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地道戰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639字

今天,我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看完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日本人揮著刺刀,肆意搶殺,就連老人和小孩都不放過,我的心中充滿了憤怒。

電影主要講了1942年,日軍對我國冀中抗日根據地發起了大掃蕩。高家莊的人把山洞地窖修建成了多戶人家相同的地道,展開長期游擊戰。一天夜裡,黑風口據點的鬼子突襲高家莊,正好被查崗的村長髮現了,及時敲響了警鐘,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毫無防備的高家莊經受了鬼子的洗劫,地道有的被灌水淹了,有的則被炸藥炸燬,幸虧區大隊趕到伸出援助之手,群眾才倖免於難。民兵隊長高傳寶認真學習《論持久戰》,總結經驗,帶領民兵和群眾修建又能藏身,又能攻擊的立體式地道,可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呀!1943年夏天,日本特務冒充八路軍武工隊潛入高家莊,隊長高傳寶將計就計,把他們引進了充滿危險的“陷阱地道”將他們一舉殲滅。最後,高傳寶領導高家莊民兵,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和游擊隊,一舉拔掉了黑風口的敵人據點,又全殲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兩年的游擊戰爭終於勝利了!

高傳寶用他的聰明才智開闢了隧道,戰勝了敵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有多少個這樣的人,他們不畏艱難,機智勇敢,同心協力克服困難,取得了勝利。他們身上,有多少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他們不會退縮,哪怕環境艱難。而我們,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看完了《地道戰》,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當我們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難時,不要退縮,應該想辦法解決。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好好學習,長大了為建設祖國多做貢獻。

地道戰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326字

地道戰首發原冀中平原地區高家莊,一開始山田太君帶領日本鬼子攻擊高家莊,及趙莊,和馬家橋地帶。在1942年,抗日戰爭持續戰第五年。為了防止敵人進攻,只能躲在屋後面打。雖然電影裡沒用說,但我們也知道,平原沒有山,沒有掩護體。所以,才發明了地道戰,這樣就變成我們在暗處,敵人在明處。

民眾開始挖地道,正如毛澤東說的:“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力量。”第一戰,不好,地洞被水淹了。第二站,不好,百姓都被煙嗆了。第三站由於改進,大獲全勝。敵人放水,我們堵洞口,敵人放煙,我們跑到上面的地洞,一蓋,煙溜了出去。最後,把敵人引了出來,然後,用炸彈給炸了,以智慧取得了勝利。

今天的和平,是往日的努力,是那些英雄換來我們的和平,我們紀念他們。是他們把日本從我們的國家驅除。

地道戰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603字

在國慶假期間一天裡,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觀看了一部叫《地道戰》的電影。剛開始我衝滿了好奇心想:"地道戰發生在什麼地方?"1942年日本法西斯大面積的踐踏我國土地;燒殺我國人民;掠奪我國財產。用鮮血洗淋了我們中國5000年的歷史文化,把有著文化底蘊的大國之一的—中國,幾年的時間變成了血的海洋。日本法西斯用了"三光"的手法,分別是燒光,搶光,殺光的策略,想讓冀中平原的人民生不如死,但是我們冀中人民不懈努力的反抗。採用地道的方式把家和家,村和村連在一起。日本的炮樓就在黑風口,為阻止鬼子發現這些地道,人民用"麻雀戰"的方法,最終阻止了日軍。

在這部電影裡,記憶猶新的是那位黨支部書記—高老忠,他在查民防工作時,在半路遇見了鬼子。高老忠沒有跑,而是選擇在樹下,敲鐘引起鬼子的注意。要是我的話嚇的就會驚慌失措,六神無主。正在高老忠敲鐘的時候。一顆子彈搜的一下打在了高老忠的腰部,高老忠領著疼痛,二話不說的拿起鍾錘,拼盡了全身力氣敲響了那鍾,那鍾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生響。

這部電影讓我久久難忘,日本軍國主義用那些先近的武器,而我們用的是長毛和小米加步槍。但我們的人民並不懼怕,因為他們團結一心。這讓我想到自己在學習上的困難:在背語文的時候我總是背不到一半就放棄了,在想想冀中人民和日本軍人的鬥爭,我真是無地自容。我是多麼慚愧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啊!

《地道戰》這部電影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地道戰觀後感100字 篇4

觀後感 ,613字

去年國慶節期間,在快樂魔法作文班,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電影《地道戰》。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1942年,日軍侵入我國後對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掃蕩。當地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和民兵隊長的指揮下隨機應變,將土洞、地窖改造成家家想通,村村相通的既能打又能藏的地道。最終,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部隊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最讓我難忘的片段就是:“村民設下陷阱讓鬼子進圈,有句話叫“關起籠子捉雞,關起門打狗”。鬼子在明處,我們在暗處,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讓鬼子摸不著頭腦。首先衝在前面的鬼子都被我們打得死的死,傷的傷,鬼子也不傻,他們知道有地道,讓鬼子兵下井將民兵一網打淨。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民兵團早已想到他們會下井,所以早早地設好陷阱等他們進來,經過數小時的激烈戰鬥,鬼子們不得不以失敗告終。翼中人民實在是太勇敢了!太智慧了!

和翼中人民相比,我們相差甚遠,村民們連生死都不怕,而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和冀中人民相比,相差太遠了。例如,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應用題廢盡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能把這題解答出來,最終也是不得不以失敗告終,直接放棄。想想翼中人民,再想想我自己,簡直不能相提並論,自愧不如。為此,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那不怕困難,敢於鬥爭的精神。

《地道戰》這部紅色電影,使我受益匪淺。

地道戰觀後感200字 篇5

觀後感 ,1030字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已經許久未看過黑白電影,近日我又重溫了這部1965年的老電影《地道戰》。電影結束後,這熟悉的歌曲還在耳畔迴響,畫面仍在腦海跳躍。

顧名思義,電影《地道戰》講述的正是抗日時期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戰爭,從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鬥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故事。

戰爭原本就是殘酷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人民被迫接戰,即使處於劣勢之下,中國人民仍不向惡勢力投降。地道戰是成功的,可在成功之前,村民們也經歷過失敗,然而他們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信念,在每一次失敗之後尋找原因,總結經驗。有人說,地道戰可謂是一個奇蹟,而我認為,創造出地道戰的艱苦奮戰的村民們才是書寫奇蹟的主人。他們是平凡的,卻憑著一顆熱愛國家的心,秉持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使地道戰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這部電影令我感受頗深的,是村民們面對困難與失敗時依舊堅持不懈。這不正是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所缺少的嗎?宋代張孝祥說過:“立志在堅不在銳,成功在久不在速。”當你認定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不能堅持,再遠大的理想,也只是一句空話。不管是誰,做什麼事都是如此,在逆境之中,唯有堅持,才能勝利。正是因為老鍾叔堅持用生命為村民敲響警鐘,村民們才得以躲避日軍攻擊;正是村民們堅持跟隨黨的領導,堅持抗戰,才有了地道戰的勝利。而今天的我們,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甚至是一件日常小事上,是否做到了堅持呢?當遇到困難時,又是否做到了堅持?著名作家羅曼罗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阻礙有很多,但如果我們擁有堅強的意志,不放棄不退縮,這些艱難險阻也就無法阻擋我們成功的道路了。

面對殘風暴雨,冰冷大雪,臘梅選擇堅持,終傲雪怒放;面對蒼茫天穹,無垠大海,海鷗選擇堅持,終成海上靚麗的風景;面對逆流衝擊,漫漫長路,魚群選擇堅持,終抵前方赤紅珊瑚。而抗日人民也如同這些堅強的生命,面對敵人逼迫,軍事武器落後的種種不利因素,他們選擇堅持,最終取得地道戰的勝利,成為中國人民的驕傲。而我們,即使是生活在幸福的時代裡,也不能放棄周恩來那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在逆境之中,我們唯有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歷史。

歷史長河延綿不息,堅持有如戰場上最後一面捷旗,鮮得血紅,飄得逸然,在人們的心顛紮下深根。

地道戰觀後感300字 篇6

觀後感 ,823字

7月6日下午,保定市兒童醫院第一黨支部開展黨員活動组織觀看紅色經典電影《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電影講述了在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蕩”時,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毫不畏懼,團結一心、開拓創新利用地道戰的鬥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影片將敵人的狡猾、凶殘、暴虐展現的淋漓盡致,也褒揚了中國人民為了保衛家園同仇敵愾、團結一心、不畏犧牲的民族精神,彰顯了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高度讚揚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適逢“七七事變”80週年之際,支部組織觀看愛國主義紅色經典電影,希望藉此來提醒大家勿忘國恥、砥礪前行。勿忘國恥就是要我們銘記那段被帝國主義鐵蹄侵略殘踏的屈辱歲月以及中國人民風雨如晦可歌可泣的壯懷激烈時代。沒有他們的不斷探索與追求,沒有他們甘灑熱血報春秋的奉獻報國情懷就不能有我們和諧安康的今天。歷經戰火洗禮的中國人民更懂得和平安定的寶貴,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

如今,中國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闊步前行在“一帶一路”的光明大道上,中國是世界和平有力的建設者,更是世界和平的堅定踐行者。可目前我國的周邊甚至整個世界仍不太平,區域性戰爭從未停歇,對於一些企圖顛覆紅色政權的不軌之人我們仍要提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我們要不斷清醒地看清周邊態勢,認識自己的不足,在不斷修正過程中摸索前行,只要堅持我們的信念不動搖,只要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一定會實現。我們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自能以自己的節奏、沿著正確的道路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疾風知勁草,無論前路如何崎嶇,無論考驗如何嚴峻,我們都將迎難而上、不畏攻艱,堅定“風雨同舟,共鑄輝煌”的理念,堅定心中所想,堅持前行方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地道戰觀後感400字 篇7

觀後感 ,586字

【篇一:地道戰觀後感】

馬超

我看完了地道戰有很多話想對大家說,下面,就讓大家來聽一聽我的感受吧!

那是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老大爺離開家去巡邏。結果,一群日本鬼子進攻了村子,大爺在死的時候把村子的大鐘敲響了。後來,八路軍和民兵一起抗日,在地道里既能進攻又能防守。最後,大家一起把日本鬼子趕出了村子,大家一起在大聲的歡呼。

我在看完了這部黑白電影之後,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我想讚歎村子裡的那個老大爺,他努力把大鐘敲響了,敵人朝他放了幾槍,他還在那裡敲。最後,老大爺將僅有的一顆手榴彈,和敵人同歸了。

中國人真的很堅強啊!

【篇二:《地道戰》觀後感】

今天上午我觀看了《地道戰》影視片,它主要紀錄了1942年—1944年日本鬼子對晉察冀地區攻擊的三大罪行—“殺光、燒光、搶光”。由於晉察冀地區軍力不足,人民群眾根本無法正面對抗日本鬼子,就想出了出奇治勝的招數—挖地道。儘管鬼子想方設法來搞各種破壞,但最終都沒有得逞。

有一次鬼子來了,敲警鐘的老鍾叔急忙敲響警鐘,但還是被鬼子發現了,鬼子用槍把老鍾叔射死在警鐘下。群眾們發現以後發誓要為老鍾叔報仇,最終他們團結一心,取得了勝利。

雖然事過已久,我心中卻難以平靜,我心想現在的中國和以前的中國真是大不相同,我一定要在前輩為我們創造好的新中國,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地道戰觀後感500字 篇8

觀後感 ,422字

“啊,太棒了,打得好!”一陣陣歡呼聲從我嘴裡一起湧了出來。你應該很疑惑,我為什麼這麼高興、這麼瘋狂?我來告訴你吧,因為我今天看了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地道戰》,電影太好看,太精彩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高家莊的戰鬥隊長設計了各種地道,同日本鬼子鬥爭。日本鬼子在地道里放水,放毒氣、放火,逼得鄉親們十分難受。後來隊長看了毛漢東寫的一本書,這本書給了隊長很大的啟發,他設計了一種既防水、防毒氣、防火,還有多種機關消滅敵人的地道。最後,日本鬼子被我們的戰士打敗了。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戰鬥隊長。第一次打仗時,因為失敗,許多戰士都在抱怨,說日本鬼子的武器多,我們的少,肯定打不過敵人。而隊長卻不氣餒,並耐心地教導那些戰士,做事失敗了就再爬起來,查詢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避免下一次的失敗,給大家鼓氣加油,讓大家振作起來。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受很深,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怕困難,不怕失敗。失敗不可怕,但我們要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避免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地道戰觀後感600字 篇9

觀後感 ,447字

今天,我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得是八路軍民兵運用智慧,通過挖地道來躲避打擊日本鬼子的故事!

這件事情,發生在1942年,也就是抗日戰爭的第五個年頭,那時候,日本人依靠重型武器來打壓中國人,我們的民兵戰士們,在沒有先進武器的情況下,通過大家的努力和智慧,把地道挖成了一個個讓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地下堡壘,來對抗日本鬼子!

民兵們和大家把地道連線到家家戶戶,有的出口在灶臺下面,有的在水缸下面,還有的在井裡面,把敵人想不到的地方都挖成地道!日本鬼子來了,找不到大家,就下令挖地三尺,挨家挨戶的搜,結果找到了民兵們故意留給敵人的兩個出口,敵人不敢下去抓人,就放毒氣放水,可是,毒氣早就被大家隔離在外面,而水卻又通過水道流回到了井裡。

這時候,隊長下令攻擊,不許放空槍,更不許放走一個鬼子!大家開一槍換一個地方,打得鬼子暈頭轉向,不知道八路軍在哪裡,更不知道怎麼逃出去,就這樣大家齊心協力把鬼子全部消滅掉了!

看完以後,我很受啟發,只要多動腦筋,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我將來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地道戰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429字

《地道戰》是我星期四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的一部經典的黑白老電影。

《地道戰》是一部關於抗日戰爭的電影,解放前,日本鬼子大肆侵略我們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抵禦敵人的侵略,百姓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在村子裡挖地道,用地道戰來戰勝敵人。村民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於是,所有老百姓都齊心協力挖地道。男人幹體力活,把地道挖的很深很複雜,女人和兒童團們則想辦法隱藏地道。幾個月後地道挖好了。這條地道並不尋常。它連線到村子裡的各家各戶,而且地下四通八達,讓老百姓在敵人來侵略的時候可以有多種的逃生路線,地道還有排水和防毒的功能。

日本鬼子張牙舞爪地來了,村民們沉著冷靜,鬥智鬥勇,利用地道大獲全勝,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叫娘,狼狽逃竄了。觀眾們則看得哈哈大笑。

我們的人民群眾是多麼聰明啊!我認為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老百姓們齊心協力,堅持不懈,最後將侵略者趕走。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在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努力團結!長大後我也要保家衛國。

《地道戰》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900字

“侵略者他敢來,打的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的他人仰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這首高昂激越,充滿著中國人民的豪情的“地道戰”也是影片《地道戰》的主題曲。

《地道戰》主要講述了1942年,晉中平原上的廣大勞動人民通過挖地道以及自己的智慧戰勝侵略者,把侵略者趕走了的事。整部影片充斥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樂觀主義精神,闡述了“革命軍隊不能脫離群眾”的道理。

革命的八路軍,是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所以,人民才會擁護八路軍,擁戴毛主席。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有了群眾支援,革命軍隊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像國民黨那樣,脫離群眾,只顧著自己的生活,是不會得到民心的,也就趕不跑小鬼子。所以,人民群眾是革命軍隊的支撐,也是革命軍隊的根,畢竟,革命軍隊也是由群眾組成的。革命軍隊要與人民打成一片,才會得到支援,才會有力量。

在影片中,廣大群眾家家戶戶都有地道,家家連成一片,大家團結在一起,把可惡的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這更證明了團結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各打各的,那還能趕跑侵略者嗎?所以,團結是非常重要的。

有智謀,也是影片中八路軍的一大特點。儘管敵人的人數比我們多,武器比我們精良,但我們的革命軍隊平著土槍土炮,愣是打贏了敵人。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革命軍隊有腦子,可以想些招兒,當然還有我們的戰士身上有一股敢想、敢做、不怕死的精神,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智慧取勝。光傻拼傻衝是沒有用的,這樣一來人員傷亡還會更多,但也沒起到什麼作用。所以,有智慧,用巧妙的方法打敗敵人是最好、最有效、傷亡最少的方法。

總的來說,革命軍隊與廣大勞動人民是在一起的,革命軍隊是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的,這樣,才能做到“軍民同心,其利斷金”。

這部影片講述的事發生在70多年前,那時我們中國正遭受著日本侵略者的剝削和壓迫。現在的中國強大了,早就不再被日本侵略了。生活在這樣一個新時代,我們應該感謝革命先烈們,感謝新中國的創立者,感謝新中國的建設者。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享受著嶄新的學習資源,我們怎能不珍惜?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一起追夢想,將來將我們的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地道戰》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520字

今天,我看了電影《地道戰》,主要是講了1942——1994年,日本軍團在冀中上進行“大掃蕩”。冀中人民由於軍力抗衡不了日本軍團,就用了地道戰來維持,日本又想方設法破壞,但都被他們的妙計來一一攻破。最後冀中人民憑藉地道戰取得最終的勝利。

當我看到電影裡他們頑強的與日本鬼子作鬥爭,在生命與國家的安危作出選擇時,他們無條件奉獻,我便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地道戰就像是歷史的剪影一樣,是一個國家崛起時的偉大抗爭,難道就不會被觸動嗎?

每次我看見五星紅旗在天空中飄揚,就會想起在8年抗日中的坎坷與艱難,我們艱苦挺起就好比這部電影中人們的艱苦歷程。

看著這部電影,我不禁覺地團結就是力量。這也是我們深信不疑的一點。看了《地道戰》我們也更加要與大家團結一致,這樣就沒有什麼困難能打倒我們更沒有人會反反覆覆的欺負我們。

我們也是更要勇敢起來,任何事都要勇往直前,不懼怕,部叢命於那些人,一步步地加強自己,做一個無堅不摧、堅強勇敢的人,不再唯命是從,這才是一箇中國人該有的骨氣。

盡忠於民族國家,努力求團結進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幾;堅持在敵後抗戰,英勇至殺身成仁,感懷將略,數年知己情深,這將會銘記我心。

地道戰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541字

現在生活很幸福,可是它是哪來的呢?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國慶到了,老師讓我們看兩部關於革命的電影。我看的是《地道戰》和《地雷戰》這兩部電影。其中,我最喜歡《地道戰》,至於為什麼,先聽我講講《地道戰》裡的內容吧。

冀中平原有一個村莊,叫高家莊,那裡的人聰明又勤勞。可是,可惡的侵略者日本鬼子找上這個村莊,實行“三光”政策,想搶光糧食,殺光村民,燒光村莊,然後佔領這個地方。民兵和村民們肯定不同意,他們想方設法對抗鬼子。面對敵人不定時地來襲擊掃蕩,當時的游擊隊隊長高傳寶想:這樣和鬼子抗戰也不是好辦法,我們人少,勝算不大。那就和鬼子來個地道戰。於是各村村民聯合起來,開始挖地道。

地道挖好後,人們的生活方便多了,敵人來了,大家就躲到地道里,敵人走來,我們又出來正常生活。後來,狡猾的敵人知道村民躲到了地道,就往地道里放水又放煙。聰明的冀中人民就把水引到枯井裡,用吊板擋住煙和毒氣。有了地道,游擊隊員和村民能守能攻。鬼子一進村,游擊隊員就開槍了。鬼子不知道往哪開槍,又沒地方躲,只能抱頭鼠竄。即使敵人發現了地道口,想往裡鑽,但游擊隊員已設下陷進,鬼子進了地道,不是踩了地雷,就是中了伏擊,被游擊隊打死了。我喜歡看《地道戰》,因為它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頑強。

地道戰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592字

國慶節長假,我觀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地道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2年到1944年之間,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實施殺光、燒光、搶光、三光策略時,人民團結一心,消滅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毛主席說:“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只有更好地保全自己,才能更好地打擊敵人。冀中平原上的人們,分析敵強我弱的形勢,把對敵人的地面鬥爭轉化為地下鬥爭。於是,地道戰術就成了有效的作戰方式了。

在一次鬼子進村大掃蕩中,日軍隊長五村派200多人到高家莊,準備將高家莊的人趕盡殺絕。民兵隊員們毫不畏懼,利用地道的翻口,殺掉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他們實施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策略,把日軍搞得團團轉,弄不清方向,不知道子彈是從哪裡打過來的。鬼子想盡辦法來破壞地道,火攻、水攻、煙燻、放毒……種種狠毒的招數都用盡了,但智慧的冀中人民將它們一一化解。敵人往裡面放水,他們就把地道和枯井連線在一塊。敵人放毒,他們就用木板蓋住洞口不讓毒氣往裡面透。高家莊的民兵和八路軍的主力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日軍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真是來之不易啊!她是用無數英雄的滿腔鮮血和寶貴生命換來的。英雄勇於獻身的精神,激勵著我勤奮學習,將來學以致用、能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冀中的地道戰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400字

讀過《冀中的地道戰》這篇課文,我認為八路軍有個聰明靈活的腦子,他們懂得挖地道。

在抗日戰爭時,我們國家沒有那麼發達,很難躲避日本鬼子。於是八路軍挖了地道,既能打敗日本鬼子,讓他們撲個空,又能在地道里生活下來。這都是八路軍的聰明之處。

鬼子準備來時,八路軍和鄉親們都一同躲到了地道里。他們的入口非常的特別,比如說“水井”,在水面旁有個入口,鬼子非常粗心,入口不認真看是看不出來的。比如說“花壇”,花壇底下有個洞,八路軍入洞後,可以躲在花壇下,鬼子一來,頂起頭上的花壇,就立馬往鬼子身上開一槍,再馬上回到洞裡。而鬼子是打不開花壇的,因為花壇非常的重。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的武器是沒那麼發達,也沒有什麼遮掩物,我們只能挖地道來躲避。可現在不同了,我們贏得了世界大戰,沒有別的國家敢侵略我們中國了。

八路軍們用他們的智慧換來了我們的國家,我們要感謝他們。

地道戰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807字

緬懷先烈,振興中華

“地道戰,嘿!地道戰,嘿!埋伏神兵千百萬……”每當我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時,心中便熱血沸騰,彷彿來到了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

假期裡,我又看了一遍《地道戰》這部電影。我感慨萬千。抗日戰爭期間,日本鬼子經常對我冀中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掃蕩,但冀中人民毫不畏懼,開動自己的大腦、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挖地道來反擊敵人的掃蕩。

這部電影具體的講述了冀中平原的王莊、李村的村民們運用地道來抗擊日本鬼子的方法。

起初,村名們挖普通的地道,可是鬼子們往地道中灌水、投毒、煙燻。後來村民們把地道又改成了防水、防毒、防煙的功能,只要鬼子進來了,裡面的機關就能給他們致命的一擊。再後來人們把地道改成了攻防一體。即便是敵人用炮擊都無能為力。

看到這裡,我真佩服他們堅持不懈的毅力!要看看他們,在想象生活中的,我真是慚愧!平時,我做事總是遇到一點困難點,半途而廢,根本沒有像他們那樣用執著而頑強的毅力去打敗日本鬼子,換來冀中平原人民的生命。

最後,地道戰充了攻擊敵人的利器。聰明的冀中人民把地道挖到了日本鬼子炮樓底下,還修建了地下指揮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敵人被八路軍與村民們打得屁滾尿流,落花流水,全都縮回了據點。可是,八路軍和村民們能輕易的放過他們呢?於是,八路軍往敵人的炮樓底下,埋好了炸藥,只聽見“轟”的一聲,敵人的據點被炸了個粉碎!

看到這裡,我痛快!也很解氣,十分佩服冀中人民的聰明。可這時,我不禁再次聯想到我自己。平時學習、生活中僅有一點困難便放棄還懶得動腦子,許多事情不經大腦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來幫助。現在看看冀中平原人民的面對侵略者的英勇頑強,和開動腦筋的精神,我只覺得臉紅、慚愧。

以後,我一定以冀中人民為榜樣,遇到困難,樂觀面對、知難而上,堅持不懈,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做一合格的祖國接人。

地雷戰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590字

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終結,只有勇氣才是永恆——溫斯頓·丘吉爾,聽到了這句名言,大家第一時間從腦子裡想到的一定是戰爭吧!今天下午的班會課我們班看了一部關於戰爭的老電影,那就是《地雷戰》了。老師說《地雷戰》這部電影是我們中國戰勝了日本侵略者而拍攝的記錄電影。

這部電影講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人們為了打倒鬼子,做了地雷,可是我軍因為物質缺乏,沒辦法找那麼多的地雷。黃村是鬼子最大的聚集地,而黃村旁邊有個趙家莊,那又是我們八路軍的聚集地,因為物質缺乏沒辦法造銅地雷,所以我們軍隊的雷主任用石頭和煤做出了很多的地雷。因此讓敵人的掃蕩失敗,因為他們的失敗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武器。在最後的戰爭中我們獲得的勝利!

在他們那個時代,因為要打戰爭而又物質缺乏,導致那裡有很多的小朋友無法填飽肚子,無法睡好一頓覺,常常捱餓!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八路軍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想辦法打倒敵人為我們中國創造出更好的條件,也是因為八路軍抗日時的堅強和堅定,才為我們創造出了現在這樣美好的中國,而他們也默默的犧牲了。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我們做事情一定要堅強和堅定,像抗日戰爭時的八路軍一樣,還記得我有一次,因為跳舞練的我的腳受傷了,因為這一點小事,我便有了想放棄跳舞的念頭。現在想想我那時候真不該!

所以看了這部電影,我就想到我們一定要堅強和堅定,才能會有明天的輝煌!

《逆戰》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1023字

也許人的一生會豐富多彩,五彩繽紛,但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卻與眾不同。驀然回首,在你無助時,家永遠都是你的依靠。只有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是最值得讓你擁有愛的真諦與擁護的肩膀。

在一家人的薰陶下,與家人一起看那期待已久的《逆戰》這部電影,真的讓人驚心動魄,刻骨銘心。對於我來說,這種場面再次被記憶的匣門而重啟,以至讓我銘記在心。眼前那經典的槍戰動作片,演技的高超讓人神魂顛倒。這部電影的主線脈絡清晰,劇情感人肺腑,那完美貫通的槍戰動作讓觀眾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氣呵成的!尤其是槍戰畫面所勾勒起的場景激烈而真實,故事情節更是催人淚下,觀看這部電影時眼眶裡猶然又一股暖流貫穿眼角。

《逆戰》這部親情戲更是讓人感到家的溫暖與兄弟情的濃烈情感。影片中的場景更是讓人不思其反,引人入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形態各式的槍器,直升機坦克及遊艇的穿梭貫穿。火車站更是目不暇接的交織在人群密集的街道中。整個作戰場面更是讓人神魂顛倒。那直升機在樓與地面間追逐更是步步驚心,讓人有種與生俱來的氣魄!

《逆戰》中演員謝霆鋒的演技更是精彩絕倫,謝霆鋒的角色雖是賊的扮演,但是在影片中他作為一個賊卻很爭氣,為了家人可以不顧一切,同時他也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一個為保護弟弟的好哥哥。而周杰倫扮演的則是劇中的主角,他扮演的是國際刑警。電影中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弟弟,但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他為了消滅對手而奮勇獻身的精神令人可佳。

這部電影最感人肺腑的是‘兄弟親’,從有緣到相識時的戰鬥,並且持續到最後那並肩作戰的畫面。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謝霆鋒與周杰倫兄弟倆在火車站那朝著相反的方向跑去的場景似乎有一種生死離別的感覺,不禁讓人心驚膽戰,呼吸的速度已漸漸融入到讓人窒息的瞬間。

這部電影中那振奮人心的情節更讓人感動不已。金燕玲的‘父母親’更是這部電影中讓人關注的焦點。由是金燕玲的哭戲讓人不禁對每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都頗有感觸。

《逆戰》這部影片給我的啟迪很大,更讓我真正懂得要珍惜生活,更讓人深知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當我們遭受挫折時,家會給予你最溫暖的懷抱,讓你再次擁有勇氣再次面對,正是在精神上的鼓勵才使得我們不畏挫折的決心與敢於挑戰的毅力。

生活因你而精彩,就讓我們共同攜手去裝飾屬於我們的海闊天空,去編制屬於我們的夢想。無論遇到任何波折,請深記:家永遠是我們最溫馨的港灣。

歲月裝飾了記憶的色彩,而時光的車輪將永不磨滅家的點綴與憧憬。讓溫暖注入我們心靈的交織處,就讓家永遠定格在溫暖的懷抱中。

《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19

國三作文 ,813字

我觀看了《百團大戰》這部影片,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幕幕硝煙瀰漫的戰爭畫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影片講述了八路軍歷經各種磨難戰勝了日軍的故事。而最後一場大仗,讓我真真切切地想進入到熒屏裡去助八路軍一臂之力!在這場惡戰中,彭德懷總司令站在危險前沿,拿著望遠鏡,密切關注著戰局,左權和其他將領們要拉他下來,可他說:“我要和士兵在一起!”多麼可敬的人啊!沒有因為自己身居要職而高高在上,一句“在一起”振奮了全軍多少戰士的報國之心。

還有那位樑政委,她接到命令帶領團員去挖暗道,挖好後,把炸藥包往裡塞。“轟!”一聲巨響!突如其來的襲擊讓日軍亂子陣腳,在心裡默默地喊著加油的我也為他們感到高興。但是,敵軍的戰鬥機出現在了上空,投下了炸彈,樑政委不顧個人安危,急忙撲過去推開了一名戰士,當飛揚的塵土散去,那名戰士毫髮無損,而樑政委卻躺在那片燒焦的土地上—她犧牲了。她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年輕的戰士,為了革命無怨無悔。

我的眼睛溼潤了,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勇敢、不懦弱,或許他們認為為國捐軀是一種光榮吧!保衛祖國是自己來到這世界上的使命吧!可能是因為現在沒有戰爭,許多人不能理解這些軍人是哪來的勇氣。但你們可曾想過,如果當時你也是一名戰士,你會這樣做嗎?有些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會說我願意,當兵要的就是一種舍已為人的精神,保住了國家,就是保住了一切!這是一種信念,堅定的愛國信念!

戰爭勝利了,電影結束了,但彭德懷總司令說了一句話讓我永遠無法忘記:寧可浴血而亡,不願待頸而死!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堅持抗戰的精若沒有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犧牲自己的一切,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存在,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必須牢牢銘記這段歷史,奮發進取,奉獻青春!

作為新一代的中學生,我們為今天的祖國繁榮昌盛而自豪,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做一個勇於面對一切困難、積極向上的好孩子。

《宜昌保衛戰》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759字

2016年9月,由孟凡耀、齊星、徐佳、童蕾、侯勇等人主演的《宜昌保衛戰》熱烈播出了。作為宜昌的小學生,只要一有時間我就觀看這部電視劇。

雖然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但是也著實反映了宜昌當時的真實情況。宜昌那時被稱為“川鄂咽喉”,就是說:“日本當時侵略中國,當向重慶方向進軍時,別無他路,唯有從宜昌走水路到重慶”,故此,稱為“川鄂咽喉”。

在這部電視劇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張自忠將軍和胡宜生了,還是先說說張自忠將軍吧,從歷史上講,他是一位有名的將軍,他有勇有謀,願意為國家的自由犧牲自己生命的將軍。他所指揮的1500餘人被近6000的日寇包圍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裡。他就帶領幾百人前去增援,自己卻身陷其中,身旁只剩下8個人,幾個小時後,他們在一個小村莊裡打了起來。最後張自忠將軍又抱著“只求一死”的決心壯烈殉國犧牲。看到這裡,我淚如雨下,將軍的犧牲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

電視劇中有一個主要人物“胡宜生”雖然在真實的戰爭中沒有這個人,但也是對英雄們的美好暇想吧。我雖然沒有看過多少集,但我只知道他說的一句話:“我,胡宜生,因為我長在湖北宜昌,所以我娘就給我取名叫胡宜生”。就從這一句話,我就知道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宜昌的城防軍,就兩個字,愛國!

我只看了幾集,但我看的這幾集就就讓感到了以前的軍人們很不容易,經歷了千山萬水,受盡了千辛萬苦,最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保衛了國家。敵人可以在任何時候要了你的性命,甚至在你更換彈夾的時候。況且當時的日本倭寇還比我們強,但他們的團結精神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宜昌保衛戰》在宜昌首播,就是後輩紀念革命先烈的一種精神,我相信,像老爺爺、老奶奶這輩人看了這部電視後應該很有感觸。哦!不對!我們新一輩的人也很有感觸。“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將奮發圖強,使自己的祖國更加強大,不受外族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