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香糕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香糕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1字

我的家鄉紹興,這裡山清水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名譽江南的魚米之鄉!我們紹興的土特產可多了,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其中最有名的有鮮美獨特的黴豆腐,有又香又甜的茴香豆,有聞著臭氣熏天但吃起來卻鮮香味美的臭豆腐,還有醇厚飄香的黃酒,但我最愛的還是鬆脆可口的香糕!

紹興香糕是一味歷史悠久的傳統糕點,古時候還作為貢品獻入皇宮去呢,所以它還有一個“進京香糕”的美名呢!香糕的樣子有很多:有的像一塊方方正正的橡皮,有的像一塊四四方方的豆腐乾,還有的就像一根根小朋友的手指。香糕的口味也同樣豐富多彩:有些香糕裡面嵌著一粒粒黑寶石般的芝麻,哦!原來是椒鹽芝麻味的;有些香糕散發著濃郁的桂花香味,那就是桂花香糕;還有的香糕沾著星星點點的小綠葉,那一定就是薄荷味的!一塊塊形態各異、滋味不同的香糕,讓人看了直流口水。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桂花香糕放進嘴裡,哇!那濃濃的米香和桂花香氣頓時充滿了整張嘴,讓人回味無窮!

啊,家鄉的香糕,你那方方正正、白中透著焦黃的樣子,質地細膩、入口穌散的口感,讓每一個品嚐過你的人都難以忘懷!我愛家鄉的香糕,更熱愛我美麗富饒的家鄉!

我愛家鄉的香蕉園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3字

我的家鄉—龍江,這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我最喜歡的當然是家鄉的香蕉園了,因為香蕉是我最喜歡的水果。

春天,春暖花開,香蕉樹上開滿了一簇簇黃澄澄的香蕉花。雖然香蕉花才剛開,可是我還是非常的高興。我興沖沖地跑進香蕉園裡,看著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樹,盼望著香蕉樹能早點結出美味的香蕉來。

夏天,夏日炎炎。在這個酷熱的季節裡,最適合的就是到香蕉園的香蕉樹下去玩耍了!每天只要一放學,我們連書包都來不及放下就跑到香蕉園裡去玩,我們每次都在香蕉園裡玩得開心極了!

秋天,秋高氣爽。我們盼望的季節終於到了,因為又到了香蕉成熟的季節。我們高高興興地往香蕉園奔去,香蕉死刑犯上早已結了不少的香蕉。香蕉樹上的香蕉挨挨擠擠的,就像一個個彎彎的月亮,可愛極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讓爸爸把這誘人的香蕉摘下來給我嘗一嘗。

冬天,香蕉樹上光禿禿的了,只剩下一片片像扇子似的葉子了。結過香蕉的香蕉樹就會被砍掉。但是,我相信只要香蕉樹的根還在,香蕉就會長出來。

香蕉園一年四季都是那麼美麗可愛,我愛家鄉的香蕉園。

家鄉的香樟樹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香樟樹是一種極其平凡的樹,在路兩旁,小河邊……隨處可見,人們將它看成景觀樹、風水樹,有著長命百歲、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香樟樹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嫦娥仙子耐不住宮中寂寞與玉兔私下凡間,來到越溪河畔的青山綠水間嬉戲。剛巧,嫦娥的香包掉在了越溪河邊,一隻老鷹嗅到了香氣,叼起它在這一帶飛過,頓時,越溪河這一帶芳香四溢,然後就有了香樟樹。

香樟樹的外形十分普通,在學校的辦公樓旁就有好幾棵。香樟樹樹冠廣圓形,每棵樹都有一人合抱那麼粗,長得極其高大,枝幹不斷向四面延伸,有的枝幹都碰到了三樓窗戶。樹葉長得十分茂盛,葉子呈橢圓形,它們一葉挨著一葉,從下往上看,都只能隱隱約約地看見陽光。在立夏時,香樟樹還會開嫩花色的小花,走近香樟樹,陣陣幽香就會撲鼻而來;在立秋時,它的果實就會成熟,成熟的果實呈黑色,幾粒成一串,這些黑乎乎的果實遠遠望去就像一粒粒黑色的珍珠。

香樟樹雖然外形普通,但是顏色獨特。樹幹是一種濃郁的咖啡色,樹幹四季常青,在春季逐漸脫落,一到春天,微風一吹,幾片紅色的樹葉就會打著旋兒,在空中飄飛慢慢墜下,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迅速落入泥土之中,真是“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香樟樹的價值很大,因為本身有一種獨特的香氣,可以防止害蟲的侵入,是一種優良的木料。香樟樹的葉、果、根都有很大的藥用價值。香樟樹的葉、果有解表退熱,治高熱感冒、麻疹、百日咳的功效。樟樹根有理氣、行血、健胃、筋骨疼痛、腳汗等功效。

香樟樹是那麼平凡,但為社會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愛香樟樹。

家鄉的米糕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2字

食物的誕生,有賴於一方水土,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

水稻在建德耕種歷史悠久,我最愛吃的米糕便是以稻米成就了它的“江湖傳奇。”

乾潭自古有農曆七月十五吃米糕的習俗,一塊小小的米糕,承載著乾潭人對祖先的懷念、對家鄉味道的尊敬。

首先,製作高水。先備好自家釀的米酒、稀粥、麥麩、甜酒藥加水一起放入容器中,讓它自然發酵。大約12小時後將發酵好的的原料用紗布進行過濾,過濾好的液體就叫做高水。選用上好的稻米,沖洗、浸泡十二小時,加高水打磨。製造業的發達,很多人已經選用機器磨漿,遵循自然味道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還是堅持用石磨。將浸泡好的米粒加入石磨中央的小孔中,邊磨邊加入製作好的高水,這樣磨出來的米漿是最細幼的。磨好後,加入適中的白糖。想得到酸甜適中的米糕,必須把握好發酵的程序。在35度左右的溫度中,將米漿醞釀一整夜,米漿自然發酵,在表面形成豐富的氣泡,看上去要滿出盛放的容器時,就代表發酵成功了。

最後,將發酵了的米漿倒入蒸籠中進行蒸制,高溫蒸騰20分鐘,蒸熟起鍋,米糕表面光滑清亮,放涼切塊,內部充盈著橫堅相連的氣孔。咬上一口,微酸清甜,口感爽韌,有著農鬱的稻米清香。

米糕,對乾潭人來說,是家鄉的味道,它儲存著童年的記憶,儲存著對先人的思念。

家鄉的香腸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9字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小吃,比如香腸、豆腐丸、盒子蛋糕,、扁肉等,但是我最愛吃的是香腸,香腸有兩種。:一種是甜的香腸,一種是鹹的香腸。如果要吃甜的香腸,就在肉餡兒裡放一點兒糖,

要是吃鹹的,就在肉餡裡放一點兒鹽巴。

有一次,奶奶在家裡做香腸,我就在奶奶身邊悄悄地看著。奶奶先把肉剁一剁,剁的碎碎的,然後把腸子洗乾淨,拿一根細塑料繩兒,把腸子的一頭紮緊,用吹氣筒把腸子吹起來,認真檢視著腸子有沒有漏洞。

檢視完了,再用漏頭套在沒有漏洞的腸子口上,用筷子夾著醃好的肉餡兒灌入腸子裡。腸子每根大約有20公分長。灌好肉餡後,奶奶再用細絲將腸子口系起來,這就是做好一根香腸了。

奶奶做了大概兩個小時,就把香腸做好了。我把一根一根的香腸掛到竹竿上,放在晾臺上去晒。我撒嬌地說:“奶奶,我想吃香腸!”奶奶笑著說:“不行,現在不好吃,晒上15天,吃起來才香呢。”

我日夜盼望……

15天終於過去了,奶奶拿起菜刀來,切了三根香腸,放在高壓鍋上蒸,一會兒就蒸熟了。

我用筷子夾了一片兒嘗一嘗,味道真是香甜可口,我吃了一片又一片,奶奶笑著說我:“你真是個饞鬼!”

家鄉的香椿樹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3字

在陝西省涇陽縣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村子,叫“茹家村”。那裡就是我的家鄉。

在我太太家的院子裡,有一棵巨大的香椿樹。春天,香椿樹發芽了。那嫩綠色的芽,正一點一點地往外竄。樹枝和樹幹也開始長大。一點一點,不知不覺中,香椿樹已經大了很多。而且,那時的香椿,可是美食家,普通人,名人餐桌上的搶手貨,手如果不快,還真搶不到香椿!

夏天,香椿樹長得鬱鬱蔥蔥。一片片香椿葉長得美麗又小巧。那茂密的樹葉像給香椿樹穿上了一件綠色大衣,讓他在夏天舞蹈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秋天,香椿樹的葉子開始發黃,後來開始掉落。香椿好像把自己美麗的綠色大衣放在地上,為大地保暖,讓大地不感到寒冷。

冬天來了,香椿樹開始“冬眠”。一片片葉子從樹上掉下來,從此和香椿樹告別。這時,紛紛揚揚落下的雪花,來到了香椿樹上,用自己的身體,充當葉子,讓香椿樹“回到”夏天

啊!我是多麼愛家鄉,多麼愛家鄉的香椿樹啊!

家鄉的嵌糕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2字

"Duang嘿,duang嘿"木錘有節奏地擊打石臼裡的米團,伴隨著拍打聲是一陣陣的紮實有力的號子聲。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從遠處小巷中傳來,飄進我的臥室,成了我的鬧鐘,調皮地將我喚醒。那聲音是搗嵌糕皮特有的聲音,也是最台州的聲音。

嵌糕也是我最喜歡的早餐,在臺州的日子裡,我幾乎天天都吃它。

跨上一座小橋,響聲便越來越大,站在橋上放眼望去,那些賣嵌糕的小攤位在小巷的兩邊一字擺開。每個攤位前都放著一個石臼,那是嵌糕攤鋪的標配。攤鋪裡都會放一張桌子,上面擺著一排盛著各種餡料的鐵盤子,盤子裡的餡料是剛出爐的,冒著熱氣,散發著香味的,嫋嫋娜娜的熱氣不動聲色地招攬著過路人。

一般攤位都有兩個賣家,或夫妻,或父子或兄弟,一人負責捶打嵌糕皮的米團,一人負責將食物包入米團,做成嵌糕。我最愛光顧的是巷子口的一家兄弟嵌糕店。兄弟倆穿著樸素,一條青色的圍裙洗得泛白,磨得發亮,衣服和手上隱約沾著些米粉,他們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那是知足的微笑,幸福輕輕地從嘴角漾出。他們家的餡兒格外豐富,特別香,那味道像只無形的手,拉著我直奔而去。

接過那熱騰騰的嵌糕,我的心彷彿也暖暖的。嵌糕的外形有點像年糕做的特大版的餃子,白嫩嫩、胖乎乎的的外型,實在有些讓人不忍心吃它。但它那白色的外皮似乎包裹住了什麼驚喜,不停地引誘著我。我毫不猶豫地咬了一口,裡面沾著肉湯的食物就觸碰著我的味蕾,各種味道然後瞬間在我舌頭上裡蔓延,轉而霸佔我的整個口腔。

咬開口子的嵌糕,便充分地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豐盛。裡面的餡各式各樣的:紅的蝦仁、綠的青豆、黃的肉鬆,棕的肉沫,金色的還有酥脆的油鼓……它們隨意而又井然有序地躺在白色嵌糕皮當中。五顏六色的餡彼此交雜著,融合著,描繪出一場絢麗的色彩盛宴。單就這顏色而言,它就已不再是個美食,而是一件藝術品。

輕輕聞一下嵌糕,我嗅到了這世界上各種味道,我從青豆中聞出了樹林中泥土的味道,從蝦仁中聞出來大海的氣息,從肉沫中聞出了大自然的氣息。世間萬物的味道彷彿全都融入進這小小的嵌糕。我不知道,是那些做嵌糕的人用魔法把各種味道藏在裡面,還是原本這小小的嵌糕蘊藏著神奇的魔力。

嵌糕的味道和口感使它成為了我的最愛,我愛家鄉,我也愛嵌糕,我想這是我熱愛家鄉的原因之一吧!

家鄉的香爐峰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6字

我的家鄉在文明古城-紹興,這裡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這裡有與會稽山相連最高的山峰-香爐峰。它峰高350多米,十分壯觀,峰頂數十米見方,形似香爐,峰由此而得名。我每次來都能碰到許許多多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來登山的,可想而知它的名氣之旺。

當我第一次來香爐峰時,在來的路上,遠遠就可以看到,猶如細紗般的霧氣中,一座雄偉大山威武地挺立在那。到了山腳下的時候,我看見許許多多爬完山的遊客,都在連聲稱讚:“真美呀,不枉此行!”

我抬頭一望,許多寺廟搭建在香爐峰上,還有白煙不時冒出,煙靄繚繞,可見它的香火之旺。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了半山腰,這店裡有著紹興各種有名的特產,有不少遊客正在品嚐,這裡還是遊客歇息的好地方。

雨季的山頂,更加格外美麗,山頂雨霧迷朦,有“爐峰煙雨”之稱。畫家正趁著小雨濛濛之仙境之意,用他靈活的畫筆描繪下來。我撐著傘,走在這石徑小路,欣賞著這如畫般的景色,在兩旁的樹木鬱鬱蔥蔥,懸崖陡壁,深不見底。

香爐峰還是一個佛教聖地,來這裡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可見它的名聲之旺。

家鄉的年糕 篇9

國一作文 ,770字

年糕,是歷經千錘百打之後產生的。家鄉的年糕,亦是如此。

——題記

弋陽年糕,是江西最好的年糕。

今年過年時,我和爸媽回老家弋陽。有幸觀看了一場家鄉傳統的打年糕表演秀。

“一、二,打!一、二,打!”雄渾有力的聲音在這個小院子裡迴響。這是一戶人家過年在打年糕——寓意來年節節高。

先把弋陽特有的大禾米浸泡,之後用大鍋蒸,蒸好之後放在一口臼裡。一個男人站在臼邊,拿一個大號木錘捶打臼內的米飯,使其從顆粒狀轉變成團狀。而一個女人,在男人舉木錘時,迅速的翻轉臼內的米團,使米團能平均受力。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告訴我,年糕,要打,才能將其中的韌勁打出。這是弋陽年糕出名的重要祕訣之一。

年糕打好之後,熱情好客的人們請我嚐了一塊,果然,香甜軟糯。心靈手巧的家鄉人將年糕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老虎、兔子、花……

在回程的路上,回想著桌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碗年糕,和同樣冒著熱氣的家長親人的一張笑臉,令我總會不由得想起老奶奶的那句話:年糕,要打,才能將其中韌勁打出,這是弋陽年糕出名的重要祕訣之一。

在我反覆品讀之餘,忽然頓悟:人也是這樣。如年糕一般,要經歷千百次的磨鍊,才會韌勁十足,成為人上人;家鄉年糕,因能扛住千百次打擊,才成為上品。

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眾人的不解和999次失敗後,發明出能照亮歷史的光芒;童話之父安徒生,在打擊中寫出了讓3至99歲的人都可品讀的童話;居里夫人,在一次次失敗後,成為了人類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是他們有年糕般的經歷,歷經了人們不可想象的打擊和磨難,方成人上人。家鄉的年糕歷經木錘的千錘百打,成為了年糕中的精品,品牌中的名牌。

是的,家鄉的年糕告訴我:千錘百打出精品。此次家鄉之行我受益匪淺。——後記

家鄉的酸棗糕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8字

我喜歡吃酥脆的餅乾,我喜歡吃甜津津的糖果,但我更喜歡吃家鄉的酸棗糕。

金秋時節正是酸棗成熟的時候。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我經常吃到酸棗糕,有叔公家送的,也有自家做的。我愛吃老人們做的酸棗糕,所以,我總是纏著奶奶做糕餅,經我這麼死纏爛打,奶奶和鄰居們也只得帶著我去撿酸棗做酸棗糕。

我老家的村子離集市不遠,離生長著棗樹的小山自然就遠了,爸爸便開著車到我們到小河對面去撿酸棗。

那兒的棗樹可多哩,有的又高又壯,有的才1米多。熟透了的棗全掉了地上,大人們忙的不亦樂乎,一個勁兒的在地上的落葉裡翻來翻去,生怕漏掉了什麼。我們還真會掐時間,剛成熟便跑來撿,如果晚幾天來,留給我們的絕對不怎麼新鮮。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們抱著棗樹使勁的搖。搖啊搖,酸棗紛紛落下來,地上瞬間又落滿了棗。我又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撿起棗兒來。

回到家裡,咱家附近的居民們都把各自家裡早已煮熟的南瓜泥和紅薯泥倒入一個大缸中攪拌好,再加入洗淨了的酸棗並搗碎,挑出棗核,再放些芝麻、白糖等調味料,最後把它們倒在一張薄膜紙上,放在太陽底下攤平晾乾,一些有經驗的老人還會加入紫蘇、辣椒來增味。

那天的太陽比較猛,當天晚上便晒乾了,我們取下一片酸棗糕蒸熟,美味的酸棗糕便做好了,撕下一小塊放入口中,酸甜的味道立刻從舌尖蔓延至舌尾,還帶著酸棗特有的滑,真是脣齒留香。

我愛家鄉的酸棗糕!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我愛家鄉的桂花香 篇11

國一作文 ,807字

老家在上海,準確來說,是在老上海的河岸邊。

青綠的河岸上擠著一排高低不平,舊舊斜斜的老房子。舊,卻散發著一股遠離城市車鳴的清香。清香中,混雜著一絲絲的桂花香—來自於我家的小院。

每至暑假,我必會提著行李來到河岸邊的老房子。酷暑籠罩著8月的大地,而河岸邊,卻是一片清涼。家家戶戶,通著風開著窗,電風扇卻閒在一邊,頂多拿著把小竹扇搖搖—這也正是家鄉的迷人處之一。天越發的藍,葉兒越發的綠,盯著盯著,彷彿自己也變成了一朵雲,一片葉兒。我慶幸,不止一次的慶幸,我的家鄉如此的迷人可愛!

但,這並不是家鄉最最吸引我的一點。真正令我心醉的,是那8月漫溢在天地之間的濃濃桂花香。

“8月桂飄香”,桂樹從鐵欄杆裡伸出枝條,捧著一簇簇花咧開了笑顏。小蟲趴在花裡,一動不動,想想便覺著是花香把它呀,給薰醉了。這肆無忌憚的香飄的漫天漫地,放肆的鑽進人的鼻孔,又直直的鑽進心田。桂花香啊!像幾個穿著白裙的調皮女孩,跑到這兒來又奔到那兒去。

不僅如此,這花香飄在天上還不滿足,又要飄到外婆的瓷罐裡和我們的飯桌上。大中午,陽光照在河面蒸騰著熱氣,桂花上有時還掛滿了細密的小水珠,香便幽幽地、絲絲縷縷的、沉穩而含蓄地從綠葉中竄出來。這時香不會像清晨或傍晚那樣漫天是,但你得相信它積蓄的力量,當花朵被搗碎的一瞬間,積蓄了一中午的香便猛地爆發出來,頓時香氣溢滿了整個屋子。這香讓人感覺像要漂浮,但卻又格外的清新。不一會兒,通過外婆那魔法一般的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桂花拌飯便出現在你的面前。當你迫不及待地咬下第一口,霎時,花香便開始在你的齒間穿梭,糯米香軟彈牙,和花香一起在你的味蕾上舞蹈,真是好吃極了,怎麼吃也吃不夠。

金桂飄香,純白給翠綠的河岸添上一筆鮮亮而又柔和的色彩,把香傳給千家萬戶,不禁要吟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飄香!”我愛家鄉的桂花香,愛家鄉的河岸,愛家鄉一切又一切不可替代的美好!

桂花香,願明年8月別來無恙。

家鄉的稻花香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4字

中國人一聽見稻花香三個字都會想起米粒的香,米粒的淨,米粒的白…………

春天時,只看見農民伯伯在一起開心地播種,他們眼前阡陌交通便是一幅豐收圖,心裡是滿滿地收穫看。在沒種上稻苗時,全是泥土,死氣沉沉,可插上稻苗的田地,就好像是少見的寶貝,第一層就像玻璃一樣透明,第二層則有著數不勝數的綠色精華。

夏天時,稻苗已經長大了,高的已經看不見水面,只是綠油油的一片,大山就在眼前,山中的大樹,迷人,蒼翠,高大………伴著農民伯伯豐收的笑聲,走入了秋天,稻穗隨風搖動,我似乎聞到了米飯的香,農民伯伯豐收完後,用機器磨出的精華也就是米粒。

稻花香是家鄉不可缺少的一個寶貝,如今稻花香的廣告已經走入央視黃金廣告時間段,我真為我的家鄉的稻花香自豪!

我愛家鄉的臘香腸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固始縣,我們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美食,如:汗鵝塊、臭豆腐、油炸蘿蔔窩、油炸丸子等,但我最喜歡的卻是家鄉那香噴噴的臘香腸。

臘月初旬,天氣轉寒,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製作香腸。先到集市上選購肥瘦適中的五花豬肉和豬的小腸。第一步要清洗豬小腸,這可是個非常艱鉅的工程。要先把麵粉放在小腸上反覆揉搓,然後再把小腸翻過來用竹籤輕輕的把上面的粘液刮乾淨,再用鹽揉搓,最後用清水反覆沖洗,直到小腸變成薄薄的透明狀方可使用。第二步就要準備香腸所用的餡料。首先把新鮮的五花豬肉清洗乾淨,再切丁剁餡,然後把鹽、姜、辣椒粉、味精、青蔥、八角和炒熟的糯米以及雞蛋等調料放在肉末裡一起攪拌均勻。剩下的就是大工程—灌餡。

聽媽媽說過去的灌餡非常麻煩,需要把一個塑料瓶剪製成漏斗狀,再把小腸套在上面,然後用筷子夾著配製好的肉餡一點一點的往洗淨的豬小腸裡面灌,最後用細線系起來。現在好了,有專門灌香腸的機器,幾分鐘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了。

最後一步就是晾晒香腸了,做好的香腸要掛在竹竿上在太陽底下晾晒一個月,等到香腸完全晒乾就可以放在鍋裡煮了。不一會兒你就能聞到香噴噴的臘腸味,撈出香腸,切片放盤。夾一塊放到嘴裡細細咀嚼,你會感到香脆爽口,肥而不膩,滿口生香。

朋友們,要是你到固始來,一定要品嚐一下我家鄉的臘香腸哦!

家鄉的美食——燈芯糕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0字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我家鄉的美食—燈芯糕吧。

燈芯糕我最愛吃了,放到口裡,清涼清涼的,夏天吃很涼爽的哦!燈芯糕又細又長,像一根根豎起來的小蠟燭。不管是我還是外地人吃了燈芯糕都會對它讚不絕口。

現在我再給你介紹一下燈芯糕的來歷吧!相傳,當時湘潭忠臣鄉,住著一個叫易奎的窮學生,母子兩人想依為命,艱苦度日。易奎聰明好學,17歲就中了秀才。他本來第二年就可以去考舉人的,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他接二連三的放棄了機會。就次,母親怎麼說都讓他去應考。考試完,他匆忙回家一看,嚇得目瞪口呆,原來母親已人事不知,口裡銜著一根燈芯糕,他後悔極了。他找一點糯米,磨碎,放糖,蒸成糕。燈芯糕就做好了,他餵給母親吃,母親的病就好。

我愛我家鄉的美食。(聽了我的介紹,你的口水是不是直滴呢?)

家鄉的特產——香醋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6字

鎮江,舊稱“京口”,環境優美,物產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產便是香醋了。

相傳,香醋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一天,黑塔做完了活,喝了幾斤米酒就回馬房睡覺。突然,一聲震雷嚇醒了他,他睜開眼,房內竟站著一位白髮老翁。白髮老翁笑眯眯地說:“黑塔,你釀的調味瓊漿,已經二十一天了,今日酉時就可以品嚐了。”黑塔正欲再問,誰知老翁已經不見了,他大聲喊:“仙翁,仙翁!”自己便被驚醒,原來剛才是夢中所見,夢中所聞。他將信將疑,到缸前喝了一碗,只覺得滿嘴香噴噴,酸溜溜,頓覺神清氣爽,渾身舒坦,“二十一日酉時”,加起來正好是“醋”。於是,鎮江香醋從此名揚四方。

鎮江香醋採用鎮江市及鎮江市附近金壇、溧水等地的糯米,這裡的糯米品質好、糯性強,澱粉粘性大,澱粉含量高,釀成醋後,成品質量優越,香醋風味突出。水源採自鎮江的中冷泉,它被稱為“天下第一泉”,泉水含有多種礦物質,綠如翡翠,濃似瓊漿,其醇可知,簡直就是錦上添花。將糯米和泉水放入大缸中,讓它們自行發酵,60多天後便釀成了上好品質的醋。香醋擺久了也不會變質,反而存放愈久,味道愈加醇香。

鎮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濃”五大特色。其色澤清亮,酸味柔和,醇香濃郁,風味純正,口感綿和,香而微甜,色濃而味鮮。和江南的肉餡小吃一起食用時,更能體現出小吃的鮮美。中國醫藥大典記載:“醋產浙江杭紹為最佳,實則以江蘇鎮江為最。”

香醋,真是無法替代的調味品啊!

家鄉的烤菜年糕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4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這個寒氣逼人的冬日裡,迎來了又一年熱鬧非凡的春節。

一到臘月,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會興高采烈地走出家門,那時大街小巷頓時熱鬧非凡。大家戴著帽子,繫著圍巾,穿著喜慶的衣服,成雙成對地聊天,逛街。出門一趟,回來手裡就全都是花花綠綠的袋子。街道兩旁的大樹上都掛上了火紅的燈籠,一閃一閃的,給春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到春節,家裡一定要做烤菜年糕,那是因為從第一年開始,家裡就有了這道菜餚,所以這道菜餚就變成了春節常吃的食物,延續至今。每到春節,外婆就會把烤菜、年糕和冰糖等材料一一拿出來,我就立刻明白,哦,春節快到了。其實在市場裡都可以買到烤菜年糕,但是外婆說自己做的才更加美味。

大人們說學會做烤菜年糕其實非常容易,可是學了那麼多年我也才學會了一點,並沒有掌握其中的妙處。要先準備好所需要的材料,不然就會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有一次,我看見外公在燒烤菜年糕,覺得特別有意思,便自告奮勇的去幫忙,誰知那年的年糕都散發著一股焦味,自此以後,外公就再也不讓我動手了,但是他把洗年糕的任務交給了我,於是每年的年糕都被我洗得白白胖胖。

材料已經準備就緒,開始動工了。外公把烤菜放進鍋裡炒一炒,翻一翻,頓時,烤菜在高溫以及鍋鏟的翻騰下漸漸癟了下去,只見原本綠油油的菜葉頓時變成了深綠色。接著,外公又從袋子裡把事先準備好的冰糖放了進去,沒過多久,又在鍋鏟上倒入了少許醬油慢慢地放入鍋內,外公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控制好醬油的用量,醬油如果倒入太多,顏色容易變深,味道也會太重。外公又特意囑咐在放年糕之前,必須把鍋蓋蓋上,讓烤菜在鍋裡滾一滾,不然在餐桌上的烤菜吃起來就不會如此美味。準備放年糕了,外公將我洗得一乾二淨的年糕放入鍋中翻炒,沒過多久,一盤香噴噴的烤菜年糕就呈現在我們眼前,整個餐廳瀰漫著一股濃濃的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大家爭先恐後地拿起筷子爭奪起這道美味菜餚,笑聲在房子上空久久迴盪……

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家人團聚的節日,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聊天的節日,其實只要聚在一起吃菜,搶菜,就會有無與倫比的快樂。

家鄉的茶香小鎮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5字

學校讓我們賞心悅目,遊樂場讓我們興奮不已,書店讓我們流連忘返,村頭的小樹林是我們的樂園,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兒,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的茶香小鎮。

從我們集鎮朝東大概走300多米就來到了洞庭春茶園。到了春天,小鎮的洞庭春茶園經過幾陣濛濛春雨的洗禮,慢慢脫掉了暗綠色的外衣。和煦的春風吹過茂密的茶園,整個茶園變得蒼翠欲滴,遠遠望去好像鋪上了一層碧綠的地毯,又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夏天,茶葉雖然飽受炎熱的暴晒,但它們依然生長旺盛,白色的茶花依然綻放,散發著撲鼻的茶香。望著這美麗的茶園,聞著這沁人心脾的茶香,我深深的陶醉了。

再朝北經過美麗的村莊——再茂村,就能來到黃秀農耕文化園。它既是岳陽縣休閒農業示範基地,又是集農耕、文化、觀光、運動、飲食、服務於一身的旅遊景點。秋高氣爽,行走園中,道路曲折迂迴,景色優美燦爛。遊人站在園裡木製的小橋上,江南秋天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蔚藍的天空中掛著淡淡的美麗雲彩。金黃色的稻田,宛如一塊金燦燦的地毯。風一吹,農作物就像一位喝了酒的老人東倒西歪的走著,橋下清澈透亮的小溪也不甘平靜,嘩啦啦地向遠處流淌而去。

在岳陽市、縣政府的打造下,家鄉的茶香小鎮越來越美麗了。小鎮猶如一首雋永的抒情書,把悠久歷史文化的浪漫和當今社會偉大夢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小鎮好似一幅美麗的畫卷,那一棟棟新建的農村居民安置房整齊秀麗,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行動成效顯著;小鎮就像一壺醇香的陳年酒,滿山遍野的洞庭春茶香四溢,他能陶醉到來的遊人。

家鄉的茶香小鎮,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傑地靈。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會迫不及待的想來遊玩吧!

家鄉的鬱金香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4字

我的家鄉是個滿是花的城市,到處都可以看見美麗的鮮花,花朵總是開的那麼鮮豔,那麼生機,尤其是鬱金香,它是最香,最美麗的花。

人們只要站在對面的小溪旁,就可以看見那片鬱金香田。每當太陽下山把雲朵燒成大紅色的時候,把葉子照成金黃色的時候。天是金黃色的,鬱金香田野是金黃色的,田田交界的線上,可愛的麻雀,土黃的牌子映入眼瞼。

早晨,如果沒有太陽,鬱金香田像被一層層薄紗包裹住了,整個鬱金香田陷入了沉睡,早晨的鬱金香田比晚上的更美。

兩晚上也不能忘,晚上的鬱金香田真寧靜。我河水叮叮咚咚、嘩啦嘩啦的聲音,小小的的鬱金香閉上了自己的花瓣,睡著了……

鬱金香可不只有金黃色的,其實它五顏六色,有粉色的、紅色的、藍色的、橙色的鬱金香。有時我也在想不都是鬱金香嗎?為什麼還有別的顏色呢?原來,花裡的色素不同,所開花的顏色也就不同了。

鬱金香最多有九片花瓣,它的上面有一條淡淡的波浪線,裡邊的花心是黃色的。從上往下就依次變淡,以後變成白色,像一個小小的舞者,在那裡用優美的動作跳舞,讓人看著舒服極了。

鬱金香田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有一次我在田裡玩耍,一隻蝴蝶從我的頭上飛過,然後飛進一朵小花,那朵小花竟然是百裡挑一最美的花,鬱金香田真美!

啊,這個滿是花的城市裡,那片美麗生機的鬱金香田真是好!挑三揀四的妹妹們都喜歡它,鬱金香田太美了。

家鄉的稻花香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3字

舒蘭,僅僅是吉林省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祖國的東北部。幾天前,在我們每人的朋友圈內,都被這樣一條訊息刷屏了:舒蘭大米。

的確,走進舒蘭,看到最多的是水稻。眾人皆知,大米就是水稻磨出來的。倘若你坐在小汽車裡,看著窗外綠油油的水稻一閃而過,你是否想到飯桌上香噴噴的大米飯?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此時,農民們整天以“汗”洗面,讓稻子茁壯成長。春風拂過,使得水稻的秧苗邁著輕快的舞步,跳起婀娜多姿的舞來。這時的田野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夏天,正是水稻生長的好時節,綠油油的水稻,遠看,貌似眼前出現了草原,我跑過去,走在田埂上,身邊的“小草”陪伴著我,刺眼的陽光迫使我閉上眼睛。

我從這場幻覺中清醒過來。眼前的田埂和那草原別有不同,可經過如同綠色的海浪般的水稻點綴之後,也顯出了一種別樣的美。走在田埂上,兩邊的水稻如同懂禮貌的小孩子一般,雖然只有我們的膝蓋那樣高,可卻不停地向我們點頭問好呢!

秋天,農民們又忙起來了,水稻成熟了,如同金黃的海浪,一浪接一浪地撲過來,農民們忙著收割,只為稻花香。

“稻花香”是一個品牌,廣告已經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段播出了呢!

“稻花香”的確很香,但不僅僅是味道“香”,更能品到生活之“香”!

家鄉的稻花香啊,真是飄香萬里。

家鄉的稻花香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0字

沐浴在和煦陽光下的我,感受著久違春天獨有的溫暖感覺。一陣清風吹過,夾雜著泥土的氣息,眼前的水面泛起了波紋。放眼望去,無數農民伯伯在水田地裡忙著播種。一排排,一列列,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批的稻苗在水田地內排成的方陣已逐漸成形。

插秧的農民時不時停下手中的活兒,抹一把汗,或坐在田埂上休息一會兒,喝一口水,用目光一遍遍掃視所有秧苗,臉上露出了濃濃的笑意,想著秋天豐收的情景,更是幹勁十足。

夏天,正是秧苗拔節、抽穗的時候,也是需要充沛的水分的時候。再次站在田邊,所看到的,與春天的時候差別很大,春天的時候,秧苗與秧苗之間,還可以看到田內的水,但在水稻長勢很猛的夏天,也全然看不到田內的水了,映入眼簾的只有一片綠油油的水稻。遠處的山,高矮分明,正好與平緩的稻田相映襯,又是一陣風吹過,一波又一波的稻浪吹起,吹來了撲鼻的馨香。

秋天可是要熱鬧多了,一家老小全部出動收割稻子,大人割稻子,老人搓稻粒,小孩拿一根長長的稻杆玩耍。忙歸忙,到了最後,家家的糧倉都堆得滿滿的,稻田裡,只剩下了一排排的短短的稻杆。再向遠處望,起了霧,遠處的山朦朦朧朧的,但那一團團火紅的樹葉,那鮮豔的顏色,依然透過了霧,鑽進了我的眼簾。

稻粒需要脫皮,篩糠,再被送進機器內打磨,才成了香噴噴的大米。它,曾是皇室的貢品。現在,它的名字全中國人都已經知曉!它就是——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