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學之旅相關作文20篇

上海研學之旅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5字

在上海三天,讓我最難忘的是參觀上海少兒圖書館和錦江樂園了。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滿爬山虎的圖書館,上面隱約能看見“上海少兒圖書館”幾個金色的大字。走入圖書館,裡面的書琳琅滿目,擺放得整整齊齊。我找了一個地方坐下,匆匆記完了筆記,就迫不及待地找了自己喜歡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我還未從書海中走出來就要離開了,我只好戀戀不捨地放下書,坐上大巴去下一個景點了。

這是在上海中的最後一天,也是最快樂的一天。我很喜歡玩激流勇進。聽說坐在最前面很刺激,於是我搶先坐在最前面,“哧”的一聲,遊戲開始了!小船緩緩地向前漂,漂著漂著,來到一個坡,小船顛簸了幾下,就又平緩地漂了起來,這個坡太短,一點兒也不刺激。船又漂了會兒,來到一個讓毛骨悚然的高坡,我緊閉雙眼,“譁”!船從高坡上飛快地衝了下來!過了好一會,我才敢睜開眼睛,發現已經到站了。於是,我就從船上下來。當我回過頭,想和夥伴們談談剛才的經歷時,他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往臉上一抹,哈!全是水!原來這就是在第一排的刺激啊!後來,我又玩了空中滑輪、沖天飛機……時間過得真快,吃完午飯,我們就坐大巴回去了。

再見大上海,再見文學之旅,我會再回來的。

上海文學之旅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892字

翻了個身,剛想再賴會床,忽然記起今天是文學社走讀上海夏令營出發的日子。一個鯉魚打挺,我從床上蹦了起來,匆匆洗漱吃過早飯,趕往集合地點,帶著興奮與期待,開啟了三天的旅程。

行程第一站抵達上海少兒圖書館。這是一棟帶有歐式風格的建築,門前還有宋慶齡奶奶的題詞。進入館內,順著樓梯向上走,來到閱覽區。這時的我們就像一條條迴歸大海的小魚,四下分散,暢遊在書海里找尋自己最愛的“魚食”。我來到一排書架前,抽出一本名為《優雅走過下雨天》的書,靠著窗臺仔細地閱讀起來。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規定的兩小時時間就到了,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腳步匆匆跟著大部隊趕往下一個行程點,可腦海中卻還記掛著主人公千子星最後是否能克服困難,走向幸福……

第二站原定在復旦大學聽甫躍輝老師的講座,但由於復旦大學正在維修,講座地點臨時改在了上海作家協會。在陰鬱靜謐的作協大院裡,我們或沿階而坐,或盤腿坐在草地上,靜靜地聆聽,分享甫老師的寫作經歷,學習、體會甫老師教授給我們的寫作技巧,閱讀方法,時間很短,但收益匪淺。

行程第二天,我們走訪了多倫路。孫老師拉著一位瘦高的叔叔介紹道:“這位是解放日報的林大記者。”我們盯著眼前這位身穿藍衣,帶著墨鏡和一頂棒球帽的男子,小聲嘀咕著“大記者?如果再加上一把二胡,就是瞎子阿柄了。”玩笑歸玩笑,這位大記者視力可好著呢!林記者很幽默也很認真,為了這次能讓我們瞭解更多關於多倫路的歷史,足足準備了十大頁的提綱,再加上他講解時幽默的語氣,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下午,我們還參觀了魯迅紀念館,並舉行了朗誦比賽。我們“海之閱”小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朗誦的內容,別提多認真了!大家的朗誦都非常棒,贏得了臺下聽眾的熱烈掌聲。

行程最後一天也是最放鬆的一天,我們去了錦江樂園。過山車、激流勇進、太空自行車、旋轉木馬……玩的不亦樂乎,看著周邊小夥伴們的笑臉,我想:這就是我們小朋友們的天性吧,有的玩就是最開心的事!

三天的旅行讓我瞭解了上海這座繁華大都市具有文學色彩的一面,儘管這只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知識不一定在書本,一段旅行,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

研學之旅——海立方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6字

今天我們要去長沙海立方,開啟我們的研學之旅。

一上車,我們開始說說笑笑。有的在討論海洋知識,有的在說自己見過的海洋生物,還有的在想象海洋是什麼樣子。大家都興高采烈,嘰嘰喳喳的,車廂裡亂成了一鍋粥。我的腦子裡浮現出一頭座頭鯨,這種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我能不能在海立方見到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身處海洋世界了。

下了車,同學們就一窩蜂奔向海立方。海立方總共有樓,一樓是大廳,二樓是娛樂區,都是表演區,四樓是遊戲區。一進大廳,一個巨大的圓柱形魚缸映入眼簾,它大到需要十個人才能抱得下。裡面的魚更是出奇了,五顏六色,大小不同,形態各異,就像是一幅活動的畫。魚缸的上空還懸掛著兩條鯊魚、兩條魔鬼魚和其它很多小魚裝飾物,看上去就像是真的一樣。導遊帶我們去三樓看了動物表演。周圍還有很多魚缸,我看到了水母、電鰻、小丑魚、珍珠紅、海蛇、海龜、鯊魚……還看到了許多美麗的珊瑚。然後我們在二樓和四樓玩了碰碰車、射箭、蹺蹺板、獨木橋、搖擺球、爬行區等等,很多很多有趣的遊戲,我們玩得樂不思蜀。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獅表演。那海獅有圓圓的眼睛,小小的腦袋,還有像老爺爺一樣的白鬍須。他時不時的立起身子來拍拍掌,看著就很萌萌噠。可那萌萌噠的海獅,靈活的很呢!它會跳圈、頂球、跳舞、鑽圈,還很會撒嬌!水池的上方懸掛著一個皮球,海獅在水裡游泳,突然一下從水裡跳出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球給撞得搖滾起來。跳舞的時候,海獅伸著長長的脖子,以一隻“腳”為支點轉圈圈,“手”不停的上下搖擺,舞姿很優美。它在表演水上芭蕾的時候,還能濺起五米高的水花呢。它特別喜歡對馴獸員撒嬌,總是一邊表演,一邊滾到馴獸員的腳邊。馴獸員就會理解它的意思,給它兩條小魚。海獅就會叼著小魚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開心地鼓著掌兒轉圈圈。海獅真可愛,我真想有一隻這樣的寵物。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下午三點了,海立方里面已經載滿了我們東方紅學校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我們要回家了,真是意猶未盡!研學之旅,海立方,再見!

海立方研學之旅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4字

星期五我們班組織去長沙開啟了去長沙海立方研學之旅。

開始上車了,我們的心早已飛到了長沙海立方。過了一會兒,我們的車就開上了高速。高速路的兩邊有花有山有小河還有風車,是非常大的風車。一路上我們還唱著歌。終於下了高速,導遊說:“還有三千米就到了。”突然和我們一起來研學的其他班的旅遊大巴從我們的車旁邊直奔而過。我們班的很多同學說:“超過那輛車。”三千米很快到了。我們飛快的向車子外面跑去。到了集合的地方,我們是金剛隊,旁邊有個美人魚隊。美人魚隊都是幼兒園的。我們班有人說:“幼兒園的也來研學。”大家哈哈大笑。導遊讓幼兒園的先進去,過了一會兒就輪到我們進了。

進去之後我們看到了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魚類,還觀看了海豚表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了五分鐘的4D電影。看電影的時候就像真的坐上了飛車。那個車子感覺就像差一分米就要撞上了,我們班的許登巨集被嚇得從椅子上摔了下來。看完了我以為我在開賽車,原來是在看電影,嚇得我出了一身汗。

現在的科學技術真的好發達,坐在電影院裡就能感覺到電影裡的情景,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科技做出貢獻。

長隆海洋王國研學之旅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37字

假期,就應該踏著青春的步伐,頂著明媚的陽光,去看一看身邊美好的世界。所以,在這個寒假裡,我去了長隆海洋王國。

來到海洋王國,我就立刻奔向我最喜愛的北極熊館。

來到北極熊館裡,幾隻北極熊映入我的眼簾。那幾只胖呼呼的北極熊通體雪白,四隻大腳在地上沉穩的走著,兩個黑溜溜的大眼睛不停地在打轉,好像在觀察著我們這些外來者。遠處的北極熊家庭正在不停地嬉戲打鬧,還有幾隻北極熊在互相追逐,它們真可愛啊!整個場館到處充滿著歡樂,人群中皆是歡聲笑語和相機快門的聲音。

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北極熊的知識。原來,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它們體型凶猛,視力和聽力跟我們人類旗鼓相當。不僅如此,它們的嗅覺還極其靈敏,是犬類動物的7倍。它們也是運動健將,奔跑速度最快可達60千米每時,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但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融化,使昔日家庭安穩的北極熊流離失所。如果人類再不重視這種現象,聰明靈敏的北極熊就要瀕臨滅絕了。我們要一起去解決這個逐漸惡化的問題。

參觀完北極熊,我們就走向了企鵝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可愛的企鵝。它們笨拙地挪動著自己的身體,向美味的大餐——磷蝦走去。企鵝有著黑黑的頭,一雙銳利的眼睛,尖尖的嘴,白白胖胖的大肚子,還有短短的腿。企鵝是很討人喜歡的動物,給人的感覺就像男士穿了一件無尾的夜禮服。一些企鵝在水裡暢快地游來游去,享受著自由。一些企鵝快樂地在平臺上跳來跳去,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一些企鵝悄悄躲在牆角,好像很害羞的樣子。它們真的好可愛呀。

企鵝有著“海洋之舟”美稱。企鵝是一種古老的遊禽,它們可能在世界穿上冰甲時就安居在南極。在陸地上,它們走起來一搖一擺的,遇到危險時則狼狽不堪。可在水裡卻大不相同,它那雙短小的翅膀變成了強有力的“划槳”,速度可達25~30千米每時,可以說,它們在陸地和海洋時的情況有著天壤之別。大家都不太瞭解企鵝的種類吧,其實企鵝是鳥類,所以企鵝沒有牙齒,它的舌頭和上顎都有倒刺,以便於吞食小魚小蝦,但這並不是它的牙齒。企鵝厚重的羽毛重疊在一起,看起來暖暖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企鵝的是否會冷,即使是氣溫零下近百攝氏度也休想攻破它溫度的防線。但很可惜的是,企鵝並沒有嗅覺,這是專家通過多層的推敲發現出來的。並且企鵝的生存情況也並不是那麼樂觀。在之前,有20%的新生企鵝死於食物匱乏,一些企鵝寶寶甚至沒有機會體驗這個世界的無窮歡樂就永遠閉上了眼睛。更可氣的是,一些企鵝的死亡是因為吃了近海中的赤潮,中毒而死去。赤潮是因為海水受到了人類的汙染,才導致赤潮可以因水體缺氧而窒息死亡。那些汙染環境的人良心難道就不會痛嗎?他們根本沒想過企鵝的感受。有無數的企鵝受到了不該有的待遇。我們要儘量減少水汙染,使他們重新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日子!

這次研學活動使我受益匪淺。記住哦,以後不要再讓動物們受這樣的苦了,讓他們擁有一個明媚又美好的未來!

快樂的研學之旅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280字

今天,我們去了葉店文化禮堂,開啟了“雙堂雙進”德育實踐活動的研學之行。

首先由白龍橋派出所的杜所長給大家上了一堂“學生自我保護”的安全知識講座,讓我們學到了不少自我保護的知識,相信同學們對安全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講座結束後,我們參觀了“農耕文化陳列室”。裡面有花床、風車、獨輪車……陳列室的每一樣東西都勾起了我們強大的好奇心,我一邊參觀一邊做筆記,不禁讚歎:古代的勞動人民真是充滿智慧!

之後我們又參觀了善美講堂,感受並學習先人的智慧和美德。講解員伯伯還給我們介紹了農村文化禮堂的建立意義—傳承家訓和家風,以文化人。聽了伯伯的講解,我感到受益匪淺。

草原研學之旅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3字

啊,寬闊的草原令人神往。這個暑假,我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美麗的烏蘭布統大草原。

用過蒙古人最有特色的早餐,我們便搭上越野車,開始了有趣的草原之旅。我們來到了公主湖邊,我看到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未看見過這樣的湖水。這裡的水真清啊,彷彿真如名字一般,是公主純潔的眼淚,清清的水映襯著藍藍的天,綠色的小丘下又圍繞著清清的水,顯得格外美麗;這裡的水真靜啊,好像一面樸素的鏡子。不是洶湧如同錢塘,不是平靜恰似鄱陽,不是潺潺好像小溪,更不是粗獷彷彿青海湖。這種美無法用語言表達;這種美是單單屬於公主湖的。

歲月悠悠,日精月華,公主湖雖然不大,卻好像有一種特別的韻味,特別的境界。在這境界裡,彷彿可以忘掉一切煩惱,淨化人的心靈;在這境界裡,既想站起來眺望四周,又想坐下來低呤一首奇麗的歌謠;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壯牛、羊兒似乎都沾上了這奇妙的靈氣,它們停止了進食,好像連呼吸都停止了,和我,不,和我們一起沉浸在這無限的靜謐之中。

公主湖的四周都有小丘,上面點綴著許多五彩繽紛卻又不知名的小野花,如同仙女一不小心打翻了寶石盒似的,美麗極了。連在山坡上的牛羊都彷彿被這無邊的美景給吸引住了,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更吸引人目光的便是牧民們的蒙古包了,它們眾星拱月般地圍繞著一個大蒙古包,一個個白頂白牆,牆上還描繪了各種各樣精美的圖案,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精緻的小精靈。

啊,草原,令人神往的聖地;啊,草原,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難忘的研學之旅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0字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茶文化的研學之旅的活動。

早晨,溫暖的陽光把我們送到了天姆山茶文化展陳館。進入館內我們聆聽了精神矍鑠的陳爺爺對茶文化知識的介紹,還為我們表演了快板—《茶歌》,這朗朗上口的《茶歌》激起了我們對茶文化的熱情。

據陳爺爺的介紹,茶的起源在中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茶有六大類: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黑茶和黃茶。我們聽得入迷了,只聽見同學們高喊茶廠到了,我才如夢方醒。

來到茶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製茶機在工人的操作下,似一個乖巧的孩子把新鮮的嫩芽揉捻、翻炒、烘乾,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後,新鮮的茶葉製成了珠茶。清香的珠茶像天使一般飛往世界各地,是茶葉讓中國走向世界。

接著,我們走進了萬畝茶園。極目遠眺,茶樹錯落有致,就像一層層綠色的波浪。當老師給我們講完採茶要領後,我們像百米衝刺的運動員一般跑進茶樹叢中,揮舞著雙手,飛快地採了起來。沒過多久,我們就採了滿滿一大籃的茶葉。

夜晚,望著皎潔的月光,回想起白天的活動,我激情澎湃地寫下了“茶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茶山,低頭品茶香”的詩。

寺口研學之旅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1字

今天我們一群同學都被召集了起來,在學校門口三三兩兩的聊天,或許是因為近兩個月來未曾相見吧!大家都顯得特別親熱,不但在門口火熱的聊天,就連在車上,大家也都像麻雀似的嘰嘰嘰喳喳,好像停不下來似的。一下車,正午的陽光烘烤著大地,可那並沒有減少我們的熱情,反而好像因為這陽光讓我們的情緒更加激動,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就來到了寺口村的祠堂。

在祠堂不但有許多的圖書,而且還有乒乓球,甚至還有羽毛球。在一個小時後,介紹員阿姨又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分別是寺口村名的來源和七色瓜的故事。

村名的來源是這樣的,傳說寺口村的邵姓祖先由於看中一座寺廟附近的風水,便在寺廟門前住下了。後來姓邵的祖先因為在寺廟前住下了,就取名為寺口村。另一個七色瓜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進士由於受人陷害,就被罷了官,只好回家種田。一次太后生了一場病,進士就拿了一個他種的瓜去給太后治病,當人們一開啟西瓜時,發現瓜裡有七種顏色,太后一吃,病就好了。

當皇帝想再找進士給他封官,卻發現進士已經隱居山林,與世無爭去了。這兩個故事裡的內容讓我們聽得真是津津樂道,好像我們身臨其境啊!這次寺口村之行讓我感受到了一句話,美好的瞬間是短暫的,但是美好的記憶是永恆的,我會永遠記住的。

寺口文化禮堂研學之旅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7字

寺口村坐落於金華安地鎮,相鄰外畈村,酒店邊村,村名友好好客,村子裡空氣清新,每個村民後面都會有一段奇妙的故事,那麼今天就看看寺口這兩個字的背後優惠有一段怎樣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邵氏祖先在很多地方尋找居住的地方相傳古人會觀察風水:以自己為中心,把天地萬物都當做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練習,相互對立,相互轉化這些要素來勘察一個地方是否適宜居住,終於有天邵氏祖先來到雅幹村,在哪裡生活了許多年,卻因為後代的雅幹村村長不願意接受外姓人居住直接把邵氏祖先驅逐出去,最後邵氏祖先來到了一個寺廟前詢問和尚:“主持,能否把這寺廟前的地讓給我們居住。”主持一想:這塊地早已荒廢,就給他們住吧。邊同意了這個請求,邵氏祖先就用茅草蓋起了房子,一直居住了下來突然有一人發問了:“村長,當別人問起我的住處時我該怎麼回答。”村裡最聰明的遍說:“我們在這寺廟前居住,就叫寺口。”從此這個地方就名為寺口。

這次我看到了很多,也學了很多,懂了很多,這裡空氣清新,熱情好客,多多過來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