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古巷徵文相關作文20篇

尋訪古巷徵文 篇1

國二作文 ,5965字

【篇一:古巷依舊】

揚州古鎮,是江南的一大水鄉。那兒,橋美,水美,巷美,單單只是圖片就讓人無比嚮往。

剛進古巷,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涼爽,本來外面陽光刺眼,熱得出汗,可前腳一踏入狹窄而幽長的石磚小徑,那些令人煩躁的情緒便在一瞬間消失不見。古巷裡很安靜,偶有知了的叫聲混著風聲,像一首安眠曲。一戶人家門口還坐著一位老人家,坐在一把有靠背的小木椅子上,環著手臂,垂著腦袋,一點一點地在打瞌睡。聽到外面走過的腳步聲,也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淡淡地看了我們一眼,繼而又低下了頭。

沒走多遠,就看見了楊橋的代表—石橋。不過橋的這邊有一間大屋子敞開著門,門口還有一個類似於報亭的小屋子,在周圍都是木門緊閉的小房間中,十分顯眼。進門一看,呵,原來是一家劇院啊:一座紅花轎擺在房屋正中,轎子後方有輛獨輪車,輪子旁一左一右地放著嫁妝,是兩個皮箱子,還用大紅帶子打出一朵紅花,十分喜慶;屋子後面是一個舞臺,因年代久遠,木板上有好幾個洞,都是因為發黴塌陷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腐爛的味道,被爸爸稱為“歷史的味道”。屋子一側擺著三個鐵衣架子,上面全是鏽跡。看來,門口報亭似的小屋子就是售票亭了。閉上眼睛,彷彿還能看見數年前點場景:大廳中間擺滿了長椅,坐著的大多是買了票進來的,也可能有滑頭點的人,趁檢票員不注意溜了進來。兩側的衣架子這時全在後臺,戲臺子一側,坐著敲鑼打鼓的老先生,中間的演員正繪聲繪色地表演著,後臺有的人濃妝淡抹,準備上臺……

出了劇場,向橋那邊走去。跨上石橋的樓梯一步要邁很遠,但一層與一層只有十釐米的高度差距。橋中間,有一個正方形的石塊,石塊正中間有一個突出來的圓點,拳頭大小。爸爸見了,下了橋去問旁邊的老人家,他的貓十分乖巧地趴在他身旁。我和弟弟不禁蹲下身子,我伸手撓了撓它的小腦袋,沒想到它不但沒跑掉,反而愜意地眯了眯眼睛。弟弟先和小貓握了爪,又去碰了碰它直豎在空中的尾巴,然後又學我撓了撓它的腦袋。許是弟弟碰了它的尾巴惹怒了他,它竟然一下子就咬住了弟弟的食指。我心裡慌了一下,可弟弟卻笑著抽出手,說:“一點兒也不疼。”還給我看了看他的食指,果然,上面除了小貓的口水亮晶晶的,其他什麼都沒有。古巷的貓如此溫順不怕生,咬人竟然也那麼輕柔,那這裡的人也一定十分溫柔寧靜,待人有禮。

古巷裡還有許多點設計令我讚歎不已:一線天、木船、一米碼頭……我們走到一個碼頭的時候,正巧碰見一個老婆婆旁邊放著一盆衣服,蹲在水邊,洗著衣服,看見我們還朝我們笑了一下,繼而又低下去洗衣服了。這兒的人雖然也用著一些現代的東西,但他們的心依然像這裡楊橋的水,寧靜,安穩。

世界雖變,古巷依舊。

【篇二:尋訪古蹟】

在江西贛州每日在城市的喧囂中,有這樣一條古巷寧靜而又莊重的矗立在老城區中。倘若你站立在在這條古巷中,便彷彿看見了曾經的繁華,踏上由青石板鋪成的道路,就宛如回到了從前。但是現在一切如往昔一般,靜謐而又古老。只可惜在城市的變更中,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繁榮與昌盛。這就是中國古巷之一灶(皁)兒巷。

煙雨朦朧之際,撐一把油紙傘,漫步在灶(皁)兒巷中,聆聽著雨水在傘上訴說著它曾經的繁華歷史,“淅瀝,淅瀝”,雨滴們又在感嘆著它失去往日的光彩。此刻,閉上眼,好似望見穿皁色衣服的衙役人員,聽到衙府升堂的情景,那一聲聲的“威……武……,威……武……”即震懾了在場的犯人,又讓人感受到縣老爺的威嚴與公平公正。也許正是有了兩袖清風的廉官,灶(皁)兒巷才會在歷史中綻放著自己的光彩。

不遠處,有路邊小販吆喝的聲音。糖葫蘆的絲絲甜味迎面撲來,街上的算命先生,向路邊的行人標榜自己是神算。胭脂水粉店門口,姑娘們在仔細挑選合適自己的胭脂和眉筆。要說到會館,就不得不提到筠陽會館,館內的18間客房門楣分別刻有福、壽、祿等吉祥文字作為房號,各地的遊人住進有如此吉祥寓意的客房,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種自己的房間在保佑自己感覺。

層層疊疊而又錯落有致的風火牆,讓灶(皁)兒巷顯得有層次感卻不失美意,房屋上大大小小的鏤花、飛簷、花楣、雕窗讓人不禁感嘆古代建築的美輪美奐,與手工藝人高超的手藝。

如今,在贛州凡是上了年紀的人,看到灶(皁)兒巷便會喚起兒時的記憶。它承載的不僅是宋代到清代人民生活的縮影,而且還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與老人兒時最珍貴的記憶。

【篇三:古巷悠悠作文】

蘇州,一座以園林聞名的城市。各個大大小小的園林成了蘇州標誌性的名片,相較而言,那些藏於城市中的古巷便不是那麼顯眼了。

它們歷經風霜與苦難,有的早已在歷史的車輪滾過時化為塵土,有的在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時消失,還有的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已經找不到一點原本的面貌……相較於這些命途坎坷的古巷來說,懸橋巷則幸運得多。青磚白牆猶在,小巷悠悠,寧靜依舊。

懸橋巷內曾經住過不少名人,明代高士徐波,舉人朱綬世,狀元洪鈞,現代著名中醫錢伯煊……時間如流水,曾經住在懸橋巷中的人們有的早已不在,那些青瓦白牆卻記憶著一切。葉聖陶從小生活在巷中潘家堂西,與顧頡剛一同在張傢俬塾上課。顧頡剛和葉聖陶從小便是同窗和近鄰。兩人從小便十分聰穎,顧頡剛在8歲便通讀《四史》,而葉聖陶更是在7歲時便通讀《四書》《詩經》《易經》,8歲時已經能用工整的小楷書寫三百字的文章了。或許,他們在孩提時曾經揹著書包,嬉戲玩鬧;或許他們曾經在巷內慢慢走著,鞋底叩擊著青石小路;或許他們曾經在巷中清代藏書家黃丕烈的藏書閣中翻閱古籍;又或許他們曾經坐在私塾中仔細聆聽先生的教誨;又或許……也許正是兩人的互相影響和環境的薰陶,葉聖陶成為了著名的教育家,而顧頡剛也成為了著名的歷史學家。正是這條古巷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人才。仔細聽,幽深的小巷中彷彿還傳來了著若有若無的朗朗讀書聲。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孩童早已長大,成家立室,兒孫滿堂,步入知天命的古稀之年,而古巷卻一成不變,保留著原來的舊貌。她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注視著一個又一個棟樑的成長;她用青瓦白牆,篆刻了最美麗的故事;她用那亢長的巷道,儲存著最溫暖動人的詩篇……

悠悠古巷,古巷悠悠,歲月流轉,古巷猶在。

【篇四:尋訪古蹟】

皁兒巷的路不曾規律過,好似是古人有意為之?—亦或是古人偷懶的?哈哈,我不由得笑了笑。這巷子處處露露著一股濃郁的厚重感:石是宋時的,磚是明朝的,瓦是清代的。它讓我依稀模糊的看到了從前:一排身穿黑衣的衙役面容莊嚴肅穆,行動迅速的穿過小巷,而旁的人則噤聲不語。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啊!

我的手緩緩地撫摸著這古巷的牆,我蹲下來嗅著這路,這裡的一草一木無一不是在給予我回憶、思索和傾訴。

風悄悄的滑過我的勃頸,天有些涼了,我裹緊了衣衫。卻想:你是否也會感到冷呢?我想不會吧,皁兒巷,對吧?你屹立在江南泥土之上,度過千年春秋,感受寒冬臘月及烈日當空,你不曾言語,但我卻聆聽你的心聲,對吧?

我知道你的想法,我知道你的滄桑,我更知道你的……驕傲!所以,就這樣,我就慢慢的來到你的身邊,去觸控歷史的細節,去想那千年滄桑,去尋找你心古老。我尋找著,我探索著,但卻發現你我之間還有一層薄膜。

我無法透過它,你卻也不願打破它。我瞭解,你有你的自豪,你不願我用現代的氣息來點汙你,但我一定會尋訪你的內心深處。

路很歪,我好似跌撞的走著,遐想著,心中也走過漫漫長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突然吟誦著。

而在這恍然之間,我感覺那個膜已然消失了。啊!那就是你的面目—皁兒巷!我尋訪的古巷!

“皁兒巷,你不會孤單了,你有我了。”我笑了。古巷,我已尋到了你!

【篇五:三坊七巷】

要說什麼叫三坊七巷,其實指的是三個坊和七條巷。巷是什麼?就是屋子之間的通道比街道窄,有的地方叫衚衕,在福州也叫弄。坊是什麼?坊是人們的住宅區。

節日的三坊七巷果然人潮如織。修葺一新的南后街仍盡力地保持著歷史的風貌,原木本色的古民居毫不張揚,臨街的店鋪也透著家常的氣息。深褐色的木窗櫺甚少華麗的雕飾,你會覺得:這古樸的窗櫺,有濃濃的墨香、詩意,有淡淡的空靈,又有一些無法觸控的凝重,宛如一幀珍藏許久的藝術珍品,你只有細細的回味,才能品出個中滋味。老福州的韻致,就在沿街的一方石頭,一口小天井,一扇小窗中滲出來—溫和醇厚,毫不張揚。

來到了安民巷,聽說安民巷還有個故事呢!以前,外國(古代的時候中國分為好多個國家)打到我們國家的附近,老百姓們都害怕極了。於是,外國派了一名士兵在這條巷門口貼了一張安民告示:老百姓,你們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們的。老百姓這才放心。於是,後人就給它起名字叫安民巷。

我在郎官巷南側的二梅書屋逗留許久:當我抬起腳,跨過那高高的門坎時,內心不禁生出一股敬畏,這是清代翰林林星章先生的舊居。木質結構的書屋,不是高堂大屋,但每一處都流露出古時文人學士的風雅。一間間大小不一,格局各異的書房,或由小回廊相連,或隔著小天井相望,但皆樸實無華,就連廳堂也沒有什麼特別耀眼的擺設,似乎把所有的堂皇都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樸實無華到極致。

走出二梅書屋,心卻仍在裡面繞不出來,直至走到緊挨著衣錦坊的黃璞故居前,才被這另一種迥異的建築喚醒。這黃氏故居,是左右對稱、前後推進的格局,顯出一種別樣的整齊,處處透著無聲的端莊,莊重而不失精巧。一進一進的房子像串葫蘆似的,每一進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連線,而每一進的大廳、廂房、耳房、書房、起居室、天井,迴廊,各有各的情致,又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故居的每一進都是以大廳為中軸,井然有序地左右鋪開,層層推進。緩緩地移動腳步,往昔的繁華也恍若在眼前晃過。

“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號稱明清古建築博物館的三坊七巷,曾經滋養了多少將相之才,曾經匯聚了多少時代風雲,無須太多的史料,單從坊名、巷名,就可窺視它曾經的風姿和榮耀。但多少翻雲覆雨的故事,多少風雅迷人的傳說,都付與春風一笑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徜徉其中的物是人非之慨嘆,想來古今無異。

【篇六:青果風韻】

城市裡,大街上,高高的樓,密密的人,透著絲絲喧鬧,使我煩躁的心,時時不能平靜。

我獨自漫步在青果巷內,那青瓦白磚的風韻,卻深深融進了我的心。城市裡這小小的一隅,如一徐清風,在我心中久久盪漾……

這彎彎曲曲的路,透著幾分滄桑。彷彿眼前有位丁香般的女子,撐著把油紙傘,走在小巷裡。一股江南的風韻,似從我心底油然而生。江南的水,江南的路,在我心中浮現,在

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騰空而起。我抬起頭,仰慕的望著這浸透著江南風韻的青果巷,這典雅的青瓦白磚,似是一種力量,驅使著我的心,使我用心再看看它—青果巷。

我循著江南的氣息,悄悄地邁著步子。生怕我一用力,打破了這安詳的寧靜,打破了我心中久久漾起的青果風韻。石子路整齊的鋪著地面,青色的鵝卵石打著迴旋,巷子的深處,送來徐徐微風,浸透著典雅,揉進了花香,我陶醉地吸了一口氣,想要把這青果古巷的靜美,吸入我的鼻腔,融進我的心房。隱隱約約,我好像迷戀上了什麼,那是一種少女的柔美,麻酥了我的全身。我似乎愛上了這種淡雅的青果風韻……

柔美的風韻迷醉了我的雙眼。卻在巷子深處,傳來了幽幽清香,我循著香氣,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路邊的垂柳披下了她細長的柳枝,好似少女的長髮,溫婉,迷人。這淡淡的清香中透著花的味道,沁人心脾,卻不濃郁,清秀脫俗。花香不怕巷子深,風裡帶著花香,送到了這裡。我不禁仰望那巷子深處,也許,那裡真的有著一位丁香般的女子呢。

我踏著清香走在青果巷內,不禁細細採擷那抹青果風韻,品味它那斑斕悠閒的縷縷芳香……

【篇七:尋訪古蹟—青果巷】

我誕生於常州,而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一條巷子—青果巷。

常州是江南水鄉著名的歷史城鎮之一,至今約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時期的遺存十分豐富。而青果巷則是常州市區儲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巷。

住在常州的人們肯定都來參觀過這麼一條古巷,也領略過它的風采。它是常州市的歷史風貌精華所在,但凡入過這條巷子的人們肯定都知道,它不僅保留了不同時期的一些歷史遺蹟,還保留了許多傳統的建築以及某些名人的故居。在這條巷子的旁邊是一條古運河,運河上架著一座小橋,我第一次來時,還稱它為小橋流水人家呢!

我的學校就在青果巷旁邊,每天上學放學,走過最多的一條路就是青果巷。

一進入青果巷,一種江南韻味就映入眼簾。到處都是黑白的簡約風格和實木門檻。當然也有矮小的屋門,每次,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到處張望。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四合院,雖然沒有進去過,但卻在門縫裡看過好幾回。它是一個經典的黑白四合院,它有著很高的門檻和屋簷,裡面的空間也十分的大,一看就是個大戶人家。每當我從這家門前走過,都忍不住多看幾眼,目睹它的風采。

青果巷,一條古巷……

【篇八:臨海紫陽街】

前陣子,我和父母一起去了浙江遊玩。人們都說:去了浙江,風景是要看的,菜系是要嘗的,古街也是要去的。我聽了十分好奇,什麼古街這麼知名?居然都成了必去之地?於是,懷著好奇,我們前往了浙江第一古街—“臨海紫陽街”

一到古街,還未進入,便感到自己彷彿穿越了時空:窄窄的街道是有青磚鋪成,點點青苔隱藏其中;兩旁的老房子都是灰牆黑瓦,透著古樸寧靜;那木質格子窗戶、那飛翹的屋簷、那笨重斑駁的大門、那小店門口隨風輕飄的幡?無不顯露這古街的古老而神祕的氣息。

懷著靜穆小心的心情緩緩進入古街,沒想到古街並不“老態”,而是處處透露著“生機”呢。你看,兩旁的老房子都被開了各種各樣的店鋪,有賣傳統物品的,有賣各種小吃的,更是有好多古代賣手藝的如捏麵人、畫糖人蔘插其中?我目不暇接,好生興奮。這時,我突然發現有個白髮老者靜靜的坐在街邊自己的一小塊攤位邊,正全神貫注的畫著糖畫。只見他一手拿著一隻長柄勺子,舀了一小勺糖漿,然後慢慢傾倒在鋪著的糖衣紙,邊倒邊做畫。少頃,一隻栩栩如生的龍欲騰空而起,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啊!而整個作畫過程,老者是一氣呵成,運勺如飛,龍的線條粗細有致,糖漿最後一點恰好就倒在了龍的最後一筆,不多不少,完美至極!這哪是食品?這分明就是珍稀的工藝品。趁著人少,我厚顏提出讓我一試,老者居然同意了。本來自以為在一旁看了好久,自己也應該掌握要領了,沒想到真正自己操作起來,這個拿勺子的手居然顫顫抖抖,倒出的糖漿忽多忽少,導致龍的線條雜亂無章,簡直就是畫了個“四不像”。唉,看來,任何看似簡單的事都是需要長期鍛鍊,經過不懈的努力,在恆心和毅力中才能達到目的,不然,就只會像落得個“三腳貓”“四不像”。

臨海紫陽街,是個有著大氣古樸而又蘊含活力,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願走出的古街?我喜愛它,不僅是因為它獨特的美,更因為那裡有個老者教了我一課。

尋訪古樹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5字

在古色古香的古玩市場,有三棵古樹堅強地矗立了六百多年,這是三棵銀杏樹。

還沒有走進去,就看見了銀杏樹繁茂的樹枝。走近看,大樹非常粗壯。普通的樹,一個小朋友就能抱住它。而這幾棵銀杏樹,至少也要三個人才能抱住。這麼高大的樹,能算得上參天大樹了。

據說,銀杏樹有多高,根就有多深,這幾棵銀杏樹少說也有二十多米高,那樹根最少也二十米了。扎得多深呀!真是根深葉茂。現在樹上雖然還沒有葉子,但可想象,再過幾個星期,樹葉一定佈滿了枝丫。

銀杏的樹幹十分乾燥,都已經龜裂了,一塊一塊的,就像老人深深的皺紋。別說摸了,就是看一眼,也知道它十分粗糙。樹皮是灰褐色的,還帶點黑。它們的身上還寄生著其他植物,一些樹枝上布著青苔,還有小草長在上面。甚至還有其他樹在它身上紮了根,是銀杏樹的博大胸懷包容了這些植物。除了銀杏,還有什麼樹能有這般博大胸懷!它們不但要供給自己的營養,還要將營養輸送給其他植物。

繁茂的樹枝有粗有細。數以萬計的小枝密密麻麻地遍佈著,如同一把大傘,遮天蔽日,為人們遮擋陽光的暴晒、狂風暴雨的吹打……樹枝上還有成千上萬的小芽苞,裡面孕育著將來的銀杏葉子。這麼多的芽苞,到了秋天,肯定金黃一片,好像金色的房子,又像金色巨浪。

站在樹下,我彷彿看到了金色的秋天:小扇子般的黃葉落了一地,遠遠望去,宛如一條金子鋪滿的路。樹下,孩子們或奔跑嬉戲,或揀一些好看的樹葉來做樹葉貼畫、樹葉書籤……金黃的樹葉,是城市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愛銀杏樹,不僅是愛它在秋天的豔麗色彩,更是愛它的博大胸懷,愛它對那些草、青苔和常青樹的包容!

尋訪紅色足跡主題徵文 篇3

尋訪紅色足跡主題徵文 ,3575字

【篇一:尋訪紅色足跡】

我們在這個和平時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聽爺爺奶奶講他們以前的艱苦歲月。野菜、玉米、紅薯是他們的主食,玉米粥是他們的飲料,大白菜則是他們的佳餚。聽起來確實艱苦,但他們的上一代卻更讓我們敬佩,那就是革命前輩老紅軍。順著歷史的大潮,我們尋找這紅色的足跡。在我們山東有這麼一個革命老區。今天我們懷著敬佩的心情走進沂蒙山區,追尋紅嫂的足跡,聆聽那感人的故事。

走進常山莊村的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一尊年輕婦女一手攙扶著傷員,一手掀開衣角用乳汁救護的銅像,深深的震撼著我們。這兒保留了沂蒙山區的抗戰古村風貌,房子和牆都是用石頭砌成,有些房子有一百年的歷史了。館內以紅色為主,以文字、圖片、熒屏、雕塑和實物相結合,詳細了介紹發生在這裡的革命故事。看著照片中一位位看似平凡、慈祥的老奶奶,聽著她們的故事卻讓我們肅然起敬。她們除了有明德英、王換於、李桂芳、胡玉萍四個代表外,還有一大批紅嫂典型。有智闖虎穴的劉玉梅、有賣女擁軍的方蘭亭等等。她們送子參軍、送夫支前、縫軍衣、做軍鞋、送軍糧、捨生忘死救傷員,不遺餘力撫養革命後代。她們的那幾句,“最後一口糧,做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衣。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聽著就讓我們潸然淚下。

她們雖然平凡普通,卻幹了出一件偉大的事情,儘管她們大字不識一個,但她們心中有個信念,那就是為革命出一把力,讓全中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有這麼一群紅嫂的支援,才讓我們的戰士們在戰場上英勇的不屈不撓的和敵人廝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我們現在的和平安寧的生活,是革命前輩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我們的國家也慢慢的強盛起來了。我們作為黨的陽光下哺育的花朵,我們應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在當今的和平年代,捨身救人的事蹟也是紅色精神。我們小學生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能夠肩負起建設新中國的重任。讓我們的祖國更繁榮富強,不辜負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今天。

【篇二:尋訪紅色足跡】

五星紅旗是火紅的,國徽是火紅的,祖國人的鮮血是火紅的,祖國人的心是火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龍的象徵,是紅色的象徵。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疆土上,紅軍戰士的足跡深深的印在那曾經被蹂躪過的土地上,二萬五千里長徵,千千萬萬個足跡,牽連著龍族億萬人的心,終將被歷史銘記。

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走過,會看到歷史的凝重,會發現野蠻的殘忍,會領悟南京的傷痕。也許你沒經歷過,但歷史牢牢為你記著,那場滿城風雨的大屠殺。

這是一座類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築,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爛的婦女抱著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長嘯,像在抗議命運的不公。幾個黑字重重地寫在灰色的大理石牆壁上:遇難同胞300000。數字大得讓人震驚,標的很粗,但是感覺卻會萬分清晰,誰會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著多少悽慘無辜的靈魂。你們看一面面雪白的牆壁上,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面,受傷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凌辱的女孩子們,被捆綁著的人們,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嬰兒,還有燃燒著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從照片中走出來。他們的檔案,嚴嚴實實鋪滿館內的牆壁,擰巴在一起。

我更不能忘記紅軍。因為舊中國的解放,就是靠他們打下來的;因為新中國的誕生,就是靠他們用鮮血換來的。中國革命的道路總是漫長的。共產黨人經歷了二萬五千裡的行軍,戰鬥,他們捱餓,受凍,他們穿越了地球上最險峻的峰巒溝壑和荒無人煙的廣闊地區。二萬五千裡啊,我不知道有多遠,但我知道是很遠很遠,遠得那麼不可觸控,不可估量。紅軍啊,你們好像一隻筆,在沒有汙穢的白紙上一點一滴的文字,寫上一大片燦爛的文章。

在臺兒莊,我被哪裡的景物迷倒啦,路邊到處都是綠蔭,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路邊的花朵,嬌豔欲滴,人們在這裡開心快樂地勞作。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戰爭孕育的搖籃,鮮血四濺,血流成河,到處都是屍體。

現在我們只有切身地去感受歷史,回憶歷史,去聆聽那些飽受日本侵掠者欺凌、摧殘的倖存者的含淚傾訴,去聆聽那些真實記錄片的傾訴,才能去了解歷史,認識歷史,看到兩個民族之間無法用時間磨滅的深仇大恨。這個恨,永遠都不能忘記,他們曾經在中國的領土上掠奪財富,欺壓我們的同胞,這個深仇大恨,永生永世都不能忘。

如今中國已經強盛起來了,建立中國共產黨,早已經過去好長時間了。身為黨的陽光下的花朵,我們更應該追尋紅色足跡,弘揚紅色精神!

【篇三:尋訪紅色足跡作文】

我們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是在紅色精神的薰陶中長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為我們換來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的社會我們秉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紅色精神。

中國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簡稱紅軍,全國紅軍發展最多時達到約三十萬人,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的圍剿,被迫於1934年10月撤離中國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

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長征歷時兩年,縱橫11個省份,攻戰700多座縣城,進行了300餘次戰鬥,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犧牲了無數的紅軍戰士。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時,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到半山腰,就冷得瑟瑟發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了,到了山腰,小董看隊員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許坐下去,一滾一百多丈,終於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小董才比我大兩歲,她是多麼勇敢多麼堅強,因為有一個堅定的內心在支撐著,這就是長征精神。對於我們新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揣摩。當然,在新世紀中,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揚,在校園中發揚,在做人處事中發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篇四:尋訪紅色足跡】

題記: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他們的身影……

記得偉大領袖毛澤東曾經說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革命烈士用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他們的生命為我們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而革命先輩們的精神也令人讚歎。

那時部隊進入草地,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隊友就此長眠。

眼看犧牲的同志越來越來多,朱總司令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尋出一些無毒的可食用的野草,以度過飢餓的難關。而張思德在嘗百草的活動中,總搶在他人之前。

有一回,一個小戰士在水塘邊高興地叫起來:“野蘿蔔!野蘿蔔!”張思德過來一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蔔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拔起一根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嘴裡,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頭昏腦漲,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昏了過去。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生命的危險讓給自己。

這種精神讓我們敬佩,讓我們回憶當年紅軍那種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精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當唸到這句格言時,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紅軍長征,我會想到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深深熔鑄於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讓我不禁想起毛澤東主席曾就長征作過的精闢總結"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隊",90多年過去了,長征精神依然鼓舞著我們華夏兒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史雖已過去,但在國際形式日益緊張、天下尚未太平的現狀下,我們依舊更需要虔誠的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勳,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發揚先輩長征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道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寧說過:慶祝偉大革命的紀念日,最好的辦法是注意力集中在還沒有完成的革命任務上。

“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名學生就應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在學校我們應把紅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孜孜不倦的學好每一科知識,用科技來強國,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永遠巨人般屹立於世界強林之列。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 篇4

尋訪膠東紅色足跡徵文 ,1358字

戰爭,自古以來伴隨著硝煙、炮火與人員傷亡。1937年,全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東北打響,緊接著,在1946年,全國人民解放戰爭馬不停蹄地趕來。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誌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中國人民取得大團結!14年的烽火,14年的殺戮,讓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我們要勿忘國恥,重走膠東紅色之路,傳承膠東紅色文化,讓血一樣的紅色,永駐我們心間。

日出東方,海面旖旎。

膠東,奏出了一曲波瀾壯闊的紅色史歌!

幾天前,我去了雷神廟戰鬥遺址,這裡打響了膠東戰爭的第一槍。這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四合院,屋簷的瓦片被風雨的侵蝕,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它顯得舊舊的,老老的,很不起眼,但在人們心中,他散發著紅色的光輝,他戴著金色的光環,他在和平的大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黑夜,帶來了天明。我邁過高高的門檻,踏著陳舊的水泥地面,走進了廟內。雷神廟戰鬥遺址真的很小,不像其他紀念館那樣巨集偉,青磚白瓦,普普通通。幾棟小屋子就那樣簡單的立在那裡,可能在以前,還會冒出縷縷炊煙吧。但是,炊煙變成了硝煙。誰也不會想到,在幾十年以前,這裡曾面對著槍林彈雨,這裡曾經血流成河。“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了牟平城。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率三軍一大隊一舉解放了牟平城。戰後,部隊向南轉移,理琪等領導同志在城南雷神廟開會。中午,從煙臺趕來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百餘人包圍了雷神廟。我三軍幹部戰士二十餘人堅守廟舍,頑強地抵抗著數倍於己的日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中,理琪同志不幸英勇犧牲,年僅30歲;很多同志光榮負傷。現存東廂外窗上的一塊麵積僅0.8平方米的鐵皮雨搭板,上面密佈著138個彈孔,廟內現存的石碑、石礎上,也是彈痕累累。雷神廟戰鬥點燃了膠東抗日的烽火,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我走近石碑,隔著透明的玻璃板,觸控著那些彈孔,感受指尖傳來的冰涼。都說十指連心,然而此刻我的心中,充滿著一種沉痛。那是一種力量,壓得我喘不過氣。我緩緩蹲下,看著地上新長出來的小草,綠油油的,越發的可愛,它們是被烈士們用鮮血澆灌的,我彷彿已經看到:負傷的理琪同志倒在血泊裡,腹部已被子彈穿透,鮮血涓涓地流出,連腸子都透了出來,他用一隻已被鮮血染紅的手捂著腹部,另一隻蒼白的手,顫顫巍巍的舉了起來,好幾次槍都差點掉下去,他把全身最後一絲力量集中到手腕,眼球突出,牙齒緊咬,身體微微弓在一起,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發出了最後一顆子彈。“嘭”這顆子彈帶著理琪同志最後的願望,結束了一位日寇的生命,理琪同志也終於安然的倒在了血泊中。空氣中瀰漫著腥甜的氣息,嘹亮的蟬鳴像是英雄們戰勝的號角,又像哀悼烈士的低鳴。我不禁仰望天空,用手撫摸著殘破的牆壁,喃喃道:“理琪同志,你的願望一定是希望中國和平,繁榮富強,你看,現在已經實現了,祝你安息。”

腦海裡還像過電影一般回想著戰鬥的場面,我的心情十分低沉,重新凝望膠東這片大地,竟是被鮮血染紅的。

紅色蔓延,精神不滅!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是我們青少年應當做的。我們應該將這些閃閃發光的紅星,傳揚更遠!我們應該將這些永不磨滅的精神,發揚光大!時間的年輪還在慢慢擴大,歷史他安靜的呆在那裡,無聲無息。他用無言的方式,敲響我們心中的警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煙臺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以煙臺為主體的膠東地區是山東紅色革命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最早進行紅色革命的地區之一。提起煙臺的戰役,人們不禁要提起“地雷戰”。

地雷戰發生在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海陽行村鎮趙疃村的百姓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終於戰勝了鬼子。

那時候鬼子兩村一崗哨,三村一據點,封鎖打擊我們,對我軍實行“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他們用極其凶狠的手段殺死我們的同胞,搶光我們的糧食,燒燬我們的家園。

面對侵略者的暴行,海陽人民沒有屈服,趙疃村的百姓沒有屈服,他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學會了治地雷、埋地雷。他們用大刀長矛、土槍土炮、與敵人進行抗擊。當時去學制地雷的有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等幾人,學會後,他們便開始帶著趙疃村的民兵用地雷對付鬼子。他們不斷地集思廣益,不斷創新,製造了土地雷,用漫山遍野的石頭製造了拉雷、絆雷、滾雷等。只要鬼子開始下山掃蕩,他們就提前做好準備,在大小路口、山坡、樹林、瓜田菜園等地方埋上地雷,鬼子走到哪兒,地雷炸到哪兒,給了鬼子沉重的打擊。

如今雖然戰爭已離我們遠去,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種團結協作、艱苦奮鬥,集思廣益,不斷創新的那種精神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向他們一樣,好好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使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尋訪紅色足跡的作文 篇6

尋訪紅色足跡的作文 ,4209字

【篇一:尋訪紅色足跡,血肉築長城】

說起紅色革命,對於現代的中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每個同學都在革命的薰陶下長大,卻未真正體驗過戰爭的殘酷。於我,亦是如此。起初在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幾曾為難。然而在看過《開學第一課》裡面的一個革命故事後,雖未生在戰爭年代,卻勾起了我滿腔的熱血,以及對和平來之不易的珍惜。

國歌人人都會唱,其中“把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一句更是朗朗上口。正是這樣一句樸實的歌詞,實則蘊含著飽經風霜的歷史。

在開學第一課中,秦怡奶奶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在1931年,日本軍隊就霸佔了我們東北三省,而且他們一個勁的打到長城的腳下。我們的戰士在這裡,和敵人進行了很長的殘酷的殊死的鬥爭。1933年3月11日,敵人進攻了古北口長城的防線。他們以重炮在長城上轟開了一個缺口,我們的守軍兄弟們從三個方面湧來,在這個缺口上他們跟敵人搏鬥。幾百個人犧牲在這,他們的身軀將缺口死死堵住,讓敵人不能進到長城的裡面。所以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當這樣一段歷史的故事從一位白髮蒼蒼的奶奶口中講述給我們,我想每個人在唱起國歌的時候,心中都會油然生出一種不一樣的敬畏之情。那是因為,這句歌詞並不是在編歌的時候編出來的,而是真真切切用戰士們的血肉換回來的,是革命的英雄拿自己的血肉填補的長城,建立的中國。

在那個硝煙滿天的年代,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英雄通過殊死的搏鬥,爭取來的。多少個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將他們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祖國。當號聲吹響,或許下一秒他們就會永遠的沉睡於戰場之上,而他們絲毫不曾畏懼馬革裹屍還。因為他們堅信,他們身上流下的每一滴血都是建立新中國的資本。

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歷史真真切切的流傳了下來,其他的古國或多或少都因為外國的侵略而中斷了歷史。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可以完整的儲存,都源於中華民族血液中流淌的英雄氣概。每一箇中華兒女,在面對外敵的侵略時,都奮起抗爭,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能出一股勁,都會拼盡全力為了革命的勝利。

在那個血流成河的時代,像我們這麼大的少年,都會參加抗日兒童團。儘管小小年紀,卻從不畏懼犧牲,人人都渴望著有一把紅纓槍。

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已經不需要我們去為了國家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遺忘革命的精神。每一位青少年都要時刻謹記著和平幸福的來之不易,在年少時認真讀書,將來才能在祖國需要你之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祖國生養了你,你從小飲的是祖國的江,食的是祖國的地,你的血液裡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脈。既然如此,你又有何理由不去認真讀書,回報祖國。

或許你認為和平會一直長久,或許你認為戰爭早已離人們遠去。而實際上,世界並不是時刻太平。但就在此時此刻,敘利亞的戰火還在燃燒。逃難的人民乘船偷渡,卻時刻面臨風打船翻的威脅。一個敘利亞的三歲男孩隨家人一起乘船出逃,然而在途中遭遇風暴兩隻船全數淹沒,沒有一人倖免於難。男孩死去後被海浪送上土耳其的沙灘,引起了世界憤怒以及對於和平的呼喚。

國際形勢急劇變化,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人由“冷戰思維”提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隨著大量高新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尤其是核武器的廣泛發展與擴散為人們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象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部分人們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一場規模遍及全世界的核戰,這場戰爭將成為人類文明史的最大浩劫。

而值得我們深思和慶幸的則是這場戰爭並未到來,身為中學生的我們,要做到的則是牢記革命為我們留下的不朽的精神,並在生活中時刻謹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篇二:重走革命抗日路線揣摩英勇戰士愛國精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在投降書上簽字”短短的一行字,卻是我中華民族無數個英勇無畏革命勇士用生命換來的凝聚著血與淚的歷史過往,無論是日新月異還是千變萬化,那段難以忘懷的國恥都應當銘記於心,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戰士應當永遠存活在我們的腦海中。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來臨之日,爸爸帶著我踏上了尋訪紅色足跡的旅程。在大巴車的車載電視上我們莊嚴而鄭重的觀看著閱兵儀式,當老兵深情凝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那種堅毅的眼神我被震撼了,強大的閱兵隊伍儘管體現著我國富兵強的時代發展成功,但老兵那無法形容的眼神更是久久閃現在我腦海中,當年日軍侵華時每一個將士誓死保家為國的深切感情我們是永遠無法體會的,在他們的內心對祖國的感情更是用文字語言所無法表達的,就是在當年那樣艱苦的背水一戰中取得勝利可想而知是多麼的艱難,我不禁嚮往著接下來的旅程。

走進青州井塘古村,那清雅如世外桃源的村落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環繞著石子路上山,狹窄的小窄道的下面就是滾落的山崖,第一幕看見的是一口井,井的旁邊由一個坐著馬紮子的老爺爺,他向上前詢問的我們介紹道,這口井自打明代就在這了,抗日戰爭時期,在我們村寨里根據地的八路軍同志當年喝的就是這口井,一股油然而生的敬意湧上我的心頭,老爺爺說,在這個村子裡面還有很多大戶人家當時為了抗日爭先撲後的投入到戰爭中去,家裡的婦女則是在敵後為戰士們做好飯菜,當時的那個窮苦條件比現在可是差得遠,我靜靜地聽著老爺爺回憶著過去,這個時候老爺爺的身邊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也都在靜靜聆聽細細揣摩著那個艱苦的年代。

我追隨著紅色足跡,泥濘的道路深一步淺一步的走著,點點嗅著革命的味道向前,又是一戶屋落,還沒進門,便聽見愉快的號子清脆的從一些大媽的口中喊出,是打夯!我立馬跑上前去親身感受了一把,爸爸告訴我說,在當年那個時期,在農家的婦女不光是在敵後為將士們解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瑣事,還有一個更加艱鉅的任務就是將男人們清出石子的路在用這些木頭墩子砸結實,在當時,小日本上山掃蕩的時候,在掃蕩不出我們的游擊隊員時經常氣急敗壞的殘忍殺害我們的勇敢的開路大媽們,即使是這樣,為了讓革命更加順利的進行,一批大媽倒下又有新的一批站起來,這也是當年我們的民族精神體現,全國人民其心,共仇敵駭。

院落裡還有一個小桌子上面擺著茶碗和茶壺,92歲的老奶奶親切的招呼著我們坐過去歇歇腳,在我問起那個革命時期的事情時,老奶奶的面容沉穩,一點一點揭露著日本暴君的罪行,燒殺搶掠,無惡不做,老奶奶說那是她還是一個小姑娘,驚恐的她被媽媽安置在一織布機的後面,眼看著暴君把媽媽和村子裡的女人們抓走,在荒地上逼迫他們說出共產黨的位置,並殺一儆百恐慌這些鄉村婦女,老奶奶說,在那時最讓她難以忘懷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走出來,那時隔壁大爺鄰家的唯一一個男丁,他為了救整個村子的女人們挺身而出,說自己是共黨,在臨死的前一刻,他對著全村人高喊了一聲“保護俺們的同志阿一定”,老奶奶憶起往事不免傷心,轉念又歡快的語氣和我們說,“那時候苦啊,一碗苞米糊糊都能喝三天,戰爭勝利那天,咱村子裡的人都沒有去掛啥鞭炮,全都是一行老淚的惦記著自己死去的親人可以安息,激動著中國終於熬出頭了!老奶奶的話讓我又一次看清歷史,真正懂得了電視劇上那些為國獻身的村民們並不是杜撰,而是真真正正的革命往事!

告別慈愛的老奶奶我們繼續一路上前去尋找抗戰時期遺留下的革命財產,破舊的炮樓子,路上坎坷的高低突起形狀不一的殘石硌著我的腳,感覺真的很累,路上全是些雜草,走一步崴一步,我又想起或許那是的哪個偉大的戰士就曾走過我腳下的路,立馬又讓我渾身充滿著鬥志,在距離炮樓幾十米的地方碰到了一個類似巡山的爺爺,一問才知道,這裡的村民們八十多歲的老爺爺們都身體倍棒,沒事就愛幫著尋尋山看看有沒有迷了路的幫著指指路,那些擔驚受怕的年歲過去了但還是閒不住,我的眼前又慢慢浮現出閱兵式上那些老兵堅毅的身影,那麼令人敬仰。真正到了炮樓面前,那些歷史的印記還存留在上面,炮彈炸後的廢墟,子彈穿過的空隙,真是無法想象當年我們的官兵戰士是靠著怎樣的愛國精神,得到了抗戰勝利!這些,都永遠值得我們去致敬!

一步步,一路路我還會一直在心路旅程上追尋著紅色足跡,體會揣摩著我中國抗日官兵的堅毅勇敢精神保衛國家的信念去走完我人生的旅程!

【篇三:這盛世,如你所願作文】

當年的血脈豪情,如今的老態龍鍾;當年的意氣風發,如今的雪鬢霜鬟;當年的錚錚鐵漢,如今的年華垂暮。70年前的血腥風雨在華夏大地留下的不僅僅是一次戰爭,而是一代人可歌可泣的血淚史。

這盛世,如你所願。左權,一個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將領。1942年5月,日軍在對太行抗日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大掃蕩時,左權毅然選擇留在了最後,作為最後突圍的隊伍不幸遭到了日軍敵人尾炮的伏擊,壯烈殉國。當時他只有37歲,左權也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他是“足以為黨之模範”,他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是士兵眼中有謀略的將領,是妻兒眼中柔情的丈夫,是敵人眼中的釘子。他,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讓我們看到了這錚錚鐵漢對祖國所做的一切。

現在,再也不是那個兵糧短缺,小米加步槍的年代了。在閱兵儀式上,我們看到了多高階的新式武器,看到了現代中國軍人的傲骨,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強大,這樣左權將軍的犧牲便有了更加神聖意義。而中國之強大,源之像左權將軍那樣無數敢於犧牲的中國人。

這盛世,如你所願。周恩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或許中國人都會記住他的名字,周恩來,為中國的抗戰,外交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力量。1976年1月7日,周總理的病情繼續惡化,氣息已變得十分微弱,長時間處於昏迷狀態。醫療組成員、護理人員等晝夜守護在病房,隨時準備搶救。深夜11時,彌留中的周總理從昏迷中甦醒。他微睜雙眼,認出守在他身邊的吳階平大夫,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這裡沒有什麼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裡更需要你們……”這是周總理留下的最後一句話。無論何時,周總理都想著人民。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你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

你說出“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的口號,讓我們新一代的少年們去實踐吧。我們要為祖國明天而讀書,要為祖國的富強而讀書,因為有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鼓舞著我們不斷向前,向那更美好的明天。而中國之強大,源之像周總理那樣無時無刻不想著人民的中國人。

這盛世,如你們所願。在中國走過來的幾十年裡,經歷過無數風雨,而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是無數老革命者的付出。那些不為名的人們,不畏艱難,創造出現在這盛世。而這盛世的輝煌,源於中國人。

尋找身邊的家風家訓徵文 篇7

尋找身邊的家風家訓徵 ,5886字

【篇一:誠信為本誠實做人】

每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與家訓。歲月的沉澱,成就瞭如今良好的社會風氣。從小,爸爸媽媽便教導我誠信做人,漸漸地,這也成為了我們家獨有的家風家訓。

要說起這個家訓的由來,其實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

那年,我六歲。那是一個多雲天,太陽似乎有些害羞,怯生生地躲在雲朵的身後,有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出去逛街。看著路邊眼花潦亂的商販,我雙眼放光,東看看,西瞧瞧,覺得這些東西新奇無比。突然,我的目光被一塊糖吸引了。那是一塊做得十分精緻的糖果,乳白色的糖身上鐫刻著栩栩如生的彩蝶,彷彿要展翅飛到空中。我一時看呆了,我想買下這塊糖,可是,爸爸媽媽必定不允許,前幾天家裡才買了糖,現在再買,肯定又要被罵。我心裡一陣糾結。我小步走到商販前,雙目炯炯有神,十分喜愛這塊糖,卻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霎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上心頭:如果我偷偷拿走它,應該不會有人發現吧?懷著這個想法,我鬼鬼崇崇地把手伸向糖,眸中還帶著一絲不安,我小心翼翼地把糖握在手裡,快速地把它放到荷包裡……那日,我第一次體驗到做賊的感覺,有不安,有愧疚,也有害怕。我低著頭,不敢抬頭去看爸爸媽媽,雙手垂在大腿兩側,真是應了“做賊心虛”這個詞。心裡好像被千萬只螞蟻在啃噬,腿上也好像灌了鉛似的,每走一步,都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這時,突然傳來那商鋪主人的一聲低呼:“咦,那塊糖怎麼不見了?”我把頭垂得更低了。媽媽也聽到了這句話,回過頭望了我一眼,眼中閃過一抹異色,我閃躲地避開了媽媽的目光,眼睛酸澀得有點想哭,我居然偷東西了!我牙齒緊咬著下脣,心裡難受萬分,沉默的完全不似平日活潑的模樣。媽媽又略帶遲疑地望了我一眼,見我這個樣子,也許已經發現了什麼,但卻並沒有罵我,只是將我帶回了家。

剛到家,媽媽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們家,向來都是誠信待人,從不做虧心事,偷東西這種事,更不應該發生。做錯了不要緊,只要你改過自新,那便是一個好孩子。我羞愧極了,從荷包裡掏出那塊糖,顫抖地遞給媽媽。媽媽笑了,而我心裡的不安慚慚消失,也笑了,那笑容,好像三月的灼灼桃花。

從那時起,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便成了“誠信為本,誠實做人“。而這句話,也一直銘記在我的心裡,給我以後的人生路上帶來了莫大鼓勵!

【篇二:誠實守信】

相信很多人都有關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吧!我家也不例外。下面就來跟你們說說,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這件事情我記憶十分深刻。那年我才8歲,還依稀記得這是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放假啦。這天陽光明媚的,一大清早我就起來了。有幾個哥哥妹妹來找我玩兒。我便把目光投向奶奶,奶奶說:"好你去玩兒,中午一定要回來吃飯,否則……"

奶奶一說完,我轉頭就走,跟著他們幾個一起去村裡的那頭玩兒。好了,到了那邊空曠的場地上,我們想著要玩什麼呢?“要不我們玩老鷹抓小雞吧。”我提議說。“好啊。”大家都同意了。

“好啦,開始啦,那誰當母雞,誰當老鷹呢?”哥哥問。”嘿嘿,要不我當母雞吧!哥哥你就當老鷹。”哥哥說:“你當母雞是不是有點太小了?要不換姐姐來當?”"不,我就要當嘛!"我說。

於是,我們幾個人各自拉著後面的衣服,生怕老鷹捉到了我們。老鷹開始抓啦!我頓時來了力量,刷起了袖子,準備大幹一場。我把手臂張開,用我的全身力量,擋著老鷹不讓抓我的小雞們!突然感覺一股強大的力量撲向我,原來就是哥哥呀!他拉著我左搖一下右搖一下,轉得我暈頭暈腦的。正在我是頭暈目眩的時候,他忽然使勁往右一靠。小雞們也各自牽著往左邊跑。隊伍全部跑散了。我心裡想著:呵呵,我可要放大招了!來吧,哥哥,我這時候一定會保護好我的小雞們。只見哥哥所以招數都用完了,但卻一個小雞都沒抓到。我感到十分的高興。我玩了老鷹做小雞,還想著再去哪玩兒呢?

“我們選擇一塊草地去玩吧。”哥哥說。大家都聽從了哥哥的意見,找了半天,來到了一個依稀有草的地方。“要不我們不玩兒了吧,在這上面躺一會兒,也累啦!”就在我剛躺了一兩分鐘的時候,我就聽見奶奶那焦急的呼喊聲。完了,來了來了,怎麼辦?我是不是要躲著,還是,快點跑回家?

我選擇了跑回家。說幹就幹,我剛站起身,就看見了奶奶的身影。我低著頭,可惜奶奶還是看見我了。我不敢看奶奶那憤怒的眼神。只見奶奶陰沉著臉走過來。對我說:"走,回家吃飯去"。

一進家門,看見爺爺正坐在門口。我知道今天可"完了"呀!

剛上樓梯爺爺就教訓我說:“做人要講誠實。說好了,中午回來吃飯的呢,怎麼還叫奶奶去喊你呢?”說了半天,都快吼起來了,“你忘記我們的家風是什麼樣的嗎!就是做人要講誠信,你這樣的不講誠信。以後還能怎麼辦!”爺爺越說聲越大。我低著頭,不敢正眼望著爺爺。眼淚從我眼睛裡流出來,像一串串珍珠似的劃過臉頰。“知道了爺爺,我以後一定會改正的”從此以後,我就再也不會說話不算數了。

這件事情雖已過去很久了,但我記憶頗深,這是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情。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

【篇三:一碗米飯作文】

每個有家風家訓家規的家庭,他們的後代一定會受益匪淺,因為好的家風可以讓自己的下一代得到教育和薰陶,在我的家庭裡也有家風家訓家規!

“開飯了!快來吃飯!”媽媽邊盛菜邊叫我們吃飯。

我和弟弟聞到了美味的飯菜的香味,飛快地跑進廚房,盛了一碗白花花的米飯,再飛快地跑去餐桌那坐著,等著美味的菜。

媽媽端著菜向我們走來,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是我愛吃的菜。於是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美味的晚餐。

吃了一會兒,只見弟弟從之前樂開花的神情漸漸地皺起了眉頭。他手捧著碗,眉頭緊鎖,小嘴撅地高高的,一雙大大的眼睛呆呆地盯著我們看,顯得有些不開心。

我看了他一眼,說:“吃飯!不許剩飯!”他有些委屈,耷拉著腦袋,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就只好手拿著筷子,放進碗裡,挑起一丁點飯,慢慢放進嘴裡,邊嚼邊小聲嘀咕著。可能是對我說的話不贊同吧。吃了一會子,他放下了筷子,小聲地說:“我吃不下了。”他靠在椅子上,邊說邊做出難受的表情。

爸爸聽了後,語重心長地說:“米飯來之不易,都是農民伯伯的功勞,在地球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飯吃,要懂得珍惜糧食。”弟弟聽完了,似乎明白了什麼,立刻把剩下的飯吃完了。我們都誇他是好孩子,他很高興。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之一:要珍惜糧食,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我們要牢記自己家族的家風家訓家規,傳承中華美德,你的家風家訓家規呢?

【篇四:難得糊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人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現在沒有所謂的名門望族,我們也不是名人家庭,在我們這個普通的小家裡面,其實也談不上有多麼深刻精煉的家訓,只是把我們都喜愛的“難得糊塗”這四個字預設為我們的家訓。

“難得糊塗”,其實鄭板橋題出此字的當時是“臨場發揮”,並沒有明確道明自己的意向,以致於後人褒貶不一。有人解釋為積極的,在適當的時候要不糊塗裝糊塗,不與世人爭執,取一世心安;也有人理解是消極的,不思進取,讓生活“糊塗”一些,得過且過。我們家是以經商為業,為人處世講究“圓通”,自然偏向於前者的理解。

爸爸愛品鑑歷史,他給我解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三國鼎立前,諸葛亮妙施奇計,大敗曹軍。把曹操逼得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眼見是插翅難飛了。偏偏這時諸葛亮讓受恩於曹操的關羽把守曹操撤退的必經之路—華容道。這才有了之後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一事。諸葛亮神機妙算,心思縝密,真的是百密一疏而下了這個錯誤的決定嗎?顯然不是,這就是諸葛亮的“糊塗”藝術。當時關羽是不服諸葛亮的,再加上三國鼎立的局面還沒有形成,曹操是不可以死的。諸葛亮如此安排可謂是一箭三雕:從大局來看,曹操存活了下來;從內部來說,關羽對諸葛亮有深深的負罪感,也對他的不殺之恩心存感激,死心塌地地服從諸葛亮;而且關羽的“義舉”受到世人的稱讚,鞏固了他在軍中的地位,至於能千古流傳恐怕是連諸葛亮也沒有預料到的吧。

媽媽則是從生活中讓我領會到“難得糊塗”這四個字的分量。她說她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當時生活都比較困難,平時鄰居們互相借碗米,借袋鹽是常見的事。只要自己拿得出來,媽媽總是自做主張借出去。有自覺的鄰居三五日便還來,不自覺的,或許是實在還不上的,媽媽也不會去催要。有人就說媽媽太傻了,媽媽笑笑說:“實在困難的要不到,存心不還的也不好意思第二次來借了。”這種“糊塗”讓媽媽的人緣特別好,以至後來家中有困難時,全村十之八九都伸手相助。現在媽媽微信頭像還是用的“難得糊塗”的圖片,她說這樣可以時時提醒自己在與朋友聊天相處時保持“淡然”,不與人計較。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家就在這種“糊塗”的氛圍中坦然地生活著。

【篇五:尋找家風家訓家規】

家風,是一個家庭氣質和麵貌的體現;家訓,能支援著家庭的核心;家規,則能表現了家族的為人處世。每個家庭的組成正是由家風家規家訓所搭建的基礎和作的鋪墊,熟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否則家就沒有一個家樣,也就不能構成一個辛福和諧奮發向上的好風貌。

我帶著困惑問爸爸:“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什麼?”爸爸的親切目光漸漸變得嚴肅,側著身,眼睛直前方,目光炯炯,好像看到了什麼。他緩慢而有力地吐出幾句話:“做人就要善良正直,寧願委屈自己也一定不能有損他人。做人做事要勤勤懇懇,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爸爸便說起了我們家上幾代人的故事。

原來我爺爺的父親還健在的時候是鄉里的一位老中醫,為人善良,醫德高尚,可謂是醫中的楷模,大半輩子都腳踏實地地作著自己的工作,收費很低,經常幫助鄰里鄉親。那幾年,家家戶戶都很貧困,飯都吃不飽,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番薯,吃得人可以看到番薯都想吐,可是能有吃的都不錯了。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讓人心焦,這時,我爸爸他們全都正在吃晚飯。這時有個人一瘸一拐地忍著血流不止的重傷進了我爸爸他們家門,來到我祖祖跟前。我祖祖當時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急忙把這位幹農活時受了重傷的病人扶到旁邊那個牆邊帶有“紅十字圖案的房間裡。過了很久,給他包紮完了傷口。又叫爺爺蒸幾個番薯,再把家裡過年才捨得吃的大米和臘肉煮來款待這位病人。我祖祖把他扶到飯桌邊吃完了晚飯。農村的夜黑的早,我祖祖又和爺爺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把那位村民送回家。

由於那晚吃了一年才吃一回的大米和臘肉,再加上我爺爺多次提起這事,使我爸爸印象深刻。使他印象深刻的更是那晚璀璨星光和屋子裡的流露的點滴溫暖,更是祖祖用行動在家庭中弘揚之家風。由於爸爸的敘述,我突然想起曾經在我身上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我在上幼兒園時,借了同學一本很漂亮的圖畫書,借不久就被我玩弄得不知所蹤,由於我們兩個小孩子忘性太大,才過幾天就將此事忘得一乾二淨。有一天,爸爸突然聞起了這件事,我才想起好像確有此事。我在屋子裡翻來翻都沒有找到。我深深地嘆了口氣,說:“算了吧。誰知爸爸勃然大怒,拉著我就去買了一本更精緻的圖書,便丟出一句話:“任何事都要負責任地去做,待人處世如此,怎麼能虧欠他人呢?如果你選擇補償道歉,那麼一定要真誠,要認真!”儘管那次我流出了委屈的淚水,但還是鄭重地給那位同學歸還了書並道歉,從此我和她成了最好的朋友,我深深懂得了怎樣為人處世。這種家訓家規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善良和認真一直是我們家強調的,這種良好的氣氛和麵貌使我們家更幸福。善良的作為和認真的態度溫暖他人,快樂自己。這種家風家訓家規會成為我們家的奮鬥和目標。

【篇六:我家的家風】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風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如一朵花,沁人心脾,家風如一陣雨,潤物無聲。它是黑暗中的燈塔,華麗大樓下的地基是最不可或缺的。我們家有兩風,節約之風,專注之風。

我家的節約之風。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惜小時懵懂無知的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多多益善才是我的理念。一次去逛超市,進大門我就毫不猶豫地奔向零食櫃。哇,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五花八門,使我眼花繚亂。我一頭扎進成堆的零食裡,像一條小魚遨遊於貨架之間。小手毫不含糊,看著什麼喜歡就拿什麼,不一會筐子就裝滿了。媽媽看到後,對我說:“不能拿這麼多,只能拿兩樣。”她的證據雖然溫和但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半分迂迴的餘地都沒有。“為什麼?”我滿臉不悅,嘟著嘴。上都能掛個壺了。可媽媽並沒有哄我,而是說:“你買這麼多回去是喂老鼠的嗎?你又吃不完,買這麼多用來當擺設嗎?”她直到我面前,蹲下來,語重心長地說:“在該花錢時,要毫不手軟,因為錢畢竟只是一張紙。在不該花的時,一張紙都是無緣珍貴的,不能隨便。乖,把零食放回去。”我艱難地點點頭,依依不捨地把零食放了回去。從此發後,我去超市從來只買兩樣零食,渴了也等到家裡喝最好的飲料白開水。吃完飯的碗就像沒用過,乾乾淨淨,沒有一粒米,《憫農》我們從小就會,但有幾個人能踐行到生活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感謝媽媽,讓我明白了其中真正的涵意。這說我家的節約之風。

專注是學習上必不可少的精神。以前我就像那隻釣魚的小貓,一會抓蜻蜓,一會抓蝴蝶,最後一條魚也沒抓到,一天晚上,我正寫著作業,筆在紙上飛沙走石,心卻飄到昨天看了一關的書上,看了看堆積如山的作—再看看那本不停向我招手,不斷誘惑著我的書,我陷入糾結:看不看?看了,作業肯定毫不留情地宣判我明天的死刑!不看?可我心裡似被貓抓了,真不好受。等我回過神,手已經放在書上了。那就看吧,我想,於是我捧起書,翱翔於字裡行間,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這時開門聲打斷了我,原來是爸爸,他笑得像尊彌勒佛,甚至可以看見眼角旁清晰的深溝,“女兒,作了這麼久的作業,要不要出來吃個蘋果休息一下?”我想收起書,可已經晚了,我低下頭,感覺到氣壓逐漸變低。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你怎麼在寫作業的時間看書!”宛如平地一聲驚雷,我的小心臟差點嚇成幾瓣。“你這樣寫作業效率會高嗎?”質量會高嗎?三心二意的幹不好任何事。你不是沒學過,王冕專心讀書,甚至忘了放牛,王羲之練習書法,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專心,苦讀讓他們功成名就。你怎麼不把這種精神聚為已有,眼淚再也忍不住,噴湧面出,如決堤的洪水,爸爸語氣緩和下來,“你一定要記住三心二意者,難成大器”,我使勁點了點頭,從此,我甚至可以在喧鬧的課間若無旁人地寫作業,絲毫不受影響。我就是我家的專注之風。

以刻苦為船,以家風為帆,我將在人生的大海里,行得更遠。家風,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傳承下去。

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78字

【篇一: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我家有很多書,我們全家都喜歡看書,我們不僅喜歡看,還喜歡買,所以家裡隨處都可以看到書,但是不凌亂。書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我們五彩繽紛的童年,離不開書。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是這個意思。一本好書都像一個啟蒙老師,陪我成長,伴我進步。幼兒園時期,我對《安徒生童話》等從視覺上給予我很大的衝擊,尤其是卡梅拉的成長經歷更是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陽春三月,我:一本好書到底是什麼樣子,我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在數以百計的書海中,我找不到答案,只能從自己潛意識和已讀過的書來尋找。驀然,我想起了悟空,那個有著七十二變神通廣大的猴子。對,就是它,那個石猴,被如來佛祖笑罵為“潑猴”,被觀音姐姐親切的叫為“大聖”,被唐僧心疼的稱為“悟空”,被八戒和沙僧尊稱為“猴哥”,更是妖怪們聞風喪膽的齊天大聖……還有人見人愛有些花心的開心果豬八戒,以及忠誠厚道的沙僧沙和尚,當然還有天天唸經的唐僧以及不辭辛勞的白龍馬。終於,那本我最愛的書越來越清晰,那就是那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跋涉千山萬水,嚐盡千辛萬苦,為了心中堅定的信念,不拋棄,不放棄,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小說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經歷告訴了我們非常樸實的道理,以輕鬆的筆墨訴說成功的艱辛,以神話故事揭露現實的種種坎坷,以優美的文字傳承中華文明。《西遊記》主人公均有著鮮明的特徵,能在心靈深處觸動靈魂,種種角色何嘗不是自己心中的那個自己。

【篇二: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要時刻銘記的信念。《昆蟲記》便是陪伴我的暑假小夥伴。

它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著作,這本書是他懷著對生命的尊敬和敬畏之情譜寫的。法布林出生在一個只關心自家牛羊,對種田以外的其他東西一無所知的農民世家。他不甘向命運屈服,他喜歡昆蟲,喜歡大自然,儘管招受到人們的反對,但他不放棄堅持著自己的理想。

剛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堅定地認為它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可事實並未這樣,越往後讀,我慢慢就發覺這本書很有意義,也很有趣。我尤其喜歡作者眼中的螢火蟲:在螢的面板上有一種白顏色的塗料,形成了很細很細的粒形物質。於是,光就從這個地方發出來。在這些物質附近,還分佈著一種非常奇特的器官,它們都有短幹,上面還生長著很多細胞,這些枝幹散佈在發光物體的上面,有時還深入其中。法布林對昆蟲已經痴迷倒無法自拔的階段,他恨不得吧螢火蟲的方方面面進行最為細緻的描寫。在這一刻,我眼前浮現著法布林在草叢中艱難地捕捉螢火蟲;隨後有坐在顯微鏡前仔細地觀察著,記錄著,臉上表露出喜悅之情……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昆蟲記》告訴我的。偉大的法布林通過對昆蟲的衣食住行進行觀察描寫,讓我們知道人類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他們還有動物啊,昆蟲啊……這些生物與之緊密聯絡。

【篇三: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我從記事起就喜歡讀書,特別是關於動物的書。所以我的課餘時間除了溫習功課,就是找尋我愛的書,然後如痴如醉地讀完它。

“五一”勞動節放假的第一天,媽媽大清早就神祕兮兮地對我說:“一會兒跟我下樓,有驚喜哦!”我假裝興高采烈,內心卻暗暗地嘀咕:“看來放假也逃不掉跳繩、跑圈的悲催命運啊”。不過今天確實不同往日,下樓後媽媽帶著我徑直來到蜂巢提貨櫃並取出包裹。回家後媽媽開啟包裹,裡面放著五本書,有《寶葫蘆的祕密》、《植物殭屍2:科學漫畫人體卷》、《雲南尋寶記》、《甘肅尋寶記》和《小鹿斑比》。

我開心的把這些新書擺放到書架上,然後迫不及待的翻開《小鹿斑比》埋頭讀了起來。

小鹿斑比這個可愛的名字,原來是鹿媽媽給鹿寶寶起的,可能緣於鹿寶寶滿身的白色斑點。當我讀到小鹿斑比剛一出生就能站起來,簡直難以置信。於是我對小鹿斑比以後的成長更加感興趣了。我一邊讀小鹿斑比的成長故事,一邊暢想著自己長大後的樣子。

小鹿斑比有很所優點值得我學習和敬佩,他從小好奇心就很強,遇到不懂得事情就會主動提問;他很堅強,早早學會自己獨立生活;他很勇敢,在中了“危險”的槍,面對難以忍受的疼痛,仍靠堅強的意志戰勝了自己,逃離了“危險”;他很友善,最終成長為保護同類的有擔當的鹿親王。

我是伴隨著歡笑和淚水讀完這本書的,祝福小鹿斑比成為“鹿親王”後,在那片美麗的森林中和所有的小動物們永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愛護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動物們,讓人類和所有的動物們從此在大自然中和諧相處。

《小鹿斑比》,就是我找尋到的愛書。

【篇四: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讓我感興趣的書,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娃,也會在課餘時間看一些書,豐富自己的視野,但是每次看完也就默默放回書架不再問津。可是有一本書讓我愛不釋手,這就是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海底兩萬裡》。

這本書寫的是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頭獨角鯨,並有很多船隻遭到襲擊,當時美國派遣一艘戰艦進行追擊,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也參加了行動。周遊了四海,探盡海底祕密,歷經了艱辛和風險。他們客服並戰勝困難探索奧祕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勇往直前不能退縮,只有戰勝困難才能取得成就。正向陽光總在風雨後一樣,在不畏艱難的同時也要做一個無私奉獻樂於向別人分享,懂得利用資源的人。同樣財富不可佔為己有。

書中還有許多經典人物如忠實的僕人孔塞伊、捕鯨手內德兰德、尼摩艇長。他們個個勇猛堅強,有著自己的偉大理想。同時他們都擁有著一顆熱愛大海的心。也讓我知道珍惜海洋以及海洋中的每一個生物,因為大自然有著規定的極限之處,所以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願意與否都得停下腳步來保護大自然平衡,保護好地球環境。熱愛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我知道做任何一件事要有信念,堅持到底不輕言放棄。並且看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同時也讓我豐富了課外知識。它將伴我成長讓我經久不忘!

【篇五: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從小到大,書就像我形影不離的夥伴,關係親密的兄弟,伴我成長。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常常給我讀我喜歡的《格林童話》、《100個經典童話故事》《古詩三百首》等,每天晚上,我都是在媽媽的讀書聲中進入夢鄉的。稍長大一些的時候,我認識字了,自己會讀書了,漸漸地嚐到了讀書的樂趣。

現在,我已上小學六年級了。在父母的引導下,我讀書的興趣更濃厚了。而且,我也不再滿足於那些童話和漫畫之類的書了。我已經讀了《西遊記》、《三國演義》、《童年》等中外名著。我的書很多,在家裡,我的書有滿滿一書櫃,桌子上、床上上到處都堆放著我的書。我對書愛不釋手,只要一有空,我都會讀書。我還經常到書店裡看書,有時遇到有趣的書我就回買下來,有時在書店裡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甚至忘了時間,一直讀到吃飯了,還沒回家。

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比如: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我瞭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驚人的毅力,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讀《中國國家地理》中一篇篇優美的文章,我彷彿遊覽了我國的名勝古蹟和旅遊勝地,讀《孫子兵法》,我好像身臨其境,指揮著戰士。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於我讀的書很多,所以我的作文寫得好,語言表達能力也不錯。平時,凡是我感興趣的書或是名句名篇,我總是認真地、有感情地讀,有時還讀給爸爸媽媽聽,讀給同學們聽,讓他們也分享我讀書的快!

【篇六: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我尋找已久的書:《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因不甘於生活的平庸,勇敢出海航行的故事。在海上,他因沉船而導致流落這個荒無人煙都小島上。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怎麼在這座島上生存下來---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找牲畜……他孤身一人,克服面前的種種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

魯濱遜是個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過:“我的脾氣是假如我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情,那麼不成功我是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

他做過許多事情都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這是他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多麼不容易啊。

讀完之後,使我深有感觸:我覺得人們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絕不能放棄!以後在生活中,我要反覆的去閱讀,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篇七: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寒假裡,我讀了許多書,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

書中主要講了魯濱遜遇難流落荒島,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開墾荒島。後來因拯救了土著人“星期五”,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僕人。最後又幫助船長奪回船隻,成功的逃離荒島。

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就是星期五了。星期五被魯濱遜救下後,一直對魯濱遜忠心耿耿,就算是魯濱遜與叛亂的水手大戰有可能死掉,但星期五也要和魯濱遜同生死,共存亡。遇到困難也要和魯濱遜一起扛。雖然星期五是土著人,但也一樣令人欽佩!

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經過了五個小時的努力,我終於做出了麵包,雖然樣子不好看,但也算是我的勞動成果吧!意思是說自己做的東西就算是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比如:我們班的一小部分同學。由於自己寫作文一時想不出好的事例,於是就乾脆上網上抄一篇來應付老師。而即使這一篇文章再好,也是沒有價值的。可如果你儘自己的實力來寫,即使文章再不好,也比那些抄來的有價值。我們小學生就應該向魯濱遜學習,靠雙手換取勞動果實。

所以,如果我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就想想魯濱遜,他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建議大家看看這本書,也許會發現更多精彩的內容哦?

【篇八:找尋我愛的書徵文500字】

《笑貓日記之永遠的西瓜小丑》是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系列”中的一本。我可喜歡楊紅櫻阿姨的書了,因為她寫的書筆風生趣,內容充實,也很適合我們讀。

這本書先是講了主要人物的人物介紹,讓後才開始進入主題。文章是以日記形式敘述故事的,這一點是我喜歡的。

故事開頭講的是:在翠湖公園楠樹林裡,西瓜小丑總是會帶來一場場精彩馬戲表演,而只有孩子才能進入楠木林,因為有一隻仙龜在施法保護著楠木林!

正是因為西瓜小丑把孩子們都吸引到楠樹林裡去了,所以導致在翠湖公園的另一個馬戲團的生意並不好。於是他們開始做各種宣傳,可是他們並沒有起色,於是他們把教育局的局長請來,讓他召集學校的師生來看馬戲,還要求學生寫觀後感,這讓孩子們很不開心。

孩子們又去找西瓜小丑看馬戲,這讓另一個馬戲團的團長十分嫉妒,於是他的員工光頭男想了一個辦法,讓西瓜小丑不再表演馬戲,那就是賄賂法官!他先去法官的家給錢,讓他給西瓜小丑定罪。做完一切後,他們又把西瓜小丑的綠鸚鵡騙到手,用綠鸚鵡做誘餌,騙西瓜小丑來。

最終西瓜小丑被判了“罪”,流放到小島上。可仙龜卻用法術打通了一條道路,讓笑貓和孩子們與西瓜小丑見面……

故事結束了,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西瓜小丑非常善良,就算被汙衊也沒有抱怨,這也許是常人無法做到的吧?所以讓我們用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面對別人吧!

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篇9

國三作文 ,4617字

【篇一: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暑假,我看了《米小圈上學記》這本書,我覺得很搞笑。這本書是米小圈的日記,記錄了發生在米小圈身上各種各樣有趣的事。

米小圈和好朋友鐵頭、姜小牙要去還沒有開放的植物園玩。看門爺爺不讓他們進去,米小圈決定翻柵欄進去。因為他記得爸爸說過,有困難要克服困難;沒有困難要創造困難,然後再克服困難。老爸評:“米小圈,學習上你怎麼沒有想到這點呢?”

米小圈的同桌徐豆豆非常可愛,婦女節的時候她非說自己也是婦女,要放半天假。後來魏老師給大家解釋了結婚後的才算婦女,徐豆豆又說要結婚,而且是和米小圈結婚,把米小圈差點氣暈掉。

米小圈不喜歡畫畫,可是他的爸爸非常希望他好好畫畫,將來能成為一名畫家,特別特別有名的那種。那是因為他爸爸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有名的畫家,可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紙,爸爸沒能成為畫家。爸爸希望米小圈能實現這個願望。後來米小圈也喜歡畫畫了,他爸爸高興地跳了起來。

看完這本書我也覺得寫日記不是那麼難的事情,我已經開始寫日記了,我要堅持寫下去。還有我覺得米小圈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我覺得他很快樂,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人!

【篇二: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書籍是我成長過程中最不可少的朋友。因為讀書,讓我從一個無知的小孩變成了一個富於思考的少年;因為讀書,讓我的視野由狹窄變得寬廣。讀書給了我無數的知識,讀書,使我的成長更加豐富多彩。兒時的我愛讀詩詞。那時,我會懵懂地在李煜的嘆息中凝神,在杜甫的憂憂思屏息,在陶淵明美好的桃花源中流連。

我最愛的一本(哈利波特),這本書告訴我們,愛可以改變一個人命運,愛是最深的魔法,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也不要放棄愛與希望,它們可以超越死亡,著涼河岸,因為愛與希望比命運更加強大!回想起我平時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在看看同齡人哈利波特,真是有點慚愧不如。還有一點讓我最感動到流淚的一點便是在這本書裡才真正表露出哈利波特與赫敏的真實友情。當他們在一起戰勝了一切困難時,又發生了一些事,最後哈利波特已決定他要和姑媽一家人接著去找伏地魔魂器。羅恩和赫敏知道以後,他們就決定和哈利波特一起戰鬥,從這段中我讀出了真正的友誼,那就是為了朋友為了拯救這個魔法世界,不息一切代價,這才是真正的友誼!

帶著這份熱愛,我在魯迅筆下找出了悲涼與無奈,又不乏具有鮮明的搏擊與堅韌。《吶喊》著刀光劍影與鐵馬金戈的榮辱興衰,《彷徨》時卻像一葉在懷想中沉湎的孤舟停泊在時間的岸邊。帶著這份熱愛我似乎看到了蕭紅的故鄉。六朝金粉,王謝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聲色犬馬,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錢塘,有太濃的綺麗繁華,只有那條呼蘭河,如二泉映月的音符般汩汩流淌,歷盡時間的考驗依然環繞著那座小城。

書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魂魄,我愛讀書,有了它的陪伴,有了它的牽引,才能讓我在廣闊的世界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

【篇三: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我也不例外。在我的家裡有很多書,但我還是希望媽媽能每個星期天陪我去圖書館。於是我和媽媽有個約定,只要我把作業認認真真的完成,媽媽就會帶我去新華書店。

直到有一天,我在新華書店很不起眼的一個角落裡,看到了《名偵探柯南》這一本書。記得好像在哪裡看過,可是隻看了一點點沒有看完,心想今天我一定要看完它。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從書櫃裡抽了出來,迫不及待坐在牆的一角看起來。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對我說天快黑了該回家了。可是我還沒有看完,很不願意放開那本書。媽媽看出我很喜歡這本書,於是對我說:那就買下它帶回家慢慢看吧。當時我的心情可高興了,在車上一路看到家,到家吃完晚飯就躺到床上看。突然媽媽來告訴我該睡覺了,我看看時間九點,我快速地洗洗睡覺。等媽媽他們都睡著了,我偷偷把燈開啟繼續看我的書。不知不覺的就看結束了,一看時間快凌晨一點了。讀完以後我不禁開始崇拜書中的主角—江戶川柯南。我相信他絕對是另一個福爾摩斯。

這書的作者是青三剛昌,故事裡的柯南是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名偵探。其實他的原名叫工藤新一,因為無意間看到兩個黑衣人進行非法交易,被黑衣人發現並抓住了,逼迫他吃下犯罪組織新研製出來的毒藥。雖然很幸運沒有被毒死,可是他醒過來居然變成五歲小孩模樣,擔心被黑暗組織發現就改名叫柯南了。

柯南的生活中充滿了奇遇,每一次他都能將複雜的案件分析的十分透徹,最終使其背後的故事真相大白。我想學習也要向柯南那樣,要多動腦,勤思考。遇到困難要沉著冷靜,勇敢面對。發現問題要用心觀察,學會發現細節。

【篇四: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書是精神的食糧,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例如漫畫、小說、散文……而我最喜歡的書是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其中的一本叫《狼王夢》的書我尤為喜歡。

這本書是我暑假在圖書館看書時無意中看到的,當時圖書館裡沒什麼人,我一人在書架上瀏覽,突然看到這本叫《狼王夢》的書,覺得書名挺有意思的,便走過去拿過來看看。這本書前半篇講的是紫嵐、黑桑這對狼夫妻策謀要奪取兒狼王的寶座,但最後黑桑卻死了。後來紫嵐生下了五隻小兒狼崽,它一心希望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狼王。當我看到紫嵐在努力培養孩子時,一個接著一個無辜死去時,卻聽到圖書館要關門的鈴聲,啊!書還沒有看完啊,怎麼辦啊!好可惜啊!

之後,總是沒有機會再去圖書館了,我便想讓媽媽幫我把這本書買回來給我看,因為書裡的內容實在太吸引我了。可是,我們去了很多家書店,總是沒有貨,我都快要放棄了,可是一次無意中我在仙林的大眾書局裡看到了這本書,為了怕別人把它買走,我一直把書拿在手上,直到媽媽出現。當媽媽幫我買好以後,我拿到書時,才放心裡的不安,但同時我的心裡也是興奮和高興的。

回到家,我馬上一頭扎進書房看起書來,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我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紫嵐的母愛是多麼的偉大啊!整本書看完後,我瞭解了為什麼我的很多同學都喜歡看沈石溪的書了,回為他寫的故事內容生動精彩、而且他把動物的每個動作、心理思想都表現地淋漓盡致,細節描寫無一不到位,真是讓人越看越想看啊!

我愛書,書籍就像一片大海,我就是魚兒,自由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而我更希望在這海洋中有更多的魚兒遨遊其中!

【篇五: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我漫步者時間的迴廊裡,尋找我愛的書。

《童年》一本高爾基的著作。阿廖沙四歲喪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外祖父喜怒無常,經常打罵祖母和阿廖沙。有時還會把阿廖沙打的失去知覺,我為他心痛!大舅為了取樂,把燒紅的頂針放在瞎眼的格里戈裡的手中,我熱淚盈眶。二舅雅科夫竟殘忍地將老婆無端地折磨死了,我義憤填膺……。

我很敬佩阿廖沙,在如此殘忍的家庭環境中活了下來。這得需要多麼強大的生命力啊!並且他還親眼看見後父用腿踢他母親的胸脯,妓院的門房抓住一個女人的雙腿,如拖死屍一樣,拖到人行道上。但是阿廖沙並沒有被惡勢力與黑暗的醜聞所壓倒、毀滅。他又頑強的站了起來。還是他成為了一個堅強、正真的人。

我還很佩服阿廖沙的外祖母。她將生活的知識與思想傳給了阿廖沙,還有些孩子氣、幽默。不像一些大人那樣粗魯,反而,她還是一個慈祥,溫柔的人。對待阿廖沙很好,會給他講故事、編故事、會唱歌。

俗話說得好“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撲向書的海洋,我遇見了許多真心“朋友”,並且我將一直尋找,讓我的“童年”充滿幸福。

【篇六: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書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看的書。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叫《名人傳》的書。它的作者是羅曼罗蘭寫的。這本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遠近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斯;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書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貝多芬,他是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可是,他的父親並不是一個好父親,他的父親經常讓貝多芬練琴,根本就不管他的感受,有的時候還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關在一個屋子裡,這一關就是一整天,他的父親經常用暴力逼他練琴,貝多芬的童年十分悲哀。

貝多芬的母親早年去世了,父親是個酒鬼,這些在貝多芬的心裡,深深的劃上了一道傷。但是,貝多芬由於天分和勤奮,很快成名,但在這時不幸的事發生了,貝多芬的耳朵聾了,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但是貝多芬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成功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的不測,貝多芬他就能夠打敗它,貝多芬用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困難,所以我們也一定可以的!

這本《名人傳》教會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他教會了我貝多芬的堅強,教會了我米開朗基羅正面面對困難,教會了我托爾斯泰的誠實和不屈的精神。在《名人傳》這本書裡的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所有的品質和精神!

【篇七: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五月,陽光正好。在這大好時節中,我在茫茫書海中遨遊,只為找到一本我喜愛的書。

當我手中拿著這本書時,不禁低頭沉思:我為何會在茫茫書海中選中它?端坐在那裡,一種莫名的緣分油然而生。我想我要找的就是這本書吧!

捧著于丹的這本《趣品人生》,輕輕翻開扉頁,如飢似渴地讀起來,正如高爾基所說的:“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我仔細地閱讀著,心中細細品味這本書的魅力。

作者于丹為什麼想和我們談一談生活方式呢?為什麼想在現在說一說古人的閒情雅緻呢?不是讓我們拿出大把時光去浪擲,不是為了讓我們放棄理想和目標,而是希望我們在實現理想的同時,不要丟失生活的樂趣。于丹在書中帶領我們體驗古代名士的生活,對一張琴、一壺酒、一盞茶,於閒適間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覺。于丹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來描寫一些看似平淡的故事,其實也是在講述人生:生活一點也不復雜,很有趣,也很美好。

我們今天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呢?人生的路很長,幸福在今天似乎變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缺少意趣與閒情的生活方式,往往會讓我們在忙碌中失去快樂和平靜,越來越煩躁。快樂地生活,是每一個人都向往的,是每一個人都在找尋的。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能夠使生活變得美好的生活方式,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值得去嘗試。但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是愚蠢的,古人的那種快樂地面對生活的心境,才是我們要追尋的。只要學到了古人的那種心境,無論在什麼環境中,我們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合上書,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需要我們睜開眼睛去看,用心去體會,用行動去創造。只有懂得生活的藝術,快樂地迎接每一天,才能成就一個有“趣”的人生。

【篇八:找尋我愛的書徵文】

從小到大,媽媽幫我買過很多書,小說、詩歌、童話、科普讀物各種型別各式各樣。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命運—束之高閣等待被我發現。我常常在不經意間,拿出一本書看地津津有味,愛不釋手。每本書都承載著我的回憶。

但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我決定尋找我最愛的書。也許,我該從小說找起,偵探懸疑,青春懵懂,本本w大百科全書》……書中精美的插圖,通俗易懂的文字,都曾給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拿起這本放不下那本。

這時我才意識到,每本書都有精彩的地方。在不同的時期,都帶給我許多歡樂。這讓我無法挑選,似乎每本都曾是我的最愛。也正是這些書帶給我的回憶,才讓我難以割捨。與其漫無目的地尋找難以回答的答案,倒不如再多看幾本好書。

尋訪東河古橋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910字

“河邊尋煙柳,小巷訪畫橋。”我和同伴組成求知小隊,從整治一新的五柳巷開始,沿著東河尋訪一座座古橋。

我們經過了三座南宋時期的古橋,它們分別是:鬥富一橋、鬥富二橋、鬥富三橋,這裡還有水上巴士的起點梅花碑站。中途有一位熱心的老爺爺給我們講解了許多關於這三座橋的來歷,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此時正是臘梅開放的季節,東河兩岸的臘梅競相開放,我們邊走邊欣賞周圍美麗的風景,不一會兒就到了第四座橋——安樂橋,橋洞兩側的牆上刻著許許多多精美的壁畫。

走出橋就看到路旁有兩口已經廢棄的古井,而它的旁邊就是水上巴士城站火車站。繼續往前,穿過清泰街人行地道,我們便能看到一座拱形的木質便橋,橋的另一邊連著一個彎彎曲曲的小公園。慢慢往前走,高高的淳佑橋便呈現在眼前,橋頭的雪松鬱鬱蔥蔥,橋旁的淳佑亭裡坐滿了閒聊的老人,它的對面就是水上巴士浙二醫院站。穿過寬闊的解放橋下的解放路人行地道,一個親水平臺赫然在目,一座雪白的美女雕像矗立在中央,許多的老人在這裡開心地跳著廣場舞。

在香樟樹的掩映下,我們不知不覺走到了萬安橋,依次會看到水上巴士葵巷站、菜市橋站。這裡是東河水面較為寬闊的地方,兩岸桃樹柳樹相間。每當春天來臨,船兒在河中穿行,岸邊桃紅柳綠,風景十分優美。

穿過菜市橋,你就會聽到朗朗讀書聲,原來旁邊是青藍小學,真羨慕這裡的同學,開窗就能欣賞到風景如畫的東河美景。河的對岸是六座可供一人通行的景觀小橋,它們依次是荷祥橋、瑞祥橋、福祥橋、盈祥橋、興祥橋、盛祥橋,雖然小巧,但依然美觀。

一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此行的最後一座橋——太平橋,這座橋獨具特色,橋上有一座風雨亭,一根根圓柱撐著鋪有黑瓦的亭子,兩旁的木質座椅可供人們休息賞景,中間的通道供人通行。

由於河道整治,目前水上巴士只能到潮鳴寺巷站,往前的廣安橋、寶善橋、壩子橋三座古橋未能看到,有點遺憾。此次的尋訪,我們一共看到了9座古橋,2座木質便橋,6個水上巴士站,2個人行地道,十幾個各式各樣的小亭子和大小不一的小廣場。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東河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同學們,讓我們結伴泛舟東河上,健步東河邊,一起欣賞這如詩如畫的美景。

尋古風,覓文化 篇11

國一作文 ,597字

擁有龍圖騰文明的老中國血脈,千年流淌著的泱泱文化,卻在當中國走向繁榮時,被時光的記憶帶走了大半。而我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

回家鄉後,爺爺常一人在一個楓葉林中拉一曲二胡。爺爺告訴我,當年有一個人彈一聲龍琴,吸引了眾多街坊,他身邊一群人不論多忙都來聽聽琴絃中的文化,幾年前那名琴師突發腦溢血去世了,從此那裡痛失文化的故韻。

是啊,從前在縣城,時時都聽得見粗糙的吆喝聲,一陣一陣如麥浪翻滾。新年街頭賣藝的寫春聯的到處都是。幾年後來到縣城,春節再沒有村夫挑著擔的呼喚聲,有的是來往的車的鳴笛,昂貴的店鋪,世態變得如此之快。

但總有那麼幾戶人家還傳承著祖上的文化精華,我從草門中推開,準備出去散散心,腳邊的天狼忽然驚叫起來,我側耳傾聽一陣古琴的韻意飄來,步行追索見一儒雅的老者,捧著一股琴聲,輕如鴻雁。雙手在琴面上擦拭,順流而下勾起一根弦,悠然而去,飽滿的旋律,孕育了伯牙鼓琴的悠思,輕輕浮動。

一根根弦,似乎是一條條中華文化的血動脈,難道這不令人自豪。我洗耳恭聽,白衣飄飄的老者絲毫沒有覺察到我,任琴聲如流水打溼我的心。我找到了,確確實實,卻不容丟失的文化,龍的文化。

中華的傳統文化,似一紙鴻雁,隨著時光而遊走。猶如四季,即使度了一個輪迴,又能有下一次。一春一秋,國人的血脈綿延橫亙,不可丟失,尋骨風,覓文化,雖贏不回往日5000年的黃曆,但能傳承5000年源源不斷的文明,讓甲骨文勾勒的文明長存。

描寫古巷的作文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8字

我今天去了倉橋直街古巷。

走進古巷,粉牆綠瓦,古色古香。走在腳下的石板路,由一塊塊灰裡透綠的石板鋪成的。雖然不整齊,但是看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

古巷兩邊都住著人家,牆上的“皺紋”足以表示歷史的滄桑,紹興的魅力。有些人家門前掛著一兩個鳥籠。鳥籠裡的鳥,看見我們,高興地叫了幾聲。

走到古巷的盡頭。我隱隱約約地聽到溪水流動的聲音,走上前一看,果然有一條清澈的河水流動在一座八字橋下。河水裡能清楚地看到小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

走上八字橋,跨過一級級臺階。看著河水,一望無盡。如果你運氣好的花,還可以看到小蝌蚪呢!

走過橋,又是一條小巷子。街上人來人往,磨肩接踵。雖然我們在這裡呆了不到一個小時,但是作為“半個”紹興人。這是一次淨化心靈的旅行。

巷子旁,一些手工藝人賣弄自己的“藝術”。有手工山楂糖,臭豆腐……讓人流口水的紹興特色小吃。

這個巷子,就像被人施了魔法一樣。有讓人舒服的石板路;讓人覺得美麗的藍天。清澈的河水,可愛的小魚,滄桑的房子繪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關於古巷的作文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4字

一起走進那條小巷,勾起了我幼時回憶,我以前的家,腦子裡的一張張黑白照,滿臉笑容的我……現在走進古巷,兩旁房屋,記得老師說著紹興的粉牆黛瓦……

以前來過,可是今天卻有不一樣的體會,古巷裡是以前的石頭路,我想:照樣是房屋為什麼我以前的家被拆了造成了博物館?用手摸著那牆有著熟悉的味道,踩著那石頭路眼睛望著遠方,住在河邊人家一定很幸福吧!這條小巷還是一點都沒有變,還是與以前一個樣,滿滿的年代感。

走進小巷就是一條熱鬧的街,一眼望過去從前何嘗不是這般熱鬧,走上橋轉頭,紹興水鄉就在這地方體現出來了,從哪看都是這麼美,我真想把這風景畫下來啊,我已深深記在心裡!

這條小巷真的好長好長,小吃更是多,全是紹興的小吃,有山楂糕、有拉白糖、還有更典型的……我們到了震元堂門口,還沒有踏進門檻就聞到了濃濃的中藥味,遊了一圈走出門,我看著這一條小巷,聽著老爺爺的叫喊聲,摸著白牆,聞著小巷的味道。

我低頭看著那石頭路,路的兩旁轉了一大圈,又轉回了那條熟悉的路,小巷的房屋永遠都是白色的牆黑色的瓦,不會變,它受得住年代的流逝,禁得住風雨的吹打。

一張張有年代感的黑白老照片,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小巷真的很美,不會被超越,小巷深深,“看不見它的盡頭”。

寫古巷的作文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2字

一條條交錯的河,一道道古巷構成了這歷史濃厚的城市—紹興。

在這春光豔麗、萬物爭鳴的日子裡,我們這支從美文創意出發的隊伍,踏上了尋訪古巷的道路。

我們徒步來到了一條歷經滄桑的小巷,踏在長滿青苔的石板路,我們像一群飛出籠子的小鳥,嘰嘰喳喳個不停。一會兒指指那個,一會兒又問問那個,好不疑惑。此時的天是那般藍,此時的空氣是那般的清新。一不小心走上一塊會滑動的石板,還好一把抓住身邊的人,嘻笑個不停。在這小巷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個個高掛的院士簡介與照片,一位位慈祥的老爺爺在照片上望著我們,勸告我們要好好學習。

游完了古巷,我們又來到了紹興歷史保護街區之一“倉橋直街”。剛進入“倉橋直街”,撲鼻而來的便是臭豆腐的味道,隨著“臭”味來到一家小吃店,一個個小巧玲瓏的豆腐被輕輕放入油鍋,在鍋中沸騰了幾下,它就變妝了,白嫩嫩的衣裳變成了金燦燦的外衣,加上各種美味的醬料,色澤豔美的一碗臭豆腐就出爐了。隨著小巷的蔓延,我們來到了震元堂,才一進去,撲入眼瞼的就是琳琅滿目的各種補品,一股濃濃的中藥味也隨之撲鼻而來,我們在震元堂裡面遊覽了一圈後,又來到了我最喜歡的毛筆專賣店,進入店鋪,一排十二生肖的玉石呈現在我們面前,一個個栩栩如生,眼睛裡滲透著淘氣與可愛,真讓人愛不釋手。店的中間,一排排毛筆和宣紙整齊的放在櫃檯上,在它們的旁邊還有一大幅毛筆作品,再近些就是令我最喜歡的龍印章了,一條條龍在雲間飛翔,騰雲駕霧,好不熱鬧。

我們慢慢地走,悠悠地看,漸漸地走了出去,在回去的路上,回頭望望那已看不見的小巷,我不禁被它的濃厚歷史所打動。

描寫古巷的作文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4字

古巷深深,小徑通幽;流水嘩嘩,小橋人家;石板青青,古韻紹興。今天我們一起去走了古老的巷子。

踏著青石板路向前走,一股古老的氣息撲面而來:兩旁小小的,樸實的房屋並排著,中間只留下一條狹狹的,只容納三個人可過的“羊腸小道”。那些房屋像一個個“老者”,見證著小巷歲月的磨礪,那飽經風霜的滄桑歲月。古巷更像一位隱居山林的“老人”,久久不肯露面,對我來說,陌生,這條巷子,我從未走過。

往裡走,不一會兒,就走出了巷子,來到了熱鬧非凡的,滿是小店商鋪的倉橋直街。嘩嘩流淌的河水聲,古老的石板橋,不由讓我憶起了以前學過的課文“小橋流水人家”“搭石”。再往前,古老的巷子和現代化裝飾的商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像古老舊紹興的模樣,身處小巷中,現在的倉橋直街早已蓋過了充滿紹興濃郁氣息的老房子,那些古色古香的韻味,取而代之的是耳目一新的面貌,煥然一新的人和物。

走出小巷,黃黃的石板路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那已經有幾十年的,充滿痕跡的老房子,還令我牽掛。

一塊塊石板,襯出了獨有特點的紹興;一座座老房子,映出了紹興特有的古韻;一座座小橋,現出了我的紹興情,我的家鄉心……

尋找失落的文明——古婺窯火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8字

“哇!”“好漂亮啊!”同學們正在文化館裡欣賞精美的陶藝作品,不時發出聲聲讚歎。咦?這是怎麼回事?學生不在學校裡上課,反而出來參觀?原來,我們今天去婺州窯研學了。

“始於漢,盛於唐,鼎於宋……復興於今”一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這行端正的字。導遊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展廳,架子上擺滿了玉砂瓷和玉青瓷。走得近了些,杯子中間浮著一抹瑩瑩翠綠,釉色並不庸俗豔麗,清雅脫俗,杯子質地細膩,富有光澤,在朦朧的燈光下顯得愈加晶瑩剔透。

隨後,我們上樓參觀了婺州窯遺址的文物。博物館和文化館的燈光大多昏黃暗淡,讓人感覺身臨其境。一隻約1米高的陶土瓶率先迎接我們,它通身凹凸不平,仔細一看,又像有許多細小的花紋,雖然打過蠟,但依然滿目蒼桑,彷彿承載著悠悠的歷史歲月。

走過拐角,新安沉船出現在我們面前。新安沉船是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於1975年9月1日打撈上岸。船上的瓷器多為龍泉窯瓷器。歲月的痕跡在新安沉船上留下了無數道傷痕,似乎在訴說著當年的一切。

我們還去參觀了婺州窯的製作過程。一個個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人正專心致志地練泥,拉坯、上釉、雕花。每一個毛坯都亭亭玉立,但卻無兩個相似。看著製作工人嫻熟的手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開始自己動手做陶藝了!我挽起袖子,從一大塊陶土上掰下一塊,揉成一個球,用擀麵杖擀成一塊泥板。用木刀畫了一個正方形割下來,準備當筆筒的底面,然後又掰下一塊搓成又細又長的泥條。不知過了多久,泥條已經纏了很多圈了,一個初具筆筒模樣的泥坯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又割下一個五角星,粘在筆筒上。長舒一口氣,疲倦和痠痛感瞬間襲來,但看著自己親手做的陶器,心中又不由得泛起幾絲成功的喜悅。

最後,我們拍了集體照。老師指揮著,讓我們站成一個“62”的隊形,寓意六(2)班這個集體的凝聚團結。寒風不斷吹拂,意志漸漸軟弱,就當我堅持不住之際,這段美好的回憶在瞬間定格。

聽著呼嘯的寒風,看著漸遠的白色建築,我的心裡,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描寫古巷的作文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5字

“好耶!”美文創意的第六教室爆發出既響亮又興奮的聲音,今天我們要去紹興古巷觀賞一圈風景,感受下文化古城的氣息。

五月的天有些悶熱,使人的心情也異常糟糕,我們卻彷彿念忘了這一切似的,興致勃勃地排成兩隊跟在孫老師身後,屁顛屁顛地跟著孫老師,對她惟命是從。

那是一條安靜的小巷,地面上的磚塊明顯有點兒鬆動,訴說著古巷悠久的歷史文化,家家的大門有些地方的油漆都脫落了下來,似乎在證實古巷的悠久歷史文化,家家戶戶前還有道門檻,門前掛著紹興特有的書法藝術作品,使人彷彿置身在那個一顆糖一角錢的、那個有著黑白電視機的時代,小巷很窄,一輛電瓶車和一個不胖不瘦的人停在一起,也覺得很擠,窗戶是那種木頭邊框的,都是平房,幾個老人坐在屋裡嘮嘮,把門開啟著,也不擔心別人說自己是一個話嘮。

大道上,雖說修了柏油路,卻還是抵擋不住古巷給人那和既親切又愜意的感覺,石橋邊有潺潺的河流,河水是綠的,河邊的小樹也是綠的,綠樹倒影在綠水裡,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樹,哪些,是水?河水彷彿沒有盡頭,綠樹的數量彷彿也不計其數,後邊的越來越茂盛甚至擋住了居住在樹邊的房子與人,還有水的盡頭,給人以一種人間仙境的感覺,這幅畫面可謂是“小橋流水人家”了。

古巷的旁邊異常寂靜,事實上卻開著好幾家店,有賣臭豆腐的,賣熱狗的,有賣口哨和扯白糖的,瀰漫著臭豆腐的“香”味兒。

古巷深深,不是沒有盡頭,而是古巷裡的悠久歷史文化已深深地停駐在這條小巷裡。

關於古巷的作文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9字

我們今天去了一個老巷子。

這是一條古巷,古巷的兩旁是幾座黑瓦白牆的老房子。牆壁上長滿了青苔。牆是用各式各樣的石頭砌上去的。經歷了風吹雨打,牆壁已經凹凸不平了,有些地方已經深深陷了下去。青白的小路,是用石板鋪的,路面凹凸不平。石板路上的縫隙裡唱出了綠油油的小草,上面點綴了一點黃色的小花。住在這條巷子裡的人家,年紀都比較大,臉上寫滿了風霜,似乎只要他一說話,嘴裡就滔滔不絕,臉上寫滿了驕傲。既然是老人家,自然沒事。無聊時種點花草,我們一走進巷子,我就發現許多人家的門前屋後都種滿了一盆一盆的花花草草。屋簷上冒出頭來的一簇簇小草也向我們昭示著這些都是一些老房子。走到中間時,煤爐冒出的一縷縷青煙使古巷變得神祕起來,朦朦朧朧中的古巷若隱若現,如仙境一般。

走進小巷深處,是一家家店,這裡充滿了古色古香。有紹興特有的黃酒棒冰,紹興的臭豆腐和紹興的油炸蘿蔔糕。我們從第一家店邊走邊買,最後手上在不知不覺中多了許多東西,我們就這樣聞著臭豆腐的香味走到了石板橋上。

這是一座十分美得石板橋,美得讓人不知道怎麼形容它。橋的下面是碧綠的水,倒映著古巷裡的人們。河的兩岸是樹,樹上長滿了翠綠的葉子,孫老師在這裡用手機讓時間定格,將美麗的畫面永遠的定格在手機上。

當我們走到古巷的盡頭,這裡的樹把我的目光緊緊鎖住。這裡的樹很高,很密,許多棵的樹的葉子連在一起,形成了一把巨大的傘,只要人在夏天在這裡待著,就會感到十分涼爽。

這條古巷深深,種滿了古巷的味道。

我的未來世界夢——科技節徵文 篇19

國一作文 ,592字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時光老人把我帶到了未來的世界。

我看到了一種奇怪的樹,樹上結了巧克力、餅乾、冰淇淋,我問時光老人這是怎麼回事?時光老人說:“這是科學家發明的,這樣一來人們就不用花錢買東西了。”時光老人把我帶到小河邊,我發現這裡的魚除了能在河裡游泳還能在陸地上行走。我覺到非常奇怪。時光老人告訴我“人們用一種液體才讓這些魚在陸地上行走。”我又發現小河裡的水非常乾淨。時光老人說:“河水是能喝的。”我喝了一口河水覺得好甜!

時光老人把我帶進一戶人家,這裡有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叫小軍。小軍給我們倒了一杯茶,我看見小軍把液體倒在種子上,種子馬上就發芽了。時光老人告訴我:“這是一種有魔力的液體。”我說:“哦,原來是這樣呀,未來的科學家真厲害呀!”

時光老人把我帶到大街上,我發現這裡的車像房子一樣。我問:“這些車為什麼像房子一樣呀?”時光老人說:“其實這些不是車是房子,這些房子可以到處跑,停下的時間房子輪子會自己收起來。”我說:“如果我有一套這樣的房子,我就可以帶著房子去旅遊了。”

時光老人把我帶進一間會走動的房子裡,房子裡的牆壁全部都是電子螢幕。我看到一個按鈕,按鈕下面寫著臥室。於是,我按了一下按鈕。一間臥室馬上就出現在我面前。我看到一個”娛樂室“按鈕,正想按就迷迷糊糊的聽到”茜茜,茜茜“,我醒來了,原來這只是一場夢啊!

如果未來的世界真是我夢裡的樣子該多好啊!

心中的雷鋒徵文 篇20

國二作文 ,1245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出自雷鋒的名言我耳熟能詳,卻又覺得那麼遙不可及。

雖然,雷鋒的生命已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精神卻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我一直在苦苦尋找具有雷鋒精神的人,卻始終未曾發現。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和爸爸交流這個問題,他笑著對我說:“傻孩子,雷鋒精神並不一定是做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你仔細觀察生活當中的細節,我們身邊不乏像雷鋒這樣的人。”

爸爸的一席話讓我幡然醒悟,可不是嗎?她,一身樸素的著裝;她,一張慈祥的面孔;她就像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終日為我們晚輩忙碌著。她,就在我的身邊—我那七十多歲的奶奶。

每個週末,我都要到奶奶家去看望她,這也是我大飽口福的時候。每次,她見我的第一面都會笑眯眯地問這問那,我還真有點“小煩”。

通常是這樣的:吃完飯,奶奶都會叫上我陪她出去“遛一遛”。我們遛彎的那條路是村裡近幾年剛修的,自修好後,奶奶就特別珍惜,而且逢人就誇自己趕上了好時侯,好社會。有一次,我們剛在路上走了一會,奶奶突然停下腳步。原來,幾塊石頭被一些頑皮的小孩扔到了路中間,她一邊不慌不忙地彎下腰撿著石頭,一邊無奈地搖著頭說:“這些孩子真調皮,玩就玩吧,也不能把石頭扔在中間擋著路呀!”我因為要去商店買好吃的,所以就不耐煩地催著奶奶趕緊走。可沒走多遠,奶奶又停下了,原來路上散落了一些斷樹枝,她又彎腰清理起來。我問奶奶:“您怎麼淨幹些出力沒人管的事呢?”奶奶說:“這點小事抬抬手就能幹,也累不著,還能方便他人,有什麼不好的呢?”瞧,這就是我那閒著沒事幹的奶奶。

奶奶做的另一件事情更讓我瞠目結舌。那是去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我跟奶奶坐公交車去超市。走出沒多遠,東北風夾著雪花鋪天蓋地地下了起來。刺骨的寒風把我吹了個“透心涼”。公交車來時,我三步並作兩步一下躥到車上,終於可以好好暖和一下了。坐在我和奶奶鄰座的也是一位老奶奶,只見她緊鎖眉頭,雙手捂著嘴巴,好像要嘔吐的樣子。果不出所料,車開了一會,那位老奶奶終於忍不住“哇”的一聲吐了出來。只見車上的乘客們不約而同地捂住鼻子:有的露出厭惡的表情,有的不顧窗外刺骨的寒風,開啟窗戶把頭伸出窗外,有的嘴裡不停地抱怨著……彷彿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售票員也黑著個臉,嘴裡嘟嘟囔囔的。我更是暗暗叫苦,等了那麼久的車,好不容易想暖和一下,旁邊又坐了這麼位暈車的老奶奶,真掃興,更讓我難以忍受的是那種難聞的異味。

這時,奶奶和我換了個位置,坐到了那位老奶奶的前面,把給我準備的熱開水和手絹遞了過去,親切地說:“先漱漱口吧。”說罷,用手輕輕地拍著那位老奶奶的後背。奶奶的行為感染了大家,售票員從車門後拿起笤帚默默地打掃起來,周圍的幾個人也紛紛拿出紙巾幫那位老奶奶擦去身上的汙跡。

望著奶奶,我心裡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奶奶雖然是一個平凡的老人,但正是像奶奶這樣一些平凡的人,在做著一些實實在在的小事,她們在用自己的行為改變著周圍的人。

我愛我這個平凡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