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湯包相關作文20篇

蟹黃湯包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4字

我們泰州的美食小吃雖不豪華,但卻豐富。街頭巷尾到處可以買到好吃的食物,而我比較喜歡的是泰州著名的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在泰州早茶中已不算稀奇。這天,爸爸媽媽帶著我一起來到會賓樓品嚐那裡的正宗蟹黃湯包,讓我飽飽口福。蟹黃湯包要現吃現點,我們點單後,沒過多久,一籠香噴噴的蟹黃湯包便做好上桌了。那小湯包的皮薄得很,包住了裡面鮮美的汁水。看,那小巧的形狀好似一座座小寶塔。如果不是上面還有圈凹凸不平的地方,就真像圓鼓鼓的小氣泡了。

其實,蟹黃湯包的製作過程還是很繁瑣的,首先將準備的蟹黃和蟹肉與熬出的蟹油炒出香味,再用處理過的豬肉沫與蟹肉攪拌並加入佐料,讓餡的味道能更加的鮮美,最後再把它包成包子,不過最後一步還是很難的,要保證皮的薄而皮又不破還是需要很高的技術的。

蟹黃湯包的吃法也是很講究的。我第一次吃時,看到這晶瑩透明的皮,聞著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我恨不得一口就“了結”它。媽媽卻跟我說:“蟹黃湯包吃時要先咬個洞,把汁都吸走。它的精華可全在湯汁裡哩!”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先咬個洞,頓時,汁水如奔騰的野馬一樣湧進我的嘴裡,鮮美的味道不停地衝擊著我的味蕾。把餡和皮醮點醋,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鹹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我忍不住搶著吃了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口留香,啊!真是美味之極啊!

有時候吃得太快也不好,比如有一次包子剛上來,我便迫不及待的抓起來就吃,結果包子燙得我直吐舌頭。

中國各地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卻都表現了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來到泰州,讓我免費幫你做次美食導遊吧!

蟹黃湯包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蟹黃湯包是我們這兒有名的風味小吃。

一天,我來到一家名叫“龍袍蟹黃湯包”的店裡準備品嚐一下我夢寐以求的—“蟹黃湯包”。我點好了餐,十分鐘左右,湯包便擺在了我的面前,頓時,一股淡淡的螃蟹香味撲鼻而來。蟹黃湯包雪白晶瑩,靜靜地躺在碗裡,裡面的湯汁若隱若現。“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照著這句話,我先輕輕地夾起蟹黃湯包,然後慢慢移到了面前,咬下一口。皮薄如紙的包子皮一咬就破,鮮美的湯汁一湧而出。我趕緊吸了一口。啊,湯汁嫩滑,在我的口中轉了轉就滑進了食道里。皮摻著蟹肉和蟹黃一起嚼,由於餡被湯汁浸泡過,所以還有些湯汁的味道在裡面。美味的肉餡加上鮮美的湯汁,難怪和普通的湯包不一樣呢!大家在品嚐的時候一定要細細地咀嚼,慢慢地感受,這種入口不膩的感覺是在吃普通包子時感受不到的。

既然它的味道與眾不同,那它的做法一定也很有講究吧?事實確實如此。第一步先得將螃蟹洗乾淨,用繩子捆綁好,上籠後用大火蒸二十分鐘至熟,再取出放涼,去殼取蟹肉、蟹黃備用。第二步把豬油燒至六成熟,入蔥末,薑末炒香,入蟹肉蟹黃,翻炒至出蟹油……看來只有做法考究才能做出美味的湯包啊!

蟹黃湯包,那無與倫比的口感和鮮嫩味美的湯汁,都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味蕾深處。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令人垂涎三尺的人間美味—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9字

我是一個可愛調皮帥氣的小男孩,我愛畫畫,愛騎單車,愛讀書,加入巨城後,我學習了很多課外的作文技巧,受益深深,今後我會多多練筆,努力提高寫作水平,來,投我一票吧!

它是每家早餐店中的招牌菜,它的美味家喻戶曉,它的肚子裡流露出珍寶,吃一口,便會令人飄飄欲仙,它,就是蟹黃湯包。

我非常喜歡湯包的形狀和那能飄萬里的香味了。當服務員端上來時,我連看都沒看其它菜,共中央總書記雙眼立馬掃向了期盼已久的湯包。這湯包好似一張肉嘟嘟的臉蛋,圓圓的臉向我投來了求救訊號,因為身材太胖,所以無法走動,再一看,裡頭蟹黃似乎隨時都可以衝破臉皮流出來,我仔細聞了聞。呀!一股螃蟹的香味飛進了鼻中,它如一個小精靈,在我鼻中散下了許多蟹黃的香味,我竟完全沉醉在了其中。

蟹黃湯包不僅有肥美的身材和誘人的香味,如果吃一口,那就真的美味極了!

我猛然驚醒,瞧了瞧眼前的湯包,“不好!”原本肉嘟嘟的臉蛋,變得像一個“紅蘋果”,一些蟹淘氣地跑了出來,我的口水頓時“飛流直下三千尺”,連忙拿起筷子,在湯包肚子上打了個洞,張開拳頭大的嘴,津津有味地吮吸著裡面的蟹黃湯。過了會兒,我如打了勝仗,放下了兵器,誰知,趁我鬆懈之時,剛剛撤離的敵兵如潮水湧了上來,我措手不及,嘆了口氣,白白浪費了剩餘的蟹黃,我了看桌上灑落的蟹黃湯和紅紅的黃子,如鑲在沙漠中的紅寶石,這真是出師不利啊!有了第一次的失敗嘗試,使我第二次不再那麼魯莽,我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個小口子,一瞬間,一大波蟹黃湧了出來,我急忙品嚐起來!啊!鮮嫩的蟹黃和濃厚的肉汁竄進了嘴中,蟹黃如同一群調皮的小魚兒,在肉汁海中嬉戲,玩耍著,它們每移動一步,就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則被這種美味給牽走了魂,完全沉浸在了蟹黃湯包的海洋裡,蟹黃湯包的美味真是名副其實啊!

人間美食多種多樣,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比不過蟹黃湯包啊!

江陰蟹黃湯包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3字

一個地方的美食,是這片土地上勞動人民汗水的結晶和智慧,也體現了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底蘊。說起江陰的美食,最著名的莫過於蟹黃湯包,這裡的蟹黃湯包,據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週末來到陶興寶小吃店,我就迫不及待地點了個蟹黃湯包。沒多久,一個冒著熱氣的湯包就映入我的眼簾。這真是件藝術品啊,我這樣想。

它軟白圓潤,上面佈滿了一道道細巧均勻的摺痕,像一條平鋪著的精緻的百褶裙。頂上還撒著幾根淡黃的薑絲,像是裙上細碎的流蘇。那皮是那麼飽滿、那麼柔嫩、那麼水靈、那麼吹彈可破。我輕輕挪動盤子,隱約看見裡面金黃的湯汁湧動,它們好像要爭先恐後地掙脫這層脆弱的束縛。我小心翼翼地想要用吸管戳破它,但那看似柔嫩的麵皮一下子把吸管給彈了回來。戳開一個小口,頓時滲出些油亮的、金燦燦的甘露。輕輕呷上一口,頃刻間,一股蟹油的鮮香便在口中四溢,讓人頓時回味無窮,讚歎嘖嘖。我貪婪地吮吸完美味的湯汁,接著便開始品嚐裡面的蟹肉。輕輕撕開面皮,一塊塊如紅寶石般的蟹黃零星地散落在米色的蟹肉絲中,仔細嚼上一口軟糯細嫩的蟹肉和金紅腥香的蟹黃,幸福滿滿。

吃蟹黃湯包時,自然少不了香醋。油膩的湯汁、軟嫩的蟹肉和入口即化的麵皮搭配得天衣無縫,這時,蘸上一點香醋,瞬間脣齒留香,滿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深深地被江陰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所折服。

蟹黃湯包的做法十分考究:先用火煮透大閘蟹,肉不能太爛,也不能太硬。接著取出蟹肉和蟹黃,用小火燉出蟹油,再和雞湯翻炒,這樣餡就算做好了。接著要和麵,再擀出半透明的薄皮,把餡兒包起來。餡兒要適中,多了,容易在蒸包時破裂;少了,便達不到“湯足如泉”的效果。折皺也特別講究,要細巧均勻,美觀整潔。

記得我第一次吃蟹黃湯包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呢!那天我買了個湯包來解解饞,當看到裡面晶瑩剔透的汁水熱鬧地晃來晃去,我便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上去,頓時金黃的汁水四濺,濺到了手上,噴到了臉上,燙得我嗷嗷亂叫,真是心急吃不了熱湯包啊!

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它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程序中的一朵奇葩,而江陰蟹黃湯包無疑是奇葩中最耀眼的一朵。愛美食,愛湯包,愛上江陰造!

蟹黃湯包誰與爭鋒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8字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正是大閘蟹最為肥美之際。此時此刻,若能品嚐幾隻蟹黃湯包,再喝上一杯熱茶,可是再愜意不過了。星期六,身為一枚吃貨的我歡呼雀躍。為何?當然是為心心念唸的美食—蟹黃湯包啦!

我和媽媽來到古月樓,只見這兒人滿為患,看來蟹黃湯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過了一會兒,蟹黃湯包端上了,只見它安靜地躺在蒸籠中,霧氣環繞,麵皮呈半透明狀,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裡面的湯汁和鮮美的蟹肉、蟹黃。輕輕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裡面的湯汁便帶動麵皮搖晃起來,顫顫巍巍的樣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頤,再配以濃郁的香氣,也只有《西遊記》中白白嫩嫩的人蔘果能與之匹敵了。

如此美味當前,我怎能不動心?“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而後一掃光。”這句俗語可是早有耳聞了。我小心翼翼地將湯包放入一個盛滿醋的碟子中,用牙齒輕輕咬開一個口子,然後吸了一大口湯包內的湯汁。

哇!湯包內鮮美香醇的雞湯和蟹黃被窩吸入口中,挑動著我的味蕾。待它們慢慢溶化,脣齒留香,回味無窮。我又咬了一口麵皮,嫩滑可口,飽浸湯汁,真是“此餚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尋常手藝就能做成的。蟹黃、蟹肉要精選九、十月份的大閘蟹,湯是鮮香味美的老母雞湯,麵皮更選用高筋麵粉,僅製作工序就33道,這般講究,做出來怎會不好吃?

蟹黃湯包,誰與爭鋒!

蟹黃湯包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4字

去年金秋十月,爸爸出差給我帶回了一個“大包子”。

“兒子,今天讓你大開眼界!”爸爸一臉壞笑地對我說。

“喲,又是什麼暗黑料理?”

“暗黑料理?不可能,這可是靖江的特產—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顧名思義就是用湯汁做的包子咯。開啟一看,嗬!好大一個包子!比我平時吃的麵包還要大上一圈呢。但怎麼鼓鼓的?好像是一個水球一般。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只見爸爸按出一根吸管,對準皮薄的部分一戳,一股股湯汁湧了出來,整個湯包就馬上變扁了,沒有小籠包那樣趾高氣昂的氣勢,也沒有鴻運大包那麼敦厚的姿態,瞬間像洩了氣的皮球。外皮又白又嫩,上面的18個褶子想一個小漩渦,堆疊得煞是好看,整體上看像一朵白裡透黃的梔子花。

肚子裡的饞蟲一下子被勾出來了,我的嘴迫不及待地湊到了吸管上,“啊!好燙!”只覺得舌尖一股滾燙的熱流,幾乎要把我灼傷,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吸取教訓,用吸管一小口一小口地吸吮著,品味著,這湯汁油而不膩,再吸一口,甜甜的,好好吃。忍不住再吸一口,呀!我吸到了一塊蟹肉,鮮美無比,脣齒留香……吸完湯汁,我到一些醋在其中,混著蟹肉蟹黃一起吃,那美味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吃過也不少美食,蟹黃湯包,最讓我難以忘卻!

蟹黃湯包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2字

蟹黃湯包,泰州人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無論是它的美味,還是那句讓人難忘的“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一掃光,滿口香。”他與乾絲一起,成了泰州早茶的代名詞。

相比干絲,蟹黃湯包的製作工序繁瑣的多,乾絲只不過十步,而蟹黃湯包就不同了,竟多達四十多不,從此出就明顯示卡女戶蟹黃湯包的製作困難程度了。

湯包最難製作的步驟有兩步。一是:取出蟹黃,蒸螃蟹必須是適中。時間,火候一定要嚴格控制。不然的話,湯包就將不好吃。二是:製作豬皮凍,這件東西必須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為什麼呢?因為沒了他,湯包將無法做,就算做出來也不會好吃。只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包子,根本算不上蟹黃湯包。

會賓樓的湯包,可以說是最好的包子,但是那兒的包子必須預定。只有預定才可以吃到。雖然難預定,但是味道我卻無法形容。那晶瑩剔透的湯包,皮如紙,清晰的看見裡面的湯汁。香飄十里。我不忍心一口吞下,又怕小偷把它們偷走。咬下來一口,將汁水吮吸,再把蟹黃放入口中好好品味,最後把薑絲塞入,十分美味,如果再有一些鎮江香醋的話,那就更錦上添花了。吃進肚中,回味無窮,再拿一個,再一次品嚐品嚐這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味食品。

哎呦,我肚中的饞蟲又抗議了,還是不說了,萬一馬上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蟹黃湯包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806字

你吃過蟹黃湯包嗎?蟹黃湯包是江蘇特產,這次蘇州之旅,我就有幸嚐到了美味的蟹黃湯包。

那是在山塘街,人多得沒法說。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街上“蠕動”。沿途路過蟹黃湯包店,這裡人更多了,在人堆裡的我幾乎無法動彈。爸爸提議進店品嚐一下。我瞄見“蟹黃”兩字,立馬對它嗤之以鼻,我可忘不了在南京那次並不愉快的吃蟹黃包的經歷。再加上店門前黑壓壓的人頭攢動,於是對這事一點兒想法都沒有。

在挨挨擠擠的山塘街逛了一個鐘頭之後,我們再次路過這家店,依然顧客盈門。真有這麼好吃麼?我不禁好奇地多看了兩眼。叔叔彷彿看穿我的心思:“要不我們進去嚐嚐?”其他人連聲說好,加上我肚子也確實有點餓了,於是欣然同意。

等了好一會兒,熱騰騰的蟹黃湯包便一個個地上來了。湯包盛在一個圓形的餐盒裡。它比我的手掌還要大一些。湯包雪白圓潤,中央有一個漂亮的旋兒,由很多皺褶組成,細巧均勻,整整齊齊,乍一看,似晶瑩剔透、千瓣緊裹、飽脹欲裂的玉菊;細看湯包,皮薄如紙,似乎輕輕一吹便會破,薄得近乎半透明,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包裡的蟹黃。輕輕碰碰湯包的皮,可以看見裡面的湯汁在晃動。真是看看也是一種享受。

蟹黃湯包不光看起來漂亮,吃法也很講究。它不像其它包子,一口咬下去,而是用配的吸管戳一個小洞,將裡面的湯汁吸出來,正如俗話說的那樣,“先開窗,後吸湯”。輕輕一吸,濃濃的雞湯在口中慢慢四溢,使味蕾感到無比享受。湯汁很多,那股醇香勁兒讓人覺得誤入仙境。湯汁沒了,一絲蟹香卻悄悄蔓延開來,在口中融化。這時,用吸管挑起薄薄的麵皮,一絲絲的蟹肉,輕咬一口,高筋麵粉的Q彈,蟹肉蟹黃的鮮香,美妙地融合在一起,從齒縫裡往外鑽。吃完一個,咂咂嘴,只覺得意猶未盡,只恨沒有早些吃到。

這“色形香味”俱全的蟹黃湯包,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幸好這次沒有錯過。

家鄉的蟹黃湯包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951字

秋季,一個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正是菊黃蟹肥時,螃蟹自然成了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而我的家鄉,有“湯包之鄉”美稱的曲霞,美味一絕的蟹黃湯包上市啦!

踏入小鎮,正值就餐時間,一陣陣微風把鮮美的湯味送到了大街的每一個角落,當然也鑽進了我的鼻子裡,瞬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真美味啊!”我不由得感慨。走進一家老店,一進大門,只見一個個大蒸籠上冒著熱氣,一股蟹香撲鼻而來,我的口水不自覺的又望外冒了。吃湯包的人排起了長龍一樣的隊伍,“老闆,再來一籠”的聲音此起彼伏。再看店裡,早已座無虛席。有的人明明吃飽了,卻還意猶未盡,好像在回味著。

一籠熱氣騰騰的包子上來,我抑制住自己想迅速解決它的慾望,先一飽眼福,仔細觀賞它。與普通包子不一樣,它扁扁的,胖胖的,薄得有點透明的包子皮裡晃動著黃澄澄的汁液,像一個“稀泥將軍’,看起來吹彈可破,實則牢固著呢。你用手碰一碰它,碰左邊,右邊鼓起,碰右邊,左邊鼓起,真像一個可愛調皮的娃娃。包子的上面一道道皺褶繞著中心,一道跟著一道,像一個大風車在旋轉著,好像在說“快來吃我吧,快來啊”。蟹黃的香味讓我忍不住開吃了。

蟹黃湯包有兩種吃法。第一種我給它取名“樂開花”。輕輕咬上一小口,黃黃的湯汁迫不及待地溜了出來,滿嘴都是蟹黃的味道,一個字“鮮”。我閉著眼睛,美美地感受著湯汁沁入你的每一個細胞,感受它帶來的美味。再咬一口,裡面露出了金燦燦的蟹肉,我將蟹肉放入嘴中,鹹鹹的,鮮鮮的。摻雜著濃濃蟹香的包子皮,比普通包子皮吃起來更有韌勁,更有味道。不過這樣吃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咬,否則會汁液飛濺——燙傷你的嘴。第二種吃法是最安全的,老家有一種說法叫“先開窗,後吃湯”。就是拿來一根吸管,把湯包紮開一個口子,讓湯汁順著吸管緩緩進入你的嘴中,鮮味頓時充滿口腔,捨不得嚥下……

怎麼樣,看到這兒,你有沒有垂涎三尺呢?心動不如行動,快到我的家鄉——泰興市曲霞鎮來,淳樸的曲霞人歡迎你的光臨!

蟹黃湯包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9字

你知道南京有哪些美食嗎?鹽水鴨、鴨血粉絲湯、糖芋苗等,都讓人垂涎三尺,而我最喜歡的是蟹黃湯包。

還記得我第一次吃蟹黃湯包的情景。當服務員端上來他們的“鎮店之寶”時,我驚呆了。這個蟹黃湯包比一般的湯包大好幾倍,它的皮是那麼薄,彷彿吹彈可破,隱約可以看見裡面的餡兒和湯,在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我小心翼翼地把湯包拎了起來,它的大肚子直往下墜,真有分量。我輕輕地搖了搖,感覺裡面“翻江倒海”。

該如何下口呢?我環顧四周,發現每個人的湯包上都插著一根吸管。我恍然大悟,也學著將吸管從湯包頂部插了進去。我正想用力吸時,媽媽連忙阻止我,笑著說:“小心燙著!”我含著吸管,輕輕吹了口氣,湯包立刻變成了一個大胖子。過了一會兒,包子不燙了,我輕輕吸了一小口。哇,湯汁鮮而不膩,真是美味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吸光了湯汁,真是讓人脣齒留香、回味無窮啊!

喝完了湯汁,我用筷子將湯包剖開,咬了一小口,肥美的豬肉加上新鮮的蟹黃,那味道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一連吃了三個還覺得不夠,但店裡的湯包已經賣光了,只能下次再來了。

這就是我最愛吃的蟹黃湯包,聽了我的介紹,你有沒有垂涎欲滴呢?

蟹黃包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

一說起包子,大家可能會想到唐山的驢打滾,臺灣的鼎泰豐,揚州的小籠湯包……因為我是地道的如皋人,所以我獨愛那如皋四海樓的蟹黃包。

蟹黃包味兒好,品相也好。剛端上來的蟹黃包熱氣騰騰的,裡面蟹黃的香味兒不顧包子皮兒的阻擋,早已漫延出來,聞著香兒就能讓你垂涎三尺。瞧!那包子潔白無瑕,白得一點雜質都找不到,真是秀色可餐呀!

蟹黃包的做法也極其精妙:先把蒸熟了的螃蟹的殼子剝開,接著剝蟹腳,再剝蟹身,注意,剝螃蟹要用特定的工具來剝,不能摻雜一點點蟹殼,剝好後,用白白的麵粉皮將它包裹住,做成包子的形狀,然後將它放入蒸籠,蒸半個多小時,蒸出來的包子色味俱全,就是一道美味佳餚啊!

蟹黃包的吃法也很講究的。我喜歡把包子分成兩半,在那一剎那,蟹的香味兒就像被悶了很久的小精靈溜進了我的鼻子裡,接著,我把一半的蟹黃倒出來和著醋吃,想一想金黃色的蟹黃加上白嫩的蟹肉,蘸著醋,再一口氣包在嘴巴里,細細品味,你既能吃到蟹的美味,又能一飽眼福,對於一個吃貨來講,這就是享受啊!大家可能會覺得吃了蟹肉,外面的皮兒就一定普通之極了,你們錯了,蟹汁早已滲入到那鬆鬆軟軟的麵皮兒裡了,輕輕咬上一口,入口即化,伴著皮的糯軟,蟹汁的鮮美,又是一番風味。還剩的一半兒一起吃,蟹的美味,皮的香甜,一併進入我的味蕾,彷彿到了人間仙境!

蟹黃包讓你百吃不厭,現在回想起依舊回味無窮,邀請大家一起去如皋四海樓吃正宗的蟹黃包哦!

老家的灌湯包 篇12

國三作文 ,899字

“來來來,吃飯了!吃飽了才有力氣學習啊!今天媽媽又學會了一道菜,水煮肉片。這水煮肉片啊,有菜又有肉……”媽媽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我則吃得盡興:“好吃,好吃……”

這情景,是我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畫面,說起來我也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了,凡是到一個地方,都會品嚐這裡的美食,什麼狗不理包子啦,北京烤鴨啦,南京鹹水鴨啦,南京灌湯包啦……可最讓我懷念的,是家鄉的灌湯包。

我的家鄉是寨裡鎮,在萊蕪也算的上是“經濟發達”的農村大鎮了。可在我的腦海裡,她卻非常陌生。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在城裡,所以小時候從沒有回過老家。直到那次,爸爸去老家辦事,在老爸的邀請下,我屁顛屁顛地跟著爸爸回到了久未謀面的老家。爸爸辦完業務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咕咕……”,肚子開始叫喚了。爸爸說:“走,老爸帶你去吃咱老家的正宗灌湯包!”早就知道老家的灌湯包鼎鼎有名,這回非去吃一次不可!

來到正宗的寨裡灌湯包老店,老爸叫到:“老闆!來一籠湯包!”“好嘞!”老闆回道。不一會兒,一籠香噴噴的灌湯包就擺在我的眼前。灌湯包圓圓的、鼓鼓的,一個挨著一個,有序地排列著,“頭上”封口的地方也很可愛,像一個小太陽。太陽散發著光芒,而它卻散發著濃濃的香味!加上它那白白嫩嫩的皮兒,真讓人垂涎三尺啊!我拿起筷子,輕輕一紮,“吱—”紅褐色的肉湯就冒出來了,我趕緊用嘴把它堵上。肉湯流到了我的嘴裡,熱乎乎,香噴噴。這下可勾起了我的饞勁。我向前探探脖子,輕輕咬一口包子,蓬鬆的麵糰夾雜著鮮嫩的肉餡,肆無忌憚地刺激著我的味蕾。“好吃!”我不由地連連叫好!若是嫌膩,還可以蘸點醋,既能解膩開胃,還更加一份酸爽美味。我一連吃了四個包子,吃完嘴邊還有淡淡的包子香味。看看爸爸,一邊吃著包子,一邊嗑著蒜瓣,“吧唧吧唧”吃得正香。

那一頓包子,看似是平常,可是我至今忘不了它。現在回想起來,味蕾上瀰漫開來的仍然是老家那濃濃的包子香,我終於明白“回味無窮”的含義了。

家鄉的灌湯包,它那麼平常,也沒什麼大的名氣。它比不上赫赫有名的南京灌湯包,也比不上流傳千古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但它卻令我難以忘懷。這一份老家的味道,將永遠是我記憶中抹不掉的一抹燦爛的光芒。

湯包中的絕品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5字

又是金秋蟹兒肥,在這個季節品一下蟹黃湯包是最愜意不過的事了。

蒸熟的蟹黃湯包雪白晶瑩,上面的折皺層層疊疊,細巧均勻,整個兒湯包恰如一朵飽滿圓潤、千瓣緊裹、含苞欲放的玉菊。仔細端詳,皮薄如紙,幾近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裡面的湯汁在輕輕晃動,使人感覺到一種吹之即破的柔嫩。別說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如此晶瑩剔透,令人垂涎三尺的湯包製作可不簡單。我偷偷溜進店裡廚房間,好好瞧上了一會。只見師傅們用特有的工具從蒸好的螃蟹中取出蟹肉、蟹黃,再在鍋中澆上豬油,加上蔥末、薑末、蟹肉及蟹黃進行翻炒。一股蔥香、薑辣和蟹香撲鼻而來,我不禁閉眼,吸了一口氣。湯包的餡做好了,包餡可是個絕活。師傅將擀好的包子皮往左手上一攤,取餡置於正中,十指大動,只見包子皮在他手中快速旋轉。瞬間,一隻小巧玲瓏的蟹黃湯包已經做成。放入蒸籠,轉眼,誘人的香味直奔向你。

看著如此誘人的湯包,我早已口水直流。“輕輕吸,慢慢提,先吃餡兒,再吃皮。”這是吃湯包的口訣。我小心翼翼地用吸管在包子上開了一個小“窗戶”,將它插進裡面一點點地吮吸,蟹肉和蟹黃順著吸管一點一點地滑入我口中。蟹肉的細嫩、蟹黃的鮮美、湯汁的酸甜混合在一起,在我的脣齒間流動。頓時,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似乎醉了。汁吸完了,自然也就少不了大塊的蟹黃與蟹肉了。我用筷子挑開皮,夾出蟹黃與蟹肉,慢慢放入口中,蟹黃酥,蟹肉嫩,真好!最後,湯包內什麼也沒有了,就要吃細嫩的皮了。夾起皮,稍稍沾一點醋,“啊嗚”一口,將皮一下吞入口中,那酸酸的、韌韌的皮快速滑過喉嚨,甚是美妙啊!

蟹黃湯包竟如此美味,真不愧是江蘇的傳統小吃啊!

灌湯包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9字

我的家鄉在開封,灌湯包是我們家鄉最有特色的小吃,灌湯包具有皮薄餡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肥而不膩的特點,因外形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而聞名天下。它是最令我們開封人驕傲的美食。

灌湯包的外形很獨特,頂上有十幾道褶皺,像小女孩的裙襬。灌湯包的皮又白又軟又細嫩,白得猶如一朵純白的白玉蘭,軟得猶如剛剛出爐的牛奶麵包,細嫩得猶如小寶寶光滑的肌膚。

灌湯包的吃法也很獨特:“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蒸熟的湯包端上來,熱氣騰騰,雪白晶亮。對著一個個晶亮剔透的灌湯包,你可千萬不要急著下口,否則熱熱濃濃的湯汁可要濺你一身。正確的方法是先用筷子輕輕地把灌湯包提起來,慢慢移到湯勺內,然後在灌湯包上咬一個孔,這時,湯汁從咬開的小孔裡緩緩流出,然後慢慢地吸,那鮮美的湯汁淌過舌頭,劃過喉嚨,感覺真是美妙無比。這時小小的灌湯包就像是個洩了氣的皮球。濃香的肉餡配上筋道的包子皮,那味道真是無與倫比,令你食慾大增。

你是不是嘴饞了呢?如果你想嚐嚐的話,那就來我的家鄉開封吧!

美味的灌湯包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2字

我吃過的美食有很多:東坡肉、芝麻湯圓、宮保雞丁……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灌湯包。

灌湯包的樣子很好看。它圓滾滾、雪白雪白的,看起來就像一個面板白皙的小寶寶正衝著你笑著說:“我可好吃啦,快來吃我吧!”湊近一聞,一股肉餡特有的濃香撲鼻而來,一下子就激起了人們的食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直接衝上去,把它一口吞下!

灌湯包的吃法是很講究的,要先在包子上咬一個小口子,然後小心翼翼地把裡面的湯汁吸出來,最後一口一個,過癮至極。

我還自創了一種“陳式吃法”,大家不妨試試。每次吃灌湯包,我都會拿一根吸管,將這“吸湯神器”輕輕插在包子“頭”上,然後慢慢吮吸湯汁,鮮香微甘的肉味便在我的舌尖瀰漫開來。喝完湯汁,夾起包子,蘸點小醋,直接送入口中,一股酸爽的味道和著濃郁的肉香味在我的舌尖徹底綻放,真讓人飄飄欲仙、回味無窮。

我和這灌湯包之間還有一件小趣事呢!那是我第一次吃它,不知道里面有湯汁,直接咬了下去,結果湯汁“水漫金山”,在我的新衣服上畫了一隻大花貓。就這樣,我和灌湯包結下了樑子,我暗暗發誓,以後我一定會常常來關照它,也是在那時,我發明出了新吃法。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早已經口水直流了呢?快去嘗一嘗吧!

揚州灌湯包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7字

揚州自古就繁榮昌盛,美食小吃更是數不勝數。在清秀的瘦西湖旁,找一處茶樓,上一籠香氣四溢的灌湯包,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了。

灌湯包皮薄餡嫩,湯濃肉香,玲瓏剔透的麵皮打著褶子包著鮮香美味的肉餡,濃郁的湯汁好像就要溢位來了。湯包個頭不小,有一整個手掌那麼大。

吃灌湯包要用吸管只有用吸管捅破面皮,才能讓肉餡透一透氣。我迫不及待,一把將吸管插進麵皮,用盡全力吸了一口,滾燙的湯汁立即穿過吸管湧進口中,滾落到舌頭上,把一大半味蕾燙得大聲抗議。我連忙張開嘴,伸出舌頭大口喘氣。灌湯包則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盯著我,像是在向我發出挑釁。灌湯包終於涼下來了,我奪過籠子大口吃了起來。啜著鮮美的湯水,嚼著香醇的肉餡,我不禁想起一句詩:“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

我來到廚房,遠遠地窺見那個做湯包的師傅。他嫻熟地把肉餡和配料包進麵皮裡,再圍攏麵皮,把湯包小心翼翼地一個一個的小籠子裡,慢慢蒸熟。一個小小的湯包,做起來竟然這樣麻煩!

揚州灌湯包的美味令我無法忘懷。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憶及那淋漓的湯汁,我鑽滿饞蟲的心就好像要留下一串列埠水來。

品湯包 篇17

國二作文 ,402字

看完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中寫的湯包後,我特別想去吃。

梁實秋先生說湯包“何地無之?”,但是我在丹陽大大小小的包子店逛了一個遍,才在一隅方塊大小的門鋪裡尋得湯包。

夥計很是麻利地起了一籠,先入眼的是滾滾白煙,慢慢地再霧氣深處看見了幾隻晶瑩剔透的包子,湯包不大,靜靜地臥在蒸籠布上。妙處真是在包子皮上,薄薄的,厚度恰好是能夠半透不透地看清裡面的乾坤,湯汁撐鼓了包子的底座,而上是肉餡映出來的一個粉點。

提湯包時要眼疾手快,在褶皺處毫不猶豫地下筷,望著被拉起的包頂面皮逐漸牽動肉餡的凌空,也只能用梁實秋先生的一句“像是被嬰兒吮癟了的乳”來比喻了。

好不容易放入盛醋的碟子中,下口先咬破包子皮,吮吸其中濃醇鮮美的湯汁,那一剎那口中滿溢的鮮味似乎把心也填地美好,等只剩下了空皮和肉餡,再呲溜地蘸醋吃完。心急了,結局就成了皮破湯流。

湯包,要吃得有“品”,品手藝,品口中的滋味,品食物美妙的咀嚼感,品生活的智慧。

我喜歡的灌湯包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我喜歡吃家鄉的灌湯包,灌湯包不僅味道好,樣貌更是好看。

灌湯包的做法較複雜,餡料豐富。皮薄,正宗的灌湯包的包褶有20-24個,皮一定要薄,而且不能破損還要有韌性。放入蒸籠的灌湯包火候要掌握好,否則蒸出來的味道會不一樣。

好的灌湯包講究外觀,不好看的不是成品。蒸好後的灌湯包包色晶瑩剔透,可以從皮裡看到湯和肉。灌湯包又白又大,活像一個個胖娃娃。用筷子一夾,皮不破可見其韌性。

灌湯包最正宗的吃法也有很講究的,用木筷子把灌湯包夾入勺子裡,把灌湯包咬破一個小口,在湯汁流出的時候,用嘴巴湯汁吸食掉,湯汁味道醇厚,肉質鮮美。最有趣的是,剩下的皮,往破的小角里吹氣,韌性的皮可以吹起來,可好玩了。

最奇怪的是,灌湯包的湯汁從哪來的?灌進去的?其實不是,灌湯包的湯汁是灌湯包裡的肉裡的,由於皮有韌性可以存湯汁,所以就有了湯汁。吃了灌湯包後,就不會想吃別的小吃了。對於我這種挑剔的吃貨,能有讓我喜歡上的小吃真的不容易。可吃了灌湯包後,這種味道卻存在了很久了。雖然不能特別理解這種感覺,但朦朧間發覺這種味道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灌湯包味道沒變,家鄉的味道也永遠不會變。

故鄉的湯包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0字

家鄉,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有很多令人懷念的味道。我的老家在宜興,那裡有很多美食:蔥油餅、手撕鴨、梅乾菜扣肉餅……而我最愛的,是那小小的、圓圓的小湯包!那個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

對於較少回家鄉的我來說,回到這裡就一定要去徐舍的街上吃一頓,而必點的就是那誘人的小湯包。

我坐在小吃店的座位上,猴急猴急地左顧右盼,看著別人桌上的湯包一份份的上來了,心裡就會一陣的著急。聞著那一股股誘人的香味,對於吃貨的我來說,嘴裡不禁地流起了口水。而這時,我的小湯包上來了。九個湯包圍坐成一圈,比拳頭要小一點,它放在一個蒸籠裡,上面還有一些精緻的折皺。吃湯包可是有很多講究的,有很多人抱怨吃湯包卻喝不到湯,咬一口湯就全流走了。哎,那他們可真是外行啦!

我小心翼翼地夾起湯包,先慢慢咬了一小口。裡面的“湯汁”立刻流了出來。我用嘴輕輕地吸了一口,頓時,舌頭上的味蕾就開心的跳起了舞呢!這實在是太美味了!這股湯如山上的清泉喝到肚子裡,都可以感覺到它們在胃裡歡樂的翻筋斗呢!然後把剩下的肉吞入肚中,你感覺到他雖像快艇那樣滑入了胃中,香味卻在脣齒間久久徘徊。

雖然時代在變,國家在變,世界在變。可是,家鄉的美味不會變,愛家鄉美味的那一顆心,也永遠不會變。

金陵湯包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2字

南京是吃貨的天堂,這裡有很多美食:鴨血粉絲湯、鹽水鴨、板鴨、赤豆元宵……可我最愛吃的就是湯包了。

金陵湯包在我心中堪稱是“世間美味”。每次我到小吃店必點的定是湯包,所以每次老闆見我來了,便會直接問一聲:“湯包是嗎?”我每次都會微笑地點點頭,回答一聲:“是的。”如果人多,就要等一會兒。我就會十分著急,十分鐘就彷彿過了一個世紀,肚子咕咕地叫著,湯包的清香在我鼻尖縈繞,讓我一刻也等不及。

終於,我盼望已久的金陵湯包上桌了。有鮮肉的,有蟹黃的,可吃貨們通常會選擇鮮肉的,因為每次鮮肉餡的湯汁都帶有一種清香,奇特的味道。七八個湯包放在蒸籠裡,和我的拳頭的二分之一差不多。有些人就像往常一樣,一口咬下去,湯汁便會流出來。可這是“湯”包啊!裡面自然會有湯汁呀!每到這時,湯汁要麼濺在衣服上,要麼就濺在地上,接著就會抱怨起來。可我呢?總會吃得一乾二淨,一滴湯汁都不會流出來。

吃湯包是有技巧的,要細細品味,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首先要輕輕的把湯包移到嘴邊,要十分小心,一不留神,就給弄破了。接著在湯包上咬一口子。到這時很多人便會產生不同點了,有的喜歡直接喝,有的喜歡用吸管吸……而我喜歡直接吮吸湯汁,然後,把肉吃掉。最後便可以把光滑的麵皮吃了。有人把這些動作合為一首小韻律詩: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再吃肉細品嚐。

曾經滄海難為水,旅遊過無數聖地,品嚐過各地美食,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南京的特色小吃—湯包。汪曾祺曾懷念故鄉高郵的鴨蛋,懷念童年的生活。而我每當吃湯包時,便會想起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細細品嚐的幸福時光。讓我們一起享受南京的特色金陵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