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勿遲相關作文20篇

行孝勿遲 篇1

高一作文 ,1077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才有可能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負責。反之,一個人連盡孝道都做不到,可想他又能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做什麼呢?可以說自我們懂事後,“孝”在我們的心中也隱約地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們會想:當我們蹣跚學步時,父母可以很耐心地拉著我們的手,一步一步地領著我們走,而當他們走不動了,我們也要耐心地拉著他們的手走;當我們很小還不會自己吃飯的時候,父母總是一口一口地餵我們,而當父母老了,生活無法自理時,我們也要一口一口地喂他們……這些概念已經潛移默化地佔據了我們的認知,使我們對“行孝”的認知越來越概念化,然而我們是否想過,那樣是否太遲了?

在馬年春晚節目上,一首《時間都去哪了》唱哭了多少人,然而感動之餘,我們也在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是啊,時間都去哪了?的確,當我們的父母從成為父母的那一刻開始,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變了,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健康平安快樂地成長,而他們需要付出的卻是一輩子的時間。當我們從出生牙牙學語,步履蹣跚到走入校門,再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父母為我們默默付出,無怨無悔,直到我們成家的那一刻才發現他們真的老了,這麼多年的付出與關愛已經密密寫進了他們的滿頭白髮,就這樣他們為我們付出了最寶貴的年華。難道真的要等他們已經滿頭白髮時,我們才會想到要報答父母了嗎?

那時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然而他們真的能等那麼久嗎?別愛的太遲,與其那時再後悔,不如把行孝放到每一天。其實行孝不一定是多麼大的事,也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上報答父母。比如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現在最好的行孝就是在學校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遵守校規校紀,不讓父母擔心,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在家裡,我們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為他們分擔壓力,我們也已經快成年了,這個家的壓力我們也是時候該承擔一部分了。最後,我們要學會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經常關心一下父母,詢問一下他們,也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經意的小事,然而對他們也許是一種莫大的欣慰。我們可以關心的再多一些,更加細心,更加耐心一些,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那樣細心耐心。

當我們踏出校門後,逐漸走入社會,那時也切記行孝勿遲,孝心更多的是關愛,是陪伴,他們的年歲逐漸老去,但不要讓他們的心也老去,多一份陪伴,多一份呵護,不要吝嗇你的關愛,就像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陪伴那樣,對我們的意義是那麼重要,其實父母也需要那樣的陪伴,別愛的太遲。

總之,行孝要滲進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多一點,再多一點關愛;多一點,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再多一點陪伴;行孝勿遲!

行孝當及時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5字

“父愛如山,母愛似海”這句話人人皆知。是呀,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的的確太多了。

媽媽是保姆,每天為我們洗衣、做飯、整理房間;媽媽是老師,教我們讀書學習,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媽媽是醫生,我們的頭痛腦熱全逃不過她的眼睛……可我們呢?每天都在和別人攀比,向父母要這要那的,有時,父母不給就和父母吵架、頂嘴,摔門離去。其實有時父母不同意,只是他們覺得那些東西對我們不利,所以才不給我們買的。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在青島工作,我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每次回來也只是住一兩天。有一次他們回來,早上梳頭時,媽媽對我說:“我們想你了,回來看看你,可惜時間不長你別怪我們呀!”我的眼睛溼潤了,眼淚奪眶而出。心想:爸爸媽媽你們實在太辛苦了,在那麼遠的地方為了養家餬口打工賺錢,一得空閒還專程回來看我,我怎能怪你們呢?你們的好,你們對女兒的愛,女兒永記心間,我知道,你們付出從不圖回報,可我一定要回報你們,孝順你們,請你們放心,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老師常告訴我們回報父母不只是在未來,只要從現在起,我們做兒女的聽父母的話,不惹她們生氣;在外平安,不讓父母操心;鍛鍊好身體,不讓父母擔憂;好好學習,給父母一個快樂的心情;幫父母擦擦桌子,刷刷碗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回報父母,這就是孝順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當及時,不要等我們的父母老去的時候因沒有在父母面前盡孝、沒有聽父母的話而遺憾終生。

踐行孝道孝動鄉里 篇3

高一作文 ,1438字

他陽光開朗,品學皆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他就是重孝尊親的陳文龍同學。這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從小就過著簡樸的生活。雖然生活條件不如別人,但有父母和親人的陪伴與關愛,他從未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了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以孝當先,以敬為首,以德為本。他一直銘記《弟子規》中的“首孝悌,次謹性”這一句,並以這為座右銘,為他做人的標準!

陳文龍同學在班級裡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深受老師與同學們的喜愛。他每天幫同學們值日,關心班級,愛護校園,任勞任怨,從未有過一絲的抱怨。

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多方面發展。他每月都向校文學社交付幾篇優秀的作品。不僅如此,陳文龍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幫助環衛工人,和他們一起美化城市,保護環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鼓勵著他們繼續前行;去社群中做義工,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帶給他人最大的快樂!他經常吟誦汪國真的《蝶戀花》:“自古青春難駐,年少正好射虎,婉手婉風華,功就與君共駐。起舞,起舞,更有憧憬無數。”他有雷鋒一樣的善,他要用自己有限的青春,有限的生命助人為樂!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經》曾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論語》也說:“君與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著,其為人之本也 。”他不僅助人為樂,而且努力踐行孝道。

去年秋天,他的爺爺突然患上腦溢血,病情嚴重,這對於他們整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爸爸為此也整日愁眉不展,整個家庭頓時少了平日裡的歡笑。醫生說如果恢復的好,還可以自理。這好比黑夜中出現一絲亮光,點亮了我們內心的希望。

所有重擔全部落在爸爸身上,讓他力不從心,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裡,從心底裡想幫爸爸分擔一些,那一刻,一個少年內心已成為一個能擔起責任的男子漢。每次媽媽做好飯,他都拿碗盛好給爺爺端過去。一口一口喂爺爺。為了不讓飯撒到爺爺身上,在吃飯前在爺爺胸前圍一條毛巾。他每天早上都給癱瘓在床的爺爺做手腳按摩,天氣晴朗的時候,就用輪椅推爺爺到院子裡沐浴陽光。半夜還要多次起來替爺爺翻身,每天如此,在他的精心的照料下,爺爺的胳膊竟可慢慢抬起,爺爺的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這讓他看到了希望。此後,他每天堅持陪爺爺作康復訓練,每天的運動量逐漸增加恢復效果也逐漸明顯,一天,兩天,三天……爺爺現在在他的攙扶下可以短距離,雖然爺爺邁步艱難,但在他的細心引導下每邁出一步,都高興極了。

爺爺的康復之路也是陳文龍心路成長的歷程,很難想象一個正叛逆的年齡可以放下一切顧慮去照顧年邁的爺爺,沒有怨言,沒有索求。為的就是弘揚孝道,應盡的責任,身體力行,以身示範。踐行孝道,使“孝”深入人心。祖孫兩人攜手漫步在小路間,兩個背影依偎在一起。他也成為村裡的孝老愛親的典範。

高中的假期,他為減輕父母的負擔,準備勤工儉學。自己在超市找了一份工作。雖然家人,朋友對此很不理解,但他毅然而決然。沒他認為自己是男子漢。但體力活對身體單薄的他是一次極大的考驗。第一天的工作使他疲憊得站著都可以睡著。正值春節前夕,超市的工作量加大,他的工作也愈加忙了起來。甚至在大年三十,他都沒有休假,堅守在工作的崗位上,這對他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不過在奮鬥二十一天後,他終於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酬金。他用這筆來之不易的打工錢給父母準備了一份禮物,來感謝父母多年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與呵護。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文龍用真誠的愛向我們詮釋了血濃與水的親情,用行動踐行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道。

我之行孝唯盡其道 篇4

高三作文 ,1681字

寸草渺渺未入眼,卻將新綠報春暉,芸芸眾人何其似,獨善己身燁爍然。在三十八中的三年一班,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他就像漂浮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粒灰塵一樣普通渺小,他沒有迷人的外表,沒有過人的才華,也沒有富裕的家境,他就是那種走在人海就會被湮沒的人,但他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個高尚的品格。他就是一個將“孝”詮釋的淋漓盡致的普通少年赵毅。

趙毅是個很善良的人,陽光、熱情、開朗還很樂於助人,無論是老師,同學,朋友還是親人,每每談起他,都會不禁的豎起大拇指。

在班級裡,他經常會在自己的空閒時間幫同學做事解決問題,他不但不會厭煩,反而會帶著陽光般的笑容,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就這樣他熱情樂於助人的性格,讓他在同學之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同學們都說他是個“沒有脾氣的人”。不僅僅是他的同學,他的老師們也對趙毅是讚不絕口,在他們眼裡,趙毅雖然不是成績上的好學生,但品行上卻是一個學生們的好榜樣。趙毅和每位老師的關係都很好,這並不是老師們偏愛亦或是寵愛,而是趙毅真的做到了,他的行為全都看在老師們的眼裡,趙毅不僅會熱心班級事務,積極班級公事,還會經常問候每一位老師,關心老師們的身體狀況,是個暖心熱情的少年。用他的話來說,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做事,不急不躁,不埋不怨,就算現在是風雨,也總會迎來成功的暖陽。

是啊,成功本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善良則在生命過程中充當著讓這個量變快些質變的催化劑,而趙毅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並將它運用的完美無瑕。但,每個出色的人,背後總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或者一段曲折的經歷。同樣,趙毅也不例外。俗語說:百善孝為先。“孝”是“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也正是趙毅“善”的源發。

趙毅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在他很小還不記事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他幸福安逸的生活打破,父親因這場車禍而臥床不起。生活的擔子一下全落在了他的母親身上。堅強的母親頂著生活的壓力,夜以繼日的忙碌著,辛勞著,她日夜照顧臥床的父親,從洗漱到吃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的堅強像是海中的礁石,從不曾被生活的波濤所擊垮。歲月染白了她的發,時光也無情的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這個曾經容光煥發的女人,在光陰的風雨裡變得越發憔悴和滄桑。母親不曾將自己的苦向任何人訴說,也不曾有過拋棄他和父親的念頭,母親是那麼的堅強,堅強的叫人心疼,這一切全都看在已經懂事的趙毅的眼裡,記在他的心裡,他打心底裡心疼母親。

也正是這些讓趙毅從母親身上漸漸地懂得了所謂的情,所謂的義,所謂的有愛的家,風吹雨打,驚濤駭浪也不動如山,他慢慢地成長著,他心中那朵名為“孝”的芽兒也在成長,在母親對父親的愛與信念的薰陶下慢慢成長。漸漸地趙毅覺得自己是時候該幫母親分擔分擔生活的壓力了,他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疲憊的母親端茶送水,按摩捶背,幫助母親打理家務照顧父親,喂父親吃一些水果,與父親交流他日後的理想,他還給這個家規劃了一個未來的美好藍圖,憧憬著父親有朝一日能夠重新站起來,到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就可以一起去逛街,一起去郊遊,快快樂樂的生活。

趙毅所做的一切,他的孝行讓母親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母親常常感動的淚眼婆娑,她覺得兒子是大孩子了,真的懂事了,她總算可以不用那麼累了,因為她有肩膀可以依靠了。趙毅明白母親的不易也懂得她的付出,他只是想多幫幫母親,多幫幫這個家,他的孝順完全是出於最本能的愛,對父母的愛,這一雙人給了他生命,給了他這麼溫暖的一個家,他總要做些什麼來報答她們的滴水之恩吧。趙毅,用他的行動,將“孝”詮釋的淋漓盡致,他的故事還在繼續,他的孝行還在發生。

其實,“孝”本不難,我們都可以像趙毅一樣將它詮釋的完美甚至於更完美,只是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能懂得父親的辛勞與母親的不易呢?更多的人看到的只是父母嚴苛於自己的一面,卻不曾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想想他們的嚴苛是為什麼,說白了還不是恨鐵不成鋼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少年們啊,請收起你們所謂的叛逆,回頭看看身後的那兩個人,好好地善待已經年華遠去的他們吧,盡吾之道,行吾之孝,莫讓愛最終成為了遺憾。

行孝不容一時耽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5字

孝是風過後的幾片落葉,是無法等待的匆匆;孝是春雨,潤物細無聲;孝是蠟炬成灰淚始幹;自古以來,便有著“百善孝為先”的理念,如今也沒有變過。

還記得《新春第一課》上的羅必炎嗎?他非常的孝順。他年幼時,自己的父母為了追求自由,把他交給年邁的奶奶一人撫養。八位父母,現在已經有七位老人相繼離去,只剩下一位老人,他對那位老人的照顧非常認真仔細。他擔心魚刺會卡到那位老人的喉嚨裡,就會提前把刺挑出來;老人有什麼事情,羅必炎絕對會第一個趕到;老人對他提出的要求,他會盡心盡力地去完成。

再來看看自己,真是自嘆不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父母提出的要求,既不會完成,有時還會對他們發脾氣。是啊!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根本不知道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的奶奶和我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我的奶奶對他的老父親可以用一絲不苟這個詞來形容,老太太年紀大了,眼睛不是很好,看東西容易老花眼,奶奶發現了這個問題,立刻跑下樓去給他買了一副老花眼鏡,老太太甚是喜歡。

可我……

記得有一次,媽媽因為我吃飯時總會先搶一個好位子坐下,之後的端菜端飯的事情好像都跟我沒關係,所以吃完飯後媽媽把我叫到我臥室裡去,苦口婆心地教導了我好一會,可我不僅沒有聽進去,反而還跟媽媽大吼大叫。現在看來,我應該向羅必炎和我的奶奶學習,學習他們對父母的孝心,學習他們對父母的關心。

是啊,不要等失去後再來後悔,不要等破滅後再來珍惜,行孝不容一時耽。

我的行孝故事 篇6

我的行孝故事作文30 ,340字

今天媽媽生病了,家務活我全包了。早上我起來,我先把地掃得乾乾淨淨,然後我又把被子疊好。我突然想起,媽媽以前疊被子都是一點一點的疊好,我今天有也按照媽媽的方法,果然沒一會功夫就疊好了。我又去洗衣服,我洗著洗著發現幾個小動作怎麼也洗不掉,我就去把弟弟叫醒,讓他和我一起洗,我們一起用洗衣液把那幾個小東西一點一點的洗掉。可是,還有一個小東西怎麼也洗不掉,然後我想了想,終於知道怎麼洗掉了。我用84把它漂乾淨,然後拿出去晒乾淨。我們兩個人一起把衣服提到陽臺上去,我爸窗戶擦乾淨,然後我就去做湯圓。我先把湯圓倒在鍋裡,然後再把到一點水進去,沒過一會湯圓就煮好了。我把湯圓盛在碗裡放在桌上。

過了一會媽媽起來了,看見家裡很乾淨,表揚我說:“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聽到罵我的表揚我高興極了。

我的行孝小事 篇7

我的行孝小事作文35 ,352字

我的家鄉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孝命名的城市,作為一個孝感人,我非常自豪,我也有責任把行孝的美德傳下去。

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到媽媽在廚房裡做飯,我看到飯桌上有:青椒炒瘦肉、西紅柿雞蛋湯等。我問媽媽:“還過多久才能吃飯啊?”媽媽說到:“現做一會作業,飯熟了再叫你。”我走進廚房看了一下,發現媽媽熱的滿頭大汗,就端來一杯涼白開給媽媽喝。媽媽說:“謝謝兒子。”我說:“不用謝。”

今年夏天的一箇中午,我和爸爸姐姐坐在柔軟的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就在洗手間蹲著洗衣服,我看了一會電視,走到洗手間門口,問媽媽:“還要洗多少件衣服啊?”我走近一看,還有整整兩盆衣服,媽媽的腳都在抖,我趕緊拿起椅子還有電風扇給媽媽,媽媽開心的笑了,我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雖然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也體現了我的一片孝心。

百行孝為先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3字

許多人常常說:“等我有錢了,就把這些錢給父母花,好讓他們開心開心。”可是又有誰能夠可以真正做的到呢?其實我們的父母就想讓自己的兒女能夠陪陪自己,聊聊天;一起打掃家務;一起吃飯,這就已經很滿足了。

烏鴉都懂得反哺之恩,那我們人類呢?更應該懂得孝心。我認為我的媽媽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孝心。她工作十分的繁忙,可是總忘不了給自己的母親打個電話。有空就會帶著我一起去探望外婆,也就是媽媽的母親。

我也會為自己的父母表達自己的孝心,媽媽有時會在家裡打掃衛生,她幹得滿頭大汗時,我就會很主動地向前一步說:“媽媽您已經很辛苦了,拖地就我來吧!”我還會幫父母做一些鎖碎的小事,比如說:倒杯水,拿拖鞋,拿盤子等等。雖然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我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父母的愛。

常常忙於工作的人們哪!你就抽出一點時間去陪陪父母吧!只有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取,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及時行孝 篇9

國三作文 ,895字

孝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不斷傳承的美好品德。做人,孝是基本原則。

現在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有些人好像越來越不重視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傳播了,孩子虐待老人的事情經常發生。為什麼生活條件越好,孩子們反而越來越不孝了呢?

古代,學堂主要是教“做人”,傳授的是儒家思想,而遵守孝道是“做人”的基礎,必不可少的。現在學生在學校裡接受教育,重視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對精神品質、為人處世方面的教育卻不夠重視,家長也多數一門心思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這些導致孩子不能瞭解且踐行延續了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個人如果只是知識豐富,但心裡善惡不分的話,那麼他的知識越豐富,對人類的危害就會越大!

我曾有幸聽過黃一明先生的感恩報告會,他聲情並茂地演講曾打動過很多人,我當時感動得淚流不止,內心觸動很大。他說:“父母是養育你一天天長大的人,是你一生的港灣,他們的恩情你永遠報不完!但是,如果你連’報恩’這個基本孝道都做不到的話,你還有什麼臉活在這個世界上?別忘了,連你的生命都是他們給的!”

他說得很對!飢餓的時候,如果有陌生人給口飯吃,我們也會連聲道謝,但是父母養育我們十幾年,有人卻在長大後拋棄自己的父母而去,完全沒想到應該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甚至有人嫌棄自己的父母,經常打罵他們。我想問:“你們到底是是怎麼做到堂而皇之棄自己的父母於不顧,心無旁騖遠走高飛的?面對已經兩鬢蒼蒼、行動遲緩的父母,你們舉起傷害他們的手、張開呵斥辱罵他們的嘴巴,竟不會有一絲絲的愧疚麼!”

現在,我們大多數同學總是想長大後有出息了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那現在呢?只管培養自己的能力嗎?但是,萬一父母沒等我們所謂的“將來”怎麼辦?那時候,我們一定會流淚,不近是為父母哭,更是為自己哭,哭自己為什麼當初那麼愚鈍,為什麼沒能讓父母享受到兒女的福祉就走了呢?我們的確該認真反思了!其實,行孝很簡單,行孝,不一定非讓父母住進豪華別墅,不一定非讓他們每天吃山珍海味穿奢侈品牌,我們只須每天聆聽父母的話不讓他們生氣,刻苦讀書考個好成績回家讓他們開心,父母疲累的時候盡力多幹些家務活。

行孝,很簡單!孝,就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都能做到,只要你想做。

傳承孝道踐行孝義 篇10

高一作文 ,1154字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弟子規》總序中的一句話,高度濃縮了孝道在我國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它是一切的道德禮儀之本,是立德樹人的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何為孝?是漢文帝為了保證母親的健康,日復一日親嘗湯藥的堅定不移;是九歲黃香為了讓父母安眠,把嚴寒留給自己,溫暖留給父母的無私奉獻;是晉朝王祥不計前嫌,為了讓繼母病癒嚴冬之際臥冰求鯉的矢志不渝。“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斷積澱,是先輩們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來為我們不斷詮釋的精神文明,更是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

反觀當今社會的現狀:幾歲孩童只因母親不給充值遊戲裝備就大打出手,暴力少年只因父母不滿足奢侈需求,就與父母刀鋒相見,更有甚者本該成家立業,卻依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打著孝敬父母的幌子“啃老”……這些看似荒誕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發生著,這些不孝之子已全然忘記,是誰含辛茹苦地日夜操勞,是誰將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他們身上,是誰為了他們頂著風雨前行卻無怨無悔。他們忘記了人內心深處最根本的善意,忽略了父母的無私大愛,也丟失了我們民族深處的靈魂。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的悲哀。身為華夏之子孫,卻丟失了先祖之本能,這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去深切的反思。

《說文解字》中這樣定義“孝”——“善事父母者”。社會物質和精神高速發展的今天,“孝”也許不必臥冰求鯉,也許不必驅寒留暖,也許不必親嘗湯藥等如此感天動地的大事。善待父母也許只是在工作學習之餘一聲溫暖的問候;只是在瀏覽微信時多與為了你接觸這些新事物的父母開啟視訊,看看他們眼角的皺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真心對父母說的一句“我愛你”。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父母深受感動。在不斷積累中,孝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我們身上的優良品質,只有我們每個人去這樣做了,孝一定會重新成為當今社會的主導者,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違背孝義的行為淡化乃至消失。

“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這十二字的傳統孝道標準,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禮儀,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縮影。它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標誌,也是一個國家來源於最基本的力量,因為有了這種力量,從家而起的我們就會更加充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庭就會更加和睦;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傳承,才會使民族根源的精髓源遠流長,才會使我們的文化不會缺失,才會使我們的下一代有孝可循,有孝可行。

孝靠行動來實現 篇11

國一作文 ,604字

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說起孝,會讓我想起許多尊老敬老的美德故事,如“恣蚊飽血、臥冰求鯉……”雖然這些故事很感人,但它並沒有能觸動我的心靈深處。直到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後,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觸動,讓我明白了孝,就在我們身邊,孝要靠行動來實現。

那一晚,我眼前有了一幅幅孝的景象:一個乖巧的女孩在蚊子到處肆虐的夏夜,和她右手有殘疾的媽媽一起叫賣著燒烤;我看見,在醫院與家之間來回奔波,不知疲倦的推著病重的媽媽,但臉上總掛著微笑的男孩;我還看見用一架簡陋的鐵板車,推著高位截癱的父親千里尋醫的小姑娘;還有那個在母親最脆弱的時候,獻出自己的骨髓,讓媽媽遠離死亡的帥氣男孩……

同樣是少年,同樣身為兒女,看了他們的事例後,我的心靈深處就像平靜的湖面瞬間被投下了巨石,激起了千層水花,久久難以平息。它引起了我無盡的思考,我們生活的環境比他們優越,也沒有身處他們那樣的逆境,父母的身體也很健康,我們應該怎樣實現我們的孝呢?在父母工作了一天後,我們為他們盛上一杯熱茶,滋潤他們乾渴的喉嚨;為他們端上一盆溫熱的洗腳水,洗除他們一天的疲倦;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來減輕他們的負擔。我們更應該努力認真的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我想,這些與讓父母住豪宅、吃一頓山珍海味的大餐在孝的天平上是等量的。

我覺得,每一個赤誠忠厚的人,都應該許下孝的巨集願。我也相信,每一個許下孝的心願的人,都會用行動來實現“孝”這個字。

孝行天下 篇12

高二作文 ,260字

古語有云:父慈子孝。父母是那麼愛我們、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愛和關心有多少呢?我們的父母並不奢求我們什麼回報,只要我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說聲把爸爸媽媽辛苦了、幫爸爸媽媽捶捶背等等,他們就覺得十分幸福了。難道說社會進步了、文明發展了,父母與子女間的那份情就變質了嗎?有絕大部分人仍視孝為生命,有小部分人對孝的理解就錯了,他們總認為孝就是物質,其實在那些空巢老人看來,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孝。孝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孝,從我做起;孝,從小事做起。孝行天下,行孝天下。

莫讓孝遲到 篇13

高二作文 ,878字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在生前,生前不孝,死後再孝,又有何意義?當天堂的午餐再一次攜帶著憂傷和悔恨被寄往遠方,我們或許應當低頭深思,深思這遲到的“孝”是否只是一種作秀,而這又怎能彌補這無盡的痛和悔?莫讓“孝”遲到,子欲養,請儘快。

陳情一表傳千古,誰人不為涕泗流?

李密的孝沒有遲到。李密的孝是祖母臥床之時床邊侍藥、不曾廢離的專注;李密的孝又是一紙表文申請專心照顧祖母頤養天年的決心。“孝”字為先,沒有什麼功名利祿能超越它;“孝”字為大,沒有什麼生死福患能凌駕於它之上。李密的“孝”不遲,他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的真情讓人深省。能在祖母暮年儘自己的孝心,又何必在祖母遠去之後才後悔、痛苦?李密深知“孝在生前”的深刻含義,得以名傳千秋萬代,成為後人的榜樣。莫讓“孝”遲到,遲到是終生的悔和恨。

一脈相連血肉情,為母捐髓骨肉親。

邵帥的“孝”沒有遲到。那段讓人落淚的故事,大家都記得。小小的年紀,卻明白什麼是“孝”的真正含義。當痛苦的事實擺在眼前,他忘記了所有暈針、暈血的難受。那濃濃的血,更是深深的“孝”。當失去最愛的母親和如此微不足道的疼痛成為選擇時,他毅然選擇了後者。這就是“孝”。邵帥的“孝”不遲,他懂得用那最寶貴的血去“孝敬”自己的母親。這種孝心值得我們敬仰。莫讓“孝”遲到,遲到是永遠的思和痛。

誰言昔日寸草心,何處報得三春暉?

任正非的“孝”已遲到。他被稱為業界鐵打的漢子,可當他想要回到母親身邊時,母親卻永遠離他而去。他的悔恨只能化為淚水,靜靜地淌過臉頰滴落到衣衫上。一生的努力,事業有成,但可還曾記得小時候那稚嫩的話語“我將來要孝順,給爸爸媽媽最好的生活”?當我們朝著目標奮鬥時,我們是否已經忘了這曾經的諾言?任正非的“孝”已遲到。他也只能跪在墓前,默默地流著淚,深深地懺悔。可這遲到的“孝”已挽不回一切。莫讓“孝”遲到,遲到是無盡的傷和淚。

趁父母健在,做回子女,把“孝”的溫暖傳遞給他們。父母不需要有多麼好的物質享受,也沒必要有太大的居室,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們,多和他們談談心,父母就已滿足。

莫讓“孝”遲到,父母不能待!

孝行天下感恩父母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5字

朋友,曾記否?在你呱呱落地之時,發出第一聲啼哭,摧開了父母幸福的笑臉。從此,寒來暑往,父母用無微不至的愛,澆灌著我們生命的花朵,教我們用勺子吃東西;教我們洗臉、穿衣服、繫鞋帶、扣扣子;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作為萬物之首的人類,更應有盡孝之念。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實際行動去報恩…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一大遺憾。

朋友,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要知道:回報並非要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你遠在天涯,也要時刻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正如,我國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吃的是桑葉,就要吐絲!”因為春蠶的付出,所以得到了人們的讚美和欽佩。

曾記否,父母將我們捧在手心,念在嘴裡,因為我們是父母手中的寶?曾記否,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愛的結晶,也是他們愛的延續?曾記否,父母用甘甜的雨露澆灌我們乾涸的心靈,因為我們是父母的驕傲?

“百善孝為先”!朋友們,作為世界的明天,祖國的花朵,父母的希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感恩、回報自己的父母呢?

與孝同行 篇15

國二作文 ,809字

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孝,在悠然的午後陽光中感動;孝,在靜謐的午夜時光中品讀;孝,在微明的晨曦中徹悟。

落葉帶走了秋的氣息。白雪飄走了冬的訊息,嫩芽又一次報出了春的生機。季節輪迴,流年暗換,在我們成長的歲月中,他們給我們的愛是那樣醇厚,給我們的情又是那樣真誠,他們用自己的心哺育著每一位兒女,用他們的愛傾注著我們的一生。

安靜的走在陽光之下,心也不由得和天空一樣澄明起來,思緒在難忘的過往中沉澱。沐浴在和煦的微風裡,聽深藏心濤,始終記得在成長迷茫的父親的教誨,也不曾忘父親沉默背後迸發出來的溫暖。

還記得父親那晚視窗的背影,也還記得父親身邊的香菸頭。明明知道著一切的我卻又不能言語,我害怕的看著視窗,卻不經意地對上了爸爸的目光,爸爸熄滅了香菸,走到我的身邊,沙啞也聲音對我說:“你知道了嗎?”我輕輕地點點頭,害怕地縮起來,我想著放棄,我想著退縮,但是爸爸卻彷彿明白了我心中所想,對我說:“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要放棄,也不要害怕,都還沒有嘗試這做過,你又怎麼知道你不行呢?”

一霎時,父親的話語瀰漫了我的整個世界,看著父親額頭上歲月的痕跡,藏在烏髮裡的幾縷銀絲,逐漸隱去的颯爽的英姿,我頓悟了:孝,不一定是亭臺樓閣,也許是茅屋一舍;孝,不一定是鮑魚龍蝦,也許是小菜一碟;孝,不一定是貂皮大衣,也許是暖語一句。

沒有不謝的花,沒有不暗的星,沒有不散的席。當這時來臨的時候,他們留給我們的是無法報答的恩情,永久長遠的懊悔和難以了結的恩情。

百善孝為先,莫到後悔時。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法彌補。孝不需要金錢,不需要回報,更不需要精美的語言,需要的只是一顆感恩的心,一份真誠的愛。不要忘了時間的殘酷,不要忘了人生的短暫,我們要及時行孝,用孝去回報他們的愛。

孝,不需要褒獎,愛,無需言傳。孝比天高,愛比地厚,無論時空變幻,無論滄海桑田,愛與孝同在,孝與愛同行。

不忘孝心感恩前行 篇16

高一作文 ,900字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題記

“你知道爸爸媽媽多大嗎?”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問題。越是小時候,被提問的越多。總是當做聖言一般,背得牢牢的。為的是當父母在別人家孩子的父母面前問的時候,能驕傲地答上來。但是長大之後,關於父母的年齡,卻越來越模糊了。再被問起,往往得想一下才能猶豫地說出答案。

初中時候,在家和父母吵架,為的是離開家住校。講不過,就哭。最終還是妥協。等上了高中,得知要住校時,心裡還是很開心的。但當住了四五天之後,就再也忍受不了,一回家就開始哭。很長時間之後,才開始適應這種生活。那時我才知道,“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的含義。

看過一句話“勞苦莫叫爹孃受,憂愁莫叫爹孃耽。”小小的年紀,哪裡有什麼勞苦憂愁,不過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回家就一股腦地倒給父母。其實開心的事情遠比這些煩心事要多,但當面對父母,腦子裡就只剩下自己的委屈。現在想想,“兒行千里母擔憂”,原本自己一個人,父母就要牽腸掛肚,又只報憂不報喜,怕是他們比我更難熬吧。

上次回家,爸爸問我知不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我剛回家的心全都撲在手機上,漫不經心地回答,不知道。爸爸說,昨天是我生日。“哦,生日快樂。”之後就是爸爸的沉默。這是一個女兒對爸爸多大的傷害。作為孩子,只懂得索取,卻不懂得回報。每次回家就是伸手要錢,心安理得的拿了錢,卻吝嗇地分享一些自己的關心給他們。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對“孝”的理解卻越來越淡薄。讀的書越來越多,離父母也越來越遠。但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卻時刻圍繞在我們周圍。今天是母親節,大舅決定帶姥姥出去玩。他以實際行動來陪母親度過母親節。現在的我,沒有太大的能力,只能為母親說上一句“母親節快樂!”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父母這樣愛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來辜負他們呢?“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小事做起,為父母著想,少惹他們生氣。人生苦短,千迴百轉,像夜空中星辰閃爍,霓虹迷離;像雲飄泊九萬里,不曾歇息;像海波瀾壯闊,沉默不語,不變的,只有我們之間的愛。感謝父母,像樹枝搖曳十幾個春秋,不知疲倦。

不忘孝心,繼續前行。

我的孝行故事 篇17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50 ,474字

今天,媽媽生病了,我決定要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我跟媽媽說:“媽媽您今天就好好的休息吧,您的活我全包了。”

早上,媽媽睡得正香的時候,我就起床刷牙和洗臉了,收拾好自己的事情後,我就開始做早餐了。還好之前我跟媽媽學過做飯,要不然我們就要捱餓了。早上我做的是雞蛋麵條。首先要把鍋刷乾淨,放入乾淨的水,把水煮沸騰了,然後放麵條,待麵條煮軟的時候,我就可以加入蔥和生薑……等一些調味料。把煮好的麵條盛起來之後,我又用平底鍋煎了幾個雞蛋。我把雞蛋煎好之後,放到煮好的麵條上面。這樣,我的拿手好菜—雞蛋麵條就做成功了。我端著我的作品來到到媽媽面前,讓她吃。

媽媽一口氣就吃完了。中午,因為我不會炒花飯,我就只能買了兩桶方便麵:一桶蝦球方便麵和一桶紅燒方便麵。我買回來後,先把水燒開了,再把方便麵的蓋子掀開,加入調味料,再加入已經沸騰了的熱水,倒入方便麵裡面,最後用叉子把方便麵拌開,一頓簡單的午餐總算解決了。

中午吃完飯後,我就叫媽媽睡個午覺,下午我把家裡的家務活都幹完了,就等爸爸回來帶媽媽去開藥打針。

爸爸媽媽都誇我是個孝順的孩子,我開心極了。

孝行實踐幫媽媽掃地 篇18

孝行實踐幫媽媽掃地作 ,503字

有一次,我們全家人吃完飯,地上全是垃圾。媽媽就拿起掃把來掃地,我看見了,主動跟媽媽說:“媽媽我來掃地,您去忙別的吧!”把媽媽手裡的掃把接過來,我就開始認真的掃地了。

掃了一會,媽媽忙完過來看了看,說:“我們家的兒子真孝順。”“孝順”這個詞,我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教過我們,大概就是要多幫家裡做事吧,不過我也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記清楚了沒有。然後我就問媽媽:“媽媽,孝順是什麼意思?”媽媽說:“孝順,就是晚輩要孝順長輩,要多替長輩們分擔責任,多做事情的意思。”

我覺得我想的和媽媽說的沒有什麼區別:就算要多幫家裡做事,這就算是孝敬父母。

我們為什麼要孝順長輩呢?哦,我知道了:因為孝順的孩子,長輩才會喜歡,等自己將來老了,才會有孩子孝順自己,因為自古以來都有上行下效的道理。

想著想著,地面已經被我清掃乾淨了,家裡看上去又恢復了乾淨整潔。因為我的勞動,換來了家人乾淨的生活環境。“這就是孝順!”媽媽說:“好孩子要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從小就要養成一個講孝順的好習慣。長大了,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我決定從今天起,一定要做一個懂禮貌,孝順的好孩子。在家孝敬長輩,在外尊重他人。

我的孝行小事 篇19

我的孝行小事作文45 ,442字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晴空萬里,我非常非常高興。因為今天我為媽媽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非常高興。

也許,你們覺得幫母親做事有什麼可值得高興的,但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現在,我就給你們講講吧。

昨天晚上我寫完作業,覺得無事可幹,於是我就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看到媽媽炒菜挺辛苦的,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我幫媽媽洗碗。我說做就做,對媽媽說:”媽媽,我幫你洗碗吧。“媽媽猶豫了一下,首先是拒絕了,但是她又想了想,這樣既可以鍛鍊我的生存能力,還能訓練一下我的動手能力,就說:”好吧!“

我一開始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但不過一會兒就鎮靜了下來。首先,我把碗簡單的沖洗了,再在碗裡面放了很多洗潔精,再用水攪和出許多泡泡。再把碗裡面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清潔球把碗外面擦乾淨,再衝洗一遍。最後用布把碗擦乾就可以了。

洗完之後,我就去對媽媽說:”媽媽下次我再幫你洗,你就可以減輕負擔了。“媽媽微笑著對我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帶著媽媽的誇獎和一顆孝心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我的孝行故事 篇20

我的孝行故事作文70 ,641字

現在,身為小學生的我們,事情都丟給了30多歲的父母了,本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向父母那邊要。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可是我們卻從來沒有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做過一件事。寫到這裡,我的心裡不由得愧疚萬分。以前,只要父母說一句讓我不高興的話,我就和父母吵架,一天至少要吵三次架。從今天起,我一定要改正這個不好的習慣。

最近的一次數學考試,我只考了88分。我對我自己很失望,媽媽和爸爸看到試卷後,他們也表現得很失望。雖然他們沒有當面說我,但是我依然很煩惱,決心接下來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

記得有一次,爸爸的腿疼的厲害,爸爸一疼就是半小時,我很著急,連忙走到爸爸身邊幫他按摩。我按的可認真了,按了一會兒,我問爸爸:”您還疼嗎?“爸爸回答說:”不是很疼了。“

第二天,爸爸又疼起來了,我很擔心,趕緊跟媽媽說:”還是把爸爸送到醫院去吧,媽媽答應了。我們騎著車趕往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這病情不嚴重,只要在家好好休息幾天就好了。”這下我才放心了,和媽媽一起把爸爸送回家休息。

看著爸爸腿疼得直流汗樣子,我終於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爸爸的腿疼就是因為長期在外面辛苦的勞作引起的。父母事事為我們著想,而我們卻不能為父母分擔些許。雖然在人前,他們總誇我長大了,有孝心了,知道關心父母了,但我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

接這個機會,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以前讓你們受了太多苦,我不會再過分地依賴你們了,我已經長大了,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爸爸媽媽,我永遠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