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老師相關作文20篇

記憶中的老師 篇1

國一作文 ,831字

在我記憶深處,有著這樣一個人,他永遠都那麼慈祥,她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就像夏天盛開的火紅的紫金花。她是誰?她就是我的引路人—X老師。

X老師的身材勻稱,彎彎的眉毛下有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鼻樑高高的,櫻桃般的小嘴講起課來娓娓動聽。一頭瀑布般的長髮披在肩上,好看極了。

以前,我最討厭寫作文了,考試時,一遇到作文題要寫,我頭都大了。左想想,右想想,頭皮都被我抓破了也想不出一個字來。直到考試快結束時,我才急忙臨時抱佛腳,隨隨便便寫上去交給老師。試卷發下來時,作文總被扣七八分的,本來90多分的成績,被作文一拉低,立刻就變成80多分了。家長和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有一天,我收拾書包準備回家,X老師叫住我,對我說“以後你每天放學都來我辦公室,我給你補作文,好嗎?”我點點頭。此後,每天我一放學,我都回去X老師辦公室,而X老師,也每天不厭其煩地用許多生動的事例,讓我去領悟,一點一點地教會我如何寫好作文。現在,正是夏天,我們學校的紫金花開了,我靜靜地望著紫金花,那正開著燦爛的紫金花,好像老師的笑臉。

那一次,學校組織春遊,X老師就坐在我身旁,我望著車窗外的景色,好美啊!正是春天,那些農作物都長得綠油油的。X老師忽然問我“美嗎?”“美,”我興致勃勃地說“天空很藍,農作物都長得綠油油的。”X老師笑了笑“對,不過你可說的詳細一些,可以加上小鳥的描寫,在描寫農作物時用上比喻更好。”我略一尋思“我們來到了郊外,郊外的天空很藍,像被剛洗過似的。農作物長得綠油油的,風輕輕一吹,菜地裡像翻起了一陣綠浪。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X老師聽了,微笑著點點頭“很好,作文就是這樣,一要善於觀察,二要懂得用恰當的詞句使作文完善。”我恍然大悟。原來寫作文是那麼容易!X老師又說“生活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只要你從小就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作文就不再難了!”

X老師的用心良苦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謝謝您,我的老師!

記憶中的老師 篇2

寫人作文 ,649字

嶽老師走了,永遠地走了。

嶽老師是我一年級時的語文老師,她留著一頭齊肩短髮,戴著眼鏡,臉上無時無刻不掛著溫和的笑容,讓人第一眼就覺得這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

可是嶽老師只教了我們大半學期就生病了。剛開始她還能帶病堅持給我們上課,可有一天,嶽老師突然就沒來了。年幼的我以為嶽老師只是感冒了而已,休息休息就會好起來。可一連好久,都不見嶽老師的身影,我不禁有些擔心了。“嶽老師到底怎麼了,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還不回來,他的病很嚴重麼……”這一連串的問題久久的在我腦海裡遊蕩。

嶽老師回來了,是被人攙扶著來的。她,瘦了。臉色憔悴不堪。但她還是堅持給我們上了一節課。

自那以後,我很久不再見到嶽老師。聽大人們說岳老師病得很嚴重,臥床不起。這可把我急壞了,那麼溫和、那麼耐心,那麼負責地嶽老師,單是想想再也見不到了,我就害怕極了。

嶽老師又回來了,她愈發虛弱了。

那天正值“六一”兒童節,嶽老師依然和上次一樣,是被別人攙扶著來的。和嶽老師一起來的還有兩個大箱子,那是她給同學們準備的禮物,整整75盒橡皮泥。那天,嶽老師哭了……

最後一次見嶽老師,是在殯儀館。那天,全班同學都來了,大家都哭紅了眼,站在嶽老師的遺像前久久不願離去。我知道,這次我是真的要和嶽老師說再見了。

雖然嶽老師已離開了多年,但在我心裡,卻有一顆種子悄悄發了芽: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老師,像嶽老師那樣的老師。

嶽老師,您好!

嶽老師,再見。

記憶中的老師 篇3

國二作文 ,1134字

一提起“趙哥”,以往的記憶又鮮活了。從二年級起一直到小學畢業,上課嚴格的是他,日常幼稚的是他,日記中頻頻提及的是他,讓我們懷念的也是他——趙哥,我們年輕的班主任。

原來的老師退休了,趙哥走馬上任。上課前,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揣測新來的老師是個怎樣的人。有人說:“肯定是個老學究,穿著中山裝的那種。”但上課時,進來的卻是個穿著時尚體恤、過膝短褲,腳踩運動鞋的“大男孩”。我們都驚呆了,這也太年輕了吧?

我暗想,就這個“大男孩”,降得住我們這班“妖魔鬼怪”嗎?但接下來他的表現卻讓我轉變了看法。

他在上課時嚴格謹慎,旁徵博引。有一次,他給我們講李白的詩。講完李白,又提到蘇軾。組織我們分組背李、蘇的詩詞,輸的人講一則有關他們的故事。一位同學講了一則蘇小妹的故事,繪聲繪色,把大家都吸引住了。他還提出歷史上確有其人的觀點。老師稱讚了他,卻極嚴肅地指出,歷史上並沒有蘇小妹這個人,並且引用了一些文獻佐證。

老師說:“如果今天我不告訴你們,那大家就會一錯再錯。考試丟分是小事,不知道真相才是大事。學術是嚴謹的,不容有絲毫錯誤。”他說話時的莊重和嚴肅深深感染了我,令我印象深刻。

學術上嚴謹的他,生活中卻有小孩子氣的一面。一次下課,他和一個同學為了偶像的事展開了爭論。趙哥是周杰倫的粉絲,據說杰倫所有的歌他都會唱,專輯收藏了不少。那個同學卻是胡彥斌的粉絲,看到偶像照片眼睛會發光的那種。兩位各自就偶像的實力展開了辯論,最後發現說服不了對方,便決定用猜拳的方式解決問題,三局兩勝。

明明是同學贏了,趙哥卻耍起了賴,怎麼也不認賬,真是十足的孩子氣。最後還是我們調停,“兩位都是實力派,不過出道時間有早有晚,所以沒有可比性”,以此結束紛爭。

他的名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同學們的日記本里,成了大家喜歡討論的話題人物。越來越多的同學模仿他說話的方式,模仿他握粉筆的姿勢,甚至還有人專門記了一本“趙師語錄”,裡面全是趙哥金句。是的,他用他獨有的方式佔據了大家的心,住進了我們心裡。

畢業分別那天,我沒有像往常那樣喊一聲“趙老師”,而是直呼其名,說:“延龍,再見!”本以為他會不自然,可是他卻很爽快地對我說:“老董,我比你大十歲,得叫趙哥。”是啊,得叫趙哥了。“這次真得說再見了,拜拜!”我對他說。“再見,回來時,讓我看見一個更好的老董。”他站在那,目光炯炯。

記憶中的老師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42字

時光飛逝,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已經小學六年級了。從大城市西安到小鄉村新建,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老師都給了我很大幫助。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指引著我學習的道路,而最閃亮的那一顆,就是我在西安求學的數學老師耿老師了。

耿老師個頭不高,微微發胖,穿著一件灰夾克,兩隻眼睛格外大,格外圓,看起來非常親切和藹。第一節課,我們就被他激情洋溢的課堂語言和神采飛揚的眼睛給吸引了。每當我們或舉手回答問題時,他會睜大那雙眼睛側著頭作自言自語狀:“挑誰好呢?”於是,同學們手舉的更高了,有些甚至急的站起來,而他那個樣子簡直和憨豆先生有一拼,同學們都覺得他好怪,搞怪中又讓我們把知識快樂的消化吸收了。

有一次,耿老師把我們幾個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的同學叫到辦公室,神祕兮兮的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紙,說:“來,孩子們,給我出點題,越難越好!”我們表面上很驚訝,實際上心裡樂開了花:給老師出題,好啊!我們也要讓老師嚐嚐什麼叫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為了“圓滿”完成任務,我們翻閱了多本資料書,蒐集了成百上千道習題,我把沉睡於書架一角奧數書也翻出了來,細細研究了一番,最後我們聚在一起將最有代表性的,各種型別題抽出了一些,整理出幾份試卷。

當我們意氣風發的把出好的題交給他時,他卻拿著這些題走到了教室,笑眯眯的當眾向同學們表揚到:“孩子們,你們得感謝這幾位出題的‘考官’,看給你們出的題那可真是有水平!牛!”他一邊極誇張地說,一邊還伸出了大拇指。“糟了,上當了!”我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居然是個大陷阱!此時此刻,我們一怨自己出題太難了,二怨老師出招太狠了,簡直防不勝防啊!無奈,同學們拼命地翻書,詢問,做題……不知不覺我們就上了考場。不久,一首打油詩在我們班傳開了:自己出題自己繞,繞到最後跑不掉。學生忙得團團轉,老師優哉遊哉了!

不得不說,耿老師這招真的很有魔力。老師雖不讓我們出題了,可它竟像磁石一樣把我們吸引住了,讓我們欲罷不能。教室裡經常是仨一群,倆一夥,什麼數學呀,語文呀,各類題都有,解題思路也是五花八門的。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全班同學的思路開闊了,期末成績提高了一大截兒。太棒了!於是,又有了一首新的打油詩:自己出題自己考,培養思路和技巧。老師同學齊努力,學習興趣濃又高!

離開那個學校,回到家鄉就學已經兩年了,我真的真的好想念耿老師,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見到他。雖然他現在教不了我知識了,但是他教給我的學習方法讓我受益至今。有時候,我會仰望著星空,我覺得耿老師就是那顆北極星,雖然現在隔得很遠,但是我相信,他一定會繼續指引著我繼續前行。

記憶中的老街 篇5

國二作文 ,777字

如果說江南的青石板街像端莊秀麗的姑娘,上海的里弄像一個氣喘吁吁的旅者,那麼記憶中的老街就是一位多情的詩人,在把樹影拖曳得老長老長的路燈光下看慣世事,榮辱不驚。

清晨,站在老街路口,聽裡面傳來各種熟悉的叫賣聲。老街幽長而狹窄,兩邊是矮矮的斑駁的石牆,牆外不知是誰家的櫻桃樹長得正茂盛,舒展著身姿,慵懶地望著街上人來人往。

賣菜的老婦們靠牆而坐,腳邊堆滿了青蔥的蔬菜;補鞋的老翁坐在拐角處,戴著一副大而厚重的眼鏡,目光在來往的行人中穿梭。三三兩兩地走來一些提著菜籃子的婦女,趿著拖鞋,嗑著瓜子,和同伴拉著家常,不緊不慢地走在瀰漫著柴米油鹽氣息的老街。蔥香在空氣中升騰,幾個小孩子一陣瘋跑,衝到一個賣油餅的攤位前,使勁地吸吸鼻子,然後掏出幾張被汗水浸軟的皺巴巴的角票:“多放點兒蔥花!”

賣菜人的叫賣聲還在老街裡迴盪,那聲音似乎從遠處飄來,悠揚空靈,伴著蔬菜的陣陣清香,不緊不慢,不急不躁。

啊,這是老街的味道!

賣菜人最後一聲悠遠的叫賣聲傳來,鵝黃色的夕陽塗滿了整個老街,就像奶油麵包一樣香甜。擺攤人收拾著東西,夕陽將他們的背影拉得老長老長,最後只留下一個拐角處的剪影。

黑夜總來得特別快,夜色濃得像一塊化不開的巧克力,只有清瘦的路燈站在街口,如一個痴情的少女等待她的心上人。燈光似水月如鉤,老街在夜色中等待,等待失意人的腳步,等待千年如一日的南來北往,等待落定的塵埃又一次飛揚。長街盡頭有燈火,老街始終會靜躺在繁華的邊緣,拉長普通人的生活,接納一個個失意的遊子。

黎明將至,未見太陽,乳黃色的陽光暈染了天空的邊際。老街上,一聲響亮的雞鳴打破了寧靜,老街又開始了它新的一天。

也許在以後的某個夜晚,我會再次走進記憶中的老街,聽它呢喃,聽它低唱,聽它訴說絡繹不絕的南來北往。

月色如水夜如霜,老街就這麼靜靜地存在著,它從不離開,在你需要時靜靜地陪在你的身邊……

記憶中的老家 篇6

記憶中的老家作文80 ,877字

我的老家就在歷史悠久的安徽亳州,這裡是三國名人曹操、華佗的故鄉。據說亳州之名,比起“毫毛”的“毫”字還要少一橫,可見亳州之小!而爺爺奶奶住的老家,還在亳州下屬的一個更小的、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上。

記憶中的老家小鎮,雖然不太富裕,但老家的人都很淳樸,待人也很熱情。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周圍的鄰居都來噓寒問暖,誇我長得好看又有禮貌。還熱情地帶我們到鎮上新修的公園去玩。儘管這個公園是開放式的,不收費,比起南京的公園要小得多,但也別有一番鄉土風情。公園東面有一座小山,那山秀色青青,雖然沒有崢蠑挺拔的氣勢,但卻綿延起伏,山上野花繁茂,千姿百態,遠遠望去,猶如一片片彩雲,鋪滿山頭。在山上放眼遠眺,遠處的風景濃淡相融,似有似無,如霧如煙,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老家的人都愛到這裡遊玩,鎮上的人也十分自豪:畢竟,咱們小鎮上也有公園了!他們也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地方帶我們來參觀。

這一年,我們在老家過春節,可過足了放鞭炮的癮。那時,南京還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每到除夕、春節,到處都是靜悄悄的,幾乎沒有什麼過節的氣氛。而老家卻沒有任何限制。大年三十那天,我和爸爸一一起上街買鞭炮,只見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賣鞭炮的小販們熱情地吆喝著,各式各樣的鞭炮應有盡有,琳琅滿目。我們興高采烈地買了一大袋“戰利品”:有兩千響的大地紅、有春雷炮、有夜明珠,還有印著五顏六色圖案的禮花等等。晚上,奶奶陪我走到小院中放鞭炮。我點燃了一個刺花炮,刺花炮“刺刺”一地發出耀眼的火花。我把手舞動起來,刺花炮隨著我的手臂舞動,劃出一個個閃亮的光環。這時,鄰家的小夥伴們也趕來了,他們開始放最美麗的禮花炮。點上火,一串串絢麗的綵球從禮花炮的炮管中衝上天空,色彩斑斕,漂亮極了。就要到最後了,只聽到“噗”一地一聲,從炮管後面冒出一股黑煙。我和奶奶嚇了一跳,只見離的最近的那個小夥伴手、臉都被薰的發黑,大家正擔心他是不是受傷了,而他卻滿不在乎地說:“沒事,沒事!”還不忘向我們做鬼臉……

至今回憶起來,那些有趣的情景、老家美麗的景色還彷彿歷歷在目。我愛兒時的老家、記憶深處的老家!

記憶中的老家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5字

我記憶中的老家是一個十分溫馨的地方,因為那時,我們一大家子人是住在一塊兒的。

那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鄉下。那兒的空氣與風土人情比我們城市裡不知好了多少倍,那房子是我已逝去不知多少年的爺爺親手建造的。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十分敬重那棟房子。

那是一棟高二層的房子,第一層的中央,圍了一圈婀娜多姿的花兒,美不勝收。所以,每當我從外邊跑回家時,最先聞到的總是那醉人的花香。這花香不同於城裡的花香,它是一種清新的、夾雜著青草與泥土氣息的香。

二樓是我們住的地方,所以房間很多。而一樓就相對簡單。一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奶奶養的成千上萬盆花草,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家是賣花的呢!而跨過芬芳的花海,裡面那一間不起眼的小屋子便是奶奶的了,奶奶的屋子旁還有一個比兩個講臺還大的圓桌呢!顯示出一家團圓。椅子整齊地擺放著,碗筷總是早早的擺在桌子的邊緣。我們老家有個規矩:在這個家裡誰的輩分最大,誰就坐最上座。可我們家裡的這個位子一直是空的,而那個位子的碗筷卻依舊擺著。我們都知道那是奶奶為爺爺留著的。我隱隱感受到了奶奶對爺爺的思念,同時,也感到無奈。

這個看似破舊的房子周圍,是孩子們娛樂的天地,那一望無際的花叢與草地是多少城裡孩子的夢想啊!可城裡的規矩約束著他們,他們定不能像我們一樣痛快的全身帶泥地玩一場之後還能看到父母的笑容。而我嘛,就像這片草地的主宰者一般,在花叢中嬉戲,與哥哥追逐打鬧,摔倒了也不疼,反而覺得心裡暖暖的。

後來,房子要拆遷了,這棟房子給我留下的回憶多美好,我就有多不捨,我已記不得那時的我多大,我也不想記起,可我隱約記得在我的淚眼朦朧中沒有看到奶奶的身影。

這棟房子是我童年的回憶,雖然房子已經不在了,可它依然被記在我們一家人的心中。

記憶中的老房子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6字

雨,淅淅瀝瀝;月,亮如寶石;月光,朦朧如微黃的薄紗,輕輕柔柔地灑落在潔淨的瓷磚上。這時,一杯奶茶、一本相簿,一把椅子,讓我回到了溫暖而又舒適的老房子……

老房子不大,是一座二上二下的舊樓。上面是2間臥室,下面是廚房與客廳。在鄉下農村,這樣的房子十分普通,到處可見。但就是這普通的老房子,卻成了我兒時的天堂。

夏天的夜晚,我常與外公外婆在屋前空地上乘涼。此時,知了不再煩躁,而是輕聲細語地唱著小夜曲;時不時飛來幾隻螢火蟲,提著一隻只小燈籠,足以與星星媲美,趕來參加夏日盛會,為夏日增添了一種奇異又溫和的美麗;時不時蛙鳴響起,為盛會增添了美妙又動聽的頂級歌聲。伴著清雅的月光與動聽的歌聲,外婆便用柔柔的聲音為我唱起了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嘰裡咕嚕滾下來。”等外婆唱完了童謠,外公就接著為我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織女是天上負責織雲織布的神仙……王母娘娘拔下寶釵,用力一劃,一條銀河出現在兩人中間……”聽著聽著,我不由自主地抱緊了外公,心想:“還好,還好,我有外公,還有外婆,我多幸福呀!”

老房子,還帶給了我很多的回憶:春天,在金黃的油菜花地裡,我追逐著美麗的蝴蝶;秋天,桔子成熟了,像極了一個個發光的小太陽。我靈活如猴子,蹭蹭蹭,爬上了樹,摘下了桔子……

思緒回來,雨依舊淅淅瀝瀝,月依舊亮如寶石,我的心情,卻不再平靜如水……

記憶中的老屋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3字

開啟那本飽經風霜的相簿。目光掠過那一張張承載童年的光影記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老屋。

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泥路,慢慢來到田埂邊。田埂上,那一個絲瓜棚如今已空空如也;那一課陪伴了我童年的桑樹如今只剩下樹根;那一棵枇杷樹也因經不住害蟲地侵襲,再也不結果子了。但那幾樹桃花依舊不變。

沿著泥路,走過田埂,再走幾步就來到了老屋。屋前的花盆裡栽著小蔥、蒜苗,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花,也栽著我童年的記憶。走上佈滿青苔的石階,推開木門,牆上掛著的原先的一把完整的蒲扇,隨著時光的流逝已經破損不堪。那一臺清洗我童年因各種頑皮弄得骯髒不堪衣物的洗衣機依舊堅守在衛生間門旁。那一個搖籃也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裡面裝滿了早已穿不下的舊衣。抽屜裡面那條狗鏈子仍躺在那兒,如今它的邊緣已蔓延些許鏽跡。那一雙不再鮮豔的雨鞋,把我帶回了曾經。那一次,我從床上醒來,發現屋裡空無一人,外婆去買菜了,也許她估計我沒這麼早醒,爺爺去上班了。我找不到鞋子,就打著赤腳在地上走著,這時我看到了牆角的雨鞋,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麻利地套到腳上,一步一步地走到大門那等外婆回來……

如今眼前的這片廢墟,曾經是我嬰幼兒時的住處,曾經的許多美好都發生在這兒,曾經的一隻橡皮鴨已經不知去向,玩具奶瓶也沒了蹤影……望著廢墟上幾株金燦燦的油菜花,它們在風中搖曳,就像我的童年在向我招手。

老屋記著我兒時的光陰,每當我看到這些老照片,那一幕幕回憶就會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

記憶中的老屋 篇10

國一作文 ,805字

常聽奶奶唸叨老屋前的那口井,那裡的井水冬暖夏涼,養育了一方故鄉人。每每回鄉,奶奶是去尋找她兒時的記憶,而我卻是去尋覓那老井帶給我的樂趣。

那口井是用青磚砌成,沒有華麗的外表,卻安靜地守護著鄉鄰們。井邊的一年四季都是熱鬧非凡,絡繹不絕的。婦人們有的打水,有的洗衣,說說笑笑很是愜意。瞧,還有幾個孩子也來湊熱鬧,幫著大人們一起踩被褥呢!水花聲,聊天聲,嬉鬧聲不絕於耳,匯成了一曲歡快的交響樂,在村子上方久久迴盪。

兒時的我,總是熱衷於打水。在別人看來特別平常的事兒,我卻深深著迷,一泡就是大半天。我不厭其煩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享受著它獨有的快樂。還記得第一次打水,我伸長脖子往井裡看,那一潭清水波光粼粼,輕輕盪漾,真讓我迫不及待。我學大人樣取水,可我居然一下子就栽了。看似輕易而舉的一晃一搖一拉,在我這兒變得困難重重。任憑我怎麼使勁搖晃,都無濟於事,吊桶像跟我作對似的倔強地浮在水面上,就是滴水不進。拗勁上來了,我就跟它幹上了。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我終於找到了破解之道。我一手緊攥吊桶的繩子,還不放心地在手腕上繞上幾圈,然後兩手捧起吊桶,倒著用力砸向井水。只聽“撲通”一聲,整個桶沉入水中,迅速灌滿了水。這撲通聲是多麼美妙啊,成就感頓時溢滿胸膛。我顧不上吊桶的重,呼哧呼哧地往上拉。即便雙手被繩子勒出紅痕,我這打水的熱情也不會消退。

我極少去老屋,有一次我如獲珍寶。那是一隻十分小巧精緻的打水桶,我見了愛不釋手。原來是太婆見我痴迷於打水,找人為我量身定做的。大小合適,繩子是她親手編織,不傷手。我用它打水,一點兒都不費勁。其實我也不知打上的水有何用,只是洗洗手,沖沖腳罷了。但就是喜歡那感覺,喜歡看著水倒在乾燥的地面上,勾勒出一幅幅抽象畫,那畫面至今仍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也許隨著太婆的老去,我不太會去老屋了。可那隻小吊桶,那清澈的井水,那清脆的撲通聲卻真真切切地珍藏在了我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