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豆酥糖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豆酥糖 篇1

國小二年級作文 ,56字

這下你可知道陸埠的豆酥糖了吧!要吃就到我們這裡來,我們歡迎你!

家鄉的豆腐乳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9字

我的家鄉活龍坪地處神奇的北緯30°,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世居於此的土家人民心靈手巧,用無窮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獨具特色的美食。

說起家鄉的美食,那可真是數不勝數。既有香甜可口的包穀粑,還有酸辣多汁的臭豆腐,更有滾燙美味的油茶湯,然而,我情有獨鍾的卻是讓人垂涎三尺的豆腐乳。

豆腐乳俗稱黴豆腐,風味獨特,製作工序較為複雜。先是用本地出產的優質黃豆,用石磨精心磨製成大概1。5釐米的豆腐胚,置於鋪有從山上採摘的“豆豉巴葉”的竹筐中,再找一個溫暖的角落,進行28至30天的發酵。待豆腐胚上長滿白色的黴菌後,就要進行調味裝瓶。一般用竹筷夾著一砣一砣的豆腐塊放進優質包穀酒裡消毒,然後放進辣椒粉裡滾一下,讓豆腐裹滿調料。最後將豆腐放進乾淨的罈子或瓶子裡繼續發酵併入味。一星期後,夾出豆腐乳,澆上木姜油或香油,就可以做餐桌小菜或夾在饅頭裡吃了。

家鄉的豆腐乳是繼承咸豐縣唐崖土司傳統工藝打造,精選優質原料和名貴天然香料精心配製,產品地質細膩,香醇可口,味道鮮美,回味悠長,是居家待客,饋贈親友之傳統佳品。

如今,這一獨具地方特色食品,正隨著家鄉唐崖土司皇城申遺工作的開展而聲名遠播,相信終有一天她會香飄九州。

家鄉的豆腐花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7字

“叮鈴!”“叮鈴!”“賣豆腐花嘍!”

這是在我記憶深處賣豆腐花師傅的聲音。每當這個聲音傳遍整個村莊,我總會纏著媽媽給我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

我高興地拿著媽媽給我的瓷碗跑了過去,還沒到那兒,我就聞到了一股豆腐的清香。我對賣豆腐花的老爺爺說:“來一碗豆腐花。”“好的。”老爺爺一手拿一把大勺,一手掀開鍋蓋,頓時一陣熱氣撲面而來。老爺爺嫻熟地掏了一勺豆腐放進碗裡,隨後又抓起一把紫菜放在豆腐上,再一手抓一把開洋,一手抓一把榨菜絲,一起撒在上面,這時的豆腐已經從平淡的白色變得五顏六色,非常漂亮。然後再舀一勺醬汁澆上去,放一大勺白糖,最後點綴上一些鮮綠的香菜,如果愛吃辣的話,還可以澆上一勺紅紅的辣油,就更美味了。這時,豆腐花就做好了。

先仔細觀察一番:白嫩的豆腐上是五彩斑斕的調料,紫色的紫菜,黃色的榨菜絲,白裡透黃、黃裡透紅的開洋,加上棕色的湯汁與鮮綠的香菜,上面還漂著紅色的辣油,簡直是一幅精美絕倫的畫卷。

再細細地品一口豆腐,它極其富有彈性,再加上豆腐與湯汁已經融在一起,一口下去,豆腐爽滑的口感中流露出了醬汁的味道。它鹹而不減鮮味,甜之又不膩。開洋增加了一些鹹鮮味,榨菜絲又加了一絲辛辣,紫菜又增加了海鮮的味道。嘗一口湯,即鹹又甜,鹹是因醬油,而甜又因白糖,齒脣間還流露出一絲絲醋的香。千百種不同的味道被做豆腐花的師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是讓人讚不絕口。

不一會兒,一碗豆腐花已經下了肚,但豆腐的爽滑,湯汁的味道還停留在口中,讓人回味無窮……

這就是家鄉的豆腐花!

家鄉的豆腐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色比土酥淨,香愈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你可知道這首詩誇的是哪種美味佳餚?告訴你吧,那就是一塊塊潔白如軟玉、細嫩如凝脂的上佳食品—豆腐。

一說起風味獨特、質地優良的豆腐,就不由地想起豆腐的創始人—淮南王劉安。早在二千多年前,劉安和八公在人傑地靈的壽春城北山上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慎將石膏點入人丹母液即豆漿之中,經化學變化,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以白如玉,嫩如脂,聞名遐邇。可惜當時沒有發明專利這一說,否則劉安就是不做王侯,也可以憑此專利賣錢或自己開個豆腐公司了。

淮南的豆腐以色、香、味、形俱佳,為華夏一絕。至今,豆腐製作的菜餚已有數百種了:珍珠豆腐晶瑩光亮;芙蓉豆腐蓬蓬鬆鬆,如脂如膏;麻婆豆腐紅白點點,似花競放;拔絲豆腐光澤耀眼,色如風楓……夾一塊放進嘴裡,鮮汁盈溢,滿口馨香,別有一番風味。

豆腐不僅形狀各異,它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哩!豆腐的蛋白質含量就是數一數二的。常吃它,你的面板就會像豆腐一樣細嫩光滑。尤其是我們淮南的豆腐,精選八公山特產的優質黃豆和珍珠泉裡含有多種礦物質的水,在八公山青石做的磨裡磨,所以做出的豆腐可謂舉世無雙!

淮南豆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豆腐文化節就是在淮南舉辦的,今年已是第十一屆了。它讓外地人更好地瞭解淮南,瞭解豆腐,讓我們家鄉特產—豆腐在世界飄香。

家鄉的柚子糖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9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鎮。在這裡,有我最喜歡的零食,它就是—柚子糖。

柚子糖是用沙田柚的皮做成的糖。柚子糖一共有兩層,底層是一層金黃的柚子皮,上面則是一層白雪般的果瓤,它的整體裹著一件雪白的“糖衣”。當你將柚子糖放進嘴裡時,那一間“糖衣”會慢慢融化,你會覺得非常甜。當你咬到果瓤時,就會覺得它比棉花糖還軟,比棉花糖還甜。

柚子糖既可以潤肺,還可以治咳嗽,是不錯的居家零食呢。在我們這裡,只要想吃柚子糖,隨時隨地都能做。你們想知道怎麼做嗎?

先從頭說起吧。首先要準備一塊柚子皮,再準備一塊大冰糖,準備工作就完成了。把大冰糖放進鍋裡,再放一勺水,開啟火,把冰糖熬成糖水。與此同時,再把柚子皮洗乾淨,切成一小塊,如果需要美觀些,就用模具用力壓,一個個美麗的圖形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糖煮成糖水後,還要繼續以大火煮,接著再把柚子皮的水瀝乾,待到糖水變成糖漿後,就將柚子皮放進鍋,熄掉火,用勺子將柚子皮均勻地攪拌在糖漿裡,期間要不斷地翻炒。看時候差不多了,就可以用紗網過濾掉糖漿,將柚皮放進容器裡,待它晾乾之後,金黃色誘人的柚子糖就做好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雖然遠在他鄉,但只要一看到柚子糖,我就忍不住品嚐,因為它充滿了家鄉的味道。

我愛家鄉的豆腐 篇6

狀物作文 ,529字

豆腐包——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早餐了,沒有“之一”。別看它名字叫的有點低調,它可是我的家鄉嵊州的名小吃之一哦!

豆腐包一般只有兵乒球大小。剛包好的豆腐包就像百褶裙上未展開的褶皺,繼續保持著它一貫的低調作風,不僅不好看,甚至還有點醜。倘若你從上往下看,就像老奶奶的臉,又幹又皺,不認識的人頂多以為只是普通的小籠包。可它卻不爭也不辯,只是靜靜地等待著,彷彿在等待著伯樂的到來。

豆腐包是隔水蒸的。隨著溫度的升高,你會發現未展開的百褶裙上的褶子正在慢慢展開。豆腐包終於舒展開自己的身子,然後再慢慢變鼓變鼓,直到鼓成一個蒙古包,豆腐包便熟了,陣陣香氣隨之迎面撲來。

吃豆腐包也是有講究的:先用嘴脣輕輕地碰一碰,感受一下溫度;再小小地咬上一口,吮一吮這豆腐包的鮮味;然後就可以將冒著熱氣的豆腐包全部塞進嘴裡,體會那種嘴巴被美食塞滿的滿足感——豆腐包必須熱的吃才好吃。剎時,一股微辣的味道在舌尖跳舞,但很快,舌尖上又會被另一種感覺所佔據——熱。也許正因為熱氣騰騰,才讓吃豆腐包變得過癮至極,吃完了還想再吃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我愛外表低調內心火熱的豆腐包,那是家鄉的味道!

美味的豆酥糖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9字

今天,我們去了南塘老街,那邊的美食可多啦,都是寧波的特產,如大油包、油簪子、十八格餛飩……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可真熱鬧!不過在這麼多美食中,我最喜歡的還數豆酥糖了!

我來到店門口,豆酥糖還沒做,門口就開始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站在一旁,瞧,豆酥糖開始做了!只見一位阿姨熟練地把糖、麵粉、黃豆粉攪拌均勻,過篩後,把多餘的渣扔掉。接著,糖、油下鍋熬製,然後取出來放在傳熱的容器中,再放入熱水中,保持溫度。那位阿姨將先前攪拌好的混合粉拿來,用鍋炒熱,然後放進碗裡,取出一點兒撒在操作檯上,然後放上老糖,表面再撒上熱粉,用擀麵杖擀成正方形,將熱粉放入其中。如此重複兩三次,切成四方小塊,最後裝進紙中。

豆酥糖做好了!那些排隊的人爭先恐後地購買:“我要四盒!”“我也要!”看來,這豆酥糖還挺搶手的嘛!

哇,爸爸也買來了!我拆開其中一包,捏起一小塊,仔細端詳,豆酥糖的色澤微黃略白,聞一聞,還帶有黃豆的香味呢!放進嘴裡嘗一嘗,香味會瞬間瀰漫,真是入口即化呀!吃豆酥糖一不小心還會吃成一隻“大花貓”,嘴巴旁邊全都是粉,不過這也值得!

豆酥糖作為寧波的特產,可是名揚四海呢。我推薦你們一定要去嚐嚐它的美味!

家鄉的豆腐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9字

在中國,美食可以隨處都能見到,既然有美食,當然也有醜食了。

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的家長約著一起去黃山遊玩,當然也少不了我了。來到黃山的某個景點後,我們所有人都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我和爸爸到處晃悠,走到一座城牆旁,只見到處是小吃,有燒烤、手抓餅、冰淇淋……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個店鋪前,店鋪裡不時傳來臭氣熏天的味道,再看看店鋪的門前,黃色的廣告牌上映上了一行醒目的紅字——毛豆腐。

我上前走了過去,對那叔叔說:“叔叔,我要一份毛豆腐。”“好嘞!”那叔叔爽快的答應著。不一會兒,一份熱騰騰的毛豆腐就在了我的手中。我聞著它,有一股臭臭的味道,黃黑色的豆腐上還長著一層厚厚的白色茸毛,因為是油煎的,所以還能聽到豆腐上那“滋滋滋、滋滋滋”的聲音。

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了一塊毛豆腐“啊!”一口咬去,滿口都是油,臭的我頭暈,連忙吐起來,我哭著說:“這毛豆腐怎麼這麼臭啊!”“舌尖上的中國”電視上說著那麼好聽,沒想到毛豆腐這麼難吃!我發誓,以後再也不吃了。

而關於毛豆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一個窮人在乞討的時候,發現碗裡還有幾個銅幣,便買了一塊豆腐。幾個月後,豆腐上長了毛,便用火烤了烤,後來,便成為當地有名的小吃——毛豆腐。

一份美食,一個故事,一個經驗,一份美味。儘管我不喜歡,但它不失為一道名品小吃,很多人到了黃山都要品嚐當地的美食——毛豆腐。

家鄉的豆腐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8字

白白的,軟軟的,不凹凸,口感細嫩邊角完整。吃起來醇香無雜質,無異味,很爽口,令人回味無窮,而且全身是寶,這就是我家鄉的一道美食——豆腐。

說起家鄉的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遠近聞名。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塊普通的豆腐嘛,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不錯,豆腐在日常的生活中確實很普通,但它卻是老百姓日常離不開的一道菜餚。家鄉的豆腐之所以出名,並不是說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是家鄉的豆腐歷史悠久,和家鄉遠近聞名的王家大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它承載著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和對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的晉商精神的認可。豆腐能做的菜品各種各樣,可謂是應有盡有,而且個個“色”“香”“味”俱全。比如我們家鄉的家常豆腐,那個顏色真是鮮豔了,看著就有食慾,而且吃進去有媽媽的味道,讓人很溫暖。我問了一下奶奶豆腐的生產過程,奶奶告訴我豆腐有兩個步驟:一是將大豆用磨盤製成槳;二是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份的凝膠體,即豆腐。看似簡單的工序,卻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一般的豆腐多為黃豆、黑豆和花生等含蛋白質較高的豆類製漿。也有綠豆豆腐、橡皮豆腐等比較另類的豆腐。

豆腐的營養價值較高,含鐵、鉀、銅、鈣、葉酸、維生素等。每一塊豆腐裡都含有大量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使之成為很多的營養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百分之七八十是不飽和脂肪酸,豆腐還可以補中益氣、清潔腸胃,可謂渾身是寶。

豆腐真是食物中的營養品,藥品中的美味品!我愛你,家鄉的豆腐!

家鄉的豆腐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1222字

“好香啊!”一回家,我丟下書包直奔到廚房,原來媽媽又在炸臭豆腐了。看著媽媽手持漏勺,全神貫注地盯著油鍋裡翻滾著的臭豆腐,我的心裡不禁泛起了一絲絲期待,感動和心疼。

從我記事開始這道菜就常常出現在桌上,在各種美味的氤氳中,這醜醜的臭豆腐顯得格外不同。你瞧,方塊形的灰黑色的表皮,被媽媽炸得略顯金黃,都說咱們中國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可這色真的是其貌不揚,聞一聞,一陣奇怪的味道,“香”似乎也不大談得上,“味”嘛,每次我的媽媽都吃得津津有味。

小時候的我倍感好奇,不清楚媽媽為何一直做這麼“臭”又難看的菜,我每次都只是看看,筷子卻遇到它就繞道走。一次看著媽媽吃著一塊臭豆腐,享受地眯起眼睛,我終於忍不住問:“媽媽,臭豆腐真的這麼好吃嗎?”“嗯,不僅好吃,而且臭豆腐還有來歷呢?”不過一說到故事我就更來勁了,便纏著媽媽說故事。媽媽拗不過我,便開始娓娓道來:“相傳康熙八年,王致和考狀元,屢次不中,為了維持生計繼續復考,就在“安徽會管”內做豆腐賣,可是正值盛夏,豆腐剩了好多沒賣出去,倒掉太可惜,突然想到家裡以前會做醬豆腐,於是把豆腐切成小塊,加上鹽和花椒封在壇中,時間一長才想起來,趕忙開啟罈子,臭氣撲鼻而來,豆腐全變成綠色了!他自己嚐了嚐,味道卻鮮美無比。不過再好吃也沒你曾祖母做得好吃,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說到這裡,媽媽突然陷入沉思。其實我似乎知道她在想啥:每次回老家她都會纏著曾祖母做這道菜,邊吃邊和曾祖母談笑,感覺那時的媽媽像個天真的孩子,無憂無慮。媽媽經常說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不在身邊,她就跟著曾祖母一起在湖南老家生活,那時候不像我們現在有那麼多好吃的,每次想吃零食時,曾祖母總會笑著喊她“小饞貓”,然後樂呵呵地為她做一道臭豆腐用來解饞,臭豆腐是媽媽同年最美好的回憶,夏天坐在竹椅上邊吃邊聽曾祖母講故事,冬天圍在灶前邊吃邊聽故事,帶她一起做農活……但是自從曾祖母去世以後,她便開始自己做,每一次做臭豆腐,媽媽總會特別專心,特別入神。我知道那一塊一塊鼓鼓臭豆腐裡包裹著全是她兒時的回憶,承載了她對曾祖母的思念!

一塊臭豆腐混和著曾祖母對媽媽的愛,現在又傳遞著媽媽對我的愛,我突然覺得這“醜醜”的豆腐格外好看。聽著媽媽的話,我不自覺地夾起一塊臭豆腐,豆腐一入口,香酥可口,咀嚼時醬汁順嘴流淌,剎那間嘴裡充滿微妙的“臭香”,配上絕妙的湯汁,撒上芝麻,真是人間美味!

哎呀!說了這麼多,不好意思,要失陪了,因為又有臭豆腐出鍋了!我這個“小小品嚐家”要去品嚐的佳餚了!先不跟你們講了,下次再見!

家鄉的美味糖葫蘆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2字

家鄉的美味有許多,各種我都愛吃,但是,我卻對一種美味情有獨鍾,它就是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名副其實,它的外層是一層薄薄的冰糖,但卻呈黃色。裡面包著紅紅的山楂,緊緊的挨在一起,就像葫蘆一樣。它香氣撲鼻,你先聞一聞,聞到的是糖香,再仔細聞一聞,就可以聞到淡淡的山楂香。也許很多人覺得山楂太酸,總喜歡先把外層的糖吃完,再一點點的吃裡面的山楂,但我可不是這樣。我比較喜歡酸,所以總是一口吃掉一個糖葫蘆,那味道酸中帶甜,不過一回兒便會被我吃完,吃完還不忘回味。

這麼好吃的糖葫蘆,你想不想知道它的做法,這樣好天天吃,今天我就來教教你。首先,在炒鍋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然後開火,等上一分鐘,再加入白砂糖,等炒至黃色的時候就可以了,然後把串好的山楂在鍋裡滾一滾,沾上糖後放到案板上,最後等到糖凝固就好了。如果家中沒有白砂糖,也可以加上冰糖。還有,如果不喜歡吃山楂,也可以在山楂中間夾上你喜歡的水果,如桔子瓣等。

冰糖葫蘆是我的最愛,它味香色美,讓我百吃不厭,可真是名不虛傳呀!

家鄉的桂花酥糖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0字

我的家鄉是有著四千多年曆史的古城徐州,各種特產美食品種繁多,小孩酥、麻片、花生糖、山楂糕……數不勝數,其中我最喜愛的要算桂花酥糖了。

我們這裡的桂花酥糖,可是遠近聞名的。它的色香味都很上乘:白白的酥糖上,透著絲絲縷縷的金黃色,像是白白的玉石上鑲嵌著條條金絲,好看卻不凌亂,顏色還非常的誘人。一口咬下去,外脆裡酥,再加上濃濃的桂花香味,讓人怎麼能停得住口。

桂花酥糖精美的外形和香味,取決於它選料的仔細和上乘。芝麻、精麵粉、蜂蜜、麥芽糖、南桂花、白砂糖等等,經過細心的熬製、打糖、烘烤等十幾道傳統的工藝,最終才能成為我們口中的美食。此外,它還有潤肺、健胃、止咳等功效,是徐州人喜愛的甜食。

桂花酥糖不僅味道甜美,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北宋年間,蘇軾在徐州任知府時,農曆七八月間,黃河決堤,洪水直達徐州城下。蘇東坡帶領軍民,日夜抗洪,“廬於城上,過家門而不入”,但水勢越來越大,徐州城越來越危險。這時民間紛紛傳言,必須要有一位年輕女子跳入黃河,大水才會退去。蘇東坡的女兒蘇姑知道後,二話沒說,就從城牆上縱身跳入黃河……洪水慢慢退去,徐州城保住了。

人們聽說蘇姑的事蹟以後,爭相帶著桂花酥糖去祭祀蘇姑。“酥”者,“蘇”也,這難道只是名字的巧合嗎?!不信你看,那酥糖的形狀,像不像古代城牆的牆磚?

美味的桂花酥糖和美麗傳說在世世代代的相傳著。家鄉的人們都知道:每一塊酥糖裡包含的都是我們徐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家鄉的野豌豆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4字

野豌豆是我在路邊雜草叢中無意中發現的,是一種不起眼的植物,但我卻非常欣賞它。我總覺得它的生命中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祕密。

野豌豆植株成藤條狀,有嫩嫩的葉子,葉子很小很密,成卵狀。它開出的小花近似一個半圓形,是淡紫色,在草中若隱若現,像一隻婀娜的蝴蝶一樣。低頭聞一聞,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香味。

春季來了,家鄉的野豌豆又悄悄地吐出了綠葉,一片生機勃勃。在田梗邊,野豌豆長在雜草叢中,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它與雜草有什麼區別。

我常常蹲在田埂上,尋找它的蹤跡。它就像位隱者,躲在綠草叢中,遺世隱逸。我隨手摺一枝枯樹幹,這兒扒一扒,那兒瞧一瞧,於是尋找野豌豆也成了一種樂趣。時間長了。我也有了經驗,隨意地看看都可以找到一株兩株足跡了。

曾經,我為了能天天看到它,在田埂上輕輕地拔了一株種在花盆裡。細心照料一週,可它還是活不下去;而在田梗上的野豌豆,陽光炙烤,卻毫髮無損,太奇怪了。有一次,突然下起了暴風驟雨,我很害怕豌豆受傷,所以撐著一把傘飛快地跑過去,猛然發現豌豆在和大雨做鬥爭。豌豆屢次被打得低下頭,卻又挺直身子抬起頭來,繼續頑強地挺立著。野豌豆不怕困難、堅定不屈的精神真讓我驚歎!

啊,野豌豆,你是多麼地美麗,你有著多麼強的生命力,你是多麼地值得我學習,你讓我時刻都會記著你,你那嬌小的身軀和那碧綠的葉子,是多麼不服輸,多麼的惹人喜愛。

家鄉的土豆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2字

寒冷的冬天過去,迎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

春天是個播種的季節,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播種土豆。爸爸媽媽都忙著把有芽眼的土豆切成4-5塊土豆塊,準備播種呢!

春天高原的天空格外湛藍,鄉親們在地裡勞作了一天,終於把土豆種完了,就等一場春雨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場濛濛細雨過後,土豆種子已經長出了他們的小嫩芽,好像小寶寶偷偷探出了腦袋。

夏天,等土豆的植株長的大約有四五十公分的時候,植株上還開了一朵朵白色或淡紫色的小花,中間還伸出黃色的花蕊呢!那花小巧玲瓏,真惹人喜愛,豔麗的花凋謝後長出了像小球一樣的果實,咬開後澀澀的,還有些像芝麻一樣的白色的籽。這時候如果你挖開下面的土,土豆還沒有長大,只有一串串像母雞肚裡的小雞蛋似的小土豆。只要再長上一個多月立秋了,人們都開始刨挖新鮮土豆或炒或煮吃,想起那香味就直流口水。

秋天到了,土豆已成熟,高原的天空下,鄉親們忙著收土豆,挖出的土豆有紅色的、白色的,個大飽滿,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寶寶,家鄉的土豆可是出了名的好。

冬天,雪花飄舞,最愜意的就是我們一家人圍著暖烘烘的大火爐,再煮上一鍋香噴噴的土豆,等土豆煮熟了,那香味撲鼻而來,從屋外也能聞到鍋巴的香味,一揭鍋,個個土豆像爆開的米花,一個又大又軟的土豆被妹妹第一個搶在手中,我想妹妹會吃掉,剛要喊他給奶奶,只見她伸出小手把那最好的土豆讓給奶奶,我們大家笑了,奶奶摸了摸她的小腦袋,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天空中的鵝毛大雪依舊,但我們一家人心裡暖烘烘的。

家鄉的土豆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5字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春天到了我們把土豆切成一塊塊的,拿到地裡去種,我們把地翻鬆,犁了小溝,把土豆放進去,再埋上土,同時也把秋收的希望種在地裡。一場春雨過後,從土裡冒出一個個嫩綠的小芽。

夏天來到了,土豆長高了很多,開出了一朵朵小百花。過了一段時間,小白花凋落了,長出了一個個小綠球,算是果實,這種果實可不是我們要吃的部分,真要被你吃了,嘴裡又酸又澀。其實,土豆可吃的塊莖還悄悄的埋在土地下呢!他們默默的生長著,不易被人發現。

最開心的秋天來臨,豐收土豆了。每年國慶節,大人們都會帶著我們小孩子們去地裡收土豆,跟著爸媽在地裡勞動,一蹲一起,撿拾土豆,調皮的土豆寶寶還會從堆頂上滾落下來。一天下來我們都會腰痠背痛,筋疲力盡,可看著一堆堆圓溜溜的土豆,心裡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疲勞拋之九霄雲外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親身經歷了勞動了才知它的艱辛,我也真正體會了父母勞動的辛苦,我要多幫爸媽做力所能及的農活,也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不浪費一粒米、一顆糧。

家鄉的綠豆涼粉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9字

一個好的特產,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要說我的家鄉—連雲港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當然要屬那原產於灌雲縣的Q彈潤滑的綠豆涼粉啦!

綠豆涼粉不但十分味美價廉,製作方法也十分簡單。首先,先準備好製作綠豆涼粉必不可少的原料—綠豆澱粉,然後再拿出一個大型容器以及一張籠布就可以開始製作美味的綠豆涼粉了。接下來,取出適量的綠豆澱粉放在先前準備的容器中,再倒進一些水放入其中,用鍋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最後將籠布蓋在其上等其冷卻,便大功告成了。

涼粉製作好,便可以開吃了。但是,涼粉的吃法也有講究,我們連雲港人一般有兩種吃法:第一種吃法是將製作好的綠豆涼粉切成塊狀或刨成條狀用醬油和醋、蒜、辣椒等調料涼拌著吃;第二種吃法是將涼粉切塊包裹上生粉放入高溫高熱的油鍋中炸著吃。

我無法用語言準確形容那涼粉入口的口感。說它Q彈潤滑吧,它又是那樣的充滿嚼勁。再說了,僅憑我一個學識淺薄的小學生也無法用貧瘠的語言窮盡那涼粉入口的感覺和滋味。說它酸甜可口吧,它又是那樣的辛辣得勁。總之,只用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言喻它的美味的。

在連雲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賣綠豆涼粉的小販,原本只是民間流傳的精美小吃如今早已進軍到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在五花八門的宴席中也佔得了一席之地,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綠豆涼粉小吃漸漸被重視起來,心靈手巧的廚藝大師還將涼粉改造出五花八門的花樣,使得綠豆涼粉成功擠身於連雲港民間小吃排行榜的前列,讓前來旅遊的中外遊客紛紛慕名紛沓而至。

綠豆涼粉是連雲港的特色小吃,同時也是連雲港的一塊金字招牌。我為家鄉能有這樣一種美味的民間小吃深感驕傲!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連雲港的綠豆涼粉會走出蘇北,傳向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

家鄉的土豆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0字

我的家鄉在神池,是遠近聞名的土豆之鄉。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土豆。

立夏前後,正是播種土豆的好時機,農民們開著拖拉機,把土地翻得又鬆又軟,然後開始播種。先挑出飽滿、個兒大的切成塊,每塊上都要有芽眼,再挖坑把土豆塊放在裡面施上肥料埋起來。

大約一個月後,土豆的嫩芽頂破了土層,那樣嬌嫩、鮮綠,在溫暖的陽光的撫摸下,使勁向上長。幾場濛濛細雨,土豆苗貪婪地吮吸著甘露,漸漸伸展出了碧綠的枝葉。農曆的六七月間,土豆苗上開出白色和藍色的花,點綴著綠色的田野,像一幅美麗的畫。花兒謝了,結出了一串串綠色的漿果,就像葡萄園裡令人饞涎欲滴的葡萄。

中秋節前後,土豆成熟了。田地裡,人們頂著炎炎烈日,不時揮舞著鐵杴钁頭,揮灑著汗水,不由得讓人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一個個像胖娃娃似的土豆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農民的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一縷縷清煙升起來了,一陣陣燒熟的土豆香味飄散在空氣中,田野裡盪漾著幸福的笑聲。

土豆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有延緩衰老和美容的作用。

這就是我家鄉的土豆,我愛家鄉的土豆。

家鄉的臭豆腐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9字

在我的家鄉—古城紹興,有一個出了名的街頭小吃,便是紹興特產—臭豆腐。

那玩意兒,氣味“臭臭”的。當你在街頭的一端時,街頭另一端的“臭”味就會隨風飄來,使你立刻垂涎三尺。你要是吃上一顆,哇—那味道,一定會讓你吃上“一百”串也不過癮!如果再抹上點紅醬……哇!那可是極品中的極品呀!

記得小時候,那“臭臭”的東西竟然也讓本大小姐吃上了癮了。

那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逛大街。路過一家小吃店門口時,一陣不知是臭還是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我扭頭一看,只見是一隻大鐵鍋,上面放著一串串怪東西。我便奶聲奶氣地問爸爸:“爸爸,這是什麼呀?味兒可真臭!能吃嗎?”不問還好,這一問,可“闖”下了“大禍”!只見爸爸“頭一昂”,“胸一挺”,來勁兒了!他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臭豆腐可是家鄉有名的特產呀!它雖然氣味臭了一點,但口味還是絕對ok的!它雖然臭名遠揚,但吃一口,比‘麻麻香’還香!……”我來勁了,問道:“真的嗎?給我買一串嚐嚐吧”!正說著,媽媽突然走了過來,對我說:“我的‘小祖宗’瞧你的臭豆腐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好燙好燙!待它冷了一點,我又來了一口。嗯!香香脆脆的,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果真名不虛傳呀!不一會兒,一大串讓本小姐給“消滅”了。“媽媽我還吃,還吃”!我嚷嚷道……哎,都上癮哩!

“goodgood!”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兩個“老外”,瞧他們那樣兒,準是與我得同一種“疑難病症”(吃上癮)啦!

哇!“臭臭”的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吃了一顆還想吃,吃了一串忘不了!有空,不如你也來古城紹興嚐嚐“臭”,OK?

家鄉的鹽豆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8字

在家鄉徐州的眾多美味中,我最鍾情於那極為普通的鹽豆。

姥姥經常做鹽豆,我曾親眼見過鹽豆的做法:把大約十斤新鮮的豆子倒進簸箕裡,反覆顛簸,剔除那些乾癟的豆秕子,留下飽滿而富有光澤的大豆。再把精心挑選的豆子放到鍋裡大火煮熟,稍微晾一晾,倒進醃製食物專用的大缸裡,灑上適量的鹽、辣椒麵、花椒麵等材料,把蓋子蓋嚴,捂上十天半個月。待到滿缸豆子捂出色澤潔白,聞上去微微發臭的粘絲,便可全部倒出來,讓它們盡情享受“日光浴”了。

發酵過的大豆,在陽光的照射下,飽滿而微黑,上面沾滿了辣椒麵和花椒粉等香噴噴的佐料。它們有的單打獨鬥,有的三五成團,像親密無間的好兄弟。聞一聞,一股淡淡的辣椒香,伴著大豆特有的豆香,再加上那綿長而奇特的“臭香”撲鼻而來,真是先“香”奪人啊!

吃飯時,姥姥通常先取一些鹽豆,放進小碟子裡,再從院子的菜園中拔一些清香翠綠的香菜,用清水淘洗乾淨,分撒在鹽豆上,然後澆上香油,拿筷子拌一拌,一陣陣香氣不可阻擋地飄然而出。嘿,眼前的鹽豆看上去真像一件絕美的藝術品。不是嗎?看,白生生的碟子,黑油油的鹽豆,翠綠的香菜點綴其間,色澤搭配地多麼和諧,簡直讓人捨不得下筷。聞聞,一股清爽的香菜味夾雜著誘人的香油味,還有那引人犯饞的麻辣香和發酵過的豆香,立即把口水勾了出來。嘗一嘗,真是香辣可口、鹹淡適中,正適合我們北方人的胃口。如果再配上濃稠噴香的雜糧稀飯,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鹽豆,一碟平平常常的小菜,卻讓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臭豆腐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3字

在我老家的鎮上,有一家生意紅火的臭豆腐小賣部。屋裡屋外都飄著臭豆腐的味道,讓人不自覺地停下腳步,來一份美味的臭豆腐。

“老闆,給我來5塊的。”“老闆,給我來10塊的。”“老闆,打包帶走。”“老闆……”客人們七嘴八舌地提著自己的要求。我和媽媽也點了兩份,付了錢,找了個位子坐下來。只見老闆麻利地幹著,把一塊塊白色的小方豆腐放入鍋中,油“滋滋”響臭豆腐立馬炸開了。漸漸地臭,豆腐換上了黃色的外衣,還帶著一些小泡泡。老闆把它們從鍋中撈出,放在盆裡到入湯汁,加入適當的鹽、味精、醋、蔥花……一碗香噴噴的臭豆腐就做好了。

臭豆腐來了,聞著就讓人垂涎三尺。我狼吞虎嚥地吃著,那與眾不同的“臭味”從我的舌尖上滑過,那味道,真是直沁肺腑!這麼美味的東西怎麼能浪費呢?我連湯都喝的一乾二淨,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唉,這麼好吃的東西,一下子就被我們“消滅”光了,真想在吃一碗吶!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說:“我們下次再來吃好嗎?”“好!”我高興的回答。

怎麼樣?你們也想吃嗎?想吃就來我老家吧。

如果你認為臭豆腐是臭的,那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