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七律長征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30字我們學習了《七律·長征》這首詩,不僅讓我知道六萬五千裡的長征紅軍一路走下來的艱辛,還使我感受到紅軍們堅持不懈的毅力。
紅軍一路越五嶺,翻烏蒙山,過金沙江,跨大渡河……經歷的艱辛數不勝數。那五嶺山脈高低起伏,綿延不絕。那烏蒙山更是高大雄偉,氣勢磅礴……
無論山多高,水多急,天多冷,雪多大都無法阻止他們的腳步。在他們心中那些困難,飢餓,寒冷,炎熱都是平常事。因為在他們的字典中就沒有“怕”這個字,只有“堅持”他們的毅力是多麼根深蒂固啊!
在我們的生活中,長征中經歷的艱難就比如是生活中的困難,紅軍就是我們,我們要一步步將困難消滅。在學習中,長征就是學習生涯,我們也要有紅軍那樣的毅力將學習中的困難一個個解決,最後將我們的學習生涯畫個完美的句號。
前輩們為我們創造好生活,流血犧牲,不就是為了讓我們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好的生活環境,好好學習將來成大器為祖國增光添彩。我們要珍惜這學習環境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紅軍經歷的艱難我們是沒有經歷過的,他們可能睡雪窩,可能飢餓得吃樹皮,草根……如果換做長期吃飽穿暖的我們是做不到的。我們沒有那份勇敢,那份堅持,那份面對敵人時的鎮定。所以我們還是要幹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學習。
努力吧!為祖國爭光。要對得起那些為祖國事業犧牲的前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向著光明跋涉——《長征》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598字長征是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傳奇色彩的歷史壯舉,是中國歷史長河中閃耀著奪目光輝的紅星。五千年的民族精魂,大氣磅礴由長征紅軍們嘹亮的歌聲傳唱著,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在他們身上源遠流長。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紅軍主力為儲存實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踏上向西突圍的征途。這條長征之路由江西瑞金等地出發,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二萬五千里長徵,是追求理想與光明的漫漫長途。
今天,我們重讀長征歷史,要學習革命先烈們英勇不屈,於逆境中求生存的頑強革命精神。長征路上的第一仗便是著名的搶渡湘江。因紅軍有著龐大的後方運輸隊,所以行軍速度極期緩慢,在紅軍渡江時,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兩岸紅軍戰士與之展開了殊死決戰。紅軍的阻擊陣地上,炮彈和重磅炸彈爆炸聲不絕於耳,許多正在戰鬥的紅軍們被震昏了,輕一點的也震得耳鼻出血。然而危難當前,紅軍戰士們沒有退縮,他們為了民族的前途,毅然用血肉之軀一次次抵擋著對方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然而渡口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紅軍手中,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拼死渡過了湘江。紅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這些紅軍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他們的人數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損失過大半。那些死去的將士們的精魂是為祖國犧牲無悔的選擇,是為民族生存無悔的選擇,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紅軍的再生,換來了革命前方希望的星星之火,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今天,和平年代裡,我們在學習,在工作中,也需要借鑑這種頑強拼搏精神,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重讀長征歷史,我們要學習革命前輩們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及時改正錯誤的積極態度。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它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統治,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把黨的路線轉移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換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使戰士們心中多了一份希望,在茫茫黑夜辨明瞭眼前的方向。
魯迅說,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從來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在這當中,誰也不知道前方是否真正的目的地,也難免有不當、失誤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學習革命前輩們當機立斷,決絕錯誤,及時改正,是多麼重要啊!一次考試的失敗,不能打擊我們進取的信心,沉淪不起的思想和錯誤,千萬要及時改正過來。
重讀長征歷史,我們要學習革命前輩們勇於戰鬥,堅信革命成功的堅強理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長征中,毛澤東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作戰巧妙;紅軍出其不意,聲東擊西“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草木皆兵,強守渡口;神不知鬼不覺智騙援軍,紅軍“飛奪瀘定橋”將生死置之度外,乃英勇之舉;歷盡艱辛,飽嘗飢寒翻越夾金山,過大草源,是豪邁之舉!長征之路使毛澤東寫下了“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慷慨之歌。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使紅軍戰士們那歷盡艱辛和苦難戰鬥的眼睛愈發明亮,愈發炯炯有神,因為他們已望見了勝利的曙光!
明知眼前處境艱難,一眼望去,茫茫大草原不見邊際,然而,“三軍過後盡開顏色”。長征的勝利告訴我們,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熄,只要堅持的方向沒錯,走下去,堅強地走下去,我們一定會到達目的地,一定會迎來希望的曙光。在這個走下去的過程中,自我激勵,團結一致是多麼重要的啊,在困難中互相幫助,在艱險裡樂觀豪邁,這些因素是支撐我們到達成功的頂點的因素。長征讀後,我們感覺眼前的艱難是多麼渺小,眼前的生活環境是多麼優越啊,還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還有什麼挫折可以擊倒我們的!
長征是一座歷史的豐碑,它永恆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燦燦生輝。它鍛鍊了中國共產黨,使黨由幼稚走向成熟。長征激勵著我們青少年要用無悔的汗水和自己的雙手去開拓祖國的明天!撫今追昔,革命歷史的滄桑鉅變使人驚歎不己,既往開來,長征精神鼓舞我們向著燃燒的理想不顧一切拼搏進取。
長征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725字翻開這本沉重厚實的書,我便被這字裡行間無意之中透漏出的紅色記憶所吸引。它雖然沒有美妙華麗的文字,但他用質樸的文字引領我們去回溯革命先輩的艱辛歷程。
整篇文章用的都是第三人稱,但總能使我們在腦海中浮現出那聲勢浩大,十分壯闊的場面。25000裡的長征畫面,就這麼一一服現烙印在我的腦海之中。通過這本書,我知曉啦,中國的革命精神,長征精神—永不言棄,堅貞不屈,為了目標艱苦奮鬥,攻克一切艱難險阻,用一顆赤誠的心去抵擋擋一切外界的干擾。紅色的血液在他們身上流淌,長征途上卻一次次在敵人的槍子下綻放,長征的勝利是無數個紅軍戰士用鮮血鑄就的,我們應永遠銘記這慘烈的犧牲,也感嘆於紅軍戰士無與倫比的毅力。
紅軍的腳印永遠的留在了這25000裡的道路上。四渡赤水,橫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淌過水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突破無數道軍事封鎖線。這是條充滿了艱難險阻的道路。飛奪瀘定橋,敵軍早早地拆卸了橋上的木板,紅軍面對的只有幾道空蕩蕩的鐵索,而儘管如此紅軍卻用一往無前的勇氣威懾住了敵軍,安全的通過了瀘定橋。紅軍在沒有物質支援,沒有厚棉衣,沒有任何可以禦寒的衣物,只有幾雙草鞋,幾件襯衫,紅軍就靠著這些僅有的物資翻越了高寒的大雪山。這又是怎樣的意志力支撐他們活下來的。水草地更是危機重重,沒有食物,水無法飲用,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踩進草地底下蟄伏的沼澤,他們用非凡的忍耐力忍受住了5天啃草根的日子。但紅軍們就這麼用腳走了下去,沒有猶豫,遲疑,只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與信仰。
也許現在太平了,不會再有戰爭了,也不會再有像長征般浩大的軍事舉動了,但長征的事例以及其精神當永遠存於心間。它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讓我們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去面對未來。
《長征》讀後感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3字說起長征,人們往往會想起毛主席的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體現了紅軍精神,一種“堅持”的頑強意志!
《長征》一書中,紅軍經歷了許多磨難:有驚險的巧渡金沙江,血腥的湘江戰役,神一般的飛奪滬定橋……正是歷經了這些磨難,中國共產黨最後才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新中國。
在這些著名的戰役中,令我最難忘的是飛奪滬定橋一戰,其中寫了紅軍為執行命令一天跑二百四十里,儘管身心疲憊仍與敵軍展開機智鬥爭,最後取得了勝利,創下了史無前例的行軍速度,這樣的精神多麼值得學習啊!
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不一定要上戰場,但是在生活中也需要這種頑強向上、永不放棄的紅軍精神。我們就遇到類似的經歷,就拿四年級籃球賽來說,我班的女生籃球就是一個典型。在半決賽中,雙方爭奪激烈,我班女籃一直處於弱勢,但她們沒有放棄,在最後兩分鐘時,已經追得只落後一分了,疲憊不堪的她們依然努力堅持、奮勇直追,在距離結束53秒時投進關鍵一球,將比分扳回6:5。這樣的她們並沒有鬆懈,憑著巧妙的配合,神一般的再進了一球,將比分差距擴大到8:5,耶!隨著哨聲響起,比賽結束,我們反敗為勝了!成功晉級決賽,靠的就是這樣一股拼勁,一種“堅持”的精神!
紅軍精神在生活中的例子還有很多。同學們,讓我們做一個不輕言放棄、拼搏努力的00後,為我們的未來堅持、戰鬥吧!
長征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800字“嗶—嗶嗶”一束清脆的喇叭聲穿破了雲曉,打破了沉寂的黑夜……。
天邊一處紅日的霞光射了出來,向四周蔓延著,旭日像一個熾熱的火球,從海平面上緩緩爬起,有時灰色的雲會把它遮蔽,彷彿要把光明隱藏。而它從不屈服,從夾縫中找尋著光明,慢慢地,它罷脫了雲的禁錮,露出了緋紅的面頰,放射出無限光芒!
長征,人類近代史冊中尤為艱辛壯烈的一筆!
在雲霧繚繞,輕煙未散的崇山峻嶺,一條坎坷曲折的泥路上,一行浩瀚的隊伍,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步履蹣跚地行進著。
水流湍急,汗水和江水交融,身負重擔的紅軍戰士們在洶湧的大江中艱難跋涉。
在歷盡波折的長征途中,還湧現出了許多傳奇人物。
賀子珍,毛澤東的第二任妻子。為保護傷員,身中十七塊彈片;羅明、謝小梅夫婦,為尋找黨組織,歷經46年艱辛歲月;警衛員胡昌保,為保護毛澤東,被炸彈轟炸,英勇獻身……他們都是平凡人,也許從前是站在死亡線上的一介魯夫,又或許是前程似錦的一介書生,卻都激情萬丈、永不言棄、視死如歸、意志頑強,為了共同的理想而奉獻一切。
王樹增的《長征》,深刻記錄著長征這一歷史史實,全書以長征的時間推進和地域轉換為基本架構,從1934年10月甘溪突圍寫到1936年10月會寧會師,完整地展現出紅軍歷經艱辛轉戰大半個中國的歷史。
一雙草鞋,一杆土槍,匯成一支浩瀚的中國鐵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一次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紅軍用行動戰勝一切困難;也是一次不畏犧牲的遠征,他們有的甚至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怨不悔;長征更是一次傳播理想的遠征,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為實現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基礎。
全書飽滿厚重,深入人心,是一部紀實性文字作品。內容真實,令讀者既能回顧波瀾壯闊的歷史,又能認識到面臨困難先輩們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從而教育我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勇往直前。讓我們回顧歷史,重新上路,堅定信仰,展望未來,為實現心中的理想不拋棄、不放棄。
長征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27字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長征精神
看里約奧運會,最讓我們敬佩的是什麼,是女排精神,但與女排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當然是長征精神了。前幾天,我在書店中無意翻到了《長征》這本書,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在我的心中紅軍是一個被稱為天下無敵的隊伍,是一個能克服一切困難的隊伍,是一個不怕犧牲的隊伍,是一個創造舉世無雙的壯舉: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隊伍。在長征途中,還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最後英勇犧牲了;雪山上,軍部長為了把棉衣發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了,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的埋在了沼澤地裡……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才知道生命的寶貴。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只為什麼,為了新中國,為了人民,為了我們現在和家歡樂的幸福。
我知道了這麼多長征的事蹟後,想到了我們學的一首古詩: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想到了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卻沒有儘自己應盡的天職——學習,當遇上數學,特別難的題就不做了,想到了操場跑圈的時候,心裡老想著偷懶,沒有紅軍頑強的毅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感到非常慚愧,自責。
長征,譜寫了一首中國革命的交響曲,描繪了一幅悲壯的畫,敘述了紅軍的大無畏,我們要把長征銘記在心,把長征精神發揚光大。
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征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3231字【篇一: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征讀後感】
楊一帆
長征,是一部激動人心的遠征史詩,是一次舉世震驚的征途,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
1933年10月,南京發動了第五次剿共戰爭,但由於紅軍的領導人的指揮失誤,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於是,長征這一偉大壯舉就此開始。在征途中,將紅軍進行了380餘次戰爭,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紅軍一共爬過十八條山脈,其中五條是終年蓋雪的,渡過二十四條河流,經過十二個省份,佔領過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此外還打敗、躲過或勝過派來追擊他們的中央各部隊。他們開進和順利的穿過六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有些地方是中國軍隊幾十年所沒有去過的地方。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單從時間上看,你會發現,不過區區一年,不過如此,但紅軍卻徒步走過了二萬五千裡的征途,那些環境相當艱苦,他們沒有充足的食物果腹,沒有好的住所,遮風擋雨,他們風雨來雨裡去,以草為食,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不論白天還是夜晚,他們都在行軍。就這樣,他們日復一日的披星戴月,披荊斬棘,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完成了長征。
“長征”這條路是戰士們用自己的血肉鋪出來的。在長征途中,一個又一個的戰士倒下,但沒有一個人放棄,所有人都在咬牙堅持,他們浴血奮戰,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敵人設下的關卡。他們用行動與生命寫下了屬於自己的輝煌而又可歌可泣的讚歌。長征中最為出名的就數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其中最令人震撼的莫過於飛奪瀘定橋。當時30個紅軍戰士身上揹著毛瑟槍和手榴彈,不懼危險的爬到了沸騰的河流上,緊緊的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紅軍機槍向敵軍碉堡開火,子彈都飛迸在橋頭堡上。敵軍也以機槍回報,狙擊手向著在河流上空搖晃著的慢慢爬行的前進的紅軍射擊。第一個戰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別的人越來越爬進到橋中央,橋上的木板對這些敢死隊起了一點保護作用,敵人的大部分子彈都迸了進去,或者落在對岸的懸崖上。就這樣,紅軍戰士在槍林彈雨中行進,終於,有了一個紅軍上了岸,炸了敵人的碉堡,他們在這場戰爭中勝利了!英勇的紅軍戰士,為了長征的勝利,面對滾滾的河流,沒有絲毫猶豫和害怕,勇往直前,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不愧為一支勝利之師。
冒險、探究、發現、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詫異的革命樂觀情緒,就像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他們不論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絕不承認失敗——所有這一切,以及還有更多的東西,都體現在現代史上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的歷史中了。用一個既能領導遠征又能寫詩的叛逆者的話來說,就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篇二: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征讀後感】
牛雅佳
一九三三年十月,南京政府發動了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因為兵力懸殊,紅軍兵力少、資源弱,再加上德國顧問—馮·西克特將軍等人對蔣介石的指導,使得紅軍戰鬥失敗。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歷時一年的“兩萬五千里長徵”。
長征的路線從福建最遠的地方開始,一直到遙遠的陝西西北部道路的盡頭,相當於橫貫美洲大陸的距離的兩倍,紅軍還跨過了亞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可見他們路上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險,每次戰鬥都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書中詳細地介紹了紅軍行軍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以及和彝族藏族等少數民族打交道的幾次重要戰役。他們從金沙江迅速被移到四川境內,進入了獨立的彝族境內,在這裡能否獲得彝族人民的“通行證”就顯得至關重要,但劉伯承率紅軍先鋒隊似乎很簡單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同彝族人民談判,向他們介紹紅軍的政策主張,向他們介紹“紅漢”和“白漢”的不同,彝民不但沒有對紅軍宣戰,反倒還讓幾百名彝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紅軍也把武器和彈藥留給了他們一些,他們還歃血為盟,結為兄弟。
強渡大渡河後,赤腳的紅軍來到瀘定橋邊準備佔領這最後一道可以進入川中的戰略要地。有三十個人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在這沒有橋板的鐵鏈上過橋,在他們的下面是萬丈之深的懸崖,對面則是敵軍的炮火與子彈,可他們沒有退縮,繼續前進。隨著一個個戰士中彈掉崖,這也正壯大了這個敢死隊的志氣,他們一個個走過橋,將手榴彈擲入敵人的機槍陣地中,紅軍就在他們的血拼下,冒著舔人的火焰衝過了餘下的橋板,而此時的白軍早已經倉皇后撤。
爬雪山、過草地,對紅軍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難題,他們有的在雪山上凍死,有的被藏民殺害,有的被餓死,有的則是在一望無際的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澤之中而莫沒了頂。然而他們最危險最緊張的行程還是走過那條經過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帶好戰的遊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帶,紅軍有槍無處使,有錢無處用,他們見不到藏民,根本沒法和他們和談,他們吃盡了草地上任何一種能吃的東西。他們找了個嚮導,帶他們從這兒走了出來,一路上迂迴曲折,他們終於艱難的到了目的地。
這長征路上紅軍爬過的十八條山脈,渡過的二十四條河流,佔領的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的十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幫助過的無數個人民,都足以看出他們路上的艱險與成就,這些都是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用他們的堅強與毅力,聰明與機智,還有那永不服輸的精神與同仇敵愾的英雄品質所換來的。讓我們向紅軍戰士致敬!
【篇三: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征讀後感】
賈麗涓
長征是紅軍最偉大的工程,在紅軍說到它和提到它時,便稱之為25000里長徵。
長征的起源為福建,一直到陝西西北部的道路盡頭為止。這路程是橫貫美洲大陸的兩倍。原來紅軍長征都是步行的,在長征期間,還要打仗,我難以想象紅軍是怎樣堅持下來的。在經過江西,廣東,廣西,湖南的征途中,紅軍遭到了攻擊,人數大幅度減少,蔣介石為了防止紅軍過長江進入四川變形,要從北方切斷他們的行軍路線,因此不得不對省會做了大迂迴,貴州境內的作戰,耗費了他們四個月的時間。蔣介石便想在長江阻斷他們,不過後來紅軍還俘虜了他們的守軍,蔣介石的計劃變沒有成功。他們便打算在大渡河上切斷紅軍的路線。
強渡大渡河也是長征中一個大事件。在這之前,大家應該聽說過石達開吧,他在太平天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蔣介石變想利用這個機會來殲滅紅軍,不過紅軍也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石達開,他們成功的度過了貴州和雲南民族地區,還叫了一些人蔘軍,這次帶領紅軍的是劉伯承,他向少數民族人解釋白漢和紅漢是不同的。安順場和滬定橋的英雄由於英勇過人,得到了獎章,這是中國最高的獎章,說出來你們一定很驚訝吧,這些英雄他們竟不過25歲。
在渡過了大渡河之後,他們便開始爬山嘍!首先是16000英尺的雪山,在這個雪山上有太多的戰士倒下了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在經過一系列問題後,他們面臨著的是沒有吃的,他們當時是“一條人命買牛羊”的難題,當時一個蘿蔔就夠15個人吃。雖然說有成千上萬的人倒下了,但是也有成千上萬的人蔘加進來充實了行列。
確實,在紅軍身上可以看到他們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為了拯救深陷水深火熱的人民,不惜犧牲生命來長征,飛奪瀘定橋,巧奪金沙江,這些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哪一個不可以體現他們的勇敢無畏,他們那堅強的毅力,保衛著領土和祖國。在這裡,我向紅軍致敬!
長征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307字偉大的遠征,涅??的重生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之際,穿越歷史的長河,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波瀾壯闊的戰爭史和建設史,“長征”是其中一段永遠不可磨滅的壯麗史詩。為了重溫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王樹增寫的長篇紀實文學《長征》。
《長征》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在根據地遭到敵人毀滅性的“圍剿”或是在軍事指揮失誤的情況下,被迫進行的一次巨大的軍事轉移。長征跨越了中國的十一個省,翻越了二十多條巨大的山脈,渡過了三十多條河流,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溼地,總里程遠遠超過了二萬五千裡。在艱難的長征途中,紅軍隊伍要隨時隨地克服飢餓、寒冷、傷病等困難,還要時常與數倍於己的敵人進行激烈的交戰。在漫漫長征途中,很多紅軍官兵壯烈犧牲了,僅紅一方面軍在離開中央蘇區時有八萬六千多人踏上征途,在到達陝北蘇區時僅剩近八千人。這麼多勇敢的指戰員,他們犧牲時還是那麼年輕——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足二十五歲,戰鬥員的平均年齡不足二十歲,十四至十八歲的戰士至少佔百分之四十。他們心裡嚮往著沒有苦難的生活,這種嚮往讓他們不畏艱險、前赴後繼、捨生忘死。想象著這些鮮活的生命倒下時的情形,讓我們扼腕嘆息,心疼不已。
這本書中詳細描寫了一些壯烈犧牲的紅軍,令我印象深刻。
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因擔任後衛任務,陷入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三十四師的戰士幾乎全部陣亡,師長負傷被俘。他在被國民黨押送的途中撕開自己的腹部,擰斷自己的腸子犧牲。死後居然還被軍閥何鍵殘忍地割下了頭顱,懸掛在城門上,他犧牲時年僅二十四歲。
在四渡赤水時犧牲的紅三軍團第五師十三團二營的小衛生員龍思泉,他由於為當地的老百姓治病,沒能趕上隊伍而被當地的民團捉住後殘忍殺害。當地的百姓悄悄地埋葬了這位小紅軍,並把他稱為“紅菩薩”。後來當地百姓只要有了疾病,都會到他的墳前燒香跪拜。這位小紅軍犧牲時剛滿十八歲。
還有為保護傷員身中十七枚彈片的賀子珍;為保護毛主席犧牲的紅軍班長鬍昌保;進入草地後沒捨得吃一粒糧食,而被餓死的紅三軍團某部的炊事班錢班長……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不已。
在1935年12月27日陝北瓦窯堡會議上,毛主席對長征的意義作了準確的概括,他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通過長征,紅軍用自己的理想激發起全國人民為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奮鬥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國的革命才得以勝利;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才得以經歷苦難而生生不息;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華兒女就有希望爭取到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身處改革開放不斷推向縱深,物質文化生活更加富足的今天,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牢記那些為此而獻身的革命先烈。把紅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要努力學好每一科知識,早日成長為國之棟樑,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讓中國永遠巨人般立於世界之林!
永遠的火種——《七根火柴》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09字“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們爬雪山,過草地,吃野菜,啃樹皮,發生過許多感人的故事。最近,我讀了著名作家王願堅的短篇小說《七根火柴》,對那段歷史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一個暴雨過後的清晨,因小腿受傷而掉隊的盧進勇在草地上遇到了一位生命垂危的紅軍戰士。這位戰士把他儲存的黨證和僅有的七根火柴鄭重地交給了盧進勇,並且囑咐她一定要把它們轉交給黨組織。話還沒有說完,這位沒有留下名字的戰士就因為又冷又餓犧牲了。盧進勇受到這位戰士的鼓舞,終於追上了紅軍的後衛部隊。他為在風雨裡、爛泥裡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送去了火種,點起了一堆堆熊熊的篝火,然後,把剩餘的六根火柴和那個戰士的黨證鄭重地交給了指導員。
讀完這個故事,我被那位用生命儲存下來七根火柴的紅軍戰士感動了。他渾身溼透了,在他腋窩裡的硬紙包裡的七根火柴卻是乾的。他有七根火柴,卻不肯點燃一根為自己取暖,而是全部留給了戰友。這種捨己為人、心裡裝著革命事業的精神,值得我們青少年好好學習。
七根火柴,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可謂微不足道。但對於當年冒著生命危險過草地的紅軍戰士們是無比珍貴的。有了火柴,就有了溫暖。有了火柴,就有了希望。相比過去,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我們青少年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和平時代。這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發揚先輩的光榮傳統,把火種傳承下去,認真學習,全面發展,堅持不懈,努力用優異的成績上交給祖國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不想不想長大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773字成長,是一個快樂而又煩惱的字眼。作為小學五年級的我,無時無刻不憧憬長大,心中無比嚮往成長中那快樂溫馨的點點滴滴,不時渴望品嚐成長中風雨彩虹般難忘的滋味。
在這個炎熱而又快樂的假期中,我有幸讀到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感觸良多的好書。它的名字叫做《我不想不想長大》,是辮子姐姐鬱雨君寫的。故事用平實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名叫扇貝的五年級男孩與一隻迷你豬之間發生的種種事情。主人公扇貝非常喜歡小動物,可與他相伴的那些小生命都相繼離開了他。為了填補傷心的空缺,蒜泥媽媽帶回了一隻傳說中不會長大的迷你小豬,扇貝叫它“荷包蛋”。“荷包蛋”讓扇貝懂得了享受和愛,懂得了快樂與感動,更擁有了新的理想。最後扇貝通過種種努力,終於為“荷包蛋”找到了傳說中的“動物方舟”,讓它幸福、快樂的生活了下來。
剛看到書的封面時,我還以為是這個胖胖的小男孩不想長大呢!可細細品味完這本書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想長大的不只是他,還有那隻超萌、超可愛的迷你小豬。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也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每個小動物都有一顆純潔的靈魂,一份至善的愛心!對小動物而言,長大就是頑強、快樂地活下去!所以,只要盡力了,全身心地付出了,也就無所畏懼、無怨無悔了,當然,你也就是最棒的!我想,人世間最美妙的生活,也許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包容,人與動物的親密相處!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長河中才會有真正神奇、瑰麗的事情發生。請相信,真正的自由自在,應該是擁有一顆忍受困境的耐心,一份克服困難的勇氣,一份明辨是非的智慧。我們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竭盡全力,不畏艱辛,那麼,最終你的生命一定會散發出不一樣的光芒!
來吧!讓我們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不打馬虎眼,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搭建一座通往成功的“金色大殿”的“光輝之橋”吧!願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人生長河中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