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相關作文20篇

人生應當胸懷大志——讀《岳陽樓記》有感 篇1

讀後感 ,942字

總會在不經意聽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前只是膚淺地認為這是一位愛國詩人的感慨,然而在今天,我終於深刻體會到了范仲淹這位偉人的博大胸襟與政治抱負。

范仲淹家境貧寒,但自身嚴於律己,從小便胸懷大志,發憤讀書。就因為如此,他成功地考取了進士併為國效勞使得西夏不敢侵犯。在他的仕途路上,他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為原則,成為代代稱頌之人,我想這一切都與他的大志分不開。

有人說:“凡成大事者,必先有大志。”縱觀歷史,的確如此。范仲淹在歷經滄桑之後寫下的偉大人生信條;文天祥在被俘之後寫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感慨;司馬遷在經歷艱辛之後的生死之論;易安氣壯山河的“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人生心願;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度責任感;岳飛精忠報國的決心……無一不體現了他們心中的大志。

狄金森曾經想把人生描繪成籬笆牆的內外,我們需要一層又一層地爬過去。事實上,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通常會遍體鱗傷,假使我們沒有心懷大志,我們還會有勇氣走出荊棘,走向成功嗎?答案是肯定的,不會。由此可見,心懷大志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寫道:數分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的偉人數不勝數,但同樣都擁有大志。領袖毛主席從小立誓: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正因為這樣的志向,他成功地成為了我們眾人敬仰的第一代領袖。周恩來總理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道出了他心中的大志。因為這樣,他成為了眾人稱頌的偉大總理……志向與這些名人的成功難道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嗎?

曾經有一個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題目叫做《確定你的人生目標》。結果顯示:傑出人士與平凡之輩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無人生志向。

所以,人生之中應當有一個志向,這樣才會擁有前進的動力。對於我們中學生而言,將問題簡單一些考慮,拉近距離來看,當下的志向便是關於中考問題。我想現在為自己選擇一個志向,並且矢志不渝地努力去實現它,相信一定會應了中國那句古話“有志者,事競成。”的,那時,我們就到達了勝利的彼岸。

人的一生不該碌碌無為,讓我們記住:成功的人生應當胸懷大志!

岳陽樓記 篇2

國一作文 ,716字

同學們一定要走出校園的經歷,或參觀或訪問,或考察或旅遊,其間一幕場景,必然觸動過你的內心,而打動我的只是那種幽。

幾個月前,我和同學們一起有進學校一起軍訓,也一起學習一起玩,在那一次以及秋遊時,我們去了岳陽,並且在那住了一晚,他去的路上,同事們各自玩著各自的手機,我也在看,我們此刻並不知道我們在哪,我們在幹嘛?甚至你是誰,喧鬧一種迷茫的快樂。“哎,同學有紙嗎?”我問道,沒有人回答,沒有人關注,更沒有人幫助,我的畫像被淹沒在人們說話的喧鬧之中,我開始著急了,我開始無助,我厭倦這種喧鬧,然而還是無濟於事,喧鬧……

一直到了岳陽,我們的賓館需要杜絕呢,還是沒有停,收起手機下車了,我們才靜下來,我們是來幹嘛的玩一定不是學校不會專程帶你出校玩學這才對,這次活動本來就叫研學健教嘛。學知識,不會,如果為了學知識,學校是不需要出校的,我們學的一定是校園內沒有的,我拿進來主意準備好了,第二天好好學學,我們先去了,名滿天下岳陽樓,從三樓一望,水天相交,蒼茫一片,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在心中升起,下樓旁邊有小喬木香妃墓的名聲,我們先去湘妃祠,周圍一片斑竹林,走進園林,這才是我要學的喲哇,昨日的喧鬧和煩躁,在這裡一掃無餘,班主上有著娥皇和女英特累,有著思念舜帝的錯誤,這裡日光不多,幾縷光細細的枝下來,大塊大塊的竹子,脫落的殼灑落在地上,白花花一片,鳥兒在空中慢慢的飛,輕輕的叫,從而在地上慢慢的爬,輕輕地低吟著,這裡愛而不傷,淡淡的靜,這不正是我想要的嗎?我厭倦那種喧鬧了,在這裡幾聲蟲鳴鳥吟,這不是鬧,反而更體現了這裡的幽。

回博才的路上,我望車外,我身邊的喧鬧已經不算什麼了,只要有這份靜和幽,再喧鬧,也不在乎,我對這次研學到東西十分高興。

岳陽樓記讀後感100字 篇3

讀後感 ,707字

從如風時光文學沙龍到豐順悅讀會的成立,期間歷經三個年頭,我有幸作為見證者,跟隨著豐順的這幫文友們,一起參與了多次活動。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充滿了雀躍、驚喜與感動,收穫了知識、友情和成長。當4月21日當晚成功舉辦了豐順悅讀會第一次品讀《紅樓夢》活動後,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會成為悅讀會忠實的小粉絲。

果不其然,一個月後,第二期品讀《岳陽樓記》活動重磅推出,我欣然前往。朱臺長用情真意切的語言,飽含深情的講述,把我們所有人的記憶拉回了純真無暇的學生時代。這可是當年被要求通篇背誦的經典古文啊,這可是考試必出的重中之重啊!老師的教誨,課堂的場景,朗朗的讀書聲,一時間,我們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找尋了自己心中被遺忘了的美好。不僅如此,此次品讀的這篇《岳陽樓記》,通篇氣勢磅礴,壯麗恢弘,看似寫山水,實則卻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從而將全文重心放到了縱談政治理想的遠大方向,擴大了文章的意境。文中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寬闊胸襟和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不僅自勉,也與友人相互共勉,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為世人千古傳頌。

直至今日,這種偉大的情懷,依然作為名言警句給人以心靈雞湯的感覺。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當我們遭遇了挫折與困難的時候,是逃避如鴕鳥,還是勇做迎難而上者,是渾渾噩噩,還是堅守信條。如果是前者,那請讀一遍《岳陽樓記》吧,其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多少給人以激勵;如果本就是後者,那麼恭喜,作為生活的強者,更加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你走下去,不如再讀一遍《岳陽樓記》吧,你會發現,充滿波折的道路上,你並不孤獨!

岳陽樓記讀後感400字 篇4

讀後感 ,984字

五月十九日晚,本人有幸參加了在潮客匯舉行的“豐順縣悅讀會第二期活動”。本期活動由豐順電視臺的副臺長朱明海先生賞析范仲淹的作品《岳陽樓記》,真的是收穫多多。

說實話,本人對古文一向不“感冒”,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字、詞、句、段、篇,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構造的意境等等總是很難理解和把握。初中的時候學習這篇文章,老師講了很多,到最後,我能做到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把全篇課文背下來了,把詞語解釋背下來了,把重點句子的譯文背下來了,但並沒有感受到它的“美”,反而覺得“累”。真的是“古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這次重溫《岳陽樓記》,在朱臺長通俗易懂、飽含深情的解說下,不時與其它名篇《醉翁亭記》《琵琶行》等作對比,再加上他偶爾帶點幽默和調侃,漸漸領略到文中有如他所說的“三美”。第一美“文字之美”,如用“銜遠山,吞長江”來形象、生動地說明洞庭湖的浩大無邊。第三自然段全部用排比句,表達滿目蕭然的景象,作者悲傷的心情。第二美“性情之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貫穿始終。第三美“內涵之美”,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來勸慰滕子京,也勸慰自己。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情懷,這是多麼高尚的情操啊。我想,那麼多人喜歡《岳陽樓記》,愛上《岳陽樓記》,更多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內涵之美”吧,兩個名句,勝過千言萬語,勸慰了多少不得志之人,也激勵了多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人。聆聽了朱臺長的精彩品讀賞析,我也喜歡上了這篇古文,喜歡它的各種“美”,美的東西誰不喜歡呢?

除了朱臺長的品讀賞析之外,還有古文朗誦《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琵琶行》,琵琶演奏,視訊欣賞,討論發言等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氣氛活躍,高潮迭起。讓走進悅讀會的文友們多角度、全方位地認識《岳陽樓記》,領略《岳陽樓記》,愛上《岳陽樓記》。這就是悅讀會的魅力所在,她會帶領每一個人走進文學領域,讓你愛上文學,愛上詩詞歌賦,不斷提升自己,感染身邊人,回報社會。

朱臺長說:“好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一品再品。”是啊,好的文章,無論你研讀它多少次,每一次都可以讀出不一樣的感受,有不一樣的收穫。讀好文章,還可以修心、養性、怡情,讓人樂觀、豁達,激勵人積極向上。我們應響應悅讀會的活動宗旨:愉快地閱讀,快樂地成長。多讀書,讀好書,多分享,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做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岳陽樓記讀後感600字 篇5

讀後感 ,1005字

5月19日晚風輕拂,華燈初上,在豐順縣潮客匯二樓賓客雲集,紅酒飄香、水果滿盤,和著美妙的古箏名曲,人們在此共享文化盛宴。原來今晚是豐順縣第二期悅讀會活動:《美哉!岳陽樓記!》

主講人朱明海先生重點從范仲淹《岳陽樓記》的語言美、性情美、內涵美三方面進行深入的賞析。其間運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白居易的《琵琶行》進行對比閱讀,拓寬了聽者的視野。再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讓聽者更深刻地領悟到面對人生的風雨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為人處世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明白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主講人的精彩賞析讓聽者無不產生深深的共鳴。在討論環節,大家紛紛踴躍舉手發言。有對主講人進行點評的;有談對《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印象和句子質疑的;有結合自經歷談體會的…。現場氛圍積極熱烈,高潮不斷。受現場熱烈氛圍影響,來自豐順縣集瑞博物館的館主黃和祥先生主動提出要承辦第二期的悅讀會,來自梅州的文化傳媒的嘉賓則主動提出要當總策劃,還有主動提出要朗誦的……大家暢所欲言,興致勃勃,超出了預期的效果。其間穿插的朗誦環節也是本場活動的一大亮點。豐良中心小學何望賢校長的《岳陽樓記》、北斗鎮政府的張雙喜先生的《醉翁亭記》、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張玉老師的《琵琶行》、湯坑中學五位初二級同學組成的小組誦讀《岳陽樓記》,一次又一次讓聽者品味到了悅讀帶來的美妙心境。

由湯坑中學三位學生帶來的琵琶與楊琴合奏《金蛇狂舞》讓在場的賓客們被中國的古典樂器帶來的美妙視聽享受所陶醉。湯坑中學黃粉蘭老師演唱的由范仲淹的詞創作的《范仲淹的憂傷》則讓人感受到了他婉約多情的一面。悅讀會負責人羅瓊女士接受了由原縣衛生局副局長謝永波先生贈送的書法作品:“先憂後樂”和梅州日報傳媒書畫院院長精心準備的禮物:長篇書法作品《岳陽樓記》,再一次讓人們感受到了書法與悅讀帶來愉悅氣氛。最後由梅州日期報副刊梅花版編輯硃紅娜女士和縣宣傳部副部長彭漢如先生的壓軸講話更是拔高了在座聽眾們的思想境界和閱讀高度,讓大家深深感受到參與悅讀活動的意義。

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大家在意猶未盡中紛紛表示下次有機會的話還要再來陶冶自己,多讀好書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本期悅讀會的參與者從老中青少各個年齡層,從企業家、傳媒人、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各個行業,豐富的活動形式和輕鬆愉悅的氛圍,推進了社會各階層人士對閱讀的喜愛,為精神文明建設書寫了最美的一筆!

岳陽樓記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99字

豐順悅讀會繼第一期《我讀紅樓》後,第二期活動美哉!《岳陽樓記》在潮客會如期舉行。通過賞析,深深受到啟發、感染、勵志,總結有三個大。

一是主持人主持活躍互動大。主持人端莊、秀麗,在整個過程中主持風格清新典雅、聲音甜美、落落大方,全場互動活潑,讓整個悅讀會氛圍一次次高潮迭起。

二是主講人氣場大。主講人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瘦高的身軀中隱隱還有一種王者的風範。主講人朱明海臺長從“文字美、性情美、境界美”三個美來去談自已對《岳陽樓記》的感受,再通過結合自已的生活實際,從橫向到縱向,從廣度到深度闡述了《岳陽樓記》的寫作背景和文中的語句描寫,講解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我深深地被帶入到那意境中,之前雖未到過岳陽樓,但聽後猶如親臨岳陽樓,領略岳陽樓及洞庭湖的美景,同時他的幽默風趣的講解得到了現場文友的陣陣掌聲,得到在場的嘉賓、朋友的點贊、喝彩。

三是賞析後啟發大。我通過聆聽朱明海臺長對《岳陽樓記》的講解,再加上看《岳陽樓記》短片介紹,以及文友們各抒己見,對悅讀會的點評,此次悅讀讓我更受啟發。同時,悅讀會上的朗誦、琵琶揚琴演奏、歌曲演唱也讓我一飽眼福,紅酒的點綴助興,使整個悅讀會不低俗,更顯得高雅,是一場高雅文學盛宴。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再一次加深對《岳陽樓記》全文內涵的掌握,更加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更加知道了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描寫景色是次,規勸朋友藤子京是主。同時體現他思君憂民的情懷和追求遠大的政治抱負。讓我勵志,使我勉勵自己,告誡自己,應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要有曠達的胸襟,要心懷感恩,要心懷大愛,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會更加美好!

聆聽《岳陽樓記》 篇7

國二作文 ,917字

似乎註定要與《岳陽樓記》結下不解之緣!

自小對背誦詞啊,特別是那種很長篇的詞,我就特別頭疼,心煩意亂,自然是當完成任務去做罷了。可就是你,讓我擺脫掉了世俗的喧鬧,與你共邀那岳陽樓。

當時正趕上學校去湖南遊學,聽說進岳陽樓背下《岳陽樓記》就能免門票,於是便有大批的同學走上了這條不太平整的崎嶇之路、我自然也是如此罷。然而,當我讀完了一遍之後,心中就特別複雜,縱使我想進一步走近它,瞭解它。

回到家後,我跟媽媽說了我的心事後,她卻讚不絕口:“這可是名篇噢,我幫你下一個語音,她可比我們念得好呢,你去細細品味一下吧!”於是我在空閒的時間就會聽一會兒,就這樣持續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這詞美得讓我陶醉,我是多麼想目睹它的風采啊!

一遍又一遍的聆聽,似乎拉近了我與你的距離。你對岳陽樓極其精練的語句勾勒,使我對你這位美男子充滿敬意。你是否知道我也在同樣的位置去嘗試理解、傾聽你的心呢?

你對國家的不朽情懷都融入到了你的詞句裡了,這一次,我用我的靈魂記住了《岳陽樓記》,也記住了你。其實多麼期待你朗誦的聲音呢?我聽了千遍名家的演繹,卻知道也不抵你那柔情似水,而或慷慨激昂的聲音。但我相信,只要後人能理解你的思緒,觸控你的文筆,任何聲音都無所謂了。

我,從未,真的從未如此用心去感動過一首詞,只是這次,我們有緣相識,你讓我明白,對於古詩詞最重要的不是去記住,而是去聆聽。聆聽自然不是用耳,也許要用耳,但用心,會更好。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你,何嘗不是如此呢?我會在你的引導下,慢慢去嘗試感悟其它作風的詩詞,與你共邀青春大好年華,讓詩書佈滿我心中的殿堂!

我聆聽了《岳陽樓記》,也聆聽了你的心。

岳陽樓遊記 篇8

國二作文 ,776字

早就聽聞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還有湖北武漢的黃鶴樓被人們譽為不“江南三大名樓”,而今,我終於有了一覽岳陽樓美景的機會。

站在岳陽樓腳下,有種感覺難以言盡,它沒有黃鶴樓的簷崖高聳,雄偉壯麗,也沒有滕王閣的碧瓦丹柱,斗拱重簷。只有三層,但其內涵卻很豐富。岳陽樓為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樓高21。35米,佔地面積251平方米,樓頂懸掛著“岳陽樓”三字橫匾,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樓中的一根楠木支撐著全樓,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著二樓,外圍又繞著20根簷柱,彼此牽制成為整體。全樓沒有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十分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簷和樓頂都是用黃色的琉璃簡瓦蓋成。每一層簷面都有四條脊,第一層脊上裝飾著荷花,蓮蓬,翹首是鳳凰,有天時之意;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二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雲,暗含人和之意。整個樓閣重簷突出,藻井鎖窗,雕樑畫棟,丹柱彩楹,金碧輝煌,莊嚴秀麗。三樓樓頂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很是罕見。

進入岳陽樓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它是由幾塊紫檀木組成的。在一樓廳內的四根楠木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支撐著整座樓。整座樓都是木頭做的,找不到一棵鐵釘。在樓的四壁,懸掛著許多木刻匾,都是古今名家在遊玩時寫下的佳作。

來到二樓,二樓也掛著一幅《岳陽樓記》,這一幅才是真跡,一樓的一幅是距今多年的贗品,雖是假的,但也算是歷史文物。

再登上三樓,面積最小,樓堂掛著毛澤東主席手書的杜甫的《登陽樓》,當我站在三樓憑窗眺望時,看到了那水天相接,渾然一色的洞庭湖,正是詩人劉禹錫筆下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樓頂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如意斗拱層疊相襯。

觀賞到這裡,岳陽樓算是比我想象中的要奇麗,要俊秀,希望下次來時,能夠一覽岳陽市,一覽這裡的人文風情!

陽春暢遊岳陽樓畔 篇9

國二作文 ,936字

“叮”,是一聲清響,迷濛地睜開雙眼,到了嗎?夢裡縈繞十餘年的岳陽樓?

輕起腳步,這就是當年魯肅教習水軍的閱兵臺,導演了太多曹魏大軍水上之戰的悲劇的巴陵城樓。原來它早已在歷史的滄桑之下,掩去了當初充滿戾氣的鋒芒。深幽,內斂,中正,平和,如一位充滿睿智的仁者,不曾想,它會以如此符合歷史的姿態笑看眾生起伏。順著石階,漫步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不同於黃鶴樓一飛沖天的沉穩。

岳陽樓座落在洞庭湖畔,聽導遊介紹,這是一座全木製的樓閣,建造修復中未曾使用過一顆釘子,自唐玄宗開元四年起,孟浩然、李白、杜甫相繼登樓題詩,盡情揮灑其一代文豪的風采,彰顯其開元盛世的繁榮。

影影綽綽的高大樹蔭掩映得岳陽樓更顯神祕,那沉穩的氣勢在高翹的飛簷,金色的琉璃瓦,紅色的木柱襯托下更顯意氣風發。登上岳陽樓,腳下踩著踏實的木製樓梯,閉上雙眼,敞開心扉,全身心去感受一代名樓的底蘊,端詳著面前岳陽樓記的詩匾。蒼勁有力的書法,襯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千古名句更加熠熠生輝。

登上第三層,舉高俯瞰,八百里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綠水茵茵,波光翠翠,遠眺君山,好一個“白銀盤裡一青螺”!不難想象當年的範希文是如何憑藉一本《洞庭晚秋圖》,揮筆造就這流傳千年的詩文,但我清楚,怎樣的過往都掩蓋不了《岳陽樓記》一代名文的光芒。轉下樓梯,我不禁感嘆,一代名樓果然名副其實。

微風吹得古樹“簌簌”作響,似溫柔的小喬,為征戰歸來疲憊的公瑾低聲呢喃的細語,那微蹙的秀眉掩蓋不了對戰爭的厭惡,勞民傷財,生靈塗炭,多少母親的好兒郎就要為了這罪惡的戰爭,獻出他們年輕的生命。不論如何,戰爭中受苦的總是百姓,正如同張養浩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所言。

微風拂過,夕陽映照下的岳陽樓顯得有些淒涼;不管昨日多麼意氣風發,不管明朝多少清流韻事,在我眼中,今下的岳陽樓,只徒留下“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的悲愴。

今朝今日今時,未來之棟樑的我們是否應該“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多一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少一些“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的遺憾呢?

夕陽西下,暮靄沉沉,錦鱗游泳,岸芷汀蘭。夢裡縈繞多年的岳陽樓在大巴的馳行中漸行漸遠,我迷濛地睜開雙眼,暗自許下約定,明年陽春時節,我依然要來此看你。

岳陽樓寄情 篇10

國三作文 ,1311字

湖南,古稱瀟湘,以南有一湖名洞庭,水色萬頃,朝有天光晴嵐,暮有月色漁歌。如一位謫下天宮的仙女,靜時煙波浩淼,不染俗塵,宛若一塊尚好的美玉,卻也時有悲怨在心中翻滾,揮一下衣袖,便引來狂風驟雨,掀起滔天驚瀾。

古人心繫此處壯麗風景,築岳陽樓於洞庭湖畔。千百年來,多少風流才子登臨此處,留下了許多千古名篇供後人傳頌……

如今的我手扶磚砌的樓牆,向遠處眺望,映入眼簾的是那懸著殘雲的青天,以及一片碧色的廣闊水域。湖面上有稀稀疏疏的漁船往來,有些許乘著碧波駛向遠方,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岸上是往來的行人,有老有少,湖面的清風漾散了他們的笑聲,顯得此情此景一番和諧怡人。

我不禁想起那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以及范仲淹這個幾經貶謫,卻依舊恪守本心的賢臣。

不知不覺的,身邊遊客的喧譁聲漸輕,最後獨留下一片寧靜。湖面吹來的清風揚起我的髮絲,迷亂了我的視線,襲人的蘭花清香讓我有些許陶醉了。待我揉清朦朧的視線,才發覺湖中來來往往的漁船不見了,碧淨的湖面上只是輕泊著一葉扁舟,似比原來的更加廣闊了。放眼望去,頓覺心胸開朗,拋盡了煩惱憂思。

我正心曠神怡地賞景,忽聞聲旁傳來一聲厄長的嘆息。這才收回了遠眺的目光,偏向一側,只見離我不到兩米的地方靜立著一個兩鬢斑白,面布皺紋的老人,頭髮向上盤起,用一根木簪定住,一襲陳舊的布衣更顯得他年邁滄桑……

我見他面對此番大好風光,依舊眉頭緊鎖,有些奇怪:“老伯伯,這裡風景那麼漂亮,你為什麼還要如此悶悶不樂呢?”

“如今我朝雖然表面上是一番盛世太平,卻內有隻顧私利的奸臣,外有虎視眈眈的遼國和西夏。如何讓我不憂心,不思慮!”他看向我,不同於外表的滄桑,他的眼神犀利明亮,我似乎可以看見他目光中跳動的火焰……

他的話讓我十分不解,好像並不是屬於這個時代的語言。

不等我做出反應,他又緊接著說了下去:“我認為作為大宋的臣子,應當將我朝的百姓,我朝的繁榮興盛放在心中首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該因為利益得失左右自己的心緒,丟棄原來的抱負。如今尚有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家徒四壁,孤苦無依。而我又遠在江湖,不能替皇上分憂。如此這般,我又如何能夠高興得起來。”

聽了這話,我怔然了。待回過神時,他已經振袖離去,他的脊背已經因為年邁而微駝,卻沒有因此而佝僂身軀,依舊意氣風發地疾步前行……

“老伯伯,等等……”我想追上去,卻迎面撞上了一個人影。

是一個拿著杆子準備自拍的旅客。

四周已經恢復了喧鬧,好似剛剛所發生的只是我的幻覺一般,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後因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名揚天下。千年以來被毀數次,後又重新休整。他就像一個年邁的長者,久立在洞庭湖畔,看這裡滄海桑田的變遷。

如今洞庭湖風光依舊,卻早已換了人間,那位心憂天下的賢臣也消逝在悠然的時光裡……

我相信他當年一定不止看見了這綺麗的風光,還看見了大宋的秀美河山,看見了大宋的萬千子民—自己畢生所要守護和憂心的事物。

此番赤子之心,是現在的我們所丟失的,缺乏的,卻也源源不斷地通過岳陽樓和《岳陽樓記》,跨越千年的時空傳遞給我們。

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將其銘記在心。開創出一番盛世圖景……

遊岳陽樓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5字

寒假時,爸爸媽媽帶我去遊了岳陽樓。

走進岳陽樓的大門,有一個半米多高,二米寬的噴水池,池裡鋪著藍色的方塊和石板,池面伸出上百支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噴水裝置,還有幾盞彩燈,一陣風吹來,把噴泉吹得如煙如霧,彷彿是仙女在散花,漂亮極了!沿著一條鋪著鵝卵石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岳陽樓的主樓,它總共有三層樓,它位於岳陽樓古城西北角,西向煙如煙海的洞庭湖,距30裡水路,與君山相望。聽導遊姐姐講:“整座房子是用木頭建造的,而且沒有用一根鐵釘。”真是神奇!

二樓裡刻著許多古人的詩句,其中有一個叫范仲淹的詩人,他是古代的大軍事家,也是政治家,牆上刻著他生前寫的一句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來到了三樓,透過窗戶往外看,看到了浩如煙海的洞庭湖,湖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像鋪滿了金子似的,波光粼粼,又好像一條條白紗巾。一條條漁船穿梭在蘆葦中,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遊戲,遠處的君山在洞庭湖裡矗立著。看著這景象,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一首詩:“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岳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讓人流連忘返的岳陽樓。

聽岳陽樓說話 篇12

國三作文 ,1919字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終於,來到了心中思慕已久的岳陽樓,憑欄迎風細細地用心聆聽這千古傳奇。

(一)聽湖

站於城頭,眼前的洞庭湖與文中所寫的大相徑庭。沒有那恢弘的氣勢,也沒有那滔天的白浪,我所見的只是一位溫婉的女子。一層薄薄的輕霧如美姬的面紗,籠在了女子臉上,遮掉了她的容顏,只可以憑那些絲絲縷縷揣測那紗下的明眸皓齒,朦朦朧朧,似月光下貝多芬的協奏曲。遠處的君山島似女子在棋盤下的一粒黑子,看似無心實則有意。一絲,兩絲……縷縷陽光喚醒了小憩中的女子。零星的鳥鳴、沙洲上隨絲絲微風輕輕搖曳的青草做著早操都在催促著女子睜開她的眼。這是,她瞧見了我。她柔聲說到:“千百年了,終於有人聽我說話了。我歷經了多少年的滄桑,經歷的多少曲折。但我知道,時間只是丈量的尺度,我依舊是我。我喚來了飛鳥,喚來了岸芷汀蘭,還創造了一座小島。千百年了,人們對我有褒有貶,有喜有懼。但,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我只想堅守自己的本性,好好地存於歷史之中,因為我相信,我認為美的,一定也有其他生物認為美。天地之大,何愁知己?

心中充滿震撼。對呀!我們何必為他人而苦惱呢!洞庭氣象萬千,綿延無期,而人類只有一睜一閉數十載,我們何不更加活出自己的風格?這位溫婉的女子,卻有著智者的從容,勇者的無畏。不管歷史的變遷,她依舊美麗著自己的美麗,自信著自己的自信。

(二)聽磚

一邊走,一邊撫摸著城牆上粗糙不平的青磚。手上的每一寸肌膚都貪婪地感受著每一塊青磚的每一絲文理。這時,一陣談論聲傳入我的耳朵,俯下身來仔細聽,發現是城磚在說話。他們告訴了我兩個文人的故事。一個,端著酒杯,搖搖晃晃地扶著城牆走著,一邊走一邊口中唸唸有詞。突然,立住,隨手扔出酒杯,大喊著“有了!有了!”一旁的童子立馬遞上吸吮飽了墨汁的筆,眼中透著欣喜之色。只見那文人在牆上揮墨,一氣呵成,寫完停筆,仰天大笑著離開。後人讀了他的詩,覺得喚他“詩仙”才勉強配得上他。另一位則是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走著,渾濁的雙眼死盯著遠處的洞庭不放,慢慢地,一滴滴淚珠落下。回頭,上草船,顫抖的雙手在一張破損的紙上傾訴著他那破碎的盛世天朝,破碎的家。後人,稱他為“詩聖”。我想,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詩詞雖美,但無論後人怎麼評說,其中悲歡,誰會真懂?倒是這些青磚,千百年來保衛著岳陽城,堅守著崗位,不得不讓人心生敬佩!走著走著,耳旁的聲音漸漸小了。緩過神,抬頭看見一棟古色古香的房子。帶著好奇,跨過高高的門檻,穿過斗折蛇行的廊道,走過碑林,一座青磚墳便是盡頭—呵!真有點像人生。看看墓碑,“小喬”兩字格外顯眼。“哦,大都督的夫人。”我話音剛落,幾句詩詞便飄入我耳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塊磚說完,另一塊磚繼續說:“當年,戰亂已平,夫人每天都看著大門,盼著她的周郎歸來。但等來的,卻是一具屍骸。她在悲哀中度了餘生。死之前口中還唸叨著‘瑜’。可惜,紅顏已逝,現在也只有一?g黃土了。千百年來伴著她的,不是她的公瑾,是我們這些佈滿了青苔的磚。”

我呆住了。現在我的頭腦中想的不是太白,不是子美,也不是小喬,是那些默默無聞的磚們。他們堅守自己的崗位多少年了?百年?還是千年?他們任風吹雨打,任青苔滿布,忠於職守。我們,恐怕沒有幾個人的詩詞造詣可追上青蓮工部吧?也沒有幾個人的美貌可與小喬並肩吧?但我們可以做一塊青磚,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絲不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平凡中偉大,在偉大中平凡,做自己分內的,管他是春夏還是秋冬,管他是嚴寒還是酷暑,管他是戰亂還是太平。

我悄悄地走了,而磚,還在。

(三)聽樓

踏著硃紅的木梯向上走著,看見塗著新漆的木樑上,後人雕滿了飛禽走獸。嶄新的琉璃瓦上反射著正午毒辣的太陽光。我心裡,充滿著失望與不甘。難道這就是我心中嚮往已久的,充滿了歷史厚重感的岳陽樓嗎?正有氣無力的向上爬,“你錯了!”這一聲如巨雷,將我拉回現實,我四處張望,卻尋不到他的身影。“我可沒有逝去!我已是一種精神。我已經不是一個死的建築了!”不是建築?是精神?不解,疑惑。抬頭,見《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恍然大悟。古時騰子京雖被貶,卻不忘自己依舊是大宋臣子,造福一方;今有錢學森在他國雖有安逸生活,卻未忘自己百廢待興的祖國,過程雖艱,生活雖苦,悔嗎?不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則岳陽樓代表的精神—憂以天下,樂以天下。

心懷天下,這種精神何其可貴,可敬,可贊!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正是無數人的這種無私奉獻,才有了今天的美好與繁榮!

“自古湖湘多才俊。”我們,湘楚大地的驕子,須有洞庭的自信,青磚的堅守和岳陽樓所代表的無私。

遊岳陽樓 篇13

寫景作文 ,812字

去年中秋,我們全家去岳陽,我便深深地愛上了那個地方。我愛那裡的名山——君山,我愛那裡的名水——洞庭湖,也愛那裡的名樓——岳陽樓。

當我踏進岳陽樓景區的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高聳著的四根柱子,樓頂金碧輝煌,遠遠相望就像一隻凌空欲飛的大鳥,尤其雄偉壯觀,直立在四周的柱子,每一根上面都刻有精美的畫作。

我們沿著青石路來到了岳陽樓主樓前,我立馬被那雄偉的氣勢震住了。進入主樓內,我一眼就看見嚮往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上面刻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也正是這句話使得岳陽樓名揚天下。在樓的四壁,掛著許多木匾,都是古今名人留下的佳作。牆的旁邊有一段樓梯,直達二樓,樓梯全為木頭所制,扶手頭雕有一隻兔子,我順著樓梯爬上二樓,我發現二樓的裝飾更華麗,處處刻著墨客文人的名人佳句,傾訴者人們對岳陽樓的讚美之情。樓頂上有漂亮的花紋,陳列著作者范仲淹《岳陽樓記》的真跡。

通過狹窄的樓道,我們終於登上了頂樓,頂樓陳設比較簡單,但卻是岳陽樓中最精緻、最美的一層。牆上掛著一幅李白的對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開啟頂樓的木窗,便是綠如翡翠的洞庭湖景色盡收眼底,水天一色。這裡是觀賞洞庭湖的最佳地點,從窗戶放眼望去,湖面波平浪靜,一望無垠,幾隻沙鷗在空中飛翔,時而俯衝下來,橫掠水面,給迷人的洞庭湖又增添了幾分愜意。湖面上各種船隻川流不息,在每一隻船駛過的地方,都濺起一道道波紋,遠處就是被人比喻為“白銀盤裡一青螺”的君山。面對如此壯麗的湖光山色,已使我如痴如醉了。

“洞庭天下湖,岳陽天下水”。這如詩如畫般的仙境,叫人為之傾心動容,讚歎不已。更讓人敬佩的是古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到今天仍值得我們傳頌。

岳陽樓的樓梯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5字

我去過湖南很多地方,比如韶山、嶽麓書院、橘子洲,但最喜歡岳陽樓。

走進岳陽樓,你會發現它其實並不高大,也沒有那麼豪華,相反它古色古香。

就拿裡面的梯子來說吧。除了做梯子的樹木可能不同以外,它幾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這個梯子普通,顯得結實,走上去有嗒嗒嗒的腳步聲,讓它有了一種不同於現代美麗。那又是什麼樣的美麗呢?古樸自然的美。

當你踏上第一步時,你會感到一種腳踩空的感覺。因為木板不同於水泥,是空心的,而水泥是實心的,踩上去有一種不同於水泥樓梯的聲響。它不是那麼現代化電梯也不是水泥樓梯,這是獨有的美呀!

用手去觸控那欄杆時,摸著的感覺卻很光滑,像一條條絲綢,又長又滑。可是那一抹暗紅的反射與絲綢的結合,又是新的美。當陽光反射到上面時又是暗紅的反射於絲綢的結合,似乎更美了。

在欄杆的盡頭與結尾上都有一個小東西,那又是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好像是一隻類似狗的東西,那個東西顏色似乎有一點掉色。它要麼就站在欄杆的最頂部,要麼就站在最下方,看它那樣子似乎在對什麼人喊叫一樣,凶猛的身子彷彿要朝你撲來一樣。

岳陽樓的樓梯,沒有半分豪華,有樸素的美!

岳陽一日遊 篇15

記敘文 ,923字

今天,爸爸媽媽說要帶我去岳陽玩,我開心地一蹦三尺高。我打電話叫弟弟、姑父和姑姑一同和我們去岳陽玩。很快我們就開著車子出發了。

一路上,我看見了綠油油的小草和紅豔豔的小花,還看見勤勞的小蜜蜂和辛勤的老牛,還看見漂亮的蝴蝶和美麗的蜻蜓在金燦燦的稻穀上嬉戲、玩耍,像一對非常好的朋友。

終於了岳陽。我們先去岳陽樓。首先來到岳陽樓的下面,我看了看,哇!有三層樓,我先到入口處,守門的人要我穿上鞋套,我穿上鞋套就像穿上了溜冰鞋一樣非常的滑,一樓寫了《岳陽樓記》的文章。接著我又去了二樓和三樓,我到了最頂層,眺望洞庭湖,洞庭湖的水和天融在一起,都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真不愧是海天一色啊!我在那裡看洞庭湖,跟本就看不見它的邊際,真不愧是我國四大湖之一啊!

接著我們來到第二個景點—有名的洞庭湖大橋。洞庭湖大橋全長7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橋。過了洞庭湖大橋,我們又來到了君山公園的猴山。一進入猴山,我就躲在爸爸的後面,生怕忽然哪隻猴子跳出來……其實啊,真正的猴子還在山下,我急忙跑到山下一看,這裡的猴子還真不少,1,2,3……15只,這裡有15只猴子。遊客丟一些橘子、牛奶之類的東西給猴子,有一名遊客手裡拿著一瓶飲料,一隻猩猩看見了那瓶飲料就想喝,抓著他的褲子叫,他只好把飲料給了猩猩,猩猩一把奪去飲料,用嘴咬著瓶蓋,用手扭開蓋子,“咕嚕,咕嚕”地把整瓶飲料都喝了下去,逗得遊客們哈哈大笑。這時,有一隻小猴子跳到水裡游泳,開始,我為那小猴子擔心,之後我就不擔心了,原來猴子象我們人類一樣也會游泳。

後來,我們來到最後一個景區,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兒童遊樂場”。遊樂場熱鬧非凡,彷彿一個菜市場。我對爸爸說:“爸爸,我想玩一下高空飛輪。”爸爸爽快地答應了。我問弟弟敢不敢去,弟弟說:“敢!”我們坐上高空飛輪,管理員給我們繫好安全帶,開起開關,高空飛輪慢慢地轉起來了,接著越轉越快,越轉越高,在我旁邊的弟弟嚇得哭著喊著:“媽媽救命,快來救我!”完全沒有了剛才踏上飛輪時的勇氣。而我則閉著眼睛,任飛輪帶著我旋轉,只在最高的地方,偷偷睜開眼往下一看,哇!真高啊,就像真正在天上一樣。

天色慢慢暗了下來,我們也坐著車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今天的岳陽一日遊玩真開心啊!

只有陽光記得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9字

早上起床,正在洗漱,看見了一縷陽光從窗中的細縫中投射進來,那光落到我手上,我好奇地和它走著。

陽光跑到了竹林裡,那是停車場邊的一塊小地。裡面栽了大大小小的竹子,竹林裡又有兩顆柳樹,在那裡不屈不撓的生長著,裡面還有四張凳子,便成了一個園子。這裡的人,也很多,有老有小,這兒可以在竹陰下看書,也可以和朋友聊聊天,看看那紅紅火火的蘭粟花。

漸漸地陽光走了,走到了一個賣煎餅的人身邊,那賣煎餅的攤位就擺在十字路口。四塊錢一個的煎餅,現在漲到了六塊錢,我也會常常去買上一個,日子久了,就和賣煎餅的大叔熟了。他經常向我點頭微笑,他的攤子也會常常擺在學校門口,上面撐著一把大雨傘。我們還沒放學時,他就閒著,時不時地把雙手插在那綠色的衣兜裡,看一看街上的風景。有一次,生病,沒去上學,幾天沒見。後來,病好了,手裡攥著六元錢,去那裡買煎餅。他見到我,問:“幾天不來學校,病了?”我自然回答,“是的。”這小小的對話,心裡卻萌生出了淺淺的暖意與歡喜。

那陽光,似乎喜歡上了那在門口盛開著的紅葉子花。花開了,那紅透了人心的花,讓你不容忽視。我們一群人,常去那裡摘花,非常壯觀,樹上長著紅葉子花,地上落著紅葉子花,我們的脖子,身上全是紅葉子花,然後再抓上一把,往天上一撒,滿天都是紅葉子花,嘴裡還在喊著:“下雨嘍!下雨嘍!”那滿臉的歡喜,就是那紅葉子花給的最好禮物吧!

一年又一年,許多事,我忘了,你忘了,他也忘了,但是隻有陽光在看著,在記得。

岳廟遊記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0字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早就耳聞岳家軍的勇敢事蹟和岳飛的能言善戰,今天我們來到了岳廟秋遊,在那裡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感悟到了一些道理。

我來到岳廟門口,那大門古色古香的,一根根紅色的柱子像一根根血管,它告訴我們,雖然岳飛本人已經死去,但他的血液如同在我們的血管中流淌,也就是說他的信念,從不可能從我們心中消失。

我們走進岳廟,一眼就發現了路旁的香樟樹。它們蒼翠欲滴,高聳入雲,彷彿在訴說著岳飛的一生。樟樹林前有一個香爐,既光滑又漂亮。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大殿,旁邊還有東殿和西殿。正殿有一座岳飛坐像。只見岳飛頭戴紅纓,身穿螟袍,腳穿雲靴,一手握拳,一手按劍,威風凜凜地坐在那裡。西殿坐著牛皋,東殿住著張憲,它們都是岳飛的左膀右臂。再往裡走,我們看到了岳飛親筆書寫的字帖,字寫得蒼勁有力。最後我們來到了岳飛和他的兒子岳雲的墓前。哎,那個遺臭萬年的秦檜真是心狠手辣,他竟然指使宋高宗將岳飛處死,太可惜了,岳飛這時才39歲呢!

我們一定要學習岳飛英勇無畏的可貴品質,長大後為國家出一份力!

岳陽之旅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9字

上週,我們一家人去了湖南嶽陽。

我們首先來到了位於岳陽市中心的巴陵廣場。為什麼這個廣場叫巴陵廣場呢?知識淵博的姥爺告訴我,岳陽古稱“巴陵”。一進廣場,我就看見一尊名叫“后羿斬巴蛇”的雕像。它約有15米高,用神話傳說詮釋了岳陽城市“巴陵”稱呼的由來。相傳,后羿曾經在洞庭湖斬斷了巴蛇,在此積骨成丘陵。廣場周邊是稀疏的草地,還有零星的小花,美麗極了!廣場分為兩級,向西逐漸降低,廣場到一級平臺叫“巴陵大臺階”,人們可以在此觀湖賞景,十分方便。

從巴陵廣場出來,我們沿著八百里洞庭,邊走邊玩。一路上,我們經過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石碑,每一塊石碑都是一段悠久的歷史。因為是冬天,沿途沒有什麼鮮花,不過湖畔有很多垂柳,葉子還沒有掉光,它們的枝葉隨風飄蕩,像一個個婀娜多姿的姑娘翩翩起舞。

繼續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馳名中外的岳陽樓。岳陽樓一共有三層,每一層裡都有古代留下的詩文,記敘著一段段不同的歷史故事。媽媽告訴我,宋代的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陽樓記》曾吟唱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和我之前去過的黃鶴樓外形各異。黃鶴樓有五層,八個角,而岳陽樓只有四個角。在岳陽樓上遠眺,可以望見一望無垠的洞庭湖,真是水天一色,別有一番景緻。湖中心有一座小島,叫做君山島,也就是劉禹錫筆下“白銀盤裡一青螺”中的“青螺”。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的巴陵廣場、洞庭湖和岳陽樓景色優美,很值得一去。如果你有時間,不妨去看一看!

觀望海樓記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63字

這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

城東小學經東校區精心組織了一次有趣的“鳳城漫步”,這是為了讓我們細細領略家鄉的風景名勝,激發愛國愛家鄉之情。此次活動的目的地泰州遠近聞名的望海樓。

我們步行從學校出發,一路上大家都很激動,談笑風生,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望海樓大門口。

我仰頭望著油漆大門,只見左右分別寫著“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上匾寫著“江左勝境”等十二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自豪感油然而生。

步入大門,我們就邁進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各種各種的花匯成的“花海”引入眼簾,歎為觀止;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歡迎到訪的“遊客”;河塘邊的小橋,高處瀉落下來的流水,不禁讓人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美好境界。

沿著一條羊腸小道,我們來到了一尊高大的雕像目前。這是後人為紀念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所塑。雕像前面有一塊臥石,上面刻著范仲淹說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表明了范仲淹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用心學習。整座雕像位於文正廣場正中,它前面是文會堂—范仲淹與滕子京會見文人墨客的地方。

欣賞完文正廣場,我們立即向本次漫步的主角—望海樓進發。

我們來到望海樓前面的中心廣場,向北仰望望海樓。只見重簷歇山頂,上面蓋著黑褐色的琉璃瓦。望海樓從底座到頂層共分為四層,總高度31米,內部總面積達21265平方米。它位於古城東南角上,東臨護城河(鳳城河),雄偉壯觀。

我們步入望海樓入口處,無不為一幅大型鎦金漆器圖—《重修望海樓記》所折服,這是由范仲淹的第28代子孫範敬宜所畫。

進了入口,繼續往前走,出現一幅高4米35,寬10米02的大幅壁畫—《海天旭日圖》。它描繪的是望海樓前波濤洶湧的景象,預示著泰州的蒸蒸日上。我們隨後把望海樓內部都參觀完畢,增長了不少見識。

後面我們又參觀了“世紀寶鼎”、“宋城古涵”、“古城池地雕圖”、“碑苑”等多處景觀,大家無不滋滋稱讚,為家鄉的美自豪,更加激發努力學習的豪情,為建設“高富美”的新泰州添磚加瓦。

夕陽西下,鳳城河畔波光閃閃,呈現一番美好、迷人的景象。

時間飛逝,轉眼間,“鳳城漫步”研學旅行活動接近尾聲了,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望海樓。

這次活動,令人難忘,大家都期待下一次的“漫步”。

遊黃鶴樓記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856字

期盼已久的國慶假期終於到來了,10月2日,爸爸媽媽按照約定,帶著我一起去遊覽了“天下江山第一樓”之黃鶴樓。

萬里晴空,驕陽似火,整個景區人山人海,走到哪裡都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我們排隊買票、排隊安檢、排隊進景區、排隊登樓、排隊拍照,有景區工作人員引導,秩序還是井然有條。我心想:我們是來看黃鶴樓呢,還是來看人從眾呢,拍的照片裡都擠滿了人!

進入景區,我看到了兩座古色古香的樓閣,一座是黃鶴樓,另一座是白雲閣,邊上還有小的亭臺、寶塔、軒廊和牌坊。在留影拍照時我發現了黃鶴樓樓外有一隻仙鶴栩栩如生站立在龜和蛇背上,爸爸告訴我,這就是黃鶴樓裡吉祥三寶的“黃鶴歸來銅雕”,都是用純黃銅鑄造的,我突然想起了詩人崔顥的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們本想去登黃鶴樓的,但是看著登樓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超長隊伍,都把大路都圍得水洩不通,我們就改變了計劃路線,先去遊覽白雲閣。

白雲閣的遊客也真是不少,但總算比黃鶴樓少一些。我們排著隊隨著人流進到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樓的岳飛生平大事蹟展,介紹了民族英雄岳飛的抗金北伐和精忠報國的故事。原來這裡曾經是岳飛大將軍帶領岳家軍駐紮的大本營和北伐基地。我在牆上看到了岳飛的詩詞《滿江紅写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我感受到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質,我們要學習岳飛大將軍民族節氣和愛國主義精神,珍惜時光,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我們接著爬上了二樓三樓,書墨紙硯香伴著陣陣的涼風沁人心脾,吹散了炎熱,原來白雲閣的名字是來自“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詩句。登高望遠,四處眺望,景色盡收眼底,視野瞬間變得開闊敞亮了許多,爸爸指著遠處的大橋告訴我,那就是武漢長江大橋,是同時通鐵路和公路“萬里長江第一橋”,連線大橋兩邊的是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站在白雲閣裡看黃鶴樓和邊上的風景,別有一番風味。“孤帆遠影碧空盡,未見長江天際流”難怪大詩人李白也在黃鶴樓寫下很多千古名句。

黃鶴樓,我湖北老家的風景名勝和歷史文化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