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猜燈謎相關作文20篇

過元宵,猜燈謎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6字

2017年2月11日,媽媽帶我去參加由蕭山日報和EF一起舉辦的過元宵,猜燈謎的活動。

我先拿了張任務卡,仔細的看了上面的五個遊戲。第一個遊戲是自己動手做燈籠。遊戲規則是:自己動手做燈籠,發揮自己的想象,DIY自己想要的圖案。第二個遊戲是踩高蹺。遊戲規則是:踩高蹺競技遊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比賽。第三個遊戲是跳動的燈謎。遊戲規則是:猜燈謎,答對十個即可過關。第四個遊戲是摸福字。遊戲規則是:家長用眼罩矇眼,孩子口令指揮下走向“福”字,直到摸到“福”字為完成。第五個遊戲是運元宵。遊戲規則是:參與者從起始處用湯勺裝上“元宵”,穿越障礙運到指定點的容器內。兩分鐘內運的超過五個即可過關。

我在猜燈謎的時候,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周雨!”原來是譚天悅呀!我們一起把任務卡的遊戲二、三、四、五做完。最後就是做燈籠了,我和譚天悅一人挑了個紅色的燈籠。拿了幾張彩紙,便做起燈籠來。我打算做個小豬的燈籠,我找好彩紙,便做了起來。我先用粉紅色的紙做了豬的鼻子;再用黑色的紙做了豬的鼻孔,然後用黑色的紙和白色的紙做了豬的眼睛;在用粉紅色的紙做了豬的耳朵和臉頰,最後用紫色的紙做了豬的嘴巴。這樣我的小豬燈籠就完成了。

參加了今天的活動我很開心,因為我自己動手做了一個燈籠。

鬧元宵猜燈謎活動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90字

接著,我又一連猜中了好幾個燈謎,獎了一個同學們用紅包自制的燈籠。

最後猜燈謎活動在一片歡呼聲中結束了,我覺得這一次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了樂趣,又讓我們在玩耍中增長了知識。

元宵猜燈謎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1字

元宵節有許多傳統節目,如:猜燈謎、賞花燈、吃湯圓。這不,今天下午,在我們小區裡,就有元宵猜燈謎的活動。

吃過午飯,我和爸爸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小區門口。活動已經開始了,小區門口的花壇邊掛著幾排紅紅的燈籠,每個燈籠下面都掛著一條燈謎,到兌獎處把正確謎底告訴工作人員,就可以領取獎品—答對一題,贏一包湯圓。

猜燈謎的人可真多呀!現場被圍得水洩不通,大家紛紛抬著頭看起燈謎來,現場還有老年腰鼓隊表演助興呢!可真熱鬧呀!

我和爸爸也迫不及待地擠進人群。只見一個燈謎“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裡冰霜”。我想:這個燈謎太簡單了,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猜過了,應該是“冰箱”。我趕緊去兌獎處告訴工作人員,哈哈哈,果然猜對了。

我又看到一個燈謎“盲人摸象,打一成語”,我被這個“攔路虎”給難住了,趕快請教爸爸,爸爸皺著眉,託著腮,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突然一拍腦袋說:“我知道了!”兌獎處的阿姨告訴我,這就是正確答案!最終,爸爸和我拿到了兩包湯圓。

親愛的小朋友,第二個謎底,你猜到了嗎?

鬧元宵猜燈謎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5字

“耶!我們勝利了!”“唉,僅剩一步之遙就贏了。”猜猜我們在幹什麼?對,我們正在進行猜燈謎的活動呢!偷偷告訴你,這次比賽,我居全班亞軍。想知道我這光榮歷史的過程嗎?不著急,我慢慢告訴你!

上課前,我和大家正說說笑笑地聊著天,老師便走進教室,拍了拍桌子示意我們安靜。“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舉行猜燈謎活動,下面會有必答題環節和搶答題環節,每答對一題加兩積分哦!”老師話音剛落,教室裡就熱鬧起來,每位同學都顯得胸有成竹,我也激動不已。

遊戲開始啦!先進行必答環節,第一個題目是“五個兄弟,形影不離,高低不齊,名字不同。”剛看到謎題,我腦袋裡便蹦出了一個答案—手指。我轉過頭,只見回答必答題的那位同學,他眉頭緊皺,似乎對這道題一點思路也沒有,我心想:“哎呀,這麼簡單的題他怎麼猜不出來呀?還不如我來答呢!”正在我著急的時候,他因為沒有答出題目而被淘汰,我心裡好一陣竊喜。題目一道一道出示,終於輪到我猜燈謎啦!我仔細地審題“有面沒有口,有腿沒有手,四腿不能跑。”題目一出,我整個人都傻眼了。我咬著嘴脣,使勁揉著衣角,腦子就像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一樣,飛速運轉。一個又一個的答案從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但又被我一一否認。我盯著同學們的腦袋,想看穿他們的腦袋,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突然我看到了自己正坐著的椅子,這不正是我找的答案嗎?我開心極了,大聲說:“是椅子。”老師搖搖頭,神祕地說:“接近了!”“和椅子接近,會是什麼呢?”這時,我的目光轉向桌子,仔細想想,覺得桌子這個答案十分合理,再次鼓起勇氣告訴老師,老師點了點頭,我鬆了一口氣。時間飛快得過去了,轉眼間,遊戲結束了,郝同學以16積分居全班之冠,我獲得8積分,成為亞軍。

今天的這個遊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遇到什麼難題,都不要慌張,細心想想,總會成功的。

元宵猜燈謎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77字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今年,我們學校也不例外,舉辦了一場隆重而精彩的賞燈、猜燈謎活動。熱鬧非凡的大禮堂內,掛滿了同學們的手工藝術品——燈籠。這些燈籠顏色豔麗、形態各異:有動物造型的、有幾何造型的……其中有一個燈籠讓我印象尤為深刻。那就是一串長鞭炮。真是不得不由衷佩服同學們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精湛的手藝,真是太牛了!大禮堂被這些燈籠點綴得喜氣洋洋,今天的大禮堂真是美翻了!

其實猜燈謎才是今天的重點,也是同學們最為期待的環節。掛著的每個燈下面都有一張小紙,上面寫著燈謎的謎面與燈籠的序號,這是老師事先準備好夾上去的。老師宣佈四到六年級活動開始,同學們就立馬排好隊。一聲令下,一個個像離弦之箭般“衝”下樓去參加猜燈謎活動。同學們穿梭在各個燈謎之間,尋找自己知道的答案,準備大顯身手!

大家準備的燈謎都非常精彩,也相當有難度。同學們個個絞盡腦汁好像也沒能猜對幾個,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的興致。其中有一個燈謎讓我最為難忘:兩個胖子在一起(打一省會城市名),我左思右想,動用了好多腦細胞,花了將近五分鐘才把答案給糾出來——“合肥”,對了,就是合肥!兩個胖子在一起——合。所以,答案就是——“合肥”!

有趣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不知不覺,活動就接近了尾聲,同學們在老師宣佈結束的聲音中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禮堂。這次的活動圓滿地畫上了一個句號。

元宵節燈謎會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84字

元宵節有很多習俗,猜燈謎就是其中的一種。昨天,是元宵節,我們學校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猜燈謎活動。

早晨,我一踏進教室,掛在教室裡五顏六色的燈籠映入了我的眼簾,有的同學還在忙著掛燈籠、貼謎語條。我也加入其中,經過好一陣忙碌,終於佈置好了。我們上完第一節課,老師就讓我們猜燈謎了。規則是班與班對猜,不許猜自己班上的,獎品是棒棒糖。

全班同學爭先恐後地跑出教師,我迫不及待地向215班奔去,一走進教室,就迅速看著謎題,覺得很難一個也沒有才出來,有些喪氣。忽然閃出一個想法,一年級的是否會要容易一些呢?於是,我飛也似的跑到了一年級,我兩眼盯著謎語條一個猜不出,二個也沒有答案……覺得也不是容易才出來。我仍不放棄,一邊認真地看,一邊也開動腦筋想,後來,我把目光落在了一張謎語條上,覺得這個燈謎很容易,應該猜得出。“香蔥長得比蔥矮,似蒜它有不分瓣,既非蔥也非蒜,一層一層果子斷。”我心中有了謎底,伸手撕下了謎條,走向了兌獎臺,信心滿滿地對老師說:“是洋蔥!”“對了!”老師微笑著對我說。還獎給了我一根棒棒糖。接過了獎品糖,我的心裡甜滋滋的。我懷著極大的興趣去了別的班級,看到的都是燈謎都被同學們猜完了。

元宵節燈謎會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留給我們的是節日的歡笑更重要的是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啟發了我們的智力,增長了我們的知識。明年的元宵節燈謎會,我一定會猜對更多的謎語……。

元霄猜燈謎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7字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我們學校舉行猜燈謎的活動。

這天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學校。啊,教室經過老師的精心佈置,簡直變了一個樣子。看,一個個燈籠高高掛起,有星星燈籠,足球燈籠,水瓶燈籠,還有紅包燈籠了,同學們的燈籠形態各異,各不相同,好像是來到樂燈籠的海洋。

猜燈謎啦,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圍在一起,教室裡霎時就像炸開了鍋,可熱鬧了。第一輪是小組比拼,我被分在了第四五組。賀老師發燈謎了,我在心裡暗暗的說,‘我一定能抽中最簡單的燈謎,’看著其他的同學她們也一個個屏息凝視,我們這一組,不但沒抽中容易的反而都是一些超難的燈謎,同學們抓耳撓騷。心想這些燈謎都這麼難,我們怎麼能想出來嗎……我突然發現一個我最熟悉的燈謎,我趕緊說了出來,同學們還誇我厲害呢,大家還商量了一種方法,每個人把燈謎都看一遍,利用團結的力量,大家絞盡腦汁的想了起來,最終想出了四個呢。

第二次是,個人大比拼。這一次我的小宇宙爆發了,一眨眼我就成了幸運兒,我拿的燈謎都是‘簡單的’,一下子我就把燈謎的答案想出來了還得了一個,第三名呢!

這次學校舉行的猜燈謎的活動,讓我們開闊拓了視野,豐富了課外知識,還讓我們感覺到了開心快樂。

元宵節喜猜燈謎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1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而我們漢族的元宵節就要猜燈謎。

元宵節這天,好熱鬧呀!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燈謎大賽。我們心急如焚,窗外陸續傳來同學們猜燈謎的歡呼聲,心裡很不是滋味,著急想著猜燈謎。忽然,廣播響起了,我細細聆聽,“請六年級的班主任帶同學到操場”,班上同學們的心裡早已小兔亂撞了。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操場。幾乎是全級的同學都圍在周圍,你推我搡,卻都沒影響各自專注一心的態度。有的望著燈謎仔細思考,有的和同學在一起探討,有的同學踱步思考極為苦惱……總之,操場上的場面十分吵,什麼聲音都聽得見。

我越來越好奇了。走近人群,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擠到前面來。我看到一個燈謎是:“所有的甲魚穿金衣(打一電影名)”,我想到,這絕對是用意思理解的燈謎。“甲魚穿金衣?”那就是金顏色的,所以我立刻想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果然,我又猜對了。別提多興奮呀。

還有一個燈謎是:雙筷加個碗—警務名詞。我想了一下,心想:這題目好眼熟呀?在哪見過呢?應該想錯了,一般都不會重複考題的。於是,我看另一個謎題:兩個人並肩有愛心—字一。我歪著頭苦思冥想,用左手食指不斷拍打著左側臉。我心想:難道是恕字嗎?心字肯定是,那兩人並肩呢?沒用到啊,那就是錯的啦。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旁邊的同學舉手了,老師也叫她回答。她非常有自信地說:“老師!這個‘兩人並有愛心’是慫字。”老師點點頭,並拿出獎品遞給她,她雙手接過,說了聲謝謝,便回到原位上。我看了一眼身邊的學生,心想:這女孩不但聰明,還很有禮貌呢!”

可是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活動快結束了,同學們都帶著“戰利品”回教室。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猜燈謎鬧元宵 篇9

國一作文 ,920字

寒冬臘月是它的標籤,雪瑞豐年是它的寓意;孩子們歡呼它的到來,大人們也因它的來到而歡呼雀躍……沒錯,這就是寒假。且不說春節,就光元宵,也夠大家樂上幾天了。

元宵節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相傳是漢文帝為紀念平呂所創,在這天,人們通常舉行吃湯圓、放花燈、猜燈謎等特色活動,有的地方還舞龍燈。臨近幾天,各地都點著各色各樣的燈籠,一派節日氣氛。

在元宵節的前兩天,我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到了東上虞的居民服務中心,參加了這裡的“元宵猜燈謎”活動。

寬敞的大廳裡貼滿了紅色的條幅,上面用毛筆寫著謎語,木質的物品架和座椅給人一種舒適感,再加上牆邊的中國畫,更渲染出一種中國風。大廳中共分成一個小柱子和一個用木板圍起來圓形房間,每根木板上都貼了一張字謎,一共有一百左右個字迷。居委會的阿姨講完注意事項後,我們也就正式開始猜謎了。

我們是按照順序從一開始的,每一個謎語都看了一遍。謎語有很多種型別,有猜字的、有猜現代作家名字的、有猜人體生理器官的,各式各樣。一進門,我們就注意到了門口最顯眼的一個謎語“一群鴨子開會---打一成語”,我還沒反應過來呢,俐和王就異口同聲地說是七嘴八舌。好像也對,但先保留,一會再去兌獎。接著,我們又找到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比隻字少八---打一字”,比“只”字少了個“八”,那不就是“口”嗎?對,一定就是“口”!先留著,待會再去問。再看這邊!連續猜出兩題的我們信心大增,我們決定再猜一題,就去兌獎。這次我們看中的題目是“同去一邊,慷慨發言---打一字”。這個可就沒上次兩簡單了,我們思考了許久,但我們還是答出來了,“同”去半邊,就是“司”,“慷慨發言”,說的應該是“訁”。“司”加上“訁”就是“詞”!

我們信心滿滿地來到了兌獎臺,李和王到了一號視窗,我到了三號視窗。最終,我報的“同去一邊,慷慨發言”和王報的“比隻字少八”回答正確,得到了一份獎品—一包碧浪洗衣粉!而李報的“一群鴨子開會”遺憾答錯,沒有得到獎品。

快樂就像是一頓飯的作料,沒有了作料再好的食材也沒有味道;知識就好像一頓飯的油鹽醬醋,有了油鹽醬醋一道菜才能更美味;生活就像一道菜,油鹽醬醋和作料具全,才能更加美好!

元宵節猜燈謎 篇10

敘事作文 ,491字

今天就是元宵節了,說起元宵節,大家肯定會記起猜燈謎這個習俗。我先給大家例舉一個燈謎。一口咬住牛尾巴(打一字),你知道他的謎底是什麼嗎?是“告”!這麼一看,謎底還是很形象的,那我接下來就好好給你介紹一下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煙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測。因為猜燈謎可以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猜燈謎的意義與價值:元宵節猜燈謎是一種富有譏諫、規誡、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測,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可以平平安安。因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