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同遊相關作文20篇

我和家人同遊革命基地 篇1

記敘文 ,784字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恰好今年又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為此,爸爸媽媽為了讓我更好地瞭解新中國的成長史,決定帶我參觀“中共一大會址”,一起追溯歷史,尋訪紅色足跡。

中共一大會址在如今的興業路上,這是一幢具有上海風格的石庫門樓房,外牆由青紅磚相互交錯而成,烏黑的大門上配著一對沉甸甸的銅環,拱形的石雕門門框四周由米黃色的石條圍成。經過安檢,我懷著虔誠的心情走進館內。鮮豔的黨旗像一團火焰首先映入了我的眼簾,頓時感覺無比神聖,內心猛然激動起來。漫步在中共一大會址的紀念館內,這個展廳約400多平方米的紀念館,陳列著各種革命文物、文獻資料、歷史照片。放慢腳步,我仔細閱讀上面的文字介紹,儘管有的我並不十分了解,但是那一張張泛黃的報紙、書信、照片,以及先輩們曾經穿著的補丁衣服,無不讓我感概萬千。每件展品無聲的講述著曾經的光榮與輝煌,空氣因為歷史的負重也變得凝重起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展廳的一側,專門按照一大會議室的原狀開闢了一個蠟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蠟像復原了當時的情形:慷慨陳詞的毛主席、側耳傾聽的董必武、會心微笑的李達。他們個個躊躇滿志,指點江山。最終1921年—偉大時刻定格在這一刻。這一刻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一刻載著光榮與夢想的巨舟也揚帆起航。

參觀完一大會址,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建黨、幹革命、打江山時,是多麼艱難困苦。為了讓我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有多少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不懈努力著。而作為我們這一代孩子,平時在家裡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點點困難就想打退堂鼓,這是多麼不應該呀。我暗暗在心裡下了決心,以後我一定要努力做到:思想上積極求上進;學習上刻苦鑽研;生活中勤儉節約,不攀比,做一個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好學生。我想這也是這趟紅色之旅帶給我的最大收穫吧!

資訊時代的遠古人 篇2

日記 ,633字

人類對自身是最感興趣的,無論是對自己產生各種迷戀或者厭惡的情緒,人是最關注自己存在的生物。探究人類本身奧祕顯然是一大研究課題。人類研究學包括人類大腦進化史、人類心理學、認知精神學等方面,瞭解與研究人類大腦進化史將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日常裡一些行為。

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可認識自己本來就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反而有時候在此過程中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疑惑。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些看似正常的行為?而不是導致其他行為?為什麼有時我們與大眾的行為一致?有時人群裡有些另類的個體?隨著時間流逝,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現代文明社會,對於某些社會現象或外界刺激,我們的反應是一樣的。比如看到關在鐵籠子的老虎獅子,我們還是帶有警醒害怕的情緒。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進化到現在,遠古時代那漫長形成的恐懼躲避猛獸的本能情緒還深深地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裡。而每年交通事故奪走許多生命,相比於籠子裡的猛獸我們不會特別警醒害怕汽車。為什麼呢?因為汽車是近現代產物,還未出現在遠古時代,我們能形成一種對汽車警醒的本能情緒的時間還不夠漫長。

資訊時代的遠古人,就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卻經常以遠古時代的本能情緒對生活做出的各種行為反饋。遠古人的大腦由原始情緒與條件反射模組的大腦基底核主宰,而現代人的大腦進化衍生出以理性為主導的高階認知模組。我們有時大腦裡冒出許多想法卻糾結無法決策,是因為大腦各部分不協調工作產生的結果。最後是感情用事還是理智反應,就得看大腦由情緒系統掌控還是理性認知模組主宰了。

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 篇3

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10179字

【篇一: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當今社會,空巢得老人居多,獨居的孤寡老人也不佔少數。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壓力遠遠高於上個世紀,父母的年紀越大,身體狀況就越差,時不時會生病,需要兒女照顧。要養家餬口的兒女不可能不要飯碗專門照顧老人,有的開明老人請鐘點工或保姆還可以,但有的死活不用外人,非要子女就令人為難了,兒女心理壓力會更大,還要身背對父母不孝對單位不忠的兩重罪名,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與老人同住的問題,而我的觀點是給互相一個寬鬆的空間。

說實話,和老人住在一起生活我沒什麼親身體會,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爺爺奶奶都在老家。以前總認為他們喜歡天倫之樂的享受,可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們聊天,其實他們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

我認為,父母已經含辛茹苦地將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他們也該休息一下了。的確,老人和子女們在一起居住能夠充分享受到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其實無形中也給老人增加了辛苦的負擔。老人們都閒不住,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想幫著做這管那的,還要看管下一代,和年輕人的隔閡,不同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會產生一些摩擦,其實他們真的很累,即使子女再孝順,再懂事,也會讓父母操勞的。

我的主張是在和老人一起居住前,最好徵求一下老人們的建議。因為老人們有的喜歡天倫之樂的熱鬧歡慶,有的則喜歡安靜。就如我的爺爺奶奶,他們就喜歡寧靜的生活,我的家庭卻喜歡熱鬧一些,和我們在一起居住,也會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都要給大家一個寬鬆的空間,老人也和我們年輕人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完整的生活和獨立的家庭。只要兒女能給老人們盡到孝心和關懷,發自內心的疼愛父母,在關鍵時能照顧好老人,他們已經操勞奉獻了一生,完全可以讓雙方的父母充分享受夕陽的寧靜,同時我們年輕人也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間,擁有寬鬆祥和的空間,才能舒暢的呼吸。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有距離才有親切感。在一起生活時間久難免有些小矛盾,所以給互相一個自由的空間對大家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孝順,首先徵求父母的意見,按照老人的意願來孝順。

【篇二: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

“綵衣娛親”是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很多人覺得這不真實。在這個提倡個性、崇尚自由的年代裡,更像霧一般得縹緲了。然而,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古典的東西能夠傳承下來,依靠的不是法律典籍,而是人心,樸素、真誠且身體力行著的人心。

現在空巢的老人居多,獨居的孤寡老人也不佔少數。當今社會,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壓力遠遠高於上個世紀,特別是近幾年越來越大。父母的年紀越大,身體狀況越差,試不試會生病,需要而你的照顧。要養家餬口的兒女不可能不要飯碗轉發照顧老人,有的開明老人請鐘點工或保姆,但有的死活不用外人,非要子女不可就令人為難。兒女的心裡壓力會更大,身揹著對父母不孝對單位不忠的兩重罪名。但如今請保姆請出事的不佔少數,請他人照顧不放心,自己又沒時間照顧父母,到頭來害的還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已經含辛茹苦地將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他們也該休息一下了。的確,老人和子女們在一起居住能夠充分享受到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其實無形中也給老人增加了辛苦的負擔。老人們都閒不住,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想著幫著做這管那的,還要看管下一代,和年輕人的隔閡,不同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會產生一些摩擦,其實他們真的很累,即使子女再孝順,再懂事,也會讓父母操勞的。

我的主張是在和父母一起居住前,最好徵求一下老人們的建議。因為老人們有的喜歡天倫之樂的熱鬧歡慶,有的則喜歡安靜。都給大家一個寬鬆的空間。老人也喝我們年輕人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完整的生活和獨立的家庭。只要兒女能給老人們盡到孝心和關懷,發自內心的疼愛父母,在關鍵時刻能照顧好老人。他們已經操勞奉獻了一生,完全可以讓雙方的父母充分享受夕陽的寧靜,同時我們年輕人也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間,擁有寬鬆祥和的空間,才能舒暢的呼吸。

孝順,首先要徵求父母的意見,按照老人的意願來孝順,才是真正的孝順。

【篇三: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

現在空巢得老人居多,獨居的孤寡老人也不佔少數,有多少老人是一個人在老家獨居,你們可曾試想過,他們的心裡是有多孤單。把老人接過來與你們同住,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我並不贊成把老人獨自留在老家或者去敬老院,我覺得老人就應該與我們同住。你想,老人在年輕的時候,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吃了很多苦,他們辛辛苦苦的把我們的父母拉扯大,好不容易現在的生活好了,不用讓他們繼續為我們操勞,難道不應該讓他們與我們同住,安享晚年嗎?

老人就應該與我們同住,就像我們家,我們不捨得將奶奶一人留在老家,到我們來深圳住的時候,就把奶奶接下來與我們同住,有時候,奶奶會因為有事情要回去老家,當她一個人去坐車的時候,我們的心裡就會有擔心,會擔心奶奶在老家太忙,沒時間休息,或者是一個人會不會孤單,吃飯等問題,然後我們就會,一直打電話讓奶奶趕緊下來,別一個人在老家呆那麼久,早點下來與我們生活。

曾經我看到過一個公益廣告,呼籲人們多關愛老人,說的是獨居老家在家整天守在電話邊,等待著自己的兒女給自己打電話,或者是坐在家門口,期待著看到自己兒女的身影,好不容易盼到自己的兒女打電話,兒女匆匆幾句就掛了,老人在電話那頭聽著嘟嘟嘟的聲音留下了眼淚。

每次播著這個廣告,我的心裡都會感覺到憤怒和心疼,對老人兒女匆匆結束通話電話所憤怒,為老人孤獨的內心和留下的淚水而心疼,心裡會想為什麼就不能把老人接過去一起住,想想自己過去老人拉扯你們的不容易,想想你們在外面吃著山珍海味,而老人卻因為沒有你們的陪伴而吃的很隨便,你們不會心疼嗎?

我想呼籲人們,請不要把老人獨自留在老家或敬老院,讓老人與你們同住,讓他們感受到家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溫暖,讓他們感覺到兒女在身邊的安全感,讓他們的晚年能多享福,老人其實什麼多不需要,他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港灣,而這個港灣,只有你能為他們建造。

【篇四: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尊老敬老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是長輩們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在老人日益增漲的今天,這個美德顯得尤為重要。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八旬老人寒冬被趕出家門,露宿兒子屋簷下近10天”看到這條新聞我氣憤的同時為老人感到痛心。幾十年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成人,卻換來如此悲慘的結局,一時間這條新聞刷屏了整個網路,網友們都紛紛在指責怎麼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身為子女,當我們有能力照顧我們的父母時,就要像我們的父母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我們一樣。其實老人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子女的陪伴而最好的陪伴就是在父母年邁的時候在身邊照顧他們。有太多人用以後的日子來後悔當初沒有多陪陪老人的那份遺憾,又有太多人將老人接到身邊只是為了幫他們做家務。將

將他們帶在身邊就像他們當初將你帶在身邊一樣,與他們而言,有子女的地方才有家。我們要讓年邁的父母感受到家的溫暖,而這些溫暖除了我們還有誰能給?最簡單最容易的尊老敬老的方法就是和父母一起居住。讓我們尊重、敬愛將我們撫養成人的老人吧!

【篇五: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是塊寶”,老人在柴米油鹽的枯燥生活中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樂,他們伴隨我們成長,豐富我們的生活。是我們人生中的導師!

每天早上起來收拾房間,替我們做一日三餐,料理家裡大小事情,老人的生活似乎每天都三點一線,枯燥無味,對於我們這些21世紀的新青年來說,似乎有點不可理喻,無聊至極。面對家中老人,有時候總是提不起興趣,甚至態度冷淡,嫌棄老人在家礙事,面對現在社會上這種常見的思想言論,我只感到一陣深深地悲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崇尚孝道的國家,“百善孝為先”這句古語在中國流傳至今,卻依然沒有被時間風化,依然保持著色彩到今天的時代,難道不是在變相告訴我們老人的重要性嗎?學會做人的基本,就是要學會對老人盡到一個“孝”字。

當今社會盛行“老人是累贅,應當送到養老院去安養天年,而不是在家中賴著兒女。”的這種歪論,我首當其衝反對。老人並不是生來就是老人的,他們也曾經像我們一樣,年輕,風華正茂,對生活充滿激情。只是無奈於時光的蹉跎,歲月的無情,他們逐漸褪去了當年的樣貌和活力,成為我們口中所說的老人是累贅。可我們是不是應當換位思考一下,若是沒有老一輩,哪裡來的我們這些祖國的小花朵?若是我們有一天也變得不再青春,難道就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女子孫對自己漠不關心甚至是厭棄嗎?

我想每個人都會對問題的答案心知肚明,不願意,當然是不願意的。有誰會去願意被嫌棄呢?將心比心之下,我們也會理解老人,不是嗎?

在我看來,和老人同住,實際上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他們會傾聽我的難過,幫助我度過人生一個又一個的低谷。他們會為我準備一日三餐,會關心我的生活。他們會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我,給我一份溫暖。他們有著許多人生經歷,每一個都是動人心懸的故事。有老人在身邊,他們會防止我們走許多歪路。這些不都是和老人同住的好處嗎?而老人們需要的,也不過就是我們的一份陪伴和關心。又有什麼難呢?

生活中斷然不能沒有老人的陪伴,而我們也不應當把老人排除在我們生活之外。我們應當愛護老人,尊重老人,理解老人。

願每一位老人都能被世界善待,這是我由衷的祝願!

【篇六: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在這個網路等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有一群人在為此嘆息,因為這些媒體的發展促使了一些年輕人痴迷於手機這一本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聯絡的工具,而忽視了對家中老人的照顧。與老人好好生活,這只是小事。

這些小事也並非什麼難事,因為這些也只是一些生活細節,但這些細節也許說明了為什麼和老人同住,甚至生活對年輕人來說難以適應。

與老人同住,尊重老人是基礎,首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直都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不能隨意將老人單獨留在家中,雖然老人並不像幼兒那樣對一切都有好奇心,但老人的記憶力一直在消退,如果沒有人願意尊重老人,和老人同住,關注老人生活的細節,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如果發生了擦碰,不要在意,只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的有所不同。

與老人同住,溝通最關鍵,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信任來自溝通。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沒有什麼事是進行一次溝通就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再進行一次,再不行就再來多幾次,多來幾次問題總會被解決。有些老人十分強勢,有些老人不善言辭,但如果不與其溝通,永遠都不會有一個合理的方法解決矛盾。所以溝通一直都是老人與年輕人之間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與老人同住,不要讓老人留有遺憾才是最重要的,許多老人總是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裡想做許多自己年輕時沒能做成的事,能讓老人走的沒有遺憾。正是因此老人的生活才需要我們的幫助,雖然有時他們的要求對於我們像是無理取鬧,但他們也許只是因為要完成自己的心願。這一切都只是老人的要求,盡我們努力讓老人在人生的最後幾年不留遺憾,也是我們應當做到的最重要的幾件事,這幾件事也許也是我們人生中陪伴老人的幾件最有意義的事。

與老人同住,亦或說是和老人生活,儘管摩擦多些但卻充滿樂趣,這也許也是我們年輕人最簡單的盡孝的方式。和老人好好生活,讓他們快樂地度過每一天,讓中華民族的傳統之“孝”,世代傳承下去!

【篇七: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天經地義也,地之也,人之行也,德之本也。”孝敬老人,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當今社會情況,有許許多多的老人不被重視,不被尊重,甚至還有的老人是自己孤獨一人居住。

我從小就被爸爸教育要尊敬、孝敬老人。因為人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老的,你現在如何對待老人會影響到以後的人如何對待你。

現如今有很多社會新聞都會提到一些孤寡老人獨自居住,沒有親人的陪伴。

在鄭州一位已過六旬的獨居老人在死亡一個月後才被鄰居發現,被發現時已經開始腐爛。這則新聞引起了社會熱議,讓老人獨居只會讓他們感到孤單,與其這樣還不如讓老人和我們一起住。但對於當今社會來說,許多的年輕群體對於與老人同居這個問題是感到恐懼的。

為什麼中國這麼一個美德兼有的國家會有對與老人同居而感到恐懼的社會現象呢?而與外國的老人相比,他們則是過著一種豐富多彩的生活。為什麼他們會過著如此安逸的生活呢?是因為外國對老人的社會福利制度制定的比較完善,他們的子女不用養父母,而中國卻恰恰相反的把贍養父母當做兒女應盡的義務寫進了法律,如果兒女不好好照顧父母的話是要蹲監獄的,再加上中國人口數量多的因素,所以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我認為與老人同居會有爭吵在所難免,因為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各有不同,我們應該理解他們,試著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說不定,你就會覺得與老人同居並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恐懼或者厭煩的一件事情,我們應該珍惜與老人相處的時間,因為時間短暫,在眨眼之間消失,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不要等到老人離開了,才知道珍惜。那時候已經晚了。

其實,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就和老人一起居住,被老人細心照顧,但是當我們長大之後,他們就回老家自己居住,而我們相處的時間也逐漸減少。儘管能見面的時間少,但我依舊和他們保持聯絡,我也希望他們能經常來我家,和我們一起居住。我希望自己能盡孝,能陪伴在老人身邊。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老人也是需要人們去關心、照顧的,學會嘗試理解他們,接納他們,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足以讓他們感到溫暖。不要再讓老人感到孤單了!

【篇八: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尊重老人,是一起生活的前提。雖然每個人的性格、表達方式、思想狀態都不一樣。但作為晚輩,心理永遠要有一個原則,就是關愛老人。

與老人同住?是每個人基本上都會經歷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首先要了解老人的思想,不要與老人對著幹,有的老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喜歡嘮叨,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和老人一起住的重要原因。畢竟這個世界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住在一起,鍋碗碰湯勺,難免有摩擦。所以學會解決摩擦,是一個技術活兒。對待強勢父母,適度示弱很必要,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但是不是說沒有自己的原則,畢竟是長輩,有時要懂得忍讓,當老人心平氣和時,可以和老人再聊之前的問題,理智分析,循循善誘,我相信老人會了解,不要在氣頭上挑起事端。對於愛嘮叨的老人,學會傾聽,適度轉移話題或者引導話題,很重要。

我自己是還沒有與老人同居過的,但是我相信,總會有一天,我會與自己的父母生活,父母也會慢慢變老。所以,趁現在還年輕,要多於父母溝通、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才是最關鍵尤為重要,及時是很深的矛盾,也能化解,這就是關懷。

有空多帶父母出去走走,鼓勵老人蔘加社交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大幅度降低,但每個人都渴望被瞭解,人是群居動物。所以我們要鼓勵老人多出去結交新的朋友,比如參加老人體育活動、社群老人活動,還有廣為流傳的廣場舞。賦閒在家也可以多發現自己新的興趣,練練毛筆字等。晚輩可以花錢讓老人出去旅遊,也可以增強老夫老妻的感情,享享清福,幫助老人找到自己新的生活目標,越活越年輕。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活著,一定不能讓自己有遺憾,與老人住在一起,就是要讓老人家開心、快樂。他們高興了,嘮叨也就少了。老人有時候很像孩子,越老對你越依賴,不要讓他覺得沒有安全感。細心呵護他們。也不要當有一天老人百年以後,我們還後悔沒有很好的孝順他們。

與老人同住,值得稱讚!

【篇九: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莊子曾說過:“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有一位佈滿一絲絲皺紋的老人,帶著一副慈祥的面孔,聲音是那麼的和藹可親。她就是我最尊敬的人—我的奶奶!

寂靜的深夜,懸掛著一輪像小船似的明月,風的蕭蕭聲徐徐的刮來,她作為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靜悄悄的起來了,靜悄悄的走到另一個房間,看看孫女有沒有睡著並且有沒有蓋好被子,有沒有被風的蕭蕭聲嚇著,那個沉睡的女孩是多麼的溫馨啊!那個女孩一天天的在她的撫育下健康地成長,那個女孩就是我。他們顯然不受人們的歡迎。因為他們老了,不中用了。不僅不能幹活,反而會成為兒女的累贅。但,記得有人曾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場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驀然回首人生,老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人是一道風景。”

他們,滿頭銀髮,滿臉皺紋,卻總是露出一副慈祥的笑容,手拄著柺杖,卻還有著硬朗的身軀。他們是—老人。現在都提倡要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可為什麼街上還到處可見老人乞丐?有一次,我偶然看見了一位老人乞丐寫在地上的粉筆字的內容……他寫著:由於體弱多病,兒女看他已經老了,不中用了,就將他趕出家門。我看了,不禁為那些兒女的行為感到羞愧!贍養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有病應該到醫院醫治,這不僅是老人對子女有養育之恩。他們年輕時勞累辛苦為了下一代,但作為兒女不但不回報,還做出如此天理難容之事,這對老人是多大的傷害!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尊老愛幼”這個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也永恆不變的人生真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歷代人們談論和遵從的永恆話題。有人曾說:“百善孝為先”可見孝之重要,孝敬老人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物質上的給予,老人的心如夜空,物質的給予是閃爍的星星,而星星在月亮的光輝下便失色了,這月亮則是態度,則是精神滿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你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時刻牽動著老人的心,當你不留意,一個不滿的眼神可能給老人的心靈烙上了一個傷疤,但老人會忍痛寬容,所以,老人的心即狹隘又寬廣,如果能懂得老人之心靈,就能夠真正做到尊老、敬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人不僅僅對自己的親人,全社會的老人都需要我們的愛,把“愛”發揮的淋漓盡致,把愛播撒到每一個角落,這是我們神聖的使命。每當有人問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誰?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位掃大街的老人。他那白髮蒼蒼的頭髮,滿臉皺紋的面板,還有那一雙細眯的眼睛,一張滿口黃牙的嘴;他總穿著一件薄薄的襯衣,一條膝蓋上打了補丁的褲子,腳蹬著一雙破拖鞋。他的打扮和這一條街都好像格格不入似的。他們用像枯樹皮一樣的手,緊緊的握著已經脫了毛的掃帚,日復一日認真地掃著大街,飽經風霜的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垃圾就會隨風飄揚;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你我將隨著垃圾的增多而掩鼻而過;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世界將變成骯髒的垃圾場;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美麗的世界就要變成醜陋的地方,福就要變成苦……他們神情專注,總是一邊走一邊看,哪裡有垃圾就趕緊清掃乾淨,雖然每天重複著同樣辛苦的工作,可他們還是很認真,有時還會高興地唱段小曲。

無論是與老人同居還是說給老人讓位,我認為我們都應該尊敬老人,我們面對老人做到的不僅僅是關心,既有溝通,也有照顧,更多的是陪伴。

【篇十: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的老人居住是一社會問題,尤其是空巢老人,大多數老人日夜盼望和子女共享天倫之樂,而有的老人卻不願意與子女同住在一個屋簷下。老人和子女住一起過日子,確實可以享受兒孫繞膝其樂融融的家庭幸福。但是,同在一個屋簷下,同在一個鍋裡耍勺子,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有些小的分歧,就可能產生矛盾。矛盾深了,便難以調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老人和孩子都苦惱導致家庭不和睦。也就出現了冷戰,罵架,不歡而散。

根據調查表明,全國有百分之八十的子女都不喜歡與老人同居。然而,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思想意識的轉變。在中國,子女結婚前後都與父母同住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並被看作是敬老最重要和不可少的形式,老人不與子女同住常被認為是受子女虐待,只有老苦無依的人才會去養老院。這種觀念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這種傳統的家庭觀念日益受到衝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已不願意與子女同住。

當然,不與老人同居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老人不太講究衛生,拋卻身體因素,更多的是一種本性。這點在農村,表現尤其突出。隨地吐痰,衣服領子不髒成一道黑印不會主動脫下,洗腳更不是每天的必修課,房間一團糟亂,東西隨處亂放,時日一長,不要說兒媳整天嘟囔,就連兒子也看不慣。老人的呆板、反應的遲緩以及交際圈子的狹隘決定他們很難與時俱進,要想與子女成為朋友無話不談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子女孝順,還願與老人嘮嘮家長裡短,回憶回憶當年,但這肯定不是生活的常態,因為整天為生活奔波的子女不可能有那麼多閒暇,即便有閒暇,也不一定有足夠的耐心與熱情聽老人嘮叨。通常,子女與老人在一起可談論的話題少之又少,出現冷場也就不足為奇了。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習慣,每個習慣都是長時間的累積而成,要想改掉很困難。更難的是,兩三代人之間的生活習慣會有衝突。比如飲食方面,青菜你想煮著吃,年輕人卻喜歡炒著吃;起居方面,你睡得早起得早,年輕人卻睡得晚起得晚……這樣一來,雙方都不自在,也就覺得生活在一起很累。現代的發展如此迅速,在很多方面,老人的思想完全沒辦法跟上節奏,這樣跟子女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自然就會有爭吵,對雙方的感情十分不利。舉一個例子,老人生活比較節儉,認為在家吃飯更健康實惠;但年輕人則不在乎價錢,講究口味和方便。這樣,為了在家吃還是去下館子吃都能有分歧。因此便有了與老人分局的局面。

但是不可否認,也有大多數的家庭喜歡與老人同居。父母白天幫忙帶孩子,等我們下班回到家,父母把孩子交給我們,又會忙著燒飯燒菜,甚至有時候,孩子比較聽話懂事,父母帶孩子的同時還兼顧燒飯,我們一回到家就能吃到熱菜。父母年紀大了,總是希望兒孫滿堂,共享天倫之樂,三代同堂,自然為老人增添了許多生活的樂趣,也增添了分開居住絕對享受不到的幸福,也是孩子們給予老人的最為切切實實的溫暖。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幫我們帶孩子,孩子大的時候我們可以照顧年邁的父母,一家人互相照顧,共享天倫之樂,再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

與老人同居有利有弊,然而我個人的觀點是利大於弊,對於每一位孝子而言,讓老人頤養天年是他們必做的事情,當我們老的時候,也會希望孩子們能與自己同居,畢竟老人隨著年代的轉變有著許多隻有我們這些年輕人能做到的事,老人在身邊,這份責任也將會得到保障,老人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最後,我想呼籲:我們應該全民動起來,關愛老人。

【篇十一: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有這麼一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不管是生活水平還是科技的發展速度都有了飛速的進步。我們是新時代的代言人,卻與上一代的老年人有了比較大的距離。許多人選擇了與老人分開住,開始了自己的小生活。但又有不少的人選擇了與老人住在一起,在照顧老人的同時也讓老人幫忙這料理自己的家中的事情。在我認為,與老人同住,既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

與老人同住也有許多好的地方。比如說,老人可以為我們在平時上學和上班的時候為我們買菜做飯,也可以為我們打掃家裡的衛生,以及清洗衣物。老人在家沒事情做,多做一些輕便的家務活,為了回家了之後的我們減輕一點負擔,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處。而且老人老了,多在家裡多走走,多活動活動對老人也是一個好事。而且如果家裡有比較小的小孩子,老人也可以幫忙照顧一下,每天在大人上班的時候可以帶一下。還有就是說老人相對於我們年輕人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懂的東西和道理也比較多。並且,和老人同住,雖然老人們會比較累,比較辛苦,但是他們可以每天都見到我們,他們會很開心,因為我們是他們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們也會身心愉悅。並且老人畢竟是老了,很多的時候,都還是要讓我們年輕人來照顧他們,如果老人有了一些什麼小病小痛,我們也可以及時帶他們去醫院治療。總的來說,在日常生活之中老人與我們可以互相照顧,一起生活。

與老人同住也有不好的地方,大部分的老人的生活理念,生活習慣以及出生的年代與我們都不相同,難免會產生比較大的代溝,可能在生活中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還有一點就是,雖然說家裡有小孩子就交給老人來照顧,但是有很多老人帶孩子,會對孩子過於溺愛,以至於孩子的過於依賴和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而且,有很多老人都比較嘮叨,平時喜歡說很多話,以至於我們年輕人會對他們出現一種厭煩,甚至有一些脾氣不太好的人還會與老人發生爭執,這不僅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也是對老人的不孝敬。

不管怎樣,我認為選擇和老人同住,還是選擇和他們分開住,都沒有什麼問題。只要老人開心幸福就好!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試想,很多的年輕人,遠離父母,外出打拼掙錢。也許他們掙錢是為了讓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可也許等你掙到了很多的錢以後,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也許你會後悔,沒有陪同自己的父母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本該幸福的時光—晚年。

我坐在窗前,腦海中有一幅畫面不斷浮現。畫面中有一個老人佝僂著身子,雙手扶著樹幹,目光向遠處伸展,眼神中充滿著孤獨,卻隱隱約約透露著希望……回憶如決堤的洪水泛溢開來,充滿了我的心房。爸爸媽媽讓奶奶搬來和我們一起住,可她卻捨不得離開家鄉,非要守護陪伴了她多年房子。有時,我真的覺得奶奶是一把鎖,替大家鎖住了家門,也鎖住了自己。

從此,奶奶的生命裡也多了一份失落和倔強。想起小時候,奶奶剝的花生總是落入我的嘴裡,然後我便調皮一笑,撲進奶奶的懷裡。奶奶懷裡的溫暖總是令

妙言追憶古人情 篇4

高二作文 ,971字

我平素裡最喜於摘抄,假若看到了美妙佳句,我就迫不及待的拿本子記下。那種看到了寶貝一樣的心情真是狂熱至極。

若是遇到了空閒的日子,掇一碟小吃,品一杯香茗,再拿著摘抄本讀著佳句,嘖嘖,真的妙不可言。這時候,整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帶著一顆純真的心去與句裡自帶的韻味兒觸碰。那種似真亦幻的感覺,能使全身都舒爽暢快起來,流連於語言堆砌而成的天地間。

今兒個早上讀了幾首小詩,讀著讀著感覺有溼潤劃過臉頰。手一摸,竟是落下了淚。我不由感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越來越感性了啊,復又看了剛才的兩句,暗自揣摩了番,又感嘆中國古人的文采是唯美精妙極了。

那兩句詩是:“年來妄念消除盡,回收禪龕一炷香”、“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出自陸游之手,相聞是陸游在曾經唯一的愛人唐琬死後周遊天下時,曾兩次回到他們一起居住的小院落沈家園寫的。

似眼前出現了一座漂亮典雅的沈家園,而門前卻立著一名男子。肅條孤寂的背影在風中佇立著,唯有一種濃濃的悲傷縈繞,不消散。遠離家鄉這麼多年,原本以為會放得下,忘得掉。只是一回到故里,見到當年的景物,想到已經歸去的心上人,心中卻難言。人已去,景還在,輕回首,禪龕前點的香還在放出淡淡煙影,怎能不叫人悲傷?恍然回神,美人終究走遠,那些美麗的回憶只似一場夢,匆匆結束。到頭來也:“只恨昔日美夢,原為虛夢一場”。夢之外,早已心痛得無法言說。

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是悲涼的,但是這並不能代表全部。也許,陸游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一段愛情的話,他會怎樣?是輕鬆愉快的度過一生嗎?我看不一定,而且這樣會使我們看不到陸游周遊天下時留下的詩歌。

事情都已經深埋在回憶裡,變成一場永不磨滅的浪漫傳說沉澱在時光河底,妄想它會改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道理都明瞭的。但是,那是心中的一個美麗的夢:不求改變、不求華麗、不求實現,只求在度過帶來道道傷疤的時光中心中仍有那麼一個夢,安慰你在現世中碎得拼湊不起的心,撫過你那帶著晶瑩淚痕佈滿哀憐的臉,握緊你的傷痕累累不再光滑的手……

古人的心思豈是我能猜得透的,但我能感受到那埋藏千年的深切情感:或平和、或歡樂、或悽清、或惆悵。讀著這些句子,帶著淡淡傷感的小情緒。陸游的傷我何曾真的知曉,只不過是他的那根殤弦觸動了心房罷了。閉眸靜聽中,驀然想起一句話:錦瑟絃斷年華缺,不見依昔故人顏……

仙人洞遊記 篇5

國二作文 ,1223字

正月初七,我到長壽鎮小舅家玩。小舅剛好來了位一起在北京工作的同事,於是他便帶我和客人遊覽當地尚未開發的仙人洞。

仙人洞位於鍾祥市長壽鎮汪灣村北部王家大山的山腰上。山上樹林蔥綠。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被綠樹掩映著的洞口。據長者們說:仙人洞得名於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好奇心強的人想探險。他點燃一根蠟燭,並背了一箱蠟燭備用,他一直向洞中的深處走。不知不覺最後一根蠟燭也用完了,洞中頓時漆黑一片,並傳來鬼的嗚嗚聲。那人毛骨悚然,驚恐萬分。忽然,一腳踩空,他“啊”地一聲直墜洞底。正在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雙大手托住了他,把他放到剛才站的位置上,並遞給他一根火把。那人感激地舉火把看時,那雙大手消失了,洞裡一片寂靜。那個人出來後便把這個洞稱之為仙人洞。

我們騎著摩托車來到了山下的桔園,向桔園主人借了一隻手電筒就沿著一條山道尋跡而上。由於仙人洞還沒開發,來此遊覽探險的人不多,路邊長滿了荊棘。我們時不時就被一些利刺給“揪”住了,好一會兒才到了洞口。那洞口直徑有一米多,四周有些似板凳一樣的石塊,似乎是仙人給遊人提供的。

洞內是一道斜坡,我們坐在地上用腳伸探著,慢慢下去。到了下面,腳下踩著的都是亂石塊。回頭看洞口,頭頂上10多米高的地方只看到淡淡的亮光。我們四周都是黑漆漆的一片,洞裡陰森森的讓人想起《西遊記》中的妖精洞。小舅帶著我們在洞裡摸索著前行。洞中的一處有水,用手觸控,真是前所未有的涼!一條像魚的石頭倒垂於水面,約四五十釐米,如一條躍出水面的鯉魚,顯得可愛。

我們向左拐。一塊大石頭酷似觀音坐像。我們不禁虔誠地撫摸著它。再向前走,一道天梯矗立在眼前,大約有6米多高吧!分為兩層,我爬上了第一層,那兒僅容得下一個人站著,再也沒有其它空間了。那第二層的階梯就更難爬了,向上仰望,全是黑。小舅打著手電讓我們一個個小心的踩著只有10釐米寬的自然形成的石梯。石梯上有水非常滑,如果一不小心兩腳就會踩空,我們用手拉住繩子往上爬。繩子不知道是誰探險時留下的,我們都不敢用力,怕它突然斷掉。我們都捏了一把汗,好不容易爬了上去。

來到上面,又有一個約六七十釐米高的洞。我們鑽了進去。裡面有一人那麼高,我剛站直身子,頭差點撞到一塊石頭上。我將手電一照,只見那塊石頭很像“駱駝”。這個洞也並沒有多大,一頭“駱駝”幾乎就佔了整個洞的了。這就是駱駝洞。駱駝洞裡還有一個小洞,洞口直徑大約有四、五十釐米。進去後,也沒有一人高,站起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忽然,我在已微弱的手電光中不經意地看見了一條蟒蛇,嚇得我們趕緊後退。

俗話說得好:上去容易,下來難。到了天梯上用燈照著“懸崖”,真讓人不敢想呀!我拉著繩子用腳慢慢地試探著,一步步挪動著。下面黑漆漆的,好像深不可測。我相信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成功,信念幫助我到了下面。站在平穩的地上,心裡頓時舒坦多了。

仙人洞洞中有洞,共有大小洞5個。但由於受到剛才一嚇,加上手電的電量不足,我們只好帶著點遺憾,爬出了洞口。

民俗風情讓我懂得了欣賞古人 篇6

國二作文 ,1056字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等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壓邪。當端午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魅力。

他是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因主張政治改革被奸臣所害而放逐。他在放逐的路上寫下了傳世之作《離騷》。雖然命運坎坷,但他有一身正氣,至今被後人所傳頌。

我九歲那年,過端午節時一邊吃著粽子一邊問爸爸:“為什麼過端午節呀?”爸爸笑著說:“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屈原這個名字,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有空就查資料,翻閱了許多的書籍,對他的認識也逐步逐步增加。我讀了他寫的《離騷》,他寫到“亦餘心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梅;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屈原寧死不向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尚品質和對心中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無怨無悔,即使前方的道路困難重重,也無法改變他心中的理想。當時楚懷王不辨忠良將他流放,使他滿腹的才華被埋沒不說,美麗的家園也即將毀滅。理智是冰冷的慰籍,滿腔熱血的他毅然選擇離去,他來到泊羅江邊,感慨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說罷,縱身一躍。他用他的生命來表達對楚國的愛、對人民的愛,這種愛如江水,是無盡的,他用他的骨氣向世人證明他的不屈。

轉眼千年已過,他的身軀雖已不在,但是他的靈魂依舊在泊羅江上,他的品格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他的壯烈、他的愛國,被後人傳頌,他的死是另一種重生,他將永遠感召著我們。

人們認為屈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民俗風情讓我認識了屈原,民俗風情讓我讚美、欣賞、敬佩屈原。古代的人物雖然離我們很遠,但他們的正氣、才氣引領後人、感染後人。讓我們從民俗風情中走近他們,在民俗風情中提升自己,他們將在華夏大地上永存。

桃花源人奇遊記 篇7

敘事作文 ,653字

有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桃花源人來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21世紀人們富足而幸福的生活。對此,他驚訝不已,感慨萬千。

首先,桃花源人來到了農村,看到了一片煥然一新的景象。村莊裡建滿了堅固整齊的磚子屋,屋子前面栽滿了鮮豔迷人的奇花異草。樹上、花叢裡、田野上,到處都有新鮮的空氣,各種各樣的小鳥在歡快地唱著歌。這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美好,到處洋溢著和平的氣息。桃花源人面對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疑問:怎麼桃花源外都沒有戰爭了呢?這兒的環境怎麼會變得如此怡人了呢?正當他疑惑不解的時候,他發現田野上有幾隻“大怪物”,他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田野上去瞧瞧。在那裡,他見到了一位穿著整潔的農民,便走過去問個清楚。農夫友善地望著他,耐心地為他解說著:“您看,在這邊收割稻穀的是收割機,在那邊的機器是澆水機,而那是鬆土機……現在,農村也漸漸發展起來了,各式各樣的粗重活都有相應的機器去做。我們這些當農民的現在也不必很勞累了,只需要操縱好機器就好!”接著,農民就帶桃花源人來到了公路上。水泥鋪成的公路平坦而且筆直,交通非常方便。桃花源人對公路上井然有序地行駛著的車輛感到十分驚奇,他覺得這是多麼有趣啊!過了公路,他來到了一座學校,學校寬敞明亮,裡面栽滿了花草樹木,建了好幾棟教學樓。校長領著桃花源人蔘觀了整個學校,學校裡的學生都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快樂地學習,從裡面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桃花源人看到了學生的學習環境這麼好,覺得桃花源外人們的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桃花源人與校長共進了美味的一餐後,就辭別了校長,依依不捨地返回了桃花源。

鳳凰古城一遊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2字

很早就聽說美麗的鳳凰古城了。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湖南,此行讓我大飽眼福。

古城有許多小街小巷,各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小吃令人垂涎三尺,小店主“嘭嘭”地錘著錘砸酥,滿頭大汗的廚師們煎著臭豆腐。街道兩旁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很多苗家婦女在賣東西,有賣苗家銀飾的,有賣薑糖的,還有賣玩具的……悠閒的行人東溜溜西轉轉,挑選著各種商品,不一會兒手中就多了一個個大包小包。

我跟在大人後面慢慢地逛著街,欣賞著古城的風貌。走著走著,遠方傳來“嘩啦啦”的流水聲,我趕緊加快腳步跑上前。

哇!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條清澈的河流—沱江,河面上有一塊塊輕盈小巧的跳腳巖,跳腳巖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在梳理著水面。我小心翼翼地跳到對岸。遠遠望去,高七層、有著六個翹角的萬名塔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江邊,萬名塔不遠處還有一架大水車,翻滾的水車不斷地把水從低處運到高處。

沱江泛舟開始了,我興奮不已地坐上了船。“喀拉”一聲,船發動了。我注視著沱江邊的吊腳樓,用竹竿支撐著的吊腳樓似乎搖搖欲墜,令人膽戰心驚。吊腳樓與柳樹倒映在水面上,像一幅美麗的畫。

美麗的古城被連綿起伏的山峰包圍起來,山連著山,水連著水,美得無法形容。

我愛這南方的美麗小城—鳳凰古城。

古人不遠 篇9

國三作文 ,953字

做為中國人我是挺自負的,古賢們替我們在文化上打好了底子,在中國這張宣紙上著好了底色,只讓我們草草一筆,便“自吹自擂”:我們有五千年的沉澱文化,但,我們僅僅在需要她時,才吹噓。也許,口頭上的古賢已走遠。

學者朱大可說:“孔子的治國主張,從來沒有用於治國,反而用於治民,從古至今,中國一直都是外儒內法。”這也因古賢被統治者“束之高閣”脫離群眾。如同寶座上虛構的觀音—“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但古賢的真正思想精髓卻深藏於浩如煙海的書籍中。

仍記得,一天深夜裡,隨手翻開一本雜誌,有一句:“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我如同被電擊了一般,這句話似乎孔子對準我的軟肋,批評我的,“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是為了給別人看”。一時間我似乎熱血上湧,臉頰羞紅。那一天,頭一次開始討厭我的不負責任的學習態度,我知道孔子雖已逝去千年,但他精髓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我感覺到他不在遙遠,平常如嚴厲的師長。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是震撼我心靈的偉大古典語句,但我最喜愛的卻是李斯臨死時:“牽犬東門,豈可得乎?”意思為:牽著黃犬,到東門打獵,還有沒有可能啊?倒運的李斯被趙高誣陷謀反,被腰斬。但他看著與他同罪並死的兒子卻設想以前最愜意的事,雖我不喜歡李斯的人品,他將自己比喻為鼠,並貪圖富貴,極求名利。妒才,而殺同一師門但技高一籌的韓非子。但他臨死時,終於頓悟,追求了一輩子的富貴名利竟抵不上一場有趣的打獵。這時的李斯在我眼中,便分外可憐與可親。

最可愛的是,那位在宋朝談了一輩子理想的辛棄疾,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詩句卻是:天涼好個秋。此句卻道出了他一生的寂寞與憂愁。不遠處的他,好似長嘆一聲,眼中的那汪湖水,如同秋天涼意無限。

當代有不少人稱,想接近古人,薰陶文化。於是,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古賢故居,滿懷憧憬。但院內熙熙攘攘,忽有大媽喊道:

“茶葉蛋,一塊五!”於是,勾起饞癮—最後,回到起點,嘴裡咂巴的茶葉蛋餘香,大腦想的是,某某古賢的居所中茶葉蛋我吃過。

是當代人們將古賢商業化,甚至書籍的外包裝鍍金,鍍銀都屢見不鮮。

但,肯定有人摒棄書籍外包裝的庸俗,在書籍內部尋找古賢。

在這些人看來,古賢遠去,是無稽之談。

而以商業利益為重,玷汙古賢,欺騙群眾。古賢遠去,那是理所當然。

我為古人點個贊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6字

每當家裡的掛鐘滴滴答答地響起時,就不禁讓我想起了古代的日晷,更讓我想到了昨日的活動,還讓我想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就地取材的計時方法。

那天,老師神神祕祕地走進教室,發工具包和材料包。我想:不就做日晷嗎?應該不會太難的。可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卡紙像比鋼鐵還硬,剪也剪不動。我幾次剪飛,直到第五次才使得上勁,才聽到了久違又悅耳的咔嚓聲,心裡才算放心。搗鼓了半天,面板才剪下,又要花大力氣來折,貼上。冬天固體膠又難幹,整整花了十分鐘才完成面板。這使光了我全身的力氣。而這還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天啊!

接著,該做底座了。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剪刀把底座剪下再折。在我折底座時,卡紙開始刁難我,折出來不是往左邊歪,就是右邊斜,怎麼也折不好。這擺明是在小瞧我的功夫啊!氣死人了!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我一記重掌壓下,它終於臣服了。可固體膠又在不懷好意地跟我開玩笑,我怎麼貼它都掉!我乾脆就和它大戰八百回合。花掉一釐米膠塗了十幾二十層,還不信不粘了!敢和老子作對?固體膠還嫩了點!

最後我在底座上插面板,搞定!在底座上插好了面板後,要再在面板上插牙籤。牙籤一定要和麵板形成90°直角,否則就不準了。最後,再用指南針定位,一個日晷終於做好了。

看著這個凝結了我半個小時心血的日晷,我不禁對古人產生了無比的敬佩。那時技術雖然欠發達,但人們能想出利用太陽、利用日晷紀錄時間,真想給古人點個贊!

古人休閒之我見 篇11

國一作文 ,734字

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孕育了多少的豪傑,在他們的光輝輝煌的事蹟後,可以看到他們那一顆享受生活,安閒樂道的閒情雅緻。

古人的休閒,可以概括為修身養性。休閒活動有許多種,比如,張大千喜歡養猴。他常常將這種休閒的事情,作為生活的解脫,理想的放飛。每每他與猴子相處時,便更能感受到動物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也正是這樣,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一幅幅巧奪天工的畫卷,在她的妙筆中徐徐展開。

還記得《核舟記》嗎?那邊是一個休閒的高雅活動—雕刻。雕刻不僅考驗人們的手工技巧,更考驗其耐心的程度,每當小小的篆刻刀在手中運轉自如時,便能使心沉靜,情舒定,彷彿天地間,只剩刻刀、墨石和篆刻者了。文章中的核舟,便是一件非常精巧的雕刻作品,每個細節,每個細微之處都處理得滴水不漏,栩栩如生。彷彿一幅立體畫卷,在人們的視野中徐徐展開。古人的這種閒情、雅緻,是與今人的休閒活動大相徑庭的—

今人的休閒活動,可謂是耗盡精力,耗盡時間,耗盡金錢!許多的人每每在工作之餘,拖著疲憊的身軀,不是回家休息,反而進了工作單位旁邊的黑網咖,他們暢快淋漓的玩了一場遊戲之後,反而是更加重了大腦的負擔,更加重了身體的消耗。他們這種並不是所謂的休閒,而是一種更加消耗精力的表現,是不宜提倡的。

而現在,也有很多適合現代人休閒的地方或者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去體育場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運動,在運動中獲得成長,在運動中放飛心靈。我們也可以到安靜的圖書館靜靜地品味一本好書,在字裡行間中發現古今流傳的經典,感悟魅力,也可以增長見識,擴大視野,開放思維……

休閒,作為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高雅情趣,是於人們學習之餘,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休閒的獨特魅力,更在於它所給人們帶來的品位,以及價值的提升。

古人休閒之我見 篇12

國三作文 ,791字

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不能只有繁忙的工作和學習,還應該包括輕鬆、愉悅的娛樂、休閒。積極健康的休閒生活有助於消除身心疲勞,讓生命充滿活力。休閒並非無所事事,可以讀書、遊名勝、交益友、寫詩、著書、飲酒等。從一個人的休閒方式可以看到他的品格、情懷和雅趣。“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我認為古人休閒有兩類,一是小隱隱於山野之中,品味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體味人生的自由,舒適。二是大隱隱於市,心繫國事,胸懷天下。“以先天下之憂而有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標準。把國家的繁榮興盛,當己任的一種最高境界的休閒。

古代詩人蘇軾有賞心十六事,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雨後登樓看山,月下東鄰吹簫……他豐富多彩的生活可見一斑,他的樂趣來自對生活的熱愛對事物觀察的細緻入微,目的只有一個追求快樂,但他的快樂沒上升到,獨樂了不如眾樂樂的思想高度。蘇軾隱居後的人生,對國家大事關心不多,體現在“一蓑風雨任平生”,表現出他對官場的厭倦,絕不與其同流合汙,過著一種近似於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又後天之樂而樂”,這句話不僅僅激勵的同伴,也表明他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無論位處廟堂之高,還是身處江湖之遠,仍時刻心繫國家,不忘百姓。以天下的快樂作為自己的快樂,這是古今都提倡的為集體、為國家著想,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的精神。

這兩種休閒方式,只因服務物件的不同而不同,不會因說出的地點和時間而改變。三國諸葛亮在茅廬之中不忘關心歷口義、時事,潛心研究,最後得出三分定天下。決定了蜀、吳、魏三國鼎立之勢?諸葛亮的偉大貢獻告訴我們,第二種休閉需要我們“風身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古希臘哲學家說,忘我就是快樂,這說明了最崇高的休閒和精神追求莫過於捨己為人,無私奉獻,將他人的快樂當做自己的快樂。笑對人生,努力為改變世界盡一份力,讓我們來追求更好的休閒方式吧。

多聽古人言 篇13

國三作文 ,869字

古人云多即國學經典,多聽古人云,受益到永遠。即可以陪伴你的成長,告訴你做人的道理。

一個人要傲然矗立於天地之間,首先必須要自重。這便是《老子》給予我的道理。“聖人終日行而不輜重”這是《老子》中的一句話,他讓我明白了大地負載,生不已,終日執行不息而毫無怨言,也不向萬物索取任何代價。生而為人,應效法大地,有為世人眾生挑負起一切痛苦重擔的心願,不可一日失卻這種負重致遠的責任心。如若此般,方可超然物外。才可以看透“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和“禍者福之所倚,福者禍之所伏”的自然法則。所以,從明白這個道理開始,就一直秉承著“輕則失本,躁則失君。”到了初中,對於學習,就是一條原則:眼望高山,腳踏實地。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好高騖遠會導致盲目行事,腳踏實地則更容易成就未來。”我想,這也是一句經典中的古人言。

而在生活方面,《菜根譚》上講:“身不宜忙,而忙於閒暇之時,亦可警惕惰氣;心不可放,而放於收攝之後,亦可鼓暢天機。”它又使我明白,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閒。人生想要幸福,穩穩當當的走下去,就應該多追求內心的安定與自由。當我還是孩童時,讀《居里夫人》的時候,我會嘲笑她沒有申請鐳的專利,放棄了一筆可觀的收益。但讀了《菜根譚》以後,才讓自己的心智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一筆財富和一個平靜的生活,自然是覺得後者好。

所以一個人的一切,透露著他讀過的書和理解的深意。一個擁有淡泊明志心態的人,就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獨有的作風,就能寵辱不驚,就能“心安茅屋穩”,風雨不動。只要心性定,就能安心學習、工作。這便是國學經典,雋永有味,字字珠璣,它們一代一代流傳,教育一代代人受用不盡的知識,像《菜根譚》和《老子》都是經過時間證明的經典。

這些國學經典都是先人思想智慧的火花,是精神世界的濃縮,是立身處世的法則,是生活求索的啟迪。這些經典的內容內涵豐富,實用性強,包含生活的智慧,是中國

傳統文化的精髓,使人終生受益的金玉良言。看了國學經典,生活的味道與韻味彷彿悄然懂得了。生活的、成長的挫折,也會一一跨去,留下時間的印記。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

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2字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何,大家可以叫我何導遊,我們這次要去的地方是麗江古城。

朋友們,麗江古城是中國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最高的樓也不過三層,有大大小小許多店鋪在裡面經營,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大門,就是一個大廣場,廣場四周有許多條小路,我們選擇中間的小路走吧!走進小路,就會看到兩側有許多的小店,有的賣鼓,有的賣一些小紀念品,還有的賣衣服……你們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商品帶回家的。路中間時不時會讓出一條道來,那是因為有牽著馬兒經過。

沿著小路向前走,眼前就是四方街,裡面真是人山人海啊!有許多人爭搶著要進去看看到底有什麼東西,我們也走進去看一看吧!

聽!那一陣陣歡快的打鼓聲,正是小店的老闆在表演呢!那聲音就像天籟之音,好聽極了!

目前的路程已經走到一半,瞧!右側有一條小巷,叫做“美食一條街”,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小吃,任你挑選,特別是麗江地道小吃—包漿豆腐,顏色白中帶橙,味道極其爽口,咬上一口就能感覺如同仙境一般美好!

我們現在往那一個小廣場上走過去,廣場中間圍成一個圓圈,我們走上前去看一看吧!中間有一個小孩子,騎著一匹駿馬,後面還坐著一個大人,專供遊人們觀賞,然後收他們的錢,這是麗江古城裡常見的景象。

好的,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但是要注意不能亂丟垃圾,破壞公物。

遊客朋友們,今天的遊覽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就要離開美麗的麗江了,希望下次能再做你們的導遊,歡迎下次光臨!再見!

感恩古人 篇15

高一作文 ,937字

有人說過,時間是冷酷的,再美好的也抵不過遺忘,再悲傷也經不住時間。話雖如此,但事實當真如此嗎?小小的司馬光因機智砸缸而被世人熟知,劉備因屈身三拜茅廬而為世人讚揚,岳飛因精忠報國而被世人傳頌。在我看來,許許多多的人雖然生命已經終止,但其精神卻烙印在我們的記憶裡。無法被時間沖淡,更永遠值得我們回味、學習與感恩。

感恩孟子,教會我們仁愛

思想殿堂上權威的王,你胸懷天下,把民放在心上。周遊列國勸說國君,為的是儘自己的力量避免戰爭、血流成河。脣槍舌劍,你的一席話堪比百萬大軍。即便如此,你依舊奉行你內心不變的宗旨—仁愛。以天下為己任,奔忙於天下,你為的是天下的安定和仁愛的散播。戰國七雄,何處沒有你的足跡?因為有了你的不懈努力,多少人免於戰亂、多少家庭幸福美滿;因為有了你的仁愛,世界才變得這般美好。

感謝你,感謝你教會我們仁愛。

感謝荊軻,教會我們勇敢

易水河畔,你又何嘗捨得離開故鄉;慷慨羽聲,送走的是一個真正的勇士;咸陽宮上,你所對抗的是即將統一六國的始皇帝。但從始至終,你沒說過一句害怕,更沒從戰線上畏縮一步。你身被八創的悲壯讓我感動,入宮行刺雖然無力挽救危亡的國家,但你也因為你的勇氣而被刻進歷史。你可能不知道,你的勇氣早已為後人讚歎、誇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明智前途凶險,卻也毫不猶豫的伴著歌聲踏上征程。

感謝你,感謝你教會我們勇敢。

感謝王昭君,教會我們無私

大漠還能看見你吃賽和親的場面。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被細沙掩住了輪廓;你梅花般孤高的傲世風骨被寒風吹到了天邊;你珠線般連綿的淚痕伴著駿馬踏起的風沙消逝了。一個宮廷女子,為了國家的安寧挺身而出,不為前途的艱險,長路漫漫。一介女流,你讓多少男兒汗顏讓堂堂東漢羞愧。你展現了女性最偉大的光芒,最無私的形象。你是所有女性的榜樣。感謝你,感謝你,感謝你教會我們無私。

魯迅曾說過:“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本意是說,死去的人所留下的那些可貴的精神,總會教會我們一些東西。如今我們生活的安逸,但總是忘記感恩,感恩教會自己成長的人。感恩讓人變得容易知足,感恩讓人變得成熟,感恩讓世界充滿愛。

感恩教導我們感恩的人,讓歷史時刻不忘這些偉大的先人,讓他們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照亮人類前進的行程。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 篇16

高二作文 ,2201字

【篇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

何為“和而不同”,何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際交際中能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以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而不同”追求內在和諧統一,而不是表面上的相同。今天,“和而不同”更是我們發展的重要法則。

君子總是與人相協調,並不盲目地附和別人;小人一但見到別人成功就一窩蜂隨波逐流。美國開發西部的早期,形成了淘金熱,人們都想借此發財。史密斯也是如此,但他不像別人一樣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賣水。結果許多淘金者空手而歸,而他卻大發一筆。他順應了淘金的潮流,這是“和”;但他沒有去淘金這是“不同”。加起來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別人高明,成為富翁是他應有的回報。

君子追求和諧,為此而包容差異;小人強求一致,往往造成矛盾衝突。一個樂隊,想要奏出美妙的音樂,需要多種不同的樂器,不同的音樂交匯在一起形成美妙的交響樂。反之,如果只有一種樂器,那單調乏味的聲音可想而知。生物分雌雄,動物分公母,人類分男女,倘若世界上只有一個性別,無法交媾,無法造就新的生命,那我們的生活將充滿黑色。我們的世界本來就該是一個“和而不同”的美麗世界。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和局面呢?”答案就是“不同”。只有在“和”的前提下,承認差異,包容差異,尊重差異,才能化解矛盾,共同繁榮。我們要通過接觸、交流、對話來達到共識,以達到“和”。

我們所生活的該是一個“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更是一個以“和而不同”的社會。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個人要發展,人民要幸福,國家要富強,世界要和,這一切要需要“和而不同”。

【篇二:我看“和”與“同”】

一棹碧濤遊盡了春水路,看那蜻蜓立上小荷尖角。我想,七月流火過後,該有金菊傲霜;西風捲簾時,該為疏窗梅影,年年如此,領略四時勝景,不同的風情卻是和諧化於宇宙運動之中。那麼人也是這樣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聖人發出感慨。“和”,是一種扭轉,建立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可各抒己見,卻不會因意見相左而不擇手段的打壓對方。“同”是一種狀態,是群體中的人整齊劃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本質上相同,不會有思想的碰撞火花。

當我站在“和”與“同”的立場上,看先秦諧子的種種交鋒,的確體味到了“和”之絢爛。禮崩樂壞,各家開出“救世良方”,儒、墨、道、法,陰陽等或用神奇精僻的寓言、詼諧深刻的故事,謹慎嚴密的辯答宣傳自己的思想,他們的思維是不同的,行為也是不同的,卻創造了一個和諧的,充滿書卷意味的、高雅的思想變革時代。何曾聽過為推行自己主張而殺害他派人士的諸子?他們的爭論,不會使陰謀詭計,血刃相加,是極風雅的。而看看那些自古亂政之人,本質為“同”,他們的出發點為“利”,他們的手段為陰毒之術,這便成了“不和”。?往小說,是各集團鬥爭;往大說,埋下社稷覆滅的隱患。“背繩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為度”,面對同而不和的小人,無怪乎屈子如此嘆恨。

面對“和”與“同”,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選擇錯誤之路,沉淪腐化?

這便源於思維的侷限性,我所說的侷限性並非行為處事的不變通,是眼光不夠高遠,是心志不夠純熟,這集中表現為思考的狹隘。君子不同而和,源於他們廣博。每一事物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他們不會拘泥於自己的觀點,會發現、討論、多層次多角度的審視論證,在堅持“主心骨”的同時吸收吸納,使自己趨於完美,由此也不會引發血腥相鬥。小人不和而同,正是思考狹隘,在追求、探尋事理之時,必然會有衝突,面對不同意見,“同”的小人思考方式是一致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事物的答案一定是他們所認為的,他們無法考慮其它答案的合理性,由此便兵戎相見。

“和而不同”是社會的追求,在這個大氛圍下,人們不僅會越趨明智,社會也會越趨美好。而做到“和而不同”,需要我們勤于思考,善於思考,嘗試從不同角度出發論證事物,這樣我們便能接受“不同”,做到“和”了。

【篇三:談“和而不同”】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一個西方寓言對此作了闡釋。“一群身上長刺的豪豬聚在一起過冬,離得太遠會失去溫暖。挨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會扎著對方,只有在不相互傷害的前提下互相趨近,才既能保持群體的溫度,又避免相互相刺傷。”而這個合適的距離,其實說的正是一種和而不同的境界。

和而不同意味著平心靜氣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接納對方的觀點。“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國大哲盧梭如是說。由於各種原因,朋友間難免會出現爭論。這時就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也就是說,要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觀點告訴朋友,朋友不聽也就算了,不要再說,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朋友數,斯疏矣。”朋友之間一味強求一致,“同而不和”,只能招致侮辱。

和而不同意味著求同存異,精誠合作。也許會有人說:“道不同,不相與謀”,人們的出發點不同,生活閱歷不同,對生活的理解也不同,怎麼可能有合作的基礎呢?但是,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和楚雲飛卻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和而不同,精誠合

跟著古人去旅行 篇17

高二作文 ,443字

又如逍遙派的莊子。其實,論實地出行,莊子並沒有走多遠。他沒有周遊列國,只曾與同學結伴到楚、越國等地採風。莊子回到老家蒙邑做了漆園小吏,但人未動,心已遠,莊子主張物我兩忘,不依外力而神遊八荒,達到真正的逍遙自在。有如大鵬振翅,莊子“神遊”過崑崙,塵垢之外,無何有之鄉、擴垠之野,也曾藐姑射山之神人,將自己化成蝴蝶,恣意飛翔於天地間。莊子的逍遙遊直接影響了道家的修行與仙遊風,並被稱為“南華真人”。

像這樣別具特色的古人們還有許多,堅毅派的玄奘,不羈派的李白,全能派的徐霞客,還有務實派的李時珍等等。漫漫長途,這些古人,都是中國古代旅行的重要角色。

有距離通常會美一些,令人往往羨慕古人驢行天下、浪漫灑脫。但如果我們奏近一點,便會發現,古人旅行其實為的不是風景,而是有不同目的與情懷的。他們有的為治理天下巡遊,有的為求取仕進而漫遊,有的為了拓展見識而周遊……他們有時雄心壯志,也時常坎坷悲涼,我們唯有理解了古人前行的真意,才能與其一起上路。

古怪同桌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624字

NO1:NBA是什麼

“哼哼……哈哈哈……”哼哈二將又開始了他們的哼哈路途。提起來就是我們班大名鼎鼎的“學習委員”和“迷迷糊糊”最佳組合。“呆,你過來一下,好嗎?”徐小酷這個學習委員總是喊迷糊同學為“呆”。難道他不知道“呆”叫餘戴嗎?、

“幹啥,小酷?”餘戴總是傻傻的。沒等小酷回答,嬌麗就過來湊熱鬧,人稱:“大嘴花”。什麼事讓“大嘴花”知道的話,必定會傳遍全班。“呆,你知道什麼叫做‘NBA’嗎?”餘戴一臉茫然,只好求救伊佳。伊佳嘲笑他連“NBA”都不知道是什麼!餘戴氣呼呼地回到座位上。小酷、嬌麗、伊佳齊聲說:“請教‘老班’吧。”

說曹操,曹操到。剛好老班走到門口,老班捧腹大笑的走進來。餘戴“箭步”走到老班旁,問:“老師,‘NBA’是什麼?”老班大吃一驚,無奈地看著餘戴。突然,老班大笑起來似乎也在嘲笑餘戴。“咳,我為什麼那麼無知。”小酷看著“呆”這個樣子只好告訴他嘍!“‘NBA’是一個大型籃球賽,每個國家的精英籃球隊參加的。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知道。”小酷看著“呆”—餘戴搖搖頭。“哦,我的天!”徐小酷就要瘋了似的,遺憾地回到了座位上……

NO2:課上的悲壯

老班在講課,同學們很認真,唯獨餘戴在自找樂趣,無聊得很。於是倆眼一轉就開始騷擾同學。紙團在下面飛來飛去,眼看就要被老師發現了,“呆”還沒有停下來,老班一轉身就發現,餘戴在開小差,就咳了兩聲,警告餘戴。可是餘戴並有停下來,以為老師看不見他,繼續扔紙條。老班眼鏡片一亮,說:“老孃經營班主任五年餘載,為何沒見過這種學生。”“啪”老班把手裡的粉筆掰成了兩半,“嗖,啪。”打在了餘戴的頭上。餘戴怒了,以為那是小紙團,抓起來管它三七二十一就往講臺上扔,又一聲“嗖,啪”老班“中彈”了。瞬間老班火冒三丈,鼻孔裡噴著粗氣,大聲吼道:“餘……餘……戴,你給我站在後面,面壁思過。敢跟老師還手,想翻天了你。今天你們誰在搗亂,全班都不要下課了!”我們都用邪惡的眼光看著餘戴,只有嬌麗在小聲地“呵呵”笑。“叮咚叮咚,下課了老師您辛苦了。”“下課”老班怒狠狠地盯著每個同學。“老……師……再見。”同學們用顫動的聲音說道。大家紛紛的離開了教室,去吃飯。

徐小酷、餘戴、嬌麗、伊佳四個一起走在吃飯的路上……

在這個風起

雲湧的戰場上

暴風少年登場

在這烈火重重地咆哮聲

喧鬧整個世界

……

餘戴不耐煩的唱著。老班大聲叫道:“餘戴去我辦公室反思去!”

咳,小酷、嬌麗、伊佳只好搖搖頭,這麼好的哥們淪落到如此地步。

NO3:吃飯的趣事

“老師謝謝您。”全餐廳的同學大聲說道。等全部同學坐下的時候,老班領著餘戴回來了。餘戴並沒有垂頭喪氣,我們齊聲問他:“怎麼不唱《逆戰》了,來啊繼續!”“嘻嘻,老班請我吃巧克力去了。哈哈,沒想到吧,但是老班也訓了我兩句。”小酷目瞪口呆,羨慕嫉妒恨啊。想捉弄一下餘戴於是,小酷就說起了,胡言亂語,一句也聽不懂。“呆,我寫一首詩,你敢不敢念下來?”“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敢不敢的,哼!”“哈哈……哈哈”嬌麗、伊佳大笑,似乎在說“就你還是男子漢,娘娘腔還差不多。”開始寫詩了:

臥春

臥梅又聞花

臥知繪中天

魚吻臥石水

臥石答春綠

“哼哼,來念啊!”小酷得意洋洋的看著餘戴。餘戴二話不說就開始念:

我蠢

我沒有文化

我只會種田

欲問我是誰

我是大蠢驢

“撲哧”伊佳吃進嘴裡的飯瞬間吐出來,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太逗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幾乎笑了五分鐘。餘戴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又唸了一遍。這時,嬌麗也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酷真有你的,餘戴你被騙了,哈哈!”小酷也嘻嘻的笑了兩聲。頓時,火冒三丈向小酷“殺來”嘴裡還說著:“過來受死!”小酷只好求饒,悲哀地說:“老大爺,老頭,饒你本大王一命。”“撲,我要吐血!”旁邊倆人嘻嘻的笑著。

夢遇古人作文 篇19

國三作文 ,6240字

【篇一:夢遇古人作文】

夢遇易安

夜,悄無聲息地來臨。

窗外,清冷的月光攪亂了我的心境。朦朧中,卻見一抹女子的倩影,身著一襲素錦長裙,優雅大方,輕挽飄逸的青絲,在晚風中盪漾。她就這樣向我緩緩走來,近了,更近了,那一刻,我真切地看到了女子驚豔的美。她的美,雖不似西施貂蟬般傾國傾城,閉月羞花,卻是別有一番雅韻。眉宇間,那清亮如月的明眸,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但那眸子裡似乎流露出點點苦澀與無奈。

你是誰?這是哪裡?分明是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女子,我竟然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女子笑而不答,只是輕捻書箋,淺吟低唱: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我才恍悟,眼前的女子,不正是我魂牽夢縈的江南才女詞人易安居士嗎?

易安沒有在意我一臉的驚喜,仍在吟哦: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循著這妍麗的清詞,我在夢幻中穿越時空,見證才女易安傳奇的一生—

我看見,那一年,溫暖的晨陽中,一個模樣可人的小姑娘,跟著父親一起,坐在庭院,學習詩詞歌賦,那認真專注的眼神,忽閃忽閃的,透露出強烈的求知慾;

我看見,那一年,微醺的暮色裡,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划著小舟穿行於藕花叢中,滿池的荷花隨風擺動,池塘的水鳥四處飛竄,她脫口吟誦:“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我看見,那一年,十八歲的芳華,她的生命裡出現了趙明誠,一位志同道合的男子。在天地神明的見證下,兩人許下永久相伴相隨的約定,就這樣,她將自己的終生託付於他,他們情投意合,研究詩詞文學,收藏金石字畫。她常在詞句中委婉地表達對他的情感,一如:“雲鬢釵簪,徒教郎比比看。”他遠足為官期間,她思念不減,愈發濃厚,也常在詞箋中遣情追思:“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我看見,那一年,她一度沉醉的愛情童話,竟如泡沫般被無情地擊碎了。風雨凌亂的南宋江山,在刀劍交鋒與百姓泣血中,如瑟瑟寒風中一樹枯枝,搖搖欲墜。炮火廝殺的悲鳴,金石字畫的遺失,斷壁殘垣的家園,這一切的一切,深深地打擊著她。唯一的安慰,她依靠一生的丈夫趙明誠,卻在兵臨城下的關口,棄城棄家,棄她而去。在悲哀與憤怒中,她奮筆疾書,彰顯心志:“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滴清淚打溼我的衣襟,原來是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易安,清照,這位極富才情的奇女子,她的一生,清澈,透明,卻終究飄搖不定,逃不過徹骨淒涼。心頭一座孤墳,葬著薄情寡義的未亡人,多少個不眠之夜,她獨自仰望星空,希冀明誠歸來,帶著她,征戰來敵,守護家園。而今,徒留一腔遺憾,抱愧終身!

眼前的易安,帶著淡淡的憂傷,反覆吟詠: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次第,怎……

臉龐開始變得模糊,衣袂在夜風中逐漸消散了蹤影,就這樣,她離開了我真實的夢境,也永遠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中。這個充滿無限柔情的女子,就像一朵夕顏花,開放,絢爛,最終無聲凋落,落一地花瓣,也落了一地憂傷。

人世的生死明滅也許是可悲的,易安卻在這風雨飄搖浮華空虛的世間留下太多妍美婉約的清詞佳句。這些優美的詞句,會永遠存留在我的腦海裡,我的夢裡,我的歌聲裡……

【篇二:夢遇古人作文】

夢遇霸王

窗外,寧靜的天幕上,散落著幾顆閃爍的星子,清冷的月光如水般流瀉下來,給原本暗夜的世界披上一件銀盔,甚是美麗。窗前的檯燈下,一個纖瘦的女孩,仍在埋頭學習,似乎有些疲倦,最終不堪睏意的侵襲,趴在書桌上沉沉睡去。手臂輕壓的書頁,正顯示著那段雙雄競逐的楚漢歷史—

睜開朦朧的雙眼,我驚奇地發現,眼前盡是陌生之地,屋舍破舊,良田荒蕪。我以為是幻覺,正要在清池邊清醒自己,卻見水面倒影中一位長袍長髻的古裝男子,是我嗎?我欣喜若狂,因為我從小就想做個大英雄,只是因為女兒身而無法實現。

環顧四周,遠處似有精彩樂事發生。我信步小跑,隨眾多古裝之人同赴熱鬧的廟會。穿過圍觀的人群,只見一位二十來歲的青年,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身佩寶劍,威武挺拔,面色赤紅,目光如炬,他正在人群的正中,沉肩下腰,腳步沉穩,似乎很輕鬆地將一尊巨型銅鼎舉過頭頂,這鼎少說也有六七百斤重,可放下巨鼎後,他絲毫沒有汗流氣喘,圍觀者無不鼓掌喝彩。

我忽然憶起史書上的記載,恍然上前問道:“尊駕可是項籍?”

“正是在下,未知兄臺—”他叩手拜我。

“尊駕如此武藝,可有幹一番大事之願?”我問。

“楚雖三戶能亡秦!吾正有推翻秦王暴政,還天下太平之意。”項羽言之切切。

我心中竊喜,追隨項羽一睹楚漢之爭的想法暗潮洶湧:“果真如此,小可願追隨左右,望尊駕不棄!”

“天下英雄皆一家!”項羽狂笑。

於是乎,我成了項羽的結拜兄弟,一起經歷了鉅鹿之戰,很快見證了暴秦的破滅,他的破釜沉舟之舉,實是“陷於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讓我切身感受到項羽“不戰勝毋寧死”的大無畏精神。

而此後,項羽遇到了對他一生很重要的兩個人—虞姬和范增。范增是一位智者,項羽卻一再考驗他。我極力勸說項羽:“范增的忠心天地可鑑,為何將軍還不信任他?”項羽厲聲道:“在戰場上,最可信任的只有自己!”因他的輕慢,又錯失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韓信,將其送與市井劉邦。我感嘆他的固執,更憂心他的運勢。

我的憂心很快殘忍地應驗了。自鴻門大宴後,已是西楚霸王的項羽,竟然節節敗退。戰至垓下,歷史以無可更變的路線延續著西楚的氣數將盡。徒留霸王與虞姬,還有那匹棗紅的烏騅馬,在烏江之畔,懷想往昔輝煌。四面楚音縈繞,它徹底擾亂了項羽的心,再也沒有了東山突圍的念頭。我聽見霸王蒼涼的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還有一聲悽婉的應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當虞姬橫刀,將自己生命之花綻放成矛尖鋒刃的冷光,鮮紅的血液流過如雪的玉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霸王沒有阻止愛姬的自刎,我預感到他也欲追隨而去,我奮力搶去他手中的利劍:“你不能死,你應該回去江東,只要稍作改變,少些固執,你定可以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奪回本屬於你的一切!”霸王狂笑不止:“我已無言面對江東父老,唯有一死謝罪。”

我還想說些什麼,霸王已將佩劍取回,橫劍揮頸,任壯志的鮮紅融入虞姬血泊中的美麗。那一瞬,偉岸的英姿掠過滴血的殘陽,生命之勁鬆立時枯槁成蕭瑟秋風中的敗草,烏江哀慼,蒼穹黯然,江東楚民慟哭若父。

如果說劉邦是時勢英雄,項羽則是英雄本色,如果項羽沒有因一時善念在鴻門放走劉邦,如果他肯聽范增一句良言相告,如果他不是輕視韓信而能以禮相待,如果他不是剛愎自用、唯我獨尊,也許倒在這楚河漢界的就是劉邦,歷史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惜歷史不允許假設和如果。

英雄已死,長歌當哭。也許在這盛行“成王敗寇”的時代裡,每一個王者都在為擴大自己的權勢而機關算盡,唯有西楚霸王項羽,始終在做自己,這才是更令後世敬仰的真英雄真豪傑,必當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夜色已深,沒有月亮的晚上,繁星點點,一顆流星劃過,繁星化作漢軍的火把,慢慢向我逼近。我和項羽,生是兄弟,死亦鬼朋,面對眼前的敵人,我死無所懼,閉目相迎—

“累了就上床睡吧,別再寫了!項雲燕。”不知何時,父親已站在我身後,為我披上了暖衣。我是項雲燕?我也姓項?再看父親,眉宇間竟與霸王有幾分相似。

一覺英雄夢,我笑笑,合上那本寫滿悲壯的歷史書……

【篇三:夢遇古人作文】

夢遇易安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夜深了,靜靜地讀著這首我最愛的詞。“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我又默讀了一遍,不由得凝淚於睫,泛黃書頁上的鉛字忽遠忽近,模模糊糊。

恍惚中,淚簾裡闖進了一個孤單的身影,我慌忙拭乾淚眼,詫異地看著這一切。空蕩蕩的長廊上,一位身襲長袍的女子在燈火闌珊處抬頭望月,月光傾瀉,映照出她的神祕與滄桑,她是在對著月亮許下心願,還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我正想著,卻不料這位女子嘆了一口氣,向我走來,我頓時慌了神,快藏起來!可我很快發現破敗的庭院和走廊根本無處藏身,而移動的腳步在地板上發出吱呀的聲線,只見她順著聲音望向我,勁驚喜的喊了一聲:“明誠!”只見她飛快的奔向我,可走近之後他的臉上由高興變成驚訝:“你,你找誰?不好意思,我還以為是我丈夫明誠呢。”隨後又拍拍腦袋:“我忘了,他已經死了。”我突然想起歷史上好像也有味名人的丈夫也叫明誠吧,對了,“李清照!”我不禁為我超強的記憶力激動的喊出了這個名字。“啊,你叫我?”我被這個回答吃了一驚,上下打量她一番,難道她……“你,你是李清照?”“是,你是?”“嗯,我……我是為你寫傳記的。”“哦,請隨我來。”

想到自己正和赫赫有名的大詞人在一起,不禁血脈噴張,心撲通跳個不停。她領我我走進一件書房,儘管古舊的書桌書架已經漆跡斑駁,但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條。在跳動的燭光下,我細細打量著這個奇女子,雖沒有沉魚落雁之美,縷縷銀絲也證明她已不再年輕,但眉宇間總能投射出動人心魄的美,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不同尋常的氣息。我如欣賞一幅名畫一般看著她,她羞澀地抿嘴笑了,彷彿是個青澀的少女,我回過神來,說:“跟我講講你的少女時代吧。”

她彷彿真的回到了童年,邊笑邊說:“我父親是個禮部侍郎,以前我們家人丁興旺,我很愛讀書,常常在池塘的亭子裡讀書,讀累了,就在亭子邊餵魚,採下一大朵一大朵的荷花……”聽著她如詩如畫的描述,我彷彿看到在夕陽的餘暉下,一個窈窕女子斜倚長廊捧著書,一個個字像一串串跳躍的音符,爽朗的聲音飄蕩得很遠,很遠……

“……我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正蕩著鞦韆,享受著陽光的的溫暖和風的柔情,就這樣邂逅了明誠,”說到這,她的臉上寫滿了幸福,後來我回憶起那天的事,詩興大發,便寫下了《點繹脣》:“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劃金衩溜,含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她吟詠著自己的作品,輕移蓮步,若有所思,想必心中一定感慨萬千吧。

“可是,”她頓了頓,“就在新婚後不久,金兵來犯,明誠徵戰沙場,我日夜牽掛,輾轉反側,忍受著獨守空房的寂寞和惆悵……”講到這兒,她哽咽了起來,這就是那個飽經風霜,歷盡磨難的堅強女子嗎?我似乎看到一葉扁舟飄來,載著濃濃的愁緒,不知歸路,憂鬱的眼神,人比黃花瘦,淚光柔弱中帶著傷,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慘白的彎月鉤住過往。

“有一天,我接到明誠病逝的訊息,傷心欲絕,肝腸寸斷,終日以酒澆愁。”說著她深邃的眼睛蒙上了一層霧,閃爍著晶瑩的淚光,鹹鹹的淚滴落在對丈夫的思念中,滴落在國破家亡的痛苦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涼涼的風吹開了簾子,吹得燭焰飄忽跳動。“如今,我四處流亡,無所依靠,這樣的我,不過是一副軀殼罷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說罷,抓起桌上的剪子,我連忙一把抓住她的手,說:“就算是這樣,就算經歷了太多苦難,但再長得黑夜也會迎來黎明,不管怎樣都不能放棄生活的信念啊。雖然我知道我的愁跟你比起來算不了什麼,但我始終堅信,困難是永遠無法打敗一個堅強的人的。我希望你能明白,這個世界還是有希望的。”說完這番話,我的心裡忐忑不愛,不知道這位才女能否聽進我的話。

李清照緊握剪子的手漸漸鬆開,眼中迷離的薄霧漸漸散去,跳動的燭焰就像一團希望之火,映照出堅定的目光。“你說的對,人不能總活在痛苦之中!”說罷,她鋪開一張紙,揮筆寫下:“天接雲濤連曉霧……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正要拍手叫絕,那個身影卻越來越模糊,莜地化作一團氣,消失不見了,我呼喊著她的名字,可身體卻開始劇烈搖晃……

書桌旁。

媽媽一個勁地搖著我:“哎,快起來,怎麼趴桌上睡,彆著涼啊!”“啊,媽、怎、怎麼了?”我揉揉惺忪的睡眼問。“你還說呢,看書看累了吧,趴桌上就睡了,快上床睡覺去!”

關燈了。微風將書一頁頁翻起,最終停留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篇四:夢遇古人作文】

夢遇霸王

在一個司空見慣,與平時無異的晚上,我枕著一汪河水遇到了項羽。那個縱馬馳騁,英氣逼人的項羽。

那晚,銀色的月光幽幽地照在河面上,伴著微風,映出一個微微顫抖的影子。雖然此時已是冬季,但月亮的亮度依舊很好,空氣的透明度也高。因此,即便是在夜晚,我還是一眼望見了,那面在遠處飄蕩的大旗。

我不知何時已穿上了一雙草鞋踏在了烏江邊的石子上,朝著那書著“楚”字的大旗奔去。冰涼的水汽撲面而來,我無法像魯迅先生一樣聞到兩岸的豆麥夾雜著水草的那種清香,充斥著鼻腔的卻是一股濃烈的血腥味。他就那樣手握戰劍,踏在漢將們的屍身上,堅硬的盔甲已泛出淡淡的血跡,墨黑的長髮隨風舞動。因為是站在他的背後,所以我無法看到他的面容。但我想他一定是有著一雙什麼都不怕的眼睛的,因為只有那才是身為西楚霸王的風範。

我沒有虞姬的美貌,項羽之所以會注意到我,恐怕還是因為,我是這個戰場上唯一的女性吧。

聞著那股刺鼻的異味,我厭惡地捂住了鼻子。這時,項羽充滿敵意地舉起了劍,直逼我的喉嚨。盯著劍中晃出的寒光,我不由得陣陣顫抖。“哼,看來你很害怕死亡嘛。”他輕蔑地一笑,收回了舉劍的右手。“別說得好像自己不怕死一樣!”其實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如果他害怕,他就不會上戰場;如果他害怕,他就不會起義反秦;如果他害怕,他就不會烏江自刎……對了,這裡怕就是烏江吧,想到這,我的目光頓時黯淡了。也許是很太大的緣故,項羽並沒有在意我說的話,而是低著頭用手指拭去劍上的血跡。我們之間陷入了一片沉默。

終於,項羽打破了沉寂的氣氛問:“對了,你是從哪來的,怎麼會出現在這個戰場上?”

“哦,剛剛好路過這裡。”我毫無邏輯地答,“因為看到了楚國的大旗,就猜可能這裡駐有楚兵,於是就趕過來了。”

“你是楚國人嗎?”項羽問。

我微微一笑說:“算是吧。”

正在這時,漢軍們的殺喊聲突然響起。即使此時正颳著狂風,我依舊能清晰地聽見馬蹄蹬地的“嗒嗒”聲。

“哈哈哈”項羽突然大笑起來:“現在你應該很後悔有我這個楚王了吧,看到了沒有,我們就快亡了!我已經沒臉回去見楚國的子民了!”

“不會的!”我搖著頭說,“戰死沙場才算是真的英雄!”

項羽回過頭苦笑著說:“當年我在會稽郡起兵後,帶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們沒有一個能回去,只有我一個人回到江東。相比起劉邦,我不能算是英雄。”

“可是我沒有成王敗寇的思想,”我依舊堅定地回答,“若是劉邦落到了如此境地,恐怕早已棄甲投降了。”

此時,漢軍們的包圍圈已經越來越小了,我們身邊的楚兵也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你說的對,戰死沙場才算是英雄。”項羽說完便拔出短刀,走向了漢軍。

這一次我可以清楚看見項羽的雙眸。他的眼睛裡沒有恐懼也沒有絕望,簡直就像是一個已經勝利的將軍,自信地一次次揮舞起手中的刀,劈向那些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而項羽的身上也已沾滿了斑斑血跡,有漢將的,也有他自己的。

忽然,項羽的目光停留在一個同披鎧甲的男子身上。項羽衝著他喊:“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呂馬童嗎?”我順著項羽的目光望去,那是一個帶領著漢兵的男子。被喚作“呂馬童”的男子似乎並不理會項羽,而是對身旁的士兵們說:“看,那就是項羽了。”項羽的眼裡流露一絲傷感說:“呂馬童啊,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要買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項羽說完提起了短刀,寒光逼上了他的頸脖,但項羽的嘴角卻浮出了一絲笑意。我的視線越來越模糊……

公元前202年12月,西楚霸王項羽於烏江自刎。

在那個司空見慣,與平時無異的晚上,我見到了項羽。第二天醒來,枕邊已經溼潤。

與陌生人同行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59字

一個清香嫋嫋的早晨,一層輕紗似的白雲飄在高空,空氣格外清新爽朗。太陽公公望著陸續出門的人們,散發出柔和的光線,月亮姐姐也欣賞著美麗景色,遲遲不願離去。然而我的家裡依舊寧靜而和諧,偶爾發出幾聲鼻息……。

“叮鈴鈴,叮鈴鈴……”突然,一陣清脆的“叮鈴鈴”聲響了起來—這就是被愛睡懶覺的人們稱之為《惡魔的清晨進行曲》的鈴聲!家中和諧場面頓時被破壞了!老爸老媽突然爬起來,弄出了一陣聒噪的聲響。我也像個小烏龜似的,慢慢吞吞地爬了起來,一看端端正正的掛在我牆上的大鐘……我的媽呀,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呀,竟然已經8:35分了!我一個鯉魚打挺跳了起來,穿好衣服,背上書包,也顧不得洗漱了,飛也似的跑出家門,帶起一陣狂風。

跑著跑著,一層厚厚的烏雲飄了過來。片刻之後,寒冷的北風伴著豆大的雨珠“殺”了下來。北風颳著,我感覺那像一把把刀,剮著我的面板,雨珠打在我的身上,好像是對我的嘲笑。我越跑越失落,由快跑到小跑又到慢走……最後,我忍不住眼淚,鼻子一酸,一顆淚珠流出了眼眶,接著我嚎啕大哭,一顆顆晶瑩的淚水如斷線的珍珠滑落下來。

“哧——-”自行車的剎車聲在我的耳邊響起,我失落地回望了一下。一位陌生的年輕阿姨映入我的眼簾,她穿的花裡胡哨的,裙子之間繫了一條黑金色的腰帶,舉著一把紅藍交錯的大傘,眉毛淡的好像忘了長出來似的。陌生的阿姨望著我,柔和地說道:“小朋友,你要去哪裡?阿姨載你。”我那調皮的淚珠停止了滑落,抬起頭,怔怔的望著這個陌生的阿姨,心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我用懷疑的眼光看著她,心裡想:哎呀,該不是什麼騙子吧,想從我這兒得到什麼東西嗎?以前媽媽可告訴過我,一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經常有一些人把什麼東西讓你聞一聞結果就被迷昏了,完了就把你?,反駁道,但心裡卻想:“沒錯,我是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不能被失敗所打到!哭只會顯示自己懦弱,我應該做一個堅強的男生。”於是便停止了嗚咽,之後,陌生的阿姨又給我講了幾個小笑話,逗得我破涕為笑,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

好心的阿姨把我送到了學校,我戀戀不捨的與她告別。雖然我依舊遲到了10多分鐘,但是我也不難過了,而且心裡暖融融的……。

至今,我已經是一名即將要畢業的學生了,但那件事情仍然像刻在了我的心上似的,永永不能忘懷。

是呀,樓房越來越高了,心靈越來越遠了,手機越來越多了,交流越來越難了,朋友越來越多了,信任越來越少了。泰戈爾說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空與大地的距離,而是人的心靈之間的距離。”讓我們相互關愛吧,相互信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