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三字經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011字

寒假期間,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讀一遍《三字經》,然後再分段逐字逐句的去理解,每次都會有一些新感受,在反覆誦讀的同時,理解體會也在一點一點地加深。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讀物,雖然只有200多句、1000多字,但所包含的內容卻很廣博。它裡面的每三個字後面都包含著歷史、故事、做人準則等,靜下心來仔仔細細的琢磨品味每一字每一句,我發現它不但精闢,而且還非常“厚重”。經常誦讀確實能夠潛移默化的起到美化心靈、激勵志向的作用,《三字經》值得我們每個同學來了解它、感悟它。

《三字經》前面的部分,講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及環境對人的影響,然後是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當中必知的一些常識,中間部分是歷史方面的內容,後面部分講的是古代名人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學有所成的故事,最後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勵。”為結束句,勉勵人們要刻苦勤奮!

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段話讓我理解了父母和老師不斷督促教育我的良苦用心。以前,爸爸媽媽經常督促我抓緊時間學習,我卻滿不在乎,有時甚至有點反感,嫌他們太嘮叨。偶爾在學校犯了錯老師批評自己,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卻有不服氣的時候,覺著沒什麼大不了的,卻沒有想到“苟不教,性乃遷”的道理。正因為一個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教育指導,即使有善良的本性,也可能被改變。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好像雕刻師一樣,在用他們的教導、督促努力讓我們成為最精美的“成品”。

從“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當中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不恥下問,什麼叫學而不厭。孔子那麼有學問了,還肯拜七歲小孩項橐為師,這樣的勤奮,不放過任何一個求知的機會,確實為我們普普通通的人樹立了榜樣。想想以前自己有時遇到難題,馬馬虎虎不求甚解的態度,實在覺得有愧,真是太不應該了!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古代一個又一個學有成就的人的故事,讓我知道了知識是靠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得到的,要想為國家有大的貢獻,就必須勤奮!我決心今後一定加倍努力學習,爭取將來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誦讀《三字經》不但讓我體會到了它語言韻律的精美,還擴大了知識面。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規範、積極向上的精神,也促使我不斷反思,激勵我更加勤奮!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覺得不僅應該經常誦讀,更重要的是取其“精華”,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促進我們健康成長。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三字經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47字

宋詞三百首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43字

近段日子,一直在讀《宋詞三百首》,並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詞的詞海中。書中優美的詞和詳盡的註釋、精闢的評述,讓我更好地領略宋詞的迷人風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和美的陶冶。

我喜歡李清照婉約派的委婉細膩。描寫孤單寂寥時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苦悶。遙想初見時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誰知現如今卻“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當真是“花自飄零水自流“啊。陳染其中,彷佛與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悵。我敬佩李清照的才華橫溢;感嘆她經歷的悲歡離合與坎坷;欽配她在那麼一個時代,作為一個女人在詞作上所得到的傑出成就,讀她的詞,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賞豪放派慷慨曠達的豪情,看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感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站守沙場,看那“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感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何等大氣與徹悟!反覆誦詠,彷彿親臨其境,道不盡“浪花淘盡英雄”般豁達。我為之敬佩,也為之折服。

我欽佩蘇軾的大氣,面對東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許只是感時傷勢,東坡卻是何等慷慨,一句“人聲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就將其拋到九霄雲外。這是何等的大氣啊!我寡歡於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怨;傾心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訴說;惆悵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雨”的孤獨……

讀完了《宋詞三百首》,真是讓我對宋詞的理解又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宋詞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對人生的大度、豁達,都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

《隱姓埋名三十年》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85字

學習《隱姓埋名三十年》這篇課文,首先我會想是誰隱姓埋名三十年呢?為什麼要隱姓埋名三十年呢?我帶著疑問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哦!原來是女科學家王承書隱姓埋名三十年。因為王承書要放棄名利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才隱姓埋名三十年的。

在隱姓埋名三十年中,王承書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掌握了提煉濃縮鈾的技術,為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一句話,三十年,一件事!這一件事讓我對王承書有了深刻的認識,王承書是一位用自己智慧保衛祖國的女科學家,她為了祖國的強大,毫不猶豫的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有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那就是掌握提煉濃縮鈾的技術。不掌握這項核心技術,就不能製造出原子彈!對於王承書來說,這是一個難題,因為在她原來的研究領域中,沒有涉及這個難題,再加上要研製的原子彈需要濃縮鈾,而她卻是研究的稀薄氣體領域,要轉行,要一切從零開始,這需要犧牲自我的極大勇氣!王承書她克服裝置簡陋的困難,不分晝夜的工作著,終於有了成果!1964年元旦,高純度的濃縮鈾在王承書和她的同事手中誕生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昨天,王承書是一位默默無聞的隱姓埋名者,然而所作出的貢獻是那麼的偉大,為了祖國的強盛,她隱姓埋名三十年!我們要尊敬她,我們要學習她。今天,為了我們的中國夢,我們更要繼承她的優秀品質!沿著無數像王承書一樣的先輩的足跡,報效祖國!

詩經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831字

《詩經》是一枚月亮

早都知道《詩經》是浪漫主義的源頭,但面對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時,卻感覺好無韻味可言,索性就將它丟在一邊,結果讓我錯過了這麼一本有價值的書。

《詩經》是咖啡,那麼《詩經是一枚月亮》則是咖啡伴侶,越嚼越有味,於是,我翻開它享受品咖啡的過程。

《詩經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個細膩溫嫻的女子。她將《詩經》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來。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宣其室家。”原以為“逃之夭夭”是正確,這裡只不過是引用而已,經過反覆酌想得知,“桃之夭夭”才是最原始的表露。這句詩大概的意思是說,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紅色的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覺得《桃夭》該是一首歌:“桃花盛開朵朵豔,桃林內外紅纏綿;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樂天天。”重點在這“桃”上,“桃”可以引申為桃花林,桃花運等。

現代社會,有不少人都幻想著自己能有一次美麗的桃花運。可這畢竟是幻想,有幻想就會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有又一次桃花運,然後從此“飛黃騰達”。事實證明80%的女生錯過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保證你心儀的物件也看中你嗎?女生有了桃花運便會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運只是一次美麗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劇,男主人公是多麼耀眼,我們更不是黃蓉和郭靖能在桃花島上看桃花。所以,現實點,學著《詩經》中女主人公快樂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詩經》中所描繪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是純真的,的確,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被金錢和地位所汙染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樸實,最真誠的。相反地,誰能想到過了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都在為生活所奔波,所勞累,忘記了我們最初的目標,迷失了自我。若我們都靜下心沉下心來,翻開《詩經是一枚月亮》,你一定不會對《詩經》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厭倦,找找自己的內心,聆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詩經》是一個月光寶盒,流注了無限愛意與溫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見最本質的自我。

一行詩句,無限思量。

真好。

向失敗者取經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913字

失敗,是一座橋樑,通往勝利的彼岸;失敗,是一縷光芒,照亮前方的黑暗;失敗,是一串霓虹,裝飾成績的燦爛;失敗,是一本教材,展示成功的典範。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從小念到大的名句。直到讀到了劉勇的事蹟,我對此才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劉勇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子弟,在城裡跑運輸時,看到了市場對泥鰍的需求,便決定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辭去工作,回村養泥鰍。但他並沒有急著清池塘買泥鰍,而是一一向養泥鰍的失敗者取經,登門虛心請教,這一連串的做法讓他成了全村人的笑柄。然而,就是在大家幸災樂禍的目光下,劉勇的每畝產量比別人高了好幾倍,賺了好幾萬。原來,劉勇從失敗者的經歷中吸取教訓,改良他們的不足之處,一下找準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縱觀古今中外,經歷無數失敗而獲得成功的名人事例數不勝數:愛迪生在成千次的失敗實驗後,研製出改變人類歷史的電燈;肯德基的創始人山德士在遭到一千多次拒絕後,終於有人看中了他的炸雞祕方,半年內產業遍及整個美國;史泰龍在無數次碰壁後,終於投資拍攝了他自編自演的電影《洛奇》……

其實,大家更應該明白,別人的失敗也可以成為自身成功的先決因素,對此我有過親身經歷。記得我剛學游泳時,怎麼也找不到要領,任憑我怎麼撲騰也遊不上前。向那些優雅得像人魚一樣的同學請教,他們也支支吾吾說不出一二三四點來。可當我扭過頭看看淺水區的同學請教,也許因為“旁觀者清”吧,我一下就看出了他們的毛病。我恍然大悟,對照他們一一改掉我的錯誤後,我不一會就加入了“人魚”的行列。

失敗是一把雙刃劍,關鍵是你能否抓住有利的一面。面對失敗這塊石頭,聰明者,會把它作為成功的墊腳石,而懶惰者庸俗者則會把它視作前進的最大障礙。

曾經看過這麼一篇故事:有個人在一條坑坑窪窪的路上趴著,一動不動。過往的人都很驚奇,他解釋說:“在這條路上,我都摔了好幾個跟頭,肯定沒法到達目的地了。”說著,還招呼一旁“跌打滾爬”的努力者過來歇息。不禁發笑,如果跌了幾個跟頭就不能成功,難道躺著不動就可以成功?如果成功那麼容易得到,不成了人人唾棄的垃圾?

所以,以後遇到困難時,不僅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努力,更要向失敗者學習,改良方法,這樣才可以少走許多彎路,更便捷地到達終點。

道德經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1018字

與聖賢為友識人生理趣

沏一壺陳年普洱,聆幾聲悠揚古琴,沒有喧囂,浸淫於自我的世界,沒有朋友品茶時的高談闊論,沒有冬日飄雪的豁然灑脫,此時,心平氣和,只是最宜獨自悟道品味。

道,存在於宇宙,所為宇宙,便是空間和時間的結合,當然,可以這樣說,道存在於隨時隨地,然能發現道的所在則需要一番“修煉”和徹悟,這便是悟道。道存在於自然,那麼自然要用最自然的態度來品悟。所謂的自然,便是心無雜念自然而然,所以說,一個人品茶時候心境最佳,貼近自然,配上古琴的悠揚,放開心懷,就能營造一個好環境。

老子以道法自然為核心,有了無為的觀點,無為一詞,最易望文生義,然無為並不是不作為的意思,而是說尊重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不去妄自干涉就是不妄為。有人認為無為是一種消極的思想,但不盡然,看如何對待,認為消極的是隻看到不作為,個人的觀點是:無為只是順應自然,由於食物的發展有干預和影響,但並不是亂干涉,順應的是自然法則和自身發展規律。

最接近於道的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更是“道”所體現且應運而生的物質,甲骨文和小篆形象的表現了水的形態,自然流動的軀體不就是水化無形為有形的體現嗎,自然的形狀,千變萬化,自然天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第八章寫了有關於水的一段,大意是說,最高的好就像水一樣,水處在別人都討厭的地方卻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所以水很接近於道,說實話對於“低”這個字眼大家都不樂意甚至很討厭,所謂低下,低微都來源於這個低字,但水為什麼要選低這個地方呢?很簡單,用自然科學解釋說就是水受重力的作用自然向下,自甘下流。那麼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還認為水是在墮落嗎,可以堅決的否定,水本身向下流,你又何必強求他向上走,如若強求便是違背自然之法,違背道義。所以說水下流是道的體現,是順應自然!

水,居善地,心善淵,言可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可謂無處不體現道德所在。然,道藏匿於自然,能用道德態度來處事,對於自身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啊!

我想,道無處不在,只是少了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善於貼近的內心,但是,用一顆平常心卻能感觸到道的氣息,我明白,用一種自然的態度,隨和的心境,無爭的狀況是最能感受到他的,以自然的心境去處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不是一般的成功所能代替的!

修道,修的不僅是品性,修的更是生活,看似簡單的卻又不太容易,讀《道德經》,百味夾雜的人生也像水一樣淡然,卻帶給你最有深蘊的回味!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861字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不僅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因為如此,我借用國慶假期這個機會,細細品讀了《唐詩三百首》。書中主要介紹了唐代的各大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有被稱為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被稱為詩聖杜甫的《春望》、被稱為詩佛王維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讀一首詩就彷彿將走入一個文字構建的朦朧美麗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動或靜都讓我留戀往返。我就挑選印象最為深刻的幾首詩談談自己的感想。

首先是王維的《鹿柴》。開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兩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靜,但是詩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寫“靜”反而大膽採用“響”字。用空無一人的寂靜山谷中傳來的隱約人聲來反襯深山的靜謐,突出詩人寂寞的心情。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種反襯的寫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寫,而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與內涵。

接下來是李白的《山中問答》。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從這短小精悍的詩句中我讀出了屬於詩仙的處世之道。擁有萬金的李白不貪戀繁華城區的奢華生活,而是選擇隱居山林,在碧山叢林深處積極學習,汲取精神食糧。古人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李白作為久負盛名的大詩人也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們也應學習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堅持學習和戒驕戒躁的好習慣。

最後是詩佛王維的《少年行》。“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這兩句寫出咸陽城的遊俠在路途中相遇,一見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樓酣飲暢聊的場景。詩句中洋溢著熱情與豪邁的氣息讓我這一千年後的小讀者也燃氣澎湃之情。雖然古時候這種場景也不太會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處於新世紀的我們也應該多敞開心扉,廣交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唐代詩歌就像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群芳競豔,奼紫嫣紅。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創作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尚有五萬餘首。雖不能說篇篇都是精華,但是可供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卻有很多很多。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是應該多學習我國傳統國學精髓,傳承我國經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三杯茶》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442字

在巴基斯坦,三杯茶是巴爾蒂人交朋友的一種方式—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敬上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們的家人,我們將用生命去保護你。這便是本書最為精華的概括。書中主要講述了莫頓森在攀登喬戈裡峰的時候遇險,被當地巴爾蒂人救起,並從此便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

書中巴爾蒂人的樸素深沉的情感讓我們折服,我被這種情感深深的震撼到了,莫頓森同樣也是,他盡力去幫助每一位巴爾蒂人,他在用愛去回饋那份生命的拯救。看完這本書,不禁淚流滿面,用愛去感化人們,愛是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的關鍵,正因為有了愛的存在,我們才能夠過好我們的每一天,一旦當某天人世間再也沒有愛的時候,這個世界將會是冰冷沒有人情味,那麼我們也就沒有可能會生活下去。

我們常說,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每一次的前進都是愛在後面推著,正如歌中唱的那樣“我的世界,因為有你才會美”我們的世界因為愛的存在才會美好,我們也應該給這份沉重的愛一個承諾,我們要用生命去守護每一份愛。因為愛,我們並不孤單。

《四千三百年》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538字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座迷人的小島,一座曾經像桃花源一樣好似仙境的小島,一座從來沒有給世界惹過麻煩的小島,卻經歷了任何地方都不想經歷的憂傷。莫名其妙地被炸彈轟炸,莫名地被封鎖成了軍事佔地,然後莫名地被埋下了上萬顆地雷。這裡的孩子總是不敢去海邊嬉戲玩耍,這裡的人不敢去森林裡漫步採蘑菇,這裡的人不敢去人少的地方。因為有很多的孩子在去上學的路上就被地雷炸掉了一根胳膊或者是一條腿,海邊海中不知道還有多少沒有被發現的地雷,掃雷員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這個地方就是金門。

透過這篇文章,我的內心裡充滿了震撼,原來真的有這樣的地方一直在戰爭的陰影裡,原來真的有人委屈地受著這個世界不應該有的折磨。戰爭的破壞力,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當戰爭好不容易結束的時候,這裡的人們舒了一口氣,以為真正的和平真的要來臨了,但是卻忘記了地雷無處不在。一個掃雷員一整天只能清除二十到五十平方米的範圍。“要掃除阿富汗五分之一的國土的地雷,需要的時間是四千三百年。”戰爭的陰影總是大的令人驚恐,這個時代需要真正的和平。

歷史是慘痛的,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但是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聚集內心更多的仇恨,而是為了更好的前行。誰都無法想象那個島上的人承受著多麼的艱難,這個世界能做的就是防止這種悲劇重蹈覆轍。明天一定會更好。

芭比公主三劍客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97字

很久很久以前,在法國村莊裡有一位美麗的女孩名叫歌琳,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真正的劍客。於是,她每天都在家裡堅持練習劍術。練劍時,她經常為自己加油鼓勁:“準備,稻草人先生!你一定打不過我,因為我是一名劍客。”有時她揮舞著隨手拿來的掃帚當作道具,堅持不懈地練,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後來歌琳女孩長大了。有一天,她帶上一隻叫咪特的貓咪寵物和一匹曾跟隨她父親一起保衛王國的馬—亞歷山大,並帶著她媽媽的信,到巴黎找她爸爸的好朋友著名的劍客卓費先生學劍術。可由於她的經驗不足,遭到了拒絕,她很傷心。可她沒有氣餒,沒有放棄,堅信父親說過的話:“就算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只要有真正的勇氣就能讓夢想成真。”不久,她進宮成了宮女,她發現了其他三個宮女也有這個夢想,她們團結友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後來在宮廷政變中她們成功地救出了王子,成為了王子的保鏢,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別人的認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勇敢,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名了不起的劍客。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明白:空想是沒有用的,必須要付出努力,才會有等量的回報!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到最後,不能半途而廢。一個有夢想、有實踐的人,才能為國家和人民多做貢獻!難道不是嗎?是啊,即使所有人反對,也要追求你的夢想,這就是真正的勇氣!以後我要勤奮學習,像歌琳一樣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長大後成為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河的第三條岸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891字

親情永駐

讀了曹文軒先生的這本書,漸漸感悟,那個第三條岸也許就是我曾經想到達的精神彼岸。

文中的父親也許想過要遠遠地離開,但卻放不下生活的羈絆,就在這該死的若即若離的河上,極力地躲著世人的目光,像他逃避記者的鎂光燈,又冷不防地跳出來,出現在家人的目光中。但是“我”卻一直想念著那個父“我”等著,心在一個人孤寂的等待中變得炙熱,然而,當他終於喊出了那些話,等來了父親的揮手,卻失望了,不,是絕望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在各自的路上走得太遠,等到停下腳步,已站在這個世界的兩極。想到這裡我覺得要真正讀懂這篇小說,也不應該站在世俗道德的層面去評判父親兒子的對錯成敗。

父親遙遙站在不遠的遠方,渴望去觸及,渴望去到達。穿梭在塵世中的我們,朝著“第三條岸”坎坷前進,一路上各種各樣的牽絆,各種各樣的約束和不自由,甚至還會有孤獨和黑暗不斷擾煩著我們。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樣跟著時間不斷地流逝著,當我們完全的屈服於社會,完成臣服於塵世,完全融合於現世,待我們再次回望曾經所希望的那片寧靜的幻想時,我們卻害怕了、逃避了。

這個短篇小說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證明由故事帶出的情感得到了很多人內心的迴應。父親離開了家庭,放下了子女,遠離岸上的一切,選擇了孤獨的在河上漂流,我們都在問為什麼?思考這個問題,我的淚洶湧而出,我還是不瞭解父親,我怕孤獨的父親,可答案只有父親自己知道。

無論如何,從文字中,我深深體味到親情的可貴,親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親情讓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愛,愛讓我們在幸福中度過每一天。失去親情將是多麼的可怕。有了親情就有一件厚厚的棉衣,為我抵禦風寒;有了親情就有一張柔軟的床,讓我忘記安然入夢。當親人託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我們可以倒一杯熱茶給他們;當他們在工作不順心時,我們可以說兩句安慰的話……

親情就好比避風的港灣,親情需要召喚,需要建設,需要修煉,時代需要我們用心鋪設一條親情高速公路,親人之間互相勉勵,親力親為,達到和諧。

河的第三條岸,它或許曾經存在,或許從未存在。一條寧靜的河岸,屯在心靈不遠的遠方,靜靜地望著我們,但我們一定要守住人生的底線—讓親情永駐。

第三軍團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613字

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你腦海中是否會浮現出一幅幅有關戰爭的畫面?其實,這並不是一本描寫戰爭時代的書籍。

故事講的是在輔民中學,疑似有一個叫做“第三軍團”的組織,經常在校外出手傷人,並留下一張寫著“七尺男兒不為民,愧對父母枉為人。世間自有正氣在,路見不平有鬚眉。”的卡片。同時署名“第三軍團”。為了抓住這個組織,校長顧永泰找來了一個實習老師華曉,佯裝成學生混入高二(5)班進行調查。與此同時,顧永泰和教導主任張湧泉也在調查。為了套出曾經收到過第三軍團卡片的郭大偉的話,華曉假裝自己是第三軍團成員。結果不幸被收到警告的眾生貿易公司的人聽到了華曉和郭大偉的談話,之後捱了兩次打。同班同學陸文虎和高二(6)班的魯湘舟救了他。當華曉明白陸文虎、魯湘舟以及同班的駱強、常振家、劉天人都是第三軍團的成員時,卻不想把調查結果告訴給校長了。次日,因為第三軍團的人打了剛剛被放出來的壞人後,被顧永泰發現了真相,得知這些學生就是”第三軍團”並在做著懲惡揚善的事情。

“第三軍團”是樂於助人的代名詞,做好事不留名,而且做事井然有序。但是,他們樂於助人的方式並不合適,應該交給更有辦法治理壞人的警察來處理。做事講究合適的方法,才不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

因而,我想到我們身邊的小事,像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無處不在,哪怕只有一點。馬路上幫老奶奶過馬路;幫環衛阿姨拾起垃圾;幫老爺爺提包,等等。

讀過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樂於助人,講究方法。