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人生相關作文20篇
茶味人生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362字今天我們在教室進行了一次優雅的活動—品茶!
我們兩人一組,老師發了兩種茶,一種是蜷縮在一起,墨綠色的。聞起來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
第二種很像平常的綠茶,拿起來嘗一嘗,很苦!它的顏色接近黑色。
接著老師拿出一次性杯子,把第一種茶放入杯中,然後倒進熱水,水一進入就有些茶浮上來了,沒有浮上來的茶慢慢散開,一開始水是透明的,在熱水的沖泡下它漸漸的變成了淡褐色,水也變香了。
然後老師又拿出一個杯子,把第二種茶放在杯子裡,經過水的沖泡,就變成了土黃色,遠遠的聞著一股中藥味。
老師把泡好的兩種茶帶來給我們聞,我感覺還是第一種符合我的味覺,老師不光讓我們聞還讓我們品嚐,我喝了一點茶水,第一種茶水很淡又香甜,第二種味道有點苦澀,但過了一會兒,味道脣齒留香。
一杯茶,濃了略顯苦澀,淡了便是無味,濃淡相宜,總令人回味無窮!
茶味人生 篇2
國一作文 ,862字父親喜歡喝茶。不管是什麼茶,他都能喝得餘韻悠長。
記憶中的小時候,每天夕陽西下,父親澆完花就會坐在花間的木椅上,拉開茶桌的抽屜,撮取幾片茶葉,輕輕放入玻璃杯中,緩緩倒入熱水。這時我會盯著玻璃杯。茶葉上下翻騰,漸漸的,從浮到沉,由卷至舒,卻依然嫩綠清高。
父親對我說:“人就像這茶,要受得了高溫的煎熬。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阻礙,縱使天賦異稟,也難以抵擋世事難料。”
他的話總是很深奧。他的臉掩映在嫋嫋茶煙後,脣角似乎帶著微笑。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他讓我喝茶,我仰起頭灌下了那杯龍井茶。
後來我長大了些,父親的臉上隱約有了皺紋。他還是坐在木椅上,用茶針挑出一塊普洱,置於蓋碗中,注入溫熱的開水。茶塊氤氳出一抹褐紅,漸漸泛開。
上好的普洱,茶色清亮,迸射出紅色的光芒。仔細一嗅,氣息香而濃,卻不膩。一嘗,醇厚中帶著苦味。我不禁皺起了眉。
父親對我說:“人生就像這普洱,飲下覺得苦,但回味卻甘甜無比。茶越濃,甘甜就會更悠長。”
我端起已放下的茶杯,再一嘗,還是如上次那般苦。只是,這次卻感覺到舌尖上開始泛甜,茶香漸漸湧起,停留在口中,久久未曾散去。
經歷過磨難,方能嚐到果實的香甜。沐浴在嫋嫋茶煙中,我似乎讀懂了父親說的話。
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中生。而他,依然是一個忙碌的父親——一直忙碌著自己的工作,絲絲白髮佇立於頭上是那麼搶眼。但他依舊愛茶。
我坐在木椅上,取幾朵幹菊花放於茶壺中,輕輕倒入沸水。那幾朵幹菊花在水上旋轉著,然後漸漸沉入了水中,緩慢卻很隆重。
我把泡好的菊花茶倒入杯中,遞給父親。在我滿懷期待的目光中,父親嘬了一口,便抬頭,迴應我一個微笑。父親不再說什麼了。
我對父親說:“人生就像這菊花茶,菊花乾枯以後,可以泡出淡泊清雅的菊花茶,便是體現了它的價值。”
父親點了點頭,還是微笑著。
茶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細細品味,就能品出不同韻味。也許,這就是人生,人生若茶。
我愛茶的父親啊,謝謝您教會我這些,願您一直安好!
品味人生 篇3
國三作文 ,1034字漆黑的夜空綴著幾盞昏黃的燈,間或閃著幾顆暗淡的星,本該屬於寂靜的夜,卻無端多了幾分喧囂,摻雜著心中難言的愁思。
獨立窗前,幾根鐵欄攔住去路,顫巍巍發出冰冷的絮語:“愚蠢的人,你反省吧,你如何能逃離這個世界,你對這個世界的依戀將之於何地?”鐵欄竟捕捉到了我的心思?!
木然站在窗前,思索著我對著世界的眷戀。
為名?不會。我已過厭了“高處不勝寒”的生活,名譽自形成伊始,便是一柄雙刃劍,正面功能於負面功能同淬一身。身處高處,一陣陣聲浪是你逐漸孤獨,形成一道影影綽綽的圍牆,一種若有若無的距離,使你再難融入四周,你說把握的除了寂寞,仍是寂寞,正如泰戈爾所說,“我攀登上了高峰,發現在名譽的荒蕪不毛高地,簡直找不到一個遮身之處;身處低處,你就會陷入爭名的漩渦,同樣會被冷落在角落裡,所把握的僅有孤獨。因羨成妒,因嫉成恨,不過是折磨摧殘自己的靈魂。
為利?不能。身處這樣的喧囂世界,即使正常人也會變得喪失心智,瘋瘋癲癲,更何況我並不希冀有朝一日如日中天。我已看厭“小人”的嘴臉。爭名逐利,我看到的是世態炎涼,為了名利二字,人們可謂費盡心機,用盡種種卑劣手段。從中,僅能讀出的是“小人”二字。自然也就無心爭名逐利了。
這個世界,許多事情都掛上了名利色彩,我究竟眷戀什麼呢?
為人?倒不如說是為情。父母身而養我,師長教而育我,朋友知而助我,他們對我的奉獻似乎才是我的羈絆,使我不能忘懷。天地之大,似僅有親情沒被名利沾染,大凡沒有變質的情皆已上升到了親情的高度。於是有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是人愁”的感慨;於是有了“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高亢;於是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惋惜;於是有了“千里孤墳。無處或淒涼”的惆悵……於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歸於平淡使我的夢想,可那絮語卻又分明的響徹耳畔。是啊,我何以擺脫情網的羈絆,雖然嚮往佛家四大皆空,經文博大精深,武功精奧絕倫,但我深知,此生已與此無緣。
於是,我便把這兩種思想折中,既然選擇平淡就該淡泊名利,既然嚮往恬靜就該歸隱山林,既然無法擺脫親情就解讀人生,既然仇視名利就沉醉山水,如陶潛,如竹林七賢。
終日以好友為伴,上山光湖色,又奇峰大川,品脈脈親情,常濃濃酒香,談經國大事,侃風雲變化,”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陶冶性情,在推心置腹中體味真情,在開懷暢談中昇華心靈。
把心中的煩惱與憂愁隱去,使心情歸於平淡,歸於恬靜,歸於空靈。
既然成佛已成虛幻,成仙也未嘗不可。
品讀“雙百”,品味人生 篇4
高二作文 ,1176字看那點點的茶葉,在滾燙的水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有一種從容而不急躁,安靜而不沉淪的積極。而那“雙百”中的人物的人生又何常不像這茶呢?一次一次被沸水衝起來,又跌到杯底,就這樣浮浮沉沉,直到最後散發出生命的芳香。
的確,人生是苦與喜的交織,是成功與挫敗的輪流,沒有一帆風順或者永久坦途,那麼為何“雙百”中的人物能夠以平凡的姿態綻放獨特的人生,展現崇高的生命境界?這需要我們去細細解讀他們的人生。
品讀“雙百”中的王順友,感受他那“為人民服務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的人生況味。24年來,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裡踽踽獨行,步行26萬公里,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到100%。他為農村發展經濟辦好事,為農民群眾傳遞科技資訊。為了給群眾捎去生產生活用品,王順友甘願繞路,甘願貼錢,甘願吃苦。品味王順友的人生,回味我們的生活,有的人淡泊名利,不計得失;有的人爭名奪利,斤斤計較,有的人默默貢獻,任勞任怨;有的人譁眾取寵,誇誇其談。為什麼在同一片天空下,有的人這樣,而有的人那樣呢?只有一個解釋,人的境界不同,表現自然不同。像王順友那樣,為了人民再苦再累都覺得幸福的人生境界,又有誰可以達到呢?我想,我們也需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更好演譯我們的美好人生。
品讀“雙百”中的魯迅,品味他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魯迅自從確定棄醫從文的思想後,就一心一意為改變國民精神志向而奮鬥。魯迅熱愛人民,甘為孺子牛,為革命多做一件想做的事;他憎惡敵人“橫眉冷對”拿起筆桿子向敵人的咽喉刺去。因為魯迅的不屈不撓,中國人從睡夢中驚醒,揉醒了睡眼,看清了常溫的社會;因為魯迅的堅定無畏,中國人站起來,走向革命;也因為魯迅,激勵我在鋪滿荊棘道路上奮勇直前,追尋自己的夢想。
品讀“雙百”中的彭加木,體會他那“從荒野中踏出一條道路的勇氣”的人生。為了赴邊疆各地調查資源,他主動放棄出國學習的機會;身患縱隔惡性腫瘤,回到上海治療,他以頑強的意志同疾病作鬥爭,病情有好轉就重返邊疆;他還冒著生命危險,先後3次進入羅布泊地區,調查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為開創新疆復古工作傾注心血,併為我國植物病毒研究做了大量工作。雖然在荒野中開創一條新的道路,會遇到重重障礙,但是彭加木以他的勇氣,一步一步地走上他生命的制高點。彭加木告訴我,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個堅實的腳步,都是用勇氣與汗水鑄造出來的,沒有付出不會有累累碩果。
“雙百”人物,感動我們,激勵我們。王順友,魯迅,彭加木等,當他們踏上人生的道路,便註定遭遇幾番暴雨與幾番狂浪,但他們在浮浮沉沉的人生旅途中散發出生命的芳香,那是因為他們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
其實每一張日曆就像一艘小船,你是用它載來智慧與追求,還是純粹載走青春的年華呢?
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相信明智的你會作出高明的選擇。
品味人生,品味經典 篇5
國二作文 ,764字我國曆史文化悠久,像紅酒,發酵的越久,越能品嚐到它的醇厚和甘甜,深吸一口氣,便能聞到它的淡淡的幽香,使人神清氣爽。若真能輕輕地吮一小口,那滋味不能言語。
臺灣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表示,清大校園中的“寶藏”是五句發人深省的箴言雋語。
第一處是大禮堂內外可見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民國三年梁啟超勉勵清華弟子的話。
第二處是物理實驗室前,英國思想家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全……”
第三處是人文社會學院中,“我們是什麼,我們可以是什麼”。
第四處在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內,是胡適的題字:“理未易察”。
最後一處則是校長辦公室內,為前任校長沈君山的題字:“只緣身在最高層,不畏浮雲遮望眼”。
老子說:“大成若缺”。圓滿原在殘缺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缺處即是圓處。缺,是對完美的期望,在淡淡的憂傷中,有一種寂寞的美。
如篆刻,躲在斷處用心。斷處見其膽,見其韻。印家有這樣的一句話:“與其疊,毋寧缺”。沒有缺,就沒有篆刻藝術。缺是一種引領,而不是抽刀斷水的毅然截斷。缺更是一種烘托,美不在缺本身,缺提供了一個背景,一個呼應圓滿俱足的背景。
白晝是看,是現世;你要是沉思,你要是諦聽,那你一定是在黑暗之中,或者是在你的心靈之中。
歷史,你可以欣賞鐵血的豪情,但是,不要忘了,其更有泣淚的悲愴。
五千年,有帝王將相的偉大事業,有他們留下的巨集偉的王陵和宮殿。但是,如果我們的良知還醒著,那就能在深夜聽見—還有孟姜女這樣的妻,代王夫人這樣的姐,在荒野,草聲中,低低的泣訴。
由此,我想到的是,今天我們缺的並不是知識,因為獲得的知識的途徑真是太多太多了,“獲取”已經不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困難的是,你自己怎麼去看待這些知識,怎麼去判斷這些知識,並形成你自己獨立的看法。
品味經典……
品味人生苦樂 篇6
高一作文 ,763字每一個人對人生都有不同的體會,有人只喜歡甜滋滋的人生經歷,有人卻喜歡平淡的人生,而有些人喜歡又苦又甜的人生體會。前兩者都讓人覺得人生無意義可言,而後者能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古今中外的偉人,有哪位不是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呢?例如古時候的司馬遷,他創作了聞名中華,流傳千古的一本《史記》,但其背後隱藏了司馬遷的許多痛苦往事。他年輕的時候就頗有一番作為,中年時,在朝廷做史官,因為他為官清廉,正義直言,而使得他得罪許多高官,皇帝聽信小人的讒言,而把司馬遷打入監牢,不幸的是,他遭受到人生中最大的恥辱,後來被放出來,他忍辱負重,把《史記》完整的寫出來了,也讓他在晚年時得到了最大的快樂,使得他的人生變得有意義了。
外國的居里夫人與他的丈夫都對科學研究頗感興趣,甚至把他們的精力都用在了科學事業上,他們整天都在研究室裡做提取鐳的實驗。在一次車禍中,居里夫人的丈夫不幸身亡,這給他帶來沉重的痛苦,但她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實驗,他把自己的傷心時間用在了實驗上,希望完成與丈夫未完成的工作。數年後,居里夫人成功提取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這讓她獲得了喜悅和讓死去的丈夫感到欣慰。居里夫人也從痛苦中走到了快樂的彼岸,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也經歷過苦與甜的時候,譬如考試不及格時,會覺得不愉快,但努力後,看到成績有所提高就會覺得重新有了自信,並且快樂;自己與最要好的朋友發生矛盾後,我想,彼此都會難過,不過只要我努力去挽回,就會讓彼此加深友誼了。
其實,無論是偉人還是普通人,經歷過挫折後而獲得成功,不是會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嗎?是的。品味人生關鍵在於其過程,只享受甜滋滋的人生的人是不會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意義的,而只希望過平淡人生的人亦是如此。“陽光總在風雨後”的這種人生才有真正的意思。
願君能細細品味其人生苦樂,享受人生的意義。
品味人生 篇7
國二作文 ,73字請記住: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珍視人生,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茶酒人生 篇8
高一作文 ,1416字老祖宗留下來的“飲”、“品”文化,恐怕是在茶、酒這兩樣上表現的最為淋漓盡致了。
論酒,它幾乎是同中華文明一起誕生的。相傳最古老的酒就是儀狄為大禹而造的酒,大禹飲後連聲稱好,從此,酒文化弘揚開來……
酒易飲,凡夫俗子誰都能飲,大都也都會喝。酒是用來壯膽的,武松,十八碗也過景陽崗,是靠他添一身虎膽;酒是用來消愁的,古往今來的遷客騷人,壯志難酬,常常“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武俠小說裡的英雄豪傑,常常以酒會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盡顯一身豪氣。因此可以說,人們喝酒,目的通常不會那麼單純。
關於這一點,歷史可以證明: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可謂是喝酒的至高水平,歷代皇帝最頭疼的問題,他僅用一杯酒就解決了;漢高祖劉邦赴的鴻門宴,把盛宴談間激流暗湧,寫下了楚漢相爭精彩的一筆。酒,用在政治上,便不再是喝了,至少不再是其原有的質樸與單純。至於酒常與王侯將相扯上了關係,或許是因為就的豪氣很適合統治的霸氣雄心吧!
相比之下,茶就顯得簡單清雅多了。我始終覺得,會喝酒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喝酒而去喝酒的;會喝茶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喝茶而去喝茶的。喝茶有很多講究,飲茶之風,起源於中國,千百年來逐漸發展成了一門學問—茶藝。
《紅樓夢》中妙玉泡的茶,用的是陳年梅花上的雪水,其空靈悠遠又豈是一般的水所能比得了的。再看妙玉說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飲牛飲騾了。”茶真是與俗無緣了。
除茶與飲茶本身之外,喝茶的時候的意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清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喝茶要心止如水,無慾無求才好。捧一盞清茶,青綠搖曳,茶香嫋嫋,心便隨著那舒展的茶葉緩緩沉入杯底。茶真是超凡脫俗的隱士。這或許就是古人的處世哲理吧,清心寡慾遠離塵囂。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來,未免有點消極。
於是,我又把視線轉向了酒—它果真只是濃烈落俗的嗎?我很喜歡“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意境奇趣,不遜於周作人筆下的茶事。都說茶是靈性之物,其實,酒更能激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竹林七賢”中的人,他們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詩仙”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其豪邁的想象,很大一部分是酒所賜予的。
看來,酒也不乏其高雅的一面,甚至是醉酒之態—湘雲醉酒,是醉臥於芍藥蔭,那是千金小姐的嬌憨之態;李白醉酒,是醉倒在翰林院,是一代詩仙的桀驁之態。
文人愛酒,武夫亦愛酒。武林中人以酒會友,豪氣如雲,不過是匹夫之勇,只有把酒在疆場吟唱時,才能真正體現出其豪放雄壯的脾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據說,葡萄美酒倒入夜光杯中,酒色與鮮血無異,飲酒如飲血,這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岳飛的詞:“壯志飢餐胡虜肉,談笑渴飲匈奴血”,中華男兒的方剛血氣與壯志豪情在飲酒中一覽全無。
茶,是遺落凡間的精靈,它的高雅與脫俗,只有少數人才能品味得到;酒卻是豪爽之物,宜喝宜品,可以說是雅俗共賞。這兩者都延續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然而,它們又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處世之道—清心寡慾和豪情萬丈,平平淡淡或轟轟烈烈。
我,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呢?我思索著。閒暇時,泡一杯清茶,靜坐窗前,看雁過留痕,雲捲雲舒;忙碌時,飲一杯烈酒,奮起萬丈豪情,去迎接生活的挑戰。靜如茶般淡雅,動如酒般濃烈,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茶中人生 篇9
國二作文 ,703字人生如茶,不經過沸水的浸泡,就無法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人生如茶,雖然剛開始是苦的,但最後卻有無盡的回味;人生如茶,雖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相必這句話大家都是再熟悉不夠了的,但又有幾人真的做得到呢?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苦,也不會有絕對的甜。在甜之前,必然會有苦;苦過之後,也必然會有甜,若不經歷一次那痛徹心扉的苦,又何來那如夢般的甜呢?若不經歷登山時的坎坷,又何來山頂那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
歷史上的偉人哪個沒有經過一番磨練?就比如說蘇軾。他在蠻荒之地達十二年之久;三任妻子也都先他而死,幼子也在他赴任的路上死了,最親愛的弟弟與他同時遭到政治迫害。蘇軾也都是樂觀的挺過來了。仍然按著他自己的習慣生活、做事、作詩、寫文,以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迎接人生的風和雨。只有我們經過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磨練之後,方能鑄就非凡的品格,方能成為“人上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不會有輕易取得的成功。即使會有,那也只是如流星般作了短暫的停留,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逝去。我們不應該抱有擁有過就足夠了的思想,應該放聲說“我不求曾經擁有,但求是否努力奮鬥過。”有奮鬥,有目標,有理想的人,即便沒有成功,但也能坦然面對,不會有太大的遺憾。
林肯出生貧窮,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而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18歲時做了船員,25歲成為州議員,41,歲當上了總統。在這期間,他經歷了多少坎坷,多少挫折,做過多少份工作,都沒人知道。人們只知道和看見了他當上總統後那光輝的外表,卻沒有一個人去關心他到底付出了多少。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再怎樣苦也不會苦一輩子,苦完後仍然清香飄逸。
話說家中風雲,細品百味人生 篇10
國二作文 ,709字我們每個人都有那溫暖的小窩,我也不例外。我家裡的規矩那也不少,下面我來說給大家聽。
父親可是家裡的“老大”,他說話一言九鼎,沒人敢頂一句。然而他卻閒靜少言。大多都是一個傾聽者,坐在沙發正中間聽我們談天論地。我最敬佩的是父親的那張大嘴。周圍包圍著鋼針一樣的鬍子,紫色的厚嘴脣。每到吃飯時,無論多燙的飯菜,他都直接送進口中,然後開始“加工”。我與弟弟總是先涼一會再吃,待不燙後才開吃。但父親速度快,已經快吃下一碗了。我曾是多麼想擁有象爸爸這樣的一張嘴啊。
我在此可以稱哥哥姐姐為“過客”,因為他們都在外地上大學,一年也回不上幾次家。尤其是姐姐,他所上的那所大學那是相當摳門,生怕讓學生休息上幾天,在平時與他們大都是用電話來聯絡的,而我對他們也不是太怎麼思念。
弟弟可是家裡的“超級導彈”,他所到之處都會是亂糟糟的,不知道真相的人還會懷疑我家剛經歷了龍捲風呢!書,卷子早已丟的滿床都是,有的書早已沒了封皮,有的書角早已捲成了卷。還用所發的卷子疊紙飛機、小船了。
又一次弟弟用紙糊了一個“足球”,以為他幹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呢!有意的在我面前踢過來、頂過去。還時不時的踢到我腳下,讓我傳給他。我忍了又忍,忍了又忍,最終還是爆發了,丟下彩筆,一個“彎月火球”,將球射到了領居家的房頂上,到如今,恐怕它還站在那為我“放哨”呢。
這就是我的家,我從家中學到了許多好東西,這讓我受益匪淺,受用終生。是父親教會我在某種程度上沉默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姐姐與哥哥的經歷告訴我:其實我只有讀書才是走出這大山的唯一出路,是弟弟告訴了我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童心。這一切的一切,或許會改變了我的一生。
在這樣的一個充滿真正能量的家中,我怎能不茁壯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