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養德相關作文20篇

以心養德 篇1

國二作文 ,936字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一朵朵在心上開花。

——題記

歲月的暖,漫過時間的河,撫過久閉的心扉,我在時光斑駁的深處,聆聽花開的聲音。

去年初冬,草地上飄零枯落,叢林裡繁花落盡。手伸進溫熱的口袋,沉思,止步。

錯過了秋楓冬雪,便會迎來春天的櫻花。

而那時候的我,心中全然沒有希望……

我十二歲那年,又步升一個年級。暑假中,揣懷著期待的心,等待那一天的到來。我常常聽媽媽講別人家的孩子,常對他們取得的成就羨慕不已。一直相信自己也能行,卻只是心理準備,行動上毫無頭緒。

終於,盼到了那頭。但接二連三的測驗成績澆滅了心中的熱情,臉上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第一對於我來說已是漸行漸遠。回想以前,那只是家常便飯。

至此,我無心用於學習,從來沒出門赴約的我竟向父母提出了要求;原本不常看手機的我,卻被手機狠狠地捆綁著;原本其樂融融的笑聲,只剩下平淡無味的三言兩語。

父親找我談話,就只說了一句。

“羨慕從不盲從,知足也要知火候。”

我回房後,倚在窗臺上,沉思著那句話。直到月亮熄滅,繁星點點,終於想通了這句引領我的人生格言。我釋然。

黎明咬破黑暗的脣,綻開一縷暖陽。

我坐在書桌上,任陽光撫摸我的臉頰。手捧書,靜心讀:“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花落的聲音,一朵一朵,在無人的山間輕輕飄落……”

字如音符般,在書上跳動,美文落入心中,映入雙眸。熟悉的味道重回心尖,書香氤氳。

我的心已不是含在嘴中的跳跳糖,而是字裡行間無盡的漫步和醉人的樂音。

靜心養德,學有所成。

都說:“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而我只想“持書在手,弄書香滿衣,即是人間理想,永不泯滅。”願你做自己的太陽,輕輕地,輕輕地照亮心靈罅隙裡的沮喪。

靜心以養德,揣懷自己的顏色,一心向往星辰大海,春暖花開。“避開喧囂,修籬種菊。”

德在心中,陌上花開。

以心養德,生活上並不是被黑暗籠罩,而是在等待紅綠燈。靜心,方可養德,天道酬勤。

種菊在心,靜心養德,花開心上。

縱有花兒朵朵開,取一朵放心上足矣。

以寬容之心養德 篇2

國二作文 ,1412字

“滾開!我們才不和你玩!”我從夢中驚醒,夢裡的場景還在腦海中浮現。

又是第幾次夢見爺爺了?我喃喃道。回憶的閘門輕輕地開啟,思緒飄回了小時候,那段快樂的時光……

爺爺是個農民,雖是個農民,卻非常有學問,他的品德該是村裡最好的,人們都叫他“亮哥。”

那天……

天空泛著湛藍,好似被藍墨水塗過,田野裡遍是金黃,油菜花隨風搖晃,輕輕地,輕輕地,跳著溫柔的舞曲。爺爺拉著我,漫步在花叢中,芳香四溢。

“你要不要臉?你家孩子偷我家雞了!你別不承認!我親眼看到的!”“你看到的?你怎麼看到的?你有眼睛嗎?”遠處,幾個人圍在一起,罵罵咧咧,似乎下一秒就會打起來。

“亮哥!你來評評理啊!”一個人眼尖地看到了爺爺,揮手招呼爺爺過去。

“怎麼了?”爺爺快步走去問道。待他們七嘴八舌地說完前因後果,爺爺摸著他的白鬍須沉聲道:“孩子自己來說說,你偷沒偷?”那個小孩哭著喊道:“亮叔!我沒偷……我,我只是回來告訴他們,小雞,小雞掉泥裡了。他,他們就說是我偷了他們家雞!”

爺爺只說:“孩子,雞不是你偷的,亮叔信了,至於雞,你帶他們去找找便罷。”說完,牽著我的小手走了。

路上,我嘟囔著:“什麼嘛,為什麼要信他?”爺爺笑著問:“不然,你覺得怎麼處理呢?”我不以為然地說:“讓他賠唄!”“如果真的不是他偷的呢?”“那……那就怪他倒黴咯!”

爺爺的臉色頓時嚴肅起來,語氣也不似剛才那般和氣,他怒道:“雞本就是小事,就他們剛剛不分青紅皁白地說那個孩子是小偷,不知道會對孩子有多大傷害!”

我低著頭,也不認錯,小聲道:“能有什麼影響嘛?”爺爺喘著粗氣,眼神裡充滿了對我的失望。“輕則,那個孩子被他們認定是小偷;重則,那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他們口中的小偷!”

我訝然,震驚地看著爺爺,悄聲問道:“為什麼?”

“偷與沒偷本就關乎一個人的品德,但是,若無人為他辯護,那大家便認定了他是小偷,有損他的名聲,也許人們就會疏遠了他,他便無人會信,所以他只能順人們心中所想,成了小偷。”爺爺坐在油菜花叢中,耐心地向我解釋。

“但如果,大家以寬容之心,不去計較這件事,那個孩子就不會受什麼影響,心中還會感念大家,成為一個有德之人。”所以,養德,在於寬容。

微風吹過,吹亂了我的髮梢,爺爺的話,也在我心裡,泛起了漣漪。

“爺爺,你不會是小時候經歷過吧?不然你怎麼這麼懂?”

“臭小子,就不告訴你,居然懂得打趣爺爺了!”

笑聲歡蕩在花叢中,油菜花的舞曲還未結束,養德,寬容……我無聲地笑了。

記憶慢慢收攏,我縮回被窩,笑容逐漸凝固,眼淚無聲滑下,爺爺,我終是聽了您的話。夢裡,再會……

以愛養德 篇3

國三作文 ,1216字

又是寒冬,陽光從窗外傾洩進來,任憑北風呼嘯,它依舊光芒萬丈,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唯有愛,不覺寒。

——題記

時常看那日落餘暉,慢慢將那天空吞沒,如夢如幻,似水流年,在那所謂的詩和遠方,引發無盡遐想。詩,又多了一篇章,遠方,又多了一念想。

她是一盞明燈,我是一個路人。她是我的母親,指引我用愛溫暖別人的人。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疏於管教,很多時候,只有在我犯錯,她才會風塵僕僕地趕到學校,聽老師的嘮叨,她很少給我一種溫暖的母親的感覺。週末,也會把我丟給父親,自己卻一個人不知道去哪玩了,總是一整天一整天地消失。我也曾向她抱怨,她當時說,等長大我就會知道她在做什麼了?

後來長大了一些,母親在一個週末告訴我,要帶我去一個地方。我十分好奇,也十分盼望,心想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那是一個看起來很平凡的地方,寫著“××養老院”,那年我九歲,尚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走進屋子裡,幾個老人在談論自己的兒女,還有一些在看報、下棋,他們看到母親,不約而同地說:囡囡,又來了,還帶了個小妞妞。我怕生,跟在母親後面,母親給我一個個介紹,這是劉奶奶,那是李爺爺……我迷茫地點點頭,母親還說,這些老人其實都挺不幸的,你等會給爺爺奶奶們唱首歌,讓他們開心開心。我說:好!母親便上前給劉奶奶按摩。一邊聊天,一邊發出爽朗的笑聲,我才知道,母親很溫暖。

晚上,我和母親回家,路上,我問母親:“媽媽,我們下週還來嗎?”母親像是有些詫異,“你還想來?那媽媽以後每週都帶你來。”

往後,我和母親經常來。

春天,溼氣重,我和母親便買了一些?溼茶送去;夏天,午後燥熱,母親便和我一起煮了些綠豆湯送去;秋天,天氣轉涼,我和母親會提醒老人們晚上多穿件衣服,防止生病;冬天,風大,我和母親就給老人們送些衣物。

有時,看到爺爺奶奶們打太極拳,我就在一旁說:爺爺奶奶,你們這是老驥伏櫪,意氣風發,寶刀未老啊!爺爺奶奶們總是笑著說:就屬你嘴最甜,我也笑著看他們。

我時常給他們讀報,讀詩。也時常逗他們開心,從那時起,我就明白,母親為何這麼做了。

母親用愛溫暖空巢老人,我也會像母親那樣,以愛養德,以愛暖心,即使這些並不能改變什麼,但我想,這些,對於老人們來說,足夠了。

他們,需要溫暖,就如同歌唱的——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變成美好的人間。愛,是這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盈盈月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撿一片最美的;漫漫人生,我要以愛養德。歲月如歌,溫婉動人,星海滾燙,山河寒涼,已亥年冬,很美,很暖,有你,也有我……“爺爺,奶奶,我又來了!”我衝屋裡大喊……

——後記

以藝養德 篇4

國二作文 ,1209字

市井繁華,而許多人卻寄身於黑暗的角落。

深巷中,屋簷下,補鞋匠穿針引線。

那是一個兩鬃斑白的老人,古銅色的面板,皺紋縱橫的面容,是風霜肆意摧折的烙印。手掌心星星點點的針孔,眉宇間揮之不去的認真,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傳聞他手藝極佳,縫補過的鞋幾乎看不出針腳,不說完好如初,也有七成新。但世事變遷之中,不知從哪一天起,他的攤子前漸漸門庭冷落。那是手藝再精湛,也挽救不了的。

他,依然固執地擺著攤子,鐵鏽爬上了地上的工具。他倦了,索性蜷縮著身子,坐在椅上,盼著,盼著。

顧客終於上門了,拿出了一雙泛著鋥亮的光的皮鞋,要補鞋匠修補一下微微開裂的前端。

補鞋匠緩緩地坐直起來,猛然瞪大了眼睛,許久,他開口:“您……確定嗎?”只四個字,也染著嘶啞的噪音,似是斟酌了很久,也似是在顫抖的心口碰撞了很久。顧客說:“是,才買了沒多久,就有些裂開了,用膠水一粘,兩天後裂得更多了,您幫忙修補一下吧。”補鞋匠激動地說:“好的,馬上就好!”

他抖落了工具包上的塵土,小心翼翼地接過皮鞋。取出針,埋下頭去,極力地想把線從細小的鍼口穿過去。可手顫抖著,費盡全力,終於穿過了線,他笑了,取了一隻皮鞋便開始縫補。針線似白色的綢帶在半空中上下翻飛,又似白色的蝴蝶在他的手上流連。他弓著背,深深地埋著頭,一絲不苟地理著針錢。在風中,他單薄的衣襟飄飄,白髮起舞,與如龍蛇般在皮鞋上游走的針線相映,映出了他幾十年來的風雪之行。

他極鄭重地剪斷了線,掃落皮鞋上的碎屑,如母親撫摸著孩子的臉頰一般,輕撫著鞋面。然後如獻寶模樣,將這件“藝術品”雙手承上。

顧客滿意地點了點頭,向他遞來報酬。他一愣,從那幾張花花綠綠的鈔票之中選了一張面值最小的,哼著曲兒收了攤。然後是惆悵。

但幾天後,我再次漫步於深巷中,卻不見他的蹤影,一問,周圍的人如夢初醒般:“哦,你說的是那個補鞋的啊。聽說他覺得自己手藝不如從前,便收了攤走了。”

原來沒有人記得他的名字,但所有人都聽聞過他的傳奇。

繁榮的街頭,一戶人家有喜事而搭起了戲臺,請了說書人與戲曲演員表演。都說,他們經驗極豐富,但這一場後便不再演出了。追問為什麼,他們看向舞臺,說,已沒有多少人愛看了,不如完美謝幕,趁還不老,另謀生計。但他們還是熱愛著他們為生的技藝。落幕之後,是臺下離去的人,舞臺後是潸然淚下的演員。

不知為何,我沒有來由地想起了補鞋匠。他們都很相似。一個是對工匠精神的堅守,一個是對中華文化地傳承。他們質樸、默默無聞;他們堅持,奉獻青春。雖走向了沒落,但他們的精神、品德使我的心受到了洗禮,他們對手藝與技藝的熱愛,使我的德行受到了“進補”。

“在衰落遺失之中堅守,在快捷功利之中不忘初心。”不只是他們,還有我們。

以苔養德 篇5

國二作文 ,932字

清人袁枚曾寫過一首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正如它平淡無奇的外表,低調且內斂,然而,就是這樣平凡的苔,在冰封刺骨的寒冬時節,也能用它無邊的綠,暖亮過路人的心,點燃皚皚白雪中的一片生機活力。

我曾到過煙雨迷濛的江南,那裡的苔,是生長在屋簷巷角里的,一點點地夾縫而生,極為低調,卻又昭示著它生命的光華,苔從不與江南的累累繁花爭奪旅人們的讚歎,只是用盡自己的生命之力,蔓延過江南的邊邊角角,讓整個江南浸在一片獨屬於苔的綠海之中,就像每日在平淡無味的生活夾縫裡掙扎的人們,看似平凡無奇,殊不知,正是他們的勞作,讓社會這個機構得以正常運轉。沒有了苔的江南,是沒有靈魂的江南。

漠北的苔雖少見,卻更是獨具風情。漠北的風大且烈,乾燥的環境令江南的那些嬌花無法生存。但在悶熱如同死水一般的夏日裡,你隨意撬開一塊石頭,都能看見苔的身影,幽幽的綠在瀰漫的暑氣中顯得格外清涼,如澗泉般注入你的心田,消除你身上氤氳的暑氣,每一塊石頭下的苔,都是一個遺世獨立的世界,它們的頑強令你震撼到失了言語,就像古時身帶不屈節氣的君子們,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自尊如同卑微的爛泥一般被人踐踏,也依舊紮根就生,從不失自己的底氣與驕傲。

猶記得年少時的一次失意,低得刺目的分數如同針一般扎著我的眼和心,是奶奶帶我到後院,觀察生長在那裡的苔。周圍的氣溫已經是零度以下了,苔的周邊都結著晶瑩的霜花,而苔,卻依舊傲然地生長著,蔑視著風雪與寒冷,用它綿延不絕的綠講述著它的頑強。苔的綠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那綠,綠得不屈,綠得神聖。我分明從那綠中看到了無邊的世界,裡面,卻是用語言也難以描述的生機和生命的盛放。苔,彷彿一把泛著幽光的鑰匙,打開了我心中的勇氣和絕不服輸的韌性,促使我用下一次的成功洗刷掉這次失敗的陰影,在成長的旅途上不斷奮勇前行。

或許,以我蒼白的話語,淺薄的筆力並不能勾勒出苔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但苔的品質卻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苔是不屈的、頑強的,堅持不懈地帶著氣節生長,就像一面澄亮的鏡,映照出他人的不足;卻又像一枚甘甜的秋果,深積厚澱地生長智慧,值得所有人去借鑑,涵養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缺陷……

以花養德 篇6

國三作文 ,1081字

冬日極寒,卻阻擋不了萬物的生機。難得的陽光輕洩在地上,淺綠的葉上閃著金芒,一切都在張揚地顯示自己,卻比不過那株玫瑰。家中有一盆玫瑰,置於陽臺,日夜悉心照料,卻不見花,便令其自生自滅。

父親愛花,但平時對玫瑰,卻總說:“不好養,開的花太豔,不是很喜歡。”

可當他見到了那株玫瑰,完全忘卻了。

灰濛濛的冬日裡,他正準備去買一盆梔子花,帶著我走入花市。一入花市,便看到了它。一眾綠色中,獨它最耀眼。鮮紅欲滴的花瓣盡情舒展,露出淺黃的花蕊,無限風情,宛若一位紅衣美人。父親也為它的美所驚歎,當即買下了它。

剛回到家,父親便嘆息:“若不是你的美,又怎會買你。”邊說邊撫摸著那紅綢般的花瓣。然而,不到兩天,這位紅衣美人便衰老了。花瓣變得極軟極幹,紅衣也變成了枯衣,曾經的紅豔已是紅消豔退,一場風中,那些綠葉也掉個精光。

氣溫開始回升。這位曾經的美人卻只長葉,半隻花苞也不願施捨於我們,彷彿凍上了心,成了一個冰美人,枉費我們的悉心照料。

望著她身著青綠,無半點其他顏色。父親與我也都極失望,甚至想放棄她,但最終只是令她自生自滅。

與她同時買回的桅子,這時卻已花開滿枝了。玫瑰彷彿已然是個配角,而當年的配角成了耀眼的主角。

這些,玫瑰似乎毫不在意,她只是默默地生枝長葉。

終於,在一個冬日,有了回報,那株玫瑰的枝葉間,有一枚鮮紅的花苞。我驚喜地告訴父親,他笑了,緩緩說道:“她終於開始了,看來沒白等。”

隨著時間的縱馬賓士,這枚花苞由最初的“黃毛丫頭”變成了熱烈奔放的“少女”,而今晚,她將完成最後的蛻變。

夕陽西下,夜幕逐漸籠罩了整個大地,她的蛻變也即將開始,她將成為最美的“星”。

風在樹間穿過,吹亂了滿地月華,吹迷了我的眼睛,我揉了揉眼,看到了夢一般的花瓣一片片地綻開舒展開,完全露出了圓月般的花蕊,花尖輕輕往上翹,勾引著我去接近、去聞。空氣中醞釀著玫瑰的芬芳和甜香,一點一絲地扣入我的心中。

在這寒夜,只有我一個人欣賞著這位紅衣美人,漸漸迷了眼,入了心。

那一刻,我彷彿明白了,明白了她曾經的孤傲與冰冷,明白了她的真正的心願。一切,都是為了今晚,在月下綻放自己的芬芳。

一切孤獨與努力,在低調日子裡的養精蓄銳,甚至被所有人壓過的,笑過的,無不是為了今晚的厚積薄發,耀眼世人。

一切努力都有回報。我轉身去告訴他們,我想我不能自私,獨佔她這耀目的夜晚。

冬日極寒,唯有這玫瑰,明媚了整個冬天。她也教會了我什麼,一切都存於心中。

苦以修身儉以養德 篇7

國二作文 ,840字

我願做高山岩石之鬆,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願在暴風雨中,艱苦的鬥爭中鍛鍊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艱苦奮鬥史一種迎難而上、堅韌不拔、克勤克儉、頑強拼搏、不畏艱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它是把理想轉化為現實的重要條件。作為一名初中生,艱苦奮鬥應成為我們約束自己的原則。

為尋找大油田,當年的王進喜的他的戰友們,懷著一顆火熱的心,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奔赴茫茫荒原,用革命加拼命的勁頭,向地層深處奪油!數萬名石油大軍集結到這亙古荒原,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象的。王進喜帶領戰士們,人拉肩扛運鑽機,破冰端水保開鑽,跳進泥漿池制服井噴……以他47歲的短暫人生歷程,在其平凡的石油鑽井崗位上,創造了震古爍今的輝煌業績和偉大的“鐵人精神”。

作為新一代青少年,我們要在思想上樹立樂觀進取,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意識,克服畏難,懶惰的思想。在學習上努力學習,刻苦勤奮,勤于思考,善於創新,不畏難題,勇於實踐。在生活上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不追求時尚,不講究名牌,不與同學攀比,將零用錢用在關鍵的地方。

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程序中,我們更應該堅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做風,在競爭中學會迎難而上,在逆境在學會堅持不懈、尋求生存發展的空間,抵制一切外來的誘惑,爭做一名與時俱進的優秀學生。

溫總理相隔10年後來到山東,還穿著那件冬裝。一件羽絨服穿了10年,溫家寶總理這樣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在許多理性而且富有責任感的人心目中,不僅是感動而且是感激,總理在守護著一種優秀的傳統和品質。那不就是勤儉節約的品質嗎?

“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青少年難以擔當重任。青年要幹成一番大事,就必須不畏艱難,矢志奮鬥”

一位經濟學家說:“你省下一元錢,大於你賺進的一元錢,其實簡樸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志,則國志。青少年們,讓我們用激情為祖國美好的未來,為祖國進一步的發展,艱苦奮鬥,勤儉節約。

儉以養德從我做起——說說我的“摳”爺爺 篇8

高一作文 ,972字

說起我的爺爺,在二中工作三十多年了,人們見了他總是樂哈哈的官稱他“毛委員”。之所以這叫他,有兩個原因:一,他是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委員;二,他是校退離休協會的學習委員。在二中有的人還喊他“作家”,我看“家”稱不上,只不過在報刊上經常發點小文章而已。爺爺在我的心目中是天下最不疼孫子的“小氣鬼”,是一位徹頭徹尾的“老摳”。

爺爺的“摳”,我能說上半天,他有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規定”。比如,熱浪滾滾的“中伏”天,空調只能開到28°C,我多次力爭再減兩度,爺爺臉由晴轉陰地說,國家電力緊張,一線工人更需要降溫。可憐的我,只能嘀咕地說:“心靜自然涼!”

爺爺喜歡養花,為了給花兒養分,我家喝完的奶盒子存放也大有講究,必須放在指定位置,以便爺爺“善後處理”。不少時候,我見爺爺拿起一把小尖刀,從奶盒子上部猛插下去,然後灌進水,搖晃幾下,向花兒輕輕地播灑開來。

說到水,我家爺爺也有規定:浴池中洗澡的水不準放掉,裡面的文章還挺多呢!就這麼點洗澡水,爺爺用來拖地、衝便池和澆花。爺爺曾告誡我:“自來水”到每個使用者家中要經過7道工序:蓄水-輸水-絮凝-沉澱-過濾-消毒-送水。”我似懂非懂,只是點頭稱是。但在用水方面,我比爺爺大方得多。比如,我洗個頭,先在電磁爐上燒開水,再兌上涼水,沒有三大盆水是洗不好一個頭的,接著還得來個“電吹風”,可謂“水電”一齊上!我家爺爺實在看不下去了,瞪著眼,大聲斥責道:洗個頭為什麼用開水?熱水器的水,為什麼不行!面對此言此理,我無以應對。

再說一日三餐,爺爺每餐總是最後收場,稍作“偵察”後,把碗中剩下的米粒、吃剩的饃頭、盤中的菜底……以風捲殘雲之勢來個“大掃蕩”,弄得我無地自容,我只好做個鬼臉,唱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來!再說,爺爺的穿著很不講究。比如,爺爺穿破了的兩件汗衫,讓奶奶稍作剪裁,二合一,縫上幾針,又能再穿上兩年。還有在紙張使用上,除正面寫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外,對紙的背面使用也不放過……再說一件不值得寫的小事:洗衣皁用到最後,總得剩下點吧!我家爺爺把扔下的肥皂收攏後,稍作“軟化”處理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肥皂球,真是人間少有。

寫到此,我難以再寫下去,淚水奪眶而出,心頭一熱,我悟出:這是“摳”爺爺給我留下的“儉以養德”的無字書。我願從當下做起、從自己做起,在人生的征程上留下我艱苦奮鬥的足跡!

以善養心,以善養人 篇9

高二作文 ,1440字

善如陽光,冬日裡也可以感到春天明媚;善如明燈,黑夜中亦會有一束光為你指路;善如綠洲,困難中別人會為你帶來希望。正如管仲所說:“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戈兵。”以善養心,以善養人,能讓生活更美好。

以善養心,能夠使自己更加美麗。奧黛麗赫本不只擁有清麗脫俗的容貌,出眾的演技,還擁有一顆善良仁愛的心。她不僅為電影和時尚做出了貢獻,還未第三世界的孩子做了很多善事。1988年至1993年,赫本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她到過許多地方—衣索比亞、蘇丹、土耳其、中非、南非、越南、索馬利亞,盡她所能幫助那些陷於貧困和疾病中的孩子。赫本說“我希望我的名氣可以用來幫助兒童。“她是最早披露索馬利亞兒童因旱災和內戰而遭遇悲慘境地的外國人士之一,也曾在埃塞爾比亞投入大量的精力幫助那裡的孩子。甚至臨死前,病痛中的赫本還念念不忘那些孩子。她說:“一個人總是要死的,我最依依不捨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那些被戰爭、乾旱和飢餓困擾的兒童。”真正美麗的女性不在於容顏,而在於心靈,在於深情付出的關愛,在於表露無遺的熱情。善良和愛心讓赫本更高貴,純潔,宛如“飄落凡間的天使”。

以善養人,能夠讓人間更加溫暖。在他住的房子的不遠處有一處破舊的廟宇,裡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討、賣藝為生的盲人。他不顧眾人的反對,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每天往返於家與盲人之間,自掏腰包,買了許多樂器,將其中那些會吹拉彈唱的,組成了一個樂團,並給予細心指導。而對於那些沒有任何才藝和特長的盲人,他並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處處求人,最終把他們一個個安排進入了周邊的工廠裡。為此,他跑爛了好幾雙布鞋。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盲人們都有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工作,他們先後搬出了那座破舊的廟宇,住進了街上條件更好的房子裡。這之後,每天晚上剛,當他下班從街上路過時,住在街上的盲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放下手中的活,點亮屋裡的燈,然後站到各自的大門口,只為跟他打個招呼,問聲好,為他照亮門前的那段路。他就是老舍,盲人們聽出的那一點點腳步聲叫“善“。所謂“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老舍的“善”,比那些一次性施捨的幫助更用心,更智慧,更有“善”

“善”事多麼美好的字眼,但我們要用之有度。《保護人》中的瑪蘭對任何人都主動給予無私慷慨的幫助,但他沒有原則,過度熱心,甚至給做過許多惡事的神父做辯護。2012年重陽節,一天內,合肥市一家老年公寓前後有四撥愛心人士來給老人獻愛心,有老人一天之中被志願者們洗了七次腳。再比如,每每大地震發生後,無數的人都情繫災區,但由於方式不當,某種程度上又深深地傷害了災區人民。被成功援救的人本屬幸運,但記者為了採訪,一遍遍喚起他們痛苦的回憶;有些熱心的志願者毫無救災技能卻趕往災區,雖懷有一顆熾熱的心,實際卻是給災區添亂。這樣的熱心,儼然成了甜蜜的負擔。泰戈爾曾說:“花兒為什麼謝了呢?我的熱烈的愛把它緊壓在我的心上,因此花兒謝了。”善行,會帶給人心靈的滋潤,但如果方式不當,不僅會達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會帶給別人傷害。我們行善,不應該只是要獲得心靈的滿足,而是要讓受助者真正得到幫助。行善,不僅是一種愛心,更是一種智慧。

當行善成為習慣,我們的世界會更溫暖;當善舉不再是偶然,我們的心靈將更偉岸。只要我們心存善念,舉手之勞也可將道德與操守的小洞補好,讓行駛了五千年的中國之舟更堅固。因為,大愛無言存希望,善舉無痕愛意長。以善養人,以善待人,定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珍惜糧食講文明儉以養德樹新風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3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珍惜糧食是我們小學生所具備的一種美德,也是每個人都要做到的,在學校就有一條禁令:不珍惜糧食者,扣班分,將這個學期不能得到流動紅旗!所以我們都特別珍惜糧食!而我們班上有一個非常珍惜糧食的人!

她就是:王偉嫻,她雖然學習不是很好,但是她,非常珍惜糧食,從去年到現在從來沒倒過一粒米。

有一天,我非常餓,一口飯也沒吃,就倒了,剛準備倒的時候,我突然聽到她說:“一口也沒吃呀,等會就餓了,真是不珍惜糧食呦,那句詩怎麼念來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好學生也不能不珍惜糧食呀!要是中國人都向你這樣,一在就要節約13億斤糧食,唉!”聽完之後,我的臉像蘋果一樣紅,雖然當時還是把飯倒了,但是這件事過後,我就很少倒飯了!幾乎每天都只倒一點兒,有一次去倒時,王偉嫻就對我說:“上次的事對不起,啊!因為我看風你每天都倒了一滿碗飯,太不珍惜糧食了,所以我才說的!”“沒有關係的,我早就忘了!”我對她微微一笑。

她不僅勸告別人珍惜糧食,自己也必須做到珍惜糧食,並且不能浪費一粒米,即使自已已經吃得非常飽了,但是非要吃完,要是太飽了,就帶回家紅小貓、小狗吃,她這種珍惜糧食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珍惜糧食講文明,儉以養德樹新風。珍惜糧食的美德,代代相傳,我們任何人都應該做到,這樣才能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儉以養德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3字

“老闆,這個便宜點嘛,咱們下次生意。”一聽這聲兒,不用猜也知道,準是媽媽又在砍價了!每當這時我都只想離我媽媽遠點兒,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媽媽是如此小氣,為了那幾塊錢也要斤斤計較。吃完飯還要盤算一天的開銷,甚至精確到幾毛錢。直到有一天……

這天陪媽媽買完菜,我一時沒忍住就朝媽媽大吼“你老是這麼砍價也太沒面子了,為了那幾塊錢至於嗎?幹嘛那麼小氣”對,在我眼裡媽媽就是一個小氣的人。

出乎意料的,媽媽沒有惱,而是回到家拉著我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在毛主席生前用過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過20多年、已補過73次的睡衣。有時候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了,多次提出給他換一件新的,可他都執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還是穿著這件補釘綴補釘的睡衣。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導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烤幾個芋頭就是一餐飯,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

那時我才懵懂的認識到媽媽那不是小氣,他在想親愛的毛主席學習呢!

漸漸地我長大了才明白那是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是我無法觸及的媽媽的精神高度!

陸游說過“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是呀,現在社會有多少人因為一時的貪念,想過奢靡的生活而鋃鐺入獄。這一切也許他們也都能明白,但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貪慾,又也許是他們沒有像我一樣的媽媽……

“老闆,這太貴了,便宜點,我們下次生意。”看,又在砍價了,不過這次你們都猜錯了,這回不是媽媽,而是我啦!

儉以養德 篇12

高二作文 ,1246字

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儉是一個人德行的體現,是一個城市素質的體現,更是一個國家文明的一種體現。

節儉不分貧富。我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日子拮据的人會精打細算,勤儉持家,這固然無可厚非。可是,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生活節儉,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年,大大小小補了73次,可主席仍不願意更換。一雙舊拖鞋,鞋底磨出了洞,鞋幫穿裂了線,他縫補後繼續穿。這就是一國之尊的真實生活。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艱苦與節儉,才有了今日的甘甜。日本的豐日公司實行節儉治理的管理理念,勞保手套壞了要一隻一隻地更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得用反面。正式節儉,讓豐日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跨國公司。一位一國之尊與一家跨國公司,他們厲行節儉的行為讓人稱讚。

如今國家富強了,人們彷彿忘掉了節儉,大行奢靡之風。官員大肆鋪張,公款消費。這股歪風邪氣也吹進了校園。許多同學競相攀比,穿名牌、高消費,不斷向父母伸手要錢。一個生日宴會一擲千金;新買的文具不加珍惜,隨意丟棄;剛買的橡皮一會兒就不見了;學校禁用的手機偷偷地換了一款又一款,越換越高檔。絲毫不懂得節儉與珍惜。他們是被金錢矇蔽了雙眼,還是被拜金主義、官僚主義所侵蝕,忘卻了“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的正確消費觀。他們拜倒在金錢的浪潮中,憧憬著未來富足的生活。泰戈爾曾說過“當鳥繫上了黃金,這鳥永遠不會上天翱翔。”是啊!被金錢所淹沒的他們肆無忌憚地浪費,毫無節制地耗費資源。這樣的人難道會有大的成就嗎?殊不知貧困地區的孩子還正為區區幾十元的生活必需品而嘆氣,還為一件新的學習用品而渴望。

奢靡之風也吹走了原本就不充裕的寶貴資源。廁所裡細水長流的浪費,空無一人的教室裡燈火通明,垃圾桶裡還剩一半的本子到處都是。食堂裡,餐桌上僅吃了幾口的飯菜被不屑一顧地倒掉;酒店裡,好面子的客人點了大大一桌菜,撐也撐不下了還要點。臨走時,誰也不打包走。因為誰打包了,誰就沒有面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2000億元,相當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這是一筆多麼大的浪費啊!這是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浪費啊!遺憾的是,我們國家有貪汙罪,卻沒有浪費罪!

“成由節儉敗由奢”。節儉對國家大有裨益,節能更是造福後輩。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光碟行動”的開啟,開啟了我國對奢靡之風的一次洗禮。每當我面對碗裡精美可口的食物時,我總會想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總會想起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總會想起父親“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情形,我不禁會淚眼婆娑。這凝結了父母血汗的飯菜是來之不易的,我有什麼資格去浪費呢?“光碟行動”是一個人的涵養,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道德的發揚。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我們作為新時期祖國的接班人,應該明白“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道理,應該積極投身環保事業,主動參加“光碟行動”、“地球一小時”等活動,厲行節儉、以身作則,推動美麗家鄉宜賓,美麗國家中國的建設。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篇13

國二作文 ,396字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一個有勇有謀,才略過人並且是一個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但是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個非常會教育孩子的好父親,《誡子書》就寫出了他對自己兒子所有的期望,那讀過的同學們想想自己缺少其中的那種品質?

初一的學習生涯即將結束,這時間可以說是轉瞬即逝,也就意味著中考和我們的距離也近在咫尺。你現在是否滿意自己的成績而沾沾自喜呢?你現在是否認為時間還長並不著急呢?你現在又是否覺得生活無味並且無所事事呢?

這些都應該引起你的反思和重視。其實我們做到的應該是不甘於此。不甘於現在的狀態,所以拼搏進取;不甘於現在的成績,所以努力學習;不甘於現在的悠閒,所以充實生活……

太陽照在身上你應該平靜,應該奮發;雨點打在身上你應該寧靜,應該拼搏;雪花落在身上你應該清淨,應該堅持。因為“淫滿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守規則以養德 篇14

高二作文 ,863字

規則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有規則,社會才更加穩定和諧。但萬事終不得十全十美,規則與道德人情的衝突不可避免。三百年前哈佛圖書館遇火藏書盡毀,學生歸還違規帶出,已成無價孤本的書卻遭開除一事百年來仍有人為其憤憤不平,我卻認為哈佛的做法更為妥當。

叫屈者的不平主要集中在其勇敢面對錯誤,堅守道德卻遭受重罰上。誠然,做出這個勇敢的選擇並不容易,堅守道德坦白還書的舉動也確實值得稱讚,但這並不能成為開脫懲罰的理由。這種觀點是在主觀環境下建立的,太容易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若是把背景去掉,一個普通學生在一個普通的日子違紀帶書出館,幾天後還書認錯,這種行為還會被這樣多人誇讚嗎?

直視錯誤,勇敢認錯,這本就是一種基本的道德品質,只是它在特定環境下顯得彌足珍貴,但它的本質仍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若是該學生選擇了藏書不還,隱匿事實,他可能一輩子將受到良心的譴責,還書只是盡了本分內之事,只能證明學生道德良好,僅憑這點本分的道德操守以抗衡全校之規,我想是遠遠不及的。

再者,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一條合理的一校之規既已確立,就應當履行它的使命。法律規則應當對每一個人鐵面無私,才能維護規則的尊嚴與大眾的公平正義。若是今天對該還書事件網開一面,明天又必然出現新的兩難局面來挑釁規則的執行。借這次還書而被開除一事,損失了一個敢做敢當的誠實學生,承受了無數申訴唏噓與憤憤不平,卻使哈佛的嚴明紀律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道德的發展與規則實質上並不衝突,規則正是基於道德制定的,遵守規則,亦是堅守道德。哈佛該學生正是打破規則在先,從而也違反了公共道德,將珍貴的公有物圈入自己的領地。遇火還書只是一個機緣巧合。試想,倘若沒有這場大火,學生的行為是不是本身就已面臨開除的結局了呢?大火只能作為道德的檢測天秤,而審判權始終掌握在規則手裡。通過這次事件,既使該學生深刻地吸取教訓,又樹立起了哈佛規則的威嚴,哈佛的做法,可謂明智之深矣。

無可非議的哈佛小事,更是關乎人人的規則大事。避免規則與道德的不和諧首先要求循規蹈矩。堅守人生的規則,以助力培養高尚的道德。

以詩文才氣養德 篇15

國二作文 ,1916字

以詩文學識養才情,以儒雅家風養德行。

——題記

夜半,挑燈夜讀。四遭寂寥無人,只覺清冷。夜漸深,腦中泛起幾許倦意,紙頁略見模糊……

一陣柴火燃燒的聲音驚醒了我。我抬頭,但見一個寬敞氣派的廳堂燈火通明。一位身著長袍的長者斜坐在椅上,周圍簇擁著一群小輩。而我,正在無人的角落裡打盹!

忽的,我感覺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如此絕妙佳境到底在哪兒?眼前那位身著圓領長袍,左手捋著鬍鬚,右手指著窗外漫天飛雪的長輩是誰?而那位侃侃而談的俏佳人兒又是誰?此處似曾見過?

沉吟了一會,我忽然想起來了,這不就是語文老師講過的東晉時代謝太傅謝安的家嗎?那俏佳人兒不就是謝道韞?此時的我既驚又喜!只見那長者問道:“小的們,那空中飛舞的雪花似何物啊?”一位看起來略大的晚輩“搶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長者謝安只是點點頭,沒有迴應。未幾,在一旁靜坐的侄女謝道韞忽然緩緩站起身來,從容文雅地微笑說:“堂哥見解雖妙,未若柳絮因風起。”說完抬頭瞄了叔父一眼,明眸含笑。只見叔父謝安,又伸出左手從上到下捋著鬍鬚,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呵呵,妙,妙,孺子可教也”!那爽朗的笑聲飄得很遠……

看著眼前的情景,我不禁為稚小的謝道韞有如此才識而欣喜不已!我想,得益於風氣豁達,文人各領風騷的東晉時代,加上從小在詩書禮樂中浸泡長大,謝道韞風流蘊藉,才華驚人。有才有德的女子,在那個歷史年代裡可謂鳳毛麟角啊!隨著歲月的推移,轉眼間,謝道韞長成了窈窕淑女,我看著她走進了鋪著紅地毯的婚禮殿堂。

她成親了,她成為了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子王凝之的夫人。婚後的她依然是那麼美,那麼從容隨和。按常理而論,一個出身於書法大家,一個出生於書香世家,不管是硬體條件,還是個人修養,都是天作之合,本可以琴瑟和鳴,共普佳偶神話。然而兩人婚後的生活,卻處處碰壁。縱使對丈夫王凝之不滿意,她還是無奈地過下去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便是他們家的情景。如此之書香世家,怎能不吸引社會眾多雅士之眼光?

在一個惠風和暢的日子,我偷偷地跟在謝道韞身後,躲在一席簾子的陰影裡,傾聽她與文人們的敘話。雅室寬闊明淨,蘭花香氣襲人。原來這是一個高雅之人和才俊們讀書吟詠、辯論交流的佳處。她酷愛詩書古文,也喜愛這樣飄著文墨書香的聚會,自然是樂在其中了。

我好奇地在她身後探了探頭,可惜她看不到我,她靜靜地坐著,還是那麼恬淡、自然,一身的儒雅才氣。當她的小叔子被人辯駁到啞口無言時,她的表情終於有了變化。只見她的雙眉微微皺起,紅潤的嘴脣嘟起。她終於出口了!她輕舒口氣,引經據理,娓娓而談,將所有人都辯駁到心服口服方罷休。才女的高論,贏得了在場來者的大加讚賞。我看著她絕美的容顏和柔弱的身子骨,想起她日日夜夜苦讀詩書的情景,更是欽佩得五體投地。在詩書中出落成長,在古文中陶冶情操,這就是她——一位才德兼備的奇女子啊!

後逢戰亂,城池被攻克,她丈夫和兒子也都被殺。在一片金戈鐵馬、濃煙四起的廝殺聲中,即使千軍萬馬又何妨?只見她用柔弱之手,抱著外孫子,佇立於煙火之中,在強敵面前毫不退縮,這是一位何等膽魄、世間罕見的奇女子啊!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欲被殺之時,她仍是那麼鎮定,從容,恬靜而無畏。那是深到骨子裡的淡定從容,是從萬卷詩文中流淌出的奇特的堅強和勇敢!她以無畏的壯舉和超人的魄力,終於讓孫恩怕了,反而差人護送她安全回城。一位柔弱的奇女子,卻能以超人的才識和膽魄,救了自己和外孫,創造了生命的奇蹟。而戰亂平息後,她設立學堂,傳道授業,教化學子。學子們受益無窮,時人無不倍加讚賞。一代才女,創造了一段長盛不衰的歷史佳話!

忽然,一陣陰冷的風吹過,一個哆嗦,我兀然夢醒——原來是我,循著書香,走進了遙遠的東晉時代,走進了才女謝道韞不平凡的歲月!輕輕合上燈光下的扉頁,我淺然一笑,酣然入夢……

一代才女謝道韞,儘管命運坎坷,然而她一世英名。最重要的不是她令人垂涎的容顏,而是她那種在千軍萬馬前巋然不動的才氣和魄力!可以說,是詩文學識涵養了她的才情,是書香家風滋養了她的品德。她是柔水中的君子,溫文爾雅,卻也是巾幗不讓鬚眉,有傲骨無傲氣!詩書養其才,家風養其德。集才德於一身,一代才女,教化千古後人!

故曰:浩浩詩文可以養才情,儒雅家風可以養德行。才德兼備者,方可行走於荊棘叢生之世間,以鏗鏘之靈魂,擔當命運之主人!

以什麼養德 篇16

國二作文 ,1061字

以無言養德

陽光和煦,輕灑,微風掠動靜影,悠雲依舊自在,小道依然,老樹無言……

依為一位沉默寡言的老者。

乾枯的枝丫落敗,枯黃的枝葉殘破,孤零零地在風中晃動,無可奈何地落下,輕臥在冰冷的柏油路上,被狂風打著卷兒。

秋日的指標不過一刻,它已是這般蕭景。

我不願開窗,不願見它這般悽慘。曾經偶然開窗,微涼的秋風輕撲臉頰,同時也卷下它的殘葉,看它艱難地在風中挺著腰板,看它被風壓低了腰。我默默地關上窗,只是它依舊無言,依舊沉默。

寒冬悄然走過,綠意的指標輕輕轉動,整個冬天,它在狂風中度過,但當溫暖地春日到來時,它的枯枝上竟冒出了嫩芽。

當蟬鳴盈在夏日時,它已是一片蔥蘢,綠葉一簇一簇層層疊疊,葉縫間的光影交錯,渲染著靜謐的話語。清脆的鳥鳴聲在蔥鬱的綠葉中若隱若現,一個小小的鳥巢在那枝丫上。

一棵老樹,它為雛鳥帶來一個庇護之所,它為行人帶來一片綠蔭。只是,它依舊無言,狂風中,嚴寒中,它飽經蒼桑,無言;暖陽中,生機中,它默默奉獻,無言……

家門前的老樹如往常一樣,不屈挺立著,房內的燈光透過拉得嚴實的窗簾,在老樹幹枯的樹皮上渲上一片朦朧。

燈光下,媽媽十分窘迫地數著手中的一沓鈔票,帳本上明顯已經抽不出任何錢數,但她數了一遍又一遍,算了一次又一次。

再過幾天就開學了,但是,學費依舊不夠。

我偷偷地站在門外,門縫中微亮的燈光輕輕地打在臉上,我準備敲門的手在空中頓了頓停了許久,又放下了。

第二天黎明的公雞長鳴拉開新一天的序幕,清晨的雲霧在山面上輕輕停留。

寬敞而又漫長的大道,是媽媽每日的工作量,她彎著早已疲憊的身子,那雙握著竹帚柄的手上卻早早地爬上了皺紋,原本的一頭青絲竟摻雜著不少白髮,被汗水緊緊地貼在額頭上。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拖動著那沉重的竹帚,身後卻是乾淨的道路。

我躲在後面的草叢中默默地著媽媽,媽媽前進得很慢,我在草叢中緩緩地邁著小步。直至中午烈日當頭,媽媽的工作依舊沒有結束,只是火辣的太陽將她的臉頰烤得紅紅的,大滴大滴的汗珠打溼了她的衣衫。

我抿了抿嘴,咬咬牙,轉身跑了回家。

家門前依舊是那棵老樹,只是老樹下多了一個小小的身影。我哭了,眼淚十分不爭氣地往下滑,我緊咬著嘴脣,不讓自己哭出聲。

老樹無言,我亦無言。

那棵孤零零的老樹,它在風中挺立。它無言,頑強傲立,默默奉獻;我地無言,體味辛酸,明白感恩。

那日後,我再也沒有衝媽媽發過脾氣,鬧過彆扭了,在我心靈深處,永遠不會忘記那次無言的眼淚。

無言……以養德,以養心。

孝心愛心美德傳承演講稿 篇17

演講稿 ,1242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播音的主題是《孝心愛心,美德傳承》。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孫中山先生講:“講倫理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孝是無所不適的道德,不能沒有孝。”毛澤東同志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給予總結,繼承這一珍貴的遺產。”毛主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後,宴請毛禹珠老人,並特別敬上一杯酒。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主席接著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偉大領袖的以身作則為世人留下了傳世佳話。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古代名將張良下邳橋為老人三納履的故事,見證了敬老積德,助老受益的規律。當代也不乏敬老使人受益的例子。一家大公司招聘職員的一道考題就是: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那些予以肯定回答的人。這家企業把善待父母、尊敬長者和敬業精神聯絡起來了。細想起來,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連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能善待他人,勤勉敬業嗎?這也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能千古傳頌的原因。

人們常說: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溫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說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可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才有的責任,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含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裡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優秀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裡滿載著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意思是說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心記德,迴歸純潔 篇18

高三作文 ,960字

晨鐘暮鼓,修身齊家,是我們的心在鍛鍊;格物致知,誠意心正,是我們的心在薰陶。

心中常記德,讓我們的心靈迴歸純潔,揚起人生之帆。

路漫漫其修遠兮。人生的路途上會遇到太多艱難的抉擇,面對金錢的誘惑,有多少人喪失了道德之心,成為無德之人;面對權貴,有多少人迷失了自我,走上迷途。因此喚起道德的醒悟,讓心靈迴歸純潔。

擁有道德之心,成為醫壇頂峰。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白衣天使,給人以健康、溫暖;你是有德之人,給人以光輝、智慧。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你對愛的智慧,對德的敬仰。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是你心中有德,歸其純潔的結果。

你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直。心中有德,你不隨波逐流,一心追求醫德,濟世救人;心歸純潔,你沒有被金錢迷惑,為權貴迷失自我,而是始終堅守最純潔的醫德。

二十一世紀伊始,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高鐵的速度已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而道德的奔跑速度卻被遠遠地甩在後面。這不得不令我們反思。佛山“小悅悅”事件昭然顯示了十八名路人對道德的無視。紅十字會假借助貧名義,將募捐的錢裝進自己的腰包,虛無慈善等等。這些事是對道德底線一次又一次的觸碰。社會道德的淪喪是人們的心漸漸遠離德的結果,是心歸卑汙的結果。

那我們如何才能把德放在心中,褪去那浮塵,抵抗金錢、權貴的誘惑,讓我們的心靈歸於純潔呢?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知識即美德。”是的,只有我們專注知識,讓心靈不斷汲取營養,使它處於純潔的環境中,我們才能提高身體素質,真正成長。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的全民素質會不斷提高。

當面對著一個道德逐漸淪喪、人心愈加冷漠的社會,我們的心開始迷茫。政府對石方麗的表彰,雖然有彰顯其道德之心,但更多的是增加了自身偽善的面孔,因而失去了最純潔的德和原本的價值。作為人民的政府,請不要放棄真善美,不要放棄德。簡軫曾說:“菩提樹下覓青石,靜待,看滄海桑田。”儘管滄海桑田,我們的心還要在菩提樹下保持最原始的模樣—德在心,心歸純潔。

德在心,褪去那灰暗的面紗,保持心靈的純潔,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橋樑,成就社會的祥和與安定。德在心,心歸純潔,揚起人生之帆。

以書養性 篇19

高二作文 ,1123字

有人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甚至有人說讀書就是在交友,因為書寄寓著人的感情,思想,當你讀時,甚至可以看到作者站在書後,他的體悟不斷地流於字裡行間。

世界上最愛讀書的民族該是猶太民族了,而很巧的是,最聰明,佔據世界財富最多的也是猶太民族,這其中不能不說是有著一些無法言語的聯絡,其實細想也不難解釋—若人天天與睿智的朋友打交道,揣度各種思想,足不出戶便可以觀各地景緻,品味各地民族文化之精粹,怕是想糊塗也不容易吧。也許這已是為什麼猶太人當年受到殘忍迫害,流亡於各地,財富盡棄而唯獨攜書上路。最著名的當屬猶太人教育孩子那句“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搶走,只有你腦子裡的智慧誰也無法搶走,有了智慧就可以創造財富。”猶太人的人生哲學是極可以,也極應該被如今正想提升文化軟實力與國民素質的中華民族所借鑑的。

如今大大減削國民讀書時間的罪魁禍首便是網路。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資訊浪潮將人們捲入其中,欲罷不能,天天“網上衝浪”大大縮短了我們的讀書時間。的確,和網上琳琅滿目的資訊相比,一本樸素的紙質書,甚至沒有幾頁插圖,好像顯得單調又乏味。但不乏有不沾網路,鍾情於書的人,他們能夠看到平靜背後的繁華,紛雜背後的空洞。暑假一位來我家做客的阿姨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幾乎不沾手機電腦,因為恰好在人大附中的圖書室工作,最熱愛的事情便是讀書,最愛讀的書便是紅樓夢。她熱情地向我推薦了很多,又跟我討論了近代作者:餘華、路遙、老舍、巴金等人的作品。我曾有幸讀過這些大家的各種書籍,但阿姨的侃侃而談讓我深感自己雖讀其書,確實無所收穫,只是看個熱鬧,喝杯涼水一樣,箇中滋味全然未知。整日的網上衝浪獲取了看似有趣的量巨大的資訊的我們,腦子竟然空的無話可說,說出來都是別人的觀點,少有自己的思考。這真是一種悲哀。

另一位讓我深感佩服的認識錢鍾書先生,“老學究”逝世時,竟留下五麻袋的讀書筆記,而他的《圍城》《管錐編》,更是鉅著,代代相傳。假期裡我讀了小說《圍城》,深深體會到他言語中的隱喻幽默的諷刺意味,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欲罷不能。錢老深厚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一位外國記者千里迢迢跑來中國,只為見錢老一面,但他從不接受採訪,也極少會客,總理去拜訪他給他拜年他也拒而不見,只是做他的學問,讀他的書。看似不通世故,其實隱藏著他潛心修學的偉大。書的魅力是無窮的,錢老被深深的吸引,而他的書也使別人被深深地吸引。也許那個時代的中國,正是因為這一眾大師的湧現,思想的活躍,才不致亡國吧。回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正是這種個人修養的結合讓愛國心永不泯滅,最終從使泱泱大國長存。

一個人,一個民族,唯有以書養性,才能用淡淡的文字之間碰撞出的香氣陶冶性情,才能獲得書賦予的著那種韌性。

以身為囚以心為牢 篇20

高一作文 ,1405字

材料:有一天,主人問籠子裡的畫眉鳥:“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嗎?”畫眉說:“為什麼呢?我住在籠子裡,吃喝不愁,每天還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陽。”主人說:“可是森林裡有美麗的花草、清新的空氣,還有廣闊的天地。”於是主人打開了籠子,把畫眉放回了森林。一年以後,主人在森林裡遇見了畫眉鳥。主人問:“森林裡的生活怎麼樣?”畫眉說:“好是挺好,就是這籠子太大了,怎麼也飛不到邊兒。”

籠中有鳥,其名畫眉。畫眉之小,不知其幾數尺也。天地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屈屈畫眉,幸能掙脫人類的囚籠,卻不能突破天地之囚牢。

正如有些人能掙脫身外之囚卻終不能打破心靈之牢。有多少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因而化作了悽美神傷的結局:梁山伯與祝英臺因世俗偏見化作彩蝶比翼雙飛;羅密歐與朱麗葉成為家族仇恨的殉葬品;焦仲卿與劉蘭芝困於封建禮教之中化為孔雀東南飛;劉郎與織女亦因人仙殊途終只能在七夕重逢……

當然,不僅是這些人盡皆知的死於心牢的愛情故事,就連許多文人墨客文臣武將亦不能突破心靈之牢。

戰國之世,墨家開山鼻祖墨子出身賤民,獨自前往魯國學習儒術。習儒之間,卻發現儒家學說仍存在許多漏洞。譬如崇尚周禮,再譬如推行等級制度。於是,在逐漸的思考反省的過程中,終於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學說。他便在當時盛行儒學的環境下開創了自己的門派—墨家。並和儒家一同成為“世之顯學”。兼愛、非攻、尚同、尚賢、節用、節葬、非儒、非樂,這些思想主張無不彰顯著墨儒之間巨大的差異,更彰顯著墨家思想的進步。但他的“明鬼”思想卻仍舊未擺脫自商周以來的神鬼思想,沒能掙脫這個精神的囚牢。終其一生,都在這個廣闊的牢籠中奔波。

明有“異端”名李贄,著有《焚書》與《藏書》。李贄是明朝時期著名思想家,卻不為當時正統思想所接受。但他對統治階級極力推崇的程朱理學大加鞭撻,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之至論,認為人人都有權作出自己的判斷,不應以“四書五經”作為統一的思考標準;他還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追求物質享受乃“秉賦之自然”,每人都可順其“自然之性”,使個性得以自由發展;他更是在那個以父權為中心的父系社會中提出男女平等的觀點,宣稱“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由於這些先進的思想主張,李贄被稱為反封建的先驅。可就算如此,他還是沒能從根本上否定現存秩序,直到他被那些所謂的衛道士害死,仍舊未擺脫儒學的枷鎖,未掙脫精神的囚牢。

事無絕對,人亦無絕對。並非所有人都不能突破心靈的那重障礙。譬如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莊周,他曾在《莊子》一書中揮墨寫下寫下諸多典故:樑濠之辯、莊周夢蝶、朝三暮四、庖丁解牛……但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佩服他的是:當時楚威王聽說他的才學很高,便派出使者帶去厚禮,請他做相國。莊子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在那個士階層以做官為榮以避世為恥的時代,莊子能說出這樣一段話,能做出這樣一番事。說明他以身破囚以心破牢終尋得精神上的逍遙遊,終實現隱士真正的無為。

反觀當下,還看今朝。有多少人能掙脫囚牢?又有多少人能成為真正的隱士?今世之人,無不為財所利為權所馭,誰又能淡泊這些慾望呢?真正的歸隱不是身隱而是心隱。

身外之囚不可懼,真正可怕的是心靈之牢。不求身而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