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秋,真好相關作文20篇

發現秋,真好 篇1

國二作文 ,807字

我對秋天有著一種濃烈的嚮往,想聽秋的聲音,想看秋的風景。可是,秋天總是令我琢磨不透。每當踏秋之時,秋便無處可尋。所以,我經常抱怨秋天的短暫與無情,直到那一天,我改變了自己的觀點。

那是一個普通的週末,倚在沙發,望著窗外,無事可幹,未免有些許空虛。許久不曾出門的我,在這個週末忽有興趣。簡單收拾,便踏出家門,撲進大自然的懷抱。

院子中有一個花園,是我最願行走的地方。不僅因為那裡的景色是清新、美麗的,還因那裡有我美好的回憶。走過小白橋,便稍覺異樣,陽光依舊暖洋洋,但在平日熱鬧的花園,今天卻略顯寂寥,清冷了許多。這使我驚訝又疑惑,繼續向前走去。

隨著輕風拂面,草地上的小草沙沙地發出聲響,落葉又多了幾片。站在小路中央,環顧四周,一個人也沒有,只有樹枝在向我打招呼問好。再往前,突然看見松鼠從頭頂枝丫掠過,飛快地跳躍,拿上松子,一溜煙便無了蹤影。沒想到,樹葉已翩翩落下,松子也熟了,秋天好似已悄然到來。

小池塘的沙洲上,沒有了鴨子鳧水。夏天在沙洲上玩耍的五隻小鴨,竟一隻也找不見。池塘中的魚兒也無往日的生機,只是靜靜地潛游於水中。花園中的萬物都在告訴我,秋來了。可是我這無知的人,卻還在遲疑地環繞花園。

兩三步後,我便立刻就醒了。園中一棵棵的銀杏樹,葉已透黃,金色的葉子簌簌而下。燦爛的陽光打在葉上,就如同童話場景般夢幻。面對滿地堆積的銀杏葉,我一時語塞,不知怎樣表達心中的震驚,只是伸手捧了一大把,向空中拋去,置身於其中,享受於其中。仔細觀察地下的小草,雖還有點點綠色,但草尖已經泛黃,白楊樹上的鳥巢已無鳥兒棲息。落葉飄下,北雁南飛,就是秋天的風景;大風一吹,那有力度的長呼就是秋天的聲音!發現秋,真好!

原來我對秋天的短淺認識,都是因我不曾親身去體會。其實,秋天並不短暫,也並非無情。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如果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驗,就能發現各種我們不曾發現的美!發現秋,讓我感受美好,反省自我。發現秋,真好!

清秋真好 篇2

國三作文 ,623字

冬日的銀裝素裹,春日的鶯飛草長以及夏日的烈日炎炎過後,霜白露清的秋終於在習習涼風的吹拂、無痕秋雨的流淌中,款款而至。

人常言春日青柳,夏日驕陽,冬日白雪,而秋總是會讓人聯想起田間的一派秋收繁忙之景,很少有人想起那秋的蕭瑟。即使想起,似也不願提及。是呀,明明是豐收喜悅的季節,為何偏偏襯著荒涼呢?但是,只要是有心人,就會發現,那蕭瑟秋景美麗不可方物。習習涼風讓夏日的酷暑化為虛無,迎來的是冬日的前奏。枯枝敗葉之上,卻有秋菊傲放。金鳳颯颯,吹得滿院菊香。秋雨綿綿,滴落於一泓秋水。樹樹枯黃之中,楓林微染。這清秋美景,難道不比那春柳冬梅更加美麗?

一想到秋,除了那瑟瑟的風,波光粼粼的秋水,還有那秋菊和紅楓。菊,總是會引起文人的雅興。晉陶淵明獨愛菊,曾題詩《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連唐太宗賞菊後,都不禁寫了一首《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 風勁淺殘香。 如若無秋,何來這傳世詩句?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楓,雖說和菊一樣,是秋天的象徵,但卻和菊大相徑庭。菊,是思念,而楓,是團圓。火一樣的顏色,就像家庭團圓一樣,熱鬧非凡,洋溢著喜悅的氣氛。一片一片的楓葉,凝聚於一樹。彷彿一位位遊子,重新回到了家。那棵樹,多麼美滿、幸福,不知引來了多少羨慕的目光。

清秋,是詩中畫,是畫中詩,是一次次離別過後的重逢,是一份份寂寥,亦是一份份思念。清秋,真好。

但願共騎白馬踏清秋。

發現秋天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4字

星期六,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去秦淮河邊“考察”秋天。

秋天在哪裡呀,秋天在那金燦燦的樹葉裡。往對岸望去,河邊的樹上好像掛滿了黃澄澄的金子,走近了看,像一串串金線織成的圍巾在風中飄蕩。微風一吹,樹上的“金子”就慢慢飄了下來,地上像鋪上了金色的地毯。

秋天在哪裡呀,秋天在那酸甜的果實裡。秦淮河邊一排排的石榴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石榴,有的石榴裂開了幾個口子,露出了像瑪瑙一樣的果實。橘子樹上結著許多又大又圓的“綠寶石”,把樹枝都壓彎了。

秋天在哪裡呀,秋天在那可愛的蘑菇裡。我們在秦淮河邊上發現各式各樣的蘑菇,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紅色帶有斑點的,它們都躲在柳樹根下,只伸出了一個個小腦袋,好奇的望著我們。

秋天在哪裡呀,秋天在那一陣陣的微風裡。秋風襲來,一陣陣桂花香飄進了我的鼻子裡。慢慢的,風變大了,散步的人們不由自主地把衣服裹了起來,加快腳步,向家走去。

秋天就在我們的眼睛裡和美麗的世界裡,我真喜歡發現秋天!

發現秋的美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4字

夏去秋來,眨眼間我們就告別了炎炎夏日,走進了金秋十月。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沃野一片金黃;可是,秋季也是萬物凋零的季節, 自古以來,詩人對秋季的評價都不是很高“自古逢秋悲寂廖”。的確,沒有了蟬兒熱情的歌唱,沒有了各色鮮花爭奇鬥豔的點綴,一切都顯得有些沉寂蕭條。

但是——一陣桂花的芳香讓秋天不再那麼無趣。綠葉叢中,點點金黃,配上我們的歡歌笑語,讓這時的校園變得生機勃勃。放學時,經過樹旁,一陣芳香撲面而來,縈繞在我們身旁,久久不能散去。楓葉是校園中另一大秋景。一片楓葉掛在枝葉上,有的依舊青翠,有的金黃燦爛,有的通紅透亮。起風了,葉子們便隨風搖擺,滿樹的葉子“嘩啦啦”地響,像是在給風兒優美的舞姿伴奏。可惜風的舞蹈我們無法看見,不然我們一定會喝彩的。不過不用遺憾,看!葉子在空中旋轉,那是它們在為風兒伴舞。過了一會兒,風兒跳累了,葉子便飄落在地上,真應了那句詩:樹樹皆秋色,山山黃葉飛。

秋冬是孤寂的,但只要用心發現,就會看到它別具一格的,不一樣的美。

我發現秋很美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5字

我一直喜歡春天,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我一向不喜歡秋天,秋風蕭瑟,萬物凋零。可是,今年的秋天,我和媽媽到北京香山一行,讓我深深地愛上了秋天,我發現秋很美。

金秋十月,香山公園遊人如織。走進公園大門,一條長長的甬道向前延伸。甬道兩旁的樹木,披著美麗的秋裝,有的金黃,有的橘紅,在涼爽的秋風中,擺動的枝條,好像在歡迎遊園的客人。樹下、路旁鋪滿了軟軟的落葉,就像一層彩色的地毯。我索性踏上落葉,一層層、一片片,黃的像耀眼的金,紅的像燃燒的火……我是愛植物的女孩子,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落葉。我蹲在地上開始欣賞,看看這片很美,瞧瞧那片也很美,聞一聞,還有一種山野的葉香。在這百花凋謝的時候,五彩繽紛的落葉,真像一道絢麗的風景線!我覺得自己彷彿也變成了一片小葉子,媽媽趕緊給我留影紀念。

當然,香山之秋,最美的還是紅葉了。沿著甬道前行,我和媽媽走到一處山邊。嗬!遠望,漫山遍野的楓葉,就像一片紅色的海洋。深紅、淺紅、金紅、紫紅,滿眼都是紅色,紅得耀眼,紅得鮮亮,紅得燦爛,一簇挨著一簇,一層接著一層,一片連著一片,好像是天邊飄落的紅霞。站在山前,我就像站在紅海邊。近看,那紅葉真是千姿百態!有的像一把小扇子,有的像一束小花傘,有的像一隻小蝴蝶,有的像一枚小郵票……仔細聽一聽,蕭瑟秋風微微拂過,滿山紅葉輕輕飄動、沙沙作響,好像紅海湧起了波浪。此時此刻,我不禁詩興大發,脫口吟誦出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紅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我又自作兩句:“香山紅葉好,最美在金秋。”媽媽拍手為我叫好!忽然,我發現有幾隻小松鼠,在溝壑林叢中的紅葉間跳來跳去,嗬!小松鼠為秋天的香山添加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香山之秋,美在紅葉。愛你,美麗的香山之秋!沉浸在香山之秋中,我發現秋真的很美!

發現秋蟬聲聲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927字

秋日,天氣轉涼。黃昏時分,驟雨初歇。一聲蒼老的蟬鳴,劃破了天邊火燒的雲——

“吱——”

不連續地,蟬嘶鳴了幾聲,便又消失在了樹間。細碎的紅雲在紅日旁慵懶地遊移,天邊的餘暉在地平線上浮浮沉沉,不遠處也飄起了縷縷炊煙。秋日的風帶來了絲絲涼意,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恰是清秋暮色時分。我發現了那隻垂死掙扎的秋蟬。它緊緊地用六條短而細的腿抱住樹的枝條。不讓自己掉下去,身旁的樹葉上還留有秋雨的痕跡,樹條又開始擺動,發出一種低沉的沙沙聲。蟬在樹葉的摩挲下苟延殘喘。

“吱——”

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又是一聲沙啞的蟬鳴,這隻秋蟬命不久矣。翅膀在生命的余光中翕張,棕黑色的軀體顯得蒼老無力,背上有幾滴雨珠使其無法飛翔。所以只能停在枝頭,任憑風雨擺佈。這是一個遲暮的老人,在死亡邊緣徘徊。

風又大了,樹葉嘩嘩響動。在大風的席捲下,樹枝左搖右晃,一些棲息在樹上的昆蟲連同樹葉一起被捲入下來,唯有那秋蟬還在樹枝之上,緊緊依附在枝頭,隨著秋風起伏顛沛。我又聽見了蟬聲,那是十分悲壯而滄桑,卻又剛強而豪邁的。蟬,在初夏破殼而出,結束了漫長的黑暗生活。

在迎來光明的這個夏天,它放聲歌唱,歌頌生命的美好。在炎熱的午後,總聽響亮的蟬鳴在窗外一聲接一聲永不停息。可現在的蟬鳴,蒼老無力。但蟬鳴還響著,即使是它最後一聲蟬鳴,也要抒發對生命,對生活的渴望。風在呼嘯,葉在搖,秋蟬命比千株草。秋風吹冷了紅日,吹冷了雲霞,卻遲遲吹不冷蟬的意志,吹不熄蟬的生命之火。

第二天,我去看那蟬。依然緊緊地依附在枝頭,卻已然沒有了翅膀的翕張,沒有了生命的跡象。秋蟬抱枝死,毅然鼓秋聲。一隻秋蟬,終究敵不過狂風驟雨,在那個黃昏永遠停止了歌唱。但它還活著,活在了風中雨中,活在了我的心中。

秋蟬,即便受傷,即使命不久矣,也在風雨中努力活著,努力發出聲音。蟬如此執著地渴望生命,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那些在困難磨難中也仍不放棄生的希望的人,都是在風雨之中抱枝而鳴的秋蟬啊。

你可曾留意過秋蟬聲聲?那絕不僅是死亡的開始,更多的,是它那生命的宣言。

好奇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篇7

國三作文 ,1065字

眾所周知,從現象到本質是人們對事物的普遍認知規律。同理,發現一個真理的過程也要從它的表面現象入手,而好奇心是驅使我們從表面的現象引發思考,從而思考,來探索真理的本質,所以好奇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詹天佑小時候對事物就有強烈的好奇心,經常拆卸家中的鬧鐘,後被清政府優選為公費赴美學童。學成歸國後,創新設計京張“人”字形鐵路,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十五世紀之前,人們只知道亞歐非三大洲的存在。於是,一些思想先進的歐洲人便引發好奇心,難道除了亞歐非三大洲就沒有其它大洲嗎?

就這樣,探尋新航路的熱潮掀起了。1487年,迪亞士在好奇心的引領下,帶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到達好望角。1492年8月義大利人哥倫布相信地圓說,他認為向西航行,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1497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到達了印度西海岸。一條從海上到達印度的新航路被開闢。1519年8月,麥哲倫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太平洋,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

試想,如果四位航海家沒有好奇心,各大洲的文明怎麼會交融?世界又豈能連為一個整體?地圓說的觀念更不會確立。

好奇心是科學創造的源泉的開始。牛頓因為被蘋果砸到頭而引發好奇,蘋果為什麼沒有飛,從而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奠定了近代力學和微積分的基礎;門捷列夫因為有好奇心,研究元素規律,發現了元素週期律,並編制出元素週期表;屠呦呦因為承擔國家的責任和有研製出治療瘧疾新藥的好奇心,經過190次的失敗後,發現了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為有想使水稻增產的好奇心,從而發明了高產雜交水稻;道爾頓因為對襪子的顏色有好奇心,深入研究發現自己和弟弟是色盲,從而發表了著名的《論色盲》……

如今,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好奇心是最大的功臣。沒有好奇心,人類可能還處於“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時期。那樣的話,人類文明會是多麼落後與愚昧,我們無法想象,也不敢想象。

偉大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曾說過:“很多人說我是偉大,很有毅力什麼的,其實,我就是特別好奇,好奇得上癮”。不管我們是不是偉人,或者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好奇心是必須要有的。不固步自封,要敢於衝破禁錮思想的枷鎖,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提問,才能深入探索,發現事物的規律,從而發現真理。無數事實使我們始終堅信,擁有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靈才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發現真理 篇8

國一作文 ,862字

我這題目,是縱觀歷史初步得出來的。望各位能夠聯絡最近所學,最大化的弄明白我要講的道理。

所謂好奇,是對他事抱有濃厚的興趣,那麼,它又怎麼成為真理的第一步呢?它的地位真的有那麼高?為什麼那麼多名人提倡好奇心,卻仍然有人會說:“好奇心害死貓”?

其實,鄙人認為,好奇心儘管正反面皆有作用,但其“真理”第一步是不變的。

還記得“地理大發現”吧!那時的人們對於地球的形狀各持不一的態度,那麼,這時就有一群人站出來,要去證實這些觀點,支撐他們的不僅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目的,更有一份好奇心。舉個例子吧,哥倫布就是好奇“地圓說”,並嚮往東方的財富,才發現的新大陸。倘若他失去了好奇心,便可能一生平庸,碌碌無為。同理,麥哲倫好奇這地球究竟是不是圓的,於是好奇心佔了上風,他的偉大壯舉成功地證實了地球是圓的。對,這是真理的探究,但它的第一步就是好奇。

倘若真理是一個化學反應式,那麼好奇就是一方催化劑。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他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不就是好奇“蘋果為什麼會向下,從樹上掉下來”的問題嗎?但對於一個缺失好奇心的人來說,這就太平常了,這或許就是偉人與普通人的區別吧!

還有,許多的定理,公理也是在好奇中被慢慢證實的。比如,在你面前有兩條路,通向同一個地點,你一定會走直線。為什麼呢?你的好奇心會使你的內心產生疑問,接著再邁出證實的第二步,從而得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結論。

好奇不僅是真理的第一步,更是當代競爭的核心因素。好奇會驅動創新,創新會驅動發展。所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國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更應該時刻的保持我們這份好奇,去發現更多的真理,走好真理髮現的第一步。這樣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最後,我引用一句畢淑敏在《保持驚奇》一文中的一句話來與大家共勉:“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是驚奇。”

真理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希望大家永保自己的好奇心。

好奇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48字

真理存在於世間的多個角落裡,而好奇往往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是成長的催化劑,好奇使人類從動物成長、思考、積累,逐漸變為了高智商的人。

但是必須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好奇?

如果一個人總是口頭上說著自己具有好奇精神,而實際卻不去細心觀察和探索身邊的事物,這不是好奇;如果一個人在人前總是一直專注於某一事物,在人後卻將之拋之腦後,這不是好奇;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卻不去探索,這也不是好奇。

好奇是因為對某一事物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並且有堅持探索的態度。正是因為好奇和堅持,屠呦呦才發明了青蒿素;正是因為好奇和執著,袁隆平才發明了秈型雜交水稻;正是因為好奇和探索,瓦特才發明了蒸汽機;正是因為好奇和思考,牛頓才發現了萬有引力;正是因為好奇和想象,萊特兄弟才發明了飛機,使人類的目光從此進入了蔚藍的天空;正是因為好奇和勤奮,門捷列夫才發現了元素週期表,使化學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然而,現在大多數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的好奇心被毀滅了。很多孩子缺乏創新精神,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從小父母的教育理念就遏殺了他們的好奇心。現在的社會大多都是學歷越高便越有身份地位,因此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沒本事,沒有上成學,決不能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一心寄希望於下一代,從小,便讓孩子沒日沒夜拼命地學習,不給孩子空閒的時間,讓他們來真正的接觸這個世界,這雖然換來了知識與學問,可付出了殘酷的代價,使孩子們缺乏想象力,沒有了好奇心,變成了聰明的傻子。

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們沒有堅持不懈的毅力。現在的時代飛速的發展,許多家庭都過上了好的生活,不想讓孩子再吃苦,從小就嬌生慣養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成了他們的學習態度,缺乏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的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儘管對事物產生了好奇心,也不願意去深入探索。可是沒有探索,興趣又有什麼意義?愛迪生就是因為堅持不懈,敢於探索才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發明大王”。

第三個原因是周圍環境的原因。隨著生活質量的變好,許多人享受快樂,不願付出,不求探索,他們的行為不僅深刻地腐蝕著自己,也深刻地影響著周圍的人,社會上一些人或許會經常受之影響,久而久之自己便也同化為了這種人。

好奇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引領人們探究複雜的未知領域。但也有可能使人在探索過程中因太執著而迷失自我。從而分不清虛擬與現實,這聽起來是一個滑稽的故事,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一定不要陷入了幻想虛擬的沼澤之中。

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人類才從生活的地球進入了浩瀚無垠的宇宙,好奇心會促使你發現未知世界的精彩,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充滿希望,好奇是發現世界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篇10

國三作文 ,1142字

世界之大,千萬變化,奧祕無窮,這些多姿多彩的變化與奧祕都是如何發現的呢?這一切都離不開兩個字——“好奇”。好奇心是人類創造發明的源泉。

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說:“科學研究要保持強烈的好奇心。”老師說:“學生應有好奇心和懷疑的精神,多問問題,多提出問題,才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科學家的哲理名言,老師的諄諄教導,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顆好奇的種子,這顆種子會漸漸發芽長大,直到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好奇心讓生命煥發青春的力量。人的一生不論年幼還是垂暮,都應保持一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魯班作為木匠的鼻祖,一次獨自上山,一不留神被一根表面粗糙銳利的草葉劃傷了腳步,靈光乍現,奔跑回家發明了鋸子。詩人李白年幼時調皮搗蛋,他不愛學習,一次逃課在河邊玩,看見一老婦人拿著一根粗的鐵杵在石頭上細細打磨,好奇的問了一句:“老奶奶您在幹什麼?”“我在磨針。”“這能磨成針嗎?”老婦人回答:“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從而大大點醒了他,回學堂以後刻苦學習,成就了大唐“詩仙”的風範。

好奇心讓人們發現五彩斑斕世界的祕密。英國達爾文小時候因為對昆蟲、生物生長的有好奇,長大後執著研究出生物進化論,著述《物種起源》。牛頓一次在樹下看書,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打在他頭上,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牛頓不斷思考、探索、研究,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麥哲倫本著對世界地圓說的好奇,從西班牙出發完成了,第一次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法國法布林小時候喜歡研究昆蟲,長大後繼續觀察,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寫出《昆蟲記》。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好奇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執著研究,成為“大陸漂移學說之父”。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執著好奇於治療瘧疾藥品的研究,她在經過190次實驗的失敗後,在第191次成功提煉出了青蒿素,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從而為中國醫學、世界治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人的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決定成功的因素,是他們都有一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從而發現多彩的世界。

好奇心讓原始人類離開洞穴走向田野。好奇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伴侶,是發明的試金石,是成長的催化劑,是開啟知識寶庫、真理之門的鑰匙,

好奇心是探究萬事萬物的起源,也是發現真理的根本和基礎,更是發現規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