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歸作文相關作文20篇

初中歸作文 篇1

國三作文 ,711字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開始了就註定結束,一切的相遇都終將面臨別離,而行者從不停歇。

我們的故事,在四川開始,也在四川終結,這裡成就了我們的文化苦旅。

成都揭開了我們對四川的好奇,這裡我們慢慢地行,慢慢地走,感受慢生活的美好,於是不再有總是來不及,人與景的融合是靈魂的約定。途徑大渡河,她雄偉壯觀的景象完全不同於江南的小橋流水,歷史的車輪碾過,她的背後藏滿了故事。夜色下的磨西古鎮顯得異常的清醒,古樸而寧靜,哥特式教堂讓我們看到了別樣異域風情。遠處的冰山在雲霧明滅間隱隱約約,視野裡白的純粹,而視野之外的世界是心靈的旅程,“紅石也有生命”給了我們對自然和生命的警醒。溜溜城在我們眼前溜過,康定情歌等待我們再一次去挖掘,瀘定橋的鐵鎖上似乎還留著我們手心裡的汗。在理塘的天空下,感受藏人終身的信仰,靜聽寺裡的鐘聲,雙手合十,聞檀香,悟佛教,於是想成為自己的佛,於是,明白了存活的目的。三座神山以及神山下迷人的聖湖如同是不慎落入凡間的精靈,讓久局凡塵的我們心靈得以片刻的寧靜。

“我縱要依依帶淚歸去,也願意珍惜歲月裡,尋覓我心中的詩。”

北島說:“人在的時候,總以為有機會,其實人生就是減法,見一面就少一面。”和稻城的相遇就是如此,不知道是否還會有機會,是否還能再見到,只好將她埋在心底。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江月依舊,而我們歸,他們去,我們踩下的腳印終究還是被蓋去了。無論多麼美好的體驗都會成為過去,無論多麼深切的悲哀也會落在昨天,一如時光的流逝毫不留情。

於是,同樣的景,他們去,我們歸。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不再想過去,其實最棒的回憶就在當下,在眼前,而且這會是人生最美好時光。

初中生作文給老師畫像 篇2

國一作文 ,488字

我雖不是畫家,但我喜歡那五彩繽紛的顏色,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為您畫一張畫像。

您別動,我開始為您畫像了。您那雙眼睛烏黑明亮,讓我拿起筆畫上那又黑又亮的眼睛,與從不同的是,您那雙眼睛還會說話。記得一次上課時,我聽著聽著,思想就開了小差,您不知不覺地站在了我身邊,用嚴厲的目光注視著我,好像在說:“上課怎麼能開小差呢!”我的臉頓時火辣辣的,馬上集中注意力聽您講課。這時,您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好像在說:“上課就應該這樣。”

您坐好了,我正在為您畫像。記得第一次見到您的時候,那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您高高的個子,長長的頭髮,一個漂亮的眼鏡架在高挺人鼻樑上,一看就很和藹,很有氣質,是那種從內到外散發的氣質,一看就知道讀過很多書。一條普通的紅裙子卻讓您穿得如此高貴優雅。

您坐好了,就快畫好了。最後我要畫您那漂亮的嘴脣。在我們遇到困難想要退縮時,總有您充滿力量的聲音在我們耳邊迴盪,給我們勇氣,給我們力量!在我們摔倒了,疼痛不堪時,您會用溫柔的聲音,在我們耳邊詢問,您教給我們無窮的知識,卻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老師,畫像畫好了,您喜歡嗎?收下它吧,這是學生送給您的一份真摯的禮物。

讀書滋味長作文初中敘事文 篇3

國一作文 ,649字

書籍如石,敲出星星之火;書籍如火,點燃心中的明燈;書籍如燈,照亮前方的道路;書籍如路,引我一生前行。

在你的世界,無論從古至今,從中到外,都是說不完的;無論從文學到思想,從韻味到情感,都是述不盡的。你有悲泣的呼嘯山莊,你有堂皇的聖母院,你有虛榮的斯嘉麗,你更有猥瑣的葛朗臺。你有泰戈爾的小鳥,你有伍爾夫的蝸牛,你有宇宙中永恆不滅的太陽,你有再度涅??鳳凰。

在詩集裡,賈島夜半叩門,小杜清明問路。我不知,李白的鳳凰與杜甫的丞相祠哪一個更凝重深遠;我不知,黛玉的葬花吟與易安的聲聲慢哪一個更悽美婉轉。我不知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與清明時節,雨紛紛,行人慾斷魂哪一個更加巧妙趣味。或許,我不該比較,共存本就是人間的常態,共賞,則又是另一種韻味。

當讀《飛鳥》中,“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時,心中舒緩了,是啊,全力以赴遠比成功更重要。當讀《雨巷》中“我打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裡。”時,心中寧靜了,那悠遠的情景如何不讓人寧靜呢?

讀了“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心中不禁也有了禪意;讀了“聽雪,也是聽心,聽雪的剎那,心中定會開出一朵清幽的蓮花”,心中生出千萬美好,卻忘了凡塵,融入了自然之中;讀了“回顧,雪白一片,真乾淨”,不禁也有了四大皆空的初悟。

讀書,不斷地將我的思想提升,滋味,更是深長,那滋味,引我一生前行,成長。

創新從勇氣中來作文 篇4

高二作文 ,3040字

【篇一:創新從勇氣中來】

有這樣一句話:“第一個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庸才;第三個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蠢材。”的確,對舊事物的唾棄和對新事物的熱忱,對人類而言,像血管中流動著的汩汩的血液一樣,與生俱來。造物主造出的人類,可以有不同的外貌、性格、習慣、嗜好,卻無法擺脫一個共同的惡習--“喜新厭舊”。

一個疑問,可以有千萬種豐富多彩的答案。然而,最好的答案只有一個那便是最具有創新性的。在眾多答案的比較中,人們必定會厭倦某一種千篇一律,而一旦有一種創新,它便是最受青睞的。

創新需要勇氣,創新必須付出艱辛。有商鞅的五馬分屍,才有秦王朝的如日中天;有羅斯福遭政客的排擠,才有美國的恢復和強大;鄧小平一生一波三折的不平命運,才有如今邁向新世紀的中國。因為創新,才不平凡,才需要勇氣,才需要付出。也因為創新,才值得付出。

創新才能產生科技。當無數個宗教信仰者守護著“地心說”來愚昧生靈時,哥白尼揭穿了他們的陰謀;當無數個聰明的腦袋推崇著牛頓的經典體系以視為物理學大統一時,愛因斯坦打破了他們的美夢。新科技的生產必然是一種創新,創新就必然會有出路。讓我們的思路回到一個小小的資料夾上來,它的產生者愛立信會計紙業有限公司可用彈丸之地來形容,面對市場上資料夾的厚重使用不便的問題,他們推出了一種輕便靈活的資料夾,投入市場後供不應求。當其他企業開始效仿時,他們又推出了一種更新型的產品。對於企業而言,創新是血液,是競爭中制勝的法寶。而不斷的創新,又推動了科技的進步。

哲學家的心中,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具有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這是發展的趨勢,歷史的必然。因此,不必覺得新事物就必須帶有一種負罪感,更不必為舊事物的大勢已去而惋惜,記住,一切都自然,一切也都必然。當微軟公司瞄準市場正積極研製適合消費者的微型軟體時,IBM公司還在為巨型計算機而大傷腦筋,因此,有了IBM公司的失敗,當然,比爾盖茨成了首富。

讓我們鼓起勇氣,做出創新。未來在創新中孕育,創新在永恆中成長,對於人類而言,創新便是勇敢。

【篇二:創新從勇氣中來作文】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勇氣是一個民族要想不斷進步,永葆活力的一種必不可缺的精神力量。

創新需要有跟著自己感覺走的勇氣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或個人,要進步,要發展,都要有一股推動其不斷向上的動力,並使人們能夠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新力,由此推動人們自強不息,努力奮鬥。

看看當今風靡全球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細數他的經歷:從早期求學到當教師的經歷,看出了他永不放棄,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之決心。再從放棄教師職業到首次創業,看出了他的勇氣,看到了他的創新。是他的創新,開起了中國大眾的網購模式,建立起他的網路帝國。所以創新,只要跟著感覺走,走出自己的思想,走出自己的勇氣,就能創造一片新的天地。馬雲跟著自己感覺走,創造出了中國新的網路世界。

創新需要有忍受孤獨和寂寞的勇氣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過:“人生的第二大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啊,有哪一項重大發現是在歌舞之中的鬧市誕生的呢?有哪一項偉大的壯舉,是在觥籌交錯的杯盞中完成的呢?而創新,卻大多需要忍受孤獨和寂寞。

我國“兩彈”之父鄧稼先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通過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取樣,以證實效果。試爆成功後,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10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孤獨和寂寞為他帶來了身心和健康的折磨,同時也為他帶來了清醒的頭腦,只有真正的創新人才,才有勇氣守住那份孤獨和寂寞。讓我們擁有鄧稼先一樣的享受孤獨和寂寞的勇氣吧!秉持這份孤獨與寂寞去創造屬於我們的新天地。

創新需要有艱苦儲備知識的勇氣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21世紀更需要與時俱進,自覺地把創新作為一種不懈的追求,始終保持一股闖勁、衝勁、韌勁。我們中學生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寬廣胸懷與氣度,不懈努力。善用年輕的資本,做好艱苦學習知識、儲備知識的心理勇氣,開拓創新。

我校聯合國“模聯活動”—培養國際型的創新人才就是活動的宗旨。今年的8月24至28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APEC教育部長會議配套活動—2016年MODELAPEC(模聯--亞太經合組織)大會順利舉行。來自APEC15個經濟體的百名優秀代表齊聚北京,最終,來自我校陳星宇同學憑藉著出眾的綜合英語能力,對國際時事和國際關係的瞭解,對商業及經濟知識的掌握,得體的外交禮儀,溝通交流能力等創新能力脫穎而出,作為唯一一位中學生代表,與來自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兩名代表一起獲得了中國區選拔總冠軍。

創新,源於心靈的頓悟;創新,始於年輕的悸動;創新,成於卓絕的奮鬥。每一項創新,都在改變著人類歷史的程序,每一次思維的火花都在為下一次創新埋下萌發的新芽。當下的我們,要有“甘坐十年板凳冷”的決心,沉心靜氣地積累素養,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當水到渠成那一刻,我們便可靜待創新之花燦爛盛開。

【篇三:創新從觀察中來】

法國作家雨果的《九三年》中說過:“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拖著鎖鏈,而是為了展開雙翼。”每個人都不想落後都想著進步,而創新便是另一種進步。

但怎樣才算是創新,創新從何而來?記得小時候經常聽老師講魯班的故事,就說他是一個能工巧匠,能從一葉草中得到靈感,發明了鋸子。最後老師會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能從中學到知識。

是的,沒錯。創新不是簡單的事,它需要機緣巧合,但更需要你有一顆善於發現的心。因為人類善於觀察,才發明了飛機;瓦特善於觀察,才改良了蒸汽機;牛頓善於觀察,才提出萬有引力……生活中有許多我們前所未知的東西在等著我們去仔細觀察。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就會從生活中挖掘靈感,才能進步。

創新使我們更加努力奮鬥,但觀察往往更重要。數學家高斯,從小就很聰明也善於觀察。有次上數學課老師問:"1+2+3+……+99+100=?"問題一出,同學們都拿著筆把數字一個一個的加起來,只有他一人在仔細觀察,最後沒人算出結果,他站起回答說:"把1到100和100到1加起來,就可以得到有五十個101相加,等於5050。“結果所有人都震驚了,佩服他真聰明。但其實高斯並不是天才,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他善於觀察,在別人都在埋頭苦幹時,他卻在仔細觀察分析問題的實質,才從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世界上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值得觀察的地方。人類是高智慧的生物,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不僅是一雙能手,還有善於觀察的眼睛。我們能創造世界上本沒有的東西,但也能將世界上有的東西改造的更美妙。就連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也都是工程師們通過觀察鳥巢的構造才建造的,它不同於以往的建築結構但更巧妙。從不起眼的東西中發現美好有價值的東西,這才是創新。

所以,觀察是如此重要,記得常說:“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沒的眼睛。”發現世界盡然如此美好。

觀察生活中的種種,發現其中的奧祕,此乃創新之源泉。

創新從模仿中來作文 篇5

高一作文 ,2436字

【篇一:創新從模仿中來】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創新,也是如此,但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創新,同樣,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成功。

山寨,國人深知也深為討厭的存在,但是我們卻不能一概抹殺其存在,因為也有那麼一些人通過模仿,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然後做好自己最終超越自己然後讓其不在被上山寨的罵名,做種成為完美的自己。所以,創新從模仿中來。

洋務運動,史學家們眼中的封建主義失敗自救運動,但是這真的一無是處嗎?不,不是的,至少他為後來的辛亥革命留下的工業的基礎,同時正因為打不過外國人,才讓當時的人發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是的,他們明白模仿你,然後超越你,這!才是他們想要的,可惜因為國情而未能成功。但,那也只是因為國情,至少方法是沒錯的。所以,創新從模仿中來。

新中國成立,革命的老前輩們學習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模仿著蘇聯,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通過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步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最終,打造出了這隻屬於全天下華人的,強大的,美麗的,中國!所以蘇聯不在了,我們卻還在,只因我們模仿,切不斷超越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只因那一句口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創新從模仿中來。

文章,同樣是這個道理,雖然一味模仿不可能有好的文章,但是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有好的文章的思路,就有好的文筆,這些,都是靠練習換來的,剛開始學文章是可以模仿的,這能更快將你帶入這個文學的世界,為未來的自己打造良好的基礎,“取其淨化,去其糟粕”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再者,即使是模仿,但如果沒有自己的所思所感那也是不行的,而且,過度的模仿也會迷失自己,讓自己邊城傀儡一般的存在,失去原來的自我,這也是不行的;但同樣,如果把握適度,去同學間互相模仿,超越對方,然後寫出真正的自己的文章,最終與同學共同成長,這不也是很好的嗎?所以,創新來自模仿。

但是,模仿也不是隻有好處的,就和寫文章過度模仿迷失自我一樣,在別的方面過度模仿也有諸多的不良方面。正如那句話所說的一樣“所有東西都得有個度”,模仿也是如此,而其中的度量,需要每位同學自己把握,需要每位同學心中的那桿秤。模仿,也不是萬能。

冰出於水而寒於水,模仿,然後超越,所以,創新來自模仿。

【篇二:創新從模仿中來】

我曾經試圖去模仿我所羨慕的人。我喜歡看小說,羨慕那些作家能夠寫出我愛看的文字,我渴望寫出同樣美好的文字,所以我拋棄了自己的主心骨,去模仿他們的文風。

我試著寫出相似的小說情節,試著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當自己讀自己寫出的這些模仿出來的文字時,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樣沒有屬於自己靈魂的作品,永遠滿足不了讀者的心,更是滿足不了自己寄託在文字上的靈魂。當時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僅如此,更是失去了本有的個性、風度、性格、魅力、思想,失去這些之後,我承受的代價更是可怕,我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去模仿一部連我自己都取悅不了的作品。說來慚愧。

我希望我的經歷能夠警醒大家,不要犯這樣低階的錯誤。

自然,我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說模仿別人是錯誤的。只是在模仿別人的過程中,借鑑的比例佔小一點,而代表自己本心的東西佔多一點。這樣寫出的作品,即使不能夠讓讀者喜歡,但總歸是自己的東西,總歸對得起對文字的敬佩。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一種進步。

我記得韓國著名歌唱家權志龍說過:“比起追趕潮流,不如走在潮流的前面。他們克隆我,他們就是贗品,俗氣的就像意粉,我是原版,是真品。你臨摹的是從前的我。潮流引領者,從來只有更好,風格從不受限制。”

這段話雖然狂妄,卻句句在理。我們所應該做的,是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自我。現如今的文學界真的很單調。即使有好的作品,但細細一扒就會發現其中的細枝末節總會找到些許與前人類似的東西。但不可否認,這樣的模仿很成功。而作為一個勵志成為新一代作家的我,要做的不是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是要使自己的口味讓大眾喜歡。這兩者唯一的不同區別大概就是,前者是順從,而後者是征服。

永遠不要copy別人已經擁有的,勇敢創造屬於自己的style。

【篇三:創新從模仿中來作文】

美國的金門大橋以建築奇偉、氣勢恢巨集而著稱於世。在金門大橋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它而建造的大橋—彎曲大橋,除外觀外,其高度、實用價值等均勝於金門大橋,但知名度遠遜於金門大橋。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區別”。區別是什麼呢?金門大橋經過設計師長期思考醞釀才設計建成,具有獨特風格,是創新的大橋;而彎曲大橋只不過是金門大橋的翻版,是模仿的橋。他們的造型相似,內涵卻大有區別,因為模仿僅是停留在淺層次的思維活動,而創新是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所以他更高階,更被人們重視。正是創新推動這人類社會前進。

創新需要勇氣。創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錮,需要冒風險,而模仿徘徊於別人的老路,無風險更無需勇氣。開一代山水畫風的張大千,少時臨摹前清著名畫家石濤的作品,能以假亂真,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些,毅然放棄模仿別人的作品,以無窮的勇氣開創了自己的山水畫法,震動了畫壇。如果他沒有勇氣,自己探索,那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畫家,少了一位彪炳畫史的巨匠。

創新更需要高度的智慧,高爾基說過第一個把少女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則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才。的確,創新的作品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他經過了人腦思維活動,有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是智慧的結晶。而模仿只是淺層次的再創造,如果把創新比作撰寫一篇文章的話,模仿也只是將其化為鉛字,在引出幾篇來而已。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一味的排斥模仿,模仿也是一種實踐活動,人們可以從模仿中獲得創新的靈感找到創新的途徑。但不能囿於模仿。齊白石說:“學我者也,似我者死”。這個“學”字反映出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似”便是滿足於模仿而不前行了。如果彎曲大橋設計者“學”而不“似”,想變世上又能多了一種奇觀吧。

新事物不斷湧現,我們需要模仿但更需要創新,我們放下包袱,開動機器,以自信勇氣和創新的精神,修建一座真正通往美好未來的大橋!

創新從突破中來作文 篇6

高一作文 ,3529字

【篇一:創新從突破中來】

創新就要不斷突破自我,突破就要不斷挑戰自我。

創新靠的是突破,而不是偶然的機遇,人要在創新中突破,在突破中不斷挑戰自我,開發自我的潛能,才能不斷創新。

每個人都希望能不斷挑戰自我,從而開發自己的潛能,以求不斷創新。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希望能挑戰自我,從而突破自我,展現一個新的我"。這也叫創新。創新就是實踐,通過實踐來創造新的東西。同時創新也可以從突破中來。

羽泉,一個家喻戶曉的歌手組合。他們在節目中擔任導師時,面對選手的討教,他們將歌曲的"四四拍"改為了"二二拍",雖然最後是選手略勝一籌,但當時助力團的評價是:"各有各的優點,特別是羽泉,雖然歌曲這樣改變沒有原唱那麼好,到你們敢於挑戰自我,這是一種勇氣,是值得表揚的。同時,我想你們之所以能夠叱詫樂壇多年,也正是因為你們的不斷突破。"。他們通過挑戰自我,從而不斷創新,也因此深受觀眾喜愛。他們證明:"突破自我,不斷挑戰自我,就能創新。"

愛迪生,偉大的發明家。在夜晚沒有燈的時代,人們只能點著蠟燭,藉著微弱的燭光工作和學習。勤奮好學的愛迪生突發奇想:或許可以發明什麼來改變這種現狀。於是他開始了探索,一次一次的失敗並沒有使他氣餒,反而越挫越勇,成為了他的動力。很多人看到他的失敗不停的嘲笑他,但他並沒有放棄。在這些嘲笑聲中和無數次失敗後,他成功了。成功的發明了第一盞電燈,並贏得了"發明大王"的稱號。

正是因為他們不斷突破自我,才能不斷創新。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需要創新。在生活中,我們要敢於質疑,敢於放開思路,敢於創新。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要敢於打破常規,突破自我,找到新的自我,開發自己的潛能,激發自己的潛能,向更好的目標邁進。

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就能創新,創新從突破中來。

【篇二:創新從突破中來】

愛因斯坦說“踩著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需要創新。要勇於創新,突破自我。

著名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你一定不會忘記,在那個夜晚沒有燈的年代,人們只能點著蠟燭,藉著微弱的燭光工作和學習。勤奮好學的愛迪生突發奇想:或許可以發明什麼來改變這種現狀。帶著這種對發明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熱愛,他開始了探索之路,一次一次的失敗沒有使他氣餒,反而給了他前進的動力,激發了他的鬥志。有多少人勸他放棄,不要再浪費時間,又有多少人看到他一次一次的失敗而嘲笑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數不清的失敗之後,他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亮了,在黑夜裡發出奪目的光。愛迪生也得到了“發明大王”的稱號。

愛迪生是幸運的,他敢於突破自我,勇於創新。是他讓人們在夜晚過上了有光的生活。如果當時愛迪生也和其他人一樣,甘願在無光的夜晚忙碌,滿足於當時的環境,那麼電燈就不會被髮明,或許在今天的某個黑夜裡,你仍要躡手躡腳的學習和工作。愛迪生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生活需要創新,科學需要創新。

無獨有偶,我國偉大的思想家、作家魯迅先生生活在一個黑暗的封建社會裡,自小就受到封建思想的種種壓迫。但是思想先進的魯迅先生並沒有被束縛,他深知要想救中國就必須先解放國人的思想,但這在當時的中國談何容易,但意志堅定的魯迅先生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深知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就要承擔起肩上的重任,就要保家衛國,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白話文運動”興起了,魯迅先生作為“白話文運動”的興起人,受到當時許多封建人士的壓迫。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迫害,但是我們的魯迅先生又怎樣會輕易被打垮。他頂住封建世俗的壓力,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如《彷徨》《吶喊》等。這些作品就像是魯迅先生手中的一把利劍,被用來剖析封建社會裡吃人的封建制度。魯迅先生用他的“白話文運動”掀起了思想解放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魯迅時勇敢的,他是封建社會裡敢於反抗的一員,他也是“白話文運動”的興起者。

生活在封建社會裡,魯迅先生是不幸的,但是他敢於反抗,拿起手中的“利器”同封建社會鬥爭。創新就像是一扇關閉的門,需要我們去開啟,勇於創新,你會發現很多,勇於創新,你會懂得很多,只有勇於創新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強者。

【篇三:創新從突破中來作文】

創新是巍巍大廈的棟樑,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創新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氾濫的波浪;創新是從熊熊烈火的引信,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創新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那麼,創新是從哪兒啟程?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回望歷史,二十世紀,世界重大發明十八項,其中美國人完成九項,英國人完成四項,蘇聯完成三項,德國人完成一項,只有基因圖譜排序有中國人蔘加,但我們僅佔有百分之一的工作量。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顯得捉襟見肘,自然也落後於西方國家。

進入新的世紀,我們不停地反思,創新是從哪兒來的?帶著疑問,我們踏上了探索的征程,在這條路上,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創新是從每一次的奇思妙想中實現的,是從每一次突破中實現的。

每一次的嘗試都是突破自我。回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何嘗不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突破自我中才能成功的?愛迪生不也是在通過了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突破才發明了電燈的嗎?

《紐約時報》網站曾經預言:中國在創新領域終將超越美國。試看今日中國一系列創新突破不僅提升了國家實力,更是讓國際媒體驚歎“創新勢頭在地理上正向東方轉移”。這艘中華號巨輪,正以創新為帆,人民為槳,乘風破浪,在實現“中國夢”的航道上奮勇前進!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沒有了創新,整個民族就是死水一攤;沒有了創新,一個民族的前進將步履艱難;沒有了創新,一個民族就會被歷史遺棄。

歌德曾說: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所以我們要不斷突破自我,爭做創新者,中國將會更加強大!

突破自我,創新便從這裡啟程。

【篇四:創新從突破中來】

愛因斯坦說“踩著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需要創新。

踩著別人的腳步走,走的永遠是別人的路。

一次,魯班上山去砍柴,突然,他的胳膊被一片茅草葉子劃了一條細長的傷口,鮮血直流,魯班感到很奇怪:“這麼柔嫩的茅草葉怎麼能劃破面板呢?”魯班扯下草葉,認真、仔細地觀察起來,他發現草葉的邊緣有許多鋒利的細齒,這是這些細齒劃破了面板嗎?他嘗試把茅草握在一隻手裡,用另一隻手使勁一抽,果然,手上出現了流血的傷口,一轉身,他又看見了一隻大蝗蟲正張著兩顆大板牙,很快地吃著草葉,魯班捉住這隻蝗蟲,經過觀察,他發現蝗蟲的板牙上也有利齒,這使魯班豁然開朗,回家後,他請鐵匠在鐵條的邊緣打出細齒,並把細齒磨鋒利,用這把鋸來鋸木材,被鋸過的木材的切口平整,而且既省時有省力,這樣,經過魯班勇於創新,突破自我的設計,世界上第一把鋸就誕生了。

著名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你一定不會忘記,在那個夜晚沒有燈的年代,人們只能點著蠟燭,藉著微弱的燭光工作和學習。勤奮好學的愛迪生突發奇想:或許可以發明什麼來改變這種現狀。帶著這種對發明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熱愛,他開始了探索之路,一次一次的失敗沒有使他氣餒,反而給了他前進的動力,激發了他的鬥志。有多少人勸他放棄,不要再浪費時間,又有多少人看到他一次一次的失敗而嘲笑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數不清的失敗之後,他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亮了,在黑夜裡發出奪目的光。愛迪生也得到了“發明大王”的稱號。正是因為他的勇於創新,突破自我的精神才發明了電燈泡。

萊特兄弟都十分熱衷於飛行研究,他們經常閱讀、討論有關飛行的報道和文獻,關注飛機研究的過程。他們發現,鳥在飛行中拐彎時往往會轉動和扭動翼尖和翼邊,衣保持身體的平衡。他倆首先把這種現象與空氣動力學原理相聯絡,並應用到飛機設計上。他們設計建造了一個小型風洞實驗室。在風洞實驗中,他們發現當“飛機”兩翼倆端的後緣都向上拉昇時,就能保持左右兩方的穩定,這正是鳥飛行中保持平衡的方法之一,為了驗證他們的理論和設計,他們製造了翼端捲曲、裝有活動方向舵的滑行機,1900—1902年,他們先後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實驗,不斷改進設計,獲得了大量寶貴的資料。

1903年,萊特兄弟在取得了大量滑翔飛行經驗之後,在滑翔機上安裝當時最先進的汽油活塞發動機,接著有試製了螺旋槳。就這樣,一架用輕木材為骨架,帆布為基本材料的雙翼飛機制造成功,兄弟倆將其命名為“飛行者”號。後來,經過不斷改進設計,他們於1908年用“飛行者”號創造出連續飛行2小時20分23秒的新記錄。由此,他們的“飛行者”號被人們公認為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人生只有不斷的勇於創新,突破自我,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創新從模仿中來作文800字 篇7

高一作文 ,1958字

【篇一:創新從模仿中】

銳意創新,方得成功;沉於舊思,終被淘汰。—題記

時間在時代的長河上流淌著,奔騰的浪花正洶湧澎湃著。一次次擊打,一次次怒吼,又有多少船舶譭棄其中。時代在不斷更迭,換新。正如托馬斯彼得斯所說:“距離已經消失,要麼創新,要麼滅亡”

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號召,歲月的潮流,國家的目標,人民的責任。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是歷史賦予的使命。但是路途卻是如此的艱鉅又遙遠。自四大發明以來,中國已逝去的輝煌。但在人們眼中,創新該怎樣理解呢?是創造前所未有的,還是憑空想象呢?或是別的什麼?當然,創新就是創/新,但如何去創這個“新”呢?結論是:“創新從模仿中來”。

或許,面對這樣的說法,你會認為是胡說八道!或是令人匪夷所思。—創新是創造新的東西,而不是模仿。但結果確實是的!

創新的基礎便是模仿。嬰兒呱呱墜地時,睜開眼看世界,學習便已經開始了,而這學習便是模仿。他們學習著說話,交流。五一不是從父母社會中模仿得到的。就連吃飯用筷子,上課也是從模仿中來的。吃穿住行,社會,學校,家庭。無一沒有充斥著模仿的氣息。正因為有了模仿,世界才會得以持續,人這一種類才能有能力繁衍生息,才會有能力創新。

創新源於模仿,是模仿的昇華。現代科技是先進的,時光退回去200年,這些現代科技是人們想也不敢想的。可以說現代人甚至比帝王更享受。因為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帝王,也沒有做過火車,飛機吧。但是現在如此先進的東西也是從模仿中來的。其中仿生學就是一個大的模仿了研究,例如電子蛙眼就是從蛙眼開始研究而製成的,雷達源於蝙蝠的超聲波,蜻蜓的複眼和翅膀就有了今天的電子眼和飛機。諸如此類的,很多研究和科技產品都是模仿自然界中,以存在的生物種類,絕不是橫空出世憑空想象的。

今天的人造飛船,火箭歸根結底也是對古代神話傳說的模仿。就連讀書學習也是一個模仿老師的過程。只不過是先從形再到思路和靈感,慢慢再形成自己的想法罷了。

正確的模仿締造創新。並不是所有的模仿都能變為創新的:就如匠人做了幾十年,對,技術已爛熟於胸了,但也只是匠人,並沒有變回大師,因為他只是訓練技術,並沒有引起思考或是改進現有工作繁雜的工序,這樣怎麼做也只是匠人。但是如果成天思考怎樣改變,卻能要學的也沒有學會,如同邯鄲學步一般,也是異想天開的。想創新,只有一個途徑—先學後思。

要想創新,先得學會模仿。—後記

【篇二:創新從模仿中】

有人曾經說過“在中國,創新就是率先模仿。”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當然,所謂模仿的模仿並不是照搬,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改進後的一些東西。在模仿生物這一領域,我覺得真的沒有哪一個國家比得上中國。

相傳有一次魯班進入深山去砍伐修建房屋所需要的木材,但當時只有斧頭,所以進度非常慢,在他發愁該怎麼提高速度時,他的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他便摘下了一片葉子仔細觀察,摸了一下後發現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小齒,而他的手就是被那些鋒利的小齒滑坡的。後來,他又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一條蝗蟲,他發現蝗蟲吃草的速度非常快,於是他便把那隻蝗蟲抓了起來仔細觀察,他看到蝗蟲的牙上也排列著許多的小齒,所以它可以很快地磨碎葉片。在受到這兩件事情的啟發後,魯班開始想,如果有一種工具,它的兩邊也分佈著許多的小齒,那麼它會不會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呢?於是他仿造他所看到的形狀進行了很多次嘗試,終於將這個工具做了出來,並起名為“鋸子”。

創新並不只是憑空想象,如果你可以去學著模仿,仔細觀察,那麼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潛水艇的發明與模仿也密不可分。當時為了讓一種船既能在水面上划動,又可以到海底遊動,科學家們開始觀察魚這種動物。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魚肚中有一種叫做魚鰾的東西,裡面裝滿了空氣。在魚想要潛入水底是,它們就會將魚鰾中的空氣排出來,浮力就會因此立刻變小,魚就可以自由地沉入水底。於是科學家們就根據這一發現設計了一種機器裝入了潛水艇中,它的裡面也裝滿了空氣,將空氣排出後,潛水艇便能夠沉入水底了。這一發明讓社會的發展向前走了一大步。

這些例子向我們證明了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社會的發展是伴隨著創新的腳步不斷前進的。伽利略打破了傳統思維,促進了科學進步,從而千古流芳;比爾蓋茨放棄了哈佛學位,致力於當時並不熱門的電腦行業,成了世界首富。

創新並不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為了發展應當去選擇一條相對較快一些的道路,所以我們需要學會去模仿。當然,“模仿”不是抄襲,而應該是通過努力,通過自己的觀察去實現創新。這需要很多人的不懈努力,所以身為祖國的未來的我們更應當肩負起這個責任。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爭取在將來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只有我們在現在這個時候打好了基礎,將來才會有可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創新從實踐中來作文 篇8

高一作文 ,2005字

【篇一:創新從實踐中來】

科學技術就像空氣和水,瀰漫透露到社會肌膚的每一個毛孔和細胞。它對人類文明所產生的物質和非物質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

科學屬於全人類。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只有掌握了科學知識,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動社會的前進。

待在家裡無聊的我,突然想起學達。芬奇畫蛋。我把雞蛋放在桌子上,可是怎麼畫也畫不像,坐不住的我,氣的把筆往桌子上一扔。“咕嚕咕嚕……”雞蛋被筆一撞滾了起來,見狀我忙著用手去接;非但沒接住,僅而連自己也失去了重心,一隻手摁在雞蛋的一頭,而雞蛋的另一頭正好立在地面上。“奇蹟,奇蹟!”我叫起來,“蛋,蛋沒破!”興奮之餘,我陷入了沉思:平時雞蛋只要輕輕一磕就破了,為什麼這次蛋沒破?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鑽進了物理書堆裡,可是書上並沒有這一類的問題的解釋說明。我跑去問爺爺,爺爺只用微笑著說:“再想想,有什麼原理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一個原理在我腦子閃過!為了證明我的判斷正確,我做起了實驗。我小心翼翼的用手把雞蛋的一端扶豎在水平桌面上,在雞蛋的另一端上面加了一塊木塊,又在木板上加磚頭。一塊,兩塊,三塊……奇蹟出現了:一個雞蛋頂住了幾塊磚頭而沒有破裂!

“成功啦!”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原來這是平衡力原理。如果加在雞蛋上面的兩個力滿足“同體”“等值”“反向”“共線”這四個平衡力所必要的條件,那麼一隻雞蛋在“理想”的情況下,足可以頂起千斤重的物體。“千斤重!”在我的大腦裡不停的閃轉著這個代名詞,“對!這樣或許也可以!”於是我又拿了一隻雞蛋,用兩個手指捏住雞蛋的兩頭,一用力—我又笑了,一樣的奇蹟,一樣的原理,只是這個實驗比上一次更簡單,更容易理解……

這次讓我明白了,科學處處都有,只要留心觀察,用心觀察,用心實踐,就會領悟其中的道理。

愛迪生髮明電燈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說:“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一千五百多次了。”愛迪生回答說:“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一千五百多種材料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多少人的嘲諷,多少人的恥笑,這樣的堅持有用嗎?的確換做一般的人應該不接受不了這樣的殘酷現實,當今社會就是缺少這樣的精神。巴普洛夫曾說過科學需要一個人全部的生命。所以要用心實踐,堅持不懈。從細小的事物中實踐創造出新的與眾不同的發現,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科學無處不在,創新從科學中來,科學需要實踐。

【篇二:創新從實踐中來作文】

科學技術就像空氣和水,瀰漫透露到社會肌膚的每一個毛孔和細胞。它對人類文明所產生的物質和非物質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

科學屬於全人類。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只有掌握了科學知識,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動社會的前進。

待在家裡無聊的我,突然想起學達。芬奇畫蛋。我把雞蛋放在桌子上,可是怎麼畫也畫不像,坐不住的我,氣的把筆往桌子上一扔。“咕嚕咕嚕……”雞蛋被筆一撞滾了起來,見狀我忙著用手去接;非但沒接住,僅而連自己也失去了重心,一隻手摁在雞蛋的一頭,而雞蛋的另一頭正好立在地面上。“奇蹟,奇蹟!”我叫起來,“蛋,蛋沒破!”興奮之餘,我陷入了沉思:平時雞蛋只要輕輕一磕就破了,為什麼這次蛋沒破?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鑽進了物理書堆裡,可是書上並沒有這一類的問題的解釋說明。我跑去問爺爺,爺爺只用微笑著說:“再想想,有什麼原理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一個原理在我腦子閃過!為了證明我的判斷正確,我做起了實驗。我小心翼翼的用手把雞蛋的一端扶豎在水平桌面上,在雞蛋的另一端上面加了一塊木塊,又在木板上加磚頭。一塊,兩塊,三塊……奇蹟出現了:一個雞蛋頂住了幾塊磚頭而沒有破裂!

“成功啦!”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原來這是平衡力原理。如果加在雞蛋上面的兩個力滿足“同體”“等值”“反向”“共線”這四個平衡力所必要的條件,那麼一隻雞蛋在“理想”的情況下,足可以頂起千斤重的物體。“千斤重!”在我的大腦裡不停的閃轉著這個代名詞,“對!這樣或許也可以!”於是我又拿了一隻雞蛋,用兩個手指捏住雞蛋的兩頭,一用力—我又笑了,一樣的奇蹟,一樣的原理,只是這個實驗比上一次更簡單,更容易理解……

這次讓我明白了,科學處處都有,只要留心觀察,用心觀察,用心實踐,就會領悟其中的道理。

愛迪生髮明電燈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說:“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一千五百多次了。”愛迪生回答說:“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一千五百多種材料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多少人的嘲諷,多少人的恥笑,這樣的堅持有用嗎?的確換做一般的人應該不接受不了這樣的殘酷現實,當今社會就是缺少這樣的精神。巴普洛夫曾說過科學需要一個人全部的生命。所以要用心實踐,堅持不懈。從細小的事物中實踐創造出新的與眾不同的發現,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科學無處不在,創新從科學中來,科學需要實踐。

捍我釣魚島愛我中華作文 篇9

國三作文 ,2066字

【篇一:捍我釣魚島愛我中華】

翻開歷史的扉頁,那寫滿血和淚的歷史,見證了我們的祖國曆經滄桑,而目益強大。我們無法忘記,曾經的中國,在外強侵略中艱難前行;我們無法忘記,曾經的中華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用智慧和頑強,譜寫出了抗日戰爭勝利的篇章。作為中國人,我們驕傲,我們自豪。中華民族,終於在拼搏和努力中躋身於世界前列。我看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勝利舉辦;我看到,中國經濟日益強大;我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而每個中國人民,都不會忘記這一切。

而就在9月11日,在這個舉國憤怒的日子裡,日本政府竟強詞奪理地表示,要將釣魚島“收歸國有”,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容忍日本政府的“公開搶劫”,釣魚島是我們中國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土,永遠屬於中國,而對日本政府的“購島”政策,我們更不能容忍!

怎有忘記,日軍侵華,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累累罪行?怎能忘記,殘暴的日軍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三十萬同胞遇難,那血流成河的情形,每每回想,都深深刺痛著我們的心。而今天,面對日本的再次挑釁,我們都應該挺起胸膛,拿起我們的武器,堅持維護我們的主權,捍衛我們的領土,捍衛我們的釣魚島!

而今天,中華民族又一次處於列強侵佔之際,是時候讓我們愛國的熱情付諸於行動了,我們都是祖國的棟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中華民族,已不再是十八世紀,那個任人宰割的民族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會向世界宣誓:我們堅決維護我們的領土完整!

意氣風發的我們,坐在教室的時候,是否會依舊響起周總理少年時那一句響亮而有力地回答:“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是否會懂得讀書的真正意義。曾經的愛國詩人聞一多用一腔愛國熱情寫下《七子之歌》,在中華民族的存亡之際,他從未退縮。而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保衛者,又怎能讓我們的祖國在此時此刻任由日本列強胡作非為。

總有一首歌,在耳邊響起;“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民!”總有一個畫面,在眼前浮現:萬里長城,氣勢巨集偉;長江黃河,壯闊豪邁;總有一段歷史,在時間的推移中,永垂不朽。

今天,我們不能夠忘記曾經的傷痛,釣魚島永遠屬於中國,讓我們用最激昂的聲音告訴全世界:捍我釣魚島,愛我中華!

【篇二:捍我釣魚島愛我中華作文】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對艾青的這番話有如此大的感觸。如今,我所有的憤怒感,危機感都溢位了體外,只因為那所謂的“大和”民族。自從瞭解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我的心裡就痛恨日本人,但是在和平的年代裡,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都已寬恕了,原諒了,作為整個家庭的一員,我又有什麼可計較的呢?“和平”的信念在我的心中盪漾,於是我息滅了心中的怒火。

可是現在,同樣一群強盜又在妄圖侵佔中國的領土。有關釣魚島這個擱置了許多年的話題又被重新搬上了桌面。1937年時,他們尚且還躡手躡腳,如今已變得膽大包天,攔截中國在釣魚島海域巡視的船隻,擅自在釣魚島上插著日本的國旗,主張購買釣魚島……為了奪取不姓“日本”的土地,他們無所不為,還有模有樣地宣稱:釣魚島屬於日本。也許他們是忘了南京那慘絕人寰的殺戮,忘記了曾經在中國掀起的血雨腥風,才會再次把自己塑造成恬不知恥的強盜形象。可是中國人選擇寬恕並不代表國民們遺忘了那段屈辱的歷史,“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正如國歌唱的那樣:“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現在是時候為維護領土主權而鬥爭了。而且,我們國家也已今非昔比,擺脫了貧困的面貌,我們生活的氣象已煥然一新,軍事裝置應有盡有,再也不用懼怕列強的侵略。小日本們,如果不怕,就來吧。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在我們中國,功夫也是一種文化,可我們是把它當作一種儒雅的興趣來培養,以鍛鍊體魄。可日本呢,卻把武力用於侵略他國的土地,這似乎與高高舉起的“大和”旗幟相悖。當然,日本民族的這種性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他們在1937年全面撬開中國的大門後,我們早就領略到了什麼叫人“人小鬼大”,也見識到一個民族的挑釁。可是中國呢,向來是崇尚以“和”為主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和平鴿”也向世界傳達了我們的心願,相信日本的民眾也能感受得到。可是日本為什麼睜著眼睛說瞎話,咬著釣魚島不放呢?恐怕是因為得知了釣魚島一帶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吧。說到底,日本民族的野心並沒有隨著二戰的失敗而減少,如今反而在一步步壯大,他們也太不知趣了,竟然走著背離和平的道路。

和平年代裡也會有戰爭,顯然日本已經把矛頭指向中國。作為一箇中國國民,我們會憤慨,會吶喊。站在鮮豔的紅旗下,革命先烈那奮勇拼搏,拋頭顱,撒熱血的身影清晰地浮現在眼前。當然,我們不需要投筆從戎,也不需要為此而獻出生命,但是我們一定要在此刻拿出我們的正義感,體現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也許我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四萬萬同胞的力量加起來足以形成抵禦外敵的堅固長城。

我們愛好和平,但我們並不懦弱;我們崇尚道德,但我們不甘被辱。我們要高聲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容侵犯。

我愛我的中學作文 篇10

我愛我的中學作文 ,6266字

【篇一:我愛我的中學】

綠樹成蔭,鮮花朵朵,教學大樓鱗次櫛比,各種場館一應俱全,聯中的一幕幕在我的眼裡都是那麼的親切、美麗。當燦爛的陽光撒滿大地,伴隨陣陣微風傳來的是朗朗的讀書聲,就像一組組跳躍的音符,奏出了我們勤奮博學的心聲。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如今的我們也踏入了高三,當初走進校園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有一些不屬於我們這個年齡的憂傷乘虛而入,在歲月的青藤上糾纏淡淡的傷痕,但更多的是充滿了歡聲笑語,充滿了快樂。

喜歡坐在校園的一角,聽一首溫暖的歌,在落日的餘暉翻開一本書,寫寫心得,收藏樹葉夾進書中。喜歡校園裡的塑膠跑道,紅得那麼熱烈,紅得那麼輝煌。一條條優美的弧線,多麼像五線譜,音符就是那些運動健兒的身姿,當他們奔跑時,猶如與飛燕比美,與駿馬比速。

春之雅蘭,夏之淡荷,秋之豔菊,冬之傲梅,伴隨我們走過校園裡的一年四季。我們像一粒粒種子,在園丁的培育下,在校園裡學習新知,茁壯成長,朝氣蓬勃。回顧三年來,與老師、同學們朝夕相處的那些日子,每一個細節都不願忘記。我喜歡讀校園的書,更喜歡讀母校的人。我為校園而感到無比驕傲,也要讓母校為我感到自豪。

宋代詩人蘇洵曾說過:“教化之本,出於學校”。學校者,文明進化之泉源也。正如我的校園,它是我的另一個家,校長老師們用愛心營造了一個平等、民主、和諧、溫馨的校園,那樣默默而又親密地陪伴著我,並靜靜地為我點起人生的起航燈。分分秒秒,點點滴滴,我感受在心,現在和那永遠的將來,我都永遠不會忘記您—母校聯中!同時我也堅信,在漫長的風風雨雨之後,一個全新的年代開始了,您必將以嶄新的姿態書寫校史上更輝煌的一頁。

【篇二:我愛我的中學】

聯中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風風火火、快快樂樂地在這兒度過了三年。

聯中的校園是充滿生機的。校園裡到處都有樹木,枝幹粗壯、枝繁葉茂、綠蔭如蓋。一進校門,便能聞得到一陣玫瑰花香,花圃裡栽種著色彩絢爛的玫瑰花,是校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同學們走過,總喜歡停下來欣賞一小會兒。初中部教學樓前的是一條林蔭道,高大筆直的樹木遮擋了猛烈的陽光,兩旁是荷花池,夏日裡,坐在樹下乘涼,聞著淡淡飄來的花香,看著池裡悠閒的小魚在嬉戲,是一件樂事。

聯中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早晨,郎朗的讀書聲從各個教室裡傳了出來,整個校園便沉浸在歡樂的讀書聲中。課堂上,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講,汲取著書中甜美的營養,不時見著幾個同學低頭做著筆記。課後,同學們在樹蔭下踢毽子,或是聚成一堆做遊戲,或是在球場上奮力的奔跑,滿身的汗,滿臉的笑。

聯中是同學們成長的搖籃。不知不覺中,我來到聯中已經有兩年了,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有太多太多值得我銘記的回憶。記得在我因考試失敗時,老師教導我督促我要做生活的強者,學會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失敗,考試只是檢驗自己最近努力的成果,發現自己的不足。記得在我生病時,同學們的關心、照顧、叮囑。記得在那一次次班集體活動中,我們團結努力、劈波斬浪,在獲得成功的日子裡,我們一起分享每一份成功的果實,一起用快樂的音符奏響心靈的樂章,我們同風同雨,同悲同樂。在聯中,我學會了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怕艱難,努力朝著夢想的道路前進;學會了珍惜友誼,世界那麼大,能夠遇見併成為朋友是一種緣分;學會了關愛父母,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無論我們犯了什麼錯,他們都願意用愛來教導我們。

可愛的聯中,我愛你,不僅僅是因為你炫彩繽紛,還因為你是我遨遊知識海洋的重要場所,承載著我的夢想,是我實現飛躍的地方。

【篇三:我愛我的中學作文】

如果有人問我最愛那裡,那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最愛我的學校”!

我愛我的學校,我的學校叫做聯合中學。它有著悠久的建築,美麗的荷塘,和藹的老師以及友善的同學。

我愛聯中,我的老師盡心盡責,看!老師正在專心致志地講課,只見她的兩鬢流下了汗水,而她沒有在意,還是那樣一絲不苟地工作著。只見皺紋已爬滿了她的額頭,兩鬢已經斑白,但她那蒼老的面孔上的一雙大眼睛依然充滿活力而又炯炯有神。再看,那裡的幾位老師正為書中的一個問題爭執的面紅耳赤呢!我們的老師多麼的辛苦,多麼負責。

我的學校每天都發出朗朗讀書聲,爽朗的笑聲;我也愛我學校的一花一草,那種清悠是香味讓人回味無窮。啊!我愛我的學校!我的學校雖然不是非常有名,但是在裡面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知識。在學校裡學習知識,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中最美麗的鋪路石,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是在黑暗中的陽光。在學校裡有一個小涼亭,我最喜歡在那個小涼亭裡看自己喜歡看的書了。因為那個小涼亭裡非常安靜,所以最適宜看書了。

我愛我的學校,在學校裡,我結識了許多的好朋友,這些朋友都是從不同地方來的。我非常感謝這所學校,如果沒有它,我壓根就不可能認識這麼多的好朋友,我真的很開心。這所學校有太多的回憶,我愛我的學校。

學校是一方淨土,是育人的地方。我們的學校樹蔭林立,荷塘庭院,樓房臺閣,是我們學習的好場所,這裡留下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朗朗的讀書聲,我們也必將追隨這讀書聲繼續走下去。

我愛聯合,是它讓我從一個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的少年。

【篇四:我愛我的中學】

時光匆匆,歲月無情。我從初中升入高中,轉眼就兩年了、在這兩年歲月裡,我從一個少不更事,貪玩的孩子變成一個勤學好問,能夠獨立思考的高中生。更主要的是,在時間的匆匆流逝中,我對我們學校的感情更深了,更濃了。再有一年,我們就要高中畢業了,離開學校了,這怎麼可能不讓我留戀啊!

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學校,就已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它,覺得它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美的。它雖然是一所有歷史的老校了,但是設施一點也不遜色。剛進我們學校的大門,就能看到有顏色嫩綠的草坪,草坪上種滿了盛開著的玫瑰話花,品種繁多的小樹包圍著一塊刻有字的大石頭,真勵志啊!多心曠神怡啊!再走近一點,就能看見玉霞亭了。每個星期的週五,我們都會在這裡舉行一些文娛活動,總能吸引住很多學生的眼球,不經意地停下了腳步……在我們學校,還有寬闊的操場,高高的籃球架,威平的升起臺,種類繁多的運動器材,同學們可以在寬闊的操場上跑步,打籃球,打乒乓球……忙的不亦悅乎;位於校門的正前方還有歷史悠久的教學樓,旁邊的是實驗樓,操場的一邊是電教學樓和一間寬敞的階梯教室,他們能讓老師更好的教課,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望著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看著我們曾經歡呼,玩耍,雀躍的地方,不禁的想起了和我朝夕相處,同床共處的老師和同學。當我傷心是,是同學用溫暖的語調和舉止來安慰我;在我學習驕傲時,是老師叫我不要驕傲;在我開心時,是同學和我共享快樂;在我有困難時,是同學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在我犯錯誤時,是老師批評指出……總之,一點點的成績,一點點的進步,都帶著老師和同學的功勞。

聯中,是我的母校。母校就像一位母親,是它讓我從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學識淵博的學生……

【篇五:我愛我的中學】

人生,總有一種嚮往,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隨,一種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但,每個人的人生不同,所向往的東西也就不一樣了。

我向往的,是在人群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溫暖,這種溫暖,我想我已經找到了……

離開,是因為存在著太多傷害,每天每日的痛洗刷著幼小的心靈,曾經我認為校園是一個很美很純潔的地方,到頭來卻沒有想到是一種幾乎變態的打擊和無盡的欺凌。受夠了也離開了,換了一個環境也就換了一種心情。

來到聯中,那是一個落葉歸根的秋天,秋風一吹,好似在為我的到來而不約而同的鼓掌般,突然好像喜歡上了這個看起來美麗的校園了。

記得剛剛轉來的時候,那是全校人站在廣場上聽著校長的開學的勵志宣言,雖然是九月份了,卻沒有一絲的清風,使我們不得不用手扇扇,可是一點用也沒有,汗流浹背,一點也不舒服。就在這時,站在我後面的高個子女生卻給我一張“清風”的紙巾,頓時全身的熱一閃而盡,“清風”如此清風啊!多麼美好的一切,覺得這兒的人真美!

一方水養一方人,這時一個永不變的道理。聯中的人美,那是因為聯中美,在美麗的地方總能養出美好的人,難道不是嗎?自古學校乃學生的家,由學生們組成的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愛我們的“家”,不是嗎?

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丁點大的孩子都知道我愛爸爸,我愛媽媽的,可是我更愛我們的大家庭联中,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和歡樂,更是一種對人生的哲理。

【篇六:我愛我的中學】

幾度春秋,幾度輪迴,聯中已哺育了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在這裡,讀書聲是多麼的熱烈,那是同學們在勤奮苦讀;授課聲是多麼的有力,那是老師們在辛勤指導;吶喊聲是多麼的響亮,那是我們之間在互相鼓勵。我們都是聯中的一分子,有曾經的失意,也有成功的歡笑。

在這裡,有我的良師益友,不管是春雨綿綿,夏日炎炎,還是秋風習習,寒風凜凜,我們都一起度過。

我愛聯中。因為它教會了我集體的重要,一個集體如果只有個人的存在,而忽視他人的存在,那麼就會像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以至個人也會精疲力盡。只有匯聚集體的力量,彼此相互關照,才會散發出光芒,點燃希望,因為“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我愛聯中。因為它教會了我“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每個人都會有失意的時候,但因為失意而就止步不前,對前方充滿迷茫的狀態,只會讓生命更短暫,瞬間消散。別讓人生從你身邊溜走,即使是涸轍之鮒,也要笑得燦爛,令世界黯然。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我愛聯中。因為它教會了我勤勞和感激。一旦我們確定了前進的目標,我們就必須對其負責,付出行動,而不是“紙上談兵”。灑下了汗水,即使沒有成功,也會收穫一份經驗。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勤勞可以戰勝一切困難,正如“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只讀了其中的一頁”。當我們成功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感激一直鼓勵我們的人;同時,也要感激挫折,因為有它,才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

我愛聯中。因為它教會了我……

我愛聯中。讓我們攜手怒放青春的激情,綻放我們的光芒,向著我們的目標揚帆前進,加油!我相信:彼此珍惜、鼓勵、前進,即使某天遠離天涯,這段校園風景也不會被時光淹沒。

【篇七:我愛我的中學】

走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些陌生的道路總讓我惶恐,驚慌。但我想有一條路我卻很熟悉。來來返返好幾年了,雖然路邊的景物隨年輪的轉動而改變,但這條路的目的地裡有我的夢想和未來卻不曾改變,它的名字叫聯合中學。

邁進聯中,校門口掛著八個金燦燦的大字。內容是“博學善思,尊道厚德”,這是聯中的校訓,同時也是我的座右銘。這一句話激勵著我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聯合中學園林式的設計理念,給聯中的學子提供了美麗的學習環境。抬頭看見教學樓門前掛著的那幾個大字—“為學生的未來著想,為學生的未來鋪墊”,看到這,我的心在不經意間觸動了。

我最深愛的您,聯中的老師,是您給我的未來,是你為我插上騰飛的翅膀。我想:哪怕世界上再華麗的詞語也無法形容您的美。

老師,還記得那些日子嗎?那時還是初三,早晨的時候,我都會早到十幾分鍾。但是,每次走進教室都能看見您的身影,您總是不停地督促我們拿出書來讀。下午放學回家,總能看見燈下您半伏在桌上批改作業的情形,雖然那時天已黑了。

炎熱的夏天,當我們抱怨如此糟糕的天氣讓我們感到乏味和悶熱時,卻忽略了站在講臺上45分鐘的您,細密的汗珠佈滿您的額頭,有些甚至聚集在一起,滑過您的臉頰在下巴上停留,總在不經意間滑落,一個無意的側身,我們發現您後背已被沾溼。春去秋來,並未很冷的天氣,卻看見裹著一層厚厚的大衣,用沙啞的聲音為我們講課的您,我們會抱怨您不懂得照顧好自己,卻忘記了秋天的晝夜溫差大,而你總為我們早到夜歸。

老師,您不僅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好,而且在課後幫助我們解答問題。每當我有不懂的問題向老師請教時,您總是耐心,細緻地給我講解直到我聽懂為止;老師也像是朋友,我可以跟老師談很多話題,更重要的是在談話中獲得很多東西。

老師為我們付出了一天天,一年年,卻毫無怨言,一直以為老師比我們堅強得多,直到那次,我才知道老師的心酸。那一天,您哭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哭了,您的話我還記憶猶新,您說:“我不怕整夜為你們備課,我不怕因為想個可以讓你們更好接受知識的角度而徹夜難眠,我不怕日日夜夜陪著你們讀書,我只怕你們不懂這份愛,我掏心掏肺地愛你們,就怕你們埋怨我嘮叨,甚至恨我。我要的,只是你們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聽完後,我眼中淚也禁不住地往下流,突然間明白了一切。

其實,聯中這所有的老師都如此,他們默默無聞,不追名不逐利,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把他們全身心的愛都給了我們!我覺得聯合中學就像一幅巨大的畫卷,是老師用血與汗水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

聯中,我愛你。因為在你光輝的背後,有一大群默默付出的老師,是他們,就是他們無私的愛共同築造這個充滿魅力的校園。

聯中,我愛你!

【篇八:我愛我的中學】

我,獨自一人,靜靜地站在教學樓的過道上,輕輕倚著欄杆,眺望著遠方那一片廣闊如綠毯的農家村田,感受著初秋溫和的風柔柔地吹拂著我的臉,恰似那纖柔的羽衣緩緩地滑過我的臉頰,輕柔而又盪漾人心。

初秋,就這樣踩著夏天離去的腳步默無聲息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點綴著世界,也裝飾著我們的校園。九月,又是一段夢想追逐旅程的開啟,又是一個希翼等待翱翔的季節。

荏苒時光,兩年的校園生活,一切的一切,不知何時早已深刻地在腦海中留下了恆久的照片,即便它在歲月的洗刷中褪去了光芒,卻仍然能在你翻看的那一刻,依然撥動你的心絃,觸動你的情懷。

微風中的聯中,是音樂的釋放,是自然的舞動—

高三的學習階段無疑是緊張而充實的,記憶概念、理解考點,幾乎填滿了我們所有的空閒時間。無論你走到聯中的哪個地方,有心或是無意,你都會發現在這裡或是那裡,總有一個或是幾個拿著書本,專心致志大聲朗讀的學生,彷彿他們是與這喧囂的外界相隔的,或在樹蔭下,或在教學樓的入口處,或在階梯邊的窗戶前,無處不在。

而站在另一個角度而言,高三的奮鬥過程卻又是不可避免地伴隨著一些枯燥。我總是喜歡在煩悶的時候,獨自一人繞著聯中的校道轉上幾圈,感受微風吹拂的聯中,是那麼的舒適愜意,聆聽自然共鳴,那一段婉轉動聽的曲子。一切的煩悶、焦躁,儘可消矣。

細雨中的聯中,是朦朧的圖景,是細膩的國畫—

我並不喜歡雨季,因為我討厭溼漉漉的感覺。意外地,我卻喜歡上雨中的聯中。在烏雲簇擁的前一秒,聯中還在燦爛的陽光中包圍著。一剎那間,天空忽然變得陰沉,猶如黑夜的籠罩,一道明亮的閃電過後,雨水嘩啦啦地從烏雲中滾落下來。

雨越下越大,雨滴狠狠地擊打著地板,綻開了一朵朵水花。同學們也爭先恐後地撐著傘,或步行,或騎車往家的方向趕去。我騎車剛要走出校門,恍惚間似有人在叫喚,回頭欲尋聲源時,眼前的景象卻讓我的目光再難以移開。朦朧煙雨中的聯中,仿若蒙上一縷薄紗,那高聳的教學樓亦猶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樓般,似有似無。依稀可見遠方紅色的跑道上,一些體育生們仍在努力地向前奔跑,汗水隨著腳步的逐漸加快肆意地揮灑,似乎再大的雨也不足以阻擋他們向前的腳步。就像高三的我們,為了美好的未來,奮鬥青春,毅然不顧前方的艱難險阻。

我從未想象過,雨中的聯中竟有如此雄健之美,聯中務實、拼搏的校風在那一刻顯得那麼真切,那麼生動。那一瞬間,我心顫動。

聯中是美的,它給我更多的是心靈的啟迪,思想的陶冶,讓我以一種最平和的態度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我愛聯中。

宋詞裡的中國作文 篇11

國二作文 ,10589字

【篇一:宋詞裡的中國】

一曲恢弘的歷史交響曲,暢快淋漓、蕩氣迴腸;千段各異的文化樂章,流芳百世。起源於隋,發展於唐,興盛於宋—宋詞,那是閃耀在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恆星。讀宋詞,覽詞牌,看中國如何在宋詞之中不斷變換戲服,豔驚四座。

宋詞裡的中國,是一枝淡淡的梅。或駐身驛亭之外,斷橋之邊,雖然孤單寂寞,百花為之嫉妒,卻抱有一顆努力綻放的心。不過,此時自己並不願為了一時的風光苦苦爭春,但求倘若有一天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塵,也可以馨香如故;或悄悄風雨送春,飛雪迎春,雖然寒冰百丈,懸崖艱險陡峭,卻依舊露出了堅強樂觀的微笑。不過,此時自己並不願為了一瞬美麗沾沾自喜,只願如果有一天能夠待到山花爛漫時,也依然在叢中歡笑!

宋詞裡的中國,是一彎皎皎的月。明月究竟幾時出現?此時的她,為何在相思淚縱橫時變圓?凡間的人兒總是會經歷歡笑與淚水,相聚與離別;天上的月兒總是在變換著陰晴圓缺,可日子依舊如水盪漾,能不能舉杯,邀明月不變?可明月卻默不言語,慢慢的遊,輕輕的走,在不經意間掠去了白日的喧囂。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就這樣,時間悄悄隨嬋娟的腳步挪動,不經意間挪過了一夜。

或許,宋詞裡的中國,是一枝梅,是一彎月,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而唯一不變的是中國情懷。在宋詞裡,他時而歡樂,時而憂愁,時而懷念,時而沉思。在這裡,中國的意義並不狹義,他更代表著中國人,中國景,中國情!

【篇二:宋詞裡的中國】

宋,這個儒雅的朝代。政史上,他是我們民族最不齒的朝代;文史上,他優勢我們國家最輝煌的朝代。我們感慨於他的詩書氣質,驚歎於他的年華不衰。他的風華絕代,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悽美而感傷的離別與相聚。宋詞就是這些世事的羽衣—她比唐詩更雅,比元曲更美,有一種別樣的風味,我們從這茫茫詞海中,讀出了宋的種種風情。

歷史的沙漏中,你看那舴艋舟上,載不動的,是滿船的沉沉的相思與哀愁—那是含情脈脈的宋朝,是淚光瀲灩的宋朝。

宋朝的水清。仲淹的一句“山映斜陽天接水”,使得幼安感慨著鬱孤臺下的悲愁,於是一代又一代才子佳人都以水代情。這水是少婦的幽怨,水上浮落花,半夜初涼透;水是思者的寄託,那一江春水從此載下了綿綿不絕的牽掛。水成了清麗的象徵,永遠裝扮得如西子一般總相宜。

宋朝的花殘。那西風吹凋的碧樹,引得才子幾番感慨;綠肥紅瘦的海棠,也讓佳人多生嗟嘆。零落成泥但決不屈服,天性憐潔也不曾動搖。芍藥縱然是落落大方,卻擋不住紅顏之淚;薔薇勢必有意氣風發,也經不起悲憫之臥。雖有一身的豪氣與凌人,也是荷盡菊殘的結局,是花,也是人。

宋朝的相思痛。一把清輝灑落在朱閣之下,照不亮的是鵬舉心中不滅的雪恥靖康。是已望盡天涯路,也已終日凝眸。這無計消除的情啊,何時能重返歸宿;你念得易安也人比黃花瘦。這幾句尋覓冷清,道得人是同有悲愁愁更愁。鐵馬冰河的夢,醉裡挑燈之苦—殺敵是多麼地激昂,此刻卻只剩下這般回憶,也只能休休!

宋朝的人壯志滿懷。政局的形勢迫使他們多發愛國之辭。這一個怒髮衝冠,傲然喝出飢餐胡虜,渴飲匈奴—心有深恨卻無處可洩,如此境遇也使人同樣痛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於國已盡心忠。這悠悠的不屈情,填滿了每一個人的心胸。夢迴吹角連營—多少次的血戰沙場,卻化為了泡影。此時能做的,也只有嘆息。滿腔熱血啊,也是無能為力。

宋朝的皇帝不為盛名卻雄心不泯。太祖收復五國,真宗豪情抗遼,仁宗謹慎新政,神宗不疑變法—這些並不出名的皇帝,也曾為國家的統一和昌盛做過努力,雖然沒有成功,但至少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都記金破東京浮二帝,誰念曾經施政為繁榮?只是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這悠悠之宋,最終封存在一篇又一篇的詩詞之中,不減的忠烈情懷仍難將息。六一之婉麗,東坡之爽朗,易安之思怨,幼安之慷慨—無不為之動容,嗟嘆著十年生死兩茫茫。

這破落之宋,悲傷之宋,引得人早生華髮哉!

【篇三:宋詞裡的中國作文】

或許,我們懷念那個強盛卻悲哀的宋朝,懷念它的不拘一格,懷念它文化的進步,更懷念那個令中國人自豪的—宋詞。一曲《水調歌頭》被今人唱出,帶去我們對宋詞的嚮往。現在的中國,對宋詞的熱愛勝過對唐詩的喜愛。合上書本,唱出“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婉約,唱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氣勢,唱出我們對宋詞的熱衷,對中國的敬仰之情。

不知不覺,宋詞已沉浸在生活裡,就如夜來之夢境,小軒窗,正梳妝。

宋朝的江清。滾滾東流,寄託亡國之恨,寄託思念之苦。誰知長江源頭,一秀士飲下長江水,此後,長江便成為離愁的代名詞長江是君王的淚灑成的,長江東流,正如不盡的愁緒,源源不斷,涓涓不休。

宋朝的馬快。寄託詞人的豪情。一山岡,一人引得千軍萬馬,掠過平岡,八百里分麾下炙,騎兵們黯鄉魂,牽著的盧快馬,踏破賀蘭山缺。馬上張弓射箭,醉臥沙場,放起萬丈豪情。

宋朝的詞人不得志。空有一番愛國之情,酒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淚。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都道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誰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烏臺詩案,放逐黃州,觀赤壁,寫下前後赤壁賦,遙想公謹當年,英姿雄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人生卻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黃州城中,鞠躬盡瘁心不死。

宋朝的大臣義烈。望著梅花,嘆天生我材必有用,受排擠,遭貶謫,卻零落成泥碾作塵,香如故。無限豪情,皆以示兒休。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一壺濁酒。喜相逢,夕陽紅。宋詞一首,有若雁字回時,宛若昨夜西風,雖早已遠去,卻縈繞心中。愛宋詞,喜歡它的麥子青青,喜歡它的淚眼朦朧,更喜歡它的種種情感。

宋詞在手,祖國在心中。

【篇四:宋詞裡的中國】

夢迴往昔,沿著歷史的足跡,一同去尋覓那個風花雪月的大宋年代。

讀一首宋詞,彷彿撥弄著撩撥人心的琴絃。潺潺如水的琴音中,宋詞的韻味滄桑凝重,宋詞裡的中國靜立千年,等待人們將他演繹成經典。

宋詞裡的中國是悲愁的。憶往昔,崢嶸歲月,幾曾識干戈?“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深沉纏綿的離鄉之苦,化作一杯苦酒,一飲而盡。去國之憂,化作一股悲苦淚水,黯然落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閨中人憂傷低迴之音迴盪在寂寥的天空,在離恨中煎熬,望斷天涯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出世入世的困惑,宇宙洪荒的來去無法掌控於手中,連至親都難以相見,只有在更深夜闌之時把酒問青天。殘缺之月,疏落梧桐,滴漏斷盡,蕭殺的深秋景象,蘇軾在此望孤鴻劃破深秋夜空,一聲嘆息,寂寞沙洲冷。

宋詞裡的中國是豪邁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滾滾長江,亂世驚空,風流人物,指點江山。如此錦繡河山,孕育了多少豪傑!“老夫聊發少年狂”狂者,豪情也。左手一黃犬,右臂一蒼鷹,雄姿英發,胸中滿是豪情壯志。“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一壺清酒,滿腔熱血激盪開來,夢迴到了黃沙漫天,號角連天的戰場,意氣昂揚的沙場點兵,錚錚鐵骨的熱血男兒已經躍躍欲試。

宋詞裡的中國是清新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打鞦韆後香汗淋漓的少女,看見心儀的男子,回頭清嗅青梅,實際是在偷看意氣風發的少年。“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春光荏苒,日長飛絮,在這良辰美景下,採桑女談起昨夜的美夢,笑語盈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鴉鵲驚飛不定,最後落在斜橫突兀的枝幹上。夏夜,蟬鳴聒噪,清風徐徐。

宋詞裡的中國蕩氣迴腸,一曲終了,餘音繞樑,將琴絃輕輕按住,收回最後的絕響。宋詞在千年的落花風裡塵埃落定。捧一本宋詞,沏一杯清茶,和時間來一場無休止的漫步,夢迴往昔,宋詞裡的顛沛流離,宋詞裡的纏綿悱惻,宋詞裡的豪情壯志,都可以如此銘記。

【篇五:宋詞裡的中國】

品燦爛興喜寄情於景歡心鼓舞,閱悲壯山河身臨其境淚滿沾襟。一個民族的文化在此飄蕩前行,一個朝代的雄姿於此高聳屹立。遙想當年大宋興敗,回眸那時如花似錦,感知那歲月浩蕩繽紛。激流於歷史長河,歷史的重現讓我們思縷萬千,在文字中思考,在油墨中沉默,沉默……

那風蝕的玉門關,閃爍著無數沙場英雄,那一陣陣黃沙早已磨穿了身經百戰將士的鎧甲,那金戈鐵馬在夕陽的餘輝下金鱗滿開氣吞萬里,那沙場秋點兵,悽慘的月光中將軍白髮征夫淚。可憐無數山!多少位將士在塞外仰天嘯“春風不度玉門關”,但這隻隨著黃河之水遠上那白雲之間,灰飛煙滅……

那古老的汴梁城。玉壺光轉間,多少行人淚己灑入紅塵,汴梁也如同那寂寞梧桐深憂悲傷。多少位天子此賞人間難得幾回聞,還有那寶馬雕車之安逸,孰不知“夕陽無限好,中是近黃昏”,但這也只能作春泥銷聲匿跡。

那宋朝波瀾壯闊,多少文人墨客豪言壯志,意氣憤發。只能在惶恐灘頭嘆國家如飄絮,身世如雨萍,只能在簾卷西風中比黃花還瘦,只能在骨肉分離後願人能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能……還有太多的只能,都隨風潛入夜而細無聲了。

大宋,你的命遠和生命相系,數詞人對你慷慨陳詞,你雖離我們遠去,但你永遠銘記在這字之間,飄散在墨香之中……

【篇六:宋詞裡的中國】

唐詩和宋詞,分別是兩朝的代表文化形式。兩種不同的形式,各有自己的閃光之處,但是,喜愛詞的人要多於喜歡詩的人。因為,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的一顆光輝奪目的巨鑽,在中國古代文學的花園裡,她是一朵豔麗的牡丹。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形象,代表著古代文學,代表著中國。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人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宋詞,代表著山水風景。有范仲淹的“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有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辛棄疾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有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大自然中的風景,被宋詞描寫的活靈活現,淋漓盡致,讓人在其中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宋詞,代表著雄心壯志。有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有岳飛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毛澤東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宋詞,代表著世間哲理。有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有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有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宋詞中,我們讀到了中國的歷史,讀到了詞人們的愛國情懷,讀到了一顆顆赤子之心,讀到了我們的祖國。

宋詞,是我們的驕傲!

【篇七:宋詞裡的中國】

也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個小小的宋朝,所以在今天宋詞才會仍被我們吟詠宋詞才會被重新譜曲,唱響中國……愛中國,可以有千千萬萬種理由,選一種最獨特的理由,來愛她吧—宋詞盛於宋朝,宋朝生於中國,中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宋詞!愛宋詞,更愛中國!

站在歷史的長河中,你看那鬱孤臺下的清江水,矢志不移地流向一個經久不衰的宋詞時代—那是如詩如畫的宋朝,是傷感離別的宋朝。

宋朝的情深,衣帶漸寬終不悔,痛飲高歌,可酒愈烈,“春愁”愈愁。戀人之間,羅帶結同心,紅豆寄相思,無限情思,一往情深。

宋朝的景美,乘輕舟短棹,用畫船載酒,看殘霞夕照,在群芳過後,天容水色渾然一體,芳草長堤,垂柳闌干盡日風。西湖美景無限好,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朝的詞人雄心不已,稼軒報國心切,若不是白髮生,早已了卻君王天下事。蘇東坡聊發少年狂,會挽雕弓,遙望西北,欲射天狼。嶽鵬舉怒髮衝冠,仰天長嘯,英雄忠憤之氣概,凜凜猶若神明。餐胡虜肉,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文天祥忠心報國,為子死孝,為臣死忠,國家淪落之時,死又何妨。

一卷《全宋詞》,一個宋詞時代,朝代的興衰,詞人的情愁,在宋詞中不言而喻,瞭然可見。

口吟宋詞,心繫祖國。

【篇八:宋詞裡的中國】

蘇軾春景的活潑喚醒了大地,陸游夏景的傳神陶醉了萬物,范仲淹秋景的美麗掩蓋了悲傷,李清照冬景的精煉緩解了淒涼。

那些刻骨銘心的時光,是梅花的不屈,是一腔愛國熱血,帶著那些想報效祖國,但又無處施展才華的人.浪跡天涯,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在榮辱是非難以判斷的歷史中沉澱了許久。

且看,宋朝的月,在流水中倒映下你那美麗的身影,月兔與嫦娥的倩影交相輝映.聽見急促的砧聲而後感受到颯颯秋風之來臨,伴著那牆邊蟋蟀的鳴叫,亦是觸發秋思的。抬頭望著那碧空如洗的天空中的明月,可現在的月已不是從前的了,只能激起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愁與離別痛。

且看,宋朝的酒,在胸口裡留下你那乾澀的辣味,五穀與水的溶合豈不妙哉?嘗見苦澀的辣味而後品味到濃濃甜味之到來,伴著那琵琶的美妙旋律,亦是能麻痺痛苦的。低頭看著那個金盃玉盞中斟滿的酒,可現在的酒已不是從前的了,只能激起那消不去,收不回的淒涼情與痛苦處。

且看,宋朝的花.在心中留下她那淡淡的清香,嬌豔的花瓣與樸實的綠葉的搭配美不勝收.聞見淡淡的香味而後發現美麗花兒之身影.伴著那新鮮的空氣,亦是能感動世界的。俯身凝視著朵朵動人的花兒,可現在的花已不是從前的了,只能激起撫不平、唱不出的心頭憤與別恨曲。

宋朝詞人的精忠,是不易表達的.已八十五歲的他在臨終前仍然放不下這奄奄一息的大宋王朝,希望看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天。氣吞山河,精忠報國的他,抵禦了多少次金人的進攻,但卻始終得不到宋徽宗的認可。因為反對與金議和的他被迫辭職,最後鬱鬱而終,後人評價他"巨集才偉績,精忠大節……

宋詞之美,令我醉,令我不知歸路。我時而痛飲美酒,時而流下眼淚。讀宋詞,我讀出了滿腔熱血,讀出了悽悽涼涼。

燈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就是我的宋詞,這就是宋詞裡的中國!

【篇九:宋詞裡的中國】

宋詞裡的中國柔腸千縷、素雅清幽,但卻又不缺豪邁之氣。蘇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約,李煜的悲愁,辛棄疾的大義……一部宋詞集就是一顆細膩的中國心。讀一首宋詞,猶如品一壺上好的女兒紅。紅而不俗,亮而不豔,執著的守著自己的那份古樸,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神祕紗衣,經過時光的醞釀,散發出醇厚的酒香。如果說,詩似落花風塵定,那麼,詞若花茶心凝醉。

小河岸邊,窗邊竹林,繚牆重院,小樓之上,赤壁故壘。披蓑戴笠,孤獨垂釣;竹林搖曳,琴聲悠揚;院宇深遂,花落塵香;獨倚小樓,西樓望月;金戈鐵馬,亂石崩雲。輕叩歷史的大門,將心浸在上下五千年中。持一長杆;彈一幽曲;拾一落紅;斟壺濁酒;手搖羽扇。輕輕嗅著古老的味道,醉了……

滾滾長江,一人兀立江岸,往事歷歷在目,想當年東吳名將周瑜曾在長江南岸,指揮了以弱勝強的赤壁之戰。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滔滔的江流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赤壁故壘,奔馬轟雷,驚心動魄,氣象?美酒,池塘漾碧,春水乍溶,夜雖已深,但宮中一片寶炬流輝,名香蘊馥,悽楚之情,湧上心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竹林搖曳,遠處笛聲乍現,沏杯花茶,守一片淨土,輕輕垂下眼簾,嗅著清香與古典,品味宋詞裡的中國。

【篇十一:宋詞裡的中國】

中國人總是習慣喜怒不行於色,但卻從不吝嗇用文字酣暢淋漓的表達情感和體會。遙遠歲月中,充滿不同情感的人構成了中國的一個朝代---宋。而離情別緒、傷春悲秋、激昂慷慨、開朗曠達、沉醉悲涼,這些情感的個性之美順著筆尖汩汩流淌,凝結成了美麗的宋詞。

宋詞裡的中國,婉約之姿如畫橋流水,彎曲流淌。合著清麗閒雅小令的韻腳,彷彿來到一位少女的身旁,聽她輕快訴述著青春的快樂,同她泛舟蓮池,飲香甜美酒,看鷗鷺驚飛;透過慢曲長調的層層渲染,又好似與一位兄長相伴遊蘇堤,“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錢塘美景一覽無餘,不禁醉在江南的暖風裡。

宋詞裡的中國,豪放之勢如黃河奔流,一瀉千里。穿越長短句的排列,能夠看到高大的馬背上,一個文人脫去官服,摘下帽子,手擎蒼鷹,斜挎良弓,馬蹄刨起得黃沙模糊了他的背影,卻無法淹沒他“挽雕弓如滿月”的一腔豪情;時光飛逝,斗轉星移,南宋河山危難之際,又有一位壯士披著鎧甲,借昏暗燈光,拔劍出鞘,他的劍蘊含一腔仇恨,渴望敵人的鮮血。“沙場秋點兵”,率千萬騎兵殺向敵陣,他仰天長嘯“收拾舊河山,朝天闕!”這樣的宋詞“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使人豪情蕩起,怒瀾排空。

宋詞裡的中國,文人的起筆揮毫間,懷古傷今、論史談玄;舒愛國之志,敘師友之情;寫田園風物,記遨遊情態;有文化的崛起與頂峰,有朝代的興衰成敗。從宋詞的神遊中迴歸現實,捧起手中的書卷,宋詞朗朗上口,中國亦在我心中。

【篇十二:宋詞裡的中國】

烽火戰亂,刀光劍影,英雄們的寂寞;氣壯山河,柳暗花明,宋詞裡的中國。

—題記

從未有任何一個朝代的文學如此精妙,從未有任何一個朝代的命運如此悽慘。宋朝山河破碎,政府懦弱膽小,卻有不盡的英雄挺身而出。他們心潮澎湃,心中波瀾壯闊;他們意氣風發,一生赤膽為國。他們的詞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的心不甘寂寞悲難說。這宋詞中的英雄,宋詞裡的中國。

宋詞裡的忠。岳飛三十年風雨,只為“還我河山”,即使知音少,絃斷也無人理會,但他精忠報國,銘記靖唐之恥,位卑未敢忘國憂。岳飛的詞境界開闊,氣象博大,氣勢恢巨集。力破千鈞,如江河直瀉;慷慨激昂,似驚雷穿石。辛棄疾夢中不忘報國,希望功成名就,卻因夢醒時的現實所黯然傷神。兩宋之交大將宗澤力保大宋河山幾十年,在臨死之前喊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宋詞裡的痛。陸游的“家祭無忘告乃翁”,魂縈祖國,寫得悲悲慼慼,悽悽慘慘。文天祥無畏生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誓死報國,只為心中的宋朝。

宋詞裡的情。柳永的多情,在寒蟬悽別的長亭,在暮靄沉沉楚天闊的境界中,憂傷別離。柳永的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在北宋苟且偷生的李煜,“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他的柔情如“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啊,“人生長恨水長東”。

宋詞裡的景。且看辛棄疾的“不盡長江滾滾來”,諷刺當時南宋朝廷,原來壯麗的山河也可以襯托出國破家亡的悲劇。且看文天祥所描繪的“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由景及情,一觸即發,原來,昏暗的景觀也可勾起詞人心中的傷感。

山河的破碎,歷史的變遷,戰亂的風雲,詞人的惆悵,它鑄造了華麗的宋詞,體現了一個宋詞裡的中國。

這就是一個宋詞裡的中國,悲壯的中國,在宋詞的渲染下一個真實的中國。

【篇十三:宋詞裡的中國】

也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個小小的宋朝,所以,宋詞才一直流傳下來,復古風格的衣物擺了整個衣櫃,又一遍遍反覆出現在我們眼前……愛中國,縱然有一千一萬種理由,選一個最優雅的理由愛她吧宋詞生於宋朝,宋朝生於中國,中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宋詞!愛宋詞,更愛中國。

就在宋詞的銀河系上,你看那越女採蓮,始終走著的水畔!那是離愁引著江南岸的宋朝,那是如夢如幻的宋朝。

宋朝的花朵,不知在誰的窄袖輕羅?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愛宋朝的詞,更愛中國的宋朝!在細雨綿延中,品一杯美酒,捧一本《宋詞三百首》,細細品讀中國的宋朝!

宋詞裡的中國,不僅愛宋朝,也愛中國!

【篇十五:宋詞裡的中國】

記憶停在宋朝,文學屹立在宋朝,中國回到了宋朝。宋詞裡的中國,有千皺百紋的面容,有似笑非笑的口型,彷彿要對我訴說宋詞興衰。

中國中的蘇軾,是豪放的宋詞。從“大江東去”到“小喬出嫁”,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銷魂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羞澀。他的詩詞像無形的一把利劍豎在了宋朝的高峰,又像一座山讓人無法抹去腦海裡的回憶。清飄豪邁是他的情,怒江海浪是他流動的熱血,高山凌厲是他不倒的脊樑,正直剛正是他男兒的本性和不朽的靈魂,他—詩詞中的字字句句都被放大,變成一個個多面的蘇東坡!

中國中的辛棄疾,是男兒氣概的宋詞。“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一代男兒的熱血燃燒著報國忠情,燃燒著斬斷敵馬殺掉敵軍的衝動。他的腦海裡存著的是疆場,當人們被戰亂虜弄時,男兒也流淚了,“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男兒有情何須淚,刀跳人魂馬剎關!當他的淚化為血,他的情化為詩,這才是一個七尺戰士的風光啊!宋詞有他的血,他的血為國旗而流!

中國有李清照,是淡雅的宋詞。一曲《如夢令》的“爭渡,爭渡”似乎敲擊著人們甜美的心靈,婉約羞澀,清飄飄淡淡的語氣,口語細膩的話語打動了多少人的夢夢的心。“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詞像小溪不寬不大,卻有的是水過石的朦朧輕碎之聲,她為我們帶來的是聯想,讓中國土地開始發出淡雅的聲音,她永遠佔據著宋詞最美妙的詩句!……

宋詞千人,各發其長,點綴中國。站在宋詞裡仰望中國,是一片蔚藍的天,那裡裝著文化獨特的氣涵,詞句斷魂的魄力與宋朝文人的無限風采。宋代必將過去,過去的是人,留下的卻不僅是詞,因為每一個詞都有一個明澈偉大的靈魂意義!

【篇十六:宋詞裡的中國】

詩壇光輝,曲壇璀璨,詞卻能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婉約之派,以婉轉的音律圓潤的語言寫盡天下離別惆悵;豪放之幫,以廣闊的視野恢弘的氣象書盡世間慷慨悲壯。

婉約之風,豪放之氣,都是中國豐厚底蘊的重要組成,就讓心化在詞裡,去品品宋詞裡那個剛柔並濟的中國……

宋之兒女情。著意修飾,獨倚望江樓,斜陽欲落未落,江水緩緩東流,凝眸駛過的千帆,只恨夢中人依舊遠在天邊;深秋寒夜,適逢佳節重陽,只嘆物是人非,無人相伴賞菊,把酒黃昏後,人比黃花瘦。

宋之亡國淚。鬱孤臺下,國破家亡之人淚流成江水,回首舊都,可憐無數山,鷓鴣悲鳴,趨敵救國何日能實現;小樓東風,勾起綿綿亡國恨,一朝天子,不敢回首故國,雕鏤玉砌應猶在,盛世南唐卻已亡,一江春水向東流,流盡亡國淚。

宋之旅思苦。秋色連波,芳草無情,景淒涼,黯鄉魂,追旅思,人亦傷,羈旅之思縈繞不去,懷鄉之情纏綿不已,酒入愁腸,苦在心中釀;山水一程,風雪一更,榆關路上難排思鄉情,欲入夢中尋故鄉,人聲嘈雜,夢不成。

宋之英雄論。大江東去,時光匆匆勝水流,遙想當年英雄風光赤壁,雄姿英發,感傷自己功業無成,人生如夢,論英雄,自愧雄心未已;是非成敗,轉頭即空,何必耿耿於懷,畢竟青山依舊,夕陽仍紅,無妨學那白髮漁樵,一壺濁酒,古今盡在笑談中。

詞海茫茫,中國蒼蒼,古今酸甜苦辣,透過宋詞,盡在不言中。

【篇十七:宋詞裡的中國】

一直覺得宋詞的語言很美,頗有齧齒叮嚀的口吻,更能抒發出內心的那一片天地。或孤寂,或豁達;或懷才不遇,或熱血澎湃;或梧桐更兼細雨,或慣看秋月春風;或送盡行人,花殘春晚,或揮毫萬字,一飲千鍾……

那雨,竟用七八顆星作預兆,便三三兩兩輕輕飄落。那雨,竟讓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的漁者沉醉其中,久久不願歸。那雨,竟使嬌嫩的花飛落如夢,細細的雨絲是無盡愁啊!那雨,竟點點滴滴敲在梧桐葉上,聲音令人心碎。那雨,竟像是砸碎在心底,使人徹夜無眠,悽絕靜覺亦幽絕。那愈下愈大的雨,竟憔悴了海棠,只與那纖細女子片片綠葉……

那月,竟陰了晴,圓後缺,給人獨留一個圓圓的遺憾。那月,竟讓嫦娥孤冷憂愁滿頭華髮,苦伊無法長袖起,清歌咽。那月,竟爭乍圓還缺,只叫人感慨明月明月明月。那月,竟照破殘煙上簾櫳,直令那已比黃花瘦的女子情脈脈,意忡忡,想念自己的夫君啊!那月,竟悽悽惶惶,叫人借酒銷愁,一夜,只留月光在那空床。那月,竟那樣冰涼如水,只得用小扇撲著那金黃流螢,試圖驅走那些身邊的索寞……

那人物,竟不堪於月明中回首,愁只像那一江春水綿綿延延。那人物,竟尋覓無果,冷清悽戚,落地黃花積憔悴,愁只似那細雨滴梧桐點點滴滴。那人物,竟獨牽瘦馬,站於枯藤老樹下,看著夕陽西下,愁只猶流水到斷腸。那人物,竟佇立於院中聽寒風,仰望雲深,雁已南歸,唯有孤燈相伴,愁只如那寂靜無聲難消夜。那人物,竟徘徊於清冷月下,見那缺月掛於疏桐間,人初靜,漏已斷,愁只像那桀驁孤鴻有恨無人省。那人物,竟於驛外斷橋邊默寞散步,在黃昏餘暉中獨自惆悵,愁只似那傲骨之梅,不顧群芳妒,零落依留香如故……

宋詞裡,那雨,那月,那人物……

【篇十八:宋詞裡的中國】

宋,一個經歷百年滄桑的歷史時代,它用三百年的時光向後人訴說著一個個歷史傳奇。從北宋之君趙匡胤到亡國之君宋徽宗,從北宋詩人蘇軾到南宋詩人辛棄疾,從盛到衰。北宋飽經風霜,但無論是興盛還是敗落卻只有它—宋詞始終像一座不倒之山屹立在文壇史上……

宋詞是宋代詞學鼎盛的時代,百家爭豔,眾體競繁。但究竟又是什麼讓宋詞在文學史上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呢?這便要說到宋詞的特點—婉約,豪放,正宗,本色。由此也讓我們想到了宋代的幾位著名詞人,他們不僅是優秀的詩詞人,更是推動宋詞發展的重要領頭人物。

蘇軾—一位宋詞改革功臣,他提高了詞的品位,拓寬了詞的境界,改變了詞的傳統風格,將表現男女戀情的詞改造成表達詩人高曠情懷和容納廣闊社會內容的藝術形式。更以豪邁奔放,慷慨激昂為新詞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如此美好的心願與寄託,或許不僅僅是內心對未來的嚮往,更多的是作者內心的那份樂觀和積極,豪邁與激昂自然流露在字裡行間之中,表達的淋漓盡致,卻不禁讓人有幾分嚮往與留戀。再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出自蘇軾豪放詞風的的重要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以懷古為題,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羨慕古代英雄豪傑,企盼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這首詞不僅情調豪壯,一抒胸臆,更重要的是作者巧妙運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將全詞筆力雄健,氣勢磅礴,意境開闊更明顯的表現出來,豪邁之情淋漓盡致,充分顯示了豪放派的詞風。

宋詞的代表人物還有“宗匠”朱孝臧,“明月樓高休獨倚,灑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范仲淹,有如“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抒發自己渴望殺敵報國的辛棄疾,還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表達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貴難久的晏殊。

宋詞裡的中國,讓中國文學成為歷史焦點,成為世界焦點。不僅因為歷代著名的詩人們,更為之重要的是應為宋詞獨特的魅力,讓人彷彿遊歷在知識文學的海洋中。

宋詞裡的中國,讓文學魅力你我,讓宋詞感染你我,更讓宋詞所帶給我們的韻美洋溢在現代的氣氛之中…

碗中有作文範文 篇12

碗中有作文範文 ,8739字

【篇一:碗裡有真情】

有人說真情是蕭瑟風雨中的一把傘,撐起迷茫者的藍天;也有人說真情是悲愴歲月裡的一縷陽光,照亮跋涉者前進的路……真情到底是什麼?我常常迷惘,但是當我抬頭看到壁櫥裡那隻厚實的大瓷碗後,我的心裡頓時有了答案,真情其實就是這隻瓷碗,真情就是這碗裡熱氣騰騰的湯……

小時候,我跟著奶奶在鄉下生活。從小我就是一個不愛吃飯的孩子,每次都是大人好說歹說,才會吃。奶奶給我準備的碗大而厚實,潔白如玉的瓷壁上鑲著金色的花邊,敦厚中閃爍著爛漫的光澤。但每次我看到它張著的大口,我就倒吸一口涼氣,因為奶奶又要逼我吃飯了。

可我不是個逆來順受的孩子,一到吃飯的點,我就跑到了街上。於是奶奶便端著一碗香氣撲鼻的疙瘩湯,追著我滿街亂竄,不放過每個時機地給我喂一口飯。因此每到吃飯點,街上都洋溢著奶奶悠長的聲音:“騰騰,別跑,快來吃飯……。”日復一日,日日如此,我和奶奶甚至成了村子裡的一道獨特風景。那時,我只是躲避著大碗裡熱氣騰騰的飯,並沒有體會到奶奶對我的真情。

後來,長大些,不用再讓奶奶追著餵飯了。可不愛吃飯的習慣一點也沒改。每次奶奶都把我的大瓷碗盛得滿滿的,我卻幾乎每次都剩個碗底。奶奶總是皺著眉頭,假裝生氣道:“姑娘家剩碗底,以後找個女婿滿臉是麻子喲!”我一聽便急了,連忙把碗底舔乾淨。奶奶總是笑呵呵的,眼角的皺紋和花白的髮絲一起跳著舞。

可在這之後的很長時間裡,我的大碗再也沒有被盛滿過,奶奶病了,住進了醫院。當我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疙瘩湯,走進病房時,淚水嘩嘩地從眼角落了下來。奶奶瑟縮地蜷在白色的被單裡,灰白條的病號服毫無精神,她手上打著點滴,腰上還有一處傷口插著管子。我顫抖著走近,奶奶臉色蠟黃,嘴脣煞白,眉頭緊皺,眼角的線條扭曲著,黯淡的眸子中是無法掩飾的痛苦。我頓時眼淚婆娑,這還是那個追著我滿街跑的奶奶嗎?奶奶還能再次把我的大碗盛滿嗎?我不禁失聲痛哭。

奶奶看到我,眼睛頓時亮了,斷斷續續地說;“騰騰—來了,快—快坐下。”我端起碗,哽咽地說:“奶奶,我來喂您吧!”奶奶嘴脣顫抖了一下,隨即緩緩地笑了。她深深地看著我,艱難地說:“丫頭,我不在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飯啊……。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吧,奶奶逐漸康復。再次面對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疙瘩湯,心裡既歡快又酸楚。端起厚重的大瓷碗,恍如隔世,熱乎乎的湯輕輕溫暖著我的胃,碗裡的細密真情也悄悄地流入我的心中。

【篇二:碗中有水】

老師的畫箱裡總有一隻小瓷碗。

每次畫畫前,老師都會去接一碗水放在畫紙旁邊。碗中清亮的水是老師用來洗筆和調色的。老師對碗中水的使用十分苛刻,哪怕只是多或少了一點,他都會將筆擦乾重新蘸水;水不可以太渾濁,洗上兩三遍必然要重新換水。碗中水,在於老師,有事已成為比構圖或是配色更重要的存在。而在我,卻是不可理喻的。水蘸多蘸少有什麼大不了的,相應的增減顏料的量不就行了嗎?小小的腦袋裡自以為是的想著這些,“碗中有水”這個場景也從來沒在我身上發生過。

“不行,拿回去改。”老師只掃了一眼,便把我的畫放在一邊。我有些生氣,也有些疑惑:“我的形和色的搭配都沒有問題,你看都不看就說不行?”煩躁的又拿出一張紙,拿筆在上面心不在焉地塗畫,一不留神,水又加多了。“可惡……”我不耐煩地擠出一大塊顏料直接抹在紙上,試圖蓋住那不停蔓延的水漬。

“又毀了,是吧?先給我接完水去。“老師冷不丁的說了一句。我扔下筆,拿起那隻從來沒用過的碗。水很快接了過來,如往常一般清亮,在碗中微微晃動。

“你的畫形和色彩搭配的確沒有問題,但你的畫裡充斥著浮躁氣。”老師蘸了點水,說道,“碗中有水是在提醒你下筆要慎重,水得清亮則幫你排除心中的雜念。畫畫時做不到‘碗中有水’,心也做不到不起波瀾。紛雜的心畫出紛雜的畫,這樣的畫怎麼能是成功的畫作呢?”他擦乾筆,又蘸一次,最終下筆。色彩在紙上自然地遊動,掩蓋了原來那塊張牙舞爪的水漬;幾滴被洗去的顏料進入水中扭曲的散開,如妖嬈飄動的綢帶,但最終,它們歸於平靜,融入水中消失不見。碗中有水,水依然平靜,依然清亮。那在紙上游動的色彩,也果然自然,果然無暇。

碗中有水,心就不起波瀾,筆尖流淌出的,自然如水般平靜清亮。

現在,畫紙旁的碗裡,一直有水。

【篇三:碗中有生活作文】

瓷,是質感最接近玉石的器物,因而它便有了玉石般溫潤如君子的品性,而由它製成的碗,更不僅僅是簡單的器物,而盛滿了一種東西叫生活。

在我家,碗如果不打碎,大約能夠存活個七八年。它看上去只是一隻普通的圓瓷碗無非再寫些“吉祥如意”什麼的。但當你小心地捧起它時,它卻滿載著家的味道。沾過胖乎乎的飯粒,盛過滋味百轉千回的海鮮湯,裝過令人垂涎欲滴的黃燜雞,捱過木竹筷的碰,受過鐵調羹的敲,淋過檸檬味道的洗潔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家的碗藏了許多生活的味道。

離家住宿難免會懷念家中的一切,尤其是在吃上。學校的飯再好吃也沒法與家的味道相比—那是媽媽的火候,爸爸的刀工。每當可以吃到爸媽做的飯的週六,我便飛似的向家奔去,因為我知道家中的碗了已備好滿溢的親情。

碗中的美食有時或許代表一種心情,是考試失利後苦澀的淚水,是與朋友結伴出遊時的愉悅。即使食材是那樣單調,但因著不同的烹飪方式與手法,碗中的味道也不盡相同。就像自帶調味品的生活,白粥也能調出酸甜苦辣鹹。

端起這隻碗,三餐、四季、五穀、六畜,都被生活妥妥地裝在碗裡。感受著指尖傳到心底的熱度,褪去一身的冷氣,享受片刻的溫暖。待到一家人全都落座,碗筷相擊的叮叮聲傳遍千家萬戶。孩子們自然地夾起魚肉放在碗裡,大人們呷一口碗中的酒,咂咂嘴,品味脣齒間的香甜。無論道路多麼迷茫,端起這一隻圓碗,感受它飽滿的曲線,愁苦被擱置一旁。生活就是這樣,不憐惜你的困苦,也不吝嗇展示它的美好。

過去,未來。若要在中間加上什麼,那便是生活。圓圓的碗如同沒有起點與終點的生活。碗底留有製作時的痕跡,一圈又一圈,不正是我們為生活奔波的軌跡嗎?

當你捧起一隻瓷碗,它或新或舊,或重或輕。無論它的外觀是否華美,造型是否奇特,多年後,它會變得富有內涵、穩重、成熟,因為它經受了的歲月的洗禮,腹中飽含一種名為生活的滋味。

【篇四:碗中有雙鯉】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那隻碗獨屬於奶奶,是她最心愛的東西。釉裡紅質地,碗身勾勒著一圈菱枝荷花,經年沉鬱的深紅綻開。碗底卻是筆底波紋,一雙錦鯉。魚尾彷彿輕快地搖擺著,靈動的身姿讓相互依偎的它們瞬間鮮活起來,一起遊經春水流入秋水,原本暗淡的底色和兩道細小的裂紋只襯得這雙錦鯉更加美麗。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奶奶是從江南遠嫁來的姑娘,很愛吃魚。年初她做了腸道手術,只得臥床靜養。為此,爺爺便每週一次或兩次去碼頭上買奶奶愛吃的魚。每次從人潮紛攘的碼頭拎著活蹦亂跳的魚回家,爺爺都顧不上擦額上細密的汗珠,就氣喘吁吁地跑到奶奶面前炫耀:“看,我給你買了多麼新鮮的活魚!”奶奶不語,只是笑著點頭,眼神交匯間一股暖流湧動,溫情脈脈,讓我不由想起那碗底的兩條錦鯉,應該也是在這樣一灣明澈溫暖的水中相依相伴,相望相親。

魚清蒸出來後,爺爺總是反覆用筷子挑撥著整條魚,細心地挑出最好的幾塊。老花鏡鬆鬆地架在鼻樑上,他從眼鏡上方眯著眼用筷子將嵌在魚肉裡大而硬、小而軟的刺一一剔除,再將魚肉弄成一小塊一小塊,還要細細反覆檢查翻找,確定沒有刺,才將魚肉盛進奶奶那隻繪有鯉魚的碗中。碗裡的魚肉全是去皮掐尾後最鮮美的部分,嫩白色小塊小塊置於碗中,甚至被爺爺特意擺成了好看的形狀,不見魚刺也不見油腥,簡簡單單落在碗裡,與碗底的錦鯉相映成趣,愛意滿滿,分外動人。奶奶吃魚時,爺爺就在一旁靜靜地望著奶奶一口一口吃完,奶奶在細嚼慢嚥間也不時抬頭,用眼底滿溢的幸福接住爺爺的目光,此時我又想起碗底那雙錦鯉相依相伴的模樣。奶奶乖乖吃完後,盈盈的笑意給一雙鯉魚平添一抹暖色,這大概就是奶奶十分喜歡用這隻帶有裂紋的碗的原因吧。

曾幾次要求幫眼神兒不太好的爺爺做剔刺這件事。他竟像有些不好意思似的,笑著擺擺手:“這種小事還是我自己來吧。”鍋蓋開啟時嫋嫋蒸汽蒸騰出幸福的味道,白氣裡他的背似乎不再佝僂得那樣明顯。我點點頭,不想再插手。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六十年來,爺爺奶奶琴瑟在御,歲月靜好,相濡以沫,看盡春秋。他們之間的感情,比親情溫暖,比愛情綿長。其實,爺爺奶奶何嘗不像相互依偎的一雙錦鯉?不為風雨懼,不為波濤驚。天地枯萎奈何,生活崩析奈何。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篇五:碗中有人生】

一隻碗,盛滿的不只是飯菜,更是盛滿了,一生的風雨兼程,繁花似錦。

幼時,每每開飯,他都被母親小心翼翼地抱到桌前,眼前是一隻小巧可愛的塑料碗。圓滑的碗邊不會劃破他稚嫩又顯笨拙的小手,碗麵上色彩鮮豔的圖畫,總是勾住他的注意力,讓他浮想聯翩。而碗中,盛滿了母親的美味佳餚,菜葉都被細心地切成碎丁,熱騰騰的白氣隱隱約約縈繞在碗邊。那是滿滿一碗母愛,如甘泉,如蜜汁,在他小小的心房裡流淌。那隻小巧可愛的塑料碗裡,有著他童年最溫暖的時光。

光陰如過隙白駒,牙牙學語的幼童已成長為青年。他正奮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為未來放手一搏。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中,唯一可以讓他喘息的縫隙,便是午飯。面前的密封碗,總是透著一股安心的氣息。慢慢地,他開啟碗蓋,蒸汽液化成的水珠在蓋上流淌,碗中的飯菜失去了炙熱的溫度,但那微涼的飯粒卻在口中釀出蜜一般的甜,挾著絲縷歡愉地咽入腹中。那是滿滿一碗青春,如苦瓜,如良藥,強烈的酸澀過後便有清涼漾在心間。那隻微涼的密封碗裡,有著他少時寒窗苦讀,十年磨一劍的拼搏身影。

告別學校,步入社會,組建家庭,此時的他已是壯年。第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櫥中有著一套精緻的瓷碗。細膩的瓷質,精美的燙花,成套的碗裡是他對整個家庭的愛。傍晚,家人齊聚桌前,面前的碗裡盛著燙手的飯菜,一日的疲倦在桌上的歡聲笑語中消失殆盡。飯後,他總會親自洗淨那幾只碗,輕輕放好,如藝術品般呵護。那是滿滿一碗幸福,如冰糖,如暖陽,半輩子的漂泊過後有了停泊休憩的港灣,欣慰與舒適籠罩心田。成套的瓷碗裡,有著他成家後互相呵護,彼此溫暖的甜甜的滋味。

歲月如梭,織出了雪染的鬢角,年至耄耋的他,坐在桌前,面前是一隻樸素的塑料碗。這隻碗有著幼時光滑、不易碎的碗壁,也有著壯時雪白的顏色。一碗清透的湯水裡,時間彷彿倒流,一生的苦與甜交織在這老舊的碗裡,酸了鼻,溼了眸。

那是滿滿一碗人生,雜揉了各種味道,最終在時光與年華的醞釀後歸於平靜。一隻只碗裡,有著每個人漫長的一生,風雨兼程,終又繁花似錦。

【篇六:碗中有愛】

我輕輕摩挲著碗剔透的邊緣,碗底泛著溫柔的光,圓潤得斂著母親的手藝,厚實得載著母親的愛。

春風一蕩,筍從土裡拔地而冒。廚房裡“刷刷刷”有節奏地輕擊著我的耳膜,是母親剝筍的聲音。一個個碩大的筍在母親靈巧的雙手下只留下巴掌大的精華,細細地切,慢慢地熬,靜靜地等。鍋邊有一隻等待的碗,鍋前有一位期待的母親,精緻的碗折射出了母親的用心與深愛。“砰”地輕端上桌,春筍湯的清香縷縷,驅散了冬日的冰冷,碗中母親的愛喚醒了我新年溫馨的春天。

碗中的片片薄筍承載著母親的愛。

夏至酷暑,我一抹臉上的汗水衝進家門。餐桌邊早已有靜候著我的母親,和一碗清清涼涼的綠豆粥,一碗見底,躁動的神經被攜著母愛的清亮撫平。

碗中的清清甜甜融化了母親的愛。

秋實時節,結束了一週學習的我疲憊地推開了家門。一隻突兀的大白碗印入眼簾,碗中有一顆顆胖乎乎的石榴籽,圓滾滾紅彤彤,猛抓一把塞入口中,沁入胸膛的是碗中溢著的母親的愛,甜甜柔柔地包裹溫暖了我疲憊的心,撫平了我眉間隆起的“川”字,眼前浮現出的一位不厭其煩,默默地剝著石榴籽的母親,她柔和的臉上掛著五個月牙,眉眼與嘴角勾起的都是對女兒放學歸來的歡喜。

碗中滿滿的石榴籽是母親滿滿的愛。

冬風凜冽,寒氣逼人。桌上一碗熱氣騰騰,出鍋不久的羊肉湯充斥著暖意,小心翼翼地捧住,碗邊傳來得陣陣暖意與愛意從我掌間的紋路傳進我凍僵的心,讓它感受著母愛的暖意加速跳動。我細嘗一小口,燙燙的,是熾熱的母愛,濃濃的,是樸實的母愛,香香的,是美麗的母愛。有種溼漉漉的感覺爬上我的後背,讓我覺得沉重。碗中有湯,碗中有愛。

碗中香醇的回味是母親的愛。

碗中的湯是千變萬化的滋味,它盛過百轉千回的味道,但一如既往不變的是母親的愛。不管是暖春的筍,酷暑的粥,盛秋的果實,還是深冬的羊肉,他們都含著母親的期盼與濃厚的愛。

碗中有愛,碗中有母親的愛。

【篇七:碗中有餘溫】

還是找到了。在昏暗的老屋的床底,在厚厚的時光的積灰中,在那回憶的最深處。

但它似乎還有餘溫,它又似乎是那麼熾熱,燙得我無法拿穩,但又不願意放手。我明白,那是回憶割在心頭的痛。

那是一隻畫滿了彩色圖案的塑料小碗。時間已將可愛的圖案磨得斑駁,歲月也不知道在它上面刻下了多少刮痕。可是記憶總是鮮活的。越是離開得久,倘若在痛苦中追憶,朦朧也總會變得清晰,也許變得更加溫暖。

那是很小的時候吧,也不知道是在哪個快樂的午後了。你如同變戲法似的,不知道從哪變出這隻可愛的小碗。面對著打鬧頑皮之後飢腸轆轆的我。一如曾經,老樣子。你又打算煎雞蛋給我吃。

他過去總是那麼嚴厲。你是知道他肯定不會允許的,但你總是,總是,總是那麼疼我,你總是,總是,總是把你的一切最好都給我。

趁他出去散步的時候,你偷偷地鑽進他的臥室,好像生怕被發現了似的,趕緊在那張灰白的老沙發底下摸索。不用多久,你總是會找到那隻裝滿了雞蛋的搪瓷臉盆,小心翼翼地取出幾枚雞蛋。這時候,笑意總會在你臉上毫不收斂地流淌。

你又偷偷地鑽進那個還用灶臺的小廚房,生一堆爐火,開啟那也上了歲數的油煙機。你打兩個雞蛋進鍋。那洋溢滿整個老屋的油香,也便是我童年最幸福的味道。

你把熱乎乎的煎蛋鏟進那隻可愛的小碗,蒸汽也把小碗烘得溫熱。你總生怕我會燙著嘴,所以你每次都要把他們端到窗前,又一個勁兒地用嘴吹氣,好讓他們涼快下來。你也許還會再灑上點鹽,也許還會再找根紅腸,然後再小心翼翼地端到我的面前。我摸著碗,感受得到。蛋涼了,可是碗還有餘溫。

暖暖的,暖暖的,端著碗,我開心地吃著,我開心地笑了。這時候你也笑了,笑得皺紋都淡了。

暖暖的,暖暖的,那碗,是我永遠的記憶。那永遠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日子,那永遠是我這輩子最溫暖的時光。

用手搓拭掉上面的積灰,我確定了。碗中還有餘溫。好像我五年前離開這裡一樣,好像你離開我之前一樣,一樣。

又是一陣令人窒息的疼,刻在心頭上的疼。

他現在沒有那麼嚴厲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樣執拗了。他現在也成了依靠我們的老頭子了,雞蛋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了,我們也要離開這老屋了,離開這曾經最溫暖,但更讓我們如今痛苦的老屋了。

又是一陣令人窒息的疼,我又使勁拭掉了碗上最後的一點塵土。我緊緊地攥著這隻屬於回憶的碗。祈禱著,懺悔著,痛苦著,深深地想念著。

蛋涼了,可是碗還有餘溫。你走了,可是心還有餘溫。我還能感受到你在我身旁的溫存。

【篇八:碗中有夢】

你誕生在我純真無憂的童年裡,懷抱我天真爛漫的夢想。

我手執藍色馬克筆,幼稚的大腦卻嚴肅地思忖著如何刻畫你。良久,腦海中逐漸呈現出各式美妙的花紋—我慎重地、緩慢地,於筆尖滑動中,為你勾勒出我能想象的最華麗的線條。從碗底到碗身,一痕痕曼妙的藍色曲線盪漾在碗中,你逐漸變得青白相間—就這樣,一節普通的美術課上,你誕生了。懷抱我希冀著成為畫家的夢想,你陪我走過成長的漫漫長路。

碗中有夢,引我前行。我沒有想到,孩提時代創造出的你,會給我帶來如此大的影響—當我接過被裝裱起來的畫作,和硃紅色細絨外皮的獎狀時,我彷彿溺入歡喜的海洋,再也無法脫身上岸。黑色粗體字印著我的名字,燙金大字張揚著把我的榮譽放大無數倍,彷彿我已企及絕倫的高度。

我將獎狀掛在牆的正中央,目光掃過桌邊被灰塵覆蓋的你,固執地落在那莫大的榮譽上,像觀賞寶貝一樣它。“這就足夠了,”我的心裡一本滿足,“拿到這麼好的獎就夠了,還想什麼別的?畫家離我太遠,太不實際。”

時間流逝,我數次拿起畫筆想要練習,又慵懶地放下;我沉悶地趴在桌子上不知所云,卻忽然瞥見你。你靜靜地立在桌邊,光潔潤滑的碗身蒙上一層細細的灰塵。我捧起你,驀地清涼之意傳入手中,也傳入心底,滅了我心中囂張的火焰。我這才幡然醒悟,原來不管多久,你都堅守著碗中那份遙遠而又沉甸甸的夢,無喜無憂,從未放棄。是你,在我懈怠之時,無言地策勵我,引我前行。

碗中有夢,慰我彷徨。無數的練習,卻依舊不夠使我成為繪畫領域的佼佼者。我拿起畫作交給老師,她鼓勵地輕拍我肩,然後將面龐轉向其他同學;我將作品送給母親,她像以往一樣說出相同的讚美,然後語氣一變敦促我學習。

我像過往無數次一樣直直地望著你,你依舊堅定地婷婷而立,像個遺世獨立的女子,藍色的花紋繞碗身而舞。我明白,你在沉默中告訴我,堅持我最美的夢想。

傲氣或失意,你一直陪伴著我。你只是一隻碗,然而碗中那份夢,我會永遠堅守。

【篇九:碗中有友誼】

在我的窗臺上,有這樣一隻小碗:以陶土色為底,上面畫了幾道不規則的紅色花紋;碗的邊緣高低不平,還有幾處坑坑窪窪;釉面也不算光滑,從某個角度望去還能隱約看出細微的凸起。它,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甚至有些醜陋。可它,卻承載著你我十年的故事,見證了一段美好的友誼。

猶記得那個夏天,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陶藝老師終於結束了她的“悉心教導”,一聲令下,宣告DIY活動正式開始。你懶洋洋地趴在桌子上:“做什麼啊?你定好咯。”“我也不知道啊,不如……”我在令我眼花繚亂的成品中尋找著,被一隻白色瓷質小碗吸引住了,“我們做個碗吧!還實用。”“嘖,俗!”你嘴上嫌棄著,手下卻已開始有所動作,我笑著加入其中。

揉土、固定、塑形、上色、燒製……經歷了一系列複雜工藝,結果卻和我所期望的大相徑庭:眼前這棕黃色的小泥碗和那高貴優雅的白色瓷碗,所謂雲泥之別,也不過如此了吧。“這麼醜,我才不要。喏,送你了。”“嘿—”我剛要發作,忽然瞥見碗底的一行小字:生日快樂。“這字……”我遲疑卻又驚喜著。“收著吧!我知道今天你生日。妥善保管啊,這可是咱倆第一份勞動成果。”語畢,衝我狡黠一笑。陽光恰好灑落在碗底,不偏不倚,剛好流轉在字間。霎那間,那字金光燦燦,甚是好看;那不起眼的小碗,也因裝載我們的友情而充滿光輝。

回想起那天,我不由得因溫暖而笑;拿過小碗細細擦拭,驀地,看到那紅色花紋遮掩著的猙獰裂紋,眼前又浮現出那個雨夜……

朋友之間最大的不幸莫過於猜忌,無論多麼純潔的友誼,在猜忌下也會變得黯然失色。那晚,我將你叫了出來,只因我聽聞你在背後與他人說我的壞話而怒不可遏;當然,還有因背叛而生的撕心裂肺的深深疼痛。悽風,苦雨,我在大聲質問,你卻一言不發,這更加激發了我的怒火。“看著,從今往後,我和你,就如同這碗一樣!”清脆的破碎聲響起,我頭也不回的大步離開,忽略了身後你默默蹲下的身影。淒冷的月光下,徒留一地破碎的悲傷。

後來,我才知道是我誤會了你;你悉心將碎片粘起,修復了破碎的小碗,亦修復了我們的友誼。

我相信,這小碗,會與我們的友誼一起長存。

【篇十:碗中有童年的懷念】

回到閒置多年的老屋,看著頹唐的老院,拿起兒時的“海碗”,童年的回憶悄悄鑽了出來,有點兒悵然,更多的是懷念。

猶記得兒時,院子不是現在這般小,有兩棵老樹,一棵槐樹,一棵桂樹,院子裡總滿溢著兩種花的芳香。

每年春天,四五月份,正是槐花剛開,含苞欲放的時候,每到這時,我就會躥上槐樹,挎著小包,摘下滿滿一兜飽含著清香的槐花。跳下樹,奶奶總會彈一下我的腦門,寵溺地笑著說:“淘氣包,下次可不敢了啊。”然後牽著我走回屋裡。我看到她走進廚房,連忙跑到櫃子前,拿出專屬於我的大海碗,巴巴地跑到廚房,盼著那一碗香甜的槐花飯。一口下肚,滿滿的盡是清香與甘甜。一大碗吃下肚,剛剛飽,饞嘴,也再吃不下了。

過了酷暑,天氣微涼,院子裡的桂樹漸漸掛上了橙色的小珍珠。再等一個月,花瓣舒展開來,花香四溢,甜蜜襲人,濃郁的香甜讓人微醉。在這桂花盛開的時候,奶奶總會摘下不少,一半放在屋頂上晒乾,沉澱那香甜,為我做個小香囊;一半存在罐子裡,慢慢醞釀,等到春節,就有了一罐真正讓人陶醉的桂花釀。聞著那更加濃郁的香甜,我總是抱著自己的大海碗,眼巴巴地看著奶奶,想討一大碗,那比蜜糖還甜的飲料嚐嚐。但奶奶總說:“小孩子家家的,哪能喝酒啊。”然後拿筷子,蘸上一點兒,點在我的舌頭上。我咂咂嘴,嚐到了甜頭,就趁著奶奶不在的時候,偷舀了一碗,才喝了一口,就吐了吐舌頭,還是一點點比較甜,早知道,就該聽奶奶的話了。

如今,重回老屋,看著已然“縮小”的老院,拿起曾經要雙手捧起的小小的“大海碗”,上面繽紛的烤漆已經脫落,碗底貼著的專屬於我的小標籤也已泛黃,如同兒時的回憶,不甚清晰。但是,端起小碗,輕嗅,上面彷彿還留存著槐花的清香、桂花的甜蜜,好像經過歲月沉澱,醞釀著對童年的懷念,那醇香,比這花的蜜,還要甘甜。這已經可以託在掌心的“海碗”,成為了我的至寶,滿滿的,都是童年的甜蜜與回憶。

【篇十一:碗中有愛】

我家的玄關上靜佇著一隻碗。它是家鄉盛產的青花瓷器中最平凡無奇的一員,除了流轉著柔和瑩光的內壁偶爾斑駁了日影,內中空無一物。然而我卻能於其中看見沉甸甸的、充盈的愛。

曾幾何時,它是一隻酒碗。在我的家鄉徽州,曾有千百年的繁華輾轉成詩,沉澱在歲月裡。縱使徽商車隊馬鈴聲已不再,青石路上氤氳墨香已不再,可家鄉的酒,卻帶著那些過往雋永流傳,如歌如訴,濃郁纏綿。

於是便不難想象1960年春天,當我年輕的外公在

陌上花開緩緩歸作文 篇13

高一作文 ,4329字

陌上花開緩緩歸,只為莫做嘆息人。

【篇二:陌上花開緩緩歸】

叢中一朵花的開放,是否讓你低頭輕嗅她的芬芳;葉上一顆晶珠的滑落,能否讓你駐足欣賞他的剔透;樹上一片枯葉的凋落旋舞,是否讓你抬頭細細觀想。這一切是如此的美好。而如此匆忙的我們能否放慢腳步欣賞。

放慢腳步,讓你發現另一篇美好天地

“世與我而相違,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淵明一聲感嘆,告別了忙碌紛擾的官場,之前為了謀生而做官的他忙碌不已,為了生活他在官場上來回奔波,無法欣賞自然,無法悠然吟詩,此時的他違背了自己的志願,身心都感到疲倦與痛苦,於是他決定放慢腳步,歸去來兮。放慢了腳步他可以“以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他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放慢了腳步他發現了一片悠然閒適的美好天地,在這片美好的生活中,他吟詩喝酒,擺脫世俗悠然自得,寫出了千古流傳的詩句。放慢腳步,並不會讓你後退,它會讓你發現一片新的天堂。

放慢腳步,你會得到更多

演講,寫書,寫稿,讓天性自由的她感到枯燥,生活中的極速,讓她不適應,因幾張照片的鄉愁之感,讓她放下繁忙去到了那個古老原始,未被極速現代化覆蓋的地方—撒哈拉沙漠。從此她與當地人一同生活,她不用每天著急的趕稿子,她可以每天不用在乎時間的安靜的聽當地的孩子講故事,觀察人們的生活,感受一種全新的生活,雖然貧苦,她們卻不匆忙。放慢腳步,她領略到一個悠遠民族的文化習俗。放慢腳步,她她體驗了常人難以體驗的生活。放慢腳步,讓她知道了自然的偉大與人的淳樸與脆弱。她是三毛,放慢腳步的流浪讓她擁有了讀者與朋友,也讓她擁有了別人所沒有的生活和體驗。

放慢腳步,你會獲得成功

每天日以繼夜的畫畫讓他的靈感流失,腦中混亂的思緒讓他無所適從。當他停下畫筆抬起頭,眼前一隻小老鼠的可愛摸樣吸引了他的視線,他靜靜觀賞完一隻老鼠的表演,他的靈感忽然湧現,於是他創造出聞名世界的不朽卡通人物米老鼠,他是迪士尼。因他放慢腳步,他找回了失去的靈感。放慢腳步讓他成功。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在這快速前進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慢下來,生活催促著他們不斷前行,甚至沒有空隙看一眼沿途的風景,但有時細細想來,是否只有放慢腳步,才會讓自己發現更多美好的事物,才會收穫更多。所以放慢腳步吧,用一顆寧靜的心,來欣賞這一路芬芳。

【篇三:陌上花開緩緩歸作文】

生活何必那麼緊湊,生活何必那麼倦累。何不像海子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體味春天的勃勃生機,何不像川端康成那樣靜待“凌晨四點,看到海棠花未眠”感受夜中海棠花未眠的小樂,又何不“坐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享受生活的愜意與舒適。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把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我們常看到的是那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辛棄疾;那個時刻緊繃著為國家黯然傷神的心;那個生活在戰場快速節奏中的辛棄疾。可是你是否知曉“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辛棄疾,似乎就是生活中短短尋人的一個慢鏡頭,我可以體會到那種尋到人的欣喜之情。這種慢下來的生活,這種歸於平靜悠慢的生活何嘗不是一種美,一種有別於戰場緊湊戰鼓的美,花紅柳綠,萬紫千紅,世界之大。慢下來,你會發現生活的別緻,慢下來,你會感受到千年前辛棄疾的樂趣。

捻一撮茶葉,細細灑下杯中,看著水沿杯壁緩緩流下,看著茶葉被漫漫浸泡,聞著幽幽散發出的清香,抿一口,茶香瀰漫,時間似乎終止,享受這個時刻吧。這不是匆忙中的速溶咖啡的提神,這不是麥當勞門口速速解決的早餐,而是享受於慢中。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身影我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是夕陽下悠然暢快的背影,倚著餘暉,緩慢而悠長。“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歸隱田園,慢下來,慢下來。慢下來可以攜幼入室,有酒盈樽。慢下來可以時矯首而遐觀,舒適又美好。這是有別於官場上的諂媚生活,這是有別於官場上爾虞我詐的快生活,這是一種恬然自適,一種安逸。

誠然,現代社會到處可見快餐生活,快餐時代,慢下來似乎是不可以的,會落後,會被追趕。但閒暇時刻又何不去放鬆,品品茶,踏踏春,郊郊遊。生命中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慢下來,去留意水中魚,空中鳥,留心身邊的美好與歡樂。

那麼,看,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可緩緩歸矣啊!

【篇四:陌上花開緩緩歸】

春風和煦,享受的是微風徐徐的涼煮;輕棹孤舟,享受的是小舟輕揚的愜意;曼陀羅花開,享受的是花開燦爛的瞬間。請慢下來,留心身邊的美好。

慢,是一種徐而不緩,緩而不徐的意境。太極拳一直是公園裡老人晨練的必備專案,他們不急不慢,伸手,抬腳,閉眼,放步,那一招一式不是軟綿無力的繡花拳,而是舒氣怡心的招式。沒有快和猛的狠辣,有的只是一種忘乎自我的意境,一種怡然淡定的心態,可這些便是快和猛的死穴。有的時候,我們追求的不是更快,而是這種慢,一種精細的慢,一種安然泰之的慢,而這種慢,正是這個快節奏生活的制勝寶典。

慢,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慢,是李白酌酒以自懷後的詩興盎然;慢,是杜甫“感時花濺淚”的惆悵。他們因慢而失意,他們因慢而慷慨激昂,他們忠於慢節奏的生活,時間在陶淵明眺望南山時定格,時間在杜甫“一覽眾山小”時定格,這些定格的時間,這些定格的慢,正是他們對於人生的感慨,對於百姓的關愛。雖然他們沒有跟上路途學子快步前進的步伐,可他們卻樂在山川美景中,提筆賦詩,一氣呵成。於是那一篇篇佳作便被同樣懷著慢節奏的知音所傳誦。及時沒有快節奏的物慾滿足,卻充滿了慢節奏的精神寄託。

韓寒曾說過,慢是一種寫作藝術。沒有哪篇傳世佳作不是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反覆修改得到的,只是經過慢的錘鍊才能出珍品。記得梁靜茹曾在歌詞中寫道:來來往往三言兩語,時時刻刻傳送簡訊。快節奏的生活已將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消磨的一乾二淨,沒有了慢生活的融洽,沒有慢生活的陪伴,一切都顯得那樣繁華,只是那些忙碌的人們啊,你們可曾回頭,眸望那陌上花開,聆聽父母的絮語,那些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

泰戈爾將慢詮釋為“輕輕的來,悄悄的走”,舒婷將慢意解為夕陽西下,天邊最後一抹絢麗的紅;冰心將慢幻化為孤獨扁舟上的一張船票。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篇五:陌上花開緩緩歸】

閉上眼,靜靜聆聽水滴弱小的力量,靜靜聆聽青草鑽出大地的欣喜。極目遠眺,細細感受雄山拔地而起的震撼,流雲停停走走的愜意。輕輕呼吸,慢慢回味一朵花綻放時的奇蹟,河水慢慢流淌是的寂靜。停下腳步,慢慢體會,你將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張若虛的體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獨自一人的狂歡。“月”在詩人古文中時常出現,其實最根本原因是在面對皎皎明月時,才會最真實地感覺到周圍純粹的寂靜和自己內心的獨白。試想想在獨自一人時,漫漫長夜中,獨自飲酒,披上銀色的光輝,去看海棠花未眠,又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

在空餘的時光中,嘗試著去聽聽音樂會。不是激情奔放的搖滾,或是撕心裂肺的金屬音樂,而是停滯了時間,用心靈去體會的古典音樂。你會驚喜的發現簡簡單單的黑白琴鍵可以發出如此悅耳的聲響,普普通通的琴絃竟可以演奏出如此動聽的旋律。你是否會感覺到身邊都充滿了奇蹟呢?

從肉眼的觀視到顯微鏡下面的發現,從感官的直覺到天文望遠鏡下星星的天空,將會感觸到生命不一樣的奇蹟。其實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生活變得細緻。有時候停下腳步,細心發現,你將會看到不一樣的驚喜。匆匆忙忙的快節奏下,你一定不會看到海王星的存在;你也一定不會發現發現到腳下微生物正以奇特的方式管理著自己的生活;當然你也一定不會察覺自己血管流淌的血液,告訴你生命的存在和意義。

在匆匆忙忙的快節奏生活中,在燈紅酒綠的街道,在上下班人們疲倦的睡臉下,我們多久沒有聽過鳥叫了,多久沒有觸控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多久沒有看看海棠花未眠了,多久沒有在濃郁的黑夜中體會到另個自己的真實渴望,亦或是多久沒有開懷大笑。我們就像是綁滿線的木偶,麻木地匆忙的地過著日子,在時間的年輪裡深深淺淺地虛度時光。如果可以,我很想再聽一次蟲鳴,看一次梔子花開,靜靜感受另一真實的自己。

【篇六:陌上花開緩緩歸】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是自然的慢鏡頭。陌上花開,戴妃為越王留住時光,鶯啼婉轉,黃鶯為春天留住樂章。遷客騷人,墨香為歷史留住離騷。留意身旁,你會發現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妖嬈美麗;留意身旁,你會發現天街小雨潤如酥的盎然春意;留意身旁,你會發現“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暮鼓之音。

迴歸自然,像濮水垂釣的左週一樣,像臨淵而漁的姜尚一樣,像高山流水的伯牙,子期一樣去體會花謝花開,雲捲雲舒。

陶潛的心是自然的性,他可以說“性本愛丘山”而不願在“五斗米“的匆忙中折下腰去。他可以去追尋不停駐的時光,卻在心中為匆匆而逝的景緻留下一個最美的鏡頭。喧囂的塵世裡,他漫步東籬採菊。披月歸來,留住的是坦蕩的心。花紅柳綠的江南岸,萬里飛雪的北辰地是他心之所往,夢之所歸。藩籬困不住滿園杏花色更困不住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走走停停,春風綠了那年斷橋邊的江南岸,小舟撐開了李後主的那一池春水,珠圓玉潤的琵琶,也彈開了商女的《後庭花》。

王勃的情是滕王閣江水中的逝者如斯,寤寐之間,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之景。起起落落的人生,初唐四傑之首的讚譽,沒有讓他在形形色色中匆忙的走過。短短二十幾年的生命卻足以讓他懂得人一生的智慧,觀遍人一生所經歷的風景。他看到了“纖歌凝而白雲遏”,也看到了“睢園綠竹林川之筆”。他用筆墨留下了一紙書卷,讓後人可以如他那般“賭書消得潑茶香”的愜意。

人生太過匆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等待去做的事情也很多。很多加很多就是一輩子,迫不及待的來,馬不停蹄的走,讓一生湮沒在這無情的紅塵亂世中,有太多的無奈。太多太多的時光留不下來,此時我們更需要緩緩而歸。調整我的步伐,讓疲憊的心歇一歇,去看看大漠的長河落日;去看看北塞的漫天飛雪,去看看江南的遍地杏花。去聽聽漁舟唱晚,去賞賞春花秋月。

香山的楓葉可紅了?西湖的楊柳可綠了?陌上的花可開了?簷上的鳥兒在呢喃?

斯人,可緩緩歸矣!

【篇七:陌上花開緩緩歸】

慢是一條舒徐而又明澈的溪流,慢是一杯清冽而又醇香的淡茶,慢是一抹明麗而又嫵媚的笑容。慢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超然的追求,讓我們細緻生活,淨化靈魂。

關於淡泊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而仕途失意卻讓你慢下來享受生活。你是蘇軾。揀盡寒枝不肯棲。”是你的倔強;“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是你的超脫。“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你的淡泊。你寄情于山水,透過世俗的灰調留得湖藍群青於明眸間。你漫遊在人生的旅程上,沒有急躁與怠惰。用筆書寫人生的篇章

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篇14

國一作文 ,6422字

【篇一: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下午,老爸回來了,他專門跑到洪澤湖去買了“洪澤湖大閘蟹”。只聽“嘩啦”一聲,螃蟹被倒在了水池裡,爸爸說公的有四兩多,母的有二兩五以上,呵!大螃蟹果然不同凡響,“啪啪啪啪”還在水池裡亂爬,一會兒居然搭起了“蟹梯”爬了上來,我一邊用鍋鏟把螃蟹推入池中,一邊急忙喊媽媽。媽媽拿了一個不鏽鋼蒸屜壓在螃蟹們的身上,又找一個鍋蓋蓋住,大螃蟹們終於老實了,再也爬不上來了。媽媽也將我趕出了廚房:“去去,別看了,一會了有你看的。”

過了一會兒,媽媽準備洗螃蟹了,要爸爸幫忙去拿剪子,我也跑進了廚房,想去湊湊熱鬧。拿開鍋蓋和蒸屜,開啟水龍頭,媽媽拿起刷子,正準備抓過一個螃蟹來洗,可是旁邊有一隻大螃蟹迅速的爬出了水池,準備奪路而逃,我急忙拿起鍋鏟去推,可是這隻大螃蟹爬的很快,我左遮右擋,這時又有兩隻螃蟹爬了出來,媽媽也開始手忙腳亂了,幸好爸爸來了,我們一家三口齊心協力終於把螃蟹有趕回到水池裡。爸爸媽媽聯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洗好了螃蟹,放入了蒸鍋。

很快,香噴噴的大閘蟹出鍋了,媽媽調好了姜醋汁。“先吃母的。”媽媽說,我們每人拿起一隻母的大閘蟹,開啟蟹殼,“哇!”我們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不愧是“洪澤湖大閘蟹”,好多的蟹黃啊!挑起一塊硬硬的蟹黃,粘上滿滿的姜醋汁送入口中慢慢的咀嚼品嚐,好鮮,好美味!當我開啟一個大個的公蟹時,軟軟粘粘的蟹膏裹上姜醋汁,那美味真的讓我無法形容,還是細細的品蟹吧!吃完蟹身,爸爸建議我們到頂樓陽臺,邊賞月,邊吃蟹腳,我們一致贊同。一家人吃著鮮美的螃蟹,賞著中秋明月,好幸福啊!

螃蟹這個稀罕之物,原本一般人消費不起的,但在改革開放、國富民強的今天,老百姓日子都富裕了,這個稀罕之物,也成了尋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了。

但願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和臺灣的小朋友能夠在一起吃鮮美的螃蟹,賞中秋明月,我相信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

【篇二: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想必大家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我本人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就在這中秋佳節與諸位吃貨們談談中秋節的傳統美食。

說到中秋節,人們的腦海中最先呈現的肯定是月餅。我個人覺得吧,月餅傳統的那種並不好吃。豆沙餡的偏甜,吃多了就膩;五仁的月餅雖然看上去很豐盛,不過口感一般,不夠單純簡潔;再久遠一點的是蘿蔔絲餡的,大約在我爺爺的時代比較多,但一點也不符合我們的口味。隨著時代的變遷,月餅又開發出了抹茶味,紫薯味,蛋黃味,水果味等等口味。這些月餅都有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皮上印的餡和裡面裝的餡不統一,總讓人覺得每個月餅的味道都不實在,每個月餅的味道都和豆沙味差不多。常常是看到外面的字後欣喜地拆開吃,咬了一口之後就放到一邊再也沒有吃第二口的興趣。

然而,就在吃貨們對月餅快要失去希望之時,一個新品種誕生了,那就是—雪月餅。

我第一次吃雪月餅是去年這時候,正好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請來了我的朋友和他們的同事一起吃飯。有一位同事的女兒送我的禮物就是雪月餅。那味道,無法言喻。一口下去,先是香香的脆皮,有點像加脆了的華夫餅,甜甜的卻毫不膩人,而在這之後的是入口即化的冰激凌,帶著比利時黑巧克力的苦澀與香醇,更多的是絲滑的甜蜜,裡面還包著一顆硬硬的巧克力豆,牙齒一擊,豆子就發出輕微的碎裂聲,咀嚼了幾下之後,巧克力豆已融化在口中,令人回味無窮……

啊,美味的雪月餅,我何時才能與你相見?

【篇三: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今年也不例外。往年我們總買超市的月餅,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也過甜過膩。今年暑假中,媽媽從朋友那學會了做月餅,於是我打算在今年的中秋節中與媽媽共做月餅,嚐嚐自己的勞動果實。

首先,月餅的餡皮與其中的餡是決定味道的重點之一,於是,我和媽媽來到了超市挑選麵粉及我喜歡的豆沙餡,還買了做月餅的工具及其它材料等。一切準備就緒後,終於到了最為緊張也最為有趣的環節—做月餅。

第一步,做麵皮。麵皮由牛奶、黃油、糯米粉和澄粉和在一起製成。我與媽媽一起將它和好後,便放入了蒸鍋中,蒸20分鐘。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開了鍋蓋,取出其中東西,只見它們已凝固,我嚐了一口,如年糕一般,軟軟的,很有彈性,我期待著嚐到自己做的月餅。

接下來,這麵皮還要在冰箱中冰凍2小時,製成“冰皮月餅”。時鐘似乎和我過不去似的,走得很慢很慢,我感覺過了好長時間,可一看時鐘,只過了半小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月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開啟冰箱,摸了一下面皮,涼涼的,果真是“冰皮月餅”。

麵皮調好後,下面就是最後一步—揉麵、裹餡了。我邊看媽媽做,自己邊揉著。可似乎不是我想的那樣,我的麵糰黏乎乎的,還油油的,沒韌性,這能好吃嗎?當我將豆沙裹進去後,咬了一口,“呸,呸,什麼味兒呀,怎麼這麼難吃?”我的月餅不但沒有甜味和嚼勁兒,還有些苦澀,我疑惑不解。媽媽見我一臉愁眉,拿起我手中的麵糰揉了揉:“嗯,這麵糰要想口感好,就得變得有韌性,不黏,這就需要用力均勻地揉,還要有耐心……”我認真地聽著媽媽講話。在媽媽的指導下,我重新拿起一塊麵團,用力地揉著,直到它變得有韌性,不黏了。然後,我又裹進豆沙,最後一合,在壓個美麗圖案,一個美味又美麗的月餅就正式完工啦!

做好後,我立刻拿起月餅,大咬了一口,頓時濃香四溢,豆沙的細膩和麵皮的柔韌融合在一起,甜而不膩,美味可口!吃後,我舔了舔嘴,回味無窮……

這次DIY冰皮月餅雖然是我的手痠酸的,還黏乎乎,髒兮兮的,但這是一次親身體驗,我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甜蜜蜜的!

【篇四: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舌尖上的美食那我可吃了不少,這次中秋節,再一次領教到了爸爸的廚房祕密。

中秋節那天爸爸請朋友吃飯,我們家請客吃飯都喜歡在家裡做,一是外邊的飯菜爸爸說不乾淨,二是也趁這個機會爸爸也露上一手。我爸爸做的菜可好吃了,只是平時比較忙,放假的時候,可以多做些複雜的菜。

爸爸說如果要是做一桌菜,就以定要考慮整桌菜的搭配,葷素的搭配,顏色的搭配,口味的搭配,烹飪方法的搭配。上菜的次序也很講究,先上冷盤,一道脆綠的涼拌萵筍,酸甜可口,立刻打開了大家的食慾;先清淡後濃郁,這樣大家不僅能吃出清淡中的鮮,嚐出濃郁中的香;同為紅燒菜,黃豆燒豬手,爸爸放入豆醬燒出了東北味,紅燒豬大腸有些微辣,也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客人們都問爸爸這些菜是怎麼做的,爸爸都一一告知,最後他看著我們這些小朋友說:“燒菜就像學習,第一,要了解每一種食材和每一種調味料的特點;第二,要善於思考,在外邊吃了別的好吃的東西,要想想他們是怎麼做的?自己也可以試著做一做。第三,不要怕麻煩,做菜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你們看這些像不像學習的方法呀!”

【篇五: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望著明亮的月亮,我想起中秋節那天的美味食品,有月餅、桂花酒、鴨子等……提到桂花酒,我最深有感觸,因為我和爺爺一起釀的。

首先我們選擇金桂,因為在桂花各品種中,金桂是最芳香的。採摘桂花也很講究,需要剛摘下或摘下不久的桂花最好,已經變黑的就不能用了,摘下的桂花要乾淨,不能帶泥沙和枝葉。接下來就是將桂花放到通風陰涼處攤開風乾一夜,然後每斤桂花需要加入四兩白糖拌勻,放入酒缶內,發酵兩三天後,再加上三十五度以上的米酒,密封窯內,爺爺說:“一年後,我們釀的桂花酒就釀好了。”天哪,居然要等一年才能喝到啊!爺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摸了摸我的頭說:“小饞貓,我們還有去年釀的桂花酒呀。”當爺爺把瓶子拿出來時,我迫不及待地開啟瓶蓋,聞著裡面清香的氣味,爺爺給我倒了一杯。桂花酒的顏色是淡黃的,嘗一口十分甘甜,又有一點酒的味道,但一會兒,濃濃的桂花香又會蓋過酒味,重新變得甘醇可口了,這使人越喝越想喝。爺爺說:“桂花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健脾胃,幫助消化,並且能活血益氣……”

我慢慢品嚐著這甘甜的桂花酒,想像著,明年我們釀的桂花酒的樣子,不禁笑出聲來!

【篇六: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記得小時候,一提到“中秋節”這三個字,我的口水總會條件反射地從嘴裡流出來。那是因為,每到中秋節,總能吃到許多美食。

月餅是每年中秋節必吃的美食。這也是我國自古流傳的傳統風格。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坐在外面嘗月餅,賞月亮,別有風味。月餅形如圓月,象徵團圓。每年中秋節到來之際,媽媽總會帶著我出門去買月餅。有時,我們還會帶著月餅出去走親戚,把這份中秋佳節的祝福傳遞給更多人。月餅放到嘴裡,咬一口,酥酥的,餡是軟軟的,甜甜的,有時餡裡會裹著花生,核桃仁,這時候吃起來就是脆脆的。美味的月餅—這曾是我喜歡過中秋節的一個原因。

不僅僅是月餅,過中秋節時,我們還會吃芋頭。據說吃芋頭是為了紀念元末漢人殺韃子。當初漢人起義,推翻元朝韃子的殘暴統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漢人起義後,便以韃子的頭顱祭月。當然,不可能每年中秋節都用真的人頭祭月,於是便用芋頭代替。芋頭吃起來軟軟的,綿綿的,有點微微的甜,還有點清清的香。人們都很喜歡。

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會吃很多東西。我喜歡吃南瓜,大人們會喝桂花酒,媽媽還會做各種雞鴨魚肉,每年中秋節的團員飯都特別豐盛,熱鬧得像過年一樣。吃完飯,一家人坐在外面,一邊賞月,一邊聊天,一邊聞著陣陣沁人的桂花香,我覺得那是最幸福的時刻。

舌尖上的中秋,吃的不僅是美味,更是一份歡樂祥和,團圓美滿。

【篇七: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中秋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重要節日。每到這一天,便要吃一種重要而特別的食物:月餅。

大家一定都吃過月餅,月餅種類繁多,現在正好是中秋佳節,所以我們也正在吃月餅,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蛋黃月餅。一開啟包裝盒,就能聞到月餅那種獨特的香味,再加上月餅裡蓮蓉的甜味,讓人聞著特別舒服。咬下一小口,滿嘴都是蛋黃的油汁,那蓮蓉咬著軟軟的,還有一點粘牙。月餅的味道甜而鹹,這兩種看似相抵的味道融合在了一起,但是沒有一點奇怪的感覺,反而覺得很好吃。蛋黃呢?鵝黃色的讓人看著便想大快朵頤,那種鹹鹹的味道又很合適,多麼讚歎這奇特的工藝呀!最後一口還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其實,早在周代便有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了,在那個時候,每到中秋節,便要在賞月的同時擺上一桌美食,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月餅和西瓜,當時在設大香案的時候,還得把西瓜切成蓮花狀,以示對自己的祝福。

說到時令水果,那就要說到石榴了。把石榴一剝開,便能看見那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小果實。那小小的果粒,一顆挨著一顆,一粒接著一粒,它們在這個溫暖的“小屋”裡互相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我剝出一顆,放在嘴裡,輕輕咬下去,在那一瞬間,甜甜的果汁便流入口中,還有一種清爽的感覺,那一絲絲的甜味讓人身心舒暢了許多,似乎把平日裡的煩惱全都消除掉了。如果一大把吃下去,那泉水一樣的“玉液瓊漿”便會湧入口中,讓人覺得清涼無比。

中秋節還有更多美食等著你去體會去品味,讓我們一起“品嚐”中秋吧!

【篇八: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中秋節是月圓人團圓的佳節,也是我最為期待的一個節日。媽媽常說,她小時候生長在農村,平時生活節儉,逢年過節時家裡才會有一些好吃的。而對我來說,雞、鴨、魚、肉、蝦……已是平時餐桌上的常見菜,唯有月餅每年就只能在中秋節那幾天才能好好享用一番。

中秋節當天下午,大伯伯、二伯伯和我們三家人一起回到六合老家,與爺爺、奶奶團圓。大人們幫著爺爺、奶奶一起忙碌,精心準備了一桌異常豐盛的中秋菜餚。一大家人圍坐在桌邊,一邊品嚐議論著一道道菜餚的味道和營養,一邊互相問候、互聊家常;時而舉杯互敬,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大人們暫時忘卻了工作和生活上的煩心事,而我和姐姐、弟弟則在嬉笑中已然將節後月考的壓力拋到了九霄雲外……現在家裡的條件好了,生活富裕了,中秋滿桌的菜餚也難有什麼特別的新花樣,但每年總會有一種味道在舌尖生香,在心頭留味,深深地印在記憶裡,永遠不會淡去!前年是湯鮮味美的龍袍蟹黃湯包,去年是香氣撲鼻的東溝老鵝,今年是黃多肉嫩的高淳固城湖大閘蟹。

晚飯後,圓月已躍然半空,奶奶又為我們端上來切好的月餅,共有三種:廣式豆沙月餅、蘇式五仁月餅和六合瓜埠賴月。雖然滿肚子的美味菜餚還未消化,但我仍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叉子。第一塊是蘇式五仁,輕輕地一口咬下去,立刻滿嘴五仁的清香,舌齒間到處是一層層酥脆的餅皮……;第二塊是廣式豆沙,餅皮只有軟軟的一層,吃在嘴裡很快就和綿軟的豆沙餡融在了一起,舌尖上感覺到的是豆沙餡的香甜和細膩……;第三塊是賴月,它比一般的月餅要大很多,有一股清香撲鼻,吃起來也是酥甜可口,舌尖上留有芝麻的餘香……。

舌尖上的中秋,不僅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一份美滿團圓的味道!

【篇九: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還記得前不久,中央一套剛剛推出了一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那其中的美味也真可謂詮釋了中國大江南北的悠久美食文化。中秋佳節年年過,可這中秋的美味卻也是年年變。今年,我嘗過的美食又會是怎樣的呢?

今年的中秋,吃月餅當然為頭等大事,今年品嚐的月餅種類也比往年多得多,有酥酥的蘇式月餅,濃濃的奶黃月餅,冰冰的雪月餅,以及其他好多交不上名字來的月餅。這麼多的月餅,還惹得我叔叔經常調侃:“幾年後,是不是要有韭菜餡兒的月餅啦!”不過說起我最喜愛的月餅,那肯定是雪月餅啦。外面一層薄薄的皮包著裡面又涼又軟的冰淇淋,一口咬下去,還有汁會流下來,這是我便會立刻伸出舌頭去舔,一丟丟都不願浪費。

而今年的中秋,不僅月餅是我的最愛,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播出的毛豆腐也成為了我的口中佳餚。一開始,我以為毛豆腐就是長滿毛的豆腐,有什麼好吃的,那毛茸茸的,我還嫌惡心。可是當阿姨們把毛豆腐放入鍋中炸的時候,我這小饞貓的口水又不禁流了下來,那香味瀰漫在整個城市的上空,真恨不得深吸一口氣,把香味全都吸進肚子裡。第一碗毛豆腐出鍋,我迫不及待的拿著牙籤去叉,可是他又調皮的溜回了碗裡,我不服,幾經挫折,才把這快爛的豆腐送進了嘴裡!口感嘛就更別說了,外酥裡嫩,吃完之後還想再吃,忍不住去回味他那語言描繪不出的美味口感。

舌尖上的中秋,名副其實的舌尖上的中秋,他雖然不及舌尖上的中國,但我卻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人們對中秋美食的一份深深的情!

【篇十: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中秋佳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應該吃些什麼呢?聽我慢慢道來。

有句熟語說的好:“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以示團團圓圓,其實除了吃月餅,還有很多傳統美食呢!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每當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戶戶吃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現在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超大幾個人吃的、有中等一兩個人吃的、還有迷你一個人吃的。不僅形狀有了改變,餡和味道也有了改變,有摩卡咖啡、蘇式海苔、貴妃醉月、燕窩蓮蓉………。等口味。

說完月餅,我們來說說螃蟹!中秋節晚上,我們一家三口望著桌子上紅通通、熱乎乎的大螃蟹直流口水,都說中秋時的螃蟹最肥美,我早已忍不住,拿起一個就準備吃,但我卻“啪”一下把它摔進盤子裡,“啊!燙死了”!我大叫道。但我依然禁不住“誘惑”,還是拿起螃蟹,拔去它的腿和蟹肚臍部分的一小塊蓋,再把蓋子裡蟹黃吃了,啊!這個蟹黃真香、真好吃,我一口就把黃全吃了下去,媽媽說:“螃蟹蘸著姜醋,更好吃”,我聽了媽媽的話,放了點醋再吃,果然,蟹黃的香味加上醋的酸味,真是棒極了!沒法用文字來形容那蟹的味道,甜的,但又有點酸,真是人間美味呀!

再說說吃南瓜吧!在江南各地過中秋節,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過節這天,爸爸也買了南瓜,放入鍋裡蒸,拿出來熱氣騰騰的,聞著那南瓜香,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夾起就往嘴裡放,燙得我立馬把它吞了下去,味道沒嚐到。待到南瓜涼了,我再開始吃,稀疏的肉,加上香甜的口感,真好吃!

中秋節的美食文化多種多樣,還有吃田螺、芋頭、烤鴨等,真希望下次中秋快點來到!

關於黨在我心中的作文 篇15

高一作文 ,1897字

【篇一:關於黨在我心中的作文】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每當我聽到這首歌便會熱血沸騰,每當我唱出它來心中便激盪著無限的愛國熱情。

當神舟飛天,常娥奔月,奧運來華,舉辦世博……一一成功後,華夏兒女無一不為之自豪歌唱。非典侵入我國,但它侵入不了我們的愛國心;地震震裂大地,震碎房屋,但它震碎不了我們的凝聚力。一件件、一幕幕,四面八方,萬眾一心,無一不凝聚著炎黃子孫的血與淚,愛與自豪。

說實話,我聽過的民族歌曲真的很少,在學校舉行的歌唱祖國的比賽準備過程中,我幾乎沒聽過幾首,對此我感到非常的羞愧,以前我總覺得又不是國家危難時刻唱這些歌幹什麼,還有那美聲唱法也不怎麼好聽,還有那歌詞也不貼近生活。隨著歲月的增長我明白,那是因為體會不出歌唱家所流露出的感情,也還沒能更深刻的體會那些歌詞的美妙,愛國的深刻。

而今,每當我聽到“祖國母親”的歌曲,都會覺得自己熱血澎湃。你聽,那歌聲是多麼的嘹亮,穿過這歌聲便會感受出它所凝聚的團結的力量。每當我聽到這些歌曲,我的愛國熱情都會不斷被點燃,我總感覺到她在催促著我前進,激勵著我奮發……這讓我不得不佩服那些作詞、作曲的藝術家們,他們將自己的靈魂融入到了這音樂中去,牽引著我前進的方向,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是不朽的篇章,什麼是經久不衰的作品,也深刻體會到了魯迅先生的那句“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的含義。是什麼樣的才子才能寫出這麼動聽的歌曲?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他們將刻骨的愛國情懷暴露無遺?又是什麼樣的動力鼓動他們永無止境的愛國?他們是誰?

他們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他們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時候,無畏的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是開國先鋒,改革開放的實踐者,雖然那些英雄早已逝去,但我卻仍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每當我聽到祖國之歌便感覺是他們在歌唱,他們在對我們述說著英雄的故事,他們在向我們表達他們的愛國情懷,他們並沒有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而後悔,他們為此自豪、歌唱。他們並沒有隨著生命的逝去而離開我們,他們仍在鼓舞我們不要停止、不要放棄,繼續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貢獻。只有共產黨才能引導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引領我們正確前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時代在改變,萬物在更新,可我知道我的中國心不會改變的,我是中國人也不會變,黨永遠在我心中!

【篇二:關於黨在我心中的作文】

今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舉國歡慶。回首往昔,中國共產黨是經歷了多少艱辛,多少挫折,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正如歌中讚美的那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確實,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自由民主的新國度。

回眸歷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過著水生火熱的日子。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給人民帶來一絲黎明的曙光,可惜革命的果實最終又被軍閥袁世凱竊取。封建主義政權被推翻,資本主義政權確立。1919年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野蠻的強盜行徑徹底激發了愛國的中國人民,學生,學者,工人,商人……紛紛走上街頭,五四運動爆發。馬克思主義藉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颶風漂洋過海來到了滿目蒼夷的中國。1921年7月31日,中國共產黨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正式成立,組成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張國燾等13人,共產國際代表馬林。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國民主革命帶來新的希望。但由於黨內博古等人犯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轉移,於1934年10月開始了長達兩年全程二萬五千裡的長征。這次長征給中國共產黨帶來了歷史性的考驗,更給中國共產黨以後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經過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教訓,黨重新進行調整,於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扭轉局面。這次會議確定了毛澤東為中心的中央正確領導中心,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此後,經過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三十年風雨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社會逐漸以改造和建設時期,經過重重磨難和曲折後,黨終於領導人民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領導人民向繁榮富強的民族復興之路前進。

九十年滄海桑田,中國共產黨用無數的犧牲和智慧換來了今日美好的中國,讓如今的我們生長在繁榮而又充滿生機的新時代裡。母親用她的汗水與乳汁哺育了我,寸草芳心,該怎樣回報您無私的愛與深情?唯有把您鐫刻在心上牢記在心底,千里萬里,伴兒遠行……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作文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2583字

【篇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作文】

大家可曾想到,早在1874年時,我們中國開始被入侵。老百姓開始瞭如噩夢般一段漫長的歲月。起初,是臺灣被入侵,到淪陷大半個中國,柔弱無能的清政府放縱他們,敵人的洋炮轟開了我們國門,而我們,又拿什麼來抵抗呢?用自己長年勞役而長滿老繭的手?無能的清政府只能一次次的割地賠款,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讓人心生淒涼、心生憤怒。我們必須明白,落後就要捱打。

在1937年,日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三十五萬同胞成了他們槍口下的犧牲品,甚至還進行殺人比賽,國人還被玩具一樣玩弄,我們中國人還有被當人看嗎?這長達六週的血腥屠殺,大街小巷血流成河,南京變成人間煉獄,日本人他們還是人嗎?他們就是長著2條腿的禽獸。現在中國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讓這一事實被全世界人民銘記。我們不會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在那段頹廢的時光,血流成河,一個個中國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中國人團結在一起,奮起拼搏,誓與帝國主義做鬥爭,要將他們趕出國門,不讓這些狼心狗肺的傢伙佔據我們神聖的土地。講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堅強不屈的趙一曼……他們為了國家,為救千千萬萬的中國老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時過境遷,新中國成立了,我們中國逐漸強大起來,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四。現在,我們中國強大的政府正帶領我們這隻“東方雄獅”走向新生活。我們中國人會一直堅強下去的,不可磨滅的奮發精神,永存於中國人的心中。繼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她不懼怕困難,在2000多種藥方的試驗下,在她帶領下她的團隊終於研究出了青蒿素。她以身試毒,導致自己肝中毒,但她沒有放棄,一直堅強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探索。中國人民定會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創造出更多奇蹟。

同學們,讓我們銘記歷史,奮發圖強,為中華圓夢!

【篇二:銘記歷史圓夢中華作文】

祖國,他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的驕傲,同學們,大家試想,要將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我們是不是不能忘記他那灰暗的過去,不能忘記他曾遭受過的屈辱,不能忘記曾經的歷史?

每當課堂上聽老師一遍遍講述著那些離我們聽起來很遙遠的故事,每當面對著電視機前一個個腥風血雨的抗戰畫面,我的思緒就彷彿跟著這一切穿越到那個年代。作為孩子,我無法很好地理解歷史到底是什麼,只是畫面裡英雄們的浴血奮戰深深感染了我,於是,帶著敬意、帶著欽佩,我走入這段歷史,走入1937年的盧溝橋,走入這一片硝煙瀰漫。盧溝橋上的石獅不會忘記橋上那刺耳的槍聲,被戰火席捲過的土地不會忘記那震天的吶喊聲和那愛國之血的溫度,南京城更不會忘記那淚水的味道和屍體腐爛的氣味,它們不會忘記……

這是一個能讓所有中國人為之膽顫的故事—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12月15日,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30多萬人喪命。短短的六個星期,南京城血流成河,悽慘的呻吟幽幽地迴盪在街頭巷尾,屍骨腐爛的臭味瀰漫了整個南京城,惡魔般的笑聲踐踏著每個人的心底……

恐懼、抵抗、死亡—南京城成了一座恐怖的混沌之城……它,將許多人從睡夢中驚醒。那觸目驚心的腥紅,讓他們拿起了武器,抗爭,抗爭……

不斷抗爭,不斷犧牲,前仆後繼……

終於,在1945年,點點的火星照亮了黑夜,勝利了!我們勝利了!中華民族勝利了!

花開花落,光陰流轉……七十年過去了,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需要吶喊,也不用在紛紛的戰火中衝鋒陷陣。同學們,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我想,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浴血奮戰,我們能做的只有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更美好的明天,為了更優秀的自己而不懈地努力。讓我們從身邊能做的小事做起,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拼在一起時,一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聽,黃河在呻吟,長江在哭泣,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不需要你對天地立下多麼偉大的誓言,不需要太多的豪情壯志,不需要那些不著邊際的言語,讓我們用自己的活力與智慧,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帶著這段歷史,去追逐我們心中的夢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篇三:銘記歷史圓夢中華作文】

我們是中華少年,是龍的傳人。當我每一次仰望飄揚的五星紅旗,每一次唱起莊嚴的國歌,愛國之情便在我的胸懷激盪。

每當我哼唱著老歌時;每當我查閱著英雄人物故事時;每當我翻開“歷史”這本書時,總是熱血沸騰。我們銘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1937年7月,日軍對盧溝橋進行了攻擊,從那時起,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就展開了。面對日軍的轟炸,前輩們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了人民,為了讓中國強大起來,而英勇奮戰。最終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成立了新中國。在這八年的時間裡,有多少戰士沒能等到戰爭的勝利?有多少戰士和百姓慘死於日軍的屠刀下?又有多少戰士為了保衛祖國,赴湯蹈火?數不勝數,他們是人們心中的英雄,是我們的好榜樣。

如今,這隻東方雄獅從噩夢中奮起了,飽受了風霜,經歷了千災百難後,正日新月異地變化著,變得更加強大,變得更加富饒。

祖國的軍事突飛猛進,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北斗衛星發射成功,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到抗戰勝利70週年既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典上,習近平那獨具匠心的思想和鏗鏘有力的聲音讓全中國人民心潮騰湧。閱兵式上戰士們整齊的步伐,老兵、女兵以及新型武器的加入,讓閱兵式錦上添花,更讓外國的來賓們拍手稱讚。

中國是東方騰飛的巨龍,是地平線上初升的太陽,是閃耀在高空中的一顆明星,她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可是,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自私,只為自己著想:公交車上不懂得尊老愛幼,死皮賴臉地坐在愛心座位上,難道他們就這麼心安理得嗎?商人們為了利益和金錢,成為了它們的奴隸,難道他們都是黑心的嗎?如果人們都能安分守己,那麼就不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呼籲於社會,那麼人人都能為圓夢中華獻出一份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心懷夢想,則國家充滿希望。我們的夢和中國夢是分不開的。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是我們不能沉迷於現在的美好生活中。只有經歷了重重困難,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只有忍受了百般折磨,才能實現中華夢想。因為歷史和未來將由我們焊接,我們是中華少年,祖國的未來要我們來創造,時代的接力棒要我們來相傳!祖國的夢就是你的夢,就是我的夢,就是我們大家的夢!

恆中考作文 篇17

中考作文 ,811字

有恆心者,事竟成。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它力量強大,而是晝夜不捨地滴墜。作為中學生,我們也需擁有一顆恆心。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說過:“學習這件事情,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我想也是,當有了覺悟和恆心時,我們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當中,才有可能成功。

東漢時期,有個人名為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而得不到重用,這使他備受打擊。於是,他下決心認真鑽研,廢寢忘食。時間久了,便不免疲倦地直打瞌睡。為了更有精神地學習,他找了根繩子,一頭扎住自己的頭髮,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猛得扯頭髮。他清醒後。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是大家熟悉的“懸樑”故事了。

可見,孫敬之所以成為著名的政治家,就是因為他擁有一顆恆心。努力拼搏,刻苦學習,堅持不懈,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眾所周知,與“懸樑”對應的另一個故事叫做“刺股”。與孫敬不同,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蘇秦,則在想打瞌睡時,用錐子往自己大腿扎一下,在刺痛中繼續學習。兩人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對於學習的堅持不懈與永垂不朽的恆心。

水滴石穿,石變石筍,只因持之以恆,不斷堅持。恆定不變的努力看似白費力氣,可日久天長,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愛迪生被世人譽為“發明大王”,他一生為人類提供了約二千項大小發明。他成功的祕訣就是“勤奮”和“恆心”。為了尋找燈泡的耐熱材料,他先後試用了約六千種纖維材料,最後找到了碳化竹絲。第一盞竹絲燈雖然只亮了一千二百個小時,但他繼續不斷探索,持之以恆,不斷改進,前後花了二十年,最後終於發明了鎢絲燈。

毫無疑問,我們想要成功,也要像愛迪生一樣不斷地嘗試,堅定自己的信念,擁有一顆“恆心”。

誠然,有了“恆心”不一定會馬上成功,但“恆心”必然是成功的“催化劑”,加快我們走向成功的步伐,鍥而不捨,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同學們,讓我們擁有一顆恆心,向著未來前進吧!

描寫初春的作文 篇18

國二作文 ,709字

當輕柔的春風,卷著濃濃的迎春花芬香的來時,原本一片土棕的世界又帶了初春的氣息,這鮮活的初春代表著一個與眾不同的開始。

“你老寫這麼一件事多麼無聊啊!”苗兒翻著我的檔案說“作文寫這一個素材就夠了,大眾化的素材,寫得好,一樣有特點啊。”我不屑地回答。“你就這麼隨主流,不展示自己的個性?”苗兒疑惑地問,我一時沉默不語搖了搖頭,苗兒笑了,輕輕將我拉到屋外,走進了花叢中。

叢中遍處是大束大束的迎春花,夾雜著清新柔和的香氣,鵝黃色的花苞中挺立著一條條奶白色的花蕊,支撐著橙色的花葯,迎著春風舞蹈。我很快被美麗的迎春花所吸引,但還未走近,苗兒就叫住我,指指那萬“黃”叢中的一點“白”,它叫作“畫情”是家獨有的一種小野花。我嫌棄得搖搖頭,說:“這花太樸素了,看這一大朵迎春花多美。”“記住這朵迎春花哦。”苗兒說著,露出了一些神祕的笑。

一路走上小山坡,站在坡頂上,大朵大朵的迎春花也只有拇指般的大小,苗兒的一隻手搭著我的肩說:“看看吧!”輕柔的春風,吹起我的碎髮,視線拋開棕黃色的土地,停留在那大片鵝黃色的迎春花叢中,忽然我又看見那束“畫情”在風中搖曳,這微不足道的普通的小野花居然佔據了我視線的全部。苗兒拍了拍我,說:“你找不到那束最大的迎春花了吧!迎春花那麼美,但為什麼只看見那平凡的畫情?”清鮮的花香鑽入我的頭腦,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真正美的藝術不止是一種最好的模仿,而是毫無保留的展示自己,彰顯個性,就如迎春花中的畫情一樣,保留與展現最真實最樸素的自我才能營造出別有一番趣味的,令人難忘的美。

我已沉醉在這美不勝收的初春之景中,早已忘我。同時也暗下決心,讓藝術如初春般鮮活;讓生命如初春般與眾不同;讓明天如初春般讓人期待。

又是一年中秋作文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3字

“兒子,想啥呢?過來一起坐啊。”媽媽揮手讓我過去。“來了來了!”我走過去,坐在了椅子上,來更進一步感受這幸福的時刻……

月下,一家人,雖並非可以永世不變,但一家人的和諧美好卻值得珍藏。

又是一年中秋,又是一次團圓……

圍繞中心作文400字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5字

溫暖

作者:周益含

別人經常給予我幫助和安慰,帶給我溫暖和快樂,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

那是上學期的一天,天陰陰的,像一塊灰色的布。我們就要公佈前兩天考試的成績了,上課鈴打響了,就和我的心跳一樣急促。只見數學老師抱著一沓卷子,走上講臺,她沉著臉,掃視了一圈,才慢慢地說:“來聽聽,看你們都考了幾大分。”我只考了75分。

放學後,我低著頭,心不在焉地走著路,心裡一直想著回到家媽媽會怎麼樣吵我,怎麼樣生氣的場景,這讓我非常害怕。

到了門口,我輕輕地敲響了門,媽媽連忙給我開門,看著滿臉笑容的媽媽,我實在不想告訴她我的分數。可媽媽看著愁眉苦臉的我,一下子就什麼都知道了:“沒考好吧?是不是又馬虎了?”我點點頭,又“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媽媽趕緊來安慰我,她一邊抽紙幫我擦淚,一邊微笑著對我說:“哎呀,沒事,你看媽媽也沒說什麼,下次再努力考好就行了。”她還把我摟在懷裡,輕輕拍拍我。我斷斷續續地向她解釋扣分原因:“老師……留的時間太短了,就40分鐘,不夠……不夠用。”媽媽又拍拍我,開始安慰起來。

我感覺心熱乎乎的,不光是媽媽的懷抱溫暖,更是她的語言讓我感到溫暖。月亮也升上來了,把家裡照得既溫馨又溫暖。

媽媽,謝謝你給我溫暖,給我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