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中創新相關作文20篇

在傳承中創新 篇1

高一作文 ,914字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一說,歷來為人所稱道。何為知?科學知識。何為行?即人之實踐。而現代偉大的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卻發表了《行知行》一文,主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這正說明了“傳承”與“創新”的共存與深化。這是出於對王陽明學說的充分了解,所以棄其糟粕,改“知行合一”為“先行後知,實踐結合學習”。學習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不拘泥於古人所限,力求創出自己的風格,融會貫通。

所以陶行知是高尚之人,行高尚之事。高尚即“雅”。

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若智、仁、勇俱全,此可謂中華文明之真正傳人。

作為“海寶”一代,我們更多接觸的是現代化的裝置,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喪失了與自然親密接觸,做到“天人合一”的機會。可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接受整個世界,未來的城市將要靠我們去改善!一棵樹,一個工廠,優先考慮誰?邊境有急,如何是好?惟利是圖,不借鑑書本,則毀樹早廠,是愚者。貿然發兵,不懂外交,即使貫通兵法,仍是蠢者。愚加之蠢,城市殆盡。

大雅好學後,致道力行中。好學方能出成績,竭盡全部力量才能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

由於有所共鳴與傳承,人類才不至於過分地迷失和繞圈子走老路。由於有所區別,人類才會有所發展。

與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Delete”多餘的,不適合現在發展的“Create”新的思想,用90後的肩膀承擔起屬於90後的責任,讓世界更加美好,讓城市重展笑顏。

聰明者善說,智慧者善聽,高明者善思。人生的歷程就好象是唱一首歌,如果始終是高調,惟我獨尊,萬事以批駁為先,即使是一個有著創新精神的人,他也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淹沒,為後來者居上。90後之後,有00後,00後之後,有10後,燦爛的未來確實是在我們的手裡,但不僅僅是在我們的手裡。虛心好學吧,哪怕對方之勢處於你之下,哪怕他的學識為你所不恥,但人有劣必有優,此時便更需要傳承,明白“九牛一豪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謹記學無常師。

創新與傳承,是90後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缺創新,最多成為新一個“方孝孺”;缺繼承,哪怕你才過子建,最後也只能落為“方仲永”,泯然眾人笑。

繼承源遠流長中的精華,開啟心之門,創造輝煌!

在繼承中創新 篇2

高一作文 ,804字

日本人池田菊苗最先提取出一種名叫“穀氨酸鈉”的物質,後來經過鈴木三郎助的創新發展,提取出了“味之素”,而中國人吳蘊初則在味之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味精”。

鈴木三郎助與吳蘊初的做法無一不體現了在繼承中創新的原則,他們善於研究,善於發現,善於創新,最先研製出新興產品,被人們所熟知。

在繼承中創新,在傳統中流行。周杰倫是許多人追捧的歌星。他的一首《青花瓷》給聽者帶來了濃郁的中國風。周杰倫以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青花瓷為題材,加入了流行音樂的元素。使其一經發行就受到廣大聽者的稱讚。周杰倫在繼承與發揚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完美融合在一起,體現了他的音樂才華。

在繼承中創新,在傳統中獲益。四川的扎染藝術已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花式多樣,圖案奇美而聞名。但在過去幾年裡這項傳統藝術幾乎無人繼承大多數青年人選擇了外出打工。當地政府看到這一現象便立刻採取措施,請許多會扎染的當地居民進行創業,並運用當下社會最先進的的染料進行扎染,並找當地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很快,經過創新的扎染藝術並迅速活躍起來,成為成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獲贊。范冰冰是娛樂圈中國為數不多的國際影星,他的每次紅毯秀都格外引人注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之前在戛納電影節所穿的瓷裙。該瓷裙將富有中國特色的青花瓷融合入衣服之中,是裙子擁有極其濃厚的中國風色彩。還有之前穿過的龍袍更是令人讚歎,身著龍袍的范冰冰充分展現了東方美。如今,她已經成為了中國影星的代言人。

無論是周杰倫的將流行音樂與傳統文化的相結合,還是四川扎染藝術的繼承創新帶動經濟發展收穫的效益又或者是范冰冰的瓷裙都離不開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所以,同學們,請留心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繼承,加以創新,從而獲得自己的一份成功吧!

在體驗中創新 篇3

國二作文 ,1388字

我是個熱愛科學的好奇寶寶,啥事都得親自動手做一做。這不,剛看到一本漫畫裡的主角在做水果電池,我的手又癢了……

“嗯,沒有檸檬,不知道可不可以用蘋果代替。額,我家裡貌似沒有銅幣哦,五毛錢可以嗎?”就在一長串的不確定中,我勉強湊齊了所有的物品:三個蘋果,三枚五毛錢,3顆鍍鋅的螺絲釘,4根導線,一把小刀以及小的紙質貼上標籤,低電壓驅動的發光二極體,一個黑色不透明的膠捲殼再加上一個釘子。好!一切準備就緒!本大神要開始發功了!

只見我伸出了一隻充滿力量的手,把所有的蘋果都揉了一遍,使它們變成一個個“軟妹子”使它的果汁更加豐富,然後我又小心翼翼的將一顆鍍鋅螺絲釘擰進一個蘋果的大約1/3處。接著使用小刀,小心的在蘋果另一邊1/3處切開一個1釐米的切口。嗯,差不多了,我滿意的點點頭,拿起一片亮閃閃的五毛錢慢慢的插入蘋果。直到硬幣的一半都在蘋果中。反覆如此,一共做了三個這樣的蘋果。接著,使用導線和夾子,將第一個檸檬上的螺絲釘與第二個檸檬上的硬幣連線在一起,以此類推,這樣就將三個蘋果電池連線在一起了。同時也給第一個硬幣和最後一顆螺絲釘連上帶夾子的導線。最後,給連線到第一個硬幣上的夾子標上“+”並給連線到最後一個螺絲釘上的夾子標上“-”。像真正的電池組一樣,蘋果電池組也有正極(+)和負極(-)。

嗯,話說,怎麼才能知道它真的通電了呢?先使用釘子,小心的在膠捲殼外邊大約在一半高的地方鑽出兩個小孔。接著,給一個小孔標上“+”另一個標上“-”。

將LED的管腳彎曲成向外的平滑曲線。然後近距離仔細觀察LED。它基本上是圓的。但是,如果將它傾斜到特定的角度,我就看到在一個管腳的附近有一個扁平的表面。離這個扁平表面最近的管腳就是負極。在照片中,左邊的管腳是LED的負極。

再將LED的負極管腳與標有“-”的膠捲殼上的小孔對齊。將LED塞入膠捲殼。使LED的負極管腳穿過標有“-”的小孔,然後使另一個(正極)管腳穿過標有“+”的小孔。

接著將管腳從小孔中拉出來並檢查以確保它們與標籤所標示的一致。也給膠捲殼的頂部加上標籤。確定LED朝向我們。

準備好一切等待最後一刻的來臨。使含有LED的膠捲殼標有“+”的一邊對準檸檬電池組標有“+”的夾子。將檸檬電池組標有“-”的夾子靠近膠捲殼標有“-”的一邊。

現在一切準備就緒!將LED的正極連線到蘋果電池組的正極。將LED的負極連線到蘋果電池組的負極。LED發光了!

但LED發的光很暗,這是因為來自電池組的電流太小。黑色的膠捲殼可以幫助我觀察到暗淡的燈光。LED的末端起到放大鏡的作用。當您直接觀察LED的末端時,可以容易的看到發光現象。哇,好棒。

但是,水果為毛會有電呢?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兩種金屬片的電化學活動性是不一樣的,其中更活潑的那邊的金屬片能置換出水果中的酸性物質的氫離子,由於產生了正電荷,整個系統需要保持穩定(或者說是產生了電荷,電荷造成下列結果),所以在組成原電池的情況下,由電子從迴路中保持系統的穩定,這樣的話理論上來說電流大小直接和果酸濃度相關,(如果是要表達為一個函式關係的話,那麼這個函式其實是和離子強度有關的而且還是定量關係,和離子濃度有定性的關係),在此情況下,如果迴路的長度改變,勢必造成迴路的改變,所以也會造成電壓的改變。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你敢於探索,勇於實踐,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夠有所發現,有所獲得。

強者在孤獨中創新 篇4

高二作文 ,1390字

創新的源泉是有與現有潮流不同的想法。一個人的想法如果跟別人不一樣,那麼他會很孤獨。因為在生活中,許多人對別人與眾不同的想法並不欣賞,抑或是對其做法表示輕蔑,有時甚至會孤立那些標新立異的人。這時,弱者往往會因為他人一時的好惡而在自己的軌道上躊躇起來,或是因為無法承受他人的冷嘲熱諷,無法忍受孤獨所帶來的煎熬,從而放棄自己獨出心裁的想法。因而,弱者也就沒有任何創新可言。

而強者卻不會因為別人的嘲笑、否定,就放棄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別人的孤立而沮喪退縮,放棄自己的初衷。相反,強者暢飲孤獨,享受孤獨,化孤獨為神奇的力量,在孤獨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正如英國生物學家、作家赫胥黎所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因為在孤獨中,強者可以擁有真正的自我,不必去顧慮別人的眼神,不為生活中的爾虞我詐而惱怒,不再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而煩心,讓心情在孤獨中擁有這份超越世俗的感覺,讓自己體味人生中孤獨所擁有的獨特景緻。因為在孤獨中,強者可以不受任何干擾,可以靜靜地思考,這使得靈感在孤獨中孕育,創新在孤獨中產生,思想在孤獨中跳動。在我看來,正是因為強者擁有了孤獨,他們才會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灑脫,才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智慧,才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家塞林格的作品《麥田裡的守望者》一經問世,便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舉成名。然而,面對全世界讀者的崇拜,功成名就的塞林格卻選擇隱居,消失在公眾的視野裡,並拒絕發表任何作品,拒絕任何人的拜訪,他希望在日常生活的寂靜中找到屬於心靈的終極式安寧與純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孤獨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淡然心境處世,不在意世俗的眼光,給自己一種心態,給自己一種享受,一種思想上的淡然平和。

同樣想到的還有把自己關在家裡寫作的霍桑,一生窮困潦倒的愛倫坡,在一間自己屋裡寫作的佛吉尼亞吾爾夫,不被世人接受、處處碰壁的畫家梵高……可能在世人的眼裡,這些人是孤獨的。但是,這些強者自己卻樂在其中,他們將孤獨當作一種心境、一種挑戰。他們的孤獨猶如烈火一般熊熊燃燒著,支撐著他們完成了一件件的傑作。由此看來,孤獨是一把磨練心智的磨刀石,敢於孤獨者才能使心靈強大到不理睬別人的閒言碎語,專注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因為強者耐得住寂寞,在坎坷中變得堅毅自信,在困境中變得堅強樂觀,在痛苦中涅??重生,最終擁有“柳暗華明又一村”的收穫。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才有了芸芸眾生,強者走過的路往往是別人從未發現的路,所以他們才會變得更強大。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失敗者對成功者抱怨道:“現在這個城市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到處都擠滿了人,誰都想獲得成功,可到哪兒去找成功啊?”成功者平靜地說:“那你不妨立刻熱鬧的人群試試,只要離開了擁擠的道路,尋找到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道路,那你就算成功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註定是孤獨的,因為孤獨是偉大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只能靠自己隻身前往,無作伴之人。

然而,孤獨的樂趣,並非是人人都能享受,人人都會懂得享受。不管怎樣,當孤獨來臨時,請不要拒絕孤獨,而是像強者一樣,將孤獨融入自己的生命,融入孤獨帶給我們的那種獨特的樂趣中,體味“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意境,讓自己變得淡定、冷靜、穩重,讓自己在孤獨中地靜靜冥想,審視自我。靈感在孤獨中萌發,創新在孤獨中迸發!

傳承與創新 篇5

國三作文 ,704字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的,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托爾斯泰這句話,意在告訴人們,傳承與創新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一直遵守著舊規矩,就不一定會有好結果。

晉代的王羲之,被譽為“書聖”。他學習書法,不但刻苦認真,而且博採眾長,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據說他起初向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來又借鑑其他的書法臨摹,像李斯等等。他泛覽博識,然後才獨創出一種俊逸妍美的新書體。前人高度評價他的書法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闕”。他的代表作品《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則被譽為“千世楷法之祖”。

米芾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年輕時學習書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晉代和唐代名家真跡來臨摹。當他把古人的真跡和自己臨摹的作品一道歸還原主時,連主人也分別不出真假來。別人終於對他說出了要創新。他聽後慢慢衝破束縛,發揚長處,到晚年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創新,就是不斷地推陳出新,也就是在學習和借鑑前人的基礎上,創造出的作品。

王安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曾稱雄於個人電腦領域,被稱為美國式成功創業的典範。進入80年代後期,個人電腦業迅速發展,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其他公司相繼推出了體積小且可以互相相容的個人電腦,其價格只是王安電腦的1/3,而且可採用市場上的通用軟體。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場變化的情況,仍然堅持生產老產品而不創新,導致銷路越來越窄,作為公司繼承人的王安博士的兒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的檔案上籤了字。可見,一昧的“傳承”的後果可想而知。

我們不缺乏要傳承的東西,但也需要創新,因為創新,是汗水釀成的瓊漿,它歷久彌香;創新,是嚮往的彩虹,它絢麗輝煌;創新,是一道銅牆鐵壁,它固若金湯。

傳承與創新 篇6

國二作文 ,1210字

在如今的中國,傳承與創新是我們每個人應當具備的能力。

創新就在生活中。

當你在早晨被你設定的鬧鐘吵醒,你可能會先看看今天的天氣,再翻翻今日頭條,看著時間差不多,才急急忙忙地起床,而今天你是用來當鬧鐘,看天氣預報,看頭條的,是手中的手機。這臺小小的電子裝置,卻讓你身居斗室,就接受到遠方的訊息,這在六十年代,沒人敢想。

該吃早餐了,你用一個瓷杯倒了些麥片衝了牛奶喝,你或許不知道,你手中看似平凡的瓷杯,竟然就這樣走過千年時光,來到如今的時代。瓷器最早出現在商周,而在東漢末年,已出現青瓷的麗影。在我國經濟最強盛的唐宋時期,青瓷與白瓷更是達到巔峰,許多人都爭先擁有,皇宮之中還有獨具匠心的極品。而且中國瓷器通過絲綢之路流通到歐洲後,都是貴族們得意的傳家之寶,這足以可見瓷器的魅力與韻味。

在上班途中,你聽見公交車上在放歌,歌詞有些搞笑,有些樸實,讓你回憶起你的大學時光:室友不知把鑰匙放到了哪裡,然後不知所蹤,手機罷工。一個人,蹲在門口,看著其他住戶的燈亮起,卻仍不見室友歸來。你笑了,有些懷念那個混蛋了。歌曲切換,你聽著聽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歌詞不正是自己的寫照嗎,天天加班,比狗還累,卻還離自己的夢想差了一大截。這讓你感慨的歌是由上海的一位作曲家譜成,而他的歌曲最大特點,你也可能想到了—把生活唱成歌。歌詞不再生澀難懂,已經不再難以體會,這就是他的歌,我們的歌。

工作了一上午,你在休息間為自己倒了杯咖啡,你抬頭髮現許多男同事正圍在一起眉飛色舞的討論些東西,你走過去,側耳一聽。原來是在講“陸上霸主”—坦克。我國坦克也是近幾年崛起。從1969年8月開始通過研究繳獲的蘇制坦克開始,一路幾經實驗改進,終於在九十年代,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坦克,不再需要靠單一的引進。曾經,我們的坦克可以一槍打穿裝甲,如今,成為綜合實力位居世界第三的後起之秀,這是如何做到的?

你感到熱血沸騰,他們又開始談今日著陸的航天英雄們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任務。中國從準備研製,到擁有人造衛星,返回式衛星,到後來的運載火箭。這些年,這些人的努力,推動我國航天技術,使得我們僅在美蘇之後。先人幻想過如同鳥兒飛上藍天,而我們衝上太空。

你現在明白了嗎?你身邊的一切都是創新,小到一部手機,大到載人火箭,這一點一滴都是創新。正因為有人有“新點子”才在前人的基礎上造就了這個時代,造就了我們。

當物質得到滿足,人們便開始追求精神的滿足。

前有儒家追求“大同社會”,人人平等,親善和睦,盡享天倫之樂。後有太平天國,將西方基督教思想與“大同”思想相糅合,追求“創造理想天國”。如今,我們新中國的成立,習主席提出的中國夢,為的不也是創造人們平等,共同富裕的理想社會嗎?這些思想從誕生,然後不停的和其他思想碰撞糅合,一代一代的傳承創新發展,留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創新,不一定要“無中生有”,還要把有的變得更好,這才是現在的創新,我們的創新。

傳承與創新 篇7

議論文 ,805字

耳熟能詳的兒歌《一分錢》曾將拾金不昧的品德注入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而今時代向前,朋友圈中的一張截圖將“一分錢”改成了“一元錢”。當時代攜卷著與時俱進的強音撲面而來,伴隨著經典長大的我們,是退讓還是堅守?

誠然,在貨幣交易數額日趨龐大的今天,一分錢已然無處可覓,“一分”被“一元”替代似乎是時代的選擇。但是,此舉若是對經典的調侃甚至惡搞,作為經典的傳承者,我們就不能不堅守陣地了。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的意義早已不停留於表面形式上,其蘊含的精神核心,已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一代人或是一整個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與一個民族不可分割的獨特文化因子。《一分錢》能被人們稱為經典,正是因為它所傳揚的拾金不昧的精神,如潤物無聲的春雨般,浸入了中華兒女的一言一行之中。經典舊韻所代表的,是老一輩人的情懷,是一個民族的價值觀。

經典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有內在精神實質的作品。《一分錢》能流傳至今,時間是其內涵價值的見證者,對於此類有價值的文化,我們應抱有應有的敬意,不應對其惡意調侃修改。所謂與時俱進,並不意味著要將其外化為歌詞層面的修改。現代社會有電話,有微信,人們之間通訊交流方便快捷,就要將“家書抵萬金”之言改為“家書抵百金”嗎?時代變遷,文化內涵卻始終不變,舊韻所傳遞的情感,不是文字的改變所能取代的。

我們對文化的創新,應體現在內在精神的昇華。文化新意需詮釋,不只停留於表面的粗陋修改,應是由內而外的創意發展。故宮文創產品一經發布並收穫讚譽無數,其中融入的,是文化工作者的原創心血。將古典文化的精髓融入作品的精神之中,秉持一顆對經典的傳承之心,這樣詮釋出的文化新意,才可謂真正的與時俱進。

對於缺乏原創性的惡意修改,我們不可不理會,而應以此反思對經典作品應有的態度和敬意,對文化新意的詮釋,也應做到由內而外的與時俱進。

傳承是文化的延續,創新是時代的呼喚。願我輩在對經典舊韻的傳承中,詮釋出與時俱進的文化新意!

傳承與創新 篇8

國三作文 ,869字

曾經,由於清政府的守舊,閉關鎖國,一個朝代走向滅亡;曾經,因為管仲為相,大膽創新,一個朝代國富兵強。由此可見,敢於傳承與創新是多麼的重要。

清政府不懂創新,加之對傳承而來的強盛國力有著盲目的自信,開始了長達兩百年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落後於西方國家,最終招致滅亡。管仲大膽創新,不僅打破了原有的井田制,還整頓了軍隊,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軍制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同時,積極地施行推舉制,給予人才更多施展抱負的視窗。管仲的改革順應了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齊國得以國力昌盛,奪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地位。

兩個朝代的結局因創新而截然不同。正如江澤民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民族或國家的繁榮絕不是僅僅靠繼承前代而形成的,更是要依靠後人在前者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持續突破。傳承很重要,創新同樣重要。就如同樹木一般,沒有創新,傳承只能作為一顆種子深埋於泥土之中;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經不起風雨。

晉代書聖王羲之就是一棵十分健康的大樹。他學習書法時,閱覽眾多名家之作,而後融入自己的學識,在借覽前人的基礎上,獨創出了一種俊逸妍美的新字型。王羲之創新的作品流芳百世,至今受人驚歎。

“只有有效地繼承人類知識,同時把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拿到手,我們再向前邁半步,就是最先進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學家。”美國國際商用公司和“蘋果電腦”公司按照溫伯格說的去做了。他們在王安公司稱雄的個人電腦上再次創新,推出了體積小且更先進的電腦,並以較低價出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舉打敗了堅持老產品的王安公司。

敢於突破,敢於創新,將傳承與創新結合在一起,才能在平凡中創造非凡的力量。絕對的墨守陳規,只會消耗原有的能量,就像閉關鎖國和王安公司,遲早會落敗。從齊國管仲,晉代王羲之,再到美國商用公司和蘋果電腦公司,他們的成功無一例外不是在向世人展現——

傳承與創新長成的樹木,是茂密的,是高大的,是生機勃勃的。

創新從傳承中來 篇9

高一作文 ,2148字

我認為真正的創新並不是在一樣簡單的事物上做出改變,真正的創新是對傳承的一種繼承與發展。手藝人的手藝也絕對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在接受這個世界的改變從而改變自己,可是即使他們的手藝改變了那份心也將源遠流傳下去。傳承與創新是表裡關係,它們互相依存。所以創新是從傳承中來的。

隨著時代的改變,那些傳承也在不斷的改變。

安小小是湯麵世家的最新一代的傳人,她有著很好的制面天賦,也有一個創新的大腦,可是她的創新在她爺爺看來是對傳統的褻瀆。她的爺爺是她們家老一代的傳人,可是因為他的古板,導致在這個新時代湯麵世家面臨倒閉。可是他只能研究古籍中面的製法來解決問題。總的說他只能乾著急,卻什麼忙也幫不上。

小小自然不是這樣,她一天到晚的在廚房裡倒弄做面,她不斷實驗,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反而使她越挫越勇。她做出了五花八門的味道,只為找到那一份最好的。

爺爺看著小小那忙碌在廚房裡的身影,搖搖頭嘆了一口濁氣。“要是你們還在,她也不用那麼辛苦了,要是你們還在……唉,怎麼只剩下我們倆了呢?”任由水汽迷了雙眸,轉身無力地走開了。他的背影又蒼老了幾分。

院子裡面有一棵花樹,每到夏天就會開出雪白的小花,那時候,院子裡面總有一股淡淡的花香。一絲絲花香伴著青草的味道,被風吹走。這美妙的味道,讓小小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像花香一樣的童年,和親人朋友一起度過的美妙的日子。那時她的父母爺爺奶奶還都在,她還可以在他們的懷裡撒嬌無賴,那時候她多麼快樂呀。可是自從那一場車禍後一切都變了,她永遠都忘不了爸爸媽媽倒在血泊裡的樣子,那麼那麼的孤獨與冰冷。自那之後她就堅強起來了,把自己隱藏在堅強的外殼下。把心中最寶貴的與最痛苦的記憶永遠的封在小盒子裡,藏於內心。不去想,也不會忘。它們就那麼永遠的存在著。在她每每回憶時,心口就會微微的疼痛。思念是一種病,是會使人肝腸寸斷的不治之症。

對於爺爺,這花香也勾起了他的回憶。小時候父親總是說他太過固執,不懂變通。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因為他認為傳承是一樣很高尚的東西,是不允許褻瀆的。所以他不敢,也不想去改變。

在這個花開的季節裡,小小終於的做出了心儀的面—帶著回憶的面。她揹著爺爺偷偷的去參加拉全國美食大賽中湯麵組的比賽。一路上很順利的過去了個個關卡即使在其中有一些困難她也挺了過去,她最終進了絕賽。可是當她看見評委席上坐著的人時她不淡定了,那是她的老古板爺爺。她撥出一口濁氣,揉了揉太陽穴後努力的投身於比賽之中,當評委們低頭吃麵的時候她仔細的觀察著爺爺。她看見他的眉頭微皺,她的手心沁出了一層薄薄的汗。他仔細的嘗著,雖然面做出了改變,可是他還是能吃出面的本味來。對於小小的面大家都很喜歡,所以結果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她成功了,後來湯麵世家在她手中成功的被複興了。

那天他還是和往常一樣的早早的回了家對著全家福照片。他一個人呆坐著,用手指慢慢的摸著照片,自言自語著。突然門口響起了聲音,隨後小小就躡手躡腳的從門口進來了,她本想在這樣偷偷的上樓的。可一道聲音止住了她的腳步。

“站住。這麼輕手輕腳的是想幹什麼呀?”爺爺對著全家福背對著她說到“不想和爺爺我解釋解釋?”

她尷尬的笑著“那個……那個。”她說了老半天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小小呀!不是爺爺說你,這麼大的事你都不和爺爺我商量。怎麼呀,翅膀硬了。”說著就抹抹眼底那看不見的眼淚。假哭這招對小小是屢試不爽的,百分百有效。

小小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到“爺爺,你怎麼又這樣呀。這次不告訴你是怕你不同意怕你擔心,怎麼就變成我翅膀硬了呢。好了,別抹了根本就什麼也沒有,你也不怕把厚臉皮擦破了。”

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上一秒還有些尷尬,下一秒就嚴肅了起來說到“小小,你是家族裡的繼承人你有使命,你要帶領家族復興。我老了不行了,你爸爸媽媽也早早地就去了,要是……要是他們還在你也不要那麼辛苦了。所以這一切都得還靠你。”說著他的眼底溼潤了“爺爺知道自己很固執,也知道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可是爺爺怕咱們家的手藝傳承不下去。要是這樣你要我怎樣去面見祖宗。”

“爺爺,你放心吧,即使我現在創新也一定會把手藝傳下去的,我會把咱們家的老手藝傳承下去。”她眼眶微紅,心想原來塵封的記憶被碰觸一下也會那麼疼。她表面上還是一副堅定地樣子。

“好……好呀。家族有望了。有望了呀。”爺爺一連說了幾聲。一滴眼淚從他的眼角滑落。他只是看著小小,就那麼一直看著她。

那天后爺爺總喜歡一個人看著院子裡的花樹,看著一樹花朵綻放又凋落;看著天上的雲捲雲收;看著小小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他感覺心中的什麼東西在動搖。他一個人自嘲的笑笑,嘆了一口氣說到“真是個老頑固呀!年輕真好呀。”

如果說創新是草木,那傳承就是草木的根基,沒有根基一切繁華從何說起;如果說創新是河水那傳承就是古老的河床,沒有河床一切文明從何說起;如果創新是海上的浪花,那傳承就是那廣闊無垠的大海,它包容著每一朵浪花。古人云“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沒有源頭哪來的水呢?所以說創新重要繼承也萬分重要。

隨著時代的改變傳承或多或少的也在改變,可是手工藝人傳承的東西不只是手藝,還有他們的一份心意。無論時代如何改變總有什麼在不斷的傳承下去。我們即是這個時代的繼承人,同樣也是這個時代的傳承者。

千百家風,貴在傳承——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10

觀後感 ,740字

古有多少家庭之間的諄諄教導,五千年的文化像是河水流過肥沃的土地,滋生出一片茂密,而縱然樹良多,也好不過一世為之驚歎。故千百家風,貴在傳承。

片中介紹了一個特殊的家族,是爺爺手中能流出高山峻石的畫筆牽扯出來的情緣。老人在書案前的行雲流水勾畫了了在漫長的歲月中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童真的眼眸裡,那些墨汁和色彩似變換成了春天細細的牛毛雨,無聲地敲開了稚嫩的心門,溫柔地滋潤了他們的一生。然而這丹青手藝竟像是畫在宣紙上的延綿的墨水,一直淌到了子輩的筆尖—一家子齊刷刷地站在了美術的庭院中,生了根,繪畫怡然成為了他們的靈魂。

這特別的藝術家風崇高而莊嚴,他們是家風傳承的最好典範,每個人都接實了這份傳統,把它緊緊地攥在手中。我想,是不是我也應該拿住我們家的那根接力棒,然後也緊緊地握著不放開呢?回答是肯定的。從小並沒有看到過很多關於家風家紀的文字說明,長輩們也不怎麼提及,可父親卻一直以自身來告訴我,孝順,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親的故鄉在遠方,作為一個男人的穩重如山讓他把對家的思念和牽掛壓在心底。近些年爺爺身體微恙,訊息順著風飄進了父親的耳中,明顯的,他與大伯的通話多了起來,常常看見他靠著椅背對著電話那頭輕聲細語,帶著孩子的無限擔憂穩著語氣叫聲爸。父親工作很忙,但他依舊請了假期留在爺爺身邊照顧。我知道,這是父親的擔子,是他的責任,可如果拋開這些冷漠的包裝呢,露出的是一份怎樣炙熱的真情。父親用行動教我一筆一劃地寫會了“孝”這個字,而如何將它寫好則是我一生要去學習和執行的事情。我會用我的手掌接過這份不需過多言語的傳家寶,細心雕琢,讓它變得更加珍貴。

家風的意義不只在於它本身,懂得的同時知道傳遞,使善意、美德撒播到更多的地方,使這肥沃的中華大地上人人以禮相待,家家和睦美滿。

繼承與創新作文高中 篇11

高二作文 ,5352字

【篇一:繼承與創新】

就中國目前發展狀況來說,要想獲得成功,繼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除了繼承以外,創新也是必要的。如果沒有了創新,繼承便會成為無沙之丘,無根之木。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繼承前人的傳統”,其次便是“發揚自己的特色”,將二者充分發揮利用,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也是同樣重要,有了創新,繼承才能如魚得水,沒有繼承,再好的創新也沒有長久的生命力。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中,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慢慢失去了原本絢麗的色彩,現在的人們只記得聖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卻有很少一部分人記得重陽節等這類的中國傳統民俗節日,這是一種傳統意識的缺識,雖然西方節日為我們的生活添加了一絲浪漫,但是中國的民族文化,需要正當年輕的我們去繼承發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江澤民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繼承發展便沒有了動力。在創新中,可口可樂的廣告打破了中國傳統經典的束縛,年畫作為中國獨特的藝術門類,源遠流長,採用年畫的藝術形式,對可口可樂瓶進行藝術化的加工,一個身穿中國古代喜慶服飾的孩子,在花團錦簇、愉悅歡快的氛圍中開心的玩耍,並運用金色與紅色為主色調,使整幅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人物的線條也採用金粉渲染,使作品的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這是可口可樂的文化創新之舉。所以,對於文化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和象徵,是區別於其他國家的標誌,它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能轉化為物質力量。我們要有意識的去創新培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連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都丟失了,那還擁有什麼呢?若不好好珍惜愛護本國的文化,當它流失之後再去挽回還有什麼用呢。?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接班者建設者,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它是歷史的結晶,是鮮活的生命,是發展的必然要求。

創新是繼承的發展;繼承是創新的基礎。一個國家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就會失去創新的根基。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目的。創新便是發展。傳承是為了更好的創新。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捍衛祖國的文化,相信繼承與創新的結合,會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綻放光彩!

【篇二:繼承與創新】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種豐富,思想多樣,信奉眾多的世界上,這些東西常常會我們眼花繚亂,讓我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到底是該繼承傳統呢?還是該勇於創新呢?

繼承,從小的方面說就是繼承一種信仰和信念,從大的方向說就是繼承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創新,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探索與智慧而創造出來的結晶,無論是思想上,還是科技上。

但是,無論是一味地繼承陳舊文化還是創新發展都是片面的。

國內以前有一個人他叫王安,他在個人電腦領域稱雄被稱為美國式創業成功的典範,但是由於他忽略了市場變化的情況,仍然堅持生產老產品而不創新,被美國的體積小且可以相容的個人電腦取代,到後來導致銷路越來越窄,老客戶也因此相繼離去。最終王安的公司落得了一個破產的下場。用鮮活的事例闡明我們不懂創新就會導致失敗。證明了發展只是繼承是幹不了大事的。

創新也不是一味地靠自己的主觀臆想去隨意的瞎編亂造而是要注重繼承前人的優秀成果,在別人正確理論指導下創新才會顯得更有意義。

著名的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可是當別人問到他為什麼會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時,他說:如果說我看的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雖然這些話語說的非常的謙虛,但是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天體執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才是可取的。

同時,創新需要對傳統有所突破。需要勇氣和智慧。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楊振寧教授,他在報告中評價他的導師美國氫彈之父泰勒的成功時的一段耐人尋味的描述,他說:泰勒每天幾乎每天都有十個想法,其中有九個半都是錯的,但是他不在乎,然而他憑著這每天半個正確的新思想的積累,最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說明創新需要勇於探索。就像楊振寧說的一樣:“創新有兩點,一是不要囿於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錯誤,這兩點都需要膽量。”

繼承不等於停滯不前,創新不等於盲目尋求。所以我們要在傳統的繼承中不斷髮展,在想象的創新中不斷探索。

【篇三:繼承與創新作文】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方面總會有兩種選擇:一是墨守成規,沿著前人的路走下去;二是根據前人的經驗,走創新之路。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用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才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對於前人優秀的地方,很多人都會進行“模仿”想變成自己的東西從而失去了自己最開始的想法,以至於自己成了別人的複製品,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呢?

英國的莎士比亞說過“拙劣的藝術家永遠帶著別人的眼睛”這就像我們現代一詞“抄襲”抄襲就是指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但若你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那麼這個創新就是你的了。襄陽的米芾大家都知道,他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年輕時學習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晉代和唐代名家真跡來臨摹,當他把古人的真跡和自己的臨摹作品一道歸還原主時,連主人也分辨不出真假來。別人對他說“你寫字太像古代的人唯獨沒有自己的面貌這樣是不會有成就的,希望你要發揮自己的特長不能食古不化。”他聽後慢慢衝破古人的束縛,發揚自己的長處,到晚年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人傳為笑談。“邯鄲學步”這一成語想必大家都聽過吧。就是燕國有幾個青年羨慕趙國人走路的樣子,便相約去趙國首都邯鄲,細心觀察行人走路的姿勢,並竭力模仿,他們不但沒有學到趙國人走路的姿勢,反而失去了原有走路的能力,結果爬著回國。這幾個青年似乎是創新了,但是動機不純,方法不對,所以最後落了個爬回去的下場。

創新是需要對傳統的繼承有所突破,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要在繼承中創新,再創新中繼承。英國十七世紀的科學家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可以說是非常豐富的。可當別人問他為什麼會取得如初的成績,他說“如果我看的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句話只是一個謙虛之詞,但現在仔細想想,如果沒有伽利略和笛卡爾這兩位前人的經驗,那麼牛頓想要得出物體運動的三大規律想必肯定要大費周折了。可見,這創新需要吸取你前輩的經驗,然後自己繼續往前走。但前輩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總而言之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真正有才能的人會摸索出自己的道路,繼承是手段,最後的目的是創新。但盲目創新就會弄巧成拙,一味的模仿也會失去本色。創新是對傳統的揚新,吸取前人的經驗,發表自己的新看法。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讓兩者巧妙結合,讓兩者齊放光芒。

【篇四:繼承與創新】

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還保留著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賞圓月吃月餅的習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文化的繼承。有人說:“傳統文化是財富,它促進人的發展。”也有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它阻礙人的發展。”我認為傳統文化有好亦有壞,應該如論語中所說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傳統禮儀故事流傳至今,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

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楊時的懂禮儀流傳至今,被繼承了千千萬萬個輪迴。

文化在繼承中得以創新。在繼承文化的過程中,人們把自身的見解。感情和希望融入了文化中,造就了文化的創新。古有屈原堅貞不渝,以死明志,表達自身對君王的忠誠。有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多年征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今有最美司機、老師等人物,為救他人於水火中,英勇獻身,用自身的血和肉為他人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文化在繼承中得以創新,在現在改變著未來。如今我們愛國,卻不再忠君,我們守禮,卻不再封建,我們相信命運,卻不屈服。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他們的思想隨著文化的繼承得以改革,文化的繼承帶著他們的希望得以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不斷變革,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篇五:繼承與創新】

眾所周知,中國是擁有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千百年來積沉的墨古沉香,曾一度讓國人為之沉醉驕傲。可惜日繁盛的文化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要麼被改編得不像樣,要不就徹底銷聲匿跡。繼承或創新,這是一種選擇;繼承與創新,這是一種危機舉措。

不久前,我觀看了一部名叫《百鳥朝鳳》的電影,不說電影的內容,光是電影的創作歷程已令人敬佩唏噓。影片導演吳天明是那個時代導演的領頭人,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也曾是他的門徒。在影片殺青後的一個月,這位導演巨星也隕落了,可見次影片為導演嘔心瀝血之作!還有慈善家方勵,造訪每家電影院,不惜磕頭只為求影院播放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片。這些可敬的英雄們,為中華文化繼承發展所做的貢獻,不可不讓我們為之點贊。

現代許多人也發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也將其視為藝術瑰寶,可為什麼這些國粹在流傳千百年後,在當代卻找不到一個傳承門耀的得意門生了呢?我們又怎能在不看清本質問題時就憑白無故責怨那些手藝匠呢?多少二胡藝人即使擁有高超的技巧,也仍每日為著生計發愁。家中臥病老母,膝下待哺子孫,眼看著家裡揭不開鍋,拉二胡乞討的錢哪夠養家呢?在無奈的社會壓力下,多少藝人放下了曾許諾要摯愛一生的樂器,沒能將技術繼承到底。究其根本,還不是曾經風靡一時的二胡如今讓人已失去了興趣,悽惋悠長的餘韻,是再無法拉回人們的心。有的藝人就此放棄,一手好藝就此失傳。有的藝人卻能很好吸引現代流行的外來文化的特點,將中華國粹很好地綜合了外界文化潮流的元素,讓人們更易接受,也使人們的目光重新放在了二胡上,人們從開始接觸到感興趣再到熱愛,繼承。一切,不過是創新的功勞。

食之久矣,味之逝矣。我們不能責怪當代人太過於追捧潮流的當代文化,也不可能勉強他們傳承古代文化,我們唯有在社會中營造良好的氛圍,將潮流元素與中國古代樂器相結合,這樣才可以吸引人們的眼球,讓他們知道,國粹才不算老掉牙的悠久腔子。只有從激發人們的興趣開始,一步一步做起,才能將人們引入傳承的這條路,而在此中起關鍵作用的便是創新。

話雖如此,國粹源遠流長,深厚的歷史積澱也也不可為迎合大眾口味而被改得面目全非。就如外界文化不可照盤全收一樣,任何創新要適度,切不可失去本質上的精神。

俄國學者烏申斯基說:“文化的傳承是民族的血脈,創新使他們更契合了當代的口味”。我們要努力發現國粹的閃光點,相信國粹作為國粹,他本身的文化底蘊必能帶給我們受益匪淺的心靈歷程。我們得先創新產生興趣,然後才能更好的傳承!

【篇六:繼承與創新】

繼承!創新!這兩個詞是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有了繼承才有創新,有了創新才會有繼承。我們要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用於創新,我們才會活得更多的成功。

例如,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但是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蔡倫在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實際上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至和帝時,蔡倫組織人力、物力,經過研究創新,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監製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成就了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正如江澤民主席所說:“創新是一個名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動力”但是盲目創新也會弄巧成拙,讓人傳為談笑。君不見那邯鄲學步的鄭國人,總想學習別的步法,以便跟自己本國人走路方法不一樣似乎是創新了,但是他的方法不對,動機不純,不知道繼承是什麼意思做後落了個爬回去的下場。

我們要創新但是也要繼承,兩者相結合必定會成功。繼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捨;創新不是離開傳統另搞一套,而是對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發揚光大。只創新不繼承,認為以前的經驗和傳統已經完全過時,所以不用繼承;或者只繼承不創新,認為繼承就是“原封不動”,完全照搬老經驗,對新觀念、新事物、新辦法不願接受和嘗試,這兩者都是極端的表現。在繼承的過程中我們要學習古人好的一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一些東西;任何完全拋開傳統搞創新的,也必定是以失敗告終。

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同樣是重要的。你要想獲得成功,繼承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了繼承便是無源之水,而沒有了創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會真的“清如許”了。

傳承中華文化共創多彩世界 篇12

國三作文 ,1010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根,滋養著民族之魂,引領我們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應對各種挑戰,天災人禍,以及外來侵略,適應形勢的各種變化。

中國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其實禮儀很簡單,同學之間的友好相處,互相尊重,見到長輩時的一句問好,見到客人時的熱情款待……這些都是禮儀,都是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中還有愛國情懷,身為一個熱愛祖國的熱血青年,當然少不了關注重要新聞。每每我開啟新聞網頁,我都會看到很多美國侮辱中國的話題,開啟話題,下面都是中國為祖國發表的憤慨之言。祖國的強大對美國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所以美國對中國一直都虎視眈眈。當然也少不了時時的騷擾。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的騷擾,孟子說過“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所以外來隱患並不全是壞處。想到這裡,我想到了中國史上的愛國人士,我聽到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那大義凜然的崇高氣節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著實讓我敬佩,還有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遠大抱負,還有岳飛“三十功名生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忠心報國……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哺育中華兒女的養料,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中華文化不僅有愛國情懷,還有孝道。

說到孝敬父母,我不免想到懷橘的故事。陸績六歲曾到九江拜見袁術。袁術用許多橘子招待陸績。陸績暗地把五個橘子裝進袖子裡,告別時,橘子不慎滾到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你來別人家做客,竟暗地裡藏了主人的橘子,這時為什麼呢?”陸績跪在地上,答道:“這橘子很甜,我很想帶幾隻橘子回去給母親吃。”陸績的孝順得到袁術的誇獎。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此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吧。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他們不求回報。他們為家庭做出貢獻,為我們付出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詩經》中說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文身行道,揚名於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從古至今,孝一直都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同屬一個家。所以讓我們攜起手來,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之美,飽含文化之韻 篇13

國二作文 ,975字

春節是中國人眼中最重要的節日,它在人們的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春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它的存在既代表了人民美好的社會願望,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現象,同時也折射出中華文化的魅影。

最具文化底蘊的,當然要數“對聯”和“福”字。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通俗性和高雅性相容,雅俗共賞。這種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深深地吸引著我。“福”字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也有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同時,“對聯”和“福”字也展示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一橫一瞥,一點一捺,寥寥幾筆卻有無限氣概和感慨,讓我讚歎不已。

接下來,就是我們盼望已久的除夕,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大年三十”,是一家人相聚日子。這一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格外高興。當然,這一天也有三個最為重要的習俗,便是“祭祖”、“吃年夜飯”、“守歲”。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非“魚”莫屬,它取“年年有餘”的吉慶寓意。其次,加上春節聯歡晚會這一盛大節目的襯托,顯得更加吉慶歡樂。最後,人們還要守歲。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除舊佈新之際,親朋好友,圍爐而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收穫頗豐。煙花滿天飛,點綴的夜幕絢爛多姿,每個人都靜靜欣賞煙花上升的精彩和綻放的美麗,隨著煙花的升空,默默祝願……

年初一,一定是春節中最溫馨的一天。這一天,每個人都要走街串巷,給親朋好友帶去問候和祝福,也就是俗稱的“拜年”。“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想,這一天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小孩子們可以收到大人的“紅包”,即“壓歲錢”。這裡面不僅有錢,更有大人們對孩子們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願。時間帶走的是嬌豔的外表,留下的卻是經久瀰漫的醇香!春節正是如此,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它的輝煌,造就了它無法撼動的地位。我們愛春節,更愛創造它的傳統和文化!

誦讀傳世經典,傳承中華美德 篇14

國三作文 ,1032字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容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當唱起她,心中就湧起說不完的溫暖。

—題記

經典篇目,曠古詩詞,典雅美文是怎麼來的呢?

她是精神的昇華,意志的濃縮,是一種百折不屈、艱苦奮鬥的美德。她從口口相傳中獲得生命,從高尚的中華品行中得到靈魂,最終落在紙上,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思、啟迪。在歷史裡,在書籍裡。

她是《論語》中掉落的珍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是孔夫子的諄諄教誨,是眾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華夏五千年一脈相承的知識信仰。多少學子因有她而奮起,多少學子憑藉著她的激勵走過了寒窗苦讀的歲月……如今,《論語》學習納入了中小學生課程,每當我聽到那熟悉的讀書聲從視窗傳出,我就知道,這種文明,又得以傳承了。

她是從《史記》的竹簡間落下的繁花—在濃墨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偉大王朝的背影。現在的我們,面對如此曠世之作,又會有誰理解司馬遷在牢獄中創作的辛酸!那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堅韌與鬥志,在血與淚的沖刷下驚世而出。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只有時間會懂,歷史會懂,意願傳承經典的人,才會懂……

她是經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淘洗過的金沙—是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偉志;是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儉樸;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骨氣;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決心;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愛國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巾幗之志,更是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報國之心。

茫茫歷史長河,賜予了我們無盡的美德與精神,為子子孫孫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且欲仰天高嘆—噫,吾之大國經典,萬古長生!

在經濟大潮波浪翻滾的今天,她融入童聲中的《三字經》《弟子規》。言語精短卻意味無窮—教我們文化,教我們生活起居,教我們做人……總之,作為啟蒙經典,她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為純潔的心靈上種下了可貴的美德。

這是一份信仰、一種精神、一種毅力。

我們更應該繼承,並將其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引領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願身體力行,將那經典美德發揚、光大!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徵文 篇15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 ,5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