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白相關作文20篇

我眼中的李白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4字

說起李白,應該沒有人會不認識他,從幼教書上的《靜夜思》到語文課本上的《望廬山瀑布》、《將進酒》、《行路難》,李白一直在我們的視線裡遊蕩,他的詩永遠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明珠!

李白雖然天生聰慧,但在他小時候,也並不比我們乖巧多少。他總是逃學,後來,被一個老奶奶用鐵杵磨針的精神感化了,從那以後,李白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再也沒有逃過學,每天都勤奮地讀書,幾乎手不釋卷,這就是成語“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讀到這裡,我不禁暗歎:看看人家李白,逃學都能逃出一個成語故事來,真不愧是太白金星下凡啊!

不知不覺間,李白讀書讀到了青年,業餘時間還堅持練劍。他認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已經足夠,但缺乏見識,所以到四川各地遊歷,途中,李白被兩個劫匪攔了下來,他沒有一絲恐懼,而是迅速拔出寶劍和他們打鬥,不多時,兩個劫匪就被李白結果了,之後,他說了一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便像一陣風一樣跑路了。可見,李白的劍術也是高超的。至少對付兩個小蟊賊還是綽綽有餘的。我不由得暗暗讚歎:人家李白不但詩寫得好,劍術還那麼高超,能文能武,簡直就是一個全才啊!

後來,李白認為自己滿腹經綸、見識廣博,應該弄一個官噹噹,於是起身就往大唐的首都長安進發。到了長安以後,他又不想去參加科舉考試,他覺得考試太簡單了,帶著一臉不屑他決定走另一條當官的路—權貴推薦。可他又沒有長安的名流朋友,只好去長安街頭轉悠,結果,大詩人賀知章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中了李白,他覺得李白氣宇非凡,風度翩然若仙,直呼李白是“謫仙人”,兩人此後成了朋友。

在老賀的引薦下,李白順利地當上了官,可是他卻並不高興,因為這個官就是在皇帝身邊幫皇帝寫詩助興的閒職,而李白的夢想是當上宰相,因此,他常常不好好上班,偷偷地跑到小酒館裡喝酒。後來,玄宗皇帝給他他一大坨金子,給李白放了一個長假,美其名曰:賜金放還。

李白從皇宮出來後,決定遊歷四方。十年中,他把大半個中國都走遍了,也結交了不少朋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跑到了四川,而唐朝的版圖U兵敗被殺,李白也被流放夜郎。幸運的是當李白走到白帝城的時候,新皇帝李亨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赦免之列,他當然非常開心,寫下了《早發白帝城》這首詩。但這顆明亮的文壇金星最終在762年墜落……

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詩,他是中國詩歌史上最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永恆的。

我眼中的李白 篇2

國三作文 ,841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聽,是誰在歷史中吟誦?是誰有如此胸襟,這般豪情?

答案自然是李白。

你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而正是道教的莊子哲學思想給了你衝開一切束縛的膽識,使你敢於昂頭去觀察宇宙,把視野擴張到最大程度,所以你有著那種天上地下獨來獨往的氣概,才永遠都是那個“黃河之水天上來”不可一世的李白。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你也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施展出自己的抱負,為國家效力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你也感到仕路的艱難了嗎?你就要因此而放棄嗎?可是你卻又筆鋒一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這才是你,自信的李白有著積極的人生追求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李白。

後來,你在詩壇的名氣越來越大,不但驚動了許多達官貴人,甚至是驚動了對藝術有著深厚造詣的唐玄宗。於是,皇帝召你入宮,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自以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其實根本不懂政治的詩人,栩栩然得意,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回真的能大展巨集圖了。唐玄宗這位明君,就要把你召到身邊,請教你該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然而你錯了,你是完全生活在夢想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有失望。

於是,你以詩人的身份,昂首挺胸地走進了皇宮,從普通百姓一躍成為翰林學士。貴妃為你磨墨,為士對你來說,陪著皇帝尋歡作樂,幹這種御用文人乾的事,那是卑屈的。於是,你用時代的最強音,驚天地,泣鬼神地吼出來一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聲吶喊,使你在無可奈何中聊以自慰,找到一點心理平衡。

你舉杯消愁,為何而愁?愁仕途的不得意?愁世事的不稱心?你的酒彷彿是你最好的消愁物,“舉杯邀明月,”酒帶走你的愁,明月帶走你的愁。酩酊大醉,“對影成三人”醒後,“相期邈雲漢”仕途沒有接納你,明而接納了你,因為你,千古的月色增添了更多的明麗和嫵媚。

歷史的長河永遠都不會湮沒你—一代詩仙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 篇3

寫人作文 ,822字

猶記得小時候,背得最朗朗上口的詩句,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何知鄉愁為何物,只似懂非懂是一種寂寞之感罷了,從這時起,李白便出現在了我的生命裡。

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地,李白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他的名字,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若說以前對他,只不過是有大致的瞭解而已。可是現在,我對李白的詩與人,都有著極大程度的敬佩與喜愛。

他是詩人,是個驚世之才,那卓絕而又超脫世俗束縛的詩才,將整個盛唐的繁榮與自己所想與所見描述得淋漓盡致。他雖懷有大才卻無人賞識,但卻從不會在別人面前道出自己的無奈。他的孤獨只在自己的詩中流露,對月飲酒,舞劍吟詩。

盛唐之際,朝廷之中也不會缺少那些奸佞之臣,自古一賢臣難出,佞臣卻不計其數。既是如此,李白又怎會與那些逞口舌之快而無真心之人同流合汙。他揚袖一揮,毅然轉過身,諷刺高力士不成,但絕對不會與楊賊共侍一君,自此,他便棄了官,踏山尋水,做個悠然自得的居士。

他還是個劍士,我們可能都只知曉李白的詩如何之妙,卻不得而知他的劍術高超。偶然得知,他的劍術在盛唐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唯有出神入化才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他之劍術—白衣飄,長劍嘯,飲壺酒,賞皎月。

李白之詩,萬丈豪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之心,奔放無羈—“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其人,自由樂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傳奇坎坷的一生,詮釋了他那宛若謫仙般的性子。李白的一切,皆使我佩服至極,民間傳說,李白泛舟至湖中心,飲酒後酒性大發,便投入湖中逐月而亡,這在我看來,這確實符合他的性格。

十分幸運,在我的青春正好時,遇到了李白,遇到了他那絕美的詩句,遇到了他那傳奇的一生,相見方恨識時晚。

幸會,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 篇4

國一作文 ,839字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一首現代風十足的《李白》勾起了我對李白的嚮往!

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許多著名詩人,尤其到了唐代,詩歌成為主要文學形式,更是成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柳宗元等傑出的詩人,而李白則是處於盛唐詩潮的頂峰,因此有“詩仙”的美譽!

初識李白是在我五歲左右的時候。那時候的我跟著媽媽學了好多詞,認了不少字,媽媽教我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可能是年齡太小的緣故吧,我當時雖然把詩背得滾瓜爛熟,但這首詩的含義我卻一知半解。不過呢,那時候的我還是沾沾自喜,畢竟我背會一個大詩人寫的詩!“李白”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後來我上了小學,與李白也就漸漸熟識了。李白,別稱青蓮居士,作為我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優秀詩人,他的詩作從古流傳至今,詩歌風格豪放不羈,內容充滿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浪漫主義,想象豐富內容飽滿,用詞斟酌巧妙,同時音律自然多轉。不僅如此,李白還是個創作天才,他善於從生活中找尋靈感,一切的民間作品都可以作為他的素材來源,那些民間廣為傳頌的民謠、神話故事等都是他最好的養料。他的才華以及時代背景共同造就了這個詩歌天才,也是屈原之後浪漫主義的帶領者。李白性格豪放、灑脫,所以寫下了許多讓人讚歎的詩,從他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能看出來了。如果沒有李白,我不會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蜀道有多難。白帝城,敬亭山這些地方的美景,怕是要減少許多精彩。峨眉山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所以對於李白我越來越著迷了!

現在的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走近李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語文課上我依舊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李白詩詞的魅力;更可貴的是歷史課上,通過老師出色的講解,我對李白生活的那個朝代,以及李白一生的境遇都有了更全面的瞭解。我更加欣賞他的豪放灑脫、不懼權貴,同時也心疼他的懷才不遇,含恨而終。

不朽的佳作、傳奇的人生註定李白成為盛唐詩壇的一朵青蓮!這朵青蓮也將一直在我的心田綻放!如果能重來,我還是要選李白。亦師亦友的李白,你將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

我眼中的李白 篇5

寫人作文 ,749字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大家知道這是誰寫的詩嗎?對,就是詩仙李白,字太白,唐朝偉大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他寫了很多很多的詩,相信同學們,和我一樣,都會背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博學多才,充滿智慧的大詩人,我也想像李白一樣,寫出美好的詩篇,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我聽過李白的一個故事,“鐵杵磨成針。”今天,我分享給大家。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總喜歡在外面玩。他父親就不讓他出去玩,讓他在家裡學習。李白讀了一會兒書,就偷偷地溜出去玩了。他跑到小溪邊,看見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好羨慕啊!

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杵(chu),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去問老奶奶:“老奶奶,您為什麼要磨這麼粗的鐵杵呢?”老奶奶說:“我這是在磨繡花針呢!”李白說:“老奶奶!你可真會騙人!”老奶奶說:“你可別看這個鐵杵粗,只要我每天磨,肯定會磨成繡花針的!”聽了老奶奶的話,李白想:“是啊,只要我每天努力讀書,以後肯定會成為一代文學大師!”從此以後,李白髮奮讀書,最後李白成了一個大詩人。我們也要學習李白的那種精神,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李白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詩,是一把智慧的鑰匙,引領我走進知識的海洋;他的詩,是一本山水畫,帶我遊覽名勝古蹟;他的詩,是一本意味深長的書,教給我胸懷遠大。

李白對中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文學史上寫下最燦爛輝煌的一頁,留下了豐富的文學瑰寶。

我眼中的李白 篇6

國一作文 ,726字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呀!不僅僅是他那豪情令人們所敬仰,更是他那詩詞中,那千古名言令後人為之嚮往!他那“詩仙”的稱號也不是白得的,那可是他這一生的心血呀!要想當年他31歲時,還是自暴自棄呢!在開元二十年之時,李白也真正走上了詩詞之路!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為之豪邁,祖國河山,他無一不所愛。遊覽遍及南北各地,寫出了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即豪邁奔放,又不失清新飄逸,並且想象十分的豐富,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題材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的特徵。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並且,他還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也正是他那好奔放豪邁,主意清晰、語言奇妙,清新飄逸的性情與他的性格才那麼深受別人的歡迎,尤其是他那流傳千古的名詩——《將進酒》、《子夜秋歌》以及大人小孩都會背的《靜夜思》,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在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

李白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去實現自身的價值,李白的一生,既平凡而又不平凡,他,將會在每個人的心底永垂不朽!他的詩詞,人們也會永遠記在心中,流傳千古!

我眼中的李白 篇7

國二作文 ,592字

他,青衫長袖,持劍把酒,豪放超邁,風流倜儻。報國無門時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前往奉命時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初到長安,便被賀知章所驚歎“此天上謫仙也”,他便是李白。

少年李白豪放不拘禮法,不僅好詩賦而且酷愛劍術。後來,他仗劍離鄉,辭親遠遊,直欲“奮起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但十年定居湖北,雖譽滿京華,卻仍壯志難酬。後因道士吳筠推薦受到召見,欣喜若狂,卻因一身傲骨又上書歸山——其遭遇利用,被流放夜郎,幸得天下大赦才被釋放。

一生的跌宕起伏,並未改變他仍是那個桀驁不馴、放蕩不羈的李白。有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細膩惆悵,也有著“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放傲然。流放歸來時,仍懷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樂觀心態。

他重情重義,與杜甫結下了終生不渝的友誼。兩人飲酒論詩,遊歷萬水千山。李杜二人在藝術上的造詣各有獨到之處,唐以後的詩人學杜多,學李少,我認為是因為後世詩人缺乏李白那種灑脫不羈的精神及樂觀無畏、志存高遠的心態。

李白的奇情逸採、瀟灑自如、樂觀灑脫雖使他的一生磕磕絆絆,卻也造就了他浪漫主義文風,使他的一生坦蕩光明。

我眼中的李白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8字

他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被後人譽為“詩仙”;他是住在青蓮鄉的“青蓮居士”;當時有的人稱他為“謫仙人”;他一生有三大愛好:讀書、舞劍、旅遊。他就是——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個矛盾的人。他既有報效國家的偉大情懷,又有飄然若仙的風骨氣概,而他竟將這兩種矛盾的特點融於一身,令人敬佩。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個愛旅遊的人。在旅遊中,他曾寫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讀完,讓人彷彿神遊了一次天門山。

我眼中的李白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他少年時期家中富足,讀了不少詩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由於他從小接受儒家學派的教導,從小就立志做官。二十六歲時去漫遊求仕,經過十六年的求仕。四十二歲時終得皇上賞識,在宮裡做了一個“文人",但李白一心想報效祖國,不甘在這裡為皇上取樂,便辭官回鄉,回家之後李白開始“修仙”整天遊山玩水但也不法消去他的憂愁,他曾在詩中寫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名朝散發弄偏舟。”李白藉此來表達他已無心求仕,不如放下束縛,好好享受生活。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李白認為自己應該報效祖國,於是他便去參軍,卻因他的政治團體倒臺被下了大獄,後被髮配夜郎。

李白是我最敬重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我彷彿看到了我的身影:一個愛旅遊的人;一個愛讀書的人;一個矛盾的人。

我眼中的李白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8字

是誰字李白,號青蓮居士?是誰使賀知章送他謫仙人的稱號?是誰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頭銜?又是誰與杜甫並稱“李杜”?只有他——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是路見不平就拔刀相助的俠客。他在《俠客行》裡說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我眼中的李白,是豪情滿懷壯志凌雲的開拓者。他一生中作詩近萬,保留下來的一千多首中有最多的還是豪情壯志詩,如《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有《行路難》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寄滄海。”寫出了李白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我眼中的李白,是不畏強權真實自我的人,當高力士因脫靴對李白看不順懷恨在心之時,便聯合別人針對李白。每當皇上要用李白時,楊貴妃和高力士就全力阻攔,最後唐玄宗李隆基實在沒辦法決定把李白賜金放還。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位灑脫的詩人,他灑脫,所以對他而言:失去算什麼,屈辱算什麼,流放又算什麼,得到算什麼,人生就應該拿得起,放得下,顧及太多隻會你拿不定主意,他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他灑脫。

我眼中的李白,是才華橫溢的人。他被很多人稱讚過,如賀知章送他“謫仙人”的稱號,杜甫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也被後人譽“詩仙”。

李白在我眼中是一個風一樣的傳奇,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還是一本意味深長的書。

我眼中的李白 篇10

高二作文 ,1022字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余光中是這樣形容李白的。的確,李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第一無二的標誌。上下五千年,沒有哪個人在創作方面的才華可與他匹敵。用現在的話來說,李白是一個真正的偶像。無論是杜甫還是白居易,都是他的迷弟。我們讀李白,讀到是一個傳奇,看到的是一段恢弘的歷史,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我學的第一首詩不是李白的詩,我背的最多的詩也不是李白的詩。但每當讀李白,總有一種不能言語的興奮與暢快。事實上,那個時候的我並不懂得鑑賞其中的精妙,只單純地憑感覺罷了。漸漸長大後,再讀李白,發現他的詩理我越來越遠了,太過浪漫與誇張,讓我一度認為他只是一個沉浸在自我世界裡的理想主義者。可今日,我重新瞭解了他的一生,也重新認識了李白這個人,我再讀李白,彷彿看到了原來不曾看到的東西,重新找回了兒時讀他的詩的那份暢快,也平添了一份感動。《紙上的李白》中說道,唐朝與李白,是互相成就。我很認同這句話。我們總說大唐盛世,正是大唐的開放與包容,海納百川的氣度,賦予了李白這樣的大胸懷,他所有的悲,喜,是大悲,大喜,是超越了世俗,凌駕於物質之上的,同時在李白的筆下,我們感受到唐朝是這樣一個散發光彩,自由與恢弘的朝代。他的灑脫,他的格局之大,是其他詩人所不能比擬的。所以他的情感,所表達的意境,只有他能寫出來。我認為後人也並沒有刻意誇大李白的文學成就和提高他的地位,因為他就是中國文學史上那麼耀眼璀璨的一顆明珠。就像《如果沒有李白》中說,如果沒有李白,像白居易這樣的一些大文豪也能提升一個級別。

除了唐朝成就了李白,還有一個成就李白成為今天的李白的,是他金子般的靈魂。其實李白的人生並沒有我們想的那樣順利,他也有飢寒交迫,走投無路的時候,他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還因站錯隊被流放。但他並沒有如其他詩人一味表達自己的憤懣,發洩不滿。他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態度,即便鬱悶了,寫下的詩裡仍舊是一派豪氣,灑脫的氣息。李白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骨子裡透出的孤獨,是註定要成為詩人,藝術家。他浪漫多情,卻不敏感多疑;他玩世不恭,成日醉酒,卻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起也好,落也好,得意也好,失意也好,一壺香醇既盡,便都是過眼雲煙。

今天的我,作為一個現代人,很是羨慕他。李白的瀟灑,李白的才華,讓我欽佩。今天再讀李白,鼻尖不知怎的泛起一陣酸意,或許是他飽滿自由的詩歌填補了我們內心的空虛,也戳中了心中的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