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相關作文20篇
經典中的經典——讀《水滸傳》有感 篇1
讀後感 ,439字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是:北宋末年宣和年間爆發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規模雖然不大,但一度聲勢很盛,後來卻接受了“招安”,也就是向官方投降,而最終宋江等人又被殺害了。
《水滸傳》是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書中塑造了一大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中至少有70位以上是形象鮮明,令人久久不忘卻的。此外還有一批非常生動的人物,如高衙內,王婆,潘金蓮,何九樹,牛二,黃文炳等等。水滸中的一百零八將,每個人都有一個能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質特點的綽號,例如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等等。宋江是梁山上主要領導人,晁蓋死後一直坐第一把交椅。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漢,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能,而另一方面他又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打出的旗號是替天行道。
讀了這部小說之後,我感覺寫的太精彩了,把人物寫的栩栩如生,讓人讀了之後回味無窮,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
讀《水滸傳》有感 篇2
讀後感 ,616字《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形象。
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雄事蹟。如《火併王倫》《大破連環馬》等。在這眾多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頭領,人稱呼保義,及時雨,孝義三郎的宋江。他被晁蓋義士救上梁山後,對晁蓋忠心耿耿。晁蓋西去後他擔任臨時大頭領。他代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消滅了許多的惡勢力。在《五虎上將打童貫》一集中。他很有威嚴地說:“我梁山五虎何在?”嚇得敵軍抱頭鼠竄。最後梁山好漢推選他為當之無愧的大頭領。
讀完《水滸傳》,我的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字,一個是“忠”,而另一個則是“義”。書中,楊志逼著吳用問這兩個字的意思,吳用毫不猶豫的答道:“忠:對上絕無二心。義:對友絕無二心。”楊志把刀架在宋江的脖子上,大聲喝道:“這你應當如何去做?”吳用掏出一把刀斬釘截鐵地說:“吳用願意以命相換!”說著便刺向自己。吳用這一壯舉,是對“義”最好的詮釋。看到這裡,讓我記起了那件事:一天我和好朋友,一塊踢球。因為頑皮,球砸破別人家的玻璃,當時我害怕極了,看到氣勢洶洶的房主,我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在房主的逼問下,我的好朋友站了出來,替我承認了錯誤。我害羞地低下了頭,心想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每次讀起《水滸傳》,總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那蕩氣迴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我,感染著我。我愛《水滸傳》,我愛讀書!
讀出新,讀出情——讀《水滸傳》有感 篇3
讀後感 ,888字《水滸傳》是經典著作,是民族的精髓,一百零八位好漢與晁蓋,雖落草為寇,但他們的所做所為卻光明磊落,為人們所敬仰、傳頌。
第一次讀《水滸傳》時,我六歲。那時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武松。因為“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深深的印在腦海裡。那時的我認為能與猛獸相鬥的人是最棒的。
再讀《水滸傳》時,我八歲。那時我最敬佩的人物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豪氣,再加上那純樸的心靈,便是無人能比。
前二次讀《水滸傳》都是在童年,那時的我知識面較窄,也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只是能夠欣賞別人所欣賞過的。
第三次讀《水滸傳》時,我十二歲。剛剛步入初中的我既激動,又茫然。初次當班委的我被一系列問題攪得亂七八糟,太多挑戰需要我去面對。那時,我三讀《水滸傳》,我發現我最佩服的人竟是宋江。因為那時我被宋江的領導才能所折服,我不得不佩服他與一百零七位頭領、上千嘍羅相處,竟能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我與他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現在我十四歲,又一次讀《水滸傳》。這時的我不再是年幼的我,也不再是被小事攪得手忙腳亂的我。現在的我,目睹過人間的真、善、美,也看見過世俗的假、惡、醜。讀《水滸傳》時,我發現,我所崇拜的人是林沖。是他教會了我在“亂世”中做人。他不僅槍棒使的出神入化,文才也很好,堪稱文武雙全。可能有人覺得他窩囊,我卻不那麼認為。對於一個小家來說,他是一個好丈夫;對於一個大“家”來說,他是一個大英雄。他之所以剛開始沒有反抗的那麼激烈是為了不讓妻子與僕傭受到牽連。他為人謙虛卻不軟弱!他為人正直、講信用、講義氣。他歷經多少磨難卻永不服輸!他內心的堅強一次又一次地激勵了我。每當我經歷挫折想放棄時,總是會讓我想起他的堅強;每當我默默哭泣抱怨命運不公時,總會讓我想起他的堅強!挫折是什麼?挫折就是讓人去打敗的!哭泣不要緊,但哭過以後一定要站起來,用笑容去迎接挑戰,用自信去面對挫折!從他身上我明白了:如果不能改變他人(惡人),那麼就先獨善其身,做好自己。
每次讀《水滸傳》不一定要換一個敬佩的人,只要你有所收益。在不同的年齡段讀《水滸傳》,你會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不同的道理,只要你學到自己所缺少的東西,就是有收穫。
讀《水滸傳》有感 篇4
讀後感 ,1018字初讀水滸,我是敬仰崇拜的;再讀水滸,我是疑惑不解的。
《水滸傳》是中華四大名著之一,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瑰寶。它描繪了宋末農民起義,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波瀾曲折,謳歌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但是,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很多糟粕。
一是過於血腥暴力。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提倡和諧,反對打打殺殺的行為。然而在水滸中,哪個英雄好漢不是靠暴力出來的,動不動就舞刀弄槍的。當然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人們的思想觀念有關。當時社會黑暗,奸臣當道,政治腐敗,人民有苦無處說,有冤無處報,走投無路之下就只好以武力或非法手段來平反自己的冤屈。比如說武松鬥殺西門慶那段,武大郎被毒死後,西門慶買通了官府衙門的人,武松證據確鑿卻無處申冤,無法嚥下這口惡氣的武松只好自行報仇。他用尖刀往嫂子胸口一剜,取出五臟六腑,並割下她的頭顱,又割下西門慶的頭顱,放在武大郎的靈牌前。這一面反映了武松的有仇必報勇猛剛強的性格,另一面也反映出武松的殘忍。我們要正確的看待武松的這種做法,這是當時黑暗社會的產物,然而在當今社會是不可取的。若說武松殺人還有可原諒之處,那張青夫婦賣人肉就真的是無法原諒了。他們所殺之人都是無辜的過路人,可就算這樣,張青夫婦在水滸一書中仍然被稱之為英雄好漢,這真是令人無法理解。
二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水滸一書可算是將銀子的功用發揮到了極致。銀子能化解各種矛盾,上下打點,拉攏各種關係。及時雨宋江,廣施銀子,謀得了江湖中極高的威望;小旋風柴進,仗義疏財,博得了江湖好漢的愛戴。有了銀子,牢獄是可以擺平的。只要錢到,禮到,關係到,棍棒是不用挨的,累活是不用幹的,甚至可以好酒好菜伺候。林沖入牢,用銀子上下打點,再加上柴進的兩封書信,免了殺威棒,開了項上枷。武松入牢,更是受到特別對待,因為施恩父子有求於他。銀子鑄就了強大的關係網,關係網的鋪開與壯大形成了梁山水泊之勢。這種惡俗的社會風氣也延續至今。
然而更令我無法理解的是,《水滸傳》一書選入了中學生必讀書目。這就需要身為初中生的我們區分水滸的精華與糟粕的能力,《水滸傳》的複雜性體現在它許多令人爭議的情節上。這個世界不是什麼都是非黑即白非正即邪,更多的都是亦正亦邪亦黑亦白。
其實,從一面倒地認為梁山全是英雄好漢到逐漸發覺梁山人物亦正亦邪的複雜性的過程,不也是一個思想成熟的過程嗎?想起某本書說的:“當你不再單純地以好人和壞人判斷一個人的時候,你就長大了。”
讀《水滸傳》有感 篇5
讀後感 ,561字水滸傳,是中國最著名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描寫了108位梁山好漢起義以及最後的結局。全書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感情色彩,情節一波三折,富有感染力與表現力,讓人愛不釋手,難以忘懷。
水滸傳最令我驚訝的是,他能同時處理好這麼多人物的形象。無論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每個人穿著衣貌,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交代。還有文章內容詳略得當,更有層次感。我也非常欣賞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義氣。他們殺富濟貧,他的熱愛百姓,反對官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能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與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到時候同學的情誼就會越來越親密,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也許有人說,水滸傳裡的起義是一種反對官場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並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殘酷黑暗的封建統治無情地壓迫的農民,許多農民都揭竿起義,反對政府的統治,所以他們的反抗是有道理的,他們是為自己的人權為自己的人格獨立而反抗!這不是某些人為了追求官場和利益,為了追求金錢和名譽而反抗政府,而是一種正義的,勇敢的富有勇氣的反抗,這種反抗最值得提倡。
水滸傳,裡蘊含的精神力量,精神品質是深刻而豐富的的,我們需要認真的閱讀,用心來閱讀它,感受它那生動的情節,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畫,振奮人心的精神力量,這,才是《水滸傳》的精髓所在!
時勢造英雄——讀《水滸傳》有感 篇6
讀後感 ,794字翻開一本書,欣賞頁與頁之間淡雅的清香。掀開一頁紙,品味字裡行間濃郁的書香。
—題記
《水滸傳》這本書的書名毫不起眼,因此剛開始,我對它並不感興趣。可當我聽到別人說起書裡的故事時,我卻動搖了,確實,它那豐富有趣的內容,讓我曾一度愛不釋手。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在書中塑造了一百零八個人物,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松。
武松,是一個勇敢,善良,熱心的人;是一個愛打抱不平的英雄。而滲透在武松性格中的,有關古代英雄的力、智、勇,充分寄託著作者正戰勝邪,善戰勝惡的理想。
而我最欣賞的,卻是他那份正直。同時我也認為,現在的社會需要這樣的英雄。雖然,他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天真的我總希望在真實生活中存在著這種具備英雄氣概的人。因為,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黑白兩種勢力的對抗。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挺身而出,維護正義,走出對抗惡勢力的第一步。我們常說建立和諧社會,可如果我們都不把它付諸以行動,去維護正義,幫助人民警察加強治安的話,談何公平,哪來和諧呢?
《水滸傳》表面上一本關於武打的長篇小說,但它卻揭示了現在複雜的社會關係背後所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我覺得書中的“及時雨”宋公明為人善良,雖然他手無寸鐵,但卻樂於助人。與武松相比,他看上去十分文弱,但很多英雄都被他感化。可最後還是因為醜陋的社會風氣,而把他逼上了梁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時候,社會的正義需要的不是一個人的正直,而是許多人的正直,當這種正直大到可以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之時,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有希望。
其實,不管是武松的英勇善戰,還是“及時雨”宋公明的與人為善,或是魯智深的大智大勇,林沖的忍辱負重……這些英雄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那個社會可以給予他們更好機會,我相信他們都能有一番成就。
所以我想,時勢造英雄的意思是,只有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造就更多的英雄志士,更多的偉大人物。
讀《水滸傳》有感 篇7
讀後感 ,693字這個寒假,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使我久久不能忘懷。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個個都俠肝義膽,處處都以一個“義”字當頭,真令我欽佩。
《水滸傳》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集在梁山水泊。由於那時幾乎是奸臣當道,官府貪汙,於是疾惡如仇的他們決心替天行道,但宋江卻接受招安歸順於朝廷,最後死傷大半……我不禁為他們感到痛心。
在那個元末明初的時代,人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又有多少人願意冒險起義呢?這些英雄們即使拎著刀,刀尖上流的也絕不是無辜百姓的血。他們殺惡濟貧,還把兄弟情義放在了第一位,冒死也不出賣兄弟。但他們的“義”,並不是一味庇護,就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朋友願意對自己講義氣,但這不是偏袒,而是在你犯錯誤時,毫不忌諱地指出,有時會讓你接受相應的懲罰,倘若沒有讓你意識到錯誤並改正,將會害了你。
有人說,宋江最後是因為屈服才接受招安,如果不招安,就不會死傷那麼多兄弟,但我認為,如果不被招安,最大的可能是兩敗俱傷,朝廷不會讓這樣的一個對他不利的一群人存在的,那麼老百姓也會跟著遭殃。英雄們即使在“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時代,也毫不畏懼,寧死不屈,他們寧願造反起義,也不願當貪官的“奴隸”。雖然他們死傷慘重,但他們的精神將永不泯滅。
在這本書中有太多太多訴不盡的情感環繞在我腦海,這一百零八位英雄一直在我眼前浮現。謹慎細心的林沖讓我及時改掉了粗心的毛病,沉著冷靜的吳用使我在遇到困難時不再慌張,敢作敢當的武松讓我在犯錯時勇於承認……
《水滸傳》教會了我很多,我越來越重視我和和朋友之間珍貴的友誼,讓我永遠記住這些為“義”犧牲的英雄好漢們。
我讀《水滸傳》有感 篇8
國一作文 ,884字電視里正在播放《水滸傳》。忽然發現,我已許久未讀《水滸傳》了。但這本書給我帶不的快樂從未遺忘,它也讓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影響著我的成長。
記得宋江困被奸臣誣衊而被判死罪時,晃蓋等人便立即商討辦法救宋江。最後在眾人的努力下,宋江被成功救出。宋江平時為人豪爽,對待兄弟坦誠真摯,兄弟有困難他仗義疏財,所以宋江有難時,他們才會這樣義無反顧的去幫助宋江。從中我也明白了:“你想要別人怎樣對你,那你就怎樣對別人。”就像我們如果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只有自己先誠懇待人。反之,我們就很難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從那以後,一顆“誠懇待人”的種子便在我心頭播種、萌發,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在一天一天的生長,我想信:終有一天,它會長成參天大樹,讓身邊的人感到愉悅。
猶記得宋江的那句“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很好的印證了這句話。現在的人們極易引起仇恨,如同學之間因一點小事就從此大路兩邊走,街坊間因點雞毛蒜皮的事發生爭執,老死不相往不。可是這樣真的好嗎?俗話說:“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是的,當我們遇到困難,自己無法解決時,我們需要他人的幫助嗎?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宋江本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處處結冤,結果會怎樣?毫無疑問,他會遭到別人的怨恨,很有可能死於仇家之手。所以,每一次快要和別人吵起來時,我的心裡都會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少了朋友還多了仇家。”於是,我選擇聽從心靈的勸告,停止與他人的爭執,這樣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大事化了,小事化了了。所以,人人都應該有這樣的認識,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相信看過《水滸傳》的人都會對“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情節百看不厭。我也不例外,書中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場景看得我的心熱血沸騰,恨不得“親臨現場”。但興奮過後,我也明白了,現代社會是講文明、講禮貌、講法津的社會,我們不能像武松那樣用武力解決問題。如果人人都像武松一樣,那我們豈不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了嗎?想必一定沒有人願意過這L的午後,再隨著它感受書中各位好漢的豪爽仗義,跟著楊志去比武,跟著晁蓋去劫綱,跟著武松去打虎……
讀《水滸傳》有感 篇9
讀後感 ,403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今年暑假,我讀了《水滸傳》一書。讀後,我受益匪淺。
《水滸傳》是一本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他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其作者是元朝的施耐庵。這本書真實地反映了宋代人民起義,發展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從書中我認識到了性格剛烈的黑旋風李逵,神機妙算的智多星吳用,神箭手花榮……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為了除掉朝廷敗類,與他們開展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心戰鬥。
我在啃讀這本書後,思緒萬千。我懂得了:不管是逆境,還是在順流中,我們都要學會適應環境,就像梁山好漢一樣,無論在官場,在村莊,或是在梁山,都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同時,我也十分敬佩他們。我們在生活中給老爺爺老奶奶讓給座位,做個志願者,可他們在危機中獻出生命,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為他們有著足夠的勇氣,相當的義氣!
這真是一本耐人尋味,值得人們思考的一本好書啊!
讀《水滸傳》有感 篇10
讀後感 ,351字寒假期間,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書上說的是北宋年間民不聊生,許多英雄好漢不堪欺凌,奮起反抗,來自五湖四海的108位好漢先後聚集水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我特別佩服盧俊義忠誠的僕人燕青。當薛霸要害死盧俊義的時候,燕青把他救出來,揹著他走了十幾里路,把他安頓在路邊的小店休息,自己去打些鳥雀給主人吃。等燕青回來,發現盧俊義被聞風趕來的一兩百個差吏抓了起來,押進了大名府,他又不遠千里、不辭辛勞趕赴梁山,請宋江他們發兵救出盧俊義。
燕青的忠誠真是令我肅然起敬。我要學習他這種可貴的品質,忠於祖國,忠於親人,忠於朋友……
《水滸傳》中這樣動人的故事還有許多。當然,書裡也有很多早已過時了的東西,我們不能一味的模仿,要懂得什麼值得學習,什麼應該放棄,這才是讀書之道。
讀《水滸傳》有感 篇11
讀後感 ,597字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聽到這樣的歌聲,一定會想到的就是梁山好漢吧,就在這幾天,我讀完了《水滸傳》這本書。
這本書深深的反應了當時北宋時宋徽宗無力把持政權,而讓眾多奸臣得逞的事情,使一些正直的官員遭受到很大的排擠,宋江就是其中一個。
宋江重情重義、一心只求精忠報國,被逼梁山後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晁蓋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他手握重兵,並沒有做一些打家劫舍的買賣。官軍多次征剿梁山,在梁山眾兄弟的團結下,梁山好漢一次又一次的擊退官軍,而且每攻下一座城池,並沒有享受榮華富貴,而是將財產的一半分給了百姓,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不只宋江一個,比如說呼延灼吧,自己在外南征北戰,而知府卻怕呼延灼強了自己的風頭,居然寫信來害他,而呼延灼自己卻一無所知,知道梁山將他擒住,並將親筆信給呼延灼檢視,身懷正義的呼延灼不相信,知道將城池攻下,抓住知府親手審問,才知道知府的真正面目。
一心想詔安的宋江,日日夜夜想著精忠報國,被詔安到朝廷中後,奸臣們更是結黨一個一個收拾當官的梁山好漢,玉麒麟盧俊義、呼保義宋江都親手死在高俅等人手中,吳用和花榮也因思念而自縊。
《水滸傳》這本書真實的揭露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和當朝皇帝的昏庸無能,最終導致一個王朝衰落的真實故事,宋江的大仁大義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告訴我們得人心者的天下,只有真正對別人忠誠、善良,別人才會記住君子的大名,而忠誠對待。
讀《水滸傳》有感 篇12
讀後感 ,823字《水滸傳》裡,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在魯達離開茶坊去酒樓時,聽到隔壁哭哭啼啼的聲音,便命小二前去一看,發現是一對父女倆。後來細細一問,這才發現是鄭財主在幹壞事。他要納女子為小妾,可是他家大娘子不容這位女子,要錢三千貫才放她走。魯達看不慣他人作惡,即使聽到的是一位“鎮關西”心中依然無所懼怕,安慰父女倆:“天大的事,俺頂著,誰敢攔你們?”第二天一早,魯達便打暈了攔著他的店小二。藉著經略府相公的名義去捉弄鄭屠,鄭屠欺軟怕硬,見到官職比他大的,不敢說“不”。可是,最後被魯達捉弄地忍無可忍,終於和魯達大打出手。鄭屠欺壓百姓已不是一日兩日的事,現在終於有人替他們出氣了,百姓們見了都叫“好”。魯達本是想著打幾卷教訓他,沒想到最後把鄭屠打死了。魯達怕惹事,倉皇而逃。可還是逃不過官府的追趕,最終被關到監獄去了。百姓看他也是替天行道,合夥去給他送飯。
這篇文章裡,處處都能體現魯達的正直、義氣。魯達說:“俺還以為是什麼大官,原來是個賣豬肉的屠夫。他也敢在渭州城稱王稱霸?你們先喝著,待俺收拾了這廝就回來。”這句話中,不僅體現了魯達的性子粗魯的大漢形象,更能體現出他替那對父女倆感到氣憤。
文章通過描寫不同人物在同一事件中的不同表現,展現出人物的性格差異,形象更加鮮明。後來魯達去捉弄鄭屠,從買肉的條件越來越苛刻,不難看出魯達買肉是假,尋鎮關西的晦氣是真。後來從“魯達發現鄭屠竟然死了,心裡想到:“俺只想痛打這小子一頓,出口惡氣,沒想到這小子不經打,三拳就送了他的命。看來我要吃官司了。坐了牢,誰給俺送飯呢?趕緊趁早逃走吧!”這一番心理活動的描寫十分精彩。因為這一段描寫,讀者才對魯達的性格認識的更加全面:他不但好打抱不平,更是粗中有細。
這樣的故事聽起來有點令人匪夷所思,卻又是在那個封建黑暗的社會可能存在的。《水滸傳》正是通過各種人物,揭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一些社會的黑暗。
掩卷長思,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讀《水滸傳》有感 篇13
讀後感 ,903字“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哦嘿哦嘿參北斗啊,生死之交一碗酒啊!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每當我聽到這首歌,就會不由得想起《水滸傳》這部小說。
這部長篇小說主要講述的是梁山泊上的108位好漢,因為我國北宋奸臣之一高俅的陷害和嫉妒而被迫當土匪,而以宋江為首的108位武藝高強的大將、20多位軍師及150萬大軍卻不謀反皇帝,結果全被毒死的故事。
讀完這部長篇小說,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宋江一行人為什麼不反皇帝呢?
等我思考完,答案已經出來了:因為一個字—忠。
很多人認為宋江沒實力,又沒膽量。而我卻不這麼認為,誰說宋江沒實力,宋江有150萬大軍,有108位武藝高強的大將和20多位足智多謀的軍師,與皇帝相比,皇帝差遠了呢!就皇帝那三四十萬想混日子的軍隊怎麼打得過宋江軍隊呢?
正因為宋江對皇帝的忠心耿耿,所以才不反皇帝,如果強攻,我敢保證三個月,最多也不超過半年可以拿下北宋。
然而在國家遭遇強敵之時,他們卻第一個站出來,以鋼鐵血肉之軀保護北宋,甚至以三千兵馬乾掉十五萬敵軍,平定叛亂,抵抗外敵……立下赫赫戰功。但是高俅卻陷害他們,誣告他們會造反,皇帝既害怕又有點懷疑高俅說的話。於是半信半疑的給他們送去了毒酒,讓他們喝,不明事理的宋江帶頭喝下了毒酒。雖然他們死了,但是連皇帝都感嘆了。這全是因為一個字—忠!
中國有很多人都因為“忠”而死。
如文天祥,面對榮華富貴絲毫不動心,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絕唱;如趙一曼,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勝利,幾乎所有酷刑都用盡了,也沒有使他屈服;如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她卻說;“我不會說出任何一個字,要殺要剮隨你們。”犧牲時年僅19歲。他們的死重於泰山。
也有很多人背叛國家。
如袁世凱在日本政府支援帝制的利誘下,同意接受《二十一條》;又如汪精衛,不顧大局,不斷議和,他不知道這樣會失去民眾支援,在長沙會戰前夕,逃離重慶,幫助日本人剝削人民,使國民政府軍士氣受損。他們的死輕於鴻毛。
古代,無數人為盡忠而死。作為新時代的主人,國家的命運被我們把握,我們更應該對祖國忠心,對人民忠心,做到為子死孝,為臣死忠!
讀《水滸傳》有感 篇14
讀後感 ,472字這個學期,我看了許多書,這些書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水滸傳》了。
《水滸傳》,與《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並列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主要講了北宋末年,一支有一百零八位將士的農民起義軍,佔據梁山,到處行俠仗義。最後被宋朝政府安撫,成為“梁山英雄”的故事。
在這些英雄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宋江了。他可是一百零八位將士中的頭目,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十分講義氣。當初“黑旋風”李逵第一次與他見面時,他就就給了李逵十兩銀子。除此之外,他還在東西村裡義救晁蓋,在柴進莊義留武松。這也是為什麼他能結交一大堆英雄好漢,並得到了他們的敬重的原因之一。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宋江就很孝順。當他第一次上梁山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親屬們接過來,以免他們發生危險,當他收到父親死亡的家書時,他不顧及眾兄弟投奔梁山的大事和危險,不遠萬里回家奔喪。
用“孝義黑三郎”來稱呼宋江,那是一點都不為過。
除了宋江,《水滸傳》裡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如“九紋龍”史進,“紫髯伯”皇甫端等等,也都讓人心聲敬佩。
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俠肝義膽,為民除惡,是我們值得學習、崇敬的榜樣。
讀水滸傳有感 篇15
讀後感 ,2109字一談起《水滸傳》這本書,我最初的記憶存在於兒時,那是個最為純真的年華,沒有成長的煩惱,沒有考試的苦悶;沒有學習的憂傷,沒有情感的左右;沒有傷痛的形象,沒有手機的常伴。一張書桌,一個只有‘好奇’二字充斥著屬於年幼的腦袋,一本名著的擺放是那樣地引人注目,現回首仍然是這樣的記憶猶新。
它的出場身份就那麼特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當時我能對它情有獨鍾的原因。兄弟姐妹的豪情壯志是存在歲月深處的標籤,僅僅如此,在身旁人討論起關於‘水滸傳’的話題時,我也可以誇誇其談,去證明我讀過。但對書的理解卻只停留在懵懂的境界,不再去理會。
去年暑假,正值高考結束的放縱時期,一切有關於學業的重擔也能短暫地放下,‘無事一身輕’的心態讓人閒得發黴。一時間缺少了聚會的灑脫,只好自己在家中懶散著。做任何曾經一昧想做的事情,都體現得食之無味。環顧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乍眼一看在這裡竟然能有一個角落被遺忘得如此乾淨,絲毫沒有印象,絲毫沒有認知,擺放的電視機已然擁有層層的灰塵,慢慢地啟動著,心中卻有無限得感慨。從前的驚喜,從前的娛樂,從前的期待一無所剩,打算以絕望為此次行動迎面帶來的節目正是《新水滸傳》,張涵予演繹出來的宋江活靈活現,極具特色的代入感迫使我萌發出重新去審視這一本鉅製。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江湖豪客傳》。美國在1933年翻譯的《水滸傳》,是最好的《水滸傳》譯本,但它的譯名卻是《四海之內皆兄弟》。義大利把《水滸傳》的譯名弄成《佛牙記》。德國還翻譯了《水滸傳》中楊雄和潘巧雲的故事,譯名是《聖潔的寺院》,而《水滸傳》中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故事,德國人則譯成了《賣炊餅武大的不忠實婦人的故事》德國人還翻譯了《水滸傳》中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的故事,譯名有兩個:《黃泥岡的襲擊》、《強盜們設定的圈套》,由此可見世人對面名著的重視。任宋金元時期宋江起義的真實歷史故事加工改編,200多年後,施耐庵根據話本、民間故事、戲曲譜寫出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更加感同身受。
歲月已把我們從年幼更改為成年,思維的片面也逐漸定義成了全面,美好的故事在眼中也能勾勒出其中深藏的寓意。最先為講到的豪傑—‘九紋龍’史進,史家村史太公之子,一個原本可以衣食無憂平淡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但他一身不甘於平凡的性格,熱衷習武的心與熱血的豪邁攜手為我們呈現,跟從得罪了太尉高俅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學習超脫凡人的武藝征服了少華山的土匪,卻因彼此都擁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樣的豪情,不計前嫌與朱武、楊春、陳達三人結成異姓兄弟,當地官府的一再逼迫與鎮壓下,也難免會去走向落草的道路。比較簡單的故事,交代出來的內容卻比較繁多,一群情比金堅的綠林好漢,一個昏庸無能的腐敗社會!
聯想起宋朝時的歷史背景—開國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智慧,開始了科舉考試的熱潮,文人順應了時代的腳步,棄武從文也不在少數,多少武職竟有文官擔任,宋朝末年更是繁衍著這樣的氣息。本書最讓人忍耐不了的角色便是太尉高俅,一個能給予封建社會第一人建議的高官,竟然是個不學無術的混混!因為踢得一手好的蹴鞠就此上位!多麼愚昧,多麼讓人難以理解!
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作為《水滸傳》中最華麗的一章,轉折點性質的一章,上次讀到這裡就草草了事,兒時迫切地不忍接受任何一個要離我而去的事實打消自己魔性的好奇心,現在來重審,也依稀夾雜這樣的情感融入其中,但更多地體會到的是為什麼一個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仍甘願為了已經看破的世道去賣命!沉思好久好久,得出唯一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他們在用生命詮釋著‘義字當先’的道理!
李逵,這個人物刻畫得有些直白,可就是他,敢公然反駁宋江,“詔安,詔安,詔個甚鳥安!”一個粗人都能理解的道理,其他人怎會不明白?宋江心繫每位兄弟的前途,是好大哥的模範榜樣,可卻不失為一個好的首領。‘忠’字卻讓他映襯得淋漓盡致—不管國家怎樣虧待你,你也不能去違反它一絲一毫的利益!這固然是作者施耐庵想告訴我們讀者的話。“托塔天王”這個虛構人物死去埋下的伏筆,在這裡被徹底地抹平,也許還是為了能與正史更加貼切。
方臘起義,是梁山眾英雄落幕仗,也是最慘烈的戰役。聚義時的一百單八將變為零星的二十八個人。此役為何而悲壯?大將八名仍能讓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拋開一切客觀因素不談,我們從最實質的東西提起,我認為梁山好漢們曾經熾熱的心已經涼透,面對宋江詔安的提議,都曾一昧對朝廷重拾希望,可多次立功卻毫無獎賞,反而是貪官汙吏們漁翁得利到極致,大部分人也深知即便凱旋而歸也無濟於事的道理,無心戀戰,所被方臘軍高昂的士氣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這是一部悲劇,值得反思的悲劇。
出入社會的思維又一次深讀了《水滸傳》,從中讀到的一些內容不是從前所能領悟的,相信多年之後再一次閱讀時,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慨,畢竟它是名著!就像關於《三國演義》,網友給出的結論:二十歲讀懂曹操,三十歲讀懂孫權,五十歲讀懂劉備!年少不知愁滋味,年長妄夢迴兒時!
讀《水滸傳》有感 篇16
讀後感 ,1000字“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每當聽到這義薄雲天、豪情萬丈的旋律,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漢匡扶正義,替天行道的畫面就會在我腦海裡浮現。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的人物幾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我覺得《水滸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為書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他們身上除了具有高義薄雲、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個人身上還具有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甚至兩個人物之間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這種對比式的人物描寫是《水滸傳》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點,比如書中先後出場的魯智深和林沖。
“花和尚”魯智深為人坦蕩,武藝高強。他愛打抱不平卻又性格魯莽,仗著一身好武藝,總是由著性子做事。華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單槍匹馬闖入城內,結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飯。
但魯莽也有“好處”,若不是他一時興起,三拳打死鎮關西,恐怕連“魯智深”也沒了,只剩一個“魯達”。要不是他在野豬林裡飛杖隔過水火棍,林沖怕已被害死。當然,魯智深的魯莽急躁或許是一個綠林好漢必備的特點。確實,《水滸傳》中的許多人物都和他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卻恰恰相反,他們行事謹慎,能忍則忍,只到無路可走時才最終被“逼”上梁山。其中的代表當屬“豹子頭”林沖。他緊隨魯智深出場,是魯智深的好兄弟,卻與魯智深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
林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來生活安定,家庭美滿。只因高衙內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設計陷害,妻子岳父全都自殺,他也最終被逼上梁山。從白虎節堂,東京牢內,滄州路上,直至柴進莊上,無不體現一個“忍”字。直到風雪山神廟,他終於不再隱忍,這才上了梁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逆來順受、生性軟弱的人。
魯智深和林沖似乎是兩個極端,剩下的都是“中間派”,不過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書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現出來的形象是順從的。但寬容不代表軟弱,經歷了孟州城事件後,他對朝廷失望,從飛雲浦到蜈蚣嶺,一夜之間連殺十九人。可以看出他既不像魯智深那樣魯莽急躁,也不像林沖那樣一味隱忍,做事比較有分寸。
還有許多對比的地方。比如李逵和燕青,一個黑大壯,一個“小白臉”。再如王英夫婦,一個下流好色,一個漂亮高傲……無數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織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讀水滸傳有感 篇17
讀後感 ,807字經過整整一個學期的堅持,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終於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領的一百單八將梁山聚義,發誓要替天行道,做了許多好事:魯提轄魯達赤手空拳打死了鎮關西,救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武松景陽岡打虎,為民除害;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發散不義之財……後來,宋江和梁山軍馬受到了朝廷的招安,被派去戰方臘,一百單八將在戰爭中拼命殺敵,十已折八,好漢所剩無幾。最後,宋徽宗因聽信了奸臣的讒言,賜宋江毒酒,剩下的兄弟也因朝廷腐敗,不得不自縊而死。
在梁山泊上,眾人聚義之處名為“忠義堂”。“忠”和“義”許多人都能理解它的含義,但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寥寥無幾。在生活中,對上級、長輩、朋友忠心耿耿,從不背叛,從不違背自己內心的人就做到了“忠”。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他就能夠做到“忠”。一個人如果連“小忠”都做不到,他又怎能精忠報國,為國爭光,做到“大忠”呢?“義”也可以代表很多,如:正義,仁義,情義,道義,仗義,忠義……《水滸傳》中的人物就能把“義”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石秀隻身劫大名府法場,去救盧俊義;魯智深火燒瓦罐寺,為被奪寺廟的老和尚出面;魯達大鬧桃花村,為了給桃花村的劉太公出頭……他們這種“義”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位位好漢結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是為了一個“義”字。他們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就為了一個“義”字。
以前,我對“義”的理解比較狹隘。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還沒有做完作業,他的組長就快要來了。我拿出作業,對他說:“你抄我的吧!”當時我覺得自己很講義氣,可現在,我讀完了《水滸傳》之後,再轉念一想:那是真正的“義”嗎?那隻不過是作弊罷了。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地理解了|義”。
梁山好漢都是忠義之士,雖然結局很遺憾,但他們在我心中都是不朽的英雄。
初讀水滸傳有感 篇18
讀後感 ,797字在語文課上,我們已經學習了“水滸傳”中“景陽岡打虎”、“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西遊記”中“猴王出世”、“紅樓夢”中“初見林黛玉”的故事。由此激發了我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興趣,暑假我選擇閱讀施耐庵的“水滸傳”,書中的許多故事十分精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和花和尚仗義顯身手:寫的是魯達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逃亡後做了花和尚魯智深的英雄故事。他可是一個倒拔垂楊柳的大英雄啊!後來他救了豹子頭林沖,又與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在二龍山落草,最後一起上了梁山。
高俅設陷抓林沖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寫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高俅陷害,誤入白虎堂被抓,家破人亡,在漫天大雪中殺死高俅的惡奴後,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的悲壯故事。
吳用智取生辰綱和吳用智賺玉麒麟:寫的是軍師吳用與晁蓋、劉唐等七人,設計智取髒官樑中書送給其岳父蔡京的禮物“生辰綱”;與宋江等人智賺河北著名的好漢玉麒麟盧俊(next88)義上梁山的驚險故事。
宋江大破連環馬和宋江三打祝家莊:寫的是梁山泊諸好漢,在宋江帶領下大破高俅的連環馬;通過調查研究、採用裡應外合的方法,經過三次激烈的奮戰,最後打破惡霸地主祝家莊的戰鬥故事。
……
我閱讀的這本書,是專為小學生編寫的簡易注音版“水滸傳”,書的重點在於介紹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從語文課學習“景陽岡打虎”的課本“資料袋”中,我們已經知道“水滸傳”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形象地描繪了這場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從“水滸傳”書評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水滸傳”開創了白話章回小說的先河,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長篇小說。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本書所寫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學習更多的中國古典文學知識,獲得更深一步的智慧啟迪和思想激勵,我有這樣的建議: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知識的增長,今後我們應該有指導、有計劃地努力認真閱讀“水滸傳”的原著。
讀水滸傳有感 篇19
讀後感 ,1377字萬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樂無窮。
豈知禮樂笙鏞治,變作兵戈劍戟叢。
水滸寨中屯節俠,梁山泊內聚英雄。
細推治亂興亡數,盡數陰陽造化功。
這八句詩,是水滸傳開頭的一段引子。講的是大宋仁宗天子在位期間,從天聖元年至嘉?二年,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民樂業。一連有二十七年時間,號為三登之世,百姓很有些快樂。可樂極悲生,嘉?三年上春間,天下瘟疫橫行,自江南直至兩京,無一處人民不染此症。文武百官商議,要奏聞天子祈禱,禳謝瘟疫。又因此事,教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間,轟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正所謂那:仗義疏財歸水泊,報仇雪恨下樑山。
此書中這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共一百單八將共聚梁山水泊,共同反抗朝廷,卻被後世人們稱為“忠臣義士”,為何?我以為是因為這個時期國家貧弊,政治腐敗,外寇不斷,內亂四起,忠臣義士走投無路,平民百姓難以生存。那一百單八將都是國家最為忠誠的臣子,可是因為高俅、童貫、蔡京、楊戩四大奸臣為非作歹、陷害忠良,這一百單八將只得上梁山劫富濟貧,反抗官軍,正所謂“逼上梁山”是也。他們奉行著“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樣的忠義原則,懲治貪官汙吏,攻殺惡霸豪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為受苦受難的老百姓主持一個公道,讓老百姓不再懷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至理名言,但他們全然沒有篡位奪權的意思。在梁山大聚義後,宋江一得知皇帝招安,便滿心歡喜,率領部下為國征戰,最終傷亡殆盡,身死非命,“十死其八”仍無怨無悔。
《水滸傳》一書可根據情節分為兩個部分:受招安前在江湖上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是一部分。受招安後四處征戰、為國捐軀,後又同聚蓼兒窪又是一部分。那份情同手足的兄弟義氣,那種“忠君報國”的思想感情,一直貫穿著全書。而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一份勇猛,一份才能,一份智慧。那水滸寨中,缺一個人都是不可以的。那一百單八位頭領,那一百單八位將軍,那一百單八位兄弟,雖沒完成“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志願,卻似神明一般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或曰,我如此熱烈地稱讚這梁山好漢是不正確的,其實非也。殺人放火在當今社會中確實不甚妥當,但他們不向惡勢力低頭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若是不反抗而任由那些奸臣們為非作歹的話,被殺戮的就是更多的無辜人民,剩下的就是那些社會敗類在國中作亂,迷惑一國天子了。而梁山好漢們,只是劫富濟貧,殺一些為非作歹的奸臣賊子而已,並不能認為他們十惡不赦,是一些應該被社會打擊的壞人。也許,他們僅僅是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苦命人。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壞人在為非作歹,我們不能任由他們做壞事下去,更不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助紂為虐。我們應該學習水滸英雄們,堅決打擊黑惡勢力,不能夠放縱那些壞人們,從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詞曰: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后帝,分真偽佔據中州,七雄擾擾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變桑田古路。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讀《水滸傳》有感 篇20
讀後感 ,942字《水滸傳》整本書主要寫了梁山好漢因為反抗當時朝代黑惡勢力的迫害,齊聚水泊梁山,一起反抗當朝官兵圍剿,最終失敗的故事。因為他們都是出身草民,都是被當朝權勢迫害被迫走向梁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造反,也沒有治理國家的本領和格局,所以最終還是想俯首稱臣,走向失敗的結局也是註定必然。可是他們依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因為他們每個人的英勇故事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都是身懷絕技。但我最敬佩的還是打虎英雄——武松。武松在家排行老二,江湖上也稱“武二郎”。當時武松提著哨棒趕路回家,來到陽谷縣,路過景陽岡,當時天色已晚,山腳下有一酒家,酒家上面的旗幟上寫著“三碗不過岡”。武松進了酒家喝了十八碗酒,心裡一直想著趕緊趁著天黑前翻過景陽岡回家看望許久不見的大哥,抬腳就往景陽岡走,店主見狀急忙勸阻武松,但武松不僅不聽,還以為店主在戲弄他。店主無奈,只能任憑武松走上景陽岡,心想一條好漢就這樣要喪身虎口。
武松走上景陽岡,天也慢慢黑下來,酒勁也上來了,武松搖搖晃晃在一塊青石邊剛躺下來,身邊突然狂風大作,跳出一隻斑紋猛虎,撲向武松,一場“人虎大戰”就這樣上演了。武松被老虎撲過來一驚,酒已經醒了一大半,面對上山前一直不相信的景陽岡老虎,只能使出全身解數為了生存而戰。老虎一撲、一掀、一掃,武松靈活躲閃並拳打腳踢地反擊,最終將猛虎制服打死。第二天,武松打虎的訊息就在陽谷縣傳開了,全縣都知道了打虎英雄“武松”,並因此武松還得到陽谷縣縣令賞識,謀得縣衙步兵都頭一職……
武松打虎的這種勇氣、霸氣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就如我們學習中遇到困難一樣,我們應該像“武松打虎”一樣,不要想著退縮,一定要想辦法戰勝困難,主動積極地尋找辦法,我們需要“武松打虎”的勇氣和霸氣,戰勝學習上的“攔路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給我很大的鼓舞,我一定要具備這種勇氣,面對學習上的任何“攔路虎”,要敢於拼搏,敢於挑戰,積極想辦法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