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小籠包相關作文20篇

江南的小籠包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65字

提起小籠包,那可是無人不曉。大街小巷,從小包子店到大品牌連鎖店,甚至是上檔次的大酒店,都有小籠包的身影,全國上下都有小籠包,可是一旦變了地方,南橘北枳,馬上變了味。江南水鄉的小籠包,大抵不會迎著北風怒號吧?

南方地區的小籠包都差不多,個兒挺小,一口一個,但吃起來卻不太一樣。有些店的是灌些湯,底都很扁,皮色淡棕,肉香四溢,一看就知有濃郁湯汁;還有些店是南翔小籠,招牌上是這樣寫,但吃起來似乎沒那味,最好的也就是肉餡比較大,皮裹得緊實。不是我說,問過一些顧客,吃過很多家,都不覺得有怎樣好吃,或許南翔不適合我吧!

某種意思,包子做小了便是小籠包,兩者工藝上真沒什麼區別,頂多是用料不同吧?我只吃韭菜餡兒,綠綠的點綴在肉餡上,菜糜上的油閃著亮,一口咬下去鮮而不鹹,菜肉搭配香而不膩。當然,韭菜也可以換成薺菜、捲心菜,味道都是OK的。

還有在小籠包裡放豆腐的,叫豆腐包。豆腐軟軟的,達不到肉餡噴薄欲出的滋味,也就是不入味,平平實實的。我在吃過幾次後還是懷念韭菜肉餡。豆腐的香味和肉餡兒的香味豈能同日而語?就好比北方大漢和江南才子:大漢平實,才子多變,縱使性別一致,性格也大不相同。所以個人感覺還是肉餡美味,單單一陣香氣就勾人垂涎。

有海鮮的小籠給人全新體驗。寧波是個海港城市,哪一天少得了海鮮呢?敢於創新的店主在肉餡中加入海鮮,譬如蝦仁、蟹黃等。我嘗過的蝦仁小籠,也就是廣東那邊的水晶蝦餃,裡面的蝦仁有整個的,也有碎的。個人舉得,還是整個的好吃,因為碎碎的你不清楚有多少蝦呢!南方人吃蝦或魚,吃的就是這麼個囫圇的新鮮味,有了鮮味,整道菜品就好了。蝦仁的鮮味過濾了肉餡的油膩,幻化出肉香與海鮮兼具的味道,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確實是一大美味。蟹黃也是如此,方言裡稱作“汪”,特別形象,因為蟹黃隨著油汁湧出來時,不正像泉水汪汪地流出來嗎?

江南的小籠包,是不同於北方的,你看單單幾個城市間,小籠包品種就各有不同,卻又都反映了南方人的特點:小巧玲瓏、賞心悅目、多姿多味。這點,北方的包子、饅頭和饃饃,實在是比不上嘍!

家鄉的小籠包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0字

我們家鄉的小籠包,不僅味道和普通的包子大有差異,就連做法也不一樣。麵點師傅先將白白的麵粉,加上少許水,然後不停揉搓麵粉,目的是讓它變得黏糊糊的。再拉拉揉好的麵糰,要柔韌又有彈性。接著把麵糰拉成一小截一小截的,在面板上撒些乾麵粉,再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圓形,放上肉餡兒,包起來。上面打皺包圓,最後把它放在蒸籠裡蒸。

十分鐘後,香味四處飄逸。開啟蒸籠,只看見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小籠包一排排躺在那兒,個個都是那麼飽滿,讓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記得我第一次去吃小籠包。媽媽一共買了20個,看著那白皙的皮兒,鮮紅的精肉,碧綠的香蔥,再加上那黃燦燦的生薑,饞蟲早已開始在肚子裡作祟。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起一個晶瑩剔透的小籠包,狠狠地咬了下去:“啊,燙死我了!”媽媽“撲哧”一聲笑了,說:“饞貓兒,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看,應該這樣吃。”說著,慢慢咬破小籠包的外皮兒,然後慢慢地吸收裡面的汁水,再大口地吞下去。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哈哈,果然不一樣,薄薄的皮兒,大塊兒的肉餡,再加上甜甜的熱汁。讓你吃了,永遠忘不掉這個味兒!

啊!家鄉的小籠包真好吃啊!如果你想吃這個既美味又晶瑩剔透的小籠包,那就來我的家鄉—邵東吧!

如果有一天沒有了那江南的小巷 篇3

國三作文 ,998字

我從小生活在江南,對江南的小巷總有著一股熟悉與親切感。

江南的小巷是用厚重的青石板鋪砌而成的。雖厚重,卻不失江南獨有的童趣與驚喜。你可以在石板的縫隙找到幾片柔軟細膩的青苔,或者在牆角下不起眼的草叢裡,找到幾朵白色的小蘑菇。

在我的記憶裡,小巷裡總是“嘀嗒嘀嗒”的,漸漸地,小巷的石道溼了,屋簷也溼了。這時,總有那江南的姑娘,撐著傘穿過小巷;或見那少年站在巷口,眺望那遠方的荷葉叢裡,漁夫撐著長篙隱沒在其中。

江南的小巷,那是我兒時最愛探索的地方。它往往隔絕了塵世的喧囂,你可以靜聽自己的足跡,與青石板中合成一道江南情懷的幽曲,直至那石板深處,試著扒在矮牆上,看那圍牆外的世界。

江南的小巷就這樣一點點的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不僅僅是景,還有韻。

江南的小巷是有一種莫名的愁緒的,就像戴望舒筆下那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讓人在那綠了芭蕉,紅了櫻桃的時光流逝中,不自覺的深陷其中。

江南小巷的韻味也在那墨香的醇芳。走在那夜間的小巷,看那夜裡點點星火的江南,聽著寺廟的鐘聲,是否也感受到了“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境;或在那煙雨朦朧之際,靠著小巷的青石牆,看那水中的接天蓮葉映襯著嬌容的荷花,看那在其中穿行的採蓮小舟,也不禁讓人想起那詩句“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日,也能遮卻美人腰。”

江南的小巷,載了江南的歌舞昇平與悲歡離合,還有很多、很多……

但江南的小巷在消失,我心中的江南在消失……

再回那江南,那份記憶早已變了模樣。原本的巷已變成了高樓大廈,像我見過的所有的城市那樣,規矩,死板,毫無生機……眼前的灰白,觸在指尖,冷在手裡,也冷在心上;那份雅韻也沒有了,僅存的幾條小巷變成了商業街、步行街,帶來了金錢,帶來了繁華,但也帶來了喧鬧與骯髒。人們想要的是什麼?又為此失去了什麼?可還有人想起那曾經的優雅閒適的江南小巷?

我那江南的小巷漸行漸遠了,我那童年的記憶,那片童趣,那份安寧,那一首首的雅韻與詩意一起漸行漸遠了……

哦,不!我要如何告訴父母,那記載著他們半生的江南小巷將要不在?我要如何為我將來的孩子描繪我們的童年?我又要如何說服自己,那最後的鄉愁,終將是回憶,當回憶不再,一切終將不在?我似乎看到了,那混凝土所鑄造的怪物,正張開它的血盆大口,吞噬著江南的小巷,吞噬著江南的記憶,吞噬著那僅存的文化與詩意,吞噬著一切與一切……

誰又能救救江南?願你我不會永別,我最愛的江南……

美味的小籠包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6字

小籠包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它來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蘇州常州府,為當時的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萬華茶樓首創。

小籠包的賣相真好看:那晶瑩剔透的皮兒包裹著肉餡,裡面的汁水彷彿要漏出來似的。還有它俏皮可愛的“頭飾”,大家好像在進行選美比賽,誰也不讓誰。真是皮薄餡多,使人垂涎欲滴!

小籠包的做法比較難,難在捏褶這一步上。首先和麵,把餡也處理好。之後,把麵糰擀成圓形,往裡面放餡,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捏褶。據說要捏18個褶以上,小籠包就做成功了。最後放在蒸籠裡面蒸七到八分鐘,出鍋後就可以食用了。

吃小籠包也是有講究的:先在底邊上咬破一個小口,吸兩口汁水,然後便可以開始細細品嚐。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吃小籠包,小籠包一上桌,香味撲鼻,我吵著要吃。爸爸對我說:“太燙了,等會兒再吃。”可是我等不及了,反問道:“爸爸,涼了的小籠包還好吃嗎?”爸爸說不過我:“那你慢點吃哦!”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沒想到湯汁噴了我一臉,我的舌頭也被燙麻了。爸爸哈哈大笑起來。我氣呼呼地說:“爸爸,你—”爸爸卻淡定自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多汁味美的小籠包真是人間一道美味,不過如果你不會吃小籠包,就會像我一樣狼狽不堪了!

家鄉的小籠包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9字

我的家鄉坐落在浙江省嵊州市,這裡特產豐富:有香氣馨鬱,滋味醇和的茶葉,口感香脆的香榧,不過我最愛的是小籠包。

小籠包有美麗的外形。它們長著白白胖胖的身體,蹲坐在圓圓的蒸籠裡。它們像含苞欲放的一朵朵荷花;像一隻只小鳥坐在鳥窩裡嘰嘰喳喳地叫著,等著媽媽來餵食;像可愛的小倉鼠們聚在一起說悄悄話,好不可愛……

它們長得可神氣:撮著櫻桃小嘴,嘴上有的銜著一小撮肉,有的銜著一小根蔥。嘴邊好像佈滿了均勻的、旋轉的花紋。好像在說:“我是最上等,最鮮美的包子,快快把我吃了吧!”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了一個,咬一口:哇!滿滿的肉香!瞧,它白乎乎的外皮裡還含著一顆肉丸呢!真是讓人慾罷不能。

欣賞做小籠包簡直是一種享受。你瞧,巧手的小籠包製作者們把一個個小圓球似的麵糰放在手上,然後用大拇指一壓,就變成了皮子。然後用筷子夾起肉,放在皮子的正中央。再揪起皮子,來回折動,最後捏起一轉,一個漂亮的小籠包子就誕生了!

聰明的家鄉人從單一的肉包子“發展”、“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小籠包:豆腐包、豆沙包、菜包……家鄉的人們還把包子帶出嵊州,走向了全國各地。小籠包為嵊州帶回了無窮的財富。如今,嵊州小籠包已經成為家鄉的一張美食名片!

南翔小籠包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3字

大街上天天放:“老北京炸雞腿,去北京不吃老北京炸雞腿就……”對於這些我可沒胃口,我最喜歡吃的就是上海南翔小籠包了!

在店裡要找到位子可不容易,幸好我早早來到這包子店,師傅手法熟練,把凍起來的肉放到麵皮裡幸福,一捏,一個精緻的小籠包就出現在我的眼前。餡兒為什麼是凍起來的呢?爸爸也不知道,但是劉叔叔知道,原來餡和湯是凍在一起的,餡兒和湯水不會流出來,只要把包子一蒸,湯汁就會留在包子皮中。

終於盼到包子上桌,我還沒等包子冷卻下來,就急忙咬了一口,滾燙的湯汁濺了我一臉,那鮮美的汁與肉雖然熱,但卻非常鮮美,讓我想把它久久的留在口腔中,不想嚥下去,那包子實在太熱了,我只好把這一小口包子吞了下去,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可真是心急吃不了熱包子呀!

等到包子冷下來,我聽叔叔的話,在包子上方咬了一小口,把邊上的醋倒了一點進去,一口咬下半邊,那汁水與醋融合起來,又鮮又酸,再加上柔軟剔透的皮和美味可口的肉,那滋味就是妙不可言!真是此食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呀!

迎來了第二隻包子的我並不急著吃,而是仔細觀察著包子,透過半白半透明的包子皮,可以看見裡面的汁剛好浸到了肉上,湯汁上那一個個圓形的油脂依稀能辨別包子裡彷彿就是另一個世界,肉是陸地,湯是海洋,閉上眼睛,閉上眼睛聞一聞,那香味簡直比香飄十里的桂花還要香!

很快八九個包子就被我消滅了,有肉餡的,有蝦餡的……摸著飽飽的肚子,我還意猶未盡地望了望包子,還想再吃幾個,可肚子已經抗議,我給它超載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也趕緊來上海品嚐著美味的南翔小籠包吧!

南翔小籠包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2字

臘月二十八,我和我的一個同學還有兩個媽媽一起去我們嚮往已久的地方——上海南翔饅頭店。

我們在人山人海的豫園燈會裡好不容易找到了掛著“南翔饅頭店”招牌的店。門口,人們排成了一條長龍,我們連忙排了上去。

過了半個小時,我們眼前的長龍越來越短,終於到我了!我們找到了個座位,就連忙坐下了。點菜的時候,我們當然不可能不點聞名遐邇的南翔小籠咯!我們點了4籠經典豬肉小籠,還點了一籠蟹黃小籠和4個湯包。

小籠因為是現包現蒸的,所以速度比較慢。豬肉小籠終於來了,但我卻不急著吃,到開始數它有幾個褶了。原來,正宗的南翔小籠必須只有18個褶,不能多也不能少。確定了這是正宗的了之後,我才放心地開吃了。按照經典的吃法,我們要“先開天窗再喝湯,後吃完”。

於是,我就先蘸蘸醋,咬掉1。5毫米厚的皮,再喝上一口湯,啊!味道真鮮美啊!完全是從肉裡蒸出來的!又和著醋,將皮吃掉,那糯滑的感覺……又把肉扔進嘴裡,真是人間美味啊!

現在,我已經在老家慈溪吃盡了山珍海味,但是南翔小籠的味道我到現在還是回味無窮啊!

美味的小籠包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8字

大家都知道,無錫有許許多多的美味,但最最有名的還是無錫的小籠包了。我可是一個“小籠包迷”,下面就讓我來帶你大飽眼福吧!

我和媽媽走進小籠包店,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小籠包皮薄肉多,湯汁濃厚,它們就好似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眨著眼睛對我說:“我可好吃了,快來嚐嚐我。”小籠包雪白晶瑩,餡多滷足,白裡還微微透著一點湯汁的顏色,輕輕靠近一聞,哇!一股肉香與皮香相交而成,聞著,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下面,我們來說說小籠包的做法,首先,先用手來和麵,其次再用擀麵杖輕輕前後推動,一張圓圓的皮就完成了。接著,把肉快速放進去,接著就開始捏褶皺,把小籠包輕輕轉動著,18條褶皺就完成了一條不多一條不少,最後把它放進蒸籠就大功告成了。

話不多說,趕緊來嚐嚐味吧!我夾起一個小籠包,在邊緣輕輕一咬,啊!一股甜甜的汁水如同泉水般湧出,十分美味,然後輕輕吸吮,我又在放著薑絲的小碟子裡倒進香醋,把小籠包輕輕蘸了一下,這薄皮晶瑩剔透,一咬到嘴裡口感極佳,鮮美無比。那味道從舌尖一直流到了舌根,整個嘴裡都充滿了香醋的味道,真的只能說:“太美味了!”媽媽又問你還記得吃包子的方法嗎?要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我又用媽媽教的方法又吃了一個,嗯,真好吃,果然“慢功出細活”呀!

這就是我的家鄉—無錫的小籠包,“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如果你想來品嚐一番,隨時歡迎哦!

美味的小籠包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37字

寒假裡的一天,媽媽帶我去了嚮往已久的“錫籠記”吃小籠包。

一路上,寒風吹過我的臉頰,直鑽我的體內,我不由得裹緊了外衣。走進“錫籠記”,只見店內古色古香,有一種典雅的氣質。店裡人很多,幾乎找不到一個空位置,可每張桌子上都有那麼一籠、兩籠可愛的小籠包,看來,這小籠包真的很美味啊。

我和媽媽等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坐下來,開始品嚐這受那麼多人喜愛的小籠包。剛出籠的小籠包乖巧地躺在小籠裡,它們胖乎乎的,像孿生姐妹般,一個個身著白色雪紡紗裙,頭上戴著一個“蝴蝶結”,不由得讓人心情大好,食慾大開。

欣賞了一會兒,我開始品嚐了。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放到碟子裡,湊近一看,還能隱約看到裡面那誘人的鮮肉,而那飽滿的湯汁正在流淌,彷彿一碰面皮,就會迫不及待地流露出來。我輕輕咬開一個小洞,就清晰地看見了那泛著油光的湯汁。我湊上嘴,用力一吸,就燙得直嚷嚷,但那一剎那,胃瞬間甦醒,一股濃郁的湯汁佈滿整個口腔,滑滑的,香香的,慢慢往下嚥,濃香順著喉嚨滑入了我的食道,我的胃裡,伴著一絲暖意,又瀰漫到我的全身。本是寒冷的冬天,可我覺得整個人都是溫暖的,這湯汁,給予了我春天的活力,夏天的激情,秋天的美好。把湯汁吸走,我又開始品嚐鮮肉肉團,“啊嗚”咬了一大口,先是湯汁在口中四溢開來,然後便是甜甜的肉。甜中夾雜的鮮味在舌尖蔓延開來,讓人回味無窮,這肉越嚼越有勁,它的香味也越來越濃郁。我整個人都陶醉在它的醇香中無法自拔,直到我將它嚥下,還忍不住咂嘴,品嚐著脣齒間殘留的餘香。肉吃完了,但皮也是一種美味,咬了一口薄薄的皮,這皮韌韌的,與殘留的湯汁混雜在一起,倒也別具一番風味。一個吃完,我又去品嚐下一個了,這種甜、鹹、鮮在口中綻放的感覺,是怎麼也不會膩的。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也垂涎三尺了呢?那也趕快去買一籠來嚐嚐吧。偷偷告訴你,在“錫籠記”,小籠包和開陽餛飩更配哦!

美味的小籠包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54字

江陰有很多美食,有鬆軟可口的馬蹄酥,鮮美無比的長江三鮮,清泔甘甜的酒釀……更有數不清的美味小吃,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皮薄肉多,湯汁鮮香的小籠包。

小籠包的來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南翔鎮上有一家包子店,由於競爭激烈,店老闆為了搶生意,一直想法子把皮擀薄一些,肉包多一些。後來技術先進了,研發出了小籠包。小籠包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就被人們喜愛,流傳至今。

小籠包是一道樸實無華的美食,並沒有一點名貴的材料,只需要豬肉餡?薑末?蔥末?雞湯?鹽?雞精?花椒粉?香油和麵粉,但做出來卻十分美味,令人垂涎三尺。

一個週末,我和媽媽一起來到青果路的方橋點心店吃小籠包。我們點了二籠小籠包。在等待的過程中,我遠遠地觀察著廚師,只見他把蔥末?薑末?鹽等調料一股腦地全部倒入了豬肉餡中,手拿筷子,向一個方向攪拌。然後一勺一勺地加入香噴噴?熱乎乎的鮮雞湯。廚師又將豬肉餡放置一邊,將滾燙的水慢慢地倒入麵粉中,一邊加一邊不停地攪拌。之後用手揉成一個個小麵糰,又將這些粘手的麵糰放在案板上,接著用力地揉起來,然後搓成條狀,切成小塊,按成圓形,擀成薄皮。最後包入油亮亮的豬肉餡,放入蒸鍋。大約六七分鐘後,二籠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小籠包就出爐了。

不一會兒,色澤誘人的小籠包就端上了桌。我深吸一口氣,“哇,好香啊!”我不由自主地讚歎道。這香味,恐怕是十里之外都能聞到吧!只見蒸籠裡的十二個小籠包,個個都像精神飽滿的小戰士,穿著晶亮透黃的衣服,站在自己的崗位上,保衛著國家的領土。

我看著美味的小籠包,口水止不住地向下流,真可以說是“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不停地咂嘴,小心翼翼地夾了二個,一個給媽媽,一個給自己。看著它那韌勁而不膩的皮,咬了一個小小的洞,一吸,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一樣湧入了我的嘴巴中。肥美多油的汁水使我忍不住“啊嗚”一口吞下了小籠包。不吃不知道,吃了還要吃。瞬間鮮嫩的肉餡,香甜的滋味,細膩潤滑的口感讓我胃口大開。我像一隻孟加拉虎闖進了羊群一樣,左手一個,右手一個,吃了一個還想吃。肚子好像是個無底洞,怎麼吃都感覺不到飽。肚子摸上去鼓鼓的,胃裡感覺暖暖的。我忍不住讚歎道“江陰小籠包,真是色香味俱全”。我還編了一首小詩,“江陰小籠包,美味又不貴。輕輕吸一吸,美味流入口”。

小籠包不僅僅是一道美食,而且是我們江陰的象徵。它使江陰這一座美麗的小城增添了一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