任務準備好茶水以及精心佈置好他的茶具,我呢,主要是洗好水果,擺好吃飯用具。客人來了,他們盛讚我家的熱情待客,誇我的禮貌,爸爸的茶藝,更誇讚媽媽的好才廚藝。

下午3點左右,客人離開了我家,我幫媽媽收拾吃剩下的飯菜,媽媽見我連吃的不多的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就嚴肅的對我說:“有些飯菜不能倒掉,晚上加熱後我們是可以吃的,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和蔬菜,我們家來自農村,你應該知道這一粒粒糧食、一盤盤蔬菜的來之不易,那是用汗水澆灌長大的,棄之可惜,更何況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時,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情,忽然,我一下子明白了,媽媽不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我們的家風勤儉持家嗎?我們家也會因此生活的越來越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優秀傳統,我們始終認為,對於一個國家,我們要勤儉節約,國家是有若干個家庭組成的,那麼對於家庭,我們更離不開勤儉持家。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我們提倡的勤儉持家,其意義已經不是物質上的節儉,而更多的體現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出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節儉有利於一個人的修身養性、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是一個人事業有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節儉是一種意識,一種社會風氣,也是一種自我約束。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勤儉持家,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家風所體現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的家風家訓 篇11

國一作文 ,792字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家也不例外。

家風孝

我們家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共有22個人。每當過年時,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圍著我們家的“老太君”---太奶奶吃團年飯。吃飯時,我們這些重孫子都會把好吃的菜爭先恐後地夾到太奶奶的碗裡,太奶奶笑著一一接過,幸福的心情溢於言表。席間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吃完飯後,我們這些“小朋友”會讓所有的長輩休息,我們來收拾桌椅和碗筷。做完這些事兒,我們一大家人便守在電視機前,陪太奶奶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長輩們邊看邊聊著今年的收穫以及明年的期望,屋子裡洋溢的滿是幸福歡樂的味道。

家風缅懷先祖

自我懂事以來,我們家還有一個傳統習慣,就是每到大年三十的下午,都要去祭奠已逝的祖輩。這不,今年也不例外,我們家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起到山上去給已逝的祖輩們上墳。雖然我從未見過他們,但我從爺爺奶奶們的講述中很清楚的認識了我的這些祖輩們。他們的那些故事折射出的勤勞善良、敦實樸厚的優良品德,正是我們家正在稟承的家風,也是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家風勤勞質樸

告訴你們一個祕密,我的太奶奶已經88歲了,但她依然耳聰目明,至今她的飲食起居都是自己打理的,並且打理的非常好。而且我的爺爺也快70歲了,依然是遠近聞名的勞作能手。受到他們的影響,我們家裡的所有人都很勤勞,也包括我。每天早上,我都會早早起床,穿衣疊被、刷牙洗臉、收拾好書包後奔向學校,開始新一天的學習生活。與此同時,爸爸媽媽也在努力的工作。晚上回到家,我也幫忙做著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創造著更好的明天。

我們家的家風其實還有很多,以上這些只是幾點代表,這些優良的品德我們會世代相傳。

而我們的國家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組成的,如果每個小家庭都能把這些好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那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發達更加強壯,中國夢便會早日實現。

我的家風家訓——謙讓 篇12

國一作文 ,976字

“謙讓”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沒了它,世界將無法運轉。

—題記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裡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十歲過年時,舅舅從外地回來,帶了些當地土特產,也有國外的。

“謝謝舅舅!”我笑著接過舅舅從國外給我帶來的巧克力,心中滿是歡喜。包裝袋上皆是韓文,一個漢字也沒有,可那有怎樣呢?只要是我愛吃的巧克力,它長什麼樣,叫什麼名字又有什麼關係呢?

“姐姐,你把它給我好不好?”弟弟看見舅舅給我的巧克力,眼神中夾雜著期盼。可我像沒有看見一樣,自顧自的吃起來。“我要這個,這個必須是我的!”突然弟弟用他肥嫩的小手來奪,可畢竟年紀小,根本搶不過我這個年紀大的。他一屁股坐在木地板上哇哇大哭起來。聽到他的哭聲,正在包餃子的媽媽立刻趕了過來,將弟弟抱起。問清事情起因後,答應弟弟巧克力一定會歸他所有。弟弟聽後破涕為笑。

我一聽可不高興了,賭氣地跑向房間,心想:什麼嘛,明明是給我的,憑什麼歸他,就因他年紀小嗎?

過了一會兒,媽媽溫柔地開門,對著我,輕聲道:“你把這個讓給弟弟吧。”“憑什麼!”我高高地嘟著個嘴,高得可以掛油瓶了。我本以為媽媽會拿“憑你是姐姐,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弟?”之類的話,可是沒想到她沉默了一小會兒,便道:“舅舅帶來的巧克力雖不是一模一樣的,卻也有相似的。你以為弟弟是真的想吃嗎?他不過是想和你爭,看你生氣而已。再說,他還小,你也長大了,以後這種情況,你能讓著他就讓著他吧。”隨後,她又摸了摸我的頭,“你知道嗎?“謙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你以後走上社會,遇到有人強行搶走你的東西,你會怎麼做?”我愣了愣,隨後哼了哼:“當然是再搶回來啊!”她笑了笑:“那你確定你一定搶得過那個人嗎?”“當然搶得過……”聲音不自覺的變小了。

媽媽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那個人可能是你以後的客戶?如果是你的客戶,你得罪了他,會怎麼辦?”“可……可是這和今天的事情沒有關係!”“傻孩子。”她又摸了摸我的頭,“要記住,永遠愉快地多給,少從別人那裡拿取。”聽完媽媽的一番講說,我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您把巧克力給弟弟吧。”她微笑著拿走了巧克力,走出了房間,又輕輕的關上了門。

“謙讓”這一詞我一直銘記在心,這是我家的家風家訓。

我家的家訓——勤 篇13

國二作文 ,1109字

“勤是勤奮的勤……”

那是我第一次考試失利……我坐在藤椅上“遙看電視掛牆前,口水直下三千尺”眼皮子像鉛一樣沉重。“咚—咚—咚—”媽媽的腳步和著那清脆的高跟鞋聲朝我襲來,同時也驚醒了我。霎時,一陣緊張和壓迫感迸進了我的腦海,背裡涼颼颼的。唉!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總會來的。好好接受吧。

媽媽面無表情的等著我,我倆對視了好一會兒,忽的,媽媽抓起了我的手並且做到了我旁邊的椅子上。這……說好的風雨洗禮呢?“咳……咳。”媽媽清了清嗓子。看來她是要放大招了—唸經。“你呀,叫你平時勤快點,現在只考這麼點,你還好意思?不是我說你,你這學期的學習在狀態上嗎?學習可是第一位的,你這樣還怎麼搞得好啊……”我承認,這幾句話讓我的心靈受到了一萬點傷害。殺傷力百分之一千,嗯,鑑定完畢。“你聽著啊,你以後要……”這些話,從我左耳進去,又從右耳出來了。我漫不經心的聽著,又看向了窗外,太陽公公好像都在笑話我。“喂,我說你聽沒,現在啊,我告訴你一個字叫“勤”,勤奮的勤,你做事一定要勤奮一點,不要偷懶,記著。我希望你好好的記住而且能夠好好的完成它。”“勤”?勤奮的勤?嗯,我記住了。

從此,這個字像是一抹陽光,擠進了我小小的世界。並且努力的完成著……

“勤是勤儉的勤……”

那是我第一次吃飯灑出來……“嗯,這才真好車,這個也不錯,還有這個,這個。這飯也好香,甜甜的,好好吃哦。”我就像一頭餓虎,一個勁兒的刨著飯碗。時不時抬起頭,看看周圍的人,看看他們吃完了沒有。“好了,我吃完了!”我滿懷欣喜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打了個飽嗝,舌頭在嘴邊繞了一圈,便下桌了。“哎哎哎,快回來,你看看你都幹了些什麼。”“什麼?”我疑惑不解的搖了搖頭。”你自己給我看看地下,你看看那底下都是些什麼!”我伏下身子朝桌下一看“呀,全是飯粒和菜葉。”我大叫了一聲。媽媽拿來掃帚和拖把遞給我,讓我把這地上弄乾淨。我嘟著嘴極不情願的接過掃把和拖把,繁衍著用掃把在地上蹭了兩蹭。“我說你也是,吃個飯也不知道好好吃,一會兒望那裡,一會兒看這裡,一會兒跑那裡去,一會兒走這裡來。媽媽不是跟你說過吃飯不許浪費嗎?你吃完了一碗飯當然是好,可灑翻出來也屬於浪費行為。媽媽今天就跟你說,吃飯也要勤,勤儉的勤。這你要記著。當然也要做到。”又是“勤”勤儉的勤,嗯,我記住了。

“勤是勤懇的勤……”

……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為什麼媽媽從小就要教我“勤”這個字了,因為這是我家的家訓。媽媽希望我“勤奮”,希望我“勤儉”,希望我“勤懇”……

我想,勤不僅是這些,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毅力,一種堅持吧。

這正是媽媽從小叫我“勤”的用心之處吧!

我家的家訓作文700字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504字

【篇一:我家的家訓作文700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許多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諦。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世代相傳的寶貴財富,也是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窮當克儉,是美德;富而思儉,是更高層次的美德。

我家就以這一美德作為我們家的家訓。

春秋佳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美味佳餚更是不在話下。正當我們一家酒足飯飽之後,一桌剩菜的去處成了頭等大事!

“哎呀,反正都只剩那麼一點了,都倒掉不就好了!”我掃了一眼桌上的剩菜,拱了拱肩,不屑的轉移了我的視線,“反正家裡又不缺這麼點菜!”爸爸卻不贊同的瞪了我兩眼,語重心長地嘆了口氣:“當年的我們,要是有這麼一點剩菜吃,也就不至於餓的半夜起來喝水了!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我的嘴巴張成了“O”字型,心裡真是為爸爸暗暗叫苦。“啊!以前那麼窮!”“這些都是用錢買來的,不能這麼白花花的浪費了呀!儘管我們不缺,節儉持家,總是不錯的啊!”媽媽附和著。

儉以養德,古訓昭然。毛主席在國家困難時期帶頭不吃肉,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周總理穿百衲睡衣憂民慮國,朱老總踏補丁布鞋體察民情,鄧小平喝綠豆稀飯而拒絕入席,習近平上街排隊買油條包子與民同享歡樂……偉人節儉,是在彰顯一種精神,倡導一種作風,引領一種風氣。我們應該跟隨他們的腳步!我為我剛才的不屑而感到羞愧,臉上升起了一圈紅暈,我低下了頭,嘟起小嘴,弱弱地說了一句:“我錯了啦!”最後,全家一致通過“以後,再也不浪費了,節儉至上!”

勤儉持家、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這些都是民間百姓在幾千年的時間內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廣大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還將繼續傳承著祖先們的諄諄教誨。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中華民族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

【篇二:我家的家訓作文700字】

我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爸爸是電工,媽媽是商務員。他們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和諄諄教誨,讓我從小在“誠實、守信”的家訓中長大成人。

誠信是一腔熱血,它留在了華夏大地的芸芸眾生的心膛裡,成為了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在生活中,父母親對我誠實做人的要求特別嚴格。寧可做錯,但絕不可以騙人,我從小就讀過“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一個放羊的孩子就是因為撒謊才害的羊兒全被吃掉,其中沒有一人去幫助他。

從我記事起,父母就教育我做人的道理:好好學習、積極上進、誠實、善良、互幫互助、勤儉節約、不剩飯、尊老愛幼、自立自強。

那是在三月份,天氣已經開始漸漸暖和的一個早晨。我去上學,到一家小吃店裡去買早餐。因為當時是小孩子上學的時間,所以小店裡特別忙,我賣了兩個肉包和一杯牛奶。接過店主遞給我的早餐,我轉身就走了,走了大約十幾步,忽然想起,“哎呀,忘記付錢了。”低頭一看,錢都還捏在手上呢。我立馬轉身向小吃店走去,沒有絲毫的猶豫。一邊跟店主說:我的早餐錢忘記付錢了,一邊連忙把錢遞過去。只見那個女店主紅著臉接過錢後,笑眯眯的對我說:“你可真老實,我自己都搞不清你到底有沒有付過錢呢?像你這種人現在太少了,謝謝啊。”現在,因為自己的誠實,反倒變成了店主對我說“謝謝”,那心裡的感覺實在是太舒暢了,好有自豪感。

漫長的人生路上,處處充滿著誘惑、陷井以及迷茫。這時,我們就需要一盞燈來導航,特別是一盞心燈來指引前方的道路,以防一不小心,陷入到危難當中去。只有誠實可信的人,才能在自己心靈的廣闊土地上,築起堅不可摧的城牆,從而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到父母親留給我的“誠實守信”的家訓,就是我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家訓中的兩句話 篇15

國一作文 ,993字

“知識改變命運”,“勤能補拙是良訓”這兩句話是爸爸告訴我的,前者是對我的期盼,後者是對我的警醒。

在爺爺生活的年代裡,爸爸告訴我最明顯的標誌是窮,沒文化;在爸爸童年、青年的生活裡,爸爸告訴我最明顯的標誌還是窮,文化不高。所以,在我們的家訓中留下了這樣兩句精簡而含義深刻的話。

爺爺去世已經有許多年了。他那慈祥的面孔總是在記憶裡隱隱約約的浮現,爸爸曾對我說過:“在家族裡世世代代都是以種田,漁業或以本領吃飯的百姓,沒有出現當官或考取功名的人。”我驚訝地問:“為什麼呀?”爸爸卻只回答了一個字:“窮。”在經濟現代化發展的今天,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不愁吃穿,哪裡來的窮呢?但殊不知在爸爸上學的時候,爺爺只知道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就算可以了。

當時家裡有外債,日子本就艱苦,更別提說供完兩個兒子上大學了。於是爸爸拿到高中畢業證書就回家務農了。在當時對學業的不重視,才釀成了一輩子只能靠賣力氣來換取幸福生活的代價。賣力氣生活苦不堪言,一點技術活就會費腦筋想半天,沒有知識的人生無非是悲劇性的一生,只會被無窮無盡的貧窮束縛一生,無比痛苦。想到這些我感到了一種比失去生命更為恐懼的冰冷—沒有知識。為了我在社會更好的立足,爸爸從族史中獲取經驗總結教訓,期望我能夠用知識的力量改變現狀。

只有勤奮,才能看到明天的希望,如果農民不辛勤的播種,澆水,鋤草,殺蟲。等到收穫的季節裡倉中無一粒谷,全家人靠什麼吃飯呢?在世世代代的勞動生涯中先輩們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雖然他們不會滔滔不絕,舞文弄墨。但是他們明白只有默默地辛勤付出,才能獲得“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美好生活。

而現在的我,不用賣力地農耕,衣食無憂,只要好好讀書就行了。但是,學習的進步、生活的鍛鍊和成功的獲取都離不開一個“勤”字。試想,如果不努力不勤奮,哪來的華羅庚的卓越,齊白石的優秀,屠呦呦的成功……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偉人的輝煌都是靠一個“勤”字鑄就的,只有努力過,勤奮過,才有資格說放棄,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於是乎,“勤”就像一塊潔淨的布,擦拭我心中的塵埃,塑造出一個最好的自己。

在祖祖輩輩的文化傳承中,家風家訓中“勤”才是最重要的,而“知識”是靠“勤”來擁有的。爸爸更希望我銘記“勤”,用勤來獲取知識,編織自己的美好人生。我定將不負父望,義無反顧地把這種家訓一絲不苟的傳承下去,創造自己的未來。

我的家風家訓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7字

每個家庭都是社會上的一個小細胞,但一個完美的家庭卻需要好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勤儉節約。

我小的時候經常看到奶奶從早上天矇矇亮就起床去田裡幹活,一直到晚上天黑才回來。爸爸見了說:“你們年齡都這麼大了,應該在家裡好好休息了。”奶奶卻說:“我幹了一輩子農活了,怎麼能閒下來呢?再說田裡還有很多事要幹,人要勤勞不能懶惰。”我在旁邊聽著也記住了奶奶的話。

爺爺很節約,有一次天快黑了,我正準備開燈,手剛碰到開關,爺爺就在旁邊喊到:“別開,天還亮著呢,不要浪費。”這聲音把我嚇了一跳,然後我小聲嘀咕著:“天都這麼黑了,怎麼不開燈呢?”爺爺說:“現在屋裡還是能看見的,你們老師沒告訴過你們要勤儉節約,不能浪費嗎?”聽了爺爺的話,我無言以對。

奶奶也是這樣的人。奶奶經常從出租屋去我們家都是走過去的,因為出租屋離我家比較遠,至少要走半小時的路程,爸爸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問:“你為什麼不坐公交車呢?出門就是車站,下車就到家了,不省事嗎?”奶奶卻說:“走走不是更健康嗎!”其實我們心裡都知道,奶奶是捨不得公交車費錢。

雖然沒有人把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用白紙黑字寫出來,貼在牆上,但全家人都知道勤儉節約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因為它已深入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了。

我的家風家訓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5字

無論小家、大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規矩,說的就是家風和家訓,正是有了它,才讓我們的家更加溫馨。我們家最重要的家訓是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也頻頻出現孝子,“臥冰求鯉”的王祥和“扇枕溫席”的黃香就是典型的孝子。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天真爛漫的少年,我們一天天長大,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無私而偉大的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古往今來,不一樣的時代,都演繹著一個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

我的父母為我做出了榜樣,我經常看到爸爸媽媽打電話問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體可好,逢年過節總要給他們塞些零用錢,有時把他們接到家裡,給他們買好吃的,和他們聊天看電視,或者帶著他們到附近的公園散步等,而我的奶奶也逢人便誇兒子是個孝子。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從小也懂得了孝敬長輩。父母累了,我會搬把椅子給他們坐;父母渴了,我會端一杯清茶給他們解渴;父母心情不好時,我會自覺做好自己的功課,儘量不去打擾他們。其實孝敬父母就這麼簡單。做到這些就一定能讓我們的爸爸媽媽欣慰和快樂。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同學們,孝是心靈裡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恆、持久地散發著清香。生活在文明社會的我們,應該人人樹立孝敬父母的觀念。“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為父母盡一份孝,讓我們快快行動吧!

我的家風家訓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4字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家風家訓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每個家,或多或少都會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傳承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家也有許多家訓,例如:做人要誠實守信,要尊敬長輩,坐著不能翹二郎腿,吃飯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如果空有家訓而不傳承的話,那就和沒有沒什麼兩樣了。在我的家中,不管是年邁的祖父祖母,還是年幼的弟弟妹妹,人人都得謹記家風家訓。

記得有一次,媽媽在上班,而我在家裡玩皮球,可一不小心把球打在了花瓶上,花瓶一下摔破了。我害怕急了,生怕媽媽回來以後給我來一頓“竹筍炒肉絲”,因為這可是媽媽最喜歡的花瓶啊!

這時忐忑不安地把花瓶的碎片藏在了椅子下,迅速地打掃了現場。晚上,媽媽回來了,她一進家門就發現花瓶不見了,找了一會後,就把我叫過來。我站在媽媽面前,不敢直視她的眼睛。媽媽嚴肅地問:“悅悅,你看到沙發旁的花瓶沒?怎麼不見了?”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沒,沒有。”媽媽懷疑地看著我再次問:“真沒看見?”我抿緊嘴脣,使勁地點點頭說:真,真的!”媽媽一聽,眼神馬上黯淡下來,然後衝著我大吼起來:“現在翅膀硬了是吧,還學會騙人了!還不說實話?”我的頭越來越低,眼淚嘩嘩嘩地流了下來,一邊嗚咽一邊小聲地說:“對不起,我再也不騙人了!”媽媽聽了,欣慰地摸著我的頭,說“沒事了,花瓶碎了就碎了,再買一個就好了,不哭了,以後不可以騙人了!”從那以後,我牢牢記住媽媽的訓誡:做人要誠實,不可撒謊騙人。

一個軍隊,只有有了紀律,才能長久地打勝仗,才能名留青史;一個團隊,只有有了嚴明的紀律和高度的凝聚力,才有可能衝破一切風雨阻礙,達到成功的頂峰;一個家庭,只有有了良好的家風家訓,才能讓子孫後代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我的家風家訓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7字

大家好,我叫張佳慧。雖然我自小生活在宜興,但我爸是安徽蒙城人,所以,算起來我應該是安徽張家後人。說起我們張家,還頗有些來歷。

張氏始祖貴四公,明初從江西鄱陽來安徽桐城落籍創業。由務農起步,歷經幾世先祖艱苦拼搏,直到第六世大參公張淳,始走上科舉入之途。第九世文端公張英大學士、第十世文和公張廷玉大學士兩代相國,忠心輔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為康乾盛世,作出了貢獻。數百年來,張家之所以能“人文鼎盛,科第蟬聯”,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得益於“忠、孝、廉、仁”之張家家訓,而我們張家人一直在踐行著張家的家訓。

春蠶死去了,但它留下了美麗的蛹;花兒凋謝了,但它留下了豐收的果實;小鳥飛走了,但它留下了美妙的歌聲……這就是仁義。

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和爸爸去看望一個朋友,離開時卻看到了這一幕:一位撿垃圾的老爺爺低著頭,推著一輛舊三輪車埋頭往前走,一不小心三輪車頂上了停在他前面的一輛豪華轎車,車身上出現了一道小小的劃痕,老爺爺見狀驚恐不已。這一幕剛好被從超市買菸回來的男車主看見了,車主快步走到那位老人面前,舉起手來照著老人的臉上狠狠一揮,看似用力不大,可年過七旬的老人哪承受得起呀,半個臉頰立即紅腫了起來。被車主打了巴掌的老人忍住疼痛,連連向車主道歉。可車主似乎餘怒未消,舉起手來準備再次去打老人,爸爸看不下去了,就快步走上前去阻止了車主。後來,爸爸在爸爸的勸解下,車主悻悻離去。爸爸還帶著老爺爺去醫院檢查了一下,老人很感謝爸爸。

儘管這件小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爸爸的仁義之舉卻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頭。我一定會像爸爸一樣,牢記張家家訓,弘揚中華民族之美德,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我的家風家訓 篇20

國一作文 ,1092字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族數年來積累的經歷所提煉出來的風尚和教訓。家風家訓就像雨點一樣,在潛移默化的薰陶著家中的每一個人,只有樹立好的家風,才能使社會的正能量更好的傳遞下去。

“善良、誠實。”是我們家的家訓。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個字,其中卻包含了中華民族四五千年來最重要的優良品質和一個人不得丟失的本能。

小時候,在我老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就經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啊,要以誠實為行,善良為本。善良和誠實是最重要的。”光說還不夠,老爺爺還時常將一直珍藏在櫃子裡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小心翼翼的拿出來,把紙鋪好,蘸好筆墨,用他那飽經風霜的雙手握住我的手,在紙上寫下善良、誠實兩個字。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好奇的問:“老爺爺,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善良、誠實呢?”老爺爺總會回答我說:“說起來,善良、誠實是很簡單的,其實這是一件挺難堅持下來的事兒,首先呢是善良,其實每個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良的,這是人的本性,可是有些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沒有保持那顆本真,善良的心,所以,你要記得,不管發生什麼,經歷什麼,都不要忘記,最開始,最簡單的善良。其次是誠實,指的是你的言行要忠於善良的心,不要撒謊。”那時候,我總是半懵半懂地點點頭,雖然現在老爺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同我說過的話,教我寫過的字,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其實家風不只是口頭上喊得口號,更要付諸於行動。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買東西看到路邊有一個年近60歲的爺爺,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那個孩子雖然臉上髒兮兮得,但是那兩顆不諳世事的大眼睛卻朝四周望來望去。記得當時已經是秋天了,可是那個爺爺只穿了一件破破爛爛的短袖,把僅有的一件外套披在了小孩的身上,而自己,則凍得瑟瑟發抖,更重要的是,我突然注意到,這個爺爺好像只有一條腿!在他和小孩面前,有一個塑料的小盒子,裡面零星散落著幾枚一角的硬幣,我正在心中暗自感嘆著他的不容易,卻沒想到一旁的媽媽突然走過去,輕輕地在那個盒子裡放了20元錢,然後默默地拉著我離開了哪裡。臨走前,我看到那個爺爺眼中充滿感激的目光。還有聽到他極小的,沙啞的一聲:“謝謝!”

回家後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給那個爺爺20元錢呢?”媽媽微笑著說:“還記得你老爺爺和你說過的話嗎?要善良、誠實,要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我相信那個爺爺是誠實的,你也看到了,他只有一條腿,他生活的很不容易,所以,我才給他那20元錢,雖然錢數不多,但也是心意。”聽完媽媽的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原來善良是一件很小的事,是在看到困難的人時的一次幫助。而不是漠不關心。

“善良、誠實,”短短的四個字,卻讓我感到了濃濃的暖意,這是我的家風,充滿愛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