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與殘缺相關作文20篇
完美與殘缺 篇1
高一作文 ,731字完美,總是殘缺的完美。
一樣完美的物品,如無瑕美玉,也避免不了沾上些許灰塵;一次完美的行動,如順利交易,也無法真正踩在雙贏或多贏的槓桿中點;一個完美的人生,如白手起家而家纏萬貫、四世同堂更家族和睦,也難以不留下幾點遺憾。無論怎樣的完美,或多或少都包含著殘缺。
然而,即便完美包含著殘缺,我們卻常常對那小的殘缺不加註意,大的完美總是覆蓋了殘缺的陰影,也正因如此完美才算作完美。而完美和殘缺本就不是一對反義詞,完美包含殘缺,完美甚至也離不開殘缺。
沒有絲毫殘損缺減的鐵環滾動得飛快,以至於無法欣賞道路上的美景,不能與花草說話,人們說它還不如殘缺的鐵環完美。完美中的殘缺似乎也會令完美別有一番風情,避免了完美的過分光滑平整、幹禿。因為有遺憾,我們才會為大的完美自豪;因為有殘缺,我們才得以體驗不一樣的多餘人生。驚才豔豔的唐宋詩人絕大多數是科舉制度的落敗者,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總是比富二代閱歷豐富得多,終生家庭不幸的亞倫拉罕林肯,對工作的專注遠超常人,粗莽不拘小節的項羽竟釋放出凌駕於勝者的人格魅力。有殘缺,我們才覺得完美是真正的完美!
所以,面對生活中的小小殘缺,絕不必耿耿於懷。新買的牆紙一角沾有一點黑漬,無須逼問店家,自己找尋方法清除,黑漆的過程中有探索的樂趣;網購的功克力發錯了口味,何必勒令退換,試一試不熟悉的口味也許別有風情;考試粗心大意錯下兩道填空題屈居後排,何苦悲憤慷慨,放開心態下回再戰更有提升空間;早班堵車已遲到了人卻還在車上,哪需氣憤填膺、咒天罵地,抬頭仰望竟是從未注意過的群雀棲枝。殘缺不可避免,卻可以是完美的一部分。用殘缺來反襯完美,亦或將殘缺轉化成完美的一部分,是上上之策。
完美,總是殘缺的完美。放寬心態,殘缺亦可成完美的殘缺。
完美和殘缺 篇2
高一作文 ,819字誰都喜歡完美的東西,討厭殘缺的東西,但大家也都清楚真正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不過即使這樣,大多數人還是在追求著那份完美,殊不知其實殘缺在某些時候也是有它獨特的力量的,殘缺與完美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
什麼是完美,什麼又是殘缺。
完美就是在每一個方面都達到了最好,可以滿足所有的要求,完全不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殘缺與之相反,便是在某一甚至是多個方面不能滿足要求,存在缺陷,不盡如人意。
為什麼說殘缺與完美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
完美固然是好的,但完美的同時也意味著沒有了改進的空間,沒有了進步的餘地;與之相反,殘缺雖不夠好,但卻有著不斷變好的無限可能。如果雞蛋為了保持自己完美的外殼不願破裂,不願變的殘缺,那麼新的生命便永遠不可能出現,而那完美的雞蛋最終椰汁會落得腐敗變臭的下場。同樣,完美的事物無法從別的事物上學習,也就缺少了與外界的溝通,自然會少了活力與快樂。
怎樣對待殘缺與完美。
首先,要接受殘缺,對自己也是對別人。人無完人,無論對人還是對事絕對的完美都是不存在的。自己的殘缺要學會接受,沒必要自己為難自己,而對於他人的殘缺就更要學會包容。就如托馬斯曼說的那樣:“不要為別人不能成為你所希望的人而憤怒,因為你自己也不能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個人。”其次,沒必要對完美過於執著。完美雖好,但卻像太虛幻境一樣難以到達。適度追求完美是上進與認真的表現,但若過於執著,便是偏執了,只是在追求一個不可能的結果而給自己徒增痛苦。不斷變完美的過程甚至比完美本身更加重要。最後,要不斷改善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向他人學習無疑是變得更好的一種簡單辦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是執著於完美,而僅僅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向他人學習,與他人溝通;不是忙著追逐,而是慢下來環顧四周,體會這之中的別樣快樂。即使最後仍存在許多殘缺,仍不完美,又有什麼關係呢?
換一種角度,有時殘缺並不是壞事,它和完美一樣有重要的意義。讓我們接受殘缺,趨向完美。
完美的殘缺 篇3
高一作文 ,586字花兒綻放,是花心破碎的美麗;曇花一現,是曇花生命的美麗;流星劃破長空,是流星跌向大地的美麗。
—題記
自古至今,花開花落,人去人來,多少年,波濤依舊。我雖非智者,也非仁者,但我愛山水之間的美麗,那種殘缺不全、雄渾浩蕩的美麗山水。
我愛大山的巍峨壯闊,也愛小巧玲瓏的險峻山丘。我愛雲橫雨打的秦嶺,也愛陰陽割昏曉的岱宗。我愛,我愛那雄壯澎湃的長江,愛那相看兩不厭的敬亭山,但我卻更喜歡那殘破古老的西山。
西山,柳宗元在此寫過宴遊記,讚揚他卓爾不群、傲然挺立。然而,此後西山經歷了磨難,現在殘破難睹。在它高大偉岸的身軀上炮痕累累,殘破不堪,但它凝聚了無限的魅力。
我愛水,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聞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觀鬆間明月,石上清泉,聽蘇子吟唱,漁歌互答,窺日星隱耀濁渡排空,此有何等閒適也。
黃河也,歷盡上下五千年的滄桑,飽嘗艱辛和磨難,水中有大量泥沙,依舊奔騰如故,那種殘缺令人傷痛,卻更讓人感到莊嚴。遙想當年,黃河清澈見底,水尤清洌,如今的黃河,不僅無利於人民,反而洪水氾濫,使人民遭殃,實乃中華人民族之悲也,然而黃河哺育了華夏先祖,殘缺的美麗,如斷臂的維納斯,如天然的紅寶石,閃爍在中國大地上,雖危機四伏,卻意義深遠,象徵一個奔騰前進的中華民族,我將一葉輕舟,蕩盡黃河水。
山水之樂,難以言談,殘缺的完美,完美的殘缺,我依舊等待著,流星劃破長空的完美……
完美與不完美 篇4
高一作文 ,816字初老症狀裡有一條:“對完美質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
當鐵環繞了很久很久只為找到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時,他大概不知道,為了他的完美,他以後會感嘆自己的速度太快,不能夠和朋友快樂相處,不夠時間欣賞好風景。或許我們都在追求我們想要的完美,我們也清楚的知道完美需要代價,可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後悔。
我們一直在尋找,不知道生命有多長,也不知道我們有多渺小,我們像鐵環一樣固執任性地往前走。不知道遺憾和後悔的我們應該是幸福的,等我們慢慢走快了,我們就開始懷念,開始反悔,開始懊惱,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就像萬芳在裡面歇斯底里地吼著:“擁有是失去的開始”可我們還是固執地擁有著,享受著這一切,我們追逐的完美是一個光滑的殼,縱使裡面殘缺又不光彩,縱使心裡面知道這並不完美,可還是把這些東西放在別人面前,用炫耀一般的口氣說,看。
我們終於明白有些事情註定回不去,就只能遠遠凝望,看看當初的自己,或者心疼,或者羨慕,或者寵愛,總之不是我們現在的面孔,儘管犯了初老症的那個症狀:“越久的事情越容易想起,越近的事情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我們終於走到了我們曾經期待的後來,曾經有多麼展望,用許多的失去換來了這麼一個擁有,想把它放在手上寵著,卻又有點嫌棄它,嫌棄它不夠好,嫌棄它因為它而沒了自己。我們一直以為那是一顆完美的鑽石,後來發現他是一顆從天而降的隕石。
鐵環的完美是那個缺失的部分,而我們所追求的完美,是更深層的保護和隱匿,誰都有苦痛與難堪,有那一份心上的缺。而我們,也用許多東西填滿那個缺口,不再和誰談論相逢的孤島,因為心中早已荒蕪人煙。
終究是要在一堆拼不成完整圓的曲線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然後恰到好處地按上去,似乎是已經完美,也只有心裡才知道,有多麼懷念那一點點缺。
我們依然需要尋找,一邊拿我們的所見所聞填滿那不可能填滿的缺口,一邊收藏著當下的自己,就當做明天還很遙遠。
對著那條症狀:“對完美起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盯了一會兒,執迷,又置之不理。
美在殘缺 篇5
高一作文 ,544字長年累月,她的小板凳用壞了40多個。這些板凳在大地上敲響了愛的音符、動人的旋律,在小小的福利院傳響了37年。讓人震撼的是,在很多人填寫履歷表的某一欄時都寫著她的名字,那一欄的名稱為“母親”。
她是誰?為什麼她可以讓這麼多的人把最神聖的名字送給她?她就是“板凳媽媽”許月華,一個殘疾的女人,一個其貌不揚的普通女人,卻是許許多多人心中神聖的女人。因為她在困境中無所畏懼,因為她在不公平的命運面前依然昂起了頭,因為她在困難的時候依然不忘獻出自己的愛心,因為她用生命在演繹堅強、勇敢與奉獻,所以即使她是殘缺的,也是如此美麗。你會說她不美嗎?我想不會吧!當她的人格魅力展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心裡所有對外在美的衡量標準統統不見了,你只是知道她很美,那種殘缺很美,好像是自然天成的那種美,美得驚世駭俗,美得無法用言語形容。
這個世界,是由很多很多的美拼成的,有各種各樣的美:風景很美,某個女孩很美,某人做的工藝品很美……這麼多的美,我卻唯獨偏愛那種殘缺的美,美得有韻味,美得不那麼膚淺。
美在殘缺。
殘缺就是完美 篇6
國三作文 ,727字喜歡殘缺,總是把一件好好的東西弄的七零八落,因為太完美的東西在我看來還是缺點什麼,那就是缺憾。太完美的東西帶給人一種不自然的感受,很假。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缺點。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優點也算不得了。
斷臂的維納斯之所以會流芳百世。就是因為當初製作者狠下心砍掉太完美的手臂。月亮之所以會被世人稱頌,就是因為她的風情多姿。上弦月,下弦月。彎月,滿月……。各種姿態,美不勝收。假如只要一種滿月,圓盤似的掛在天上。那麼又有誰會去欣賞,那隻不過是一個毫無生機的衛星罷了。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記得有一個西方人曾設想用世界上最完美的器官拼成一個最完美的人,但他的想法很快被美學專家否定了,如果真那樣的話,恐怕獲得的稱號就不是“天下第一完人了”,而是“天下第一怪人”吧!
殘缺的東西也是一種美,平靜的湖面兩岸聳立著無數座險峻的山峰,如果有一絲綠色多好。可是沒有,正因為沒有才顯出威嚴的氣勢,一幅精美的畫,下面卻畫著畫室裡的點點油漆,可正是這沒有規劃的油漆才體現出那種真實的美感。一幅絕妙的攝影作品,那本應萬里無雲的藍天卻出現了一朵雲,也就是這朵雲才照出天空的真面目,畢竟萬里無雲的天氣是很少的。
最完美的東西不一定是完美的,有時候缺憾同樣是最美的。
那個輪子也許因為少了一部分而傷心,但是這一段時間,他見到了許多平時見不到的風景。路邊的花草也許很想與它交朋友,終於得到了機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殘缺就是一種美,殘缺得完美,更是一種美,就像人們所說的,過於完整的東西反而看起來沒有美感。
當我們遇到殘缺的事,請不要感傷,也許這正是上帝賜予你的一種完美。不管有多殘,請珍惜這事物,就像這個輪子,慢下來之後反而獲得了更多,也許他完整後,也會十分想念那段慢慢的回憶!
殘缺和完美 篇7
國三作文 ,908字夜空中盛放的煙花雖然璀璨奪目,但它只有一瞬間便消逝;比薩斜塔儘管不能直立於大地之上,但它卻給人另一種美感。完美與殘缺從來不是彼此獨立存在的,卻共同促使我們的心靈達到更和諧的境地。
完美與殘缺相互聯結,殘缺往往是完美的另一種詮釋。
人們常在中秋夜晚對月遙思異地的親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缺人不在,這都是殘缺之景,但那皎潔的月色,真摯的情意不也構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思念圖了麼?這何嘗不是一種情景兩全的完美啊!看似殘缺的事物,往往憑藉它的殘缺,為完美更添上了一層獨特的內涵。它襯托了完美,昇華了完美,使其更趨向於精神的完美。正如霍金殘缺的身體,更顯其精神、心靈的智慧光輝和完美。從某種程度上說,殘缺是完美的一部分,它讓完美更加熠熠閃光。
完美所帶來的不一定全是美滿和幸福,正如同殘缺也不完全帶來不幸和痛苦。
長城巍峨而壯麗,宛如一條巨龍,盤徊與華夏大地,可謂完美無缺。但它的建造卻是耗盡了千萬人的鮮血、勞動甚而是生命。這樣的完美,也太過於沉重了。陶潛雖然仕途不順,但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卻是另一番的情趣雅緻。完美的最終結局,有時會讓人失望,進而放棄完美,重新找尋殘缺,並以此發現另一種美。我們的人生常常也暗含著這個道理,追逐了一生的名耀榮光,到頭來卻發現恬淡的生活、沿途的風景才是真。因此說,我們不能只崇尚完美而忽視殘缺,我們為了殘缺的改善而不斷努力,尋求超越時,恰恰收穫了真實和喜悅。
讓完美與殘缺和諧存在,共同指導我們前進的方向,心靈的道路。
正如斷臂的維納斯將殘缺與完美融合得淋漓盡致,我們也應該將它們作為人生之舟的兩隻船槳、共同協作,時刻用完美與殘缺提醒自己,駛向成功的彼岸,獲得心靈的富足。既是制約又是合作,它們會不時提醒我們辯證地看待自己,看待周圍的一切。既要以批判的眼光審視,又要不斷積累經驗教訓。讓完美和殘缺蘊於人生之中,不要苛求完美,要在殘缺之中尋找美,一種全新的美。
完美與殘缺如同鑰匙和鎖,無法單獨存在。它們相互偎依,相互聯結。我們不能為了完美而忽視殘缺,因為殘缺賦於完美以新的生命活力,引導著不同的結果。尋求兩者統一,帶來全新和諧。
殘缺即完美 篇8
國三作文 ,921字人們總是追求完美和圓滿,對瑕疵和殘缺恨不能敬而遠之。殊不知,殘缺卻是避無可避。有時,殘缺即是完美。
看到作文材料時我不由得想起一件舊事,那還是在臨近中考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看到我為了防止試卷摺頁而把當時用的那套數學試卷的四個角都夾上了夾子,便調侃說原來我還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啊。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完美主義者這個概念,仔細想想好像還是挺貼切的,在初中時,我對某些東西的擺放位置和順序有著近乎苛刻的堅持;有的時候某天發生了一件小事也會徹底毀掉我一整天的心情……現在想起來那是的自己還真是有些天真,哪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呢?殘缺在某種程度上未必不是一種完美的體現。
人人追求完美,但是完美究竟存不存在呢?如果存在的話,那它又該如何去定義呢?有人覺得完美就意味著沒有絲毫瑕疵,就好像是一個圓,處處均勻光滑,挑不出錯來。由此類推,人們追求的完美的生活就應該是事事順風順水,處處盡如人意了?顯而易見,這樣的人生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或許人人都會擁有相對得意的時刻,但想要時時刻刻圓滿缺額是痴心妄想。或許總有一些人會令我們由衷的羨慕,他們是光鮮亮麗的成功者,接受著後來者仰望的目光,但是我們怎麼能只看到他們如今的成就呢?他們也曾有過屬於自己而他人無法想象的落魄和掙扎,這些我們都不曾體會過,一味地豔羨他人又有什麼意義。同樣,我們也有自己選擇的那條獨一無二的道路,總還是會有人羨慕我們這樣的“完美”的生活。由此可知,“完美”一詞見仁見智。假若完美果真意味著無任何瑕疵,那麼試想沒有任何波瀾起伏的人生真的有趣嗎?在走到人生之旅盡頭的時候,恐怕會覺得這一輩子好像也沒什麼更特別值得懷念的事情,就這樣不知怎麼的就過去了。無論別人在此時會作何感想,至少我覺得難免會感到悲哀。人生在世,殘缺與遺憾避無可避。
殘缺既然難免,何不坦然接受。有句名言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會問你開一扇窗。一時的失意又如何,就當是增加人生閱歷了。遇到荊棘坎坷又怎樣,嚐遍酸甜苦辣也不算白來這世上走一遭。我們走在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上,勇於承擔隨之而來的困苦,享受路上的美景與心中的喜悅,走到盡頭時回首望去,心中無愧無悔,這難道稱不上完美的人生。
殘缺避無可避,難得的是懂得殘缺即是完美。
殘缺後的完美 篇9
國二作文 ,1038字夜深人靜的夜晚總是那樣的美麗,卻又撲朔迷離。香濃的咖啡瀰漫著整個冬季,是否能夠融化內心的孤寂?捧起它,仰望著星辰,咖啡的熱氣使得那遙遠的月亮更加朦朧,難以捉摸。呵,在多年前的今天,或許自己的人生中也有過這樣的場景,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洗刷早已遺落在荒僻一角,從未被拾起,直至失去方知珍惜。
童年的自己已走遠,小時候希望長大的夙願已實現。長大了,終於可悲可嘆地長大了。
所以,註定被四月慈祥的陽光拋棄,註定被五彩斑斕的童話故事所拋棄,註定被無辜善良的毛絨玩具所拋棄,註定被從前潔白的自己所拋棄。耶和華神色溫柔地答覆人們心中不平的憤懣,這就是你要的“背叛”應得的代價。
開始不再掙扎。
耳旁父母的嘮叨已是心中永恆的唱機。是的,他們都忙於自己的事業而無暇顧及自己,藉口多麼好聽:為了我。熟不知我要的溫情早已冷卻,我要的關懷早已遠去,我要的生活早已逃離。從不奢求無憂無慮的公主般的華麗人生,我知道平凡樸實的生活中有著滿滿的親情與關愛,是能夠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溫暖。即使知道,不,是確定地知道爸媽是在為我的將來鋪路,卻忽略了我的感受。我的命運我自己掌控,從不甘於人後的我又怎會不發奮圖強呢?空虛的日子裡,幸好有書的陪伴,讓我徹底的不留餘地的將自己投擲到書海中區。那個世界的美妙填補了我內心的寂寞。時間的年輪逐漸增加,不知過了多久,在一本本的名著、小說、教育故事等書籍的沉澱中漸漸明白為什麼父母對如今的我是如此的冷落,為什麼對我再沒有苦口婆心地勸說,為什麼再沒有噓寒問暖的問候,因為—我長大了。
是的,長大就意味著自己的生活應該交由自己管理,前進的路上充滿荊棘,他人的幫助對自己毫無意義,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於是,我不再抱怨,不再沉淪,不再自我放縱,整裝待發,懷揣那隱藏在父母嚴厲面孔下的期望上路,與他們共同奮鬥。
不知疲憊地折了好多好多許願星,各種顏色細長的塑料管在手指間晝夜不停息地翻轉、彎曲,最終蜷縮成一個凹凸有致的形狀。而指紋在管條反覆曖昧的摩挲中,記憶似乎就此被纏繞於一個載體之上。看著透明的玻璃瓶內色彩紛雜的許願星,將過往的種種深藏在密不透風的空間,轉身,是一個新的轉折點。
淺露一點點地消散,最後完全隱藏於空氣中。那皎潔的月光重新照映在我的眼眶裡,重見光明。如今的我已懂得如何去找尋父母心中愛的寶藏,如何去挖掘父母心中愛的源泉。啊,或許這才是真的長大。
釋然,牽起脣角,微微地笑,苦澀的咖啡早已變味,甜甜的滋味在齧間久久回味,放下,該安然入睡了。
殘缺的完美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4字星期天,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出門,車上的人太多了,我和媽媽站在車裡被擠的動彈不得。
車到站,上來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年紀大了,車一開站不穩,在車上搖搖晃晃的。媽媽趕緊扶了老爺爺一把,就在這時我身邊的一位小姐姐站起來說:“你好,你坐在這裡吧!”老爺爺微笑的迴應:“謝謝!謝謝啊!”我也微笑的看著小姐姐心想,這位小姐姐真懂禮貌我要向她學習。
車到站了,我們和小姐姐一起下了車,突然媽媽指著前方說:“正正你看剛剛那位在車上的姐姐。”我抬頭看去,不知道是腿受傷了還是本身就是個殘疾人,小姐姐正一瘸一拐的往前面走去,看著遠去的背影又想起剛剛在車上讓座的情景,雖然她身體殘疾,但是她有一顆完美的心靈,瞬間覺得這個背影好美,小姐姐是個了不起的人。
完美和缺陷——讀《歌劇院裡的幽靈》有感 篇11
讀後感 ,1136字1880年,整個巴黎都議論紛紛:“聽說巴黎歌劇院有個幽靈,它長著死人的臉,面色蠟黃,它也沒有鼻子,眼睛是兩個黑洞,醜極了。而且他會殺人。”每個人都驚恐萬分,殊不知這是一場悽美的愛情悲劇。
這個“幽靈”名叫埃裡克,因為醜陋,連他的媽媽也不願看他。他不知道愛的滋味,卻愛上了年輕美麗的女歌唱家克里斯汀。他教她唱歌,為此使原來的歌唱家永遠失聲;他為了看她唱歌,不惜威脅經理;當他得知克里斯汀只愛年輕的貴族子爵烏拉爾,他劫走克里斯汀,並想當著克里斯汀的面殺死烏拉爾,讓她死心。卻因得到她自願的深情一吻,而放走了兩人,並祝他們幸福,心滿意足而自殺。誰會想到這樣一個悲慘的人竟會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歌唱家、音樂家、建築家,他用科學知識製造幻境嚇退別人,偽裝自己。
我為克里斯汀美好善良的心靈而讚歎,為克里斯汀與烏拉爾生死不離的愛情所打動,為埃裡克的超人才華所折服,但又為埃裡克悲哀。他是這麼傑出,卻偏偏有一張醜陋的臉,為此,他從沒感受過愛。正因為這樣,他才會讓人誤認為他是個鬼,不讓人接近,從而少受內心折磨。他以為沒有人愛他,於是嫉恨世俗,仇視一切。但愛最終喚醒了他。愛可以融化一切隔閡。
我不由地想到:《巴黎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奇醜無比,卻擁有一顆美麗的心;《象人》一書中的梅里克半人半象,被主人展出賺錢,卻仁慈善良;本書的埃裡克也是。上天為何不創造完美的東西?為何讓有才有德的人備受折磨?
縱覽古今,隋朝繁榮至極,卻兩代而亡;蘇軾千古奇才,卻連遭貶黜,不得重用,抑抑不得志;神化般的諸葛亮,料事如神,卻鞠躬盡瘁,操勞致死;貝多芬才華絕代,卻耳聾眼瞎,孤獨終生;徐志摩就讀劍橋,成就斐然,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霍金開創科學界的新紀元,卻全身癱瘓,終生禁錮在輪椅上,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種種令人惋惜的人和事,無一個不在向我們證明:我們必須不斷努力,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強大;但我們不必強求自己做到最好,不一定要達到無人能及的成就,做不到最好也不必自責。因為天妒英才,凡事盛極而殞。上天不會讓你獨霸一切,獲得這些必將失去那些。當你達到一定成就後,為了保持一種平衡,在其他方面便擁有的少了。這也是為什麼各人有長有短的原因吧。因此,切不可走兩極端,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存在。
人們或許會為沒有完美存在而惋惜,但反過來想,如果有人真的是完美的,找不到任何瑕疵,我們會喜歡嗎?它到底是人,還是機器?就像現在的美國大片,哪個主角沒有缺點?007都做不到。人們傾向於喜歡有缺陷的人物。不完美意味著有不足的地方,有不足的地方就意味著能改進,能改進就意味著在不斷進步、不斷創新,就會迸發出新生的火花,萬事萬物就能不斷變化,迸發新的生機與活力,世界也因為每個人不斷朝完美進發,而變得更精彩、更熱烈、更美好。
幻想與現實的完美結合——讀《光榮日》有感 篇12
讀後感 ,1382字寒假中我讀了韓寒的《光榮日》,我讀了三遍。感慨尤多。第一遍,我讀出了可笑;第二遍我泣出了可悲;第三遍我悟出了諷刺……
《光榮日》是一篇諷刺意味很濃的小說。寫的是七個年輕人:大麥、王智、婁梯、米旗、洪中、石山、萬和平以及他們收留的被稱為“精神病”的女歌手哈蕾、年邁的植物學研究員劉小力和他兩條腿的狗去村小學支教的離奇荒誕的故事。他想表達的主題是:生活其實是最無辜的事物,它明明最公正,卻被無數人拿來當作自己做壞事的藉口,說這一切都是生活所迫。
大麥,講義氣又好像洞悉一切的老大,男人崇拜,女人愛慕的領袖級人物。對自己鑑別人的本領深信不疑,並將此認定是一種本能。引領著一幫“多才多藝”的兄弟,將學校辦的“有聲有色”。
哈蕾,一個別人眼中的神經,整天快樂的歌唱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讓她在籠子裡住下,大麥卻說:“不是你在籠子裡,而是我們在一個大籠子裡。”身體被束縛而靈魂卻自由的人和靈魂被束縛身體卻自由的人,何者才是真正的幸福?前者還是後者?
麥片,大麥的一個瘋狂粉絲,從良妓女。麥片似乎從來都不記得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情,生活實在是無辜的事物,它明明最公正,卻被無數人用作自己做壞事的藉口,一切都是生活所迫,而生活卻從來沒被抓住過。
體育老師—狗。他是劉小力養了八年的一隻兩條腿的狗。上體育課時,狗老師做什麼動作,同學要跟著做什麼動作,做得好的,加十分。
王智,以傻和一根筋聞名看著懦弱,其實是最勇猛的。沒有自己要做老大情結。
萬和平,沒有什麼一技之長,迷茫而混沌,他從小都左右不分,以萬和平現在的閱歷和理解能力,他終於明白了,原來右手邊的就是右,左手邊就是左啊。
……
這些,都是社會中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他們的存在,又是對社會絕妙的諷刺!
韓寒將娛樂圈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社會的沒落等等以詼諧的幽默嵌入故事。我覺得作者絕不是在單單寫一部毫無意義的幽默故事,而是在反映出社會的一些弊端,尤其是教
育上的問題。小說從開頭到結尾,看似離奇荒誕,卻把教育諷刺得淋漓盡致。
《光榮日》可以說是一群荒謬青年進駐我們從來都是認為無比神聖的教育事業,我真不知道,這幫傢伙是如何教育那群學生的,與其說是去支教,倒不如說是去攪局的。支教過程中可以說是充滿了爆笑材料,令讀者捧腹大笑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去想一想真實中的教育工作,是否真如心中所想---純潔神聖。
大麥一行人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身份,從事著與教師格格不入的事情,還把精神病歌手、妓女、兩條腿的狗等引入教師的行列,教育著那些對老師的話唯命是從的學生。毫無目的的教學和近乎瘋狂的理念,竟就是這樣傳給下一代的!
或許,我們身邊沒有這種怪誕的教育,可是,你敢保證其他地區也沒有嗎?實在不敢想象,這種教育如果持續下去,祖國的希望豈不是扼殺在搖籃之中嗎?祖國的花朵豈不是凋零在花苞之中嗎?祖國的未來會變得怎樣混沌!強盜橫行、犯罪率直線飈升、無視法律……未來即將匪夷所思!
大麥一行人的支教經歷,看似虛幻,不切實際,但卻通過文字表面赤裸裸的揭示了這個真實的世界的醜陋與不堪!
我在此從內心深處發出深切的呼籲: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教育好少年,是何其的重要!我們要重視教育,不僅從城市做起,還要從農村做起,真正的讓少年雄於地球,讓國雄於地球!
殘缺的美 篇13
國三作文 ,701字愛迪生說:若你能舉出一個徹底滿足的人,我可以告訴你他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要品嚐到美味佳餚,就必須得付出相應的金錢;要想放鬆休息,就必須得付出時間;要想優異的成績,就必須付出心血和汗水。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得與失之間徘徊,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就是所謂的代價。
世界上本不存在完美,所謂的完美實質就是殘缺的美。阿炳是殘缺者,他雙目失明,清瘦病態的臉龐上永遠掛著一付墨鏡,破舊的長衫相依著他心愛的二胡,但他給人們留下了完美的音樂鉅作—《二泉映月》。著名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斷臂的維納斯凝聚了人體形象美的魅力,缺的維納斯畢竟是令人遺憾的,藝術家們試圖讓其完美無缺,續接的手臂或舉或抬,或屈或展,或空或實,諸多方案均不理想,最終放異至善至美的舉動,保留了維納斯的殘缺,這樣的殘缺其實是最美的。
賽文是馬,焉知非福。曾有記者在霍金的學術報告會上提問:”霍金先生,盧家雷將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覺得命運讓你失去了很多東西麼?“霍金依舊微笑,用手指敲擊著鍵盤,在螢幕上出現了這麼一句話:”我有我始終追求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其實,擁有的比失去的多。
在這個環境影響人的時代,茶餘飯後的談資是股票的走勢,是黃金白銀,卻很少有人會談起對莎翁“悲喜人生”的感慨;許多人深夜會點開電腦螢幕右下角的花邊新聞小彈框,卻很少有人圍爐夜談,感受“窗外大雪紛飛,屋內爐火明滅”這種本真的感動。為何我們不能放慢腳步,去用心體會生活的點點滴滴,功名利祿乃身外之物,不必為此而焦慮浮躁加快腳步。珍惜當下,活好現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必去追求那夢中的完美,其實身邊的一切都值得體悟。
殘缺也是一種美 篇14
國三作文 ,915字相較於殘缺,人們往往傾向於完整的事物。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完整的事物並不總是美好的,殘缺的事物有時也會有它獨特的美。當一個事物殘缺之時,人們往往會懷念它完整時的狀態;然而當它重獲完整時,有時它也會失去其相應的魅力。
完整並不意味著完美,同樣的道理,殘缺的事物依然可以美麗。想必大家都看過維納斯的雕像,一定會認定這是一件鬼斧神工的佳作。儘管維納斯失去了雙臂,但依舊阻止不了人們對她的喜愛,甚至於給她的美麗增添了一份光彩。這是因為有些事情如果太逼真,過於完滿,便常會禁錮住人們的想象與思考。維納斯身上那優美流暢的線條,凝聚於斷臂之處,顯得空空蕩蕩,卻又覺得十分豐富,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藝術創作中經常會使用留白的手法,為了使整個作品更為協調精美而留下空白,也便留下了想象空間。
那麼還是有人會問,完整為什麼不代表完美呢?雖然字面上看來只有一字之差,實則卻為天壤之別。一個鐵環丟失了自己的一部分,只能緩慢地去尋找失去的一部分。因為滾得很慢,反而結交了許多花草為朋友。不過當它找回丟失的那部分後,雖然完整了,但是會跑得很快,再也無法和花草說話。這個故事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然而我卻認為隨後應當添上一筆:它一定會懷念殘缺卻又幸福的生活,因為它只是肉體上的殘缺,卻得到了心靈上的完整。有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你認為殘缺是上帝給予的不公平,然而正是殘缺也造就了那些名人。司馬遷忍辱負重寫成了《史記》,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譜出了震撼人心的樂章,與黑暗奮鬥的海倫凯勒一直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你可以說這些殘缺使得他們不再完整,但也是因為這些殘缺,使他們無法享受普通人安逸舒適的生活,才不斷激發了他們的鬥志,使得他們堅強的生活下來,並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成就。
不僅如此,殘缺的美還體現在很多方面。當你晚上看到一輪皎潔的明月時,你會不禁感慨她的美麗,不過一彎新月不也同樣很迷人嗎?而且對於遠離家鄉的遊子而言,殘缺的彎月也儘可能地避開了他們敏感的神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盡善盡美的東西,正是因為發現了殘缺,我們才能儘可能去追求完美。從這個意義上說,殘缺為我們創造了許多機會,這難道不算是一種美嗎?
完整的事物不一定美麗,殘缺有時也是一種美。
殘缺也美麗 篇15
國三作文 ,705字遙記在許久之前,媽媽有一個朋友,他們家有一個女兒,比我大四年,是啞的,雙腿因為小兒麻痺症而癱瘓終日坐在輪椅上。
那一年,媽媽第一次帶我去那個大姐姐家。年幼的我天真的以為那大姐姐會陪我一起玩,陪我一起瘋鬧。
我抱著自己的小花皮球,滿腔熱血的敲開房門,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漂亮大姐姐,卻是一個沒有頭髮,雙脣較厚,面色泛白的一具“人體骨骼模型”。瘦的好像是風一吹就能飛起來,輕輕一碰就會倒下的“醜女人”。化療,她掉光了頭髮;治療已成家常便飯;成堆成把的藥常常往胃中灌。當然,那時候的我都不知道。
看到我,她很開心的樣子,乾柴似的手費力推著輪椅,來來回回的給我拿吃的,送著水。我心中一暖幫她推了一下輪椅。她轉頭向著我笑了笑,張開了口,想說點什麼。
“咿呀……啞啊……”
聽到這聲音,我被嚇壞了,嚇的扭頭就跑,完全沒有注意到腳下的花皮球,狗啃泥的摔在了地上,腿上還開了一朵“小紅花”。
她見了,急了,趕忙拿來了碘酒和紫藥水,開始小心翼翼的給我擦拭傷口,怕我痛還不住的吹氣。明明很痛,我卻笑了。再看她,好像也沒有那麼醜了。
第二次見到她,卻是她在醫院的時候,也不記得什麼病下的病危通知書。
她身上插著各種管道,身邊有各種機器。她卻安睡著。一整個下午,我都在她身邊,替她潤溼乾燥的脣。
黃昏時分,我要離開了,最後看她的那一眼,彷彿看到她在對我笑。也不知是不是眼花了,她的眼角竟然有淚。
那是我見她的最後一面,第三次,就是她的葬禮。
她安詳的在棺中,面帶微笑,而我,卻泣不成聲。長長的睫毛,小巧的鼻子,曾經水汪汪的看著我的大眼睛,卻緊閉著。原來她好美。
那一次,我在明白:語言,不是最美的;外表,不是最美的;那心靈,才是最美的。
殘缺也是一種“美麗”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6字世上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即便是世上最美的蛋殼,也會在生命孵出的剎那間變得支離破碎。但正因為殘缺,人生的道路才無意間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我們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這一口雖給我們帶來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鍊人的意志,激發人的鬥志,成就輝煌的事業。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無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
我也有缺點,但我坦然地面對它,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改變它。
剛接觸作文時,我的作文水平並不優秀,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有時甚至連“流水賬”都寫不出,我更沒奢望自己能夠在這一方面幹出點成績。為此,胡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與鼓勵,她教導我想要寫好文章,就應該博覽群書,從書中汲取知識,並學以運用;也應該多看作文書,看看別人是怎樣寫作的,從中汲取經驗;但作文最重要的是要表達出真情實感!老師的一番話使我心中熄滅的火苗又重新燃燒起來。我開始日復一日地努力學習。每晚睡前,我總要看幾篇文章;每個週末我也總會花上幾個小時來閱讀書籍,寫寫讀書心得;每個月,我還會去書城逛逛,挑幾本好書,來豐富我的“視野”。不久,我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了,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的作文還被老師當做範文在班上朗讀,從那一刻起我第一次體會到寫作的樂趣,也從那一刻起我變得喜愛看書了,在書的世界中,我像匹餓狼貪婪的吮吸著書籍中的知識,享受著閱讀的快樂,感受著文字帶給我的愉悅。如今,我的文章在班上被當做範文朗讀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不僅如此,我還有幸能夠參加作文比賽,對於我而言這已經是一種奢侈的幸福了,更沒想過自己竟還能得獎。在這人才才濟濟的人群中,難道我這一顆“牆頭草”能夠出類拔萃嗎?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它使我走向成功,走向未來!
玉,有點瑕疵才是真的。人生也是如此,有點殘缺才是真的,不要怕承認自己並不完美,我們就是靠一根脆弱的細絲相互連在一起的,即使有點缺憾,只要我們並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真誠面對、坦然接受、努力改變,我們的人生會倍加絢麗!
播種缺陷,收穫完美 篇17
國二作文 ,844字有人認為缺陷是完美的遺憾,其實不是。因為有了缺憾,才突出完美。完美是改變缺陷的結果。
有時候播下的缺陷是完美的種子。世界著名的女神像維納斯不也是因為缺了雙臂,而留下缺憾。但是,斷臂的維納斯不正是先進藝術節中最完美的瑰寶嗎?有人曾推出過成千上萬種的修復維納斯雙臂的方案。這些方案都因破壞了維納斯原來完美的形象而被不斷地推翻。
完美有時候就是一種缺陷,一種突出完美的缺陷。
有時完美是千錘百煉的缺陷。一顆種子險要撐開外殼,再要鑽出地面,才算真正的發芽。缺陷亦如此,先要撐開缺陷的外衣,再要經過各種挫折,才會有完美的雛形。一根彎彎曲曲的鐵棒,什麼用途也沒有。但是隻要堅持不懈的滾動,最終使之變直,也會有所作為。
完美有時候是需要鍛鍊的,要千錘百煉以後才會有完美的雛形。
有時候種下了缺陷卻收穫完美。
人種下了種子就憑著對種子的瞭解,知道種子會有生根發芽的可能。缺陷也是一樣,因為你知道它是缺陷,你種下它,付出汗水和辛勤的勞動,目的是希望收穫完美。貝多芬在失聰後連續創作了流傳至今的驚世名曲—《第九交響曲》。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天生是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而後卻成了聞名海內外的女作家。在05年的春晚上,億萬人民被震撼了,被一群聾啞墓道演員的精彩演繹所震撼了,他們憑藉著對舞蹈的無限熱愛與對前途的無限憧憬,以“千手觀音”這一個節目贏得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中外華人的掌聲。
完美是克服並改變缺陷後的甜美果實。
更多時,卻顯示完美上的一把利刃。他不但不能將缺陷轉變為完美,還有可能將完美推向缺陷。缺陷與完美本來就是同時存在的,你之所以不能做的完美,那是因為存在缺陷。假如你發現了缺陷,卻不知悔改而置之不理,那它將進一步摧毀你的完美。假如愛迪生在雙手受傷之後放棄,那我們不會有日夜光明的時刻:假如美國總統林肯在兩推犯病後,自暴自棄,那美國就沒那麼快解放了。
完美本身就存在缺陷,缺陷就造成了完美。缺陷與完美本就是同根生的兄弟。沒有人是完美的,毫無缺陷的,有時候播種缺陷,往往可以收穫完美。
殘缺也能創造美 篇18
高二作文 ,723字在這個美麗萬千的世界上,不可能什麼事都是十全十美的。或許上天給了你天使般的容顏,但卻不能賜予你天籟般的嗓音;或許上天給了你超乎平常人的天賦,但卻不能賜予你一帆風順的人生。
當我看到殘奧會上獨臂運動員馳騁於游泳池時,當我看到馮麗用自己殘缺的身體演繹精彩的人生時,當我聽到貝多芬用觸覺為人們奏出的《命運交響曲》時……我明白了:殘缺也可以創造極致的美麗。
也許有很多人認為,殘缺能創造出怎樣別緻的美?有些人,有些事就因為殘缺而變得更美。他,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人,但他卻無憂無慮;他,是一個天生沒有四肢的人,但他卻擁有兩個大學學位並且是兩個機構的負責人;他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地。他就是澳洲的力克胡哲,他身體有殘缺,可他卻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創下了奇蹟。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在他21歲時就患上了骨萎縮,醫生斷定他只有兩年時間。這對霍金和他的家人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如果沒有患上骨萎縮,霍金可能成為一名游泳健將;也可能成為知名的籃球運動員,或是其他行業的佼佼者。可上帝卻把他通向健全的這道大門關上了。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上帝是公平的,如果他關上了你的門,他一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是的,上帝給他打開了一扇窗,一扇通向知識的窗。他成功了,每一個國家都知道他的存在,即使他只能坐在輪椅上,他也未曾想過要放棄。他,亦是個奇蹟。
其實,殘缺也是美麗的,只是我們缺少發現它的眼睛而已。古人留下來的青花瓷、畫卷、玉器等物品也是有殘缺的,但因為它們歷經了滄桑歲月,因為刮痕,因為裂縫,它才會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歷史意義。
某個人或某件物品有了殘缺就好比被咬了一口的蘋果,雖然不完美,但它有它殘缺的美。
生命無懼於殘缺,即使我是那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我也要展現獨特的美!
殘缺也是一種美 篇19
高一作文 ,801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月圓之美沁人心脾,這種心理正來源於月的殘缺,月若無缺,何來世人對圓的期盼,對月的構想?有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那麼,我們為何不保留這份殘缺,成就另一種獨特的美呢?
平靜的湖面旁有崎峻的山峰,要是再添一點綠,就更竣秀了呢;照片中一望無際的藍天中間飄著一朵潔白的雲彩,要是去掉那朵雲,就更美了呢。殊不知那山峰加了綠便無嚴峻之感,那畫布光滑無瑕,便無真實之味,那萬里無雲的藍天,便無生動靈秀之美。
西施因弱柳扶風而盡顯嬌媚婉轉之態,楊玉環因體態豐腴而盡增雍容典雅之韻,趙飛燕因形貌婀娜而盡添輕盈迷人之姿,梅豔芳因早年香消玉損而芳華絕代,維納斯因斷臂而以獨特的藝術魅力使全世界觀賞者為之傾倒。
原來,殘缺也是一種美。
某事仍未完成的時候,人們會把它做出千萬種設想,一種比一種更美好,一種比一種更具體更完善。而當結果或事實在世人面前展露無遺時,眾人的設想被赤裸裸擊碎。譬如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其結局無人知曉,本是殘缺之體,卻引出後世無數痴人說紅樓,論紅樓,續紅樓,萬古流芳。高鶚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看似給了《紅樓夢》最終的歸宿,實際上卻擠壓了人們的想象空間,這是完成,也是毀滅。再如川端康成功地摘取諾貝爾獎後“發現在文學頂風最高處放眼望去,卻是一片不毛之地,”自殺身亡,他一生的最高峰便止於此,曾經的幻想最終破滅,一切都結束了,一切都不再是最初的一切。
難道,只有十全十美,才算是美嗎?殘缺也是一種美。
殘缺,讓一切都變得有可能,讓人們將理想變為行動,超越自己超越現實。其實,許多事是沒有終點的,例如人類的文明,生物的進化,科學的進步等,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完成了的、正在完成的、又或是即將開始的里程碑。它就像是一道屏風,遮住了背後的不確定與結局,留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想象,放手讓我們勇敢地去追尋。
美,是沒有終點的,是存在於追尋的過程中的。
殘缺,也是一種美!
殘缺的美 篇20
國一作文 ,165字從那以後,它不再孤單難過,因為它收穫了殘缺的美。
以前,它總是跑得太快,來不及看清身邊的事物。現在,它常靜下心來,用心欣賞著這個美麗而神聖的地方。它很開心,每天都與高山流水相伴,與夥伴一起嬉戲,與幸福一起飛翔!花兒為它綻放,鳥兒為它歌唱。它的心是被什麼填的滿滿的了呢?我猜,是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